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梁思成》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一代宗师梁思成

出版社: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112082216
作者:郭黛姮,夏路,高亦兰
页数:319页

风雨同路人

当初因为林徽因而决定看的这本书,世人所熟知的林徽因是美丽动人,徐志摩、梁思成及金岳霖等人衬托使得林徽因风华绝代,但这几人之间的关系经后人润色过成了一场美丽动人的风花雪月,而对于这几人品性的品评,也都参次不齐,褒贬不一。究竟孰是孰非?书的内容无外乎梁思成的一生,最后几页附录林徽因小传。作为贵族二代,梁思成与林徽因年少时留学国外,学成后同游欧洲,考察西方建筑的艺术手法与风格特色,之后双双归来任职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在营造学社梁思成与林徽因一起醉心于野外中国古建筑的考察与研究,并开始从事宋朝李诫《营造法式》的注释。而后八年抗战期间,在艰难困苦、资源匮乏的李庄也未曾停歇。梁思成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继续考察各处古迹,而因病无法进行野外作业的林徽因只能在家打理生活,照顾孩子,同时卧床阅读各种古籍,为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求证更多的文献注脚。当时夫妻两人的身体都不好,梁思成也不得不因为旧疾复发而在靠一个小花盆支托着下巴而在豆子大的菜油灯下继续学术研究和著作写作。抗战胜利后梁思成受聘于清华大学并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并积极投身新中国的的发展与建设,尤其对于北平城墙、牌楼等古建筑物的保护并提出的北平规划方案——“梁陈方案”,都是立足于北平作为文化古都的建筑风格,认为北平应该成为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的行政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放眼望去都是排排耸立的烟囱,中国这么大,工农业生产不靠北京这点地方。可惜这些规划建议都被搞行政的领导否定,且在1955年,林徽因因病去世,终年51岁。在解放初期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中及黑暗的十年动荡文革中,他宁愿被批斗挨打,也不愿听从朋友和林洙的劝告离开前往美国,那时的他被认为是资本阶级的学术权威、留恋封建主义和复古主义。当中国人发挥着前所未有的愚公精神,在疯狂的大跃进中将那些他所倾心的古老城墙和精美牌坊一一轰炸推倒时,梁思成也在逐渐奔溃,那是在抽他的筋,扒他的皮。那些古建筑物,不仅风格和艺术融汇了当年工匠技师的聪明才智,也掺杂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形、劳动技巧、经济实力和思想内容。或许还有是一些工匠世代相传的秘本,瓦石工种应遵循的规矩,彩画的画法及类型,这对于解读李诫的《营造法式》,是鲜活的案例及重要的佐证。1972年,梁思成离开人世,享年71岁。那时才看完这本书不久就听闻四川色达五明佛学院和云南香格里拉的“月光城——独宗克”都遭受大火,心里觉得遗憾和难过,遗憾的是自己还从没见过那一片建筑风光和人文情怀的美丽,难过的是后期的重建再也无法复原出时光和历史。自然我是被这本书所影响,同时也感动于这本传记竟然无关风月,简单但不枯燥,业界良心之作。不像之前看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和《在最深的红尘相遇——仓央嘉措传》,拖沓的长篇全是作者一个人的风轻云淡,红尘花落,而真正关于林徽因和仓央嘉措的就只是那么几个时间点上的几笔几画。梁思成在建筑这条路上,最初迷茫,不知建筑师的“匠气”和“灵性”如何取舍,在父亲梁启超的开导劝说下拨开迷雾坚定信念,之后无畏,知道自己这一生的责任就是担负起中国古典建筑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做了很多,也牺牲了很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是一个受过西方先进文化的新式知识分子,但同时骨子里也是一个继承传统文化的旧式拙匠,所以这一生,他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和追求中国古典建筑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美”,只可惜生不逢时,未能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夙愿。撇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我看来,林徽因首先是作为一个建筑学家,再是艺术家、文学家。所以庆幸的是他有这样一位知心伴侣能在前半生追求的道路上一直相伴左右,风雨不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林徽因选择梁思成的原因了。能让我静下心来,认真的写一篇读后观感也足以说明这本书的实在,值得一看。陡然也想看《城记》这本书了!2014-2-18


 一代宗师梁思成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