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学历的五大师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低学历的五大师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100086981
作者:张建安
页数:375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文化类传记图书。概述了梁漱溟、钱穆、沈从文、金克木、华罗庚的人生经历及学术成就。为什么把这五位放在一本书里?因为他们都是卓有成就的文化大师,但他们又同时是学历很低的自学成才者。梁漱溟、钱穆、华罗庚是中学毕业,沈从文、金克木只上过小学。在常人眼中,很难想象他们能在文化上有大的建树,但他们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就,早成为世所公认的中国顶尖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文博专家、语言学家和科学家。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之路显得非常艰难而又独具特色。他们的传奇经历相信会引起许多人的兴趣,他们自己探索出来的治学之路又会给许多人以启发。作者将全书分为多个专题来写,分别为:“年老时”、“年少时”、“家庭影响”、“学校教育”“自学之路”、“他们是如何成为大学老师的”、“讲学与著述”、“他们对学历和文凭的态度”、“文化界对他们的评价”等章节。这样的写作方法,带有研究的性质,并有助于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做出思考与判断。

书籍目录

自序五位神奇老人年老时  梁漱溟的本性之“真”  钱穆的传奇晚年  沈从文对名利有着极高的警惕  华罗庚生命的最后时刻  天知道,金克木有多少学问年少时  梁漱溟:小时候很呆笨  钱穆:虽为神童,未人歧途  沈从文为什么逃学?  华罗庚:年少时并非天才  金克木的最初记忆家庭影响  梁漱溟的父教  祖父、父母对钱穆的影响  父亲给沈从文的财富  金克木接受的学前教育学校教育  梁漱溟受中学同学的影响  钱穆的小学与中学老师  华罗庚接受的初中教育08z  金克木的小学老师自学之路  梁漱溟的自学之路  钱穆的自学苦读生涯  沈从文如何自学  华罗庚的自修经历与自修经验  金克木在图书馆上“别样的大学”  金克木学外语他们是如何成为大学老师的  梁漱溟靠一篇文章成为北大讲席  梁漱溟的《究元决疑论》讲了些什么  钱穆如何成为大学老师的  沈从文怎样成为大学老师的  华罗庚如何成为清华教授的  金克木如何走上大学讲堂教学与讲学  梁漱溟:在北大执教时的讲学与著述  钱穆:从小学讲台到大学讲堂  沈从文是不是合格的大学老师?  华罗庚:促进数学教育,推广数学方法之应用  金克木:“不合规格”的教学他们对学历和教育的态度  梁漱溟对学历和文凭的基本态度  钱穆对教育和文凭的看法  沈从文对大学教育的态度  华罗庚:文凭只能作参考  金克木对学历的态度著述  梁漱溟的主要著作  钱穆的主要著作  沈从文的主要著作  华罗庚的主要著作  金克木的主要著作文化界对五大师的评价  对梁漱溟的评价  对钱穆的评价  对沈从文的评价  对华罗庚的评价  对金克木的评价附录  周有光:“我一生文凭没有用处”  蒋勋眼中的人文教育  蔡志忠对学历和教育的看法  谢泳:如何给“同等学力”的人留出空间  智效民:傅斯年的一生,始终没有把学位太当回事  徐贲:如果大学不发文凭  罗志田:大学如何成为社会的文化中心?  赵汀阳:所谓文凭一类的“证书”,不过是现代制度下量化的产物  白岩松对高考的评论  张维迎:我们过分地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知识的传授  网友热议美25%州议员“没文凭”

编辑推荐

《低学历的五大师》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内容概要

张建安,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某出版社编辑。多年来致力于文史哲的互相融通,以动态的观念关注人物与事件的内外联系,努力揭示人心、人道的深层奥秘。所出专著有《文化名人的最后时光》、《桃花扇底看南朝》、《细说孝庄》、《张之洞传奇》、《雍正帝后妃传奇》、《光绪帝后妃传奇》、《宣统帝后妃传奇》、《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传奇》、《宋朝那个人——赵匡胤》、《中国古塔》、《老字号财智传奇》、《莎士比亚传》等书,主编有《民国大案》、《民国名人诉讼案》、《民国特大刑事案》、《民国惩治日本战犯汉奸案》等书,合著有《京剧典故》、《民国涉外案》等。主编的《少年背诵文笔精华》获第十二届冰心图书奖。所撰《中国古典哲学》即将以六种文字推向世界。

