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此时此刻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9
ISBN:9787100087018
作者:吴亮
页数:523页

后记

这是一本谈话录。其中,除了个别对话稍早,大部分根据2008年以来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2008年初我的眼睛做了手术,医生告诫我暂时不要阅读与写作,我就对自己说,好吧,那就找些人随便说点什么,用录音机把它记录下来。我明白,自从便携式微型录音机越来越廉价以来,已经有无数人在这么做了,我既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过去,人们以为可以通过现场记录和复制技术拯救那些稍纵即逝的即席言论和偶然思想,使之不被湮没;但现在的情况正好颠倒了过来,人们所轻易掌握的数码技术手段因其廉价与普遍滥用,使那些或许有可能具有价值的言论与思想混杂在如瀚海一般过量保存的谈话录音中——被录音了,却没有闲暇进行文字整理;作了文字整理,却没有相匹配的地方刊登;侥幸发表了,却没有合适理想的人翻阅;匆匆浏览了,却没有留下印象;认真阅读了,却迅速地为纷至沓来的其他信息所覆盖;更可担忧的是,不仅目前已有的由数码技术所保存的语音图像资料恐怕在可以预料的短近将来都难见天日,那些接踵而至从未来朝我们浪潮般压迫过来的信息不仅是天文数字,而且每时每刻在以几何级数在增长。    也许,热衷记录我们平时的谈话本身就是一个过于自恋的错误,这个错误还导致了另一种倾向,即稍有机会,就事无巨细地记录并精心保存自己的图像与言论,却无暇关注其他人哪怕是最熟悉的人的同类记录。追根溯源,在漫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彼此交谈,只不过为了达成关于某个情境性的遭遇、沟通、诉求或临时合作之目的,一旦交流完成,原先的说话内容就自然废弃,我们的注意力和条件反射之本能被接踵而至的新情境所吸引。说话不需要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不需要固置在原先的地点。简而言之,日常中的大量说话交流,其意义与有效性仅在此时此刻,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为了被记录,说过了听过了,相继而来的生活之流就应将其迅速淹没,了无痕迹才是它的应有宿命。    当然写作与日常谈话有所不同,特别是那种据说也正在慢慢消失中的老派写作,这种老派写作坚信,写作只能是为少数人的,甚至它只在两个人之间发生,它起源于一个人说,一个人听;然后反过来,听的人开始说,说的人开始听,最终形成对话。古老的写作几乎都起源于对话,无论苏格拉底、孔子还是佛陀……我愿意相信,只要人们对话的欲望和对话的形式没有从他们的肉体内与生活中消失,这一类老派写作也肯定会继续存在。许多年来,我的写作一直偏爱对话的形式,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的写作只能私下进行(以片断或通信的方式),尝试公开发表那些危险疑问与异端见解无异飞蛾扑火。八十年代起我开始正式写作,我最初出版的那些书的其中之一,《艺术家与友人的对话》就是一本虚构的谈话录。那时候还是一个低信息时代,一个所谓思想得以被允诺解放的初醒之晨,我和我的同代人以为一个回归性的启蒙运动也许真的将要来临,我们为一切我们所遇见的有可能是新的观念和新的事物欣喜若狂,我们每时每刻发现自己产生了新的疑问或新的解答。因为没有机会和必要的技术条件,我们无法记录我们平日里的某些思想邂逅和遭遇性的论辩,以及某些自以为有点意思的闲聊式谈话。    能记录就记录吧,能整理就整理出来吧,当然,能发表更好。为了此时此刻,为了曾经存在的谈论,无论它是否会被湮没或终究要归于尘土,在我们或你们的一息尚存之际,只要一息尚存,思想与谈论就不会停息,不管它是渺小还是伟大……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渺小与伟大,那些虚妄概念不过寄生于某些谈论,并被另一些谈论质疑,它们并不存在于我们之前或我们之后的无限世界中……《此时此刻》所谈论的那些话题都是极为有限的,它们依赖于这个尚未消失的时代,被局限在这个自以为已经非常开放与发达的时代,但我们必须依存这个时代,无论它有多么骄傲或有多么可笑。    吴亮    2012年3月31日

