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地理人物 > 李鸿章传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5
ISBN:9787530624227
作者:梁启超
页数:153页

天下唯庸人无誉无咎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造时势的英雄还是时势造的英雄。一人之力究竟有多大。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千秋功过,百年骂名。为宦数十载,终是一儒生。

以一人而战一国

这是我在大学期间读的第一本书,说不喜欢有点自欺。首先梁启超先生的文史功夫自不提说,单凭其与李鸿章的政治背景、且与中国当时变革的国情息息相关。想必英雄相惜,梁启超先生写李鸿章传,名实所归。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定下了整个文章的基调——不是为了“坚持某某优越性批判谁及某某主义的必然灭亡性”等盖棺定论,也非“讴歌某某功绩”而肆意给人立活祠堂、挂牌坊。梁启超治史自有原则,是非公论,不罔事实却又不主观臆断,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气质底蕴。其中文字涉及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实在不由让人感叹“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那个时代,国人倍受凌辱,许多人只能各自作战。唐德刚的《顾维钧回忆录》也提到梁启超这句“以一人而敌一国”,可见梁先生对于那段世纪历史的描绘已经在史学界形成了共鸣。这本书,梁先生决无想让人喜欢或者厌恶李鸿章,而是让人们无限接近他以及那段深刻的、不堪回首的年月。喜欢近代史的人,不妨浏览阅读一下,不消半天,你对李鸿章此人会有新的见解。另外补充一句,自从我读完这本书,“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已成为我座右铭。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也都需要这样的勇气与判断。ps:李鸿章所处的是中国千年不遇的变动时候,历史要求他的出现无论进退都难免悲剧的下场。李鸿章贪婪敛财、排挤他人,但是他也筹建海军、设立工厂。外交之上又并非一味苟且卖国以赢取暴利,只是为当时清朝挣得喘息之机。至于他在国内为千夫所指,在国外还不免挨枪子、遭歧视。      另外,我可能忘了加上,《李鸿章传》最后有一章是梁先生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其不无道理和智慧。大家也可详读,从这点也能看到梁启超先生及其当时的史学界开始借鉴了西方的比较方法论。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过了好多年,还记得书中的这句话: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看了《走向共和》之后,很强烈的愿望要去看看《李鸿章传》,当然是梁启超版的。一直以来教科书上总是康梁并列,也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对梁启超并无太多好感——因为实在不DJ康有为。直到看完这本《李鸿章传》。同时很喜欢李鸿章的这句诗: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

不屈的黄鹄

有人说: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从这个角度回首过去,使人打了一个寒颤。纵有光辉的人性与温暖的正义,更多的却满目萧然。活在世上之士,有远大的志向与臻于完美的节操,却无奈地被时代带来的一切束缚,有无上的荣耀,更有言不尽的苦楚、血泪,都笼罩着悲壮的色彩。但这层蒙灰的纱,却依旧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为什么?明知道无法改变什么依旧奋不顾身?明知道结局依旧不放弃?明知道会如此凄凉仍不低头?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知道了结局,无法回头,却还必须走在一条注定失败的路上。颜文忠知道李希烈不会放过自己,却没有回头;于谦知道自己拥立景泰之后会遭遇清算,却至死不渝;张文忠想到过自己死后万历的冷酷,却依旧变法;林文忠临走之前考虑过销烟之后君王的无情,却正气向前。是的,这是背后的信仰与理念告诉他们,催使他们,却不曾想这竟可使他们如此执着。想知道这股力量究竟可以多么强大,一直在寻找着答案。视角停留在了《李鸿章传》之上,因为此书特殊的作者、主人公。两人只有在政治方面有过交集,但他们都在一条路上失败了,黯然离场,因此更能明白对方煎熬的感觉、艰难的处境。让我尤为敬佩的是梁公的眼界,对于世界各状之驾轻就熟,是近代以来国人中罕有的世界观,更为完整的史学体系,成就了当代人写当代史之不朽,近代人看世界之不朽。但纵然有梁公妙笔,此书能够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还是在于着笔李鸿章,那是中国人难以抹去的家国情节。李鸿章是个复杂的人物,是他曾带来了富国强兵的希望,而也是他的背影,让中国近代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但因此可确定“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对于任何人,只有给他一个更为精准的定位,才更清晰地明白他的所作所为。梁公说他是“适成为我国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而已矣”,确如其言,作为一生在中华传统熏陶下成长的人,往往于旧时代难以完全破格,愿意接受外来的文化,却源于自身的束缚,显得不彻底。在他的身上集中着近代中国难以取舍的选择。李鸿章一生之兴乃在于军事。太平天国十一年之动荡,拉开了一个新时代之序幕,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相继登上了这个舞台。曾国藩号召天下英杰,一时云集曾氏幕府。此间,李鸿章成长了起来。因其年轻时师从曾国藩,其又为年伯,故深受其重视,长期跟随从军,“盖其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忍不拔之精神,与其治军驭将,推诚布公,团结士气之方略, 无一不自国藩得之。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就于其才有心培养,然在其资历与当时主将相比尚浅,在曾国荃攻克安庆、浙江军务悉数托付左宗棠之后,便将江苏、上海要地之防御重任托付于他。当时之中心聚焦于曾国荃部,李鸿章之位置虽重要却并不关键,但在其中,不仅有曾国藩所给予的厚望,从中他也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资本——淮军,这对他今后的人生起着关键深远的影响。曾李一脉相承,其军事上,在于其用兵力求稳,这与他们的教育修养有关。曾氏练兵以“辨等明威”军礼、三纲五常之礼教、同乡共里之观念,形成长期强盛的战斗力,(各军效之)而后期湘军以压倒性优势围攻太平天国(曾国荃部从安庆至金陵、李鸿章自上海江苏方向、左宗棠自浙江方向、沈葆桢自江西方向等)各方部署,不可谓不慎。而李与曾一样,他们是全局统帅,有统筹全局的眼光与豁达,却并非面面俱到,“淮军名将,数程、郭、刘、潘、二张、二李”,使他们充实自己的实力,形成了英才济济的幕僚群体;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楚勇左宗棠,其人面面俱到,是个全才,然因此,阻碍了楚勇他人“出人头地”,往往军中牵一发动全身,缺其便瘫痪,而这种特点在日后的洋务运动及外交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李鸿章往往能够吸引一批人才在其麾下奋力,故在洋务运动中独占鳌头,举足轻重,绝无侥幸;外交中往往能算清各方利害关系,以尽量获得自己的预期目标。当时西人已盘桓上海,而初至的李,对此一无所知,却迅速地在这个势力交织复杂的环境里得心应手,得到了常胜军的全力支持。从中可见一斑:白齐文投降事件,“事闻,李大怒,立与英领事交涉。黜白齐文,使偿所攫金,而以英国将官戈登代之,常胜军始复为用。”“此实为李鸿章与外国办交涉第一事,其决断强硬之慨,论者韪之。”此亦是之后李外交手段之缩影,而在李所拥有的非凡名望,与他个人强硬不无关系。而在与常胜军的合作之中,李鸿章意识到了我国与西方的差异,但考虑到其时军事器物为要,而难以考虑更多,然也已经从外籍将领和外来人士口中,对那个遥远的西方有了个了解,他希望国内安定之后,如他方那般改革富国强兵(事后证明同仁也有此意),于是有了洋务运动。以上言者,我认为是李鸿章属于自己的个性,其他的,与家国死死缠在一起。在平捻之后,李基本已经取代曾在汉系中的领导地位。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尴尬也立刻暴露出来了。清朝“以东北一部落,入主华夏,以数十万之客族,而驾驭万万之主民”,再经历了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之后,对汉人有着与日俱增的戒备,因空有百万八旗绿营兵,却跟随着王朝江河日下不复昔日之光辉,起用湘军之类的汉人武装,既希望其能够竭尽全力剿灭威胁,又怕其发展成自己难以控制的强大力量。故曾国藩在平叛时拥有东南各省的军政大权,之后,清廷便匆匆收回了他的权力。后世论洋务运动多以为其失败在于推行者“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深不以为然。何人能够改变政体?观古之改革者,如韩文忠公德让、张文忠公居正,无不位极人臣,甚至功高震主,说一不二;近代政体改革者如德、日,俾斯麦和大久保利通皆是站在国家最高权力行政机关,自上而下改革。反观李文忠公,虽声望极高,然平叛结束,便打回原形,虽一生历任江苏巡抚、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然“仅有虚名,不能到任”,恒奔命于为清廷灭火,对于一个从未在京长期任职,关键时期未任军机大臣者,如何有最高权力进行必要的改革?此不现实。总理衙门虽凌驾于六部之上,然当时科举得志者皆往六部而去,随着骨干们的相继离世,后期的洋务派就面临着“后无来者”的尴尬。也就是说当时的洋务并没有得到清廷的完全支持,故只可部分领域、要地进行,大有地方改革到中央之势,此类改革有成功者乎?再者,清廷于洋务运动期间,竟破格启用汉人为军机大臣,却俱为“非与李鸿章同心同力同见识同主义者”(如李鸿藻、翁同龢),亦有提拔沈葆桢、张之洞分化洋务派之举(两人与李时有争执),其行令人心寒。然李曾有一种机会。曾以以伊犁与戈登论何以振兴中国,戈登答:“中国今日如此情形,终不可以立于往后之世界。除非君自取之,握全权以大加整顿。”而李君“瞿然改容,舌挤而不能言。”他何尝不知该如何改革,可是心里祈求有一种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君臣,这种纲常他认同了一辈子,一朝一夕已难改变。“李鸿章,纯臣也”。此虽于情理之中,却也掐断了中国希望的可能。这是他的选择,他没有那样的胆识与勇气,所以只能成为“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因此在我眼里,他注定不是那个时代的主宰者,只是一个执行者,他不能改变大局,只能在自己认定有希望的那条路上狂奔。而之后他努力的一切成果,都是由他的国家直接影响,他也无法改变,如世人瞩目的甲午战败和失意的外交生涯。甲午海战,与日本“未交绥而胜负之数已见矣”。近代有言海军军款用于慈禧寿宴而致败,非也。我方统治者始终“精神全在守局而不在战局”,故长期投入可防御即止,而明治疯狂备战,倾全国之力欲与中国豪赌。实际此战,赢者为亚洲霸主,加入列强行列;败者一无所有,任人宰割,而当局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不及平定太平天国的力度,只派出北洋水师,无论朝鲜战场如何,败局早已注定。梁公言:“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其时日本与华实力相差不大,实际相差的不是实力,而是远见,被英法打怕了的清廷只会为下一次战败未雨绸缪,却没有翻盘重来的谋断。此中,李鸿章虽是统帅,然朝廷之宗旨不可不从,若以己之意畅然而为,就不是他了,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一世之名尽付《马关》。曾言:弱国无外交。此切肤之痛。外交,实际是国家实力的缩影。无论是前期的亲英还是后期的亲俄,都是李鸿章就当时清廷之弱势无奈之举,他所要的不是示好于某固定的国家,而是可以让他的国家能够得到庇佑安宁的势力,而其中必是要付出代价的,以后世之眼界视之,非上策,一国需要独立自强方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平等发言的权利,然设身处地而想,他亦无奈。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却在国人眼里,形同秦桧,唾骂不已,然实则李之悲凉,亦是清廷之颓影,非其颓败,何以低头?但十足耐人寻味的是,当世有论,李鸿章、俾斯麦、格兰斯顿为三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称其为中国唯一可与欧美列强相与竞争之人物,其到德国、美国,欢迎之盛况,令人惊叹。我想,此是欧美人民对他的理解,他所做的和他们的领袖一样,用一切,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利益,此情举世通懂,故此份铮然铁骨,举世动容。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时,遭遇日本浪人刺杀,却拒不治疗,正言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而伴随自己的名字与不平等条约接连挂钩,方形成今日华人对李之百感交集,他只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个必然结局。而随着他的愀然离世,中国之格局大有变动,风雨飘摇中不知驶向何方,李未竟之事业,数十年后方有继承,念之断人肠。“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也许这就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印象,然诸人毕生之牺牲终有回报之日,而李侯前半生驰骋得意,后半生失意殆尽。我想,他预感到过那一天的到来,却走上了那条人生路,从不会也不能有反悔的余地,一切都倾注在这片土地上了。曾记否,登黄鹄号,望尽长江,共畅吾辈之志。那不只是他,而是他们共同的梦想:建康城上,燕子矶头缨请令。半生奔骑,绝域长云饮沅湘。陨晖威海,泣血碧涛逐浪溟。重梦黄鹄,诺重君记共海平。

唯庸人无咎无誉

第一次对李鸿章所处时代感兴趣,还是因为那部《走向共和》。此剧让我还对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等人物在脑海里有了深刻的印象,对那个清末民初的历史的风云变幻有了更深的了解。那时便深感中学时代教科书上的历史离原本真实的历史的差距有多么遥远。书中简单描述了李鸿章一生事迹,对于关键的一些历史事件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开首第一句的概括相当精辟,“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身处乱世担负如此国事重任的人,肯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开头先概述了当时朝廷的情况,正值中国两千年来专制政治体制进化的最发达阶段,相当腐朽的制度极大束缚住了欲有所作为的大臣。在满族人统治下,汉人的地位依旧卑微,无法掌控经济军事等大权。尽管李表面上位极人臣,然而他始终都没有军机大臣的实权。李初期跟随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军队中得到了不少的历练。对他 用兵的评价是“谋定后动,料敌如神,盖若天授,将将之才”。但其中有一桩令人不齿的行为,即违反招降敌人饶之不死的约定,坑杀了降兵。说他出尔反尔,背信弃义一点不为过。鸦片战争失败后,在朝廷的支持下,李开始主持洋务运动。“官督商办”,任用亲信,滋生腐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如造兵工厂,轮船局,电报局,修铁路等等,只是照搬了欧洲的皮毛,并没有学习到精髓而进行彻底地对制度等进行改革。“知有兵事而不知民政,知外交不知内政,知朝廷不知国民”,他并不知道,世界的竞争应该是国民的竞争,需要自下而上的改革。中日甲午战争,北洋军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败。其中李在外交上,军事战略上都错失多次良机,致使损失和危害加剧。纵使有其它因素,但他必须负起最主要的责任。结论:有才气无学识,有阅历无血性。无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是所有清廷官僚的代表,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旧时代的拔萃者,可惜当时需要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开辟者

