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马勒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忆马勒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1
ISBN:9787208101920
作者:[德] 阿尔玛·马勒
页数:406页

作者简介

马勒逝世百年纪念
马勒之妻阿尔玛亲叙,亲选马勒家书,
著名德语翻译家高中甫译笔
李欧梵专文推荐
本书记载了阿尔玛与马勒相识相恋直至马勒去世的这十年间,作为指挥家、作曲家以及丈夫、父亲的马勒所经历的起伏人生,其中不乏马勒与阿尔玛之间的情感记录。阿尔玛用细节的描述,重现了马勒十年间的点点滴滴——他指挥时的亢奋、作曲时的专注、被质疑时的愤懑、失去爱女的悲痛,直至病榻上的无奈、弥留时的渴望……

书籍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前 言
第一部 阿尔玛 •马勒:忆马勒
邂 逅1901年
1 月1902年
婚姻和共同生活1902年
光荣的孤立1903年 .
光荣的孤立1904年
光荣的孤立1905年
光荣的孤立1906年
痛苦和恐惧1907年
秋 天1907年
新世界1907—1908年 .
夏 天1908年
新世界1909年
风 暴1910年
夏 天1910年
第八交响曲1910年9月12日
圣诞节1910年
结 束1911年

第二部
古斯塔夫 •马勒:
致阿尔玛 •马勒的书信
1901年
1902年
1903年
1904年
1905年
1906年
1907年
1908年
1909年
1910年
马勒与阿尔玛十年大事记

前言

  前 言  多年前我写就了这本书,惟一和仅有的原因在于,没有人像我如此清楚地熟悉马勒,因为我不想把我记得的共同经历和重要的言论陷入遗忘。红尘庞杂纷扰,生活匆忙迅急,这是很容易发生的。  我原本并没有在生前发表此书的意图。  但现在欧洲世界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一切都不再保持老样子了。我赠给维也纳歌剧院的那座由罗丹雕塑并由奥地利联邦总统揭幕的马勒胸像,现在已从它原来的位置上被移掉了。维也纳为纪念马勒而命名的那条大街现已改名为名歌手大街。来自世界各地为建立马勒纪念碑而筹集的一笔数量可观的金钱没受任何阻碍就流入被兼并的奥地利的一个普通的慈善基金会里。因此我也不再感到有什么障碍,去阻止我公开谈论我与那些今天在第三帝国仍起作用和扮演某种角色的人所经历过的事情。门从两边都关上了。所讲述的理查·施特劳斯的一 切,都基于我日记中的记载。人们不可以忘记,这位当代音乐界最伟大的大师,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纪的最初十年是古斯塔夫·马勒惟一的竞争对手。  马勒为维也纳作出的贡献,现在只有那些经历过他活动的光荣年代的人知道。德国今天必定要放弃他的音乐,对他的品格和创作的回忆都已被精心地剔除掉了。但在国外,伟大的指挥家威廉·门格尔伯格、布鲁诺·瓦尔特、奥托·克莱姆佩勒在为他而努力,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在追随他们的榜样。他们清醒地高擎他音乐的火焰,把它传递下去,直到祖国的大门重新开启,那时人们将在那里热忱地欢迎它,重新接受他的作品。  我本人今天过着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出自往昔岁月里的这些纸张对我而言已经褪色了。但马勒的作品和形象没有褪色。愿记述这位一度处于痛苦和欢乐中的经历者的这些文字问世,为他作证。

内容概要

阿尔玛•马勒(Alma Mahler,1879-1964),指挥家、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妻子,20世纪初维也纳艺术界的传奇女子。1901年与马勒结婚,直至1911年马勒去世。颇具音乐才华的阿尔玛因马勒的“作曲禁令”而在婚后放弃继续作曲,成为马勒生活上的保姆,创作上的助手。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奥地利杰出指挥家、作曲家。书中选编的百余封书信,是其在各地演出与旅行期间写给妻子阿尔玛的。其中不乏对于当时音乐作品、艺术环境的思考,更有对于妻子与家庭的浓浓爱意。

