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人文 > 思虑中国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
ISBN:9787802256163
作者:李宗陶 采写
页数:436页

作者简介

评论
一次成功的采访,与其说取决于被访者的水平和口才,不如说看记者肚子有多少货色。作为《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笔,李宗陶的成功,来自于她的灵感加好学。
灵感是先天的,天资愚笨,后天再如何努力,也终究有限。看她采访录中那些知性与感性交错的好问题,就明白这个女孩的灵性。她出身于书香之家,命运的阴差阳错,却让她读了一所工科学校。毕业以后弃工就文,改行当记者。没有受过新闻系的刻板规训,反而让灵性尽情发挥,淋漓尽致。
不过,灵气再足,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好在她对文学、历史与宗教哲学有近乎膜拜的热忱。买书、读书,写作,成为最大的癖好。她的每一次采访,都做足了功课。事后将录音全部整理出来,沙里淘金,提炼出最出采的篇章,如同王世襄老人下厨,一斤菜要掐掉七两,只留那一点点嫩尖,炒成美肴。
——许纪霖
语摘
把世界扔进一个巨大的分液漏斗,静止时大致会分为三层,包括记者在内的大多数人身处体积最庞大的中层,大家一刻不停地做着布朗运动,构成火热的生活。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李宗陶
目录
序言
记者的美德是专业 许纪霖
李宗陶的工作清单 杨子
辑一 中国心
王元化: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
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坏得太厉害
许倬云:我有“士大夫”情结
陈家琪:抵制遗忘
阎云翔:研究中国人的做人
何怀宏:让温和成为中坚力量
朱维铮:于丹不懂《论语》
黄克武:还原¬一个真胡适
辑¬二 彼岸
卜正民:我们都是陌生人
冯 象:从《圣经¬》翻¬译到“钉子户”
宇文所安&田晓菲:换个口味品尝中国文学
张旭东&班德:双城镜像——从纽约到上海
赫鲁晓娃:在中国嗅到美国味
辑¬三 进行时
丁学良:那些触及灵魂的往事
康晓光:为李思怡写本黑色的书
曹韵贞:中国艾滋病治疗第一人
杨东平: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张立宪:我很怕某一类读书人
潘绥铭:中国“性化”苗头越来越强
贺友直:现在人心太浮躁
辑四 突围
阿 城:要文化不要武化
查建英:我的八十年代
木 心:我是绍兴希腊人
刘索拉¬:把声音抛出去,有时搭上命
杨 键:我通过一根芦苇¬活了下来
崔永元:从老电影到精神洁癖
姜 文:太阳出来了
陈晓卿:摆事实,不讲道理
辑五
“我不相信”
李 斌:油灯下的青春
周铁海:受困的骆驼
薛继业:当代艺术是个怪胎
方力钧:没有人比作者更刻骨铭心
向 京:艺术家应该一意孤行
陈丹青: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中国的现实
后记
比表象复杂 比复杂单纯
有所不问

书籍目录

序言
记者的美德是专业 许纪霖
李宗陶的工作清单 杨子
辑一 中国心
王元化 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
余英时 中国学术传统破坏得太厉害
许倬云 我有“士大夫”情结
陈家琪 抵制遗忘
阎云翔 研究中国人的做人
何怀宏 让温和成为中坚力量
朱维铮 于丹不懂《论语》
黄克武 还原一个真胡适
辑二 彼岸
卜正民 我们都是陌生人
冯 象 从《圣经》翻译到“钉子户”
宇文所安&田晓菲 换个口味品尝中国文学
张旭东&班德 双城镜像——从纽约到上海
赫鲁晓娃 在中国嗅到美国味
辑三 进行时
丁学良 那些触及灵魂的往事
康晓光 为李思怡写本黑色的书
曹韵贞 中国艾滋病治疗第一人
杨东平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张立宪 我很怕某一类读书人
潘绥铭 中国“性化”苗头越来越强
贺友直 现在人心太浮躁
辑四 突围
阿 城 要文化不要武化
查建英 我的八十年代
木 心 我是绍兴希腊人
刘索拉 把声音抛出去,有时搭上命
杨 键 我通过一根芦苇活了下来
崔永元 从老电影到精神洁癖
姜 文 太阳出来了
陈晓卿 摆事实,不讲道理
辑五 “我不相信”
李 斌 油灯下的青春
周铁海 受困的骆驼
薛继业 当代艺术是个怪胎
方力钧 没有人比作者更刻骨铭心
向 京 艺术家应该一意孤行
陈丹青 中国当代艺术就是中国的现实
后记
比表象复杂比复杂单纯
有所不问

编辑推荐

一次成功的采访,与其说取决于被访者的水平和口才,不如说看记者肚子里有多少货色。作为《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笔,李宗陶的成功,来自于她的灵感加好学。灵感是先天的,天资愚笨,后天再如何努力,也终究有限。看她采访录中那些知性与感性交错的好问题,就明白这个女孩的灵性。她出生于书香之家,命运的阴差阳错,却让她读了一所工科学校。毕业以后弃工就文,改行当记者。没有受过新闻系的刻板规训,反而让灵性尽情发挥,淋漓尽致。不过,灵气再足,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好在她对文学、历史与宗教哲学有近乎膜拜的热忱。买书、读书、写作,成为她最大的癖好。她的每一次采访,都做足了功课。事后将录音全部整理出来,沙里淘金,提炼出最出采的篇章,如同王世襄老人下厨,一斤菜要掐掉七两,只留那一点点嫩尖,炒成美肴。               ——许纪霖