李鸿章是一个将中国封建制度下为官中庸之道发挥至顶峰之人,善忍耐,知进退,贪财而听话,能干而无野心。可惜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已然是在大变革之中,一如游泳于瀑布之缘,纵使技术再好也没用,飞流直下三千尺,需要学会的是完全不同的技能:如何飞翔。1868年捻乱平至1894年甲午海战,26年时间里西方各国经历了各种混乱日本也开启了明治维新,各国对天朝的殖民各方面都有所消停,这是最好的励精图治迎头赶上的时代。然而我朝从统治者到各级官员主流文人却仍自以为是,那群老腐朽还在说着四书五经,礼义廉耻,殊不知整个下层建筑已经接近崩塌。李鸿章知道所有需要的“洋务”,却和其他文人一样还在说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面对本身制度上的原罪,不知洋务因何而生以何为生。他的洋务除了产生了官僚买办并没有真正的推动”西洋之实务“,浪费了近30年的宝贵机会。但如作者所说当时举朝之大员无一人能及,而只是因为出生得晚而站在历史的高处的我们又有什么资格马后炮?就像外媒说的,甲午海战是日本一国对战李淮一人,整个皇家同僚几乎都是掣肘拖后腿的。梁启超最后比较了李鸿章和霍光王安石以及外国首相总理,可是霍光是权臣挟天子以令天下,各国首相因其制度的差异也是位高权重,即使王安石也有皇帝的全力支持和信赖。可是李鸿章什么都没有,甚至没有戚继光,却要面对帝王的功高震主非我族类的猜忌心,要应对满清贵族的种族歧视,要面对汉人同僚的羡慕嫉妒恨,于是他要贪要钱要打点各色人等。如同之前说的张居正的境遇,上面那个一无是处的皇帝却可以对你生死予夺,皇权和封建制度的顺民教育让改革者无论成败都会不得善终。何况李鸿章本就没有张居正商鞅的胸襟,才干和远见,却遇到了比任何前辈都恶劣的内忧外患。他是旧时代封建制度的拔萃者,只可惜当时的中国需要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开辟者。无论如何他让清朝又苟延残喘了30年。毕竟当时的中国已经在2000年的封建制度下积重难返,任何由上而下的改革恐怕都是枉然,非彻底的革命无法根除。于是甲午海战前一年,太祖爷出生。

时代的牺牲者

大学读的第一本传记,虽然不是这个版本,但我很庆幸自己选到了这本泛黄的任公之著作... 从这本薄薄的传记,第一,不得不佩服任公的眼光,在那个年代,几乎是写同时代的人,甚至说是为他的一个政敌作的传记,能过做到这样的持论平允,真史家耶,比乎今天一些一刀切的什么定论不知要高明多少;第二,对于李文忠公,责骂绝非正确的态度,你责骂前先问问自己对这个人物了解多少?对这个人物所处的时代你又了解多少?蒋延黻先生有两个林则徐的论述,其实李鸿章又何尝所不是两个,同样一个是要明哲保身的李文忠公,而另一个则是为国难奔走的李合肥,只不过林文忠公运气实在好,没与洋人接过仗,于是名誉是保住了,国家民族却可能因此而浪费了二十年光阴,李文忠公却没这样的运气了,他不仅和洋人接过仗,还因为接过仗而更了解洋人,以至于过分的胆怯,这是他的弱点,却也是局势使然,但李鸿章的悲哀在于太多的不平等条约上署有他那长达二十多个字的头衔和名字,少荃越是要避免的责任历史却偏偏越要他承担,而这里面有多少成分是在替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背黑锅?你说要是李合肥要像林少穆那样死的是个时候,比如甲午战争爆发前,那后人又该、又会、又能给他怎样一个评价啊?悲乎,此乃19世纪中国难以避免之悲哀...

怀着敬意读历史

梁任公的《李鸿章传》开篇就讲到“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咎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李鸿章 则是诠释这句话最好的例子。仅就这一开宗明义的论题而言,这部传记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梁任公作为几乎与李鸿章同时代的人,却能够写出这部李鸿章传,既能够肯定他近代中国史的伟人的地位,也能不无痛心的指出他“不学无术”之处,实在是难能可贵。最近在西西河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讲读历史的“三个境界”:即一达到不知道“善恶”,不以现时的,甚至是历史上的褒贬为依据;讲的是权术;二达到不知道“对错”,讲的是天下大势;最后干脆不知道真假了。扣“卖国贼”大帽子是容易的,非黑即白的二元化思维也是我们一直被灌输的东西,这种东西能很好地起到弱化每个人独立思考的作用,所以是愚民的不二法宝。没有了独立思考,一切善恶、对错、真假都只取决于权力。这也是可能多数人今天看到对李鸿章“一代伟人”的评价会吃不消的原因了。“卖国贼”和“一代伟人”之间似乎根本是两个世界的用词,无法想象能用在一个人身上,而这就是历史。我想我是到不了“不知道真假”的境界了,我相信拨开现时的迷雾,总能够窥见历史的真实。而这部书所还原的历史,让我不仅是对李鸿章多了很多敬意,更对那段历史多了些敬意。

一读《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是梁启超在李逝后很短的时间里一挥而就的,洋洋洒洒几万言,深为后世所赞。昨天看的这个版本即列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系列中的一部。虽然任公文多以半白半文于世,可坦言之,本茨的文言功底确实有限,很多地方没有看懂,没有仔细推敲之。加之重温李个人的历史,如同重走百年中国的屈辱路,四五个小时,打心眼儿里压抑得很。一读下来,收获不多。从梁任公的笔法上来看,这个传确实很有新意:从李鸿章的军事,政治,外交几个大部分按时间顺序逐步展开,最后又添加与历史或当时的伟人作以比较。从李鸿章的成长足迹上看,少年早入仕途,真正发迹却已人到中年,名于世间已经垂暮老已。虽然权倾数十载,可生前身后,毁誉不绝于耳,即便如今,也是说不断,理更乱的一个人物。梁任公也自言之为李做传,乃心中钦佩致极,对这样一个“时势造之英雄”,若任凭“俗儒”诋毁,实不忍。然而,李鸿章却不是“造时势之英雄”,面对三千年中国未遇之大变局,他多隐忍于列强,多以夷制夷而无果……丧权条约多出其手……难咎一个千年骂名。加之当初因为对阵太平天国,平捻军起家,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绝对被认为是个秦桧似的人物。就连我在同专做近代史研究的沈老聊天中都能感觉到,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对于老一代研究者来说,是个什么货色。但诧于梁任公在那么久远的当时就有如此精到的看法,真不愧为时代的伟人。李鸿章的可取之处就在于敢做敢为,少言多为,从他手中出现了多少个中国近代第一,名副其实的实干家。然而,办洋务在现在看来,徒然只学西方之皮毛,却未认识到精髓。依任公言,他是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实业上,不知“西方之本原”。梁启超的这部他生平唯一的一部人物传记作品不禁表现出前瞻性,旁征博引,眼界很宽。但是毕竟是同时代的人,史料很多当时是不会公开的,细节,旁证的缺乏显得此书更像一个时评。加之梁任公是戊戌变法的元老级人物,对于袁世凯等人还有不少看法,以至于不少地方出言谨慎。如果让本茨论喜欢的任公的文章,还是首推课本上学到的《少年中国说》,激扬文字,毕竟代表了一个时代青年人的豪气。对于李鸿章来说,《李鸿章传》在政治、军事、外交上的标注,看起来还是很完整的,但确实缺少我们对于他,作为活生生的一个人的了解。合上书,我尽力搜索这我曾知道知道和李鸿章有关的人和事儿。如曾经看过的《李秀成自述》,记得似乎对曾帅的附会和认同更多,一个是忠王,一个谥号文忠,都是豪杰人物只是个为其主;曾经看过的电视剧《北洋水师》,记得老城谋国的李中堂仿佛北洋一班留洋生的教父一样;曾经看过的电视剧《走向共和》,记得年迈隆终的李中堂残喘沙俄的催逼签约时……对了,前一阵看过一本关于张爱玲身世的书,才知道她是李鸿章的外孙女,她的父亲张佩纶据说一直是李鸿章的钱匣子。张爱玲笔下的《金锁记》的原型就来于李家大宅门,几个儿子争家产,最后也是富不过三代,不知道李文忠公是否在天有灵,看他的大家子最后破败的也七零八落……作何感想……大清的江山自然也是一样了……旧的毕竟要过去了……

来日之英雄

梁启超之论诚深刻也!然李氏之功罪于历史已然逝去,梁氏之高论可为后世鉴赏:夫文人治国,切不可不学无术,不可不识国民之原理,不可不通世之大势,不可不知政治之本末。宜借昔日之时势,而造以新时势,如此,则可为我大华之新英雄代表也!

从李鸿章传看两人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梁启超,其自身经历和思维模式让《李鸿章传》成为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式的人物传记。正如其在序例和绪论中所说“夹叙夹论,其例实创自太史公。”但是太史公之后的大多文人,“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后人短于史识,不敢学之耳。”由此,梁启超可谓是拾起两千年前的遗风,而为后世的人物传记提供了模板也。新颖的格式、畅达的语言有西方之韵味,其在旁征博引的史料、宏大气魄的叙事、已经实事求是的实录方面又继承了中式传记的传统,可谓是中西合璧的先行者。2、历史不佳的笔者,初次阅读时先跳过了序例,读完之后也并无特别的感触,只是觉得既然梁启超在李鸿章去世一个月内就著写此书,想必也是在同一个时代但是彼此毫无交集罢。然,其在序例中道:“合肥之负谤与中国甚矣。著者与彼,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必非有心为之作冤词也。……盖作史必当以公平之心行之,不然,何取乎祸梨枣也?”他也真正做到了”Paint as I am”,阅读之时能让读者几乎完全感觉不到著者与被著人之间的关系,在评价李鸿章的性格、行为优缺点的时候也非常的客观公平。在众人皆唾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之时,梁启超提出了换位思考的概念,进而对李鸿章这一举动的理解。但同时,对于李鸿章身上所具有的带有浓重官僚主义的欺上瞒下、夸大事实也毫不避讳地直接点出。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评述,有的只是一个冷静睿智的史学家、旁观者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作为其政治公敌的梁启超心中的愤懑不满。3、虽然作为李鸿章的传记,理论上应以讲述李鸿章的生平事迹为主。然而实际上,在著书过程中,作者心中似乎有一个描述整个李鸿章所属时代的宏图壮志,前三章作者就分析了李鸿章的位置和所处时代的背景等等,在《兵家之李鸿章》章节中,梁启超更是毫不避讳地直呼:“按李秀成真豪杰哉!”也有花大量笔墨在描写其他人的伟绩丰功。事实上,就像梁启超说过的,他决定要很快写好李鸿章的传记就是因为,对于这四十年间,不论人们提起何事,总是离不开李鸿章的身影。可以说,李鸿章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时代造就了李鸿章,同样,李鸿章也改变了这个时代。梁启超写背景、写他人、写时代,但在这些众多的引用史料之中,李鸿章都是它们的魂,它们围绕着李鸿章、影响着李鸿章、也受李鸿章改变。所以总体上说,这些其他的笔墨都是用来丰满全书中心人物李鸿章的形象的,但同时作者对于李鸿章的重视,也正是因为李鸿章对于这些“史料”的影响。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不同于西方传记文学会选择大英雄主义的人物,带有个人崇拜的色彩;也不同于中国传记文学会选择道德修养较高的人,带有对圣人的崇拜和敬仰;梁启超对于李鸿章这一题材的选择,就已经不符合中西方传统对于“配得上人物传记的人”的固有思想,他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李鸿章作为一个褒贬不一的人,梁启超用三句话来总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他称李鸿章为“不学无术”,是“时势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带有一点,“世无英雄,而令竖子成名”的意味。但是真的有可以造时势的英雄吗?时势,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少一不可,其中之人和,就需要许多人的协助,要让周围的很多人都处在正确之位置上。再英雄的人,在“造时势”的时候,难道不需要人和吗?难道不需要他人的响应号召吗?以“造时势”之英雄去衡量李鸿章,这一标准是否太过严苛?2、《李鸿章传》到底是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传记文学?说是文学,其似乎又有较多的史料堆砌,有太多的与传主无关的人与事的评价,是否叫历史传记会更好?————————————————————————读史作业,正经脸————————

才,识,运

把整个王朝的衰落推到李公身上,是不公平的,但他对于甲午战争,还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是役,李公一世英名付诸流水,但对他出使日本,被枪击,仍坚持谈判,还是很钦佩的(很想知道,到底谁是凶手)。对于中国的发展模式,他是有领导责任的,但官督商办这种体制,在中国历史上应该也是源远流长了,对于历史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的,洋务改革,从官督商办,练海军,办招商局开始,一直到梁启超的君主宪制,最后才发展到五四运动。。。。,总是先改革经济,再改革制度,最后才会改革思想。坚持不懈,死而后已是李公的优点,也是他的悲哀,也是我们的悲哀,今日割东北,明日割台湾,列强虎视眈眈,生于末世,负千载骂名,独怜斯人。

