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孙权传

出版社:人民
出版日期:2007-12-1
ISBN:9787010060811
作者:张作耀
页数:452页

作者简介

《孙权传》着力探求和展现了传主的真实形象。孙权年未弱冠而有江南,封王称帝。他善谋大局,是个很有作为的军事战略家;他善于用人,文武大臣愿为其用,甘为其死;他善于用威,专断大政,在政治、军事思想和用人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令人思考的东西。他拓疆土,开发经济,为江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立法严峻,刑杀有点过分,常为后人所非。晚年时“年老志衰”,政有多失,最终留下了一个很不稳定的政治摊子。

书籍目录

绪言
第一章 父兄开基立业
一、父亲孤微发迹
从社会动乱中崛起
在讨伐董卓中奠定下孙氏军事基础
谋在豫扬之间立业
二、兄长创基开国
志在江东创基
为实现目标而战
初建割据政权
谋划大的发展
英年早逝
第二章 受命于猝然之间
一、少年时期的磨练
出生时的异兆和善相者的预言
少年时期的教育和磨练
二、构建自己得力的政治与军事班子
张昭、周瑜“委心而服”,及时稳定局面
把文官武将团结在自己周围
三、外部有利条件
北方多务
西临庸主当政
南方虽乱而有内附之意
东临海疆,有渔盐之利
第三章 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一、镇抚山越
豫章 郡内的镇抚行动
丹阳郡内的镇抚行动
吴郡和会稽等郡内的镇抚行动
二、讨李术
三、解除孙辅兵权
四、杀盛宪,诛妫览余党
五、征黄祖
听鲁肃之议,第一次出征
甘宁称说荆州形势。第二次和第三次出征
第四章 赤壁之战
一、战前形势和孙权的战略调整
荆州内变,孙权谋有荆州之地
曹操南取荆州,加大了对孙权的军事威胁
刘备兵败当阳,鲁肃受命联刘成功
战争前的决策论战
二、会战赤壁
初战胜利
火烧战船
夺取江陵,迫曹军远离江防
三、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
第五章 北抗曹操
一、主动应敌
乘曹军之敝,兵围合肥
曹操东线再示兵
积极面对曹操威胁
二、濡须战守与合肥失利
濡须第一战
征皖城
合肥失利
濡须第二战
北抗曹操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 荆州借还之争
一、限制刘备的活动空间
使刘备居于狭小地区之内
试图将刘备羁縻于吴
“借荆州”
二、表面相安,内怀疑忌
“进妹固好”
内怀疑忌
欲与刘备“共取蜀”
三、夺三郡
吕蒙受命取三郡
鲁肃、关羽“单刀俱会”
湘水为界分荆州
第七章 把刘备的势力赶出荆州
一、战略调整
吕蒙主兵,战略重点转向
陆逊为督,继用吕蒙策略
联合曹操,“乞以讨关羽自效”
二、擒杀关羽
吕蒙潜进得江陵
朱然、潘璋伏兵擒关羽
三、陆逊西上,把刘备余部赶出荆州
第八章 劝曹操做皇帝接受曹丕赐封
一、劝曹操做皇帝
“奉贡于汉”
“称说天命”
二、向曹丕称藩,受封吴王
向魏称藩
封吴王
遣使谢封,再献方物
第九章 夷陵——獍亭之战
一、战前的战略调整
“卑辞奉章 ”,谋求北方边境的暂时稳定
向蜀请和,做好战和两手准备
二、战前的军事备战和战争过程
移都武昌,以利督战
重地部兵
主动后撤
重拳出击
适时而止
三、吴胜蜀败的必然性分析
第十章 决策新变
一、两手对曹魏
虚与委蛇
顽抗曹魏三路兵
再抗魏军
二、不再向魏称藩
“极不如丕”
主动示兵
大战曹休
三、吴蜀复通
主动向刘备请和
响应诸葛亮,绝魏联蜀
第十一章 做皇帝
一、积极准备
构建有利环境
大造舆论
二、“正尊号”
秉承汉统
爵赏将吏
三、吴蜀“中分天下”
第十二章 固土拓疆
一、加强交州的控制
争夺岭南治权
加强直接控制
二、谋有幽燕之地
公孙渊称臣
封渊为王
徒送使者和万人性命
三、遣将浮海求夷洲
四、平“蛮夷”、讨山越
潘浚“讨五溪蛮夷”
全琮征六安、诸葛恪平丹杨
吕岱讨李桓、罗厉,镇压廖式
陆逊讨彭旦、吴遽
周鲂诱杀董嗣
锺离牧平五郡
第十三章 吴魏边境的攻防战争
一、主动进攻
黄龙、嘉禾年间的战役
赤乌年间的战役
二、被动受敌
第十四章 巩固权力
一、自专军政,不给丞相实权
不用鲠臣为相
临兵设督,不置长久性军帅
二、地方上实行军事统制政策
三、峻刑苛法
立法严峻
果于杀戮
罪流、废罢大臣
四、两次吏治改革及其失败
暨艳改革
吕壹改革
第十五章 开发经济
一、宽赋息调
黄武年问“宽息”令
嘉禾年间“勿复督课”诏
赤乌年间“勿夺民事”和“开仓赐贫”诏
二、增广田亩
广屯田
用山民“补户”
掳掠、招徕人口
提倡农业新技术
三、发展商业、手工业和海上交通
通市易,铸大钱
手工业
水上交通和航海技术
四、提倡节俭
第十六章 实行文化宽容政策
一、好学习,广读书
二、“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
三、重儒,但不斥诸子之学
重儒
不斥诸子之学
四、礼遇道士,为道教盛行南方奠定了基础
五、亲准建立佛寺
第十七章 诚待将,善用贤能
一、善御将,会用人
优赏功勋
彰示诚待
美誉亡故,恩及后人
二、求谏、纳谏与拒谏
求谏与纳谏
拒谏
第十八章 暮年诸失及其最后的岁月
一、废立失度
并宠太子与鲁王
立幼子为储
授辅政权力太重
二、信异兆,崇鬼神
三、最后岁月
立皇后
封诸子为王
改元、大赦、减徭赋
四、孙皓失国
后记