内容概要

李宗陶 七十年代生人,生于上海。现为《南方人物周刊》主笔。

章节摘录

辑一 中国心  王元化 为思想而生的知识人  2008年5月9日22:40,88岁的学者王元化先生走了。2006年,在持续大半年的采访中,不止一个先生近旁的人告诉我,元化先生活过百岁没有问题。但两年后这个初夏的周末夜晚,噩耗由一位护工最先发布。先生就这样悄悄走了。  一生的思想主线是“自由”  最器重的学术品质是“思辨”王元化生于1920年,在清华园内度过童年。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国务院学术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等。但终其一生,他的角色是知识人。他临终前嘱托弟子胡晓明从下面这段话中“做点删节,用三四行字,写在学馆〔王元化学馆,是华东师范大学从2007年12月起开始筹建的〕门口的石头上”这种知识人的特征是这样的: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永远有着讨论不完的问题。他们敢言,从不谨言谨行,从不习惯于陈规陋习,该批评就批评,该反对就反对,但是他们却并不自命为“战士”或“先知”。生活在一个道德标准和文化意义渐渐崩解失坠的时代,他们通常喜新而不厌旧,既召唤着变化的精魂,又时时流露出对旧日的好东西的一分留恋。他们对思想的事物十分敏感,对于经验世界和现实政治的事务却往往不太在意;沉思的心灵生活其实才是他们最为珍视的。他们是那种为思想、为观念而生的人,而不是靠观念谋生的人。

