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里的温柔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文学家 > 地狱里的温柔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507523614
作者:林和生
页数:290页

后记

写完本书第八章,我已下定决心,取消原计划的第九章,放弃了所谓“清理卡夫卡的遗产”。面对我所看到的卡夫卡,尤其面对他的最后时光,我不忍心再说什么。这位自称“最瘦的人”,这位“穿衣服的人中唯一的裸体者”,这位“饥饿艺术家”,他能有什么遗产?即便确有什么正面或负面的遗产,谁又忍心去作理性十足、一本正经的清点?至少,在写完本书之后,我认定那是某种残酷之举。伴随卡夫卡走过由生到死那悲哀的旅程,我未能避免对他的残酷分析和揭露。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抵达归宿之后,我强烈地渴望着隐忍的情怀。随着写作的展开,随着对卡夫卡命运越来越深的了解,我经历了对他由爱,到不爱,而最终仍爱的变化,尤其在最后一章,我为他掉下了悲哀的眼泪。遗产不是没有,相反十分丰厚。卡夫卡的不幸与牺牲不会没有意义。我们其实跟他一道生活在欲望、缺憾和希望的世纪,所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世纪末。在我看来,南极上空巨大的臭氧洞,正是欲望和缺憾大暴露的绝妙隐喻;艾滋病则准确地象征着我们的“恐惧一渴望”;而希望则在我们自己和新的世纪。在2l世纪的门槛旁,骨瘦如柴而又赤身露体的卡夫卡让我们警醒。这警醒中格外有一份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如一位诗人所说:“所有生生世世的痛苦,都由我们承担。”而这含义之中复又包含着一份珍贵的默契:以爱我所爱的勇气和尊严,尽可能祛除任何一种怨尤。既承受欲望也承受缺憾;既承受理智的梦魇,也承受理智的砥砺;既承受不由分说的天命,也承受悬而未决的希望和信念。

作者简介

《地狱里的温柔:犹太歌手卡夫卡》主要内容:犹太歌手卡夫卡,卡夫卡下意识追求文学的自由天地,希望借此摆脱犹太苦难命运的诅咒他未能如愿、他的人生,以及他的创作,都在散发"地狱天使"和"恐惧化身"的浓烈气息。
婚恋,这世俗人生最后的攀附,也无法假以他暗中企望的救援,反而使之陷于可怕的情感冲突、心理分裂与生存绝望。
卡夫卡在不到42岁的华年死于肺结核。最后几年时光,他与病痛、死亡(恐惧)、文学以及几位恋人纠缠不清。然而,就在这几年问,他终于渐渐有了勇气,直面自己的犹太宿命,并以饱受磨难的生命,以及天才的艺术形式,血肉模糊地体认和思辨这一宿命,其峰回路转,催人泪下。

书籍目录

“大师精神影像”丛书总序:世界的守夜人序和谐世界的人质——犹太人卡夫卡第一部 永远的童年 第一章 往事  第一节 穿过历史的迷宫  第二节 永世漂泊的犹太人  第三节 卡夫卡们的世界  第四节 洛维家族   第五节 “最亲爱的父亲”  第六节 母爱的缺席 第二章 存在性不安  第一节 “人学综合”与“卡夫卡问题”  第二节 要是你在儿时给我爱  第三节 死亡恐惧  第四节 犹太人——“死人的孩子”  第五节 “最瘦的人”  第六节 一份综合报道 第三章 原罪  第一节 恐惧的化身  第二节 再回眸:不安的存在,无边的生活  第三节 “俄狄浦斯情结”、“阉割恐惧”和“神化工程”  第四节 移情:破碎的英雄诗  第五节 上帝之爱的缺失  第六节 罪感:未展开的生命 第四章 永远的童年  第一节 在“肮脏”和“疾病”的世界上  第二节 “恐惧一渴望”:在恐惧中渴望的孩子  第三节 分裂的自我  第四节 一个比较:坚定的童贞和永远的童年 第五章 面对世界:以孩子的名义  第一节 切肤之痛的需要  第二节 真假自由  第三节 “第一名活标本”  第四节 三位一体的牺牲者第二部 向死而生 第六章 青春时代  第一节 文学和思想的洗礼  第二节 布伦塔诺沙龙  第三节 “读书与讲演之家”和克莱斯特  第四节 友谊——通向世界的窗口  第五节 青春的沦陷  第六节 走向艺术  第七节 生活和转折 第七章 菲莉斯·鲍尔  第一节 “骑士爱情歌手”的歌  第二节 文学的突破  第三节 婚姻综合症  第四节 “审判”:第二次创作高潮  第五节 伤口 第八章 向死而生  第一节 死亡与新生  第二节 尤丽叶:第三次订婚  第三节 密伦娜  第四节 饥饿艺术家  第五节 暮色中的城堡  第六节 多拉与歌手之死后记新版后记:大地震以及苦难天使的歌唱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地狱里的温柔:犹太歌手卡夫卡》由华文出版社出版。