内容概要

  张作耀,1931年生,山东平度人,汉族,作家。1955年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1977年调至人民出版社,历任编审、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新华文摘》和《新华月报》主编等职。曾兼任北京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郭沫若学会理事、中国期刊协会理事等职。张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主要从事政策理论研究和书刊编辑工作。学习和工作之余,致力于个人学术研究。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父兄开基立业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治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五年(公元l82年),卒于三国吴大帝神凤元年(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终年71岁。他的祖先,《三国志·孙坚传》说:“盖孙武之后也。”孙武是春秋齐人,以兵法十三篇求见吴王阖庐,阖庐用以为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显名诸侯。然其家系传承,已不可  究。只知自孙坚上溯数代,都在吴地为官,因而“家于富春”,祖坟也在富春城东。  孙权得有一方天下,是在其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业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他自己对鲁肃曾经说过的那样:“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齐)桓(晋)文之功。”①因此,要知孙权功业之所成,自然必须首先了解孙坚、孙策的业绩和历史地位。一、父亲孤微发迹  孙权的父亲、孙氏基业的开山人孙坚(公元l55-l92年),字文台,曾被袁术表荐为“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因而史称孙破虏。  从社会动乱中崛起  孙氏鼎足东吴以后,孙坚的出生如同诸多帝王一样被附会了不少传奇异兆,见诸《三国志·孙坚传》注引的韦曜《吴书》中就有两则,一说:祖坟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众皆往观视。父老相谓日:‘是非凡气,孙氏其兴矣!”’;二说:母亲怀着孙坚的时候,“梦肠出绕吴昌门,寤而惧之,以告邻母。邻母日:‘安知非吉征也。”’果然,孙坚生来“容貌不凡”,少长“性阔达,好奇节”,颇得乡人瞩目。  孙坚少年时期已经锋芒毕露,表现出了非凡的智勇,刚刚十七岁便开始做官了。《三国志》作者称其为“勇挚刚毅,孤微发迹”。

