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司马迁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大家小书·司马迁

出版社:北京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200086706
作者:季镇淮
页数:181页

后记

司马迁的传记资料,主要的只有《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和《汉书》的《司马迁传》两篇,其他散见于《史记》的许多篇“论赞”和《史记》以外的几条,都是一些零碎的、不完整的。    写作历史人物的传记,大家知道,重要的应是叙述人物的具体事迹,从而塑造生动的鲜明的形象,得出确实可靠的结论。上述那点资料所反映的司马迁的生平活动,好像一棵丰满的大树,经过二千一百年的风霜雨露,脱落了无数枝叶,剩下的只有一些根干了。这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司马迁的全部事迹,不但许多细节不具备,即使作为一个简略的梗概看,也还是很不完整的。要想根据这些资料,写一本详实的司马迁的传记,无疑是有困难的。    人物传记基本上是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的,它不允许驰骋想象。写《司马迁》也只能根据这点资料说话。空白的地方只好让它空白。    然而这点资料,当笔者要想充分利用的时候,立刻就又觉得,它们虽然说得很简单,但是却涉及了广大的知识领域,即涉及了整个的古代社会文化,牵连过广,以致茫无头绪。写《司马迁》,对笔者来说,根本上的问题,实在是学力不够。《司马迁》是需要也值得研究古代文化的专门家来写的。    写作时给笔者的工作以极大帮助的是诸家的年谱。其中特别应该提出的是王国维的《太史公行年考》,许多疑难问题,它差不多都解决了。    这本小书只是把那些分散零碎的资料,加以集中,加以必要的梳理和说明,期在充分地理解事实,使那些骨瘦如柴的事实多些血肉,使这位文化伟人的形象能够稍稍突出。同时它也企图通过那些梳理和说明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情况的某些方面,以便代替那悬在一边的、社会背景的叙述。但是当笔者这样作的时候,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司马迁和《史记》是不可分的。《史记》的问题,从来很多,过去的考证、研究也是很多的。这本小书并不想把关于《史记》的问题全部解决,因此过去的那些考证、研究,实际需要参考的并不太多。它只是从司马迁出发,初步提出一些对于《史记》的看法。    章节的分量很不均衡,文字的叙述也很笨拙,这些都是本书显而易见的缺点。笔者只希望能对基本事实理解不错,而且把它们叙述明白,如此而已。    笔者过去没写过什么东西,写作和研究的经验都是很差的。这本小书从一九五四年初寒假里开始写,开学后由于备课紧张,就停止了。一九五四年暑假里又继续写,到九月底,大致是写完了。学力薄弱,而成书匆促,错误是绝对难免的。笔者诚恳地希望专家和读者多多地给以批评。    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初稿    十二月十五日修改稿

作者简介

《大家小书:司马迁》内容简介:“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家世  遥远的世代  司马谈童年  龙门诞生  十岁诵古文  家徙茂陵漫游、侍从和奉使  二十漫游  入仕  奉使西征为太史令——从内廷到外廷  扈从封禅  负薪塞河  为太史令著述理想的开始、挫折和坚持  开始了著述工作  “遭李陵之祸”  “就极刑而无愠色”一个坚持理想的老人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历史家和文学家  伟大的著作  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  人物中心  褒贬尺度的人民性  人民性的来源及其局限  写作方法  语言的运用  历史和文学统一的范例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附录  司马迁是怎样写历史人物的传记的  ——从“实录”到典型化后记

编辑推荐

《大家小书:司马迁》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

前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内容概要

季镇准(1913~1997),江苏淮安人,字来之。文学史家。1941年于西南联合大学师从闻一多先生研治古典文学。1946年起,任教清华大学;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副教授、教授及系主任。社会兼职与荣誉有:闯一多研究会会长、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名誉会长、近代文学学会顾问等。著有《司马迁》、《闻朱年谱》、《来之文录》、《来之文录续编》,主编《近代诗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近代文学分支、《中国文学通史系列  近代文学史》(未出),参与主编《中国文学史》、《历代诗歌选》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司马迁的这一次长途漫游,是一个壮举,也是一个创举。这是他的学习和实践。他游历了祖国的广阔山河,接触了广大人民,考察了历史遗迹,知道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逸事、逸闻,了解了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阔了眼界,扩大了胸襟,他的收获不但是丰富的,而且是极可宝贵的。这对于他后来整齐“六经异传”和“百家杂语”的伟大工作,无疑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尤其重要的,是他在彭城、沛、丰一带的漫游收获,这对于他后来描写秦楚、楚汉战争的形势和以刘邦为首的汉王朝初期统治集团的面貌,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影响。不过很可惜,司马迁这样有目的、有意义的漫游,我们知道得很不全面,即如他究竟费了多少时间,我们也不能知道——以情理推测,大概至少也需要一二年的时间吧!

图书封面


 大家小书·司马迁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浅显易懂,前半部分好像是对《太史公自序》的翻译~后半部分是议论,比较简单。可以做为对司马迁了解的入门书
  •     大家应多读这样的书
  •     用简短的篇幅描述了太史公的一生,言简意赅。好书!
  •     司马迁之所以成为司马迁,读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吧
  •     马上阅读,迫不及待。包装完好,赞一个。
  •     小小一本册子,放在包包里,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有充实的史料,让我对司马迁的思想和精神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     儿子不喜欢读
  •     一半是传记,一半是评论。传记参考太史公自记、及汉书司马迁传。评论马克思观点色彩较重。
  •     好书啊,制作也精良.
  •     物超所值,真的很赞。
  •     对太史公人品性格的探究极为经典
  •     质量很好,不过还没开始看。
  •     司马迁
  •     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一个浅性梳理,很清晰,唯一的缺点是带上了时代的烙印。
  •     史迁写别人,别人也写他。哈哈。
  •     简明扼要,适合任何人读,好书啊!
  •     史记是我最喜欢的一本史书,虽然我也没看过几本史。司马迁是我很敬佩的一个人,他的报任安书写的那种感觉,我几乎时时刻刻都有。
  •     小论文形式,没什么出彩之处
  •     简介就是全部内容了 太神奇了
  •     太史公在两千一百多年前的历史背景下,尚能成一家之言,后世奉《太史公书》为圭臬者,却完全是人云亦云。
  •     了解真实的司马迁,还原历史,增长知识,大家小书系列值得推荐
  •     关于《史记》和关于司马迁的书很多了,这本书不错,很少废话,作者是已故北大中文系的老主任,反映了老一代学者的朴实踏实,读了让人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