梁启超年谱长编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梁启超年谱长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
ISBN:9787208081635
作者:丁文江,赵丰田
页数:780页

作者简介

《梁启超年谱长编》是任公的年谱长编,治近现代学术思想者必读。近现代人物年谱中的一部鸿篇巨制,以资料翔实著称,尤其是书中摘录谱主与其师友往还的七百余通书信,史料价值极高。编者在处理资料时,将其按年分类连缀起来,加上说明性的或评论性的文字,以体现谱主在有关年月中的主要活动。

书籍目录

梁启超年谱长编序前言编辑说明[附]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例言第一册  谱前  一八七三年(清同治十二年癸酉)一岁  一八七五年(光绪元年乙亥)三岁  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丙子)四岁  一八七七年(光绪三年丁丑)五岁  一八七八年(光绪四年戊寅)六岁  一八七九年(光绪五年己卯)七岁  一八八○年(光绪六年庚辰)八岁  一八八一年(光绪七年辛巳)九岁  一八八二年(光绪八年壬午)十岁  一八八三年(光绪九年癸未)十一岁  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甲申)十二岁  一八八五年(光绪十一年乙酉)十三岁  一八八六年(光绪十二年丙戌)十四岁  一八八七年(光绪十三年丁亥)十五岁  一八八八年(光绪十四年戊子)十六岁  一八八九年(光绪十五年己丑)十七岁  一八九○年(光绪十六年庚寅)十八岁  一八九一年(光绪十七年辛卯)十九岁  一八九二年(光绪十八年壬辰)二十岁  一八九三年(光绪十九年癸巳)二十一岁  一八九四年(光绪二十年甲午)二十二岁  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二十三岁  一八九六年(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二十四岁  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二十五岁  一八九八年(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二十六岁第二册  一八九九年(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二十七岁  一九○○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二十八岁  一九○一年(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二十九岁第三册  一九○二年(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三十岁  一九○三年(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三十一岁  一九○四年(光绪三十年甲辰)三十二岁  一九○五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三十三岁第四册 一九○六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三十四岁 一九○七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三十五岁第五册 一九○八年(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三十六岁 一九○九年(宣统元年己酉)三十七岁 一九一○年(宣统二年庚戌)三十八岁第六册 一九一一年(宣统三年辛亥)三十九岁第七册  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壬子)四十岁  