图书封面


 孙权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为三国演义的一个主角,在罗贯中老师的尊刘抑曹无视吴的指导思想下,孙权这个人基本是上被忽视的,也基本没表现出他在那个风云际会的舞台是如何叱咤风云的。这本书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孙权的一声,老实说,他能力比大耳儿可是高出不少的,受到的评价待遇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太不公平了。当然,作为比较理论性的传记,看起来还是比较枯燥的,喜欢三国的朋友可以看看。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注定了这位守成之君的乱世命运。如果不了解孙吴建立江东的历史,不明白孙吴当年作为一个“单干户”成为江东之主的艰辛过程,就无法真正体会孙吴最后称帝那姗姗来迟脚步里的沉重感。孙权的一生是贵族的一生,也是权谋的一生,更是审时度势苟且的一生。陈寿赞其“有句贱之奇,英人之杰矣。”张作耀的这本《孙权传》从史书考据中描写孙权及江东集团的命运,深读此书,才知这位青史和学术界不多露面的东吴霸主,在魏蜀两大集团中权衡利弊、游刃有余,无不表现出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和沉稳方略。孙权之老辣未必居于曹公之下。年未弱冠领父兄基业,赤壁一战面对曹操百万雄师,可以联刘抗曹,可以借荆州,也可以进妹固好。但擒杀关羽,抢回荆州,毫不手软。夷陵一战,知道与刘备的复仇之战在所难免,为保后方安全,不惜向曹丕称臣,受封吴王。集中兵力,共拒川蜀。刘备兵败白帝城,又恢复孙刘联盟,以致备死后蜀国不得将抗曹作为整体战略目标。为保江东,成一方霸业,韬晦待时,不惜俯首称臣,让步妥协。孙权的功业建树不如曹操,然任才尚计,用人不疑,在权谋上与曹操可以说不相上下,而曹丕就差的远了,看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还真说到了。可惜‘有句践之奇’的孙权晚年“政有多失”,这点与勾践也是出奇的相似。可以说孙权是‘半世英主’,与勾践殊途同归。我长想,他年幼丧父,年未弱冠又失去兄长,顿失依靠,江东内忧外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你方唱罢我登场,东吴可谓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都督。又要北抗曹魏,西窥川蜀,一方主公多年来受制各路内臣和外敌的制约。曾经的英武少年不知送走了多少心腹挚亲,终于从吴侯熬成吴王熬成吴帝,却已是孤家寡人。谁又真的能理解这人主背后的孤独和心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尽天时;刘备举‘匡扶汉室’大旗,将相一心,占尽人和;东吴只能靠着三江之固占尽地利,孙权知道以大局为重才能在这乱世苟延残喘,孙权的性格也是时事所趋,逼不得已,晚年的变化只能说可以理解,不能原谅。非常不错的视角,客观的描写了孙权的一生。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超稀饭,已经跟刘备传、曹操传整成三个传记了,珍藏用!
  •     好书就应该长期读!
  •     张作耀先生的书是严谨的经典。
  •     三国时期的吴国一直都在主流视野之外,有许多内情还是值得好好了解下的,张作耀的排序是曹操〉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老子还是要厉害些的。。)〉刘备。
  •     本次新买的两本书比较好,望商家继续保持为读者服务的热情。
  •     快递很给力,两天就到了。衣服也还不错,就是下次买衣服得咨询下卖家这个size,不然呢就要看着喜欢的东西有点瑕疵了哦
  •     仲谋比起曹刘来说争议少到没有,所以这本书按部就班的靠谱,张作耀三传是三国入门第一读物啊~读完了以后还是很佩服仲谋的,他腹黑阴沉的比大耳像政治家多了,由于所处局面相对劣势,折冲樽俎的重要性强,他甚至比不需要表现的魏武还有政治家像,可惜,和老毛一样,老年刚愎,心黑手狠,高压玩的太过了,吴亡的基调在他活着的时候已然奠定,此外,本书对刘备坚决进行夷陵之战的原因分析的很到位,不是单纯的报仇而已【尽管我感觉有些不对,但是真的不牵强,但是但是,我执着的认为,大耳朵赔上一切的这一战全是为了二爷而已,嗯
  •     书的外观很古朴,如果印刷和内页设计更古风点就好了
  •     张作耀和何兹全是三国史领域的学术泰斗,他们的治史态度的学术精神是后辈磨练和学习的楷模。这本书中从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成长三个方面描述了吴国君主孙权的一生功业和教训,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学习成长有很大启迪,难得一本心路历程之书!!!
  •     东拼西凑一番就成书了,蛮方便的。作者对大帝似乎没什么感情,倒是避免了倾向性,但也没谈出任何新意。
  •     语言晦涩,大量引用古文,难于阅读.
    内容尚可,能让易中天大量抄袭的不会太差.
    观点没什么新意,作者是传统的治史专家,不可能像万历十五年那样写历史
    一共看了5天才看完,之后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终于结束了
  •     看了曹操、刘备传,也可以看看此书。
  •     收全
  •     资料书,备查。
  •     比较专业的历史书。没有文学气息
  •     1 书的内容暂且不谈,分析结构还是很不错的,税负和农业发展写的太模糊。2 看来人是需要先装王八。3 孙权的格局和思想不如曹操,但是在中国帝王史上也算是A-级别的人物了。
  •     内容不错。。可惜字纸很一般,不利于收藏。开本也小,如果是大32开的就好了。
  •     这套人民出版社的帝王传不错
  •     刘备,孙权,曹操三人的都买了,半文言半白话,讲解挺详细
  •     对于这套人民出版社的系列书,我特别满意,马上就能收藏齐了。书的质量,内部文字的印刷、大小都非常清晰,版面设计简洁、大方、稳重。对于学习、收藏,都太有用了。购买不会后悔的。非常值!
  •     还不错。夷陵之战的部分看的特感动不知道为啥= =
  •     三国爱好者必读书目,孙仲谋总的说来比曹刘靠谱一些
  •     曹操、刘备的书看多了,很想看看关于孙权的书,这本书不错。
  •     基本上就是《三国志》等资料的重新梳理排列,比较时候当“工具书”不适合当“传记文学”,而且……明显老张写到曹阿瞒时候更有激情,一写到江东诸子文笔就滞涩,开始大规模罗列了╮(╯_╰)╭
  •     孙权传和刘备传都不及曹操传好看,可能是因为我和张作耀先生都是曹操粉吧。三国三个政权的的奠基人都写完了,张先生应该再把三分归晋的奠基人司马懿也写了,统一战争也出了相当多的名将。
  •     孙权,东吴一直是三国之中常常被遗忘的一部分。
    这本书对很多读《志》的时候容易忽略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比如东吴政权对山越的政策之类的。
    感觉上作者对三国整体把握的能力很强,官制和人员,这些东西散落在史册的各个角落,都被他一点点收起来了。