坦诚说,写的一般

文中充斥了太多的主管臆断,与其说是李鸿章传,不如说是一本借题发挥的革命书。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心情固然能够理解,但叫这个书名确实容易引起误解,叫《李鸿章评传》也许更加恰当一些。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传记已经读完,纵观这清末40年,件件大事有李的影子,正应了梁公的那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整个天下人都恨你,你便是奸雄,整个天下人都称赞你,你便是当世豪杰,所以李不是庸人。本书从李未达始写,继而写了,兵家之李,洋务之李,外交之李,投闲之李以及李之末路,兵家之李是其发达之初,和李秀成可谓冤家,对手,李的成功正是因为有李秀成这样的对手,鸿章用兵,谋定而后动,料敌如神,故在军中十五年,未尝有所挫衄。虽幸运,亦岂不以人事耶?虽如此,但兵家时期的李鸿章处处都有曾国藩的影子。洋务者,洋人之业务也,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一战,兵败如山倒般,此役并非不可打,以实力而论,可以一战,再者,北洋当时实力应当超过日本海军,但论决心,日本背水一战,决非北洋可比,西有论者: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过,但亦近之。甲午战败,李鸿章前半生的得意便至此为止了。再说李之外交,近代中国多败于西方列强以及邻国日本,输了仗便要去和谈,而西方人也一直认李鸿章这个人,所以李总是以和谈的身份外交,已经是败仗了,谈判的资本不多,但李也利用了群雄间的利益关系,为国家争取了一些利益,但各种条约你也只能签不能拒绝,小国无外交啊。投闲没什么好说的,搞搞内政在梁公的眼里是大材小用,自然就算是投闲了。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还行。

书中夹杂了非常多的文言文,看了很吃力,再加上是在ppc上看的电子书,就更吃力了。总得来说,说李鸿章是卖国贼是不对的,卖国的是清廷政府,自己不自强,只能是被欺负了,赔款是一亿两,一亿两雪花花的白银在赔,靠,都是民脂民膏啊。这群官僚。

有情 有深情

近代历史一片混乱 写史写传的人也各成各家各派之言 利益 信仰 主义混杂 很少很少这样客观且情深意重的写人写事写史人了 所以梁君就是梁君 不愧于盛名 感叹其对吾国吾民之深情深意 亦感叹其对于他其同时代之人之同情同感

还历史人物一个公道了,但李中堂也远不能称千年一遇之人杰。

给李鸿章一个公道:碍于其所处之势,不敢大展拳脚,妨于其学识所限,注定不会有大作为,鞠躬尽瘁但只是修补救火,无济于事,最到位的评价我觉得是——“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之人也,有閱歷而無血性之人也。彼非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後彼彌縫偷安以待死者……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原文)。”今人看来,也大抵如此

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

书中梁启超这样总结评论李鸿章:“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波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里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李自被曾国藩举荐任江苏巡抚,训练淮军,指挥有度,平定发、捻之乱,后来又因普法战争之利,办理天津教案,声价顿增,扶摇直上。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误判形势,失先机于日本在前,盲目自信,引虎狼之俄国在后,洋务运动中创建的北洋舰队也全军覆没。李赴日本做停战谈判,虽尽心尽力,难免大局已定,李中弹而不取,得以稍许挽回,可见李用心之切,处境之艰。李与俄国签订密约,也颇受人诟病。后年事已高,游历欧美,治理黄河。至八国联军侵华,临危受命,收拾残局,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城下之盟,李力所不及,李心力交瘁,不久便去世,晚年如此,景况堪怜。所以梁“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也”。李之功劳,多在于平定内乱,外交之功,其有不识大势之责,但纵使李放眼世界,形势所迫,内外交困,也不可改既定之局。书中从兵家、洋务、中日战争、外交、投闲、末路等不同阶段剖析李鸿章生平,旁征博引,更有将李与古今中外风云人物对比。论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文笔工整,通达圆润,别有韵味,值得一读。

英雄眼中的英雄

李鸿章者,中国近代史上的英雄人物;,梁启超亦一代之豪杰.英雄惜英雄,此为书的最大特点.梁启超者,一代大才子,其见识之深,见著笔力,激情澎湃,足动人心.我最喜欢的是前两章,既绪论和李鸿章之位置.绪论开篇即云: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非大气度者不能做此语.篇中对李鸿章的评论写的大气蓬勃,感情深入,令读者感同身受,亦为李鸿章嗟呀不已.第二章先从全局的角度分析李鸿章所处的环境.一: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二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满洲人入主中夏之国,而又当混一已久,汉人权利渐初恢复之时代也.此语亦见作者的见识眼力.全书的精彩部分都见著于作者的评论.至于具体的考据分析,我觉得作者都不够严密,那它来和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相比,可见其弱点.虽然如此,能够把人物传记写的这样气势磅礴已足以称的上是一流的著作.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九一八事件

前几天恰逢九一八纪念日,网络微信上很多探究张学良不抵抗原因的文章。今天读到李鸿章传里所写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以一人战一国,甚是悲惨。而战败后,有广东官吏致信于日本政府,要求归还广丙船只,并称中日战争与广东不相干,急于撇清,情急之下,竟丝毫没有“国家”的概念。梁公感叹,国家飘零之际,封疆大吏都只顾保存自己的实力,无人捐饷无人派兵支援,李鸿章可不是以一人之力战一国?再仔细看九一八事件发生时,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不止蒋介石与GC的对峙,还有当时全国各地其他的军阀,正是混乱之及。各方博弈的结果,才最终促成了张学良的不抵抗。此番形势下的联合抗日,可谓是难上加难。这与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很像。因为没法确定其他各派会抗日,单独一派自己宣布抗日,则是大大有损自己的实力,很可能有为其他派别做嫁衣的风险。对每一派别来说,不抵抗而保存实力,是最好的选择。而如此以来,对全中国来说,则是日军大举入侵,国土沦陷之快,令人叹惜。由此可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中国来说是多少的重要。黄仁宇先生在其著作里面不止一次的分析过,现在想来,真是非常精辟。

非勝其難,則不足為英雄

一直在看官方指定的史書,開始看時,感覺說的很對,在看很佩服,第三次看,感覺轉變,我對書中很多問題的看法有疑問,所以我需要輔助資料閱讀。正好,借用李鴻章這個線索,此書講述了從1860-1900這四十年中國近代歷史演進,很多細節,讓我感慨很多。看完這書,想起我很喜歡的一個歷史學家的段對話,記者問他:“你一鑽進故紙堆幾十年,不枯燥嗎?”他回答說:“歷史並不枯燥,而只是我們沒編號書而已。”梁任公的文史功力讓我折服,此書成書時間大概在一九零二年左右,即李鴻章去世不久,書中所載時間都是離作者不遠的歷史,所以我對裡邊史實的真實性有一定信心。關於李鴻章這個人,真的有太多可以討論的,但是讓我總結來說,客觀上他生不逢時,他遇到的情況比伊藤博文麻煩很多,搖搖欲墜的龐大帝國,非他一人所能支撐,像書中所言,所謂家務之役,“非戰一國也,戰一人也”。主觀上,李確實受到太強的歷史局限性,他無法超越,也無力。青年中進士,壯言“三千年來誰著史,一萬裡外慾封侯”,所體現的出了自我奮鬥和抱負之外,還是忠君之流毒,我認為科舉制度最大的流毒就是忠君的思想,在李之後的康有為體現的尤為突出。全書十二章,最後一章是作者對李鴻章的評價直言,其中關於李與俾斯麥的比較最為精妙,在結論出,梁任公如是說:“人各有所難,非勝其難,則不足為英雄。李自訴其處之難,而不知俾斯麥亦有之難,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敗之數亦若是己耳。故持東西俾斯麥之論者,是重誣二人也”。

笔记摘录分享~

及曾胡诸公,起于湘鄂,为平江南之中坚,然犹命官文以大学士领钦差大臣。当时朝廷虽不得不倚重汉人,然岂能遽推心于汉人哉?曾胡以全力交欢官文,每有军议奏事,必推为首署遇事归功,报捷之疏,待官乃发,其挥谦固可敬,其苦心亦可怜矣。试一读曾文正集,自金陵克捷以后,战战兢兢,若芒在背。以曾之学养深到,犹且如是,况李鸿章之自信力犹不及曾者乎?吾故曰:李鸿章之地位,比诸汉之霍光、曹操、明之张居正,与夫近世欧洲日本所谓立宪君主国之大臣,有迥不相俟者,势使然也 —— 李鸿先是八酋之降也,戈登实为保人。至是闻鸿章之食言也,大怒,欲杀鸿章以偿其罪,自携短铳以觅之。鸿章避之,不敢归营。数日后,怒渐解,乃止。 按李文忠于是有惭德矣。夫杀降已为君子所不取,况降而先有约,且有保人耶?故此举有三罪焉,杀降背公理一也,负约食言二也,欺戈登负友人三也。戈登之切齿痛恨,至欲弑刃其腹以泄大忿,不亦宜乎?虽彼鉴于苗沛霖、李世忠故事,其个或有所大不得已者存,而文忠生平好用小智小术,亦可以见其概矣。 —— 李鸿按李鸿章平吴大业,因由淮军部将骁勇坚忍,而其得力于华尔、戈登者实多,不徒常胜军之战胜攻取而已。当时李秀成智勇绝伦,军中多用西式枪炮,程刘郭周张潘诸将,虽善战,不过徒恃天禀之勇谋,而未晓新法之作用。故淮军初期,与敌相遇,屡为所苦。李鸿章有鉴于是,故诸将之取法常胜军,利用其器械者亦不少焉。而左宗棠平浙之功,亦得力于法国将官托格比、吉格尔之徒甚多。本朝之绝而复续,盖英法人大有功焉 —— 李鸿按李秀成真豪杰哉。当存亡危急之顷,满城上下,命在旦夕,犹能驱役健儿千数百,突围决战,几歼敌师。五月十五日之役,曾军之不亡,天也。及城已破,复能以爱马救幼主,而慷慨决死,有国亡与亡之志。推古之大臣儒将,何以过之,项羽之乌騅不逝,文山之漆室无灵,天耶人耶?吾闻李秀成之去苏州也,苏州之民,男女老幼,莫不流涕。至其礼葬王有龄,优恤败将降卒,俨然有文明国战时公法之意焉。金陵城中十余万人,无一降者,以视田横之客五百人,其志同,其事同,而魄力之大,又百倍之矣,此有史以来战争之结局所未曾有也。使以秀成而处洪秀全之地位,则今日之域中,安知为谁家之天下耶!秀成之被擒也,自六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几三日间,在站笼中慷慨吮笔,记述数万言。虽经官军删节,不能备传,而至今读之,犹凛凛有生气焉。呜呼!刘兴骂项,成败论人,今日复谁肯为李秀成、扬伟业发幽光者?百年而后,自有定评,后之良史,岂有所私。虽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曾、左、李亦人豪矣。 —— 李鸿又岂惟不任受而已,吾见彼责李罪李者,其可责可罪,更倍蓰于李而未有已也。是役将帅无一人不辱国,不待言矣。然比较于百步五十步之间,则海军优于陆军,李鸿章部下之陆军,又较优于他军也。海军大东沟一役,彼此鏖战五点余钟,西人观战者咸啧啧称赞焉。虽其中有如方伯谦之败类(或谓伯谦实为救火保船。海军兵机当尔云。),然余船之力斗者固可以相偿,即敌军亦起敬也。故日本是役,惟海军有敌手,而陆军无敌手。及刘公岛一役,食尽援绝,降敌以全生灵,身殉以全大节,盖前后死难者,邓世昌、林泰曾、丁汝昌、刘步蟾、张文宣,虽其死所不同,而咸有男儿之概,君子愍之。诸人者皆北洋海军最要之人物也,以视陆军之全无心肝者何如也,陆军不忍道矣。然平壤之役,犹有左宝贵、马玉昆等一二日之剧战 —— 李鸿当遇刺之初,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 —— 李鸿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贰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后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其法列下:第一次平分递年之款,于两年内交清,第二次于三年内交清,第三次于四年内交清,第四次于五年内交清,第五次于六年内交清,第六次于七年内交清 —— 李鸿和议,不过其十二事之结果,无庸置论者也。 —— 李鸿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或者以和议之速成为李鸿章功,固非也,虽无鸿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丛垢于李之一身,以为是秦侩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何如矣。要之李之此役,无功焉,亦无罪焉。其外交手段,亦复英雄无用武之地。平心论之,则李之误国,在前章所列失机之十二事,而此和议,不过其十二事之结果,无庸置论者也。 —— 李鸿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鲍叔,韩信之萧何也。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文正肘下之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 —— 李鸿第九,李鸿章与张之洞。十年以来,与李齐名者,则张之洞也。虽然,张何足以望李之肩北。李鸿章实践之人也,张之洞浮华之人也。李鸿章最不好名,张之洞最好名,不好名故肯任劳怨,媸名故常趋巧利。之洞于交涉事件,著著与鸿章为难,要其所画之策,无一非能言不能行。鸿章尝语人云:不图香涛作官数十年,仍是书生之见。此一语可以尽其平生矣。至其虚骄狭隘,残忍苛察,较之李鸿章之有常识有大量,尤相去霄壤也。 —— 李鸿第十二,李鸿章与俾斯麦。或有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者,虽然,非谀词,则妄言耳。李鸿章何足以望俾斯麦。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敌国也,李鸿章所夷者同胞也,以内政论,俾斯麦能合向来散漫之列国而为一大联邦,李鸿章乃使庞然硕大之支那降为二等国,以外交论,俾斯麦联奥意而使为我用,李鸿章联俄而反堕彼谋。三者相较,其霄壤何如也。此非以成败论人也,李鸿章之学问智术胆力,无一能如俾斯麦者,其成就之不能如彼,实优胜劣败之公例然也。虽李之际遇,或不及俾,至其凭藉则有过之。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李自诉其所处之难,而不知俾亦有俾之难,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败之数亦若是已耳。故持东李西俾之论者,是重诬二人也。 —— 李鸿第十六,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李鸿章与日相伊藤,中日战役之两雄也。以败论,自当右伊而左李,虽然,伊非李之匹也。日人常评伊藤为际遇最好之人,其言盖当。彼当日本维新之初,本未尝有大功,其栉风沐雨之阅历,既输一筹,故伊藤之轻重于日本,不如鸿章之轻重于中国,使易地以处,吾恐其不相及也。虽然;伊有优于李者一事焉,则曾游学欧洲,知政治之本原是也。此伊所以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苴,画虎效颦,而终无成就也。但日本之学如伊藤者,其同辈中不下百数,中国之才如鸿章者,其同辈中不得一人,则又不能专为李咎者也。 李鸿章之治事也,案无留牍,门无留宾,盖其规模一仿曾文正云。其起居饮食,皆立一定时刻,甚有西人之风。其重纪律,严自治,中国人罕有能及之者。不论冬夏,五点钟即起,有家藏一宋拓兰亭,每晨必临摹一百字,其临本从不示人。此盖养心自律之一法。曾文正每日在军中,必围棋一局,亦是此意。每日午饭后,必昼寝一点钟,从不失时。 —— 李鸿十九世纪列国皆有英雄,而我国独无一英雄,则吾辈亦安得不指鹿为马,聊自解嘲,翘李鸿章以示于世界曰:此我国之英雄也。呜呼!亦适成为我国之英雄而已矣,亦适成为我国十九世纪以前之英雄而已矣。 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嗟乎: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 李鸿