章节摘录

  第一部  阿尔玛·马勒:忆马勒  邂 逅 1901年  1901年11月,一个秋日的下午,当我与朋友们穿过环形大道时,与楚克坎德尔夫妇不期而遇。楚克坎德尔是一个著名的解剖学家,此外还是一个伟大的才子,极富幽默感。  他立即问我:“马勒这几天将到我们家来。你也来吗?……我知道,你对他很感兴趣。”  我回答“不”,因为我真的不想遇到马勒,这个夏天,我在几乎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都设法不与他结识。人们在马勒四周织成的谎言之网对我起了很大的影响。这个长着一个漂亮脑袋的矮小而神经质的人出现在我脑海中时,显得毛毛躁躁,一点都静不下来。我想起那些有关他无数绯闻的谣言,也想起了不久前演出他的《第一交响曲》的那次音乐会。我对这首交响曲十分反感,它激起我的恼火和抗议。作为一位指挥家,他对我是重要的,我不能否认,他一直对我有着一种神秘和强烈的吸引力。可我现在把它隐藏起来。我的“不”刚一说出来,楚克坎德尔的妻子就插话说:“没关系,因为我已答应了马勒的妹妹尤斯汀娜,是一次绝对的单独晤面。马勒不能  已答应了马勒的妹妹尤斯汀娜,是一次绝对的单独晤面。马勒不能忍受陌生人。”  但楚克坎德尔却喊道:“废话,我要你来。”  但我不想去,于是不了了之。  一个星期之后,贝尔塔·楚克坎德尔写信告诉我,马勒当天没有去,但是他答应下一个星期天到场。像通常一样,这天是她的接待日。她邀请了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马克斯·布克哈德和好多朋友,并急迫地请我参加。她觉得要当着马勒的面,消除她说过的话。克里姆特是我青年时代狂热的崇拜对象;马克斯·布克哈德,城堡剧院的经理和诗人,我的老师和授业者!这就是说,我置身在朋友之间,于是我应允下来,拘谨地去了。(马勒在巴黎指挥爱乐乐团演出音乐会期间,在奥地利大使馆认识了乔治·克雷孟梭的弟媳,同时也是贝尔塔·楚克坎德尔的一个妹妹——索菲·克雷孟梭夫人。她是一个有高度文化素养的艺术鉴赏家,朋友们约好在她逗留维也纳期间在楚克坎德尔家中见面。)  马勒奇怪地立即注意起我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我那时称得上是姣好的面孔,而且因为我的神经质般的生硬的语调。他透过眼镜长时间探究般地观察我。最后一批客人到了,人们都走向餐桌。克里姆特和布克哈德坐在我的两旁,我们三人成了一个真正的“三人帮”了,旁若无人,恣意嬉笑。马勒先是从餐桌的另一端观看和偷听我们,随后径直地望着我们,并终于嫉妒地叫了起来:“有什么我不能一起笑呢?”这个晚上他对坐在他身边的女人很少加以注意。  在这期间,稍后又出现了一位客人,他从一次独奏音乐会赶来,情洋溢地谈起库伯利克的才能,他刚才就是去听了他的演奏。他狂热得有些咄咄逼人,好像人们一定要有所表示似的。他问我是否听过库伯利克的演出,对他的问话我回答说:“我对独奏音乐会不感兴趣。”马勒对我的答复感到满意。“我也不感兴趣。”他从餐桌的另一端大声地说道。  从餐桌起身之后,大家形成了几个小圈子,我们谈起美的相对性的话题。“美!”马勒认为苏格拉底的脑袋美。我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并认为音乐家亚历山大·封·策姆林斯基是美的。马勒耸耸肩,认为这太过分了。这激起了我的战斗热情,我把交谈引到关于策姆林斯基的话题。  “我们正要谈到他……您为什么不演出他给霍夫曼斯塔尔写的芭蕾舞剧《金色的心》?您不是答应他了吗?”  马勒立即回答说:“因为我不理解它。”  我通过策姆林斯基对这部作品有些混乱的象征性内容了解得十分清楚,于是说:“我来为您讲述这本书的内容,解释它的意义。”马勒微微一笑:“这我倒是感兴趣。”  因此我说:“但此前,您得给我讲清楚《高丽新娘》的意义何在。 ”  ……

图书封面