前言

正说话之间,鸡就叫了。……他就出去痛哭。(路22:6——62)生与死的难度1925年12月28日,圣诞节期间的列宁格勒(即彼得堡),时年30岁的谢尔盖·叶赛宁自杀身亡,留下悲剧的“文化英雄诗”(culturalheroics):在我们的生活中,死,并不新鲜,可是活着,当然更不稀罕。①诗人掂量了生与死,两者他都不甚看好,但最终站到了死的一边;他的反省用了复数,否定了“我们的生活”。消息传到500公里外的莫斯科,时年32岁的马雅可夫斯基不以为然地写下同样严肃的诗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死并不是难事;更难的是,怎样把生活继续下去。②

媒体关注与评论

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  ——卡夫卡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往事第一节 穿过历史的迷宫布拉格是一座悲剧性的城市。这一点从建筑上就能看出:中世纪和近代的各种形式几乎毫无过渡形式就互相交错在一起。这样,一排排房屋就具有某种浮动的、梦幻的色彩。布拉格是一座表现派城市。房屋、街道、宫殿、教堂、博物馆、剧院、桥梁、工厂、塔楼、简陋的出租楼房,这一切都是一种深沉的内部运动的石化了的痕迹。布拉格的城徽图案里有一只铁拳,一只砸烂使人窒息的城墙和铁栅栏的铁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城市的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背后潜藏着一种强烈的生活意志,它要打碎旧的形式,不断地巩固新的生活,但是恰好在这里已经潜伏着毁灭的种子。暴力导致新的暴力。越来越发达的技术将粉碎那只铁拳。现在已经可以闻到一股废墟味道。的确,布拉格并非只是一个隐喻。它是历史上奥地科(以及后来奥匈帝国)行省波希米亚的首府。 从历史上说,奥地利可以看作“哈布斯堡王室”的同义诃。作为一个国家,奥地利有着极为复杂纷繁的演变和发展史。 在中世纪,欧洲本土的版图碎裂为成百上千块细小部分,宛如“一条政治上杂乱拼缝的坐褥”。形形色色的公国、伯国、侯国、主教国家以及城邦,各自拥有颁布法律、征收赋税、铸造钱币的权力,与此同时。又另有一群自成独立经济单位的庄园和市镇。