用心去生活

一个极有见识之人写一个极有争议之人,清楚地在作为常人的我们和非常人的他们之间划了一道鸿沟。虽然鼓励自己用心去生活,然而我既达不到梁启超的见识,也达不到李鸿章的能力,臧否人物需要非常谨慎。反诸自身,就意味着看身边每一个人,都需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如同《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所教的一样。同样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努力,不求比肩,只求自己做好。

嘿,朋友,世界早已改变了

当瓦特带着蒸汽机出现时,世界就开始改变了。1863年,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年份对世界的感觉是什么?如果告诉你,这是太平天国石达开兵败的日子,会不会觉得这仍是个中古的时期?那假如告诉你,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那年的伦敦建成,会不会却觉得那是近代或是现代文明的开始?李鸿章就是在这种新旧冲突、世界融合的时期开始登上舞台的。不学无术,这是书中梁启超对李鸿章的多次批评。说他“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李鸿章最早是跟着曾国藩打太平天国,而他的淮军能有这么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常胜军。常胜军是英国人戈登建立的一支西式部队,军制、兵器、治军、指挥无一不给李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正是因为看到了常胜军,李的淮军才从此进入了火器时代,成为清军的佼佼者。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只因为他们看得更远。当大多数人还在浑浑噩噩不知所以时,李鸿章已经在思索怎样利用西人的技术来促进中国的进步,这也是梁启超夸奖他的地方。可是梁也叹息他只看到了这些,仅仅停留在机器层面,没有看得更远。也就是梁所说的,他只是一个时势所造的英雄,并非是一个创造时势的英雄。当全中国都在会说西人只不过强在奇技淫巧时,李也跟着这样认为,对全球大势毫无所知,当西方各国忙于普法大战无暇东顾而草草结束了天津教案时,李鸿章还以为是自己学精了战国纵横捭阖之术而制服了西人呢!可见就算是李这样的时势英雄,也不能不囿于环境的限制。那假如我们周围的人都在说往东的时候,你还能坚持去西么?李站在中国的最高点,看到的也只有中国,那我们能看到多远?过了一百多年,我们多少人还在把自己囚禁在巴掌大的地方?在多数人看来,世界就是以自己为圆心的十公里范围,生活的城市就是这个世界。嘿,朋友,世界早已改变了,你飞到地球另一面也就十个小时呢,别以为自己小人物和世界没关系,大家都一个村子的,别哪天像个野人似的惊讶这是什么那是怎么回事儿。

合肥合肥奈若何

人很多时候读书读出来的感受总是和个人当时的际遇与心境息息相关,同一本书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年纪读来就总有不同的感受。这次我读李鸿章传是初读,也就花了一周的时间吧,每天读点,囫囵吞枣,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也没思考很多,所以在书评里不会怎么引用文章中的内容,再加上我现在也才大学二年级,也许感想不会很多吧。回忆起来我第一次知道李鸿章是小时候看一部叫“走向共和”的电视剧,也记不牢啦。后来再见到李鸿章是在初中历史课本里吧,当时似乎对李的评价又说其卖国贼的,老师也讲过弱国无外交,总归是一笔带过。后来高中阅读的东西突然多了,有的时候也喜欢装装深沉,装装逼,说起李鸿章还扯些什么弱国无外交啦,李中堂其实可谓是古今变局之第一人啦怎么怎么。其实老实想想,自己当时懂个屁啊,即使现在懂的东西也不比一个屁多多少。废话不多说了吧,说说我读完本书的一些感受。就如题目所言,全书那么读下来,满满的都他妈是无奈。就如梁启超所言,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不是造时势的英雄,就算是吧,就算是也是极牛逼啦,又何必苛求呢。李中堂,你已经不容易啦,梁启超拿你和诸葛亮比,和俾斯麦比,和霍光比,要我说,比个头啊,你所遇到的困难没有一个人遇到过。不他妈展开了,你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在当时中国刚刚接触西方外交的规则下,能够如此游刃有余,在我看来已经对得起世人了。老实说,人啊,或者说大多数人,包括我,这个愚蠢吧,其实实在是有点太愚蠢了。。。。。。中堂你一定知道的。也许你曾经很在乎吧,可是后来你都无所谓了吧。

也说梁任公的“李鸿章”——我读《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问题在不学无术,这个评价未免有点儿狠,但读完全书,读者也不得不同意这样的评价。不从普通百姓的“卖国贼”的角度,不从文人志士的“伟人”的角度,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梁启超对李鸿章做了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从率领淮军在苏南的三座小城发迹,李鸿章终于不用“郁郁不得志”了,跟随曾国藩奠定了他一生学术智识的基础。这本书从兵家时代的李鸿章谈到洋务时代的李鸿章,其权势、资源、地位一步步位极人臣、如日中天,至甲午战败而轰然倒塌;到了外交家李鸿章,捉襟见肘却鞠躬尽瘁,但终究无法挽救晚清之势。评论要客观,那么就必须将历史人物放于其所生活的时代中去。有历史的大背景做铺垫,我们不免对那个时代扼腕叹息,对时代中的人也有同情之感。纸上笔下,可以看出梁任公的情绪跌宕。洋务运动等处处掣肘,有志不得伸,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被舆论和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梅特涅、俾斯麦等相提并论。梁对此是不认同的,他并不认为李所做的并未有功于国家和民族,无法望上述人物项背。李鸿章认为自己被全国人所牵制束缚,有志向却不能实现。梁一针见血地指出:伟大的英雄人物向来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营造势力,而李鸿章如日中天之时,他仰仗的资本远为优厚,并未达到理想中的成就。这是因为他是个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只能查漏补缺的人,他的为国为民热忱不足、开拓的血性不够,缺少魄力,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政、知有政治而不知有经济。然而,19世纪下半页崛起的世界强国有梅特涅、俾斯麦这样的影响人物,我们怎么能没有自己的英雄呢?于是我们把他推出去说,这就是我们的英雄,以此聊以自慰。根本原因是举国上下确实没有英雄,所以他只能算适合成为英雄,并且只是19世纪以前的英雄罢了。而更加不行的是,以后内忧外患的风潮,比李鸿章生前的时代厉害好多倍,但是即使李鸿章这样的人物也很难找到了,“想到中国的未来,不仅令人毛骨悚然”,梁任公切切之心,溢于言表。让人联想至后来我民族的命运更加支离飘摇,而再无可勉强支撑全局的人物,梁所忧虑的成为现实,这让每一个读到此处的人,无不有潸然泪下之感。世上无英雄,方知英雄之珍贵。正因此,梁才对李鸿章定语过狠、期望过高:没死之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死后,没有留下负责后人的百年大计。这对他的要求着实是高了。他虽然意识到晚清遇到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却也更多的是拥有了传统的属性:惟强者是从,容忍力极强、倔强无私、巧于辞令、狡猾、自信自大,敢于担当,虽然知道大势已去而依然任劳任怨修修补补。这些属性虽是传统的优点,又怎能在弱肉强食的列强时代真正令中国自强呢?所以,他所有努力的最后结果却使中国自甲午后从一流国家变成了二流国家。而面对百般的危难和纠纷,朝廷上下无人可担当之时,李鸿章站了出来,其实可以看出,他的处理并不是最好的,但就是这不是最好的结果却找不到第二人来担当。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慨叹的缘故:国家着实没有可以依赖的人才了。在亟需继往开来的时代,李鸿章于开拓时代无有建树,那就将他作为传统之人,看他的建树吧。立德立功立言,是传统儒家士大夫追求的臻高境界。这样看来,李鸿章劳碌一生,立德并未看出来;伴随着外交和战争的失败,立功也是有苦劳有功劳;立言更无法与他的老师曾国藩相提并论。这也许就是梁所评价李“不学无术”的理由吧!而一个人会留名于史册,始终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读者,我认为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他的不辞担当,不屑于被骂“卖国贼”,为国家实际利益不计个人名誉得失。在众多的条约签订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唯有任人宰割,可朝廷上下只有李鸿章甘当了历史的替罪羊。明知历史会记上一笔,却不避责任,隐忍争取减少哪怕一丁点的损失。这是他唯一能够有所贡献的了。掩卷感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于历史、于未来,看似有回还之力,却从来无法逃脱时代的囚笼,因为囚笼已由传统、文化、制度打磨而就,囚笼牢不可破的坚固助推着大厦之倾。而大厦之倾,才有奋起之醒。尽管中华民族在近现代的过程中,觉醒很慢,但这个东方睡狮究竟是醒来了。无论如何,历史会记住李鸿章以及和李鸿章一样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之河中翻滚的人物。

大哉,卓如

这本书在史学研究方法上开近代之先河,以卓如公为基线无限前退,百世无此法作史者。即将文忠公之传记分为:兵家之李鸿章(上下),外交家之李鸿章,洋务之李鸿章,赋闲之李鸿章。。。条分缕析,分而不离。观卓如公以往之史家,皆不出记事传人之窠臼,观二十四史,皆云某某某何年任何官,纯记事较多,而批语较少,此所谓有史实而无史识者也,著史易评史难。著史者,令其事表于后世而鉴以往,德德而慚不德。尼采言,行事皆无道德规范,而人以道德规范解释是也。故凡著史,史家定心中有一脊梁,自有一套褒贬,不受前人左右,不被他人影响,评点历代得失,自会有不俗的创见。此书还一亮点是将文忠公与古今中外权倾一时或名显后世之雄杰对比,比于诸葛,比于霍光,比于曾国藩,比于俾斯麦,比于张之洞,比于李秀成。书中还有一创见,即欲将李鸿章与李秀成和著一传,此史家之胸怀至今依然傲岸无涯。

想抽个时间买本读下

想抽个时间买本读下,一是跟自己很喜欢历史有关,二是梁启超写的。三是看了《走向共和》也想多了解下李鸿章,对于09年新出的译本,实感觉无此必要,估计没读梁启超文笔,实乃一大憾事。

李鸿章

最欣赏他的“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的气概;他有着汪兆铭一样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的救国热情,只可惜不为世人所了解。就象袁崇焕所写的:战争是危险的,可是求和往往比战争更危险。在战场上我只会死在敌人的刀下,可是在求和的路上,敌人和友人都会杀我。

v5的李鸿章

与其说是李鸿章的生平,倒不如说是梁启超先生的超乎寻常的文笔吸引着我读下去,与那些废话连篇,读起来像喝白开水的传记不同,梁的传记中充满了张力,充满了作者的情感,让人感到书是活的,不是不冷不热的废纸。

千秋功过谁人说

今天在豆瓣上突然看到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介绍,就兴致勃勃的添上“读过”的标识。因为我对近代史本来就一知半解,所以除了全军覆没的北洋水师,和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几乎对李鸿章其人一无所知。月初去无锡的时候,离家前随手中从书架上随手拿了本书,本来只是为了在火车上随便翻翻的,谁道一看起来竟然不忍释卷。开篇,梁公大气的文风和广阔的思路便让我忍不住继续下去:“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吾见有盖棺后数十年数百年,而论犹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论人者将乌从而鉴之。曰:有人于此,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知此义者可以读我之‘李鸿章’。”“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不学无术”,是梁公对李中堂最概括的评价。梁公在《李鸿章传》中批评了李鸿章不识政治本原,不知国民大体,不懂得当时的世界大局。但同时也对李中堂被世人误解的地方给予公平的评价。关于《马关条约》,梁公这样写到“回视十年前天津定约 时之意气,殆如昨梦。嗟乎!应龙人井,蝼蚁因人,老骥在枥,驽骀目笑,天下气短之事,孰有过此者耶?”,读到之时,但觉胸中震荡,胸中忧郁之气一扫而光,感觉自己所谓的辛苦,和李中堂此时此地相比,简直太过微渺了,眼界豁然开阔了许多。“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用其谋,虽有贲育之力,无所用其勇。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或者以和议之速成为李鸿章功,固非也,虽无鸿章,日本亦未有不和者也,而或者因是而丛垢于李之一身,以为是秦侩也,张邦昌也,则盍思使彼辈处李之地位,其结局又将何如矣。要之李之此役,无功焉,亦无罪焉。其外交手段,亦复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段话,让我对马关条约中李鸿章的地位,第一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呀,一己之力,何以回天,其人何罪之有?但是,梁公要给予李鸿章一个公平的评价,《马关条约》,中日之战,李中堂当然推卸不了责任,只是梁公讲得是,责任不在签约,而在之前。在北洋水师之筹建,在朝鲜事件一开始。全书分为了“兵家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等几个部分。关于李中堂一生中经历的大事都有描写和评价。提出很多精辟的见解。关于灭太平天国,平捻,梁公肯定了李中堂的才能,同时也指出了和同胞为战的非正义性。关于北洋水师和洋务运动,肯定了其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指出了很多不足。书中精彩之处比比皆是。我处处都想引用,又不能全引过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处,一是对李中堂受刺之后坚持和日本人谈判的描写,一是对李末年周游列国的描写。本来想再引几段的,想想其实整本书都很精彩。大家有机会的话,一定自己看看咯。2005年9月10日来自汀上沙屋 www.sandcabin.com

