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罗艺海拾贝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梁波罗艺海拾贝

出版社:上海百家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807037484
作者:梁波罗
页数:174页

作者简介

《梁波罗艺海拾贝》收录的24篇散文,事关母爱、师恩、亲情、友情,并从中生发出自己的感悟。因为这个,我们不但在书页里读到了孙道临、陈述、于飞、韩非、孙景璐等影坛前辈的温馨故事,读到了梁先生对电影事业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满腔热爱(他上世纪50年代参加过杨畹农先生举办的梅剧进修会,80年代每周去刘明义先生家学习声乐,风雨无阻),而且也读到了他对自己经历的彷徨,以及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的真诚检讨。

书籍目录

百姓演员梁波罗我是如何走上从艺道路的慈母心孙道临与我的师生情谊沉鱼落雁梁波罗·电影篇 棚中纪事 同门师兄妹梁波罗·荧屏篇 枇杷飘香忆韩非 寄情明月清风 人生有缘 我的戏曲情结梁波罗·舞台篇 一只镊子 老时光随笔 大爱无垠梁波罗·亲情篇 我对歌唱的追求 多难的右腿 飞行中的断想 安魂曲梁波罗·友情篇 我当伯乐 当年学赴“鸿门宴” 寄往天国的贺卡 难以割舍的情缘 舐犊情深梁波罗·情趣篇 爱的回味 爱的召唤

编辑推荐

  《梁波罗:艺海拾贝(附CD光盘)》收录的24篇散文,事关母爱、师恩、亲情、友情,并从中生发出作者的感悟。因为这个,我们不但在书页里读到了孙道临、陈述、于飞、韩非、孙景璐等影坛前辈的温馨故事,读到了梁先生对电影事业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满腔热爱,而且也读到了他对自己经历的彷徨,以及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的真诚检讨。

章节摘录

  我是如何走上从艺道路的  我的履历,简单得36个字就可概括:祖籍广东,生于西安,长于上海,小学一中学一大学,表演本科毕业后径入上影任演员,直至退休。  说来有趣,一个祖籍广东中山的南方人,怎会出生在北方的陕西呢?原来我父母1936年在南京成的亲,婚后次年即爆发了抗日战争,于是父亲舍弃了南京电影院经理的职务和五福新村的新居及家什,投奔西安外公家——外公是陇海铁路高级职员。1938年农历十一月初十(公历1939年元月1日),我在西安呱呱坠地。  青涩少年  听说我生下来就招人喜欢,因母亲奶水不足,托人觅到一位河南籍奶妈哺乳,不久就长得圆口圆面,胖乎乎的像皮球,爸爸听众人一夸,干脆唤我Ball(球),奶妈发不出这个音,硬生生地叫成“波罗”,任凭怎么教她也纠正不过来,家人拗不过她,索性随她叫我波罗。从此乳名唤成大名,兼作艺名。  我刚会走路时,双亲带着我偕同奶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安南(今为越南河内)是法属殖民地,日法并未交恶,安南未被战事波及,因之被视为逃难者的必经之地,我们一行先由昆明继而安南、香港辗转来到上海,就此定居了下来。据母亲说,在安南我差点走失,把她吓得死去活来。话说一天她与奶妈带我去商店购物,付钱取货的瞬间不见了我踪影,人生地不熟,加之语言不通,两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赶紧分头向东西方向边喊我的名字,边向路人求助,喊了半天,哭了半晌,两个失魂落魄的女人又折回小店。妈妈此刻几乎昏厥,瘫坐地上,认为不是被歹徒拐走就是被人贩骗走了;正当她们一筹莫展、六神无主时,我却突然笑盈盈地出现在面前!原来,越南商铺的柜台很高,每每有一扇齐腰的弹簧门可供店员猫着腰进出,定是趁大人不备时,我无意间撞门而入,此刻玩够才走了出来!两个伤心欲绝的女人终于云开雾散、破涕为笑,紧紧地搂着我,不断地亲我、骂我、打我。此事想来有些后怕,如果我迟迟不出现,她们将如何?如果我从此将留在这个陌生的国度里,等待我的又将是什么命运……所幸“如果”未成现实,才有了我的童年和以后的一切。  来到上海后,居住在愚园路一条弄堂里。那是一幢四层楼的花园洋房,我家租借的是三楼。二楼住着一位音乐家,终日琴声袅袅。底楼是房东张太太及其两个儿子:有洁癖的大哥哥纤尘不染,终日洗洗晒晒,尤喜将鞋子拍打得应天价响;喋喋不休的小哥哥开一家集邮社,买卖花花绿绿的中外邮票,时不时会送几张邮票哄我,邮票社仅兄弟俩操持,却起了个特国际化的名字——五洲社!张家姆妈慈眉善目,满脸堆笑,逢人便夸我聪明、标致,她是苏州人,一口甜糯的吴侬软语,听来很有音乐性。最疼爱我的莫过于四楼的杨家姆妈,论居住条件是最差的,但四楼的人最真诚,她是老式居家妇女打扮,发髻高耸,山清水绿,带着一双儿女过着不甚富裕而温婉的日子,杨家姐弟也视我如胞弟,很爱护我;只是他们要上班,平日是遇不到的。我喜欢去杨家还有一个理由:她家拥有一个硕大的露台,沿着倾斜的红瓦,可以爬到斜坡的顶端——抱住烟囱就可以俯瞰四周的风景了!虽然双方家长很熟稔,我最不喜欢去的是二楼,音乐家一脸寒霜,不苟言笑,太太终日描眉打鬓,孤芳自赏,尤其从门口望去,一架三角钢琴及琴后面的那张冷峻面孔,令人敬畏三分。我跟他们的女儿玲玲年岁相仿,恰是儿时玩伴,大人们还有意无意地撺掇我们引为谈资,她还弹得一手好琴,令我好生欣羡!