作者简介

《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中的前半部分,是根据作者吴亮在2010年秋冬对五十余位当代艺术家进行电视访谈的录音资料中整理出来的,近二十位艺术家,占全部录音资料的三分之一;内容分别涉及艺术家的童年往事与“文革”记忆、创伤与梦想、个人艺术经历,以及各自对历史与现实、传统与艺术形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技术与媒介、宗教与信仰、人类与生物、过去与未来等命题的感受和见解。《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中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平时各种谈话录音的整理,形式接近日常聊天,两人或多人聊天、还有接受采访、会议发言、在学校或美术馆讲演;内容庞杂,涉及政治、理论与现代史、当代文学、八十年代、先锋派、中国当代艺术的多重历史脉络、上海南京北京等城市的文化差异、作者口述自传,以及对艺术家个人和作品的印象。

书籍目录

我等待着一个巅峰时刻(严培明 吴亮) 







001
我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状态里(周铁海 吴亮)






013
一半是黑暗,一半是光明(柴一茗 吴亮)







025
艺术品可能是世界所有物品的总和(吴山专 英格 吴亮)




043
恢复简单快乐,把艺术当作一个玩(马良 吴亮)





058
很平静很疯狂,画画就像在梦里(何赛邦 吴亮)





072
困难重重,但你必须得做下去(张恩利 吴亮)






090
世界太神秘了,只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李山 吴亮)




106
一个团队比一个个体更加重要(徐震 吴亮)






134
有效期,我的脑袋是空白(杨振中 吴亮)







141
时间是最后的仲裁者(健君 吴亮)








152
走向自己,而不是为了走向世界(孙良 吴亮)






166
作为一个人,他就是他自己的神(张洹 吴亮)






177
高处不胜寒(洪磊 吴亮)










190
我希望有一个梦想(申凡 吴亮)









213
迟早会有这一天(陈丹青 吴亮)









225
中国当代艺术的若干问题(刘晶晶 吴亮)







244
艺术的背后
——在民生当代美术馆的一次演讲









298
当代艺术:返回非艺术的知识事件









307
也许一切都很天然
——在毛焰“意犹未尽”个人画展上的发言







320
不要把艺术家放到同一个秩序当中









325
赞美它就是批判它,反之亦然
——在“薛松 1988—2011年回顾展”的发言







329
昏暗时刻突然出现的幽灵
——关于王燮达作品的一次谈话









332
受到影响的特殊性
——在“K11贵阳艺术村城市零件工作室”十人油画作品展的发言


339
艺术是一种物与人的关系
——在“单体飞行”画展后与艺术家们的谈话






343
废墟就是崇高(马原 刘晶晶 吴亮)








352
先锋文学是历史上的一座座坟墓(木叶 吴亮)






376
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一点都不低(梁捷 吴亮)






409
你认为的重要事实对我无足轻重(梁捷 吴亮)






423
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和先锋批评(杨庆祥 吴亮)





430
踪迹与涂抹(杨小滨 吴亮)










454
南京,城市的肚子(上官秋清 吴亮)








466
一个人的上海(肖海生 吴亮)









481
上海是座动物园(蛐蛐 吴亮)









494
城市之魂
——《环球企业家》专访吴亮










500
吴亮说吴亮














503
后记















521

编辑推荐

《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是一本谈话录。其中,除了个别对话稍早,大部分根据2008年以来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2008年初吴亮的眼睛做了手术,医生告诫我暂时不要阅读与写作,我就对自己说,好吧,那就找些人随便说点什么,用录音机把它记录下来。