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癸丑)四十一岁  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甲寅)四十二岁  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乙卯)四十三岁第八册  一九一六年(民国五年丙辰)四十四岁  一九一七年(民国六年丁巳)四十五岁第九册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戊午)四十六岁  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己未)四十七岁  一九二○年(民国九年庚申)四十八岁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辛酉)四十九岁第十册  一九二二年(民国十一年壬戌)五十岁  一九二三年(民国十二年癸亥)五十一岁  一九二四年(民国十三年甲子)五十二岁第十一册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乙丑)五十三岁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丙寅)五十四岁第十二册  一九二七年(民国十六年丁卯)五十五岁  一九二八年(民国十七年戊辰)五十六岁  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己巳)五十七岁

编辑推荐

《梁启超年谱长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章节摘录

第一册谱前先世附世系表粱姓的来源据说从秦仲的少子康封于夏阳的梁山起,(《史记》卷五《秦本纪》贞——二、《通志氏族略》卷二十六页二十一)从康六十三传到绍,始迁居广东。《梁氏历代世系图谱》中绍祖节说:“绍字季美,宋赐进士,绍圣间为广东提干。……与叔焘同择居于南雄珠玑里,广东梁氏自公始也。”这样说从绍起广东才有梁姓的足迹。从绍三传到南溪,始择居新会县之大石桥,所以《茶坑梁氏谱记》中说:“我新会梁氏,类皆出自南溪公之居大石桥。”从南溪再十二传到谷隐,始从东能的大井里迁居苓坑村嘉亨里,这便是茶坑粱氏的始祖了。(参考《茶坑梁氏谱记》)谷隐的十世孙名上悦,字光桓,号毅轩,生于乾隆二十年乙亥,这便是任公先生的高祖。毅轩生子炳昆,字饶裕,号寅斋,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壬寅,这便是任公先生的曾祖。寅斋生子八人,次子名维清,字延后,便是先生的祖父,号镜泉先生。公生子三人,季子名宝瑛,字祥徽,便是先生的父亲,号莲涧先生。算来从康起到任公先生是第九十二世了。

图书封面


 梁启超年谱长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厚重的《梁启超年谱长编》 没想到《梁启超年谱长编》会有那么厚,我们都说一本书厚得像砖头,可是真的厚如砖头的书可不多了,这么厚的书多数都是资料书和工具书,二十年前,这样的书我没少买,那时候这些砖头就是谷歌和百度,不论是做学问还是查资料,都离不开,可是网络普及以后,这些书查资料的作用就越来越小了,不过想要较真,想要做学问,还是离不开这些重要资料。中国古代有修年谱的传统,我家也有几本名人的年谱,不过这么厚的年谱还真没见过,梁启超的年谱算是鸿篇巨制,资料也很详实,书中摘录很多未发表的书信,史料价值很高,是了解研究近现代学术思想者必备图书。这类书很少会有人通览,一般都是查阅使用。这本书的作者是丁文江和赵丰田,丁文江是民国著名的地质学者,和梁启超是好朋友,丁文江可不一般,为中国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丁文江去世后,胡适为丁文江做传。丁文江总劝梁启超专心学术研究,每遇政客、朋友邀梁出山从政时,丁第一个反对,梁公病逝,丁文江为梁编年谱可是没有编完,后由翁文灏接手编成《梁启超年谱》。