是听梁启超聊晚清故事

和一个朋友闲聊,极赞梁启超文章之佳,此友愕然,他的印象中梁的文章远谈不上精彩。好像多数人对梁启超文字的认识,都停留在一篇《少年中国说》上。梁笔下的少年中国是含冤带痛的,那像今天的中国,充满一股没落的流氓气。倒是一干写时评的人,应该足够尊重梁启超,年来走俏的梁文道在《常识》序言里小心翼翼地讲“除非你是梁启超,有一支生花妙笔,能够痛快淋漓地把四万万中国人的心底话都写出来……否则,把时事评论结册出书又有什么意义呢?”凡是追问到意义上,就开始严重,就像一个女人缠着你谈爱的意义,显然有些那个。读传记,其实是有点矛盾的事情,就是钱锺书先生妙喻的事情:鸡蛋和母鸡。粉嫩浑圆的鸡蛋,的确能引起我们对于母鸡的无限遐想,谁有本事生出这样精致的物件。俗心从来难免,破败的好奇心能引导我们从杂草丛中了解和认识历史。李鸿章是大人物,而大人物的传记难写。这是有原因的,要么立志做传时候,就已经对传主顶礼膜拜了,或者又是与之久久厮磨,情深意重,难得公允;更有才力不具,生生用大量材料堆出一个人来:传主一脸风尘,满目惶惑,倒像是道貌先生做了大花脸被人戏弄,四下纷纷一片,臭袜子拴在油亮的大辫子上招摇。资料冗繁无所芟夷,不分辨,难理析,灾梨祸枣,就成难免的事情。因了这个缘故,找到梁启超这样的大人物费心为李鸿章这样的大人物立传,就变成过瘾的事情。梁与李虽然不能称作同辈,却是在一片瓦砾下数落过江山的,以梁启超的笔写李鸿章的生平,感觉更像是在读时评,痛快淋漓原就是梁任公的风格。我竟然一口气读罢是书。开篇一句 “天下惟庸人无咎可誉。”像极了书馆说书先生摔一把惊堂木,把晚清人物娓娓道来,席间不断添茶送水,或者是躲在一位世伯家里,以听天宝遗事的心情咂摸这个甲午海战中,以一人之力敌一国之众的李鸿章,唏嘘不已、感慨不断。梁与李都是开眼看过世界的人,又独独都要转身面对一众陈腐的文臣旧贵,梁任公曾跟着他南海老师撺掇光绪改变历史,而眼前身边这位李大学士,却是实在和朝廷掰过手腕,只能在无奈中勉强维持帝国微光的人物,大家都和历史有关,都曾想拽一拽历史的牛鼻子,最终的结局都是可惜可惜,然后再听任公说“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才、学、识具备,而为时局所拘,这也是梁任公的一生感慨,我读《李鸿章传》,是梁任公指点身边时局变幻,世情跌宕,是梁任公今夜回顾昨晨的风烟,风烟俱尽,茶淡墨新。这本书读了一夜,读罢的时候也都月偏了。

毁誉交融——读梁氏之李鸿章传有感

近几日,初读启超之李鸿章传,不甚歔欷,不甚感慨!昔一代豪杰,一朝重辅,风光无限,却终究敌不过时势。其至始至终不过一时势之造英雄尔,非造时势之英雄也!羡其生平之豪运,赞其容忍之无限,叹其末生之境遇,亦惜其无革旧造新之魄力。李鸿章其人其事,相信多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更在书本或影视间多有目睹。余依稀记得中学的历史课本上有所提及,不过似乎仅是一笔带过,贬多于褒。最清晰之事无过于其与‘马关条约’,其骂名多因此而起。之后,对于其人其事,就少有涉及,更无刻意去了解。待入大学之后,则多有涉及,无意为之或刻意为之都有。对于此人之形象则渐渐清晰矣,用梁氏之论断语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且少荃为世所褒贬多有各异,有人曰之真英雄,更有人曰之类秦桧者。盖如梁氏所指之‘非常人’,其‘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誉之多以其平发平捻之功,毁之多以其外交之失利。窃以为,少荃所得之誉有过之,所得之毁亦有过之。其平发平捻之功非其一人之功,而外交失利亦非其一人之过。平发平捻,多有曾文正、戈登等人相助之,乃多数人之功,只不过其所处之位较显,因而往往将功归之于他;外交之事,更多得归于当时之时势,当时之清廷气数将尽,换做别人,未必挽回颓势。读毕梁氏之李鸿章传,最是佩服亦最是欣赏之事乃是其隐忍之力。似乎事事无关几,笑看风云,坐看潮起潮落。可谁人知其背后之艰辛,暗地之痛楚!仅于此摘录一段梁氏之文即可知,‘英国又援均势之说,...定议画押之前一日,李鸿章与英使窦纳乐抗论激烈,李曰:虽租九龙,不得筑炮台于其山之上。英使愤然拍案曰:无多言!我国之请此地,为贵国让广州湾于法以危我香港也!若公能废广州湾之约,则我之议亦立即撤回。鸿章吞声饮泪而已。’读此则不禁潸然泪襟,于此情此景,纵有天纵之才,本着弱势之境,能耐其若何!?一切只不过是时代之悲剧尔!梁氏之为文,果非我常辈所能及!其评李鸿章之语总能恰到好处,正如打蛇打七寸;其叙李鸿章之事能够夹叙夹议,叙中有议、议中有叙,且能把他人之评李氏之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浑然化为几有,更能以他人之论来相辅相成。更借为李氏立传之机,感慨时局,点出当局之种种弊端与当时士人之种种缺陷,而对未来中国之变局则深感茫然!久矣!已经好久没这么细致并用心地读一本书了,且获益良多!

救国于民,此生足矣

梁启超: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开篇即给全书定下基调。及甲午之后七年,国事飘零,料想时人毁李鸿章必不为少,而梁启超此语,给了只以成败评论英雄的人一警示。李鸿章在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人物,所谓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平发平捻为李鸿章功,以数次议和为李鸿章罪。李鸿章早年师从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中,始崭露其军事天赋,及至平捻军,已经接替了曾国藩的地位,实为汉臣第一代表。而后致力于洋务,尽力数十载,建立了近代的工业和军事体系,而甲午一战,其苦心经营海路诸军毁于一旦,即是宣告了洋务的失败,从此而来的是中国地位的彻底沦落。之后李鸿章以年过七旬之身体,奔走于各列强之间,尽力维持,而为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也是在这最后的七年。梁启超从李鸿章未达以前即其时的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要等几个主要阶段和方面对李鸿章进行解读。每一事提及成败,必以李鸿章当时所处的实境,分析他的行为决策,而不以简单成败论,力求客观公正,不无理智与智慧。及至甲午战败,是为李鸿章个人名誉之转折点:当中日战事之际,李鸿章以一身为万矢之的,几身无完肤,人皆欲杀。而梁启超颇有英雄相惜之情:彼苍者天,此前所以宠此人着何以如是其忧,后之所以厄此人者何以如是其酷耶?吾泚笔至此,不禁费书而叹也。悲戚之情,由是可知。梁启超写李鸿章,可谓实至名归。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梁启超和李鸿章所处时代相距不过几年,甲午战争败,则维新变法兴。梁启超和李鸿章同为救国于水火奔走,国势之衰微,实为共见。然梁启超惜李鸿章之视野狭窄,只知西人所谓坚船利炮,而不知政治人心。“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吸取李鸿章的教训,从变法入手,寻求救国之路。梁启超写李鸿章,也是写出了自己变法的勇气与决心。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本人也是毁誉极多,支持过变法,也与孙中山有接触,支持过袁世凯,又鼓励学生蔡锷反对袁世凯,又一手促成五四运动。诟病者认为梁启超善变立场不坚定,投机。而我认为梁启超变得背后,只是在不断寻求救国的方法,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真切而认真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是一句惊醒,让我们不要盲目以成败论是非功过,也让我们做人做事,要有自己的勇气和判断。

俱与沉浮:读任公《李鸿章传》

这是以前的一个题目。写了许多的拉杂的文字。不成体系。或许,这才是我思考的真实状况。昨天把以前缺的课补上。读完了《李鸿章传》,五味杂陈。曾经听好友这样评说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是多么无助啊!我读此书,对于 此人也是这样的感怀。李鸿章似乎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一般,为时代托举到风口浪尖,然后又摔入谷底,人人欲杀,一身成为众矢之的。十九世纪末,正是西 方资本主义不断上升发展,而满清政府暮气沉沉、垂垂老矣。精神对比,文明对比,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列强东来,蹂躏、瓜分之际,一个古老而庞大的专制帝国 如大厦将倾,不断堕落灾劫之深渊。李鸿章,你又能够如何呢?平吴平捻起家,推行洋务,甲午惨败,马关俯首,辛丑哀告。当历史翻过这沉重的一页,李鸿章一生功过如何评说?盖棺论定,论依旧难定?任公析李鸿章甲午之战十二其咎,皆为因事剖理,具体而微。虽然李鸿章苦心经营北洋水师,但是甲午一战,全军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或许,从开始之时,洋务就注定要失败的吧。合肥在同治十一年五月《覆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云: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居今日而曰攘夷,曰驱逐出境,固虚妄之论,即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 无具而能保守之也。(中略)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忘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钜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內而制外, 此停止轮船之议所由起也。臣愚以为,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万不可省。这是李鸿章筹措洋务的开始。洋务运动旨在富国强兵,但是合肥只知器物之落后,不知思想和精神的腐朽。洋务运动用人不当、用事不足,最终实现了器物的革命,只是人还是旧式的。正如,李鸿章在《因台湾事变筹划海防折》云:“所未易猝办者,人才之难得,经费之难筹,畛域之难化,故习之难除。”任公深刻地写到,“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诚如梁启超在书中说,李鸿章不学无术。从本质上说,合肥还是一个士大夫,那一套修齐治平的思想根深蒂固,面对外战,毫无用处,唯有将忍辱负重发挥到极致罢。谁能够既有洞悉世界风云、高瞻时代潮流的巨眼,又有格君臂僚、呼风唤雨的强力?在古老的天朝大国终究没有如是之英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何其艰难,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更是任重道远。可惜合肥死得太迟,遂使一世英名尽毁;可惜合肥虽晚死,终究不是能够造就时代的英雄。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接触这本书,是因为《走向共和》中的一个片段:梁启超请求李鸿章由他来写一部李的传记,李鸿章欣然应许,颇有一些“知我者,唯任公”的味道。几个月前,我印象中的李鸿章,还是那个签订《马关条约》的卖国贼,而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唯一贡献,可能就是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中创办了江南织造局等现代工业机构,还有极具悲剧性的北洋水师。如果说《走向共和》是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平反,那梁启超的这部《李鸿章传》则是从当时一个革新者的角度,对李鸿章的一生进行了全面的记述。初中时学过的那篇《少年中国说》令我对梁启超的文笔印象深刻,后来还了解到,这位任公竟然还在檀香山和孙中山打过笔仗,而且一直都占上风。直至今日,那句“少年强则国强”还被包括“春哥”在内的各色人物频繁修改引用,而且在各种场合下都显得极为得体,任公文笔之妙由此可知!在这部《李鸿章传》中,梁启超开篇就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为全文定下了基调。至少在我学生时代的历史书上,对于李鸿章的“咎”远远大于“誉”,比如说: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卖官鬻爵、用人唯亲、丧权辱国等等等,但历史真的是这样吗?“以一人而敌一国”是梁启超形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所处的情形,不觉得让人生出几分悲悯之情。国已如此,体制不可救,即便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胜利,又有何意义?李鸿章明白自己“处在三千年之变局”,但身处变局如何行事,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李鸿章选择洋务,康梁选择立宪变法,而孙文选择革命,选择不同实乃环境不同所致也。因此任公才有“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吧。从某种意义上说,李鸿章应该是近代中国探索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他晚年周游欧美,探究欧美发展、中国落后的原因,而他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遣的第一批中国留美学生,诸如詹天佑等,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说到这里,真的应该反思我们的教科书,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一些,难道只要是农民起义,就是历史的进步吗?诸如太平天国、义和团以及清末的种种教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百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秒而已,盖棺未必定论,历史就是历史。

对李的评价很中肯

很佩服梁启超先生,在那个人人骂李是国贼的时代,还能对李的功过做这么中肯的评价,这本书书我看过三遍,不过一直没买。引用梁启超先生的话: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

时势造英雄——李鸿章

因为一部电视剧去读一本书,因为一本书喜欢一个人。我不知道从小到大编撰历史书的那些人以什么角度去写,但是当自己愈发长大,愈发涉世的时候,看历史总有些不一样的态度。其实并不是很爱读史,能够知道的历史也就初中高中历史课本上的那些,晚清一个又悲又恨的时期,学历史的时候其实对李鸿章这个人无感。前几天看一部比较老的电视剧《走向共和》,才发现这是一部神剧,李鸿章也是一个神人。电视剧里也许对李鸿章有些洗白,但不是那个时期的人,也不研究历史。我对王冰老爷子演的李鸿章真是恨不起来。好奇之下去图书馆借了梁启超为他写的这本书,原文和译文混着看,一个星期读完了。只能借梁启超开篇的话来形容这个人:“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放到今天,我相信李鸿章绝对还是英雄。电视剧里,我记得李鸿章有一句台词:“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他有大过,但他更有大功。比起那些只为自己利益着想不明事理的晚清官僚好上不知道几倍,他的见识在当时的中国也没有几人能及,伊藤博文也曾评价他说:“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人长大以后就不能也不会片面的看问题,国庆阅兵的时候解说员说了一句:“总是在历史的回望中,才看清历史为什么这样选择。”也许历史选择让李鸿章出现在那个时代做那一代人也有其必然。文笔太差也写不出太多赞美之词,在今天我也只能在这个时代,重新回望历史的时候,记住有这么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也会向更多人推荐,尤其是正在读初高中的孩子,读史应当使人明智,教育也不应片面。

说他是卖国贼的人,现在脸红了没有?