图书封面


 思虑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唐德刚1970年访台时,蒙林语堂盛情召宴,至大酒店时问总招待:“林语堂先生请客的桌子在哪里?”对方大声反问:“林语堂是哪家公司的?!”虽然如此,但对于一个会愿意捧起这本书来进行阅读的读者来说,王元化、余英时、陈嘉琪、何怀宏……这些名字肯定不大可能是一无所知。但在除了简单的资料之外,我们对他们的思考和想法又有多少了解?除了他们自身的生活内容之外,在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些人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外人关注的?他们有哪些声音值得倾听?他们又愿意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大众对他们有所了解?于丹把《论语》贩卖成了现代都市人的心灵鸡汤,易中天把三国演绎成了人与人的勾心斗角“宫心计”,曾仕强则把《易经》煲成了了掺杂科学、宗教的玄学大杂烩……结果古典就这样借尸还魂,成了人人追捧的披着现代皮衣的木乃伊。但是现代的那些研究具体学问的学者呢?他们专业严谨的学问不是橡皮泥,尽管可以阐述得通俗明晓,但对普通人的生活并无立竿见影的实际价值,即使登上《百家讲坛》也肯定不会如稗官野史一样老少通吃,广受欢迎。那么,近代学者寂寞书斋中的一豆青灯如何光照世人?皓首穷经、矢志不移的治学精神如何化布天下,感染后辈以继绝学?这恐怕就是大众媒体文化报道(尤其是文化访谈)的意义所在。许纪霖先生在为本书作序时说:以我孤陋之见,专跑文化人、知识人的国内记者中,写得最好的,当属‘二李’。一位是《南方都市报》的李怀宇,另一位就是李宗陶。‘二李’颇多共通之处,比如有纯正的知识文化趣味,也各有千秋。李宗陶,老气横秋的名字之下却是一个“纤细单薄”的南方女孩,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传统的浸染和采访前的刻苦研读却使被采访的大家们丝毫不敢轻视怠慢。她是一位心思细腻、耳目聪敏的观察者,将与老人们交流的吉光片羽一一捕捉,擢取其闪耀人性的细节,用写新闻的手法描摹学者们的风采神态,栩栩如生,如在目前,这是女性天生的优势。如写宇文所安:“留着络腮胡子,烟斗不离身,眼睛里有一种明亮的东西。当听妻子讲中文、努力捕捉那些词句时,他像一个好奇心非常强的孩子,簇眉,凝神,紧盯,严肃;当上海同行或记者们提起田晓菲非凡的过去和今天出色的成绩,他面带喜色地转向她,眼睛里盛着许多内容,甚至有一点羞涩,好像被夸的是他自己。”大师的思想都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根植于过去那个绵延深厚的乡土中国,那些传承千年的传统礼教,那些泽被数代的家族感情。在一些访谈中,宗陶彷佛一个文字催眠师,竭力把我们带回那个早已不存在的文化中国,把七八十年前的市井庭院、日常生活一一呈现,只是因为没有了这些,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史学家许卓云的家训:“大家族里世代相传的一些话,成为看不见的家训:穷无矢志,富不癫狂。还有,一张圆桌本来只能坐十个人,大家把板凳往后挪一寸,就能多加两个位子,这叫‘退后一步自然宽’。”然而,她又有着举重若轻的文字追求,她宁愿把读者想象成语言的享乐主义者,纯正文化趣味的持有人,刁钻挑剔的美学伙伴,如此她才能欣慰于自己苛刻的打磨——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寥寥数语就将数十年的风雨历史尽收笔端,把一个人从懵懂少年扫向夕阳向晚。她不耽于往事,不迷失于无谓的细节,批沙砾金,鹰隼一般准确地找到最佳的细节和叙事,不浪费半点笔墨。如此一来,她的文本看上去就显得时尚、轻松,了无障碍,读者即便无法由此管窥学问世界的奥妙,但是新闻文本的语言享受已经足够让他流连忘返了。采访那些著作等身的学问大家对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一次治理考验。本就“嗜国学,爱儒道”的李宗陶委实下了一番苦功夫。且看看《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坏得太厉害》的采访手记中怎么写:“从2006年11月30日起,慢慢在啃余先生的十卷文集……慢慢啃,急不来……否则哪里敢提问。”所以,她的提问不像李宏宇如知交聊天那般随意随性,多谈一些个人往事和学界掌故,而是单刀直入学问的内核,如高手切磋,直逼关键部位、招招不虚。如提问余英时:您著作中频繁出现的“同情的了解”一词究竟何意?史学家治史应持何种态度?真是点到了到他历史观的穴位上。而对于被访者来说,也因为难得被理解而心怀感激,乃至于“精神抖擞,如注射了一针吗啡,慷慨激昂半天。”她的文章赢得一大批心中尚存向学之气的人们的喜爱,结集出版为这本书后也受到传媒和学问界的一致好评。然而,作为一个曾经写过一本访谈录的作者,我却认为这些轻薄、讨巧、如清茶爽口怡人的篇什无法承载我所赋予文化访谈的使命和价值。访问前的突击“备考”使得经典被“笔记”似消化,缜密完整、自成一家的学问体系被捻出来几个核心理念,有时甚至彼此不相干地混杂在一篇文章中,彷佛陶瓷的一片片未能拼合的“碎骨”,至于学问全貌的雍容华美则无缘从访谈中得见。纵然,思想的碎片也是美丽动人的,一个如宇宙一般众星各安其位的思想体系会更给与人以震撼与启迪,也是学者身家性命之所系。高山仰止,不敢侧目。宗陶“进去了,却并未出来”, 虽不像李宏宇那样自比“空杯”,虚心聆教,却仍然没能跳出被访者的圈子,总是在被访者的理论学说、人生经历中打转,而未能用一种“置身山外”的超然视角来审视学问大家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坐标,甚至我还期望她的慧眼能够看出学者的历史局限和学问盲点。但是,这应该是同辈评传的事情了,对一家发行量数十万的大众媒体也苛求不来。举重若轻的历史笔法固然轻灵妩媚,引人入胜,但是蒙太奇一般的历史闪回跳跃奔突,火花四溢,却少了一些历史的厚重和严肃,历史毕竟不能轻易地简化为先锋小说。一个70年代女记者毕竟无法写出历史深处的漫漫风尘。短句、三言两语、被激情推动的文字是否适合去讲述老人们磨难恒久的一生,是否能够力透纸背,挖掘出声明背后的唏嘘感叹和返璞归真的“沉郁”?说到底,李宗陶还是一个有点小资情调的文艺女青年。理想主义到再一次采访中,因为一个在青藏高原支教的诗人而宁愿留在那里(记得回来后,曾经无意中讲起,如果不是高原反应,我愿意留在那里,当一名随便什么课的老师。这不是矫情,相信有一天,会如愿的。)小资的裙摆飘飘忽忽的,还是总能捕捉到影子,比如询问《圣经》译者冯象对张爱玲的看法。我不能说这种对文化先辈们的追慕与敬仰是浅薄的,但是其中更多的是感性的触动而非理性的思索。我理想中的文化访谈应该能让后辈沐浴到学术殿堂的圣光,震慑于学者人格的高大巍峨,心向往之,沛然而有追随先贤遗志的冲动。而不是一篇仅仅用来哀悼世风不古,悲叹学术废弛荒芜,制造一种被文艺青年用来消费的怀古情结。然而,这恐怕是文艺访谈不能承受之重了。在可读性和厚重深刻之间,媒体只能退而求可读性,这并不比百家讲坛高尚多少,靠媒体来挽救沦陷的学术象牙塔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吧。