图书封面


 梁波罗艺海拾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小时候最喜欢看地下党题材的影视剧。就是从《51号兵站》和《小城春秋》开始,梁波罗俊朗帅气的银幕形象,后来又是他亲切自然的歌声、专业级别的戏曲唱段日渐吸引我,终于把我培养成一个三十年如一日的“菠萝蜜”。如今,正如他自己在新写的散文集里说的,“小老大”已成“老老大”,梁先生已经年届古稀。我一直认为老人的回忆是人间最难得的珍宝,因为内中沉淀了他们的整个人生,所以对他的这本新著爱不释手;虽然我极不愿意对梁先生以“老人”相称——你最近在电视里见过梁波罗吗?戏剧大舞台,或者“老娘舅”?如果你见过肯定会同意我说的,梁波罗一点也不老。60年代,十年“文革”曾经中断了梁波罗的演艺之路,90年代,一场大病又把他推到阴阳界边。然而,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过后,梁波罗依然不老,实在令人惊叹。读了这本书,对梁波罗不老之谜多少有了一些了解。这本书收录的24篇散文,事关母爱、师恩、亲情、友情,更多的是从这些人间情谊生发的感怀和思考。梁先生并没有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上反复停留,他写自己困顿时期的迷惘与无助、茫然无措中的规避或坚持、苦中作乐时的瞬间感悟,充满了大彻大悟的超脱和平静。他是怀着对生命本身的感恩完成这些文章的,和我们耳熟能详的梁氏朗诵、梁氏歌唱一样,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冷暖自知的从容。我想我们要感谢梁先生的这份从容。因为这个,我们不但在书页里读到了孙道临、陈述、于飞、韩非、孙景璐等影坛前辈的温馨故事,读到了梁先生对电影事业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满腔热爱(他50年代参加过杨畹农先生举办的梅剧进修会,80年代每周去刘明义先生家学习声乐,风雨无阻,没想到吧?),而且也读到了他对自己经历的彷徨、灰心的时刻的实写,以及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的真诚检讨。《孙道临与我的师生情谊》一篇写道:“运动(指‘文革’)初期,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我也做过违心的事,写过‘揭发’孙道临的大字报……”这本书是作为一件赠给自己的生日礼物而撰写的,关于这件事,孙道临先生现在恐怕已完全不记得了(孙先生去年开始患了严重的失忆症),然而梁先生写了很多,从大字报本身到后来的一次次追悔。这大概可以理解为对人生的彻底的坦然吧?电影《小城春秋》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头:越狱时刻马上要到了,吴坚却被赵雄叫去喝酒劝降。时间不留情地飞逝,赵雄讲得口干舌燥,战友等得心急火燎,吴坚安静地坐着,气定神闲,无忧无惧。不知怎么的,读这本书的时候,虽然书页间充满了梁先生的照片,我却还是一再想起这个镜头。我觉得它几乎是一个隐喻,而“小老大”的不老之谜,就藏在其中。  作者:孙洁
  •     听梁波罗讲那过去的事情孙洁我最近老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社会影响最大。我思来想去,结论居然是艺人,没错儿,从艺术家到街头歌手的艺人。这么想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所有的工种里,只有艺人的产品是直接让人哭让人笑的。这种让人歌哭歌笑的本事是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甚至作家们望尘莫及的。君不见现在各大门户网站用来赚足点击率的新闻大多是艺人创造的,或名之曰,娱乐。