 忆马勒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古斯塔夫•马勒(1860 — 1911),奥地利杰出的指挥家及伟大的作曲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阿尔玛(1879 — 1964),马勒的妻子。马勒去世后,又经历数次惊人的爱情和婚史。《忆马勒》,阿尔玛.马勒.古斯塔夫著。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阿尔玛回忆与马勒一起近十年的生活,第二部分,是马勒写给阿尔玛的信件。编者特别强调,此部分书信,为阿尔玛亲自选编,其中是否有故意筛选或改动,我们不得而知。1902年3月9日,42岁已经著名的马勒,与23岁刚刚成长的阿尔玛,经过四个月短暂的恋爱,在维也纳完婚。马勒是那样一种人,这种人太庞大了,太光耀了,他的爱不敷自己使用,想要从他那里得到平等的爱,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他们恋爱的时间里,马勒写给阿尔玛的信中已经显示出这样的锋芒:“亲爱的伙伴,您是我的,您稍许作些努力,我也能是您的。”其他信笺里,也很容易捕捉到马勒对阿尔玛的爱,是一种恩赐般的爱。马勒对阿尔玛说:“跟我这样的男人结婚,不是容易的。我是完全自由的,必须这样,任何物质上的东西都不能束缚我。”马勒自知,他的生命带有强大的使命,他为音乐而生,并被音乐填满,他甚至不需要从爱情那里寻找和体验他为之心醉的艺术形象。他在信里写:“在生活中我邂逅被爱这样一种幸福,可怎么去爱,我几乎不再梦想了。”书的结尾处,在阿尔玛选取的最后一封信里,马勒依然视爱情为“没有平静的幸福。”阿尔玛知晓这一点。我甚至觉得,她初识马勒时就已经知晓了这一点。阿尔玛邂逅马勒,仅仅22岁,眼界开阔,学识广博,有姣好的容貌,以及令人惊奇的智力和判断力,身边也不乏优秀的追求者,而她竟然在几次晤面之后,就答应了马勒的求婚,她做好了准备:以保护马勒的光芒,为他扫除路上的所有障碍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她被马勒的作品打动的一刻,她起誓,“永远只为了他一个人存在,把一切都献给他。”即使经过漫长的婚姻生活后,有人对她说:“阿尔玛,你是马勒身边的一个抽象物,不是人。”阿尔玛不否认这个说法,同时也确定,尽管如此,她从来没有想到错过与马勒一起生活中的哪怕是一天。“在这个杰出的男人面前,像是一种不熟悉的和谜一般的尊敬的东西却要制服我那种欢快的无忧无虑的心态。”为此,她获得了另外一种美,成为一个月亮般的妻子。马勒视精神生活高于一切。他总是说:钱---无足轻重!衣服---无足轻重!旅游---无足轻重!只有精神是唯一的。他宁愿共享贫穷的面包,并在光亮中漫步,也不要迷失于粗鄙。可是,“身心完全健康地过一种真正的精神生活是没有一个人能办到的。”(这句话出自卡夫卡)他们要过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的生活啊,要偿还婚前巨大的债务;要协调作为社会人的各种关系,还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玛丽亚五岁时因白喉夭折。马勒不去注意这些,也无法忍受任何干扰,只有工作,工作是最高贵的存在。他的本性是闻所未闻的自我中心主义,但不是为了自己,永远是为了工作。他的利己主义完全天真无邪,如果他认识到自己自私的话,那定会大吃一惊。阿尔玛在马勒旁边像被抹去了一样,不具实体。如此,阿尔玛便置于一种尴尬的处境,如果一个女人的情敌是另一个女人,她可以去战斗,并且有获胜的可能。然而,一个女人同艺术争取一个男人,未免就力不从心了,更何况,这个女人本身热爱着艺术,称自己为艺术之子。这样的纠结没有把阿尔玛打倒,可见她是具有强大能量的人。当然,他们的婚姻生活也有欢乐的部分。阿尔玛在信中提到想要的礼物是巧克力,演出归来的马勒就拖回了整整两皮箱巧克力。阿尔玛对奶酪感起兴趣,马勒立即跑到城中一家大型奶酪店,买了一块砖头大的味道辛辣的黑山奶酪,他把包裹吊在自己上衣的扣子上,并立即忘记了这件事,快速跑起来,摇晃的奶酪发出一股浓烈的味道,他跑进阿尔玛的房间,诅咒这气味,随后证实这味道来自他的身上,爽朗地大笑起来,阿尔玛也被引得乐不可支。