图书封面


 地狱里的温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标题太过铿锵,这样来形容他的世界有点过分,况且他的世界又有谁真正历经?用那样的心灵去透彻感悟。他的眼睑里,瞳孔处,乃至眼角里每一道细腻的皱纹里都是黑暗播下的种子,不然的话他又怎么看不到万千世界里值得激动的场景?唯有伤怀而逼迫自己伤怀,在伤怀之余揣测着自己的一生。他倔强地守护着自我的世界,没有任何可以僭越的余地。相反,家人的不恭,以及恋人们期待着与之依赖的情感交付,在他这儿都是不可容忍的。于是下了这样的定义:不理解,你们残忍。是啊,他就这样投身于自己的黑暗中于不顾,一切刺耳的相劝都是让他和他护首的世界剥离,他的肉身虽然长满刺,可也是根根扎在他的土地上,拔掉就意味着死亡,是生吞活剥般的痛苦啊。所以,不如固守自封的好,而伴他一生的朋友以及自己最小的亲妹妹,能被他全全所接纳,也是因为能这样小心翼翼地听他的怨言听他的好,听他而不是指引他,他自己的路,他自有安排。所以,他选择了让自我的星火“照亮死亡”,而坚持着说别人都会是把星火点燃了人生火把照亮了自己的路的。他害怕自己是死亡的囚徒,但地狱的召唤似乎是某种同病相怜的结果,是同性相惜着要他走向这条不归路。他却总是耐受这一切,他的可爱就是他所有的借口。但人活着,不也是靠着借口而活么??不然为谁而活,死又该有何等尊贵的理由?生如夏花,卡夫卡生命里曾乍现过的光彩。那是与恋人共度良宵但不问未来;那是与自己的挚友分杯理想,但不问现实究竟怎样。那一场梦太短,短到无法在生命里添点颜色,所以暗黑如他,沉默如他,最最寂寞的也如他。“他本是这个世界上最明白的人”。如他恋人断言。而芸芸世间里,无不是听之任之的大多数,反正钟表转过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所以何尝再去计较呢。但自己的心真正又归问何处?死了也好,麻木了也罢,从真从实地去拨弄心弦之人,卡夫卡此举,是否才可谓真的懂?所以他才是“最最明白之人”,也是不无道理的!疾病,离别,一本本和自己“计较”、“斗争”的日记;他对自己“是最瘦的人”的犀利,以及无法担当任何责任除了写作的执著——生命鲜活不如被耗尽,他虽然离开,可是也是抱满着整个世界离开的,不也算是件最幸福的事么
  •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冲着林和生这句话,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地狱里的温柔》中去。因为这,也正是我读完《变形记》以后的所感啊!这种感觉在我读他的《判决》中得以重温。事实上,卡夫卡在许多地方都给我爱-怜悯的审美。在我眼中鲁迅也是一样的,尽管被比作投枪、匕首,但我仍然固执地认定,《故乡》中的迅哥儿才是真实的鲁迅。《地狱里的温柔》以生存论心理学为基础阐释了卡夫卡的一生。书本的第一部分哲学味比较重。首先,作者回顾了卡夫卡的背景,父母家族的背景,犹太人的背景,出生时布拉格的社会背景等。综合这些所有不利的因素,外加父母爱的缺失,两个弟弟早年夭折造成的死亡恐惧,而后k本身身体羸弱,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果:存在性不安。引用k的一句自我表述:“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存在性不安的直接结果是恐惧。恐惧在k这里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他声称他自己的本质就是恐惧。那么他,或者说人们究竟在恐惧什么呢?林和生说,存在性不安原本就是人类的命数,是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恐惧和战栗。由死亡恐惧引出的是“神化工程”/俄狄浦斯情结,即成为自己的父亲。婴儿时期出于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人会有一种“万能感”,而婴儿长成儿童的过程是被逐出伊甸园的过程,这时候父亲代表了外部世界的力量,(雄性的哥伦布的火、铁与血的世界,非理性,生死重压)在儿童眼中父亲就是身边的神祇,代表着“阉割”,母亲相对无能,则代表着“被阉割”,同时也象征着美好的伊甸园。“无能”要承受“阉割恐惧”,实质上就是生与死的恐惧。神化工程的前提,是与父母童话,即得到父母的爱与呵护。第一次神化工程成功以后,这种成功形式将不断被复制延续扩建到爱情、伦理、事业、艺术、文化等领域,进而展开相对健全的人生。接下来,林和生带我们走进另一个问题,“移情”。贝克尔在《反抗死亡》中说,一方面,人是自然界中小小的神祇,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被造性和必死性。人无法承受这样的分裂与悖论,只能营造某种“生死攸关的谎言”,也就是所谓的人格系统以维持生存。移情既体现了人在生死面前的怯懦,想融入人际关系的保护网中,又体现了人对英雄主义的冲动,就是渴望标新立异。通过移情,人想摆脱孤独,又想保持孤独,而卡夫卡对这两种需求都表现得尤其强烈,终于陷入“恐惧-渴望”的恶性循环。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卡夫卡补遗二,其实挺好,只是私货太多,于名略不符
  •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不好。简洁就能够说清楚的卡夫卡的家庭背景以及种族背景,像扯毛线球一样,越扯越久远,越不着边际,直讲了如许厚一沓纸,果真能看出稿费是按字数给的。卡夫卡传奇的一生,需要一本好的传记。
  •     买了本旧书,收到货的当天我就申请退货了,可是要一个月过去了,还没有音信。
  •     卡夫卡是个人,作为物来被分析。过去的一切都是死的“物”,对他个人来说,不如消失在时间里。
  •     觉得作者不算是个严谨的传记作家那种,有点断章取义,拿了些卡夫卡的材料,自己扯上些心理学之类的东西开始掰故事了。
  •     卡夫卡是个人,作为物来被分析。过去的一切都是死的“物”,对他个人来说,不如消失在时间里。
  •     这本书对于喜欢心理学的人来说,是必读的啦。其中可以接触到很多的心理学理念,也能接触到很多的“单数人格”的人。看了这本书,就开始喜欢林和生了,开始欣赏所有的犹太人,尊敬这个犹太民族了。
  •     对全面了解卡夫卡的一生有好处。家庭,疾病,自卑,教育。融汇出了卡夫卡地狱里的温柔。
  •     越是幼年的创伤越是难于愈合,那伤口也许会像玫瑰花般永远绽放
  •     作家害怕死亡,吗
  •     很经典大师就是大师
  •     看完这本书,我对自己应该怎么写论文更有底了。
  •     第一部很棒
  •     一直以为卡夫卡对于女性的态度是羞涩的、不敢接近的。现在才明白,艺术家总归是摆脱不了放荡不羁的天性的。一个人即便心中有多么怯懦和羞涩,而他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和大多数人相差不多的。
  •     地狱只是别人给他心怀的定义,他自己其实负担不起~一个彷徨的人,他不属于任何地方
  •     气死人了。读过后让我误以为卡夫卡就是个被害妄想症患者。
  •     活着就好。不敢有奢望
  •     等了太久了 一直处于缺货期。
  •     这种描述太过头了点吧。。。用了大量的哲人思想结果不伦不类的
  •     寒冷。
  •     无论为卡夫卡,还是林和生,都值得一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