《梁启超年谱长编》是赵丰田先生在《梁启超年谱》基础上此完成的,不过内容更加详实,就好像过去给古书做注,每一条的后面都罗列了大量资料。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国外的小书,介绍历史学,说历史其实都是主观的,并没有客观的历史,并且列举了几个例子,让人看了有点心惊肉跳的。觉得稳固如同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的历史,一下子就轰然倒塌。不过因为也没有太多的感性印象,就当做了一种说法,也就过去了。最近看了不少关于梁思成的资料,发现网络中的资料是很丰富,但是却互相矛盾的很多,同一个事件有几种说法,那么相比之下,图书的准确性就相应要高一些了。不过年谱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一手资料,书信,手札,原版照片,手稿,这些更原始,可信度也越高。不过我们不是搞研究的,看不到一手资料,能看到的最可靠的也就是年谱这类资料的。可是,可是却发现很多人都指出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对待戊戌变法上,没少作假,很多内容都不属实,也就是说一手资料也未必可信。是啊,什么资料都是人留下来的,人本身就不太可信,尤其是在中国,户口和身份证都可以造假,更不要说档案和资料了。看来想要追求历史的完全真实,不太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造假的问题,还有就是很多资料遗失不再了,让你找不到,还有就是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同一样东西,不同的人看到的也是不同的。所以历史才会有那么多人去研究,才会成为一门学科并且养活了那么多人吧。这本书买来以后就一直在查,遇到和别的资料矛盾冲突,我一般都是以这本书为准。不过有的地方还是觉得有点问题,比如梁思成出车祸,年谱中说是梁思成开着马尼拉买的小汽车,出了车祸,可是很多别的书上都说是开着哈雷摩托出了车祸,而且梁启超写得很明确,车祸以后,家门口还停着一辆借来的小汽车,所以用这台车请医生,然后送兄弟俩去协和医院。看来还是年谱中的比较正确,不过要是能够查到当年的《晨报》上面关于车祸的报道就更确切了,当年的报道可信度更高。
  •       方志,一方之史也;族谱家谱,一族一家之史也;年谱,一人之史也。章实斋语意三者皆为国史取材之资。而年谱之效用,时极宏大。盖历史之大部分,实以少数人之心力创造而成。而社会既产一伟大的天才,其言论行事,恒足以供千百年后辈之感发兴奋,然非有严密之传记以写其心影,则感兴之力亦不大。此名人年谱之所以可贵也。   年谱盖兴于宋。前此综记一人行事之著作见于著录者,以《东方朔传》《李固别传》等为最古,具体殆类今之行状。其有以年经月纬之体行之者,则薛执谊之《六一居士年谱》、洪兴祖之《昌黎先生年谱》、鲁訔之《杜甫年谱》、吴斗南之《陶潜年谱》,其最先也。自明以来,作者继踵,入清而极盛。   第一类,自撰年谱。欧美名士,多为自传,盖以政治家自语其所经历,文学家自语其所感想,学者自语其治学方法,……令读者如接其謦欬,而悉其甘苦,观其变迁进步,尚友之乐,何以加诸?中国古代作者,如司马迁、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王充、刘知几等皆有之,而迁、充、知几之作附于所著书后者,尤能以真性情活面目示吾侪,故永世宝焉。年谱体兴,自谱盖鲜。明以前靡得而指焉,所见者仅有明张文麟自撰《端岩年谱》清人自谱之可称者如下:   《孙夏峰先生年谱》。夏峰七十岁时自撰大纲,门人汤斌、魏一鳌、赵御众、耿极编次而为以注,并续成后五年   《毋欺录》。朱伯庐(用纯)著此书,自记其言论、行事、感想,皆系以年,实等于自撰年谱也。光绪间金吴澜汇刻《归顾朱三先生年谱》,即以此当朱谱   《魏敏果公年谱》。魏环溪(象枢)口授,子学诚等手录   《蒙斋年谱》。田山薑(雯)六十岁时自著,子肇丽续成后十年   《渔洋山人年谱》。王贻上(士祯)自著,小门生惠栋补注   《漫堂年谱》。宋牧仲(荦)自著   《恕谷先生年谱》。