阿尔玛总是弹奏瓦格纳,马勒就构思出了一首可爱的谐谑曲—《你为美而爱》,并把它放在《女武神》的头几页之间,他每天都在等待阿尔玛去发现它,可阿尔玛恰恰那段时间没有翻开这份乐谱。马勒突然说:“今天我要看一看《女武神》。”他打开乐谱,这首歌露出来。阿尔玛高兴得没边了,她把这首歌至少弹了二十遍。这些小小的快乐的瞬间,因为马勒身为艺术家的天真笨拙,尤其生动。当然,还有阿尔玛陪同院长先生演出时的各种荣耀时刻。可是,相比物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琐碎,相比失去自己的苦闷,短暂的快乐又是多么无力啊,何况,快乐本是很容易被遗忘的。阿尔玛怀着巨大的敬重,从内心中与马勒疏远开来,并等待某一种奇迹的发生。她“发疯地渴望点什么,渴望爱情,渴望生活,渴望一扇窗户,从这种冰冷的雪崩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是在结婚八年后(1910年),马勒收到一封信,建筑家瓦尔特.格罗庇乌斯给阿尔玛寄来的情书,信封上写着“马勒院长收”。马勒读罢此信,颇受打击,知道阿尔玛另有所爱,并可能失去她,此时,他生命中的爱情真正激发出来,开始对阿尔玛怀有一种新的,强烈的,自觉的柔情。马勒突然感到了他的过失。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不再把阿尔玛作为若存若亡的妻子,而是作为一个女人来爱。1910年9月12日,《第八交响乐》的慕尼黑首次公演,马勒将这一部备受瞩目的杰作题献给了妻子阿尔玛。同期的信笺中,马勒写:“这是我的一种独特和激动的勇气,把标题页上的这个可爱的、甜蜜的名字展示给世人,就像一份火热的自白一样。啊,我多么高兴在所有我的钢琴曲改编的曲子上都题上这个名字!但这有些像中学生的习气了。我要使世人严肃地对待这件事:对他们说来这远比一个恋爱故事有意义得多。”我很高兴看到受病痛折磨、快接近死亡的马勒重新陷入爱情的欢愉,更乐意看到他并没有被这欢愉冲疯了头脑,而保有了一个伟大作曲家的严肃和尊贵。阿尔玛写:“这个陌生丈夫的爱情又使我的自我意识恢复了平衡。”只是,这样的日子来得太晚了,也太短暂了。阿尔玛已经意识到,她的生活是完全不会充实的,是出于对马勒的爱护,两个人把这部喜剧一直演到最后。不过,也正因为其短暂,他们最后的相处变得可以忍受,并生发出别样的光芒。1911年5月18日,马勒去世,年仅51岁。他死时,两眼迷乱,手指在被上指挥。他的嘴露出微笑,说了两次:“莫扎特!”眼睛睁得大大的。恐怖的呻吟沉默了,一片寂静,是死亡,一切都结束了。按照马勒的遗嘱,他被葬于格林岑公墓他的爱女玛丽亚旁边,墓碑上仅刻有他的名字---“那些来寻找我的人知道我是谁,其他人不需要知道。”阿尔玛书写下与马勒十年的生活,原本并没有在生前发表的意图。只是,马勒渐渐要被他的故乡遗忘了,维也纳歌剧院马勒的胸像从原来的位置移掉,以马勒命名的大街改名,为建立马勒纪念碑而筹集的资金也落入一个慈善基金组织,阿尔玛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使命,让马勒重新被世界接受、理解和热爱。“马勒的作品和形象没有褪色。愿记述这位一度出于痛苦和欢乐中的经历者的这些文字问世,为他作证。”作为指挥家与作曲家的马勒,除去天赋之外,兼具了专注、沉潜、悲悯、天真等艺术特质。他经常说,只有一种教育,就是通过榜样的教育。榜样给予一切。最后,让我们重温阿尔玛对马勒的致敬之词:“他的死,他的变得越来越美的面庞的样子,我永远不要也不会忘记!他为永恒的善进行的真正的斗争,他那超越任何平庸的高尚,他直到死亡对真理的热爱,这些都成为一种圣洁的生活楷模。”至于阿尔玛,她之后生活可谓全然不同,流光溢彩。阿尔玛接下来的丈夫与情人们,都是艺术史与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被称为收集天才并孕育天才的女人。我想,这些足以补偿她与马勒十年中失去自我的生活,或者,可不可以这样想:正是与马勒的婚姻,让年轻的阿尔玛学习并掌握了一种被爱的艺术,一种与天才相处的秘密?