然而,同样是艺人,“娱乐”勃兴,“艺术”便会感觉些许落寞。发这个感慨,是因为读到了梁波罗先生的新书《梁波罗•艺海拾贝》。在这本印刷装帧极其“新世纪”的书页里,我读到了一个(也可以说是一代)严谨的艺术家50年代的认真,60年代的艰辛,70年代的单纯,80年代的热忱,还有90年代以后的沉默。这本书收录了24篇散文,事关母爱、师恩、亲情、友情,更多的是从这些人间情谊生发的感怀和思考。梁先生并没有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上反复停留,他写自己困顿时期的迷惘与无助、茫然无措中的规避或坚持、苦中作乐时的瞬间感悟,充满了大彻大悟的超脱和平静。他是怀着对生命本身的感恩完成这些文章的,和我们耳熟能详的梁氏朗诵、梁氏歌唱一样,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冷暖自知的从容。比如他写和黄达亮成为“棚友”——牛棚之友的段落:“起早摸黑的改造生涯,……每当夜幕降临,革命群众离厂之后,我们始得以潜入浴室,将一身臭汗冲洗干净,……一日,达亮突发奇想说;‘我们不如一起到外面去洗?!’”于是,“两只挣脱藩篱的大雁开始上路了。沿着漕溪北路一直朝北,待过了衡山路,已然像赛车手般风驰电掣地你追我赶起来,近五公里的路程,转眼来到静安寺附近的浴室。……”洗浴之后,二人又骑车八公里,来到“革命群众”无论如何也监视不到的燕记西餐社狼吞虎咽一番。类似的质朴文字在书中经常出现,如奉贤牧羊、除夕接生、雨夜送医等,我都一读再读,它们满足了我对苦难的想象,也使得苦难本身大大地丰富起来。梁先生的文字相当地好!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本来是以一个粉丝的心态买这本书看的,并无所谓文字的好坏。小时候,《51号兵站》、《蓝色档案》、《小城春秋》、《闪光的彩球》、《东厂喋血》,我都不知看过了多少遍,现在已几乎无人提起的电视剧《浣纱女的传说》、《金蔷薇》等也都记忆犹新。我一直记得,小学时候,一天放学后,外婆说起那天居委会闯进一个不速之客,用上海话问:“请问到文化广场乘啥车子?”老阿婆们纷纷打趣:“要死唻,梁波罗,侬连文化广场也不认得啊?”这个小故事大概可以用来佐证程乃珊在序里给梁先生安的“百姓演员”的头衔大有道理!回过来还是说梁先生的文章,一如他在影片中的形象,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这种书卷气在现在的演艺界人士中已不大见得到,是多年读书的爱好日积月累形成的。文辞都仔细斟酌过,也像他演电影,一丝一毫没有怠慢。最难得的是对细节的捕捉,比如写为人厚道的保姆黄妈,偶然的言不由衷,“脖子会不由自主地左右摇摆,摆幅和频率与诚信度成正比”,多么市井气的细节描写!这样的细节描写连如今的小说家笔下都不大见得到了。就是这样温馨舒展的记述,引领我们读到了多位影坛前辈的动人故事,也读到了梁先生对电影事业和一切艺术形式的满腔热爱。取出随书附赠的CD,放进光驱,“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它好像催呀催醒我思乡梦……”,听,是“思乡梦”,不是“相思梦”啊!我的久违了的80年代!  听着悠扬的歌声,眼前叠现出电影《小城春秋》里的一个镜头:越狱时刻马上要到了,吴坚却被赵雄叫去喝酒劝降。时间不留情地飞逝,赵雄讲得口干舌燥,战友等得心急火燎,吴坚安静地坐着,气定神闲,无忧无惧。多少年来,梁先生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这样从容自信,波澜不惊,这本新书也是这样。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梁波罗不知怎么,虽然帅气逼人,但仍然不是头路角儿的范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