李恕谷(塨)自为日谱,五十二岁时命门人冯辰辑之为年谱,实等自撰也。凡恕谷友已下世者,皆附以小传。则全出辰手   《尹元孚年谱》。尹元孚(会一)自著   《瞿木夫自订年谱》。木夫名中溶,钱竹汀女婿   《言旧录》。张月霄(金吾)自撰年谱   《病榻梦痕录》《梦痕余录》。汪龙庄(辉祖)自撰年谱。本录记事,余录记言   《敝帚斋主人年谱》。徐彝舟(鼒)自撰   《退庵自订年谱》梁茞林(章钜)自撰   《骆文忠公秉章年谱》自撰   《葵园自定年谱》王益吾(先谦)自撰   此外自撰年谱有刻本者尚十数家,以其人无足称,不复论列。黄梨洲、施愚山皆有自撰谱,已佚自撰谱谱中主人若果属伟大人物,则其价值诚不可量,盖实写其所经历所感想,有非他人所能及者也。惜以上诸家能餍吾望者尚少,内中最可宝者厥惟《恕谷年谱》。其记述自己学问用力处,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彼又交游甚广,一时学风藉以旁见者不少。其体裁最完整者莫如汪龙庄之《梦痕录》。惜龙庄学识颇平凡,不足耐人寻味耳。章实斋、邵二云皆龙庄挚友。若彼二人有此详细之自叙,岂非快事!葵园谱下半述其刻书编书之经历颇可观。月霄、彝舟皆质朴有风趣。木夫谱最可见乾嘉学风印象,且钱竹汀学历多藉以传。夏峰谱原文虽简,得注便详,明清之交“北学”、“洛学”之形势见焉。其余则“自郐以下”矣。   此外亦有自撰墓志铭之类者,以吾记忆所及,则屈翁山、张稷若、李恕谷、彭南畇皆有之。又如汪容甫有自序,则文人发牢骚之言,所裨史料仅矣。其仿马班例为详密的自述,附所著书中者甚少,吾忆想所得,惟顾景范《读史方舆纪要序》颇近是。   第二类,友生及子弟门人为其父兄师友所撰年谱。此类年谱价值,仅下自撰一等,因时近地切,见闻最真也。但有当分别观之者。其一,先问谱主本人价值如何?若寻常达宦之谱,事等谀墓,固宜复瓿。其二,谱主人格虽可敬,然丰于所昵,人之恒情;亲故之口,虑多溢美。其三,即作谱者力求忠实,又当视其学识如何?“相知贵相知心”,虽父师亦未必遂能得之于子弟。以此诸因,此类谱虽极多,可称者殊寥落,今略举如下。   《孙文正公(承宗)年谱》《鹿江村先生(善继)年谱》。门人陈鋐著   《刘蕺山先生(宗周)年谱》。门人董瑒著,子汮录遗   《漳浦黄先生(道周)年谱》。门人庄起俦著。尚有门人洪恩、郑亦邹两本在前   《申端愍公(允佳)年谱》。子涵光著   《申凫盟(涵光)年谱》。弟涵盼著   《顾亭林先生(炎武)年谱》。子衍生著。后人续者尚数家,见第三类   《李二曲先生(颙)年谱》。门人王心敬著   《魏石生先生(裔介)年谱》。子荔彤著   《颜习斋先生(元)年谱》。门人李塨、王源合著,以习斋自撰日谱为底本   《汤文正公(斌)年谱》。门人王廷灿著   《查他山先生(慎行)年谱》。外曾孙陈敬璋著   《陆稼书先生(陇其)年谱》。子宸征、子婿李铉合著   《施愚山先生(闰章)年谱》。曾孙念曾著   《全谢山先生(祖望)年谱》。门人董秉纯著   《汪双池先生(绂)年谱》。门人金龙光著   《戴东原先生(震)年谱》。门人段玉裁著   《阮尚书(元)年谱》。子长生著   《孙渊如先生(星衍)年谱》。友人张绍南著   《洪北江先生(亮吉)年谱》。门人吕培著   《弇山毕公(沅)年谱》。门人史善长著   《方植之(东树)年谱》。从弟宗诚著   《吴山夫(玉搢)年谱》。友人丁晏著   《养一子(李兆洛)年谱》。门人蒋彤著   《陈硕甫先生(奂)年谱》。门人管庆祺、戴望著   《阿文成公(桂)年谱》。孙那彦成、门人王昶同著   《曾文正公(国藩)年谱》。门人李瀚章、黎庶昌等著   《左文襄公(宗棠)年谱》。湘潭罗正钧著   《罗忠节公(泽南)年谱》。《王壮武公(錱)年谱》。湘潭罗正钧著   《丁文诚公(葆桢)年谱》。门人唐炯著   《刘武慎公(长佑)年谱》。友人郑辅纶、王政慈同著   上所列,除他山、愚山两谱时代稍后外,其余皆作谱人直接奉手于谱主闻见最亲切者。然价值亦有差等。最上乘者应推蕺山、习斋、东原三谱,次则双池、养一两谱,盖皆出于其最得意门生之手,能深知其学也。蕺山谱记谱主学行外,尤多晚明时局史料自余诸学者之谱,亦皆有相当价值,须改造者亦不少,若亭林谱即其例也。