这篇文章读起来比较费劲,因为有敏感&词,很久都发不出来,无奈只好使用了防和谐神器,于是就成了这样了…… 我们自小受过许多灭⺌绝⺌人⺌性的教育,当⺌局希望我们成为白⺌痴,看待历⺌史问题时都用阶⺌级观点,让正常人的思维死亡。所以农⺌民⺌运动都是正义的(当然还是有局限性的),统⺌治阶⺌级都是腐朽的(就算有进步的一面也是不可靠的),除了把他杀光踩扁,然后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以外,其他道路都是行不通的。许多年过去了,这种不是极$左就是极%右,动辄大是大非的阶@#级^……观点,让我们很难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看完梁启超这本《李鸿章传》,回头看看我们对待问题的观念,真是可笑、幼稚,甚至连民国时候都不如。 吾于中⺌日之 役,固一毫不能为李淮恕也,然特恶夫虚骄嚣张之⺌徒,毫无责任,而立于他人之背后,摭其短长以为快谈,而迄未尝思所以易彼之道,盖此辈实亡⺌国之利器也。李固可责,而彼辈又岂能责李之人哉? 上面说的这些人,和今天以批⺌评国⺌家为乐事,见国⺌家出丑即兴⺌奋异常,混吃民$主饭却无实际行动的那帮人差不多。大概自古以来总是这不务实事,却又徒逞口舌之快的人居多,而以爱⺌国热情奋然投身国⺌家%改$%……革的人为少。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 这段算是花絮,无可奈何的作一笑谈。国⺌家颓败,源于闭关自锁,十九世纪世界风起云涌的时候,中国的官老⺌爷们,惬意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外界一无所知,所以才会有上面这种言⺌论。梁启超对中国问题的认识可谓深刻,所以最后他没有掉进他老师那个臭坑里。《李鸿章传》里记录了马关条约全文,割地赔款开口岸,卖⺌国条约嘛,自然又是证明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不过第九款却是相当特别,令人十分感慨,摘录于下: 第九款 本约批准互换之后,两国应将是时所有俘虏,尽数交还。中国约将由日本所还俘虏,并不加以虐⺌待,若或置于罪戾。中国约将认为军事间谍,或被嫌逮系之日本臣民,即行释放。并约此次交仗之间,所有关涉日本军⺌队之中国臣民,概予宽贷,并饬有司不得擅为逮系。 日本人在条约里,特意指明放回的中国--俘虏不得受中国$虐^待,特意指明关涉日本的中国人,不得受中国方面逮⺌捕。我真不愿意把这条理解为“为了避免中国人回去受本国人迫$害,故特意指明”,可是又想不出他们为何这么费力单单指明中国不得虐⺌待放还俘虏,而不是两国均不得虐⺌待、治罪。猜想起来,这固然是有一部分汉J奸在内,日本人还要利⺌用,而另一方面,也许是日本人太了解中国人内部斗⺌争的传统,知道大清国虽然不敢和日本打,杀起自己人来却是趾高气昂绝不会手软的。 最后是一个发现,李鸿章带着淮军,和戈登的洋枪队一起去打苏州,李秀成被围在里面。郜云官带着八个头领投降,戈登是保人,结果李鸿章怕他们造⺌反,设计全给宰了,接着砍了千余人,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气得戈登拿着短铳想把李鸿章给毙了。原来,《投名状》里打苏州是从这儿来的。他们都是一路货色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14:42:01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历观古今以往之迹,惟乱世乃有英雄,而平世则无英雄。事势至道咸末叶,而所谓英雄,乃始磨刀霍霍,以待日月之至矣。盖中国自开辟以来,无人民参与国政之例,民之为官吏所凌逼、憔悴虐政,无可告诉者,其所以抵抗之术,只有两途,小则罢市,大则作乱,此亦情实之无可如何者也。而又易姓受命,视为故常,败则为寇,成则为王。汉高明太,皆起无赖,今日盗贼,明日神圣,惟强是祟,他靡所云,以此习俗,以此人心,故历代揭竿草泽之事,不绝于史简。其间承平百数十年者,不过经前次祸乱屠戮以后,人心厌乱,又户口顿少。谋生较易,或君相御下有术,以小恩小惠侥结民望,弥缝补苴,聊安一时而已。实则全国扰乱之种子,无时间绝,稍有罅隙,即复承起,故数千之史传、实以脓血充塞,以肝脑涂附、此无可为讳者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梁启超这番论断,当比鲁迅的狂人日记早,一部二十四史,写的是吃人,这两人的结论是相同的。不过吃人这件事也各有特色,就老百姓的命运来看,有时候是被明着吃,有时候是被慢慢地吸血。 明着吃,这意思包括真吃,比如黄巢,有专业的抓人部队和屠宰设备,拿人当干粮。还有张献忠,有无穷无尽的杀人的点子,立根竿子,个子高的杀,个子不够的也要杀,个子不高不矮的,留着用别的点子杀。这二位恐怕是自己都知道自己作恶多端,必将遗臭万年的,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杀个光吃个够,可惜他们有阶级局限性,没想到许多年以后就他们这样的主也会有人给捧臭脚,说他们是农民起义领袖,还说“旧史书对他们杀人有许多夸张的记载”。慢慢地吸血,这种吃人方式是自古以来最常见的。无数爱国志士打着拯救国家的幌子,爬上吃人的位子,然后继续慢慢地吸着。一个推翻另一个,然后接着吸血过活。和明着吃比起来,这种吸血吃人的方式我们给起个名字叫剥削。本来吃人和吸血这两种方式看来,老百姓更希望被慢慢地吸血,不愿意就一下子被吃了。可是事情到了后来,有一群人说了,你自甘受剥削,这是阶级的局限性,这是不好的,于是明着吃倒是好于剥削了,因为人家搞阶级斗争了,有觉悟了,思想先进了。 其实呢,他们都一样,梁启超接着说了: 先是洪杨既据南京,蹂躏四方,十八行省,无一寸干净土,经历十年,不克戡定。北京政府之无能力,既已暴著于天下。故英国领事及富商之在上海者,不持不目洪秀全为乱贼而已,且视之于欧洲列国之民权革命党同一例,以文明友交待之,间或供给其军器弹药粮食。其后洪秀全骄侈满盈,互相残杀,内治废弛,日甚一日。欧美识者,审其举动,乃知其所谓 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所谓平和博爱,所谓平等自由,皆不过外面之假名,至其真相,实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因确断其不可以定大业。于是英法美各国,皆一变其方针,咸欲为北京政府假借兵力,以助勘乱。我国人民被折腾了几千年,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有本事你来试试啊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10:57:45若夫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其事固非无因,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以此为非,毋亦旁观笑骂派之徒快其舌而已。 ——梁启超《李鸿章传》 以前说这个鸡蛋不好吃,于是人家说了,你下个好吃的鸡蛋来看看啊。意思是说你自己不会干,就别挑别人的毛病,你自己做不出好的,就不许说别人做的恶心。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国家出现了超星图书、中国足球等令人蛋疼的东西。说他好吧,实在张不开嘴,说他不好吧,人家又让你自己弄一个试试。所谓有本事你来试试,其实是承认了自己的无能,不过换了个方式,和最差的比一比,来让自己没那么掉价。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有可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只不过当事人或自己无知,或依仗着垄断的位子,不思进取,就那么等着自己烂掉。然而这梁启超说的,是当时中国再无一人可以有更好的办法,打输了,怎么谈也是没用的。所以说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可以,不过要知道他是替国家背了黑锅。

晚清第一丞

我不大读人物传记,故而,要求也略微矫情一些,一直佯狂:唯有著者与被立传者皆令我感兴趣,方可。李鸿章一直是我较为欣赏的乱世能臣,只可惜,确实造化弄人、时代弄人。显然,他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尊重。哎,套用作者的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唯英雄能识英雄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各个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做出自己的努力。在这其中,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梁启超,为地主阶级改革派领袖李鸿章写此传。多么值得一看。四个字,字字血泪。唯英雄能识英雄。开篇提出:一、关于李之毁誉:1.以常人论非常人,可也?2.盖棺后数百年仍未定者。二、点评李鸿章: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梁启超是非常人,自然可以点评非常人。其评曰:英雄有时势造的英雄,造时势的英雄。李鸿章是前者。因为其不学无术,类似霍光。摘几段非常不错的如下以示梁启超之非常:“李鸿章所办商务,亦无一成效可睹者,无他,“官督商办”一语累之而已。中国人最长于商,若天授焉,但使国家为之制定商法,广通道路,保护利权,自能使地无弃财,人无弃力,国之富可立而待也。今每举一商务,辄为之奏请焉,为之派大臣督办焉,即使所用得人,而代大匠斫者,固未有不伤其手矣。况乃奸吏舞文,视为利薮,凭挟狐威,把持局务,其已入股者,安得不寒心?其未来者,安得不裹足耶?故中国商务之不兴,虽谓李鸿章“官督商办主义”为之厉阶可也。”此段论资本主义甚好!“夫以李鸿章之忠纯也若彼,其明察也若此,而又久居要津,柄持大权,而其成就,乃有今日者,何也?则以知有兵事,而不知有国民;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民政。日责人昧于大局,而己于大局,先自不明;日责人畛域难化,故习难除,而己之畛域故习,以视彼等,犹不过五十步与百步也。殊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殊不知泰西诸国,所以能化畛域、除故习、布新宪、致富强者,其机恒发自下,而非发自上。而求其此机之何以能发,则必有一二先觉。有大力者,从而导其辕而鼓其锋,风气既成,然后因而用之,未有不能济者也。李鸿章而不知此,不忧此,则亦已耳。亦既知之,亦既忧之,以彼之地位,彼之声望,上之可以格君心,以臂使百僚;下之可以造舆论,以呼起全国。而惜乎李之不能也,吾故曰李之受病,在不学无术;故曰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试观列国之所称大外交家者,孰不以手段狡狯得名哉?虽然,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者,又非平时而结之,不过临时而嗾之。今日之中国,而言联某国联某国,无论人未必联我,即使联我,亦不啻为其国之奴隶而已矣,鱼肉而已矣。李鸿章岂其未知此耶?吾意其亦知之,而无他道以易之也。要之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李鸿章之治事也,案无留牍,门无留宾,盖其规模一仿曾文正云。其起居饮食,皆立一定时刻,甚有西人之风。其重纪律,严自治,中国人罕有能及之者。  不论冬夏,五点钟即起。有家藏一宋拓兰亭,每晨必临摹一百字,其临本从不示人,此盖养心自律之一法。曾文正每日在军中,必围棋一局,亦是此意。彼无论如何之事,不惊其魂,不恼其心。彼能忍人所不能忍,无论若何失望之事,视之如浮云过空。虽其内心,或不能无懊恼乎?无悔恨乎?然其痕迹,从何处求之见之?不观乎铁血宰相俾斯麦乎,一旦失意退隐,其胸中恚之火,直喷出如焰,而李鸿章则于其身上之事,若曾无足以挂其虑者。然其容力之伟大,吾人所尊敬膜拜而不能措者也。  若使彼如诸葛孔明之为人,则决无可以久生于此世界之理,何也?彼一生之历史,实支那帝国衰亡史也,如剥笋皮,一日紧一日,与彼同时代之人物,凋落殆尽。彼之一生,以前光后暗而终焉,而彼之处此,曾不以扰动其心。或曰,彼殆无脑筋之人也。虽然,天下人能如彼之无脑筋者有几乎?无脑筋之绝技一至此,宁非可叹赏者耶?彼可谓支那人之代表人也。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支那人之性也。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其词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其狡猾有城府,支那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彼无管仲之经世的识量,彼无孔明之治国的诚实,虽然,彼非如王安石之学究。彼其以逸待劳,机智纵横,虚心平气,百般之艰危纠纷,能从容以排解之,支那近代人物,殆未见有其比也。此段论中国人甚得我心!快哉! 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然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虽然,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嗟乎,李鸿章之败绩,既已屡见不一见矣,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读到此诗,感触更深!有哪位高中老师可以在教这首诗的时候,指导大家读一下梁启超这本李鸿章传吗。此处知公共教育之不可行也。看完此书,忍不住评梁启超: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以梁此书之好,不能广为流传,因梁之事业未成,其豪迈之气,不免有借李鸿章诉怨之介意。英雄非得有英雄之事业!********************************************************春节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今日读此书,李梁我三代人齐交流,心情好很多。