    看完之后对孙权和江东,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     很好的传记,有观点,有新意,学习
  •     基本上是已有史料的爬梳与整理,但也不无精辟入微的推论。主观色彩略嫌浓厚。治三国史者,不妨备读之。
  •     老久就想研究孙氏名人了,今天终于见到此书,感觉和不错。
  •     今年看《XX传》吃了太多的
  •     没有曹操传经典,前半部分很多与曹操传、刘备传相同,虽然三国很多事情是共通的,但不像曹操传那样生动深刻。当然可能与孙权这个人物不如曹操的文韬武略有关。
  •     此书,值得一读。孙权可以算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
  •     估计是史料太少了,不如曹操与刘备传可读性强
  •     史料详实,立场客观。
  •     书很详细,但对于一些象我这样文言文不好的读者,读之有些困难。很多时候得抱着字典去读。即使如此还有很多语句理解不了。如果对于难以理解的古文有些详尽的解释就好了。
    不失为一本好书,看起来很过瘾。
  •     严谨、详实
  •     还不错,全面,也比较客观。二宫之争讲得有些潦草
  •     帝王胸襟是委屈撑大的
  •     和曹操传,刘备传一起买的
  •     当故事还凑合着看 本来三国人物就比较吸引读者。但书更像小说
  •     东吴的事业,成也仲谋,败也仲谋。
  •     和曹操,刘备一起买的。该书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三国纷争。可以参考
  •     三国人物中,为大家熟悉的是刘备和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对东吴政权及其领导阶层做了刻意的淡化,以至于绝大数人不了解、轻视孙权、周瑜、鲁肃为代表的杰出英才和历史地位。看了本书之后,对孙权和其江东政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孙权的综合能力,客观的说,超过刘备,不及曹操(魏武帝应当之无愧为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军政第一人)。而整套上层阶级的人才构成和能力,也是超过蜀汉政权的。这本书史料翔实,逻辑清晰,分析深刻,系统而有有条理。但是我更喜欢的是作者的深厚文字功底和严谨的历史观。书中文白结合,通俗易懂,又不失高雅。值得阅读,推荐。是不错的历史人物传记,对全面、客观、公正的了解三国人物和历史有很大益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