  •       喜爱这书最根本的情结在于它说出了许多我想说的话。也喜欢将“作者”更改为“采写人”。记者出身的她充当了一个比较客观地记录人,执笔,选择了36位不同领域的中国知识界的中坚分子进行访谈,用黑白的平面影像和原始的讲述将他们最纯的真心平铺在读者面前。他们热爱中国,不轻易否定什么、摈弃什么、攻击什么,也不轻易承认什么、颂扬什么。他们对历史从一而终,并努力让自己心如明镜。  书名是令人玩味的,相当于概括性的总结——《思虑中国》,是的,36位不同年代、不同专长、不同背景的知识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看到的、坚持的,和最在意的根本以及所做过的努力。另外,在他们的讲述中也能了解到其他一些名家的侧影,如陈寅恪、郭沫若、王小波、王朔。所有的文字均不包含任何修饰和润色,完全呈现,因为事实本身比任何引述和讲解都更具力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中国已经没剩下几个有担当的知识人了,而这也是本书令人欣慰的地方。“精英要为社会的道德沦丧负责”,这话是中肯的,令人感动。因为知识人的风骨和气度比知识本身更具有强大的作用,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进程,甚至需要引领整个社会意识。这当中包括体察、触摸、自观自省和阵痛,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只是如今太多太多知识分子早已经否定了自己属于道德先锋的楷模作用,说“否定”是遮羞布,其实根本就是“否认”。  有知识,还必须有信仰!道德守不住了,口无遮拦,无异于流毒!我敬重中国近代文学史那些有高度的文人,自爱、热忱,轻己重义,当国人都在黑夜里摸索时,他们的生命小宇宙爆发得如此酣畅淋漓,照亮道路;我鄙视今天那些将自己关在字里行间臆淫的书虫,以做研究为名在书房里轮换着“养”些个小妾,抛却历史沿革不管,一味地用纸和笔满足自己长久以来想要一窥玉体的愿望。他的责任呢?像周汝昌那样为“红学”做出了贡献吗?没有!而粉饰皮毛、堆砌文字、假传“圣”意的井底蛙更是充斥着各种书店、网络和媒体,利用华丽的头衔、唯美的包装和所谓的“新解”向社会散发自己肤浅甚至错误的观点和评说,美其名曰“新说、普及”。  是与非是很残酷的,大量爱读书的人们看到的全是垃圾却浑然不觉,连是非都错了,更谈不上了解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中国走到21世纪有多难,知识分子这样做根本就是犯罪!诈骗了知识和民心。  我绝不怦击如安妮宝贝那一类的“情绪文学”和刘震云那一类“讲故事的人”,而诸如张爱玲、纳兰公子那种格局、眼界都比较小的名家,我也会捧读。这些人他们有才华、有毅力,他们的文字能够安抚时间、沉淀在人心里,无论是否有高度,都应该获得尊重。你可以将自己的心剖开,但不能指鹿为马!  郭德纲说得太好了:你是相声演员,你不去拯救相声谁去拯救相声?让卖白菜的去拯救相声?这样说话真的很痛快。看那些已被曲解的一家之言,真不如看一看贺友直的线描连环画,人生还是清晰一点好。至少我是看他的画长大的——时代变迁,世态炎凉。
  •     布朗运动的中间层文/小庄 一颗蒲质弱柳的心,原不必思虑这许多。一本对知识分子的访谈,原不必如此好看。然而有人一一去做到,这是出于对人对己的尽职尽责。  年轻时看奥里亚娜•法拉奇的传记,打定主意成为那样的女人—那也可说是平生第一次立志,想要做个心怀天下的女记者,且是明星级的。无奈彼时还在理工科院校混,后来进媒体做文化报道,数年后走回了科技报道的路子,然后依稀明白:从此要老老实实写字看书做采访,只求弄懂深奥的原理和科学家们的想法,法拉奇第X 却是不可能了。不知道独立完成《思虑中国》这本中国当代36 位重量级知识人访谈录的记者李宗陶,是否有与我一般的初衷与烦恼,但我却心知肚明她要下多少功夫才能做到她已经做到的那些事。认识是因为两人同去跟一个医学报道项目,初初聊下来,知道我们背景相似,原本都是别人口中呆鹅似的理工生,偏偏死不悔改迷上了爬格游戏。与她说话,从此于我是乐事一件,诙谐、大气、温润的女子,你不是轻易就能遇见,况且她清瘦清瘦的,东方长相,适合探讨知性话题。  我常常看着她在字句间的举重若轻,叹得说不出话,那是阅读“大部头”的见证,所以一点不惊讶她把王元化、余英时、许倬云写出了神髓,节奏和分寸把握得又狠又准。且看看《余英时:中国学术传统破坏得太厉害》的采访手记中怎么写:“从2006 年11月30 日起,慢慢在啃余先生的十卷文集……慢慢啃,急不来……否则哪里敢提问。”从她的记录中,最美妙的,是能深深嗅到一种对文化的参与感—谈当下也好,谈历史也好,并非听听大家们的话顺便拾牙慧就行了,而是要跟得上,见缝插针发出合适的问。我想她是从中找乐趣也找思索甚至找真理的人。  36 篇访谈,学者、诗人、导演、画家,一个个来,跨度大,风格杂,却一点没有促狭的难堪,见菜下料,量体裁衣,各有出彩之处。倘若问我最最喜欢哪篇,当属写贺友直老人的《现在人心太浮躁》,简直是妙到了弄堂里。这普通话夹杂沪语的一席谈,絮叨的是家常,嚼着却字字箴言,人生的至理全藏在了里头。即使唠嗑,也有精致的细节,除了一双善于听的耳,也要两只聚焦快的眼,“咔嚓”就捕捉下稍纵即逝的一帧画面,所以那个耿直幽默的老人跃然纸上。而在读《康晓光:为李思怡写本黑色的书》一文时,除了感动,我隐隐欣慰于手上仍有那股力量—我们,被称为记者的一群人,只要还有一点点话语的力气和间隙,就要去到世间的深热里扬那予人希望的善。  一颗蒲质弱柳的心,原不必思虑这许多。一本对知识分子的访谈,原不必如此好看。然而有人一一去做到,这是出于对人对己的尽职尽责。对记者这职业,她作如此解析:布朗运动的中间层,突破之中为上下两层提供对方的图景。这说法让我豁然:为何抱着法拉奇之梦不肯放呢?我们平凡人,努力踏实把手中的事业打磨至极致,已经算小小奇迹。头脑仍然留着初识李宗陶的一个印象,记得那日有趣,我开始以为叫这名字应当是位雄赳赳的男性,然而无意瞥见一张靓照,当中女子恬静怡然,便随口在msn 上赞道:你女朋友真美。她回话过来,女朋友?我是女人。才明白照片便是她自己。2009-05-21 总第 336 期