脑子又被洗刷了一遍

—— 本来想对书中几处句子做重点记录的,结果读起来发现好多句子连篇连篇地都是重点。看走向共和的时候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毕竟一人单挑欧亚列强,只是国力时运不济无法力挽狂澜。所以我把李当民族英雄。然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英雄也分时世所造之英雄和造时世之英雄,李未能冲破皇权制度禁锢,力挽狂澜,改造时世,就注定只是时事所造之英雄。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这不算他能力的有限,这是制度的禁锢。不过,这反过来还是在说明他能力有限,成为不了改造时世的英雄。但他还仍然是英雄,毕竟英雄都是悲剧的,正如我的宋末岳飞明末李定国。老师曾国藩,谥号文正,一个“正”字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的圣人形象;李谥号文忠,一个“忠”字显然没有突出你的能力,却完美地诠释了李为满清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愚忠”一生。===================================================================看此书之前,我也经常理直气壮地跟朋友辩驳说,我朝专政也没有他国想的那么糟糕。至少政治安稳,不会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不会出现民众放下手头的工作走上街头抗议,不会有空有满腔热情的青年意气风发地喋血街头,……我们不用去想,不用去抉择,所以我们不会事后因为自己的当初的选择而失望(我也知道我们是没有选择)。毕竟我们也算是没有选择,没有选择也可以是好的归宿。我们只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就好,我们只要拥护当朝政府,该有的生活尊严和自由都会有,我们不需要奢求太多,因为自由和欲望一样,谁也不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然而此书看了没两天就去向朋友承认我固执维护的以上谬论了。终究一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所以当朝弊端在于只能出时事所造之英雄,只要乱了就有英雄出。却不太会出造时世之英雄。我反正不敢。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李鸿章是真苦逼,任劳任怨,又不图名,就为了给朝廷老佛爷尽忠,眼巴巴跑到日本去谈马关条约,挨颗子弹首先不是想到自己的一条老命而是怎么能少赔点钱,少割点地。真是忠臣良将啊。李鸿章有真才实干,兼有全球之视野,在其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又主要担任外交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欧美颇有声誉。但是国势颓衰,又岂能“以一人战一国”,甲午战争纯粹就是北洋水师加上他的淮军对抗日本全国之力嘛!更不要提朝廷内部还有满汉之分,处处掣肘,发挥空间只有那么大,空有无奈。曾,李,左作为汉人重臣,时值发,捻之乱,声名鹊起。这之后的为官之道基本都是以曾国藩的“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作为思想蓝本,充满了丰富复杂的中国文化。也是没有办法,在满族皇室"宁予友邦不予家奴"(友邦是西方列强,家奴是汉族人)的指导思想之下,汉族重臣过的日子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谦让至于城府深一向是我们先人追求的境界。相较之当今中国大家都把脸皮揣裤兜里地吹牛逼,可谓霄壤之别啊。关于曾国藩和李鸿章两人的价值观异同可以参考这段原文”文正(曾国藩)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梁启超整篇传记,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位列二十世纪中国四大传记丝毫不为过。最后把李鸿章和各个时代的大人物作比较也是一大亮点。

关于《李鸿章传》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不可或缺的任务,我们现在对他的认识还是很浅显的。就现在而言,有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就是中国的现在的史学观点大多请于歌颂农民起义。实际上,农民起义实在是不能代表中国近代的先进思想,局限性也被人为地渺小化,总是说局限性是次要的,而功绩是大大的。继而,李鸿章的正确评价也被降低。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在史料上和具体评价上都十分中肯,而切评价独到犀利,文字也很洒脱,是李鸿章思想行为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入门书籍。总之,由两方面来看,一是李鸿章的境遇与人格在书中有所体现,相关的史实比较具体;另一方面是梁启超的远见卓识和功力也能将书写的引人入胜。纠集两方面,诚推大家阅读~~~

很热血 恩

怀着今日是今日毕的想法,快快的结束这篇书评。1 “世间惟庸人无咎无誉”,好吧我承认自己第一想到的是科比和范冰冰。记得以前谁说过这句话和“你行你上啊”在逻辑上的颇有相似之处,今晚看来,深以为然。2 千百年来,时事所造英雄车载斗量,造时事之英雄寥若晨星。然后,我觉得我自己越来越没有英雄之气了,不管哪一种。3 以李鸿章和古今中外各路权臣比较,得出:a 李的运气真好,b 之所以不球行是体制问题。4 其实有些细节还挺值得玩味的,比如光绪二十二年,老爷子七十三岁了,私入万寿山玩了下,结果罚俸一年。比如记得以前看纪录片,每次参见慈禧光绪这俩傻逼,站着回话都不行的,必须跪着。有次老爷子跪的太久腿麻了,直接是让端出去的。妈的,一代名臣是条狗啊,遑论其余。5 读他的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真是感人肺腑之语啊,然后这么个人主持的洋务运动,譬如天津机局,搞了三十年,费款何止数千万两,到了甲午海战,存弹就百十个。再一看,厂子出纳是其女婿张佩纶。真特么操蛋,不人格分裂么。6 宰相合肥天下瘦。咦,这条就不引深了。7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这么了。算起来老爷子还是个挺优秀的和尚。用任公的说法,没什么血性。 恩,曾国藩有信仰啊。8 书还是太单薄了,读的最爽还是开头序言结尾总论。毕竟很多事情放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估计更能理解。参考毓贤,想起来《老残游记》,小说写得不错。9 读这本书之前,谁要给我说李鸿章不过中上之才,我估摸会心里呵呵一下,读完觉得的确不见得多么牛逼,在当时世界范围横向比较,可以算是几无所成,东方俾斯麦,呵呵呵呵。估摸就像beyond在同时代世界摇滚乐坛的地位吧。好吧,我的思路略飘逸。当然,都是要比我牛逼很多很多的。10 读近代史,往往会觉得中国这个老大帝国真的已经是腐朽了到了极致,西洋的冲击还算是砸烂了铁屋子,不然迟早都得闷死。当然,这是事实还是书籍留给我的幻觉,就不知道鸟。 11 梁任公好文笔,字句铿锵有力,读的人热血沸腾,油然而生为祖国之崛起而读书而奋进而呐喊的激情。不过我明早还要早起搬砖,好难过。

我读李鸿章传

重温中国传统古文言文语言, 感受祖先遗留下来的智慧, 在今天, 21世纪, 仍然举足轻重顺势者倡 逆势者亡要尊重社会的一般基本原则, 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深刻理解且力行之100年前的时局,今天依然如此利益的本质, 没变, 形式稍微变化以前是欧美要通商 借地盘 控制铁路 矿山, 本质上是赚钱, 暴力的目的就是经济今天, 全球化, 还是如此, 只是打着双赢的旗号, 没有采用暴力, 而是政治手段,威慑, 无形的, 增加了一些光彩的外衣梁公的见地, 在今天仍然适用

有咎有誉,非庸人也

“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然而世人对李鸿章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贬其为他国之奴隶。我对于此是不赞同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李鸿章,时势所造之英雄也。先来看看李鸿章所处的时势,一是内忧外患,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才之日,此军事之需也。二为中国与世界始有关系之时代,亦为中国与世界交涉最艰之时代,此外交之需也。前者,李之誉也。后者,李之咎也。先看军事方面。李鸿章二十五岁中进士,入翰林后拜曾国藩为师,后经曾提拔,做随军参谋。然而一直到三十八岁偃蹇颠沛十余年,还未得重用。终于,时机到了!李鸿章带领自己所操练的淮军联合美国人华尔所训练的“常胜军”不断收复失地,使敌军节节败退。1864年平定了苏南地区,这一成功不仅在于淮军将士们的骁勇善战,更在于李鸿章虚心学习“常胜军”,用了不少新式武器。后来他又作为主力平定了捻军,此处不再赘述。李鸿章之才,可敬也!此后李鸿章这三个字多数是与外交挂钩了,唯有甲午战争,是他人生与军事的最后交集,也使他成为众矢之的,人人欲杀之而后快,而从根本上来说,这场祸事的起因之一也是李鸿章外交政策的弊端。而在战场上,卫汝贵克扣军饷,方伯谦屡次临阵脱逃,叶志超谎报战胜邀功请赏,各船舰躲避在威海卫不敢出海,纵有丁汝昌、邓世昌这些烈士,又怎能改变结局!李鸿章一道军令“精神全在守局而不在战局”更是将中国判了死刑。这么看来,说全部的中国军队是腐朽的可以,但只将罪责归到李鸿章身上是不可以的。李鸿章的失误固然很多,但是日本三十多年来的改革早已在政治,学术,商业,军事的方面把中国远远甩在身后,中国没有侥幸取胜的道理。西方的报纸评论说:日本不是与中国在交战,其实是与李鸿章一人在交战。看看各个省的大臣,只知坚守自己的疆域,连一两饷银、一支军队都不肯出。以一人而敌一国,李鸿章啊李鸿章,你称得上战争的英雄!甲午战争了撞碎李鸿章的强国梦,此后,他便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而他败在外交上正是因为他最大的弱点——不学无术。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源。李鸿章之识,可惜也!李鸿章最先与“洋”字挂钩实际是洋务运动。只可惜别国因洋务而强盛,中国却因洋务而衰落。这恰恰是因为李鸿章只懂得洋务,却不懂国家事务,他以为洋人所办的事务,仅仅如此而已,这注定了洋务的失败,也预示着他外交的失败。他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百姓。他对于西方国家富强之根源,没有了解,自以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没有一项不比外国强,只要学些枪炮,战船,机器就解决了。正所谓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越模仿越丑陋,最终一无所得,这是必然的。尽管这么说,李鸿章还知道要变革,他对于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局之中的情况是了解的。不幸的是,举国之大,竟没有所谓的无名英雄跟随他,李鸿章之遇,可悲也!之前提到甲午战争的起因也有李鸿章的一份。李鸿章劝说朝鲜与各国建立条约以使他们互相制约,又怕因这个弹丸之国惹祸上身而不愿公开保护朝鲜。正是因为他对属国没有外交权的公法知之甚少,又贪图一时省事,才使中日朝三国关系说不清道不明,酿成战争之祸。自李鸿章到总理衙门任职后,一直负责外交事务。而这期间,德国占据胶州,俄国占据旅顺口、大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九龙,法国占据广州湾,实在是中国外交事务最多、境遇最危险的时候。只可惜,这样的时势没有再次造就一个外交的英雄!西方哲学常说:个人有道德,但国家是没有道德可言的。李鸿章是个使用诡诈伎俩的外交家,这当然不是说他德行恶劣,他的外交手段在中国算是一流的,主要是联合一国来牵制另一国,但却不幸地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失去得越来越多。西方的外交家也常与他国联盟,但有自立的办法,牵制他人而不被他人牵制。而当时的中国,不过是他国刀俎上的鱼肉,何以与他国联盟?结果联合他人的计策却变成了别人算计自己的计策。李鸿章也未必不知道这些,只是凭中国现在的力量,只能忍让迁就。李鸿章之遇,可悲也!谈完李鸿章的军事与外交,再谈谈他这个人的本性吧。李鸿章跟随曾国藩在军中多年,不仅学会了带兵打仗,更是培养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而我认为李鸿章身上最有过人之处的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量和面对功名的荣辱不惊、从容淡定,大抵这就是他谥号文忠的原因。朝廷下诏催促李鸿章去南京剿贼,他却不想区分曾国荃快到手的功劳,未出兵。曾国荃收复南京后,朝廷上下都嫉妒他,诽谤谗言蜂拥而至,李鸿章却只是说曾国荃立功很多。甲午战败对于李鸿章可谓致命一击,而他仍以七十三岁高龄,抵挡着朝廷内部对他的严厉谴责,打理着对外事务的残局,挺身而出担任议和的重任,这正是别人比不上他的地方。而他的缺点便是骄傲自大,和外国人交涉时态度轻侮,惟有对待曾国藩,如同面对严厉的父亲。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效力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李鸿章,有咎有誉,非庸人,乃时势所造之英雄也。2015-2-21于居家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初看到这句话时,是在一本杂志上。当时叶利钦去世,各种评论与思考纷至沓来,那本杂志的开头语便是这句。当时就感觉到茫茫历史的无情与悲怆。人生如过客,不禁想起《笑傲江湖》中的一句话,“自古帝皇将相,圣贤豪杰,奸雄大盗,元凶巨恶,莫不有死”,而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千古评谈,无论生前死后。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当得这句话的非李鸿章莫属。纵观李氏一生,所受牵绊者多矣。日人有言,以一人之力敌一国,是矣。设使李氏能得展其拳脚,发展具备,虽未必能使中国完全富强,但甲午之战中国之命运或能更改。夫大的历史事件往往由小的方面所引发所改变,假如甲午之役中国偶尔得胜,则中国之形势大为好转,全国之气势上升,可知道洋务之重要,维新之念必将深入人心,或可成为另一种局面。但历史毕竟是历史,虽然这话令人悲伤,确是万古不变的。晚清之际,各种势力思维一时涌现,莫不欲求中国之强盛,民族之光大,而思想相左,个人之私利恩怨掺杂其中,则无法实现一股合力,如当时之李鸿章与翁同龢,个人杯葛所造成中国之悲惨情况,令后人空自发恨。批评人容易,但却很难看到别人处境之艰难。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面临国家死生存亡之际,空自内斗而为外人所乘,非智者所为也。。

读李鸿章,读中国

此书为我力荐之书,花了近三个星期读完,有废寝忘食之感,亦多因日间课业交织,不得早而阅完。梁启超先生功力不凡,气度宏大,又因既跻身于庙堂之间,而流亡游览于四海之内,其眼光见识更出于同辈之僚属之上远矣。闲言少叙。李鸿章最为我敬佩之一点为其之艰苦卓绝,而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色之魄力。其以一词臣而接掌兵事,而折冲御侮于政治外交,当其外忧内患之时,其之忍辱负重而所有之策略,即屈辱,亦有其遗于后世之大功业。李实奠定清后之中国现实之人也。其所作,亦与今日有所借鉴对比,此处不叙。