诸大学者中,如胡朏明,惠定宇,江慎修,李穆堂,钱竹汀,段茂堂,王石臞、伯申父子,焦里堂,庄方耕,刘申受,魏默深,陈兰甫,俞荫甫,……皆无当时人所撰年谱,亦未闻有谋补作者,甚可惜也。   学者之谱,可以观一时代思想,事功家之谱,可以观一代事变,其重要相等。阿文成谱为卷三十有四,可谓空前绝后之大谱,其中繁芜处当不少,吾未见但作史料读固甚佳也。曾文正公谱十二卷,亦称巨制,余如陶文毅、林文忠、郭筠仙、李文忠等,似尚未有谱(?),颇可惜。   篇幅极长之行状事略等,往往详记状主事迹之年月,虽不用谱体,其效力亦几与谱等。如王白田之子箴昕所作《先府君行述》,洪初堂榜所作《戴东原先生行状》,焦里堂之子廷琥所作《先府君事略》,王石臞为其父文肃公安国所作《先府君行状》……之类,名篇颇多。后此作谱者可取材焉。   第三类,后人补作或改作昔贤年谱。此乃当时未有谱而后人补作,或虽有谱而未完善,后人踵而改作者。此类作品,其一必谱主为有价值的人物,得作谱者之信仰,故无下驷滥竽之病。其二时代已隔,无爱憎成心,故溢美较少,此其所长也;虽然,亦以时代相隔之故,资料散失或错误,极难得绝对的真相,此其所短也。为极勤苦极忠实的考证,务求所研究之对象得彻底了解,此实清儒学风最长处。而此类补作或改作之年谱,最能充分表现此精神,故在著作界足占一位置焉。今将此类作品分两项论列如下。   (甲)清人或今人补作或改作清人名人年谱。以卒于清代者为限,以谱主年代先后为次   《张苍水(煌言)年谱》。咸丰间赵之谦著。旧有一谱,题全谢山著,赵氏辨其伪,别撰此本   《黄梨洲(宗羲)年谱》。(一)同治间梨洲七世孙炳垕著。(二)薛风昌著   《顾亭林(炎武)年{普》。(一)吴映奎著;(二)车持谦著;(三)胡虔著;(四)徐松著;(五)周中孚著;(六)张穆著。此谱最初本为亭林子衍生作,吴氏因之,车氏又因吴氏。徐氏未见诸本,孤意创作,已写定,未刻。张氏乃综合车、徐两本,再加厘定,道光二十三年著成。胡氏本见张本自序,周氏本见其所著《郑堂札记》,想皆已佚   《王船山(夫之)年谱》(一)刘毓崧著。(二)王之春著。刘本同治乙丑年成,前无所承,创作至难,故名曰初稿,而自序称其未备者有七。之春为船山八世从孙,据家谱及他书以正刘本之讹而补其阙。书成于光绪十八年壬辰   《朱舜水(之瑜)年谱》。梁启超著   《吴梅村(伟业)年谱》。道光间顾师轼著   《傅青主(山)年谱》。(一)张廷鉴著,阙存。(二)同治间曹树谷著。(三)宣统间丁宝铨著   《徐俟斋(枋)年谱》《万年少(寿祺)年谱》。俱今人罗振玉著   《阎古古(尔梅)年谱》。(一)道光间鲁一同著。(二)今人张慰西著   《冒巢民(襄)年谱》。冒广生著   《陈乾初(确)年谱》。嘉庆间吴骞著   《张杨园(履祥)年谱》。苏惇元著   《阎潜丘(若璩)年谱》。道光间张穆著   《戴南山(名世)年谱》。道光间戴钧衡著(?)。此谱为戴作抑徐宗亮作,待考   《章实斋(学诚)年谱》。今人胡适著。日本人内藤虎次郎创作,胡氏订正扩大之   《黄荛圃(丕烈)年谱》。光绪间江标著   《龚定庵(自珍)年谱》。(一)吴昌绶著。(二)宣统间黄守恒著   《徐星伯(松)年谱》。光绪间缪荃孙著   (乙)清人或今人补作或改作汉至明名人年表或年谱。以谱主年代先后为次   《贾生(谊)年表》。汪中著   《董子(仲舒)年表》。苏舆著   《太史公(司马迁)系年要略》。王国维著   《刘更生(向)年谱》。(一)梅毓著,(二)柳兴恩著   《许君(慎)年表》。陶方琦著   《郑康成(玄)年谱》。(一)沈可培著,(二)洪颐煊著,(三)陈鳣著,(四)袁钧著,(五)丁晏著,(六)郑珍著。王鸣盛《蛾术编》有《高密遗事》,卷三中亦有年表   《郑司农(玄)、蔡中郎(邕)年谱合表》。林春溥著   《孔北海(融)年谱》。缪荃孙著   《诸葛武侯(亮)年谱》。(一)张澍著,(二)杨希闵著   《陈思王(曹植)年谱》。丁晏著   《王右军(羲之)年谱》。(一)吴浔著,(二)鲁一同著   《陶靖节(潜)年谱》。(一)丁晏著,(二)陶澍著,(三)梁启超著。陶谱旧有宋人吴斗南、王质两家,丁作似自创,陶作名曰年谱考异,订正旧说,加详。梁作又加订正   《庾子山(信)年谱》。倪瑶著   《魏文贞公(征)年谱》。王先恭著   《慈恩法师(玄奘)年谱》。梁启超著,仅成略本   《王子安(勃)年谱》。姚大荣著   《张曲江(九龄)年谱》。