  •     写回忆录是每个名媛的必修课,把回忆录写成畅(长)销书则是超级名媛们的专利。阿尔玛之于马勒,恰如林徽因之于梁思成,这些写自马勒身后并不如烟的往事,发表于第三帝国血雨腥风中的《忆马勒》,几乎每至少十年便有一个新版本问世。书写,是害怕遗忘;发表,是对抗试图抹杀马勒(犹太裔)的三十年代。在将马勒视为精神先知的今天,作为研究马勒作品的学术资料,阿尔玛的记录绝对属于入门必读(李欧梵语);而倘若你自视音乐外行,《忆马勒》也是狂曝猛料的八卦册子。回忆录是一种必须有“我”存在的文体。生于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阿尔玛之幸,且不说马勒先知只有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学的创始人格罗庇乌斯(阿尔玛的第二任丈夫),画家科柯施卡、克里姆特,音乐家布克哈德、策姆林斯基、戛布里洛维奇、普费茨纳,作家维尔弗(阿尔玛的第三任丈夫)、豪普特曼、施尼茨勒……这些众星拱月般将她围在中央的丈夫们、情人们、爱慕者们、朋友们,他们的艺术共同滋养了这位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缪斯,加之出身贵族画家,阿尔玛几乎当得起“五百年一开花”的最全面艺术鉴赏者和批评家头衔。自然地,除了作为男主、女主的马勒和“我”,维也纳乃至全人类的群星成天在阿尔玛笔下跑龙套,今天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悍妻登场,明天又能看到到处都有涂着紫色嘴唇的女人在等候为马勒做雕塑的罗丹——罗丹认为马勒的头像是富兰克林、腓特烈大帝和莫扎特的混合物,以致后来罗丹博物馆的管理员将这具雕塑摆上了“莫扎特”的标签!生于世纪末的维也纳也是阿尔玛之不幸,倘晚生五六十年,待到全世界妇女运动风起云涌之时,马勒(如同也能晚生三四十年)恐怕也不会好意思再下一纸作曲禁令,阿尔玛或也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痛苦禁锢。然而与罗丹最著名的情人卡蜜儿的命运何其相似,都系出名门,都天赋异禀,却都被自己的至爱断送了艺术创作的前程。这是天注定的吊诡命运,阿尔玛的一生都充满了这样的矛盾,诚如《忆马勒》译者高中甫所言:“在他们近十年的婚姻生活里,阿尔玛大半时间是在荣誉和屈辱、在幸福和痛苦、在心甘情愿和不断挣扎、在追求和放弃、在渴望爱而得不到爱的生活中度过的。”阿尔玛在婚后充当了马勒的创作助手,马勒某些交响乐和歌曲的提纲每稿间差异,有时在阿尔玛的回忆录中立此存照。在记谱、清稿和讨论的过程中,有时也像孔子门徒般记录着马勒的一些述而不作,譬如马勒理解的指挥:“如果一切还都能听到的话,那速度就是正确的。”阿尔玛用文字当相机,拍下了当时马勒创作小屋的照片:在房间里安放了一架钢琴,在书架上摆着一套歌德和康德的著作,除此就只有巴赫的乐谱了。这使我们可以确信马勒的哲学流派,还有反证,当他看到新婚妻子书架上的尼采时,咬牙切齿地嚷嚷着要把它们烧掉;但又并不厌恶叔本华,当他需要抗议一边踱步一边思考而撞上的门时,他喜欢援引《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有那么多天才的思想就因为一声鞭响而被毁掉了。”需要提一下的是,马勒在这本书中也充当了共同作者,阿尔玛亲自选编了190多封马勒的情书与家书,有和他的鉴赏家妻子对自己或其他音乐家作品的探讨,更不间断的表达的,是爱——“凡是我知道你的地方,那就是故乡。”写下这句句子的马勒,毫无疑问是诗人。不必跟着诺曼•勒布莱希特或李欧梵去质疑阿尔玛对马勒某些作品的评论是否过于主观,评论原本就是主观的,理解的对错只有马勒才能判断,如果反对她将《亡儿之歌》等作品同生活直接关联,身为与马勒朝夕相处的妻子,她又为什么不可?她又不写学术论文。也不必学究气地质疑阿尔玛对马勒信件的篡改,如果希望读到更多并据说更正确、注释更详尽的版本,推荐去看04年Cornell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Gustav Mahler: Letters To His Wife 。顺便提下,这部书的编者格朗日,恰是投在阿尔玛门下的马勒研究权威。在《忆马勒》里,我们只要看阿尔玛有趣又感人的文字就好。
  •     曾是马勒夫人的阿尔玛,写了一本书,名叫《忆马勒》。看到此书时,我是犹豫再三方才买下。读完之后,也是踌躇半天,才打算提笔写此文。与马勒一样,这本书让我为难。它与马鞍的音乐,都充满了太多的暧昧。马勒并非一个让人能够很快接受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很难入我心。这么多年,只有大地之歌还偶尔听听,其他的几部交响乐甚少赏听。马勒音乐中那种郊寒岛瘦式的悲苦,那种欲说还休般的阴郁,对于死亡那种变态式的迷恋与逃避,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苦苦追索,真是让人消受不起。马勒就一直在我心灵之外徘徊,虽然买了几张他的CD,也很少听。开车时听RTHK4台,里面传来的马勒之音,也如风过耳,心无涟漪。