章节摘录

版权页:我所看重的是什么?是真正的能力!这种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与学历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当然也可以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学历本来是一个外在的形式,它能部分地体现某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所以大家重视它本无可厚非。然而,学历却并不等同于能力,当整个社会把学历看得比能力还要重要的时候,那一定是喧宾夺主了,这个社会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假学历、买学历、高分低能的事,现在还少吗?有些行业,动不动就必须是硕士,博士学位,其他有能力的人根本没有机会,这样的人才选拔合理吗?我从来不否认学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学历来选拔人才自然也比官僚们随便安插自己的亲戚不知要进步多少倍。但把它绝对化了,那一定是错误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容易懂的常识吗?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对现在的教育制度、人才选拔制度有所启发甚至警示。现在这个社会是否对学历看得太重了?而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否又太沉重地压在了学生身上?多元化的社会是否需要多元化的管理?我们的国家究竟要培养和重用什么样的人才?我所看重的,还有获得能力所需要的毅力和途径。我借着梁漱溟、钱穆、沈从文、华罗庚、金克木诸位前辈的经历,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小学毕业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前进的文化大师,那么,还有什么人不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这本书应该能激励不少低起点的勇于奋斗的人吧?同时,这五位文化大师,他们分别是思想家和社会实践家,国学大师和教育家、文学家和文物学家、科学家和社会实践家、语言学家和杂文家。他们靠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与摸索,取得丰厚的成果,他们的人生道路,治学经验,当然能给许多人以启发和教益!