温汝适著   《李邺侯(泌)年谱》。杨希闵著   《王摩诘(维)年谱》。赵殿成著   《陆宣公(贽)年谱》。(一)丁晏著,(二)杨希闵著   《白香山(居易)年谱》。汪立名著。白谱旧有宋陈振孙本,汪氏改作   《玉溪生(李商隐)年谱》。(一)朱鹤龄著,(二)冯浩著,(三)张尔田著,名曰会笺   《韩忠献公(琦)年谱》。杨希闵著   《欧阳文忠公(修)年谱》。华孳享著   《司马温公(光)年谱》。(一)顾栋高著,(二)陈宏谋著   《王荆公(安石)年谱》。(一)顾栋高著,(二)蔡上翔著   《东坡先生(苏轼)年谱》。(一)邵长蘅著,(二)查慎行著。苏谱旧有南宋施元之、宿父子,王宗稷三家,及傅藻《纪年录》。邵作重订王谱。查作为年表式   《苏文定公(辙)年谱》。龚煦春著   《黄文节公(庭坚)年谱》。徐名世删补。黄谱旧有南宋末山谷诸孙闒所撰,徐氏删补之   《二程(颢、颐)年谱》。池生春著   《米海岳(芾)年谱》。翁方纲著   《稷山段氏二妙(克己、成己)年谱》。孙德谦著   《元遗山(好问)年谱》。(一)翁方纲著,(二)凌廷堪著,(三)施国祁著,(四)李光廷著   《洪文惠(适)年谱》《洪文敏(迈)年谱》。俱钱大昕著   《岳忠武王(飞)年谱》。梁玉绳著。岳武孙珂《金陀粹编》有简谱,梁氏补之   《李忠定公(纲)年谱》。杨希闵著   《朱子(熹)年谱》附考异。王懋竑著。朱谱旧有门人李公晦所著,明嘉靖间李默改窜之,全失其旧。康熙初有洪璟删补。李默本亦不佳,王氏作此订正之   《陆子(九渊)年谱》。李绂著,陆谱旧有其门人袁燮、傅子云所著,其后附刻全集之末,删汰失真。李氏作此订正之   《陆放翁(游)年谱》。(一)赵翼著,(二)钱大昕著   《深宁先生(王应麟)年谱》。(一)钱大昕著,(二)张大昌著,(三)陈仅之著   《谢皋羽(翱)年谱》。徐沁著   《王文成公(守仁)年谱》。(一)毛奇龄著,(二)杨希闵著。王谱旧有其门人钱德洪所著,后经李贽窜乱。毛、杨皆订正之,但亦未见佳   《弇州山人(王世贞)年谱》。钱大听著   《归震川(有光)年谱》。(一)汪琬著,已佚。(二)孙守中著   《戚少保(继光)年谱》。戚祚国著   《杨升庵(慎)年谱》。简绍芳著   《左忠毅公(光斗)年谱》。马其昶著   《徐霞客(宏祖)年谱》。丁文江著   右两项数十种,实清代年谱学之中坚。大抵甲项几无种不佳,乙项之佳者亦十而六七。此类之谱,作之实难,盖作者之去谱主,近则百数十年,远乃动逾千岁。非如第二类之谱,由门人子弟纂撰者,得以亲炙其言行,熟悉其时日。资料少既苦其枯竭,苦其里漏,资料多又苦其漫漶,苦其牴牾。加以知人论世,非灼有见其时代背景,则不能察其人在历史上所占地位为何等,然由今视昔,影像本已朦胧不真,据今日之环境及思想以推论昔人,尤最易陷于时代错误。是故欲为一名人作一佳谱,必对于其人著作之全部,专就学者或文学家言,别方面则又有别当注意之资料贯穴钩稽,尽得其精神与其脉络。不宁惟是,凡与其人有关系之人之著作中直接语及其人者,悉当留意。不宁惟是,其时之朝政及社会状况,无一可以忽视。故用一二万言之谱,往往须翻书至百数十种。其主要之书,往往须翻至数十遍。资料既集,又当视其裁断之识与驾驭之技术何如,盖兹事若斯之难也。吾尝试著一二谱,故深知其甘苦,然终未能得满意之作。吾常谓初入手治史学者,最好择历史上自己所敬仰之人,为作一谱。可以磨炼忍耐性。可以学得搜集资料、运用资料之法优为此者,厥惟清儒,前代盖莫能及。   上列诸谱中,其最佳者,如王白田之《朱子年谱》。彼终身仅著此一书,而此一书已足令彼不朽。朱子之人格及其学术真相皆具焉。李穆堂之陆谱,价值亦略相埒也。如顾震沧之温公谱,其意欲使不读温公集之人,读此亦能了解温公人物真相之全部,在诸谱中实为一创格。震沧意谓有附集之谱,有单行之谱。附集者,备续集时参考,故宜简明。单行者,备不读集人得有常识,故宜详尽再以与彼所著荆公谱合读,则当时全盘政局,若指诸掌矣。如蔡元凤之荆公谱,虽体裁极拙劣,而见译绝伦。如陶云汀之《渊明谱考异》,张孟劬之《玉溪谱会笺》,最注意于谱主之身世,观其孕育于此种环境中之文艺何如。如张石洲之顾、阎两谱,刘伯山之船山谱,罗叔蕴之徐、万两谱……等,于谱主所履之地位、所接之人等,考核精密,细大不遗。如翁覃溪、李恢垣之遗山谱,孙益庵之二妙谱,资料本极乏,而搜罗结果乃极丰富。