是马勒的号角打动了我。前几年的一场音乐会,演奏的是他的第五交响曲。一上来的小号呜咽,如同死亡的召唤,也许更像对生命的向往。随后小号与圆号的声声哀鸣,进一步强化着这种情绪,在无限的绝望之中,透出几分雄壮,仿佛于生死之间的挣扎。在一片沉寂之中,小号的声音如同压抑的熔岩;在管弦齐鸣中,号角之声显得是那么的孤独。我开始有些理解马勒了,觉得窥见了马勒内心的一角。然而,马勒作为一个整体,却仍让我感到茫然。马勒似乎是个矛盾体。他的音乐总体很阴冷,但却又有一种温暖;他有着阳光般的纯真,却又乌云般的阴影;他的音乐充满悲苦,却又不失甜美;在激越的号角声中,也有着弦乐的柔情。这正是他让人着迷之处,也是让我迷惑的地方。从那声号角之后,我开始经常听他的音乐,看有关他的资料,慢慢地打量着这位作曲家。马勒无疑是音乐史上诸多作曲家之中,人文气息最为浓厚的一个。他的作品,一直都在以音乐作人生思考。他的思考既有自己人生的体验,来源于心灵深处;又站在了哲学的高度,审视着生命的意义。他先是以指挥家名世,最后以作曲家奠定了自己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他的人生应该来说,还是相当顺利的。年少即得盛名,一生衣食无忧,死时誉满天下。职业生涯除偶尔波折,在世界上都算是很成功,作品也是在生前即大热。比起大多数的作曲家,他非常的幸运。如果说有什么让他伤心欲绝的事,那就是女儿的早夭,让他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更多的怀疑,对于死亡的降临,有了更多的恐惧。不过,他对死亡的畏惧,却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那首悼亡儿之歌,并非是为他死去的女儿而作。他在写作此曲时,他正抱着女儿亲吻。他的女儿在该曲出版后两年才去世,悼亡儿之歌成为一个不祥的预兆。阿尔玛在书中提到此,还犹感惊惧。这本《忆马勒》先是在书店里看到,翻了翻,放下了,未买。我一般对于这种所谓亲人回忆录,带着一点偏见。要么为尊者讳,要么为自己讳,所叙述的故事,不知真假,反正死无对证。但我又是一个极具好奇心的人,阿尔玛在书中究竟说了些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我。于是,趁着打折,在网上订了一本。阿尔玛的这本《忆马勒》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是关于她与马勒婚姻生活的回忆,当然也涉及到马勒的创作与指挥事业。后半部分是马勒写给阿尔玛的情书。读完此书,如果读者对于马勒与阿尔玛之间的故事缺乏了解,也许会被书中的爱情所感动,会觉得他们是多么的伉俪情深啊。特别是马勒,像个天真的小男生,终其一生在为阿尔玛着迷。阿尔玛就像个女神,照耀着马勒生活之路。有音乐界“毒舌”之称的专栏作家莱布雷希特,如此描写马勒的最后日子:“伟大的音乐家病入膏肓,他的花瓶娇妻在病床前读情人的来信。一位医生在追求她,另一位则上了《时代》杂志的封面。”“在维也纳,文化精英们围在病床前,他的妻子却无影无踪。这一切,马勒在《第五交响曲》的柔板乐章中已有所预示。”对于阿尔玛的嘲讽与不满,已是溢于言表了。这里说句题外话,有人认为,马勒第五里的柔板,是他献给阿尔玛的情歌。马勒的心中,真的是随时会浮现一个美丽的阿尔玛吗?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女神驻留于他心中,也许马勒的音乐就不会如此的悲苦。爱情会软化一切的愤怒,也会纯化一切的丑陋。作为马勒夫人,其实阿尔玛是不名副其实的。书名署作阿尔玛·马勒,也是颇可商榷之事。至少她自己在墓碑上,标明的却是:阿尔玛·马勒·魏菲尔,后面的姓是她最后一任丈夫的。马勒只是阿尔玛这位维也纳名媛的第一任丈夫,马勒死后,她又结了两次婚。至于与她有关系者,更是不计其数。阿尔玛确实漂亮招人,又有艺术气质。从她少年时的音乐老师到年老时的年轻神学教授,均成了她裙下之臣。她的一生,丰姿多彩,故事颇多,与半个世纪很多名人都沾上了关系。从分离画派的祖宗克林姆特,到包豪斯建筑的掌门人格罗皮乌斯,都与阿尔玛的名字连在一起。不过,当她晚年旅居美国时,她又自居为马勒夫人,专事马勒作品的保护与宣传。我们在阿尔玛的书中,看到的是一个我为卿狂的作曲家形象。从一见到年轻的阿尔玛,已是中年的马勒当即失魂落魄。当时的马勒,已是功成名就,是维也纳城里的名人。他开始了不弃不舍的追求,最后终于抱得美人归。而马勒的后半生,就与阿尔玛缠绕在一起。这本《忆马勒》,即是记述两人卿卿我我过程的。阿尔玛与马勒之间的关系,事无巨细,皆是详笔述之。但如果你想从看到一些关于马勒创作的情况,则是片鳞半爪,寥寥数语。阿尔玛遇见马勒之时,还很年轻,仅仅十九岁。那是一个耽于幻想的年龄。马勒真让她一见钟情吗?未必如此。也许,她所爱的马勒,只是马勒的光环而已。就如她之前爱她的老师、作曲家策姆林斯基一样。她关注着马勒在维也纳沙龙中广受欢迎,关注着马勒所指挥的音乐会取得的成功,关注马勒所赚取的高额薪水,至于其他的,真不在她所感兴趣的范围。这样说也许过于刻薄,也不公平,这只是人性而已。阿尔玛初遇马勒之时,只是个年刚及笄的少女。