图书封面


 低学历的五大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高山仰止对于诸大师,在敬佩之余,我也常在思考。何为“能力”?五大师在这方面却有共通之处,他们都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如标题所指,低学历不能代表什么,学历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学习是一种能力。真正的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当然也可以通过也大部分是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获取这样的能力也并非是易事,不仅需要一定的毅力和途径,还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大的创新能力。一个人整个生命中必须要有向上自强的心,要紧在生活中有自觉,若不是如此便如同行尸走肉。克服困难,向上心是根本。刚步入大学,我对于学习方面也是很迷茫,与以前的朋友之间也经常会相比较炫耀,其无不出校内的环境、设施、大小,但是却无人去相互比较老师。读了本书我才弄懂,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是有大师之谓也!学习方面的迷茫,一方面是同学之间生活的糜烂,另一方面苦于无师教导。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把握,过程是艰苦而又孤独的,但是我知道这些都是必须的,卓越人生的必需品。需要注意的是,本书并非鼓励大家放弃课堂教育而多是自习,作者强调的不是低学历本身,而是在强调一种学习的态度,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若读者读此而生偏意,实在是很愚蠢。当下自有良好的教育环境若能和自学相辅相成才是最完美的,你只看到了成功的五大师,却没有看到其他无数的失败者,而大师往往都是不可复制的,跟着别人的脚步走那就总要落后别人,必须做到不迷信不盲从,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多学习,多和长辈沟通交流,吸取经验,人人皆可为师,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值得我们去读。多思考,多发问。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善于发现问题。任何细微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察觉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颗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读书在其内)、生活实践,则是它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自然蔚然成一大体系。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若是有良师益友那最棒不过,大师也非孤身一人,在他们生命中其实不乏良师益友,关键是要有发现良师益友的慧眼。自学者,因为没有老师的指导,也许会走许多弯路,这是自学的缺陷。但自学也有自学的好处,因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自己感悟,所以一旦学成,则独立性强、创造力强、生命力持久。自学成才者往往不会拘囿于门户之见,对于他人的成绩能够择善从之,对于权威的学术也不盲从,而是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取舍。自学的目的和心态也很重要,应当趁年轻尽量的去多学东西,不遗余力的学习,摒弃功利之欲。不要计较未来到底有没有用,因为这些东西往往是不可预知的,你只有在学了之后才会知道他们给你带来的惊喜到底有多大。如是说梁漱溟自学的特点就是完全主动的,遵从自己内心的需求,非常自觉。正因为如此,其迫切性、针对性,专心程度均超乎寻常,效率最高,非那些功利性的自学所能相比。最后,耐心,毅力!钱穆:我没有机会进大学,从十八岁起,即已抗颜为人师,更无人来作我师,在我身旁指点领导。正如驾一叶舟,浮尘茫茫学海中,四无边际,亦无方针。何处可以进港,何处可以到岸,何处是我归宿,我实茫然不知。但既无人为我作指导,亦无人对我有拘束。我只是一路摸黑,在摸黑中渐逢光明。所谓光明,只是我心自感到一点喜悦之处。因有喜悦,自易迈进。因有迈进,更有喜悦。如此循环不已,我不敢认为自己对学问上有成就,我只感得在此茫茫学海中,觅得了我自己,回归到我自己,而使我有一安身立命之处。梁漱溟:因为愚笨,思想的过程不能超过他人先走一步,必须走一步后,碰着钉子及又反省,转移,变化,每一步皆是踏实不空,以后又继续追求,向前走,追求时碰着钉子及又反省,转移,变化。以故我此生砸出变化中,因为有变化,先前狭隘之见解及得渐次解放。 另外,书中所引或有所提及的书目文献,我在此列出供大家参考:梁漱溟:《自述》、《中国文化要义》、《我的自学小史》、《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思亲记》、《朝话 先父给予我帮助》、《记彭翼仲先生》、《梁漱溟书信集》、《儒佛异同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我的自传小史》、《人心与人生》、《究元决疑论》、《记蔡元培先生》、《值得感念的岁月》、《印度哲学概论》、《科学与人生观之论我》、《如何成为今天的我》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晚学盲言》、《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致楊聯陞书》、《先秦诸子系年》、《论语要略》、《刘向刘歆父子年谱》、《从认识自己到回归自己》、《我与新亚书院》、《庄子纂笺》、《周公传》、《周官著作时代考》、《周初地理考》、《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导论》、《朱子新学案》沈从文:《边城》、《湘行漫记》、《唐宋铜镜》、《中国丝绸图案》、《明锦》、《战国漆器》、《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年谱》、《沈从文传》、《从文自传》、《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从现实学习》、《<沈从文小说>题记题后》、《无从毕业的学校》、《从文小说习作选集》、《我到上海后的工作和生活》、《短片小说》、《致阙名朋友》华罗庚:《堆垒素数论》、《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华罗庚诗文选》、《和同学们谈谈数学》、《谈革命干部学习科学知识问题》、《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体会》、《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数学导引》、《点群论》、《要培养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金克木:《<春秋>数学 线性思维》、《<论语>“子曰”析》、《公孙龙 名家 立体思维》、《<存在与虚无> <逻辑哲学论> <心经>》、《书读完了》、《倒读历史》、《传统思想文献寻根》、《读书——读语言世界》、《人之初》、《学读书》、《七岁成人》、《旧巢痕》、《小学校长》、《国文教员》、《课堂巡礼》、《风义兼师友》、《少年漂泊者》、《家庭大学》、《北大图书馆长谱》、《一点经历 