如丁俭卿之陈思谱,鲁通甫之右军谱,姚俪桓之子安谱,于谱主之特性及其隐衷,昭然若揭。如胡适之之实斋谱,不惟能撷谱主学术之纲要,吾尚嫌其未尽并及时代思潮。凡此诸作,皆近代学术界一盛饰也。   第四类,纯考证的远古哲人年表。此类性质,与前三类皆不同。不重在知其人,因其人为人所共知而重在知其确实之年代。故不作直行之详赡年谱,而惟作旁行斜上之简明年表。然而考证辨析,有时亦甚辞费焉。列其作品如下。   《周公年表》。牟庭著   《孔子年表》。(一)江永《孔子年谱》,黄定宜为之注;(二)狄子奇《孔子编年》;(三)胡培翚校注、宋胡仔之《孔子编年》;(四)崔述《洙泗考信录》;(五)魏源《孔子编年》;(六)林春溥《孔子师弟年表》   《卜子年谱》。陈玉澍著   《墨子年表》。(一)孙诒让《墨子年表》;(二)梁启超《墨子年代考》   《孟子年表》。(一)黄本骥《孟子年谱》;(二)汪椿《孟子编年》;(三)任启运《孟子考略》;(四)周广业《孟子四考》;(五)曹之升《孟子年谱》;(六)任兆麟《孟子时事略》;(七)狄子奇《孟子编年》;(八)崔述《孟子事实录》;(九)魏源《孟子编年》;(十)林春溥《孟子时事年表》   《荀子年表》。(一)汪中《荀卿子通论》附年表;(二)胡元仪《郇卿别传》   《董生年表》。苏舆著。在苏著《春秋繁露义证》内   以上诸作,皆考证甚勤。夫非有问题,则不必考证。问题取决于纸上资料,恐终于“以后息者为胜”耳。虽然,经过若干人严密之考证,最少固可以解决问题之一部分也。至如墨、孟、荀等生卒年既无法确定,则欲编成具体的年表,总属徒劳。   族姓之谱,六朝、唐极盛,宋后浸微,然此实重要史料之一。例如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   清代当承平时,诸姓之谱,恒聘学者为之修订。学者亦喜自订其家之谱。观各名家集中殆无一不有“某氏族谱序”等文,可见也。吾尝欲悉荟萃此项文比而观之,则某地某姓有佳谱,盖可得崖略。惜今未能,故亦不克详论也。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研究梁先生必备啊
  •     梁谱中这个版本是最好的。
  •     这个书品是对得起80元的价格的。就是觉得2009年的版本居然序什么的都是八三年的。怎么也应该出一个这次的出版经过和校勘记录等等吧。
  •     内容其次,有两点值得推荐。丁文江仿照英国方法,采用第一手材料。编辑不做删节,直言赤祸。
  •     先生
  •     终于找到了,寻觅了很久,梁氏研究者和关注者必备,对近代史感兴趣的优秀读物
  •     经典好书总是有生命力
  •     超哥
  •     绝版20多年,早该重印了。本书是深入了解梁启超的必读书,近代以来年谱中的经典之作。不仅有史料价值,也是很好的文化读物,读之可对梁任公风采有更好的了解
  •     很好的书值得看
  •     书信集
  •     详实丰厚的年谱
  •     近代史必读书
  •     书收到 很好 待闲时来看
  •     又是伪布精
  •     听说这个版的不错。
  •     惜记任公思想之内容过少,而对其不成功之政治生涯着墨甚多。
  •     经典之作,学近代史必备参考
  •     梁启超年谱长编
  •     大师的一生
  •     既然长编么,就得耐着性子读下去。非研究目的的我看还是算了吧,非研究任公或那一段历史的,最多也只研究一下长编的体例。当故事书是肯定不合适的
  •     书写得很好,编校质量太差。连“王苏州、仁堪”这样的断句都能出现。我本以为是新版之误,查阅了旧版电子版,原来当年就点错了。看来,上海人民社这16年来既没有长进,也没有退步:)
  •     读过1925年左右以后的部分。
  •     同事是研究晚清史的,专业需求
  •     相当好的一个年谱,但未参用日本外务省史料等外国史料,是其不足
  •     书信是一大特色
  •     资料翔实,研究梁启超必不可少的工具
  •     好久想买,后来下架了,担心以后不好买了,先买上吧,想读时再读,摆到书架上很踏实。因为喜欢梁启超,我有好几本关于梁的书,敬佩任公的才气与人品,还有一批优秀的儿女!