她对未来有着玫瑰色的幻想,对于生活的艰辛与残酷,未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她只想享受美好的生活,只想生活在聚光灯的中心,她只想有人给她遮挡一切风雨。马勒选择了她,也就选择了她所憧憬的一切,也就接受了她的一切不切实际的梦想,也就接受了她的任性与自私。这是马勒与阿尔玛之间的事,我们外人当然无权置评。尽管如此,阿尔玛在书中所描述的马勒,我们仍然无法接受。那是一个只为她而活着的马勒,而非我们在音乐中所感知到的马勒。虽然从一个人的作品中,去揣测一个人的品性,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不过,从他心灵里流泻出来的音乐,肯定带有他最隐秘的情感、最深邃的思想。我们在听音乐时,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关于作曲家的大致形象。阿尔玛书中所描写的这个形象,与我大脑中所勾勒出来的马勒,有着一定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并非能证明阿尔玛的描述有误。阿尔玛在书中略去了很多的细节,特别是关于她与马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连她对于马勒的背叛,也是只字未提。相反,却只是在书中借马勒之口,来让马勒自己承担这个责任。说是马勒去找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弗洛伊德,在弗氏的指导之下,马勒解开了自己的心结,感觉好多了。暗示着马勒童年时期的心理阴影,影响着两人的关系。实情究竟如何,我们很难知道。书的后面一部分是马勒写给阿尔玛的书信,这也是我欲购买此书的原因之一。前面是阿尔玛在叙说,而后面则是马勒的旁白。不幸的是,这些书信只有马勒写的,而没有阿尔玛的回信。你不知道马勒在信中所说何事,亦不知道他在为何悲为何喜。这些信件均是阿尔玛挑选出来的,并非所有的信件,因此,很多信件无法构成一个时间逻辑关系,更是无法给予读者一幅关于二者关系的全景。在这些发出来的信件中,其中一些还有有删节。让本书中本来已经不太清晰的马勒,面目更加模糊。对于马勒来说,该书的描绘于他在乐迷心中的形象,也无丝毫的增减。尽管此书是他的曾经的妻子所撰,其中还有许多他自己的文字。无论有没有此书,马勒都在那里,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不会因为相信此书中的说法,而相信他的作品里有甜蜜的柔情,也不会因为阿尔玛对马勒的背叛,而去寻找马勒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是马勒美妙的音乐打动了你,而非马勒的私生活吸引了你。马勒是复杂的,听他的音乐会让你涌出一股复杂的情感,去重新思考这个让你爱恨相交的世界。在马勒的眼里,这个世界并非那么美好,却又让人留恋。他那孤独的号角声,犹如在一片寂静的坟场中响起,凄凉而又悲壮。在乐曲中,弥漫着一种让人凛冽的死亡气息。不仅于此,在他的音乐里,更多的是对于生的渴望,一种意欲超越生死的思考。这正是马勒的复杂之处。这种渴望与思考,让他的音乐对于听者来说,有一种欲拒还迎的暧昧。先是在乐曲与听众之间竖立一道屏障,却又透过蕃篱上的光与影,约隐约现地勾勒出幽深而迷人的景致,让听众欲罢不能,先是驻足徘徊,最后是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这是一种致命的诱惑。我对于马勒的音乐,亦是先拒后迎。然而,听马勒已是经年,却仍在蕃篱外徘徊,不得其门深入堂奥。他的音乐吸引着我,让我沉迷于他的旋律之中,也迷茫于他的复杂之中,他的恐惧他的期冀,他的阴郁他的明亮,他的挣扎他的抗争,他的逃避他的不屈,混合在一起,让我心生畏惧,却又难以自拨。总感觉他的音乐与自己有契合之处,认真寻思却又了无踪迹。欲说马勒,意迟疑,真是颇费思量。只能打开音响,再次聆听。马勒就在音乐里。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为了了解马勒买的。
  •     忆马勒:回忆录与书信集记载了阿尔玛与马勒相识相恋直至马勒去世的这十年间,作为指挥家、作曲家以及丈夫、父亲的马勒所经历的起伏人生,其中不乏马勒与阿尔玛之间的情感记录。
  •     翻译有一定问题
  •     马勒先生的书信集
  •     光荣的孤立。
  •     喜欢马勒者,不得不读。
  •     “我相信我的时代终会到来”
  •     看完阿尔玛的自述后面的书信只稍微翻了一下,比瓦格纳给李斯特写的还无趣···
  •     感受马勒伟大的心灵,他的单纯与美好。同时也增长了一些关于交响乐的知识。好书。
  •     在这个地球上唯一现实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情感。
  •     为啥书信啊这类的东西我就看不进去*_* 内容作为第一手资料倒是还不错(当然,从阿尔玛的视角主观性太明显)
  •     叙事非常不错,前沿的研究。很好
  •     最爱马勒!!!此书极好!装帧纸张都好!