一点希望》、《送指路人》、《末班车》、《谈外语课本》、《希望者》、《保险朋友》、《梵竺因缘》、《自撰火化铭》、《汉学三博士》、《父与子》、《视学》张建安:《中国古代哲学》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森本光生:《听华罗庚先生最后一课》百鸟富美子:《悲歌》陈平原:《“读书”时代的精灵》钱文忠:《智慧与学术相生相克》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古川:《艾恺:因梁漱溟而成为汉学家》章学诚:《文史通义》孙奇逢:《理学宗传》凌善清:《太平天国野史》屠寄:《蒙兀儿史记》何兹全:《大时代的小人物》韩大受:《经学通论》、《史学通论》梁羽生:《华罗庚传奇》胡适:《尝试集》、《中国哲学大纲》、李贤哲:《华罗庚的老师王维克》华顺:《爸爸的故事》哈贝斯坦:《杰出的中国教育学家华罗庚》黄宗羲:《明儒学案》蒋百里:《修学篇》萧统:《昭明文选》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许葭村:《秋水轩尺牍》马建忠:《马氏文通》黄永玉:《比我老的老头》、《太阳下的风景》汪曾祺:《我的老师沈从文》、常风:《留在我心中的记忆》、《中国服装史资料》王元:《华罗庚》尹茗:《如是我闻——访金克木教授》李工真:《我所认识的金克木先生》章启群:《散记金克木》顾颉刚:《古史辨》商金林:《新发现沈从文佚文》张友仁:《忆沈从文教授》陈省身:《我与华罗庚》徐贤修:《不靠历史记载,不需要权贵褒饰的伟人》邵可侣:《大学初级法文》梁启超:《欧游心影录》刘子钦:《回忆梁漱溟先生二三事》张字华:《钱穆先生的一种集外佚集》林秦辅、蟹江义丸:《孔子研究》倪平:《钱伟长谈四叔》严耕望:《钱穆先生与我》、《治史问答》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关国煊:《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传》刘仰东:《钱穆的精神资本》任继愈:《钱穆先生》于行迈:《回忆钱穆先生抗战前在北大任教往事片段》刘祖春:《忧伤的遐思——怀念沈从文》李埏:《昔年从游之乐,今日终天之痛——敬悼先师钱宾四先生》姚渠芳:《怀念在台湾的钱穆老师》克鲁泡特金:《我的自传》王泛森:《治学经验谈》余时英:《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犹记风吹水上鳞》、《灵魂与心》、《一生为故国招魂——悼念钱宾四师》施蛰存:《滇云浦两活从文》段学复:《怀念华罗庚——天才和勤奋造就华罗庚成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严士健:《先生之风,山高水远》冯克勤:《从师八月受益终生》钟同德:《尊敬的华老师引领我进入教学的门槛》《阳明语录》、《中国历代古今文钞》、《周有光百岁口述》、《师范教学》、《曹娥碑》、《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六祖坛经》、《圣经》、《万有文库》、《少年维特之烦恼》、《阿狄生文报捃华》、《教师应考》、《胡适口述自传》、《徐铸成回忆录》、《难忘的老师——追念钱宾四先生》、《文字学大意》、《宾四先生二三事》、《联大八年》。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人生道路很宽,低学历者一样能成为大师,只要努力,人生依然精彩
  •     作者还是没有深入这五位大师的内心世界里面。几乎是他们作品的重新组合。凑合看还是能增加些知识的。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光靠学校的教育是不行的,通过自学,不畏艰苦也是可以成才的。《低学历的五大师》使我阅读后受益颇深。
  •     单纯从写作来说,本书比较一般;但是把五个大师级的人物放在一起讨论,对于认识什么是大师,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学历又起什么作用,都催人思考。
  •     书不错,值得阅读。
  •     书收到几天,先看了一下,才来写评论。
    书中的内容知识量还是很大的,包装也很好,并且是正版,纸质也很好,纸质颜色保护眼睛。
    阅读后使我更加坚定信心。更佩服五位文化大师的自我提升、孜孜不倦的自我奋斗历程!
  •     本以为是一部泛泛之作,拿到手里才发现是一部很厚实的作品。我很感兴趣的是大师是如何学习的,还有他们学习的动机动力。
  •     @雪舞GTD 等读书达人推荐,一直因为预算紧张,待读书籍太多而一再搁置,终于趁光棍节优惠的时候入手,感觉是非常出色的传记类书籍,讲述了五位低学历的国内顶级大师的成长历程。不过,让我读过以后的感觉是:低学历成为大师的几率实在太少了,少到这五位大师几乎成为黑天鹅事件,即使是他们,成为大师也是时事造化、机缘巧合,适逢贵人相助,才得免珠玉蒙尘的悲剧。而在当代中国,目前的社会氛围下,低学历想要成为大师,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     这本书不错,商品无损坏
  •     华罗庚他自学自己喜欢的数学还有其他人也是这样,为什么作者不明白:一个人如果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应该是件快乐的事,何必要强调他们自学是件很苦的事,别人看似苦的但对他们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我也自学过,自学对我有很大的益处,说实话我不喜欢他导式的教育喜欢自学,或许每个人喜欢教育方式不同也应人而异。
  •     不是写给一些叛逆的不想通过正常努力来取得大师头衔的青少年的,这本书只是通过五位大师的例子,来证明,学问是可以自学得来的。
  •     看了这本书,你会明白很多事。
  •     最有借鉴意义的,是其中某大师的学英语之法!
  •     几位大师的传奇往事,让事实说话,有更深的了解。
  •     一纸凭证的学历连鸡肋都不如,我愿弃之;一辈子的学习能力才是王道,我愿求之。让学历滚蛋,让学力回来。
  •     是一本难得的激励人的书
  •     五位大师都是学习的强者,非常值得我们仰望。
  •     学历低,学力未必低,本书的五位主人公可以说明一切;学历假,学力未必假,有厦门大学辞退的傅瑾教授为证。学历作假,有违学术道德;但当下的真学历(拥有者没有造假而已)含金量(授予者未必不造假,比如各种“扩招”)又如何呢?
  •     学历并不是一切,能力和态度才是成功最重要的要素
  •     这本书真的写得很好,再现了五位大家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人生,很值得大家去看。
  •     单独讲故事
  •     书很不错,商务出的,值得购买。
  •     传奇只是传奇。
  •     大师是一点不假,但内容确实是不敢恭维.绝大多数内容是照抄大师本人的文章,版面俗气,纸张是轻型的环保纸.建议大家要有需要,直接百度大师更好.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而别人关注你就是成功
  •     学历不等于学力,文凭不等于水平。五位大师个个货真价实,令人叹服。不像现在的所谓&#34;大师”,靠自封、炒作、吹捧而“大师”。
  •     一百年前的人现在觉得很厉害,现在的人觉得不厉害,是不是也要等到一百年后啊
  •     相当励志的一本书,虽然许多外界条件,现在和他们那时不一样,但是我们能够主导的,是我们自身的勤奋和努力。怨天尤人,不如踏实学习,提高自己。
  •     一开始想看此书是因为梁漱溟,看完后被金克木深深吸引。这位通晓多国语言,博学而又风趣的大师,不能听到您的课是我的遗憾。
  •     到时建议我们读下名人传记,并推荐此书。在阅读之后,受益颇深。认为此书值得一读。
  •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环境里,应该多向这些大师们学习,学习他们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
  •     孙小小同学强烈推荐,在上图借到- -
  •     以学术大师做为成功励志故事的主角,其实还是很有必要滴。
  •     对比得很好。有些内容可压缩哦
  •     对刻苦自学者很有启发和鞭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