精彩短评 (总计81条)

  •     还是更喜欢后面部分多一点。前面部分可以视为访谈者的奋斗史,正正经经。后半部分就更为畅快些,更有趣味些。
  •     有几篇不错,挺有启发意义的
  •     喜欢其中的前四辑,特别是中国心、进行时、和突围,最后一辑对艺术家的采访没太看懂。其中对当代哲学史学大家和一些"另类"的文艺工作者的访谈很深刻。
  •     帮助政治的理解,知识是积累出来的,允许LUPING同学有不断的积累。
  •     很喜欢李宗陶,但是这本书有一点点失望。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可能太多类似的了,呵呵
  •     混帐,辛酸~
  •     访谈参考书
  •     读不够 不过瘾
  •     普图借 外公家看完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241330/
  •     看后会有启迪和思索!
  •     李宗陶,慢工出細活,有底蘊,有靈氣,功夫都在一問一答之間
  •     期待了很久才看到这儿有卖的,好高兴呢...
  •     对艺术家的采访远没有对作家的好。
  •     这本书值得读。作者下了功夫去做采访。
  •     “思虑中国”,能引起这类思考,算是名副其实吧!
  •     挑的读了几篇。采访的人挺招人喜欢。
  •     辣椒偶尔要吃
  •     还不错吧 书挺多了 没有时间看就是
  •     非常好,见功力。在架上 西溪流通书库 西溪图书馆204 K825.4/CL4
  •     李若干年前的文笔,闻不到现今字里行间的江湖味儿。
  •     一直以来都想看,终于买下来了~
  •     请首先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1精英的定义是什么?2 所谓的道德沦丧又是什么样的?精英只是少数,凭什么让他们来负责任?
  •     许纪霖评认为李宗陶最好的采访,上等是作家,学者居其次,艺术家压后。这本书看下来,确有此感,但木心先生说“憾也是一种感觉,很温柔呢”,况且李宗陶今年出的新书恰恰是关于十五个艺术家的。采访读起来极费精神,但有意趣。但倘若把看当猎奇娱乐读物,那真是与里面的一字一句闹对立了。
  •     纸张比较差,排版也不好
  •     学者是现代社会的“士大夫”。文中有句话,“儒家和马列是无法支撑现代中国的”。希望中国更多“低调”的学者们站出来,与公众分享他们的人文精神,让那些唾沫横飞的“说客”们自惭形秽,无以遁形。
  •     比较喜欢访谈的文字版,尤其是这种要慢慢去思考的文字...
  •     书名有点大,不过所采访的人物的确很有见地。很多国学大师
  •     有品位、一身江湖味的记者
  •     很宽广的一本书,借由不同时代的人物触及了历史和生活的真实细节,李宗陶的聪慧是平和的,因此并不叫人紧张。
  •     这本书越看越沉静,边看边思索
  •     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的访谈。就访谈本身而言,水平没有我想象的高。多数问题关注的都是知识分子个人经历及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比较泛。此外,记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关系不够有张力,记者一直是敬仰的姿态。总之,这本书营养不够丰富。但值得一说的是,木心那篇很棒,因为木心的话很精彩。
  •     布朗运动,上下求索睁开眼睛努力看世界。
  •     名人访谈录
  •     里面的内容都很赞,很受启发。值得拥有。
  •     写的挺好的,很认真,也有深度;不要总是引用某某书或某某名人的专业观点引导提问,手段太前期,手法太幼稚,没有厚重质朴感,太显文艺了;前面比后面好,后面的访谈什么玩意。
  •     很爱此书。。看到那麽多人去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 关心民生疾苦。不浮躁。很感动。
  •     得以借一本书的机会窥得大家治学、对世、文化、思想,艺术创作等思路,挺好
  •     1.其实能读到这样的访谈录也算幸运,因为有这种水平的并不多!2.问题问得还算到位,记者有点家底!3.只是记者的那点家底是有限的,需要加强水平,给普通人看还可以!4.较之 李怀宇 的那本访谈录 逊色一些,李怀宇的知识水平较李宗陶高出不少!
  •         喜爱这书最根本的情结在于它说出了许多我想说的话。也喜欢将“作者”更改为“采写人”。记者出身的她充当了一个比较客观地记录人,执笔,选择了36位不同领域的中国知识界的中坚分子进行访谈,用黑白的平面影像和原始的讲述将他们最纯的真心平铺在读者面前。他们热爱中国,不轻易否定什么、摈弃什么、攻击什么,也不轻易承认什么、颂扬什么。他们对历史从一而终,并努力让自己心如明镜。
        书名是令人玩味的,相当于概括性的总结——《思虑中国》,是的,36位不同年代、不同专长、不同背景的知识人,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看到的、坚持的,和最在意的根本以及所做过的努力。另外,在他们的讲述中也能了解到其他一些名家的侧影,如陈寅恪、郭沫若、王小波、王朔。所有的文字均不包含任何修饰和润色,完全呈现,因为事实本身比任何引述和讲解都更具力量。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中国已经没剩下几个有担当的知识人了,而这也是本书令人欣慰的地方。“精英要为社会的道德沦丧负责”,这话是中肯的,令人感动。因为知识人的风骨和气度比知识本身更具有强大的作用,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进程,甚至需要引领整个社会意识。这当中包括体察、触摸、自观自省和阵痛,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只是如今太多太多知识分子早已经否定了自己属于道德先锋的楷模作用,说“否定”是遮羞布,其实根本就是“否认”。
        有知识,还必须有信仰!道德守不住了,口无遮拦,无异于流毒!我敬重中国近代文学史那些有高度的文人,自爱、热忱,轻己重义,当国人都在黑夜里摸索时,他们的生命小宇宙爆发得如此酣畅淋漓,照亮道路;我鄙视今天那些将自己关在字里行间臆淫的书虫,以做研究为名在书房里轮换着“养”些个小妾,抛却历史沿革不管,一味地用纸和笔满足自己长久以来想要一窥玉体的愿望。他的责任呢?像周汝昌那样为“红学”做出了贡献吗?没有!而粉饰皮毛、堆砌文字、假传“圣”意的井底蛙更是充斥着各种书店、网络和媒体,利用华丽的头衔、唯美的包装和所谓的“新解”向社会散发自己肤浅甚至错误的观点和评说,美其名曰“新说、普及”。
        是与非是很残酷的,大量爱读书的人们看到的全是垃圾却浑然不觉,连是非都错了,更谈不上了解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中国走到21世纪有多难,知识分子这样做根本就是犯罪!诈骗了知识和民心。
      