  •     编者大牛!!!
  •     此书去年重新整理刚出版时好评如潮,待到今年中华书局精装《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出来,顿时后者居上。 赵先生说明,上海版底本是赵先生自藏的一种和上海图书馆藏本,上图藏本上有一些老人的批注意见;后者采用国图影印本好像是个光本,赵丰田几十年的修订成果没法反映。 按网上搜罗的资料有:“上海人民新版是获得赵丰田家人授权的,本来想把岩波书店五卷日译本的补注加进去,可因赵家人不同意而作罢。而前两年就得知中华想出,让欧阳负责其事。欧阳还到网上搜罗日译本,可因无法绕过赵丰田版权作罢。这回中华特意用“初稿”之类字样明显要模糊版权问题,何况有清华国学院做后盾,估计背后作了疏通之类,不会闹出版权纠纷的麻烦来了。” 沪版82.8万字,中华版78万字。有人查阅文字方面,后者校勘前半部细密。 啰哩啰嗦摘抄查询的这么多文字,替自己寻版买书找个理由罢了——各位书友切切不可以此为选择理由!当真不得!后果自负哇!! 记得某曾言,人一上年纪就瞎讲究版本了,为学之要道反倒常常懈怠不已。谨记之。。。书影:[...]
  •     咳。。
  •     这是一本经典,好多年没有再版,现在重出江湖是大好事,不过据说中华书局即将也推出这本书,在这个版本的基础上有所修订,大家不妨等一等,比较以下再买。
  •     帮老爸买的,不知道怎样,应该不错!
  •     八三年版的封面要好看很多
  •     最详细的梁任公的记载,有点浮,有点教条。。前面不是很喜欢。有点皇帝的身世的感觉
  •     专业人士必备 很好
  •     朋友们都为买到梁谱新书而兴奋,原来的梁谱多已翻旧,或丢失,或一直借着读。
  •     很好,活动时帮朋友买的
  •     不错,资料详实
  •     目前为止最好的梁启超年谱,是研究者的必备书。除价格偏高之外,其学术含量、装帧质量均为上选。
  •     虽然我还没有细读,但是感觉内容都是非常严谨认真的,而且能通过梁大师的年谱看到当时社会的一些事。
  •     去年该读完的书拖到了今年。不错的论文参考书,很详尽,被引用的也很多。
  •     记得去年考完试,焦急的等待成绩,就在图书馆看书消磨时间,翻到这本,虽有点流水纪实,但是喜欢梁还是大概翻了翻,看看梁这辈子干了神马。
  •     这本书198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在在市面上几乎绝迹。在网上炒到了好几百元,一般也要200元左右。就是复印本也在百元上下。现在重新再版,真实天大的好事。这本书资料翔实,而且可读性强,是了解梁启超以及中国近代历史的必读书籍,而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使得每一个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绕不开梁启超,可以说,了解了梁启超,近代史上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和理解。这本书定价120元,卓越现在的价格偏高,近乎九折,这不太合理,强烈希望卓越降价!
  •     全面了解国学大师的一个好窗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