内容概要

吴亮,1955年出生于上海,原籍广东潮阳。上海卢湾区向明中学七〇届毕业生,当代文学艺术批评家,《上海文化》主编。已出版的著作有《文学的选择》、《批评的发现》、《艺术家和友人的对话》、《秋天的独白》、《城市笔记》、《思想的季节》、《往事与梦想》、《城市伊甸园——漫游者的行踪》、《独行者说》、《观察者说》、《批评者说》、《逍遥者说》、《与陌生人同在》、《闲聊时代》、《画室中的画家》、《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艺术在上海》、《另一座城市》、《被湮没的批评与记忆》和《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夭折的记忆》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就是二十年了。二十年,如果说有转变的话就非常自然,就像说你今天胖了,这个胖,不是说你吃一顿肉,你就会增加五斤。我这么说,不是挑这个问题的毛病,而是说,我们看到那个变化的瞬间的时候,并不是一天两天里发生的,它可能经历了非常长的时间,但是对我自身,我是感觉不到的,比如说,前十年跟这十年的变化,我自身是感觉不到的,我觉得我还是一样的。人的成长跟很多记忆、经验有关,当然早期的经验,可能自己觉得不够,然后就拼命努力去寻找。你刚才提到了“捡漏”,其实“捡漏”对我来讲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或者是一个寻找的过程。 但是,你还要有一个态度,对你说的主体跟次要,我觉得,就是说关于存在,你说了一个存在,实际上哪怕一颗灰尘,它也是一种存在,你说这种灰尘它是不是主体?我们对某些概念,我觉得大家认知会不同,这个是差异。你刚才提到了静物,静物这个概念延续了我们以往的思维惯性,对某种东西的一个定义,但这个定义一旦确定以后,就是把你所有好像是类似的东西,都往这里套了。当然,你最后一句话是“物体”,我觉得比较准确。我觉得物体就是在“观照”人,就是它跟人这个关系是互动的。有的时候我在想,实际上,周围环境,或者是围绕你的物体,是在关注你成长,而不是说你看到这些物体,两者是不同的。就像这个物体,就是物质本身,是在人之外的,独立的;但有时它们正好是反的,就是物质会影响到你这个人,会给你这个人造成一种气息,这个气息不断影响你思维,影响你的视觉,到最后影响了你的作品,你的呈现方式。 吴亮:以前,九十年代末吧,看到你的一些画,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在饕餮,或者剁肉,都是赤裸的,他们肌肉很发达,面目都是一种类型,他们通常是没有背景的,一片黑暗,在中间一束灯光,一张桌子,或者一个案板,聚餐,喝酒,也有人在抽烟。现在,人没有了,他们去哪了?当然,我们看东西,我们不可能像你自己一样,你的时间是一天天过,是吧,你是,对你来说,生命是连续性的,就像你说每天每天都在变,这二十年。我们不是,我们是一年以后看到你一个展览,两年以后又看到你的一个展览,中间有间隔,发现你有转变,这不是我们的过错。 张恩利:对,对。 吴亮:那么另外一个,就是说当我发现你画里的人全不见的时候,一个空间出现了,就是你以前不曾出现的东西,出现了,一下子静下来了,特别安静。有一次在劳伦斯画廊,你的个展,我迟到了,他们都在外面喝酒,我一个人在里面看,我一个人,展厅是一个大空间,你的画又凿出了许多小空间,一些角落里放点物品,许多桶,空盒子,空柜子,厕所,墙壁,一扇窗户,一间空荡荡的客厅,一张床。一下子,哗,这空间里的空间,我一下子被打动了。