        我绝不怦击如安妮宝贝那一类的“情绪文学”和刘震云那一类“讲故事的人”,而诸如张爱玲、纳兰公子那种格局、眼界都比较小的名家,我也会捧读。这些人他们有才华、有毅力,他们的文字能够安抚时间、沉淀在人心里,无论是否有高度,都应该获得尊重。你可以将自己的心剖开,但不能指鹿为马!
        郭德纲说得太好了:你是相声演员,你不去拯救相声谁去拯救相声?让卖白菜的去拯救相声?这样说话真的很痛快。看那些已被曲解的一家之言,真不如看一看贺友直的线描连环画,人生还是清晰一点好。至少我是看他的画长大的——时代变迁,世态炎凉。
      
      
  •     无甚高论 中国人搞文科的全是王八蛋臭狗屎
  •     学习如何不虚妄地提问。#通勤书#
  •     余英时 许倬云
  •     思虑中国
  •     对中国不同领域的精英进行采访,不同的人让我看到不同的世界面!
  •     访谈,了解更多的思想
  •     李宗陶女士是我的同行,也是“前辈”,她在南方人物周刊长期撰写这类文化人物的专访,非常不错,这本书是这些文章的汇集,值得一读。很羡慕啊,能做这种对话是每个记者的追求。
  •     各有各的绝技,各有各的活法
  •     其实这是悖论,因为如果他逃避责任或负不起责任,就不能称之为精英。我是这样理解的。忘了这句话出自哪一篇,出自谁的专访了。但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全篇看下来就清楚了。
  •     给孩子买的,她很喜欢
  •     好的人物访谈书。
  •     教科书一般,在国内杂志写人物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写、怎么写——视角、文风如何认真又不失灵动。不枉从高中一直追看作者的报道,没有知名女记者们常见的小聪明炫耀和沾沾自喜,越读越觉得值得尊敬。
  •     对中国不同领域的精英进行采访,不同的人让我看到不同的世界面,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采访量过大,难免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总体来说是好书
  •     很好的一本书,读来很受启发。
  •       《南方都市报》书评人 焦建 作为一家拥有良好报道理想和愿望的大众传媒,《南方人物周刊》在创刊几年来的时间中,它所进行的人物报道尝试,在开拓这一报道领域的广度及深度之外,因为内容的独特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某种公共性。它在努力开掘热点人物多侧面内容的同时,也会努力将那些值得关注的非热点人物的思想和生活,作为一种提醒,呈现给广大读者。
      作为这本杂志内容的集结,李宗陶女士的这本《思虑中国》,便是这种意义的一种现实展现。而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来说,这本书中所集体呈现出来的,还包括对36位中外学人、思想家、文艺家的精神层面的再认识。
      起码对一个会愿意捧起这本书来进行阅读的读者来说,王元化、余英时、陈嘉琪、何怀宏、阿城、刘索拉、陈丹青……这些名字肯定不大可能是一无所知。但在除了简单的资料之外,我们对他们的思考和想法又有多少了解?除了他们自身的生活内容之外,在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些人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外人关注的?他们有哪些声音值得倾听?他们又愿意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大众对他们有所了解?
      通过访谈采访进行人物报道,并不是一种新鲜的报道方式。但把一个人真正写成一个人,把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报道的内容,不整“假大空”和套话,是这几年才逐渐复苏的一个过程。这种报道困难便在于,那些值得关注的“有性格”的人,他们要么不属于体制之内甚至是对体制有所怀疑和反抗,要么是久居国外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针对这些报道对象,真如阿城在本书后记里面所说的那样:“素昧平生,刚刚交谈了20分钟,我为什么要把心里所有的话告诉给你?或者说,为什么要把私人的事通过你告诉更多的陌生人?”
      是的,他们跟你交谈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即便是有些人希望通过传媒让别人对其有所了解,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是别人来说出这些话?
      或许这是所有新闻行业从业者一个共同的认识,从事这种职业之所以是有意思的,是因为它可以让记者本人每天都见识不同的事情和人物。这是一个简单的叙述,但填满这种叙述的现实实践,要远远超出单纯有趣的范畴。抛开单纯事件性报道给记者带来的人生安全的威胁和对突破能力的苛求之外,人物性报道需要的则是记者在另外一种层面上的努力。
      王元化、余英时、许倬云……假如不是彻底不知道什么是毫无畏惧,假如具备一点点敬业精神和对报道内容质量的自我期许和追求,采访这些人物都将会是一件令记者生畏的事情。李宗陶女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以自身的努力完成了这一系列令同行都可能会感到肃然起敬的报道。也许这些报道本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但在阅读本书的字里行间,读者或许发现,作为访者的李宗陶,已经赢得了被访者的尊敬和重视。她的问题,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需要认真对待和作答的。
      这或许是因为记者李宗陶女士本身的厚重。这种厚重所代表的是记者在进行报道时所具备的敬业精神和努力。正是凭借着它,记者才可能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尊敬,从而得以管窥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慢慢在啃余英时的十卷文集。前面三卷2005年读过,《重寻胡适历程》是以前唯一读过的单行本,其余的,慢慢啃,急不来的。只是囫囵有个了解,否则哪里敢提问。”“稿子终于成了。先是一万三,我自己删到一万一,编辑删到一万。今天看到定稿,欲语,忘言。晚餐好胃口。”
      不必再谈更多的细节,这种敬业的追求在本书中随处可见,能够完成针对这些人物的访谈,本身便是一种证明。而李宗陶女士在这个过程之中,已经对自己的报道,产生了自己的思索。这种通过自身的厚重对这些人思想世界的打探,已经成为了公共领域里有益的一种思想资源。“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这个评语,李宗陶配得起。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5/03/content_779008.htm
      