  •     喜欢马勒的作品,再次认识下这位音乐大师。
  •     看这本书真费力气,就和初听马勒的音乐一样。无调性,支离破碎,却让人着迷。
  •     我将死去,为的是获得重生--马勒
    !!!
  •     。。。。。。看了一半实在是被阿尔玛的自恋打败了。我觉得是同样类型的女人,为什么人卡拉扬的媳妇看起来就正常可爱的多。。。。
  •     杨老师写序的东西,一定要买的
  •     上海出版集团新年力作,可惜出版时间错过了马勒逝世100周年。感觉装帧、编排还不错!
  •     不知道为什么,女性在回忆亡夫的文章中经常会流露出一种母亲的腔调,把他的很多缺点写出淘气的感觉,这是记忆重构之后升华的爱吧?
  •     重读一遍感觉大不一样=。= 马勒结婚时居然是净负债五万金古尔顿@ @ 连出席社交场合的置装费都窘迫了。他俩在美国这几年见识了好多光怪陆离的新奇事情。。
  •     我的收藏
  •     “...这样一个夜晚被完全主宰 所有的声部只是 更多地把主调引向一点。”彻夜无眠,这首诗真美。作曲家就是天生的诗人啊。
  •     不考虑真实性,只看世纪末的艺术家们的敏感。
  •     http://novel.hongxiu.com/a/399709/ 片段
  •     我预见我将在中年后放弃对马勒的爱。我会变成一个只想得到答案,厌倦了每步的演算的人。等着瞧。
  •     读了书城上李欧梵关于马勒的文章,引起了我对马勒的兴趣,找马勒的音乐听,买了马勒妻子写的这夲回忆录来读。
  •     内容很好,但是定价太黑了
  •     這一本書我確實已經讀太久太久太久了吧。。。。我心裡的馬勒就是一個敏感脆弱又執拗的孩子。愛他就要感同身受的懂他。進入他的世界並給予完全的愛。同樣你也會收穫他一顆純粹的心還有他的執著他的熱情。。無論你是誰。你都不會失望。
  •     阿尔玛的回忆虽然很琐碎,但有些片段着实真挚动人。至于后面马勒的书信集,虽说也很真挚,但……太肉麻啦!
  •     淡淡惆怅
  •     阿尔玛的确是个矫情的女子。
  •     喜欢马勒的交响曲,想了解马勒的生活。如果有人能译出瓦尔特撰写的《马勒传》,一定要买!
  •     天才都是极度偏执狂。
  •     琐碎的记录。马勒和阿尔玛每天都在过文艺。而马勒的伟大阿尔玛也有极大功劳,女性的才华作了陪嫁
  •     拜大神
  •     翻译的不错,如你喜欢马勒,此书必读。
  •     如果喜欢马勒,这本书一定要读读,尽管有些地方不是很客观,但记录了一段历史.
  •     书信集是最真实的资料,可以看到心路历程。
  •     终于读完了,第一次读传记类的书,真是煎熬啊……
  •     “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卡内蒂的毒舌不无原因。
  •     就是价格太贵.....
  •     哼哼哈嘿
  •     我喜欢马勒夏天的作曲环境
  •     翻译很好。书信真挚动人。马勒的个性原来充满孩儿般的蛮气...
  •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爱情上 马勒都固执单纯得像个孩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