图书封面


 此时此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因着是谈话录的关系,500页的厚度,读起来也不困难。很羡慕吴亮这个年纪的人,有一定的阅读、人生历练之后,随口拎起个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以前上蔡翔老师的课,他搬个凳子做那儿,就像拉家常一样随随便便就能讲四堂课,扯到兴头上就去黑板上写两笔,不用投影也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板书,很随意。对当代艺术知之甚少啊,勉强看完第一篇几乎就要放弃了。就看过的为数不多的艺术展的经验而言,当代艺术展离生活挺远的。虽然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它的艺术理念绝对和生活不在一个话语体系内。我不知道是艺术在故作高深,还是我的水平有限,每次看完都有一种“哦我是土鳖”之感。比方说今年的双年展,主题是重新发电。进门就是一个很大的金属制物,吊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说你乍一看这种和生活经验不符的东西,肯定要问这是什么意思吧。可是艺术又是没法阐释的。这实在是观看时必定会产生的心理矛盾。因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基本是承袭了西方的一套,西方现代派后现代之流反传统反阐释的特征,使得当代艺术被贴上晦涩难懂的标签。就我身边的人来说,是和艺术很远离的,对艺术展也不太热心。使得我一度以为这是一个夕阳产业。可是我一个学艺术史的同学说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很值钱,你去看M50动辄就是上千万的画,我很怀疑这种看似热火朝天的市场背后是什么样的力量。可能就是书中提到的热钱炒作吧。普通观者看不懂的美,等价于极大一笔金钱数额,那么你的批判标准是什么,这是很有问题的。这是我在上海待的第五个年头,对这座城市的感觉除了与政治性的北京相较的生活化,还有就是商业化。你也许会说,哪座城市不商业。可是在上海,就是彻底的商业。我用了这个词,彻底。以上官秋清的那篇访谈里提到的田子坊为例,田子坊的卖点是老上海(可能这也是上海在文化上的唯一卖点了),可是石库门下是清一色现代小资情调咖啡馆,如果卖点有创意的东西也就罢了,和其他地方别无二致,价钱倒翻了几番,这不是文化,是产业。按理说,上海作为开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应该催生出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当代艺术,可是我总感觉这种艺术很浅薄,当代艺术应该是年轻人来关注的充满活力的行业,可是这座城市里的年轻人都在关注怎么挣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奢侈品、过更精致的生活。艺术只能作为吃不饱饭的行业了吧。后半段涉及文学的部分读起来就相对容易了。八十年代果然是每个读文学的人都向往的黄金年代呀。在中文系中,当代文学是最好就业的方向,因此报考的人也最多,看似最热门。与此相反的是,中文系中,读当代文学作品的人也是最少的。这也算是一个矛盾吧。因为这个时期的文学和政治关系过于密切,又红又专。就像很多开创某个流派的作品一样,这一时期的作品,有文学史意义,无文学性价值。和吴亮年纪相仿的批评家们,成长于文革或者后文革时期,文革带来的创伤除了书本的体验,还有自身的经验,已经深入心灵不可磨灭了。但我们缺乏体验地去谈论,始终有隔靴搔痒之感。对于我们这代而言,我们熟知的生活可能就是郭小四笔下的那种轻松调笑式,而这批青春作家又是为主流文学所鄙夷的。而主流文学的圣经刊本《收获》《小说月报》《上海文学》这种,写的好像还是二十年前的事,摆在图书馆里落满灰尘都不会有人去翻阅。我觉得主流文学面临着如何当代化的问题(虽然一直定义的是当代文学)。纯文学为何越走越窄,文学刊物为何越来越做不下去,是因为依然抱着八十年代的写作方式、主题,与时代脱离。如果说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是一个开放式概念,那青春文学、网络文学是否也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文坛的一些研讨会纳入研讨课题,而不是作为不上台面的东西被边缘呢。难道只有七八十年代的人有文革创伤,80、90后的成长年代恰处于急速的城市化转型期,信息日新月异,多种价值观争相涌入,他们就不存在心理创伤了吗。为什么能有那么多人研究王安忆,就不能有人研究安妮宝贝呢。或许正如书中所说“八十年代实际上是一个批评的年代 批评界实际上控制了作品的阐释权力 我们现在文学史的很多结论实际上就是当年批评的结论”。对于某段时期的作品的评价是要后来人来做的吧。我觉得谈话录相较于著述而言,多了一层平易亲近和真实。听他们谈先锋派、当代艺术、文革、1989...觉得不是符号化的文学史概念,而是一段真切存在的生活。这段生活不是政治编造的,而我们的前辈切切实实走过的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艺术的背后
  •     读不下去了,和我价值观出入太大
  •     各类艺术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
  •     20150620.断断续续读了两年,端午这天读完了。有些篇章会不喜欢吴亮,觉得他很自大。有些篇章会发现他有些料的。他的一句:可以不喜欢,不能有隔膜。抵消了他的不好。
  •     该读的几篇都读过了,尤其要看看那篇与马原的对话录,你也就知道了为什么有《纠缠》,不要去计较太多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