      这是原文,编辑删改的的确更清晰了:
      
      以自身的厚重打探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张立宪看来,他做《读库》的标准是——谈的都是百度Google不到的人物,要做内容的提供商,而不是简单的消息传播者。“因为那些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版面的上的人物,早就已经被掏干了,你做一个所谓的刘德华独家专访,又有多大的意思?他还能给你多独家的东西?”
      从单纯的传媒内容开掘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很有益的积极尝试,而张立宪先生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换一种角度来说,假如所有的传媒都以这种观点来进行新闻传播活动,那么或许也不是毫无弊端的。从极端的角度来说,每家媒体都在自说自话,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共识将因此无从产生。当然,这是及其理想的状态,大众传媒的特性之一,也是永远无法改变的一种宿命便是——它们肯定只会关注那些已经成为热点的话题,至于将来有可能成为热点的内容,还是交给张立宪这样的先行者吧,他们试对了,后者便会一哄而上,试错了,后者自然没有关注的必要。
      作为一家即便是拥有良好报道理想和愿望的大众传媒,《南方人物周刊》肯定也无法避免对于发行量的追求。但在这本杂志创刊几年来的时间中,它所进行的人物报道尝试,在开拓这一报道领域的广度及深度之外,因为内容的独特性,这本杂志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某种公共性。它在努力开掘热点人物多侧面内容的同时,也会努力将那些值得关注的非热点人物的思想和生活,作为一种提醒,呈现给广大读者。
      作为这本杂志内容的集结,李宗陶女士的这本《思虑中国》,便是这种意义的一种现实展现。而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来说,这本书中所集体呈现出来的,还包括对36位中外学人、思想家、文艺家的精神层面的再认识。
      起码对一个会愿意捧起着本书来进行阅读的读者来说,王元化、余英时、陈嘉琪、何怀宏、阿城、刘索拉、陈丹青、……这些名字肯定不大可能是一无所知。但在除了简单的资料之外,我们对他们的思考和想法又有多少了解?除了他们自身的生活内容之外,在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些人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外人关注的?他们有哪些声音值得倾听?他们又愿意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让大众对他们有所了解?在这些问题得到澄清之前,他们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的名字时常被提起,但除此之外,我们对他们,的确是一如既往的陌生。开掘这些人,应该算得上是对于社会公共知识资源的另外一种开掘的进路,这种进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比完全开采一个新的领域,要艰难一些。
      通过访谈采访进行人物报道,并不是一种新鲜的报道方式。但把一个人真正写成一个人,把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报道的内容,不整“假大空”和套话,是这几年才逐渐复苏的一个过程。这种报道困难便在于,那些值得关注的“有性格”的人——他们要么不属于体制之内甚至是对体制有所怀疑和反抗,要么是久居国外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针对这些报道对象,真如阿城在本书后记里面所说的那样:“素昧平生,刚刚交谈了20分钟,我为什么要把心里所有的话告诉给你?或者说,为什么要把私人的事通过你告诉更多的陌生人?”
      是的,他们没有体制的约束,跟你交谈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再加上对这些人的开掘所带来的意义本身,也并不足以让这些人真正对记者展开心扉;即便是他们中的有些人希望通过传媒让别人对其有所了解,为什么要选择你而不是别人来说出这些话?
      或许这是所有主动从事新闻行业的从业者一个共同的认识,从事这种职业之所以是有意思的,是因为它可以让记者本人每天都见识不同的事情和人物。这是一个简单的叙述,但填满这种叙述的现实实践,要远远超出单纯有趣的范畴。抛开单纯事情性报道给记者带来的人生安全的威胁和对突破能力的苛求之外,人物性报道需要的则是记者在另外一种层面上的努力。
      王元化,余英时,许倬云……假如不是彻底不知道什么是毫无畏惧,假如具备一点点敬业精神和对报道内容质量的自我期许和追求,采访这些人物都将会是一件令记者生畏的事情。李宗陶女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以自身的努力完成了这一系列令同行都可能会感到肃然起敬的报道。也许这些报道本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但在阅读本书的字里行间,读者或许发现,作为访者的李宗陶,已经赢得了被访者的尊敬和重视。她的问题,并不是一无是处,而是需要认真对待和作答的。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或许可以给上面的问题得出的一个答案是:因为记者李宗陶女士本身的厚重。这种厚重所代表的是记者在进行报道时所具备的敬业精神和努力。正是凭借着它,记者才可能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尊敬,从而得以管窥这些人的精神世界:“慢慢在啃余现实的十卷文集。前面三卷2005年读过,《重寻胡适历程》是以前唯一度过的单行本,其余的,慢慢啃,急不来的。只是囫囵有个了解,否则哪里敢提问。”“稿子终于成了。先是一万三,我自己删到一万一,编辑删到一万。今天看到定稿,欲语,忘言。晚餐好胃口。”
      不必再谈更多的细节,这种敬业的追求在本书中随处可见,能够完成针对这些人物的访谈,本身便是一种证明。而李宗陶女士在这个过程之中,已经对自己的报道,产生了自己的思索,如何避免让自己的报道不给被访者添乱?如何得以更加贴近这些人的心灵?这都是一种不止对记者本人,也是对这个报道领域里的宝贵实践和思索。
      外表秀气内在却强韧的李宗陶完成的这本书,这种通过自身的厚重对这些人思想世界的打探,已经成为了公共领域里有益的一种思想资源。“记者是其中有可能突破上下界面而提供另两层图景的人,他们的突破能力,决定了受众可能获知的世界的丰富和复杂。”这个评语,记者李宗陶配得起。
      
  •     也是随便拿的,但看完书前序言对作者“李宗陶”的吹捧,已经开始怀疑这本书的质量了。还好采访的都是些老前辈。读完:认识了一些人,哦,中国还是有些许认真的人的。仅此而已,他们到底是不是这样这书没告诉。
  •     书中有一位先生提出:中国的希望在坚定的温和派。窃以为是极具独立思考精神光辉的一笔。
  •     值得推荐的当代中国文化领域人物切片,,窥斑知豹,开言拓路。
  •     记者节の业务学习。认真踏实,毫无卖弄。
  •     09年读的,当时是沈茜学姐借我读的,读后忘记还她了~~
  •     不错。采访了好多我喜欢的人,而且挺有水平的。访谈类的书是一扇门。
  •     是旧书,但是内容很赞
  •     很好的一本书,堪同《访问历史》媲美
  •     2016年10月28日
  •     仔细阅读,受益良多。
  •     不知是不是受序言影响,我也觉得李宗陶采访文化人的几篇,比后面采访艺术家的要精彩,另个人感觉,问题提的比叙述好。可惜文化人里很多都是文字采访,表达是精准了,却少了访者和被访者现场的思想碰撞。很欣赏作者的态度,不了解谈何提问。
  •     这本书采访的人物众多,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大师是余英时、贺友直和卜正民,虽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但在行文中间能感受到他们质朴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思想情怀。
  •     自我的过滤。
  •     激进者往往比“沉默的大多数”更能吸引人眼球,但是我们需要有些坚定的温和者,他们该成为中坚力量——对人性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个人行为有坚定的原则,并坚守底线:不伤害无辜者,不侮辱那些哪怕有罪的人。 ——何怀宏
  •     中国目前人物采访中,写知识分子写得最好的吧
  •     人物众多且活灵活现,有见地,可惜不知为何总是”不够到肉“,可惜。
  •     本书是对"知识分子"的访问,我看了两篇,有个感受就是底层人物(所谓的"小人物"的命运,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关怀.我理解的底层人物不是我们通常意义说的"无产阶级",而是那是因为某种原因被"边缘"化的人,如刑满人员、吸毒、孤儿、无子女的老人,等等。他们除被体制漠视外,其生存基本上无保障,更谈不上受益于改革成果了。我想作为知识分子,应当更具有向“下”的眼光。我同意茅老先生“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观点,但看看现实,更多的是“为富人说话为富人办事”的人,在体制内尤其明显。这不是文明社会更不是标榜社会主义社会所应有之义。当体制或社会精英们普遍地对底层人物的生存乃至命运都漠视而不关怀,那这个体制以及精英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的生命是没有贵贱的。。。。。。
  •     从生平简述开始,就有了气质。 写作家最好,就是因为这气质,语言隔着云雾,象征隔着博闻,交流的意义不仅仅会弥散,也能深入。 有距离,才有联系。
  •     说来奇怪,我这种从小被人指责不爱说话的人,特别喜欢人物采访……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长为一个比较好的记者吧。
  •     大爱。
  •     很好的书,是正版书内容很好。
  •     作者是个不可爱的女人
  •     散在人物周刊时比较好读,但集成册之后,就觉得不怎么样了。
  •     若干年前读过,为此开始接触这些大家,李记者功力极深。如今做标记,是听闻她又出访谈录。有机会一定收全三册
  •     2014
  •     阿城五星
  •     因为看了《南方人物周刊》关于干露露的报道,特地去图书馆找了这本书来看。李宗陶的文笔真是太干净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