Note:大買辦

任公如炬之目,凌雲健筆,畫此一代梟雄!好看!一、 要學習!最怕不學無術;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 二、 治事養心自律;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三、 中國的商務,壞就壞在“官督商辦”上面,嘿嘿以下筆記1. 天下人惟庸人無咎無興譽;2. 讀一部二十四史,如李鴻章其人之英雄者,車載斗量焉。若夫造時勢之英雄,則閱千載而示一遇也;此吾中國歷史,所以陳陳相因,而終不能放一異彩以震耀世界也;3. 不學無術。所以不能為非常之英雄者。(Danee: 李文忠公尚且得此結論,況我輩乎?學習學習再學習吧)4. Danee: 中國專制之政體,經過幾千年的進化,已經根深蒂固。億萬人放棄自身之國民責任,亦且不復自知其罪也;5. 試一讀曾文正集,自金陵克捷以後,戰戰兢兢,如芒在背;6. 西力東漸,奔騰澎湃,如狂颶,如怒潮,嚙岸砰崖,黯日蝕月,遏之無可遏,抗之無可抗;7. 抑中國數千年歷史,流血之歷史也;其人才,殺人之人才也。歷觀克今以往之蹟,惟亂世乃有英雄;8. 我國民自尊自大蔑視他族之心9. 是時鴻章年三十八,懷才郁抑,撫髀蹉跎者,既已半生,自以為數奇,不復言實錄矣。……彼其偃蹇顛沛十餘年,所以練其氣,老其才,以為他日擔當大事之用。而隨贊曾軍數年中,又鴻章最得力之實驗學校,而終身受其用也;10. 自古大偉人,其進退出處之間,天亦若有以靳之,必待機會已熟,持滿而發,莫或使之,若或使之。11. 江浙兩省,中國財賦之中堅也,無江浙則是無天下。故爭兵要則莫如武漢,爭餉源則莫如蘇杭;12. 李鴻章所辦商務,亦無一成效可睹者,無他,官督商辦一語,累之而已。中國人最長於商,若天授焉。但使國家為之制定商法,廣通道路,保護利權,自能使地無棄財,人無棄力,國之富可立而待也。今每舉一商務,輒為之奏請焉,為之派大臣督辦焉,即使所用得人,而代大匠斲者,固未有不傷其手矣。況乃姦吏舞文,視為利藪;憑挾狐威,把持局務,其已入股者安得不寒心,其未來者安得不裹足耶?故中國商務之不興,雖謂李鴻章官督商辦主義為之厲階可也。13. 吾敢以一言武斷之曰:李鴻章實不知國務之人也。不知國家之為何物,不知國家與政府有若何之關係,不知政府與人民有若何之權限,不知大臣當盡之責任。其於西國所以富強之原,茫乎未有聞焉,以為吾中國之政教文物風俗,無一不優於他國,所不及者惟槍耳炮耳船耳鐵路耳機器耳,吾但學此,而洋務之能事畢矣。此近日舉國談時務者所異口同聲,而李鴻章實此一派中三十年前之先輩也。是所謂無鹽效西子之顰,邯鄲學壽陵之步,其適形其醜,終無所得也,固宜。14. “”局外之訾zǐ議,既不悉局中之艱難,及詢以自強何術,禦侮何能,則茫然靡所依據。臣於洋務,涉歷頗久,聞見較廣,於彼己長短相形之處,知之較深。而環顧當世餉力人才實有未逮,又多拘於成法,牽於眾議,雖欲振奮而末由。《易》曰:窮則變,變則通。蓋不變通則戰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甚乃知日後乏才,有甚於今日,以中國之大,而永無自強自立之時)15.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民。曰責人昧於大局,而己於大局,先自不明;日責人畛域難化,故習難除,而己之畛域故習,以視彼等,猶不過五十步與百步也。殊不知今日世界之競爭,不在國家而在國民,殊不知泰西諸國所以能化畛域除故習布新憲致富強者,其機恒發自下而非發自上,而求其此機之何以能發,則必有一二先覺有大力者,從而導其轅而鼓其鋒,風氣既成,然後因而用之,未有不能濟者也。李鴻章而不知此不憂此則亦已耳,亦既知之,亦既憂之,以彼之地位彼之聲望,上之可以格君心以臂使百僚,下之可以造輿論以呼起全國,而惜乎李之不能也。吾故曰:李之受病,在不學無術。故曰: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16. (中日甲午之役)是役將帥無一人不辱國,不待言矣。17. 而彼峨冠博帶、指天畫地者,遂可以氣吞東海,舌撼三山……18. 乃至最可笑者,劉公島降艦之役,當事者致書日軍,求放還廣丙一艦,書中謂此艦系屬廣東,此次戰役,與廣東無涉云云。19. 李鴻章之治事也,案無留牘,門無留賓,蓋其規模一仿曾文正云。其起居飲食,皆立一定時刻,甚有西人之風。其重紀律,嚴自治,中國人罕有能及之者。不論冬夏,五點鐘即起,有家藏一宋拓蘭亭,每晨必臨摹一百字,其臨本從不示人。此蓋養心自律之一法。曾文正每日在軍中,必圍棋一局,亦是此意。每日午飯后,必晝寢一點钟,從不失時。其在總理衙門時,每晝寢將起,欠伸一聲,即伸一足穿靴,伸一手穿袍,服役人一刻不許遲誤云。20. 李鴻章之治事最精核,每遇一問題,必再三盤詰,毫無假借,不輕然諾,既諾則必踐之,實言行一致之人也。21. 日本鬼子評價:彼可謂支那人之代表人也。彼純然如涼血類動物,支那人之性也,彼其事大主義,支那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強,支那人之性也,其硬腦硬麵皮,支那人之性也,其詞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其狡獪有城府,支部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 SECTIO AUREA ¸.•´¯`•.¸¸.•´¯`•.•´¯`•.¸¸.•´¯`•.•´¯`•.¸ ><((((º>

值得仰视的建设性人格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幼年遭逢的冷遇无疑让鲁迅看清现实,与此类似,李鸿章以主人公身份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里亲身体会到天朝上国坠入炼狱的经历,让他比同时代的许多人更能认清中国的现实。清季虽豪杰辈出,但李实无匹敌。林则徐魏源固然先知先觉,奈何手无权柄不能施展;曾国藩左宗棠中兴之臣居功至伟,但对时局的认识和与西方交往的能力远不及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之流书生意气,耍的一手道德文章,却对实业茫然无知,不及李鸿章实干精神之万一(至于李鸿章和古今中外各政要之比较,请参考本书末尾梁启超的评价),故梁任公作《李鸿章传》时开篇就亮明态度:“夫李鸿章果足称为中国第一人与否,吾不敢知,而要之以现今五十岁以上之人,三四品以上之官,无一可以望李之肩背者,则吾所能断言也。”梁的经历学识政治立场和李差异巨大,但梁在书中对李的评价确属誉多于毁,赞多于弹。此书不同于平常以叙事见长的人物传记,也没什么文艺心思突出人物性格,倒像是梁在自己“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的中心思想下写的一篇宏大议论文章,从篇幅上讲已成书,论据扎实(梁基本经历了李的时代,一二手资料翔实),就连的目录也全是不同面向的分论点,条分缕析,内文则是历史事件和多种评价的相互穿插。梁学问深厚巨笔如椽,是晚清改良派的旗手,写政论做新闻本是份内事,因此评李之作,清新明快,深具说服力,史料剪裁详略得当,有《史记》神韵,这部《李鸿章传》,交融新闻政论特色和传统史作的风格,也反映出梁作为大师的文章功力。评李的书籍汗牛充栋,倒不如李鸿章晚年对自己的总结来得简练:“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功计于预定而上不行,过出于难言而人不谅,此中苦况,将向何处宣说?”他一生的主要状态是到处救火收拾残局,江南剿了长毛北方又出了捻军,刚处理了天津教案日本人又来侵台,背着甲午卖国的帽子还要北上庚子议和。清季中国的命运实操在慈禧、曾国藩、李鸿章三个恰好都属羊的人手中,曾国藩开辟中兴局面退隐去世,慈禧垂帘听政只谙政争,真正在前台办实事的只有李鸿章一人。他虽然出身科举,但与传统官僚不同,不求文饰,对著书立言兴趣不大,但追求办实事求事功。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开平矿务局、北洋水师等洋务运动里他主导兴建的项目,是中国艰难迈进现代化时代的基础。当时的中国,外有列强压榨,内有顽固派掣肘,想办点接触现代文明的实事殊为不易,在这种条件下,李鸿章身上认真做事的实干家精神、建设性的人格和做事灵活的态度就分外闪光,他推动铁路建设一事较为典型(书中未提及):李鸿章办洋务之后深知修筑铁路的重要性,1875年他上表修铁路的建议被主事的恭亲王和文祥否定,于是他暗度陈仓,1881年自行在治下直隶地区修建了唐胥铁路,做采矿之用。当时民间认为火车轰鸣会破坏祖坟风水,铁路建成他便让驴拉火车而不设车头,反对者也无话说,遂成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观。此后他和法国人说动慈禧,在宫里修了一小段实验性质的铁路,没有火车头,找太监拉,慢慢取得了官方对火车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官僚上行下效,铁路阻力才慢慢消失。1884年“甲申易枢”醇亲王上台后,李鸿章又做他的工作,开始铁路规划,虽然规划案因各种利益集团搅扰时常变更,但客观上也开启了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 除了慈禧和曾国藩,和李同等地位的晚清重臣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相比,李鸿章身上的实干精神依旧突出。自诩与孔明比肩的左宗棠晚年的主要工作就是逢人便说自己西征收复新疆的光辉岁月,永远活在过去;清流出身的张之洞文章经世,能写《劝学篇》印行几百万册,但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大干快上的汉阳铁厂成了洋务败笔,最后还是李鸿章系的人马收拾局面,故有云“李鸿章张目而卧,张之洞闭目而奔”;翁同龢则更等而下之,以“帝师”和“南派清流”领袖自居(“北派清流”领袖是李鸿藻),逞书生意气处处刁难李鸿章的实业运动,甲午开战身为户部主管,居然因为早年和李鸿章的一点小小个人恩怨而不积极调拨军费(著名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就是两人互相讽刺之句),眼里只有个人名誉和儒教纲常,没有国家利益和大局观念。反观李鸿章,他是实用主义和以目的为导向的,做事第一。早年练淮勇剿灭太平天国时,就可以坦然和洋人的常胜军洋枪队合作,没有华夷之见,晚年治黄时带领一批外国专家对黄河做了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勘测,他从不设定宏远的计划,没有激进的口号,而在中国保守顽固的帝国政局和敌视现代化的民意当中,日拱一卒式渐进地推动洋务,永远活在当下。基于此,李鸿章是彼时官场为数不多能够直接与西方对话的人,因此洋人对他评价极高,遍游欧美之际成为国际明星。后人固然可以现代眼光抨击李只知道器物革新而不知制度变革(这种观点在本书中概括为梁启超的: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惟枪炮耳……),但放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李鸿章的进步意义不能抹杀。他的一生,是办事的一生;他的事业,是拉着古老中国这辆破车艰难前行,而这以当时人的能力而言,注定是件死马当作活马医的苦差。当年读茅海建先生大作《天朝的崩溃》时,就深感十九世纪的古老中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西方现代势力时完全是毫无准备和张皇失措的,双方基本不在一个文明程度和话语体系当中,以至于鸦片战争仿佛是两个物种和星球的对战。对李鸿章的评价,也需要有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不能以现代人的见识去苛求一个传统科举出身、对西方处于不断熟悉之中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李鸿章说自己“功计于预定而上不行,过出于难言而人不谅,此中苦况,将向何处宣说?”他的人生无疑是愤懑苦楚的,一生所签三十多个条约里大部分都是不平等条约,他深知自己命运的无奈:“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1901年,这位大清帝国的裱糊匠拖着老迈之躯北上收拾庚子事变残局时死在任上,临死时还有俄国公使在床头逼他签字。甲午之败,过不全在李鸿章,庚子事变,全由无知清廷和暴民挑起,他只身一人收拾残局,英雄末路让人唏嘘不已。梁启超此书对李的核心评价有二:一是“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承认李的能力,惋惜他没有一定程度的见识能力,为他一生遭遇感到悲痛,这算持平之论,较为公允;二是“然则李鸿章果何等之人物乎?吾予以两言论断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呜呼!李鸿章往矣,而天下多难,将更有甚于李鸿章时代者,后之君子,何以待之?”“不学无术”指李不具备应付十九世纪中国面临复杂局面之能力和学识,从李鸿章轻易允许朝鲜和列国邦交而后又视其是大清附庸干涉其内政而言,李确实不懂外交,为了联俄治日而进入俄国圈套,也看出来他不具备一流外交家的手腕,算是无术;“不敢破格”指李一生在修补而非改变制度,书中记载洋人戈登在天津说中国无人能收拾局面,李鸿章推翻朝廷取而代之或许能够挽救中国,但李丝毫不敢做此想,这也能看出,作为和曾国藩“师徒父子”关系的李鸿章而言,毕竟是儒家信徒朝廷忠臣,破格这样改变制度的事是绝对不能指望的;“不避劳苦”则全体现在李克服困难兴办洋务;“不畏谤言”,则戳到了传统政治的痛处,保守官僚和言官们对李的洋务横加指责,却不知其对国家的重大意义。正如李鸿章曾对孙纲叹曰:“言官制度,最足坏事,故前明之亡,即亡于言官。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借此以出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诚如书中所附日本文化名人德富苏峰在李去世之际的评论:“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李鸿章在西人眼中约等于中国。当时的全球舆论,清国是落后任人宰割的对象,但李鸿章却是个可沟通、值得尊敬的白发老者,访问欧美之际受到国家元首待遇,美国的广告商也乐得拿他的形象做产品广告,甚而有观点也说“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人敌日本全国。”梁启超开篇有言:“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李鸿章一生成就显赫,也注定了骂声一片:剿太平天国时背信弃义杀死八位降王,洋人教官戈登不能忍受他的恶劣行为,险些提枪寻仇;处理朝鲜问题时缺乏外交常识,给日本可乘之机,后与伊藤博文签订中日天津条约,态度倨傲,激化矛盾;甲午一战,李鸿章身败名裂,就此成了人皆可杀的国贼,即便自己因为马关签约时遇刺险些丧命才让下不来台的日本在谈判中少做让步,也没有稍解国人之恨——但李鸿章从没逃避过,他出现在各种风口浪尖,有所承担。相形之下,曹操眼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袁绍堪为懦夫,李的一生都在担责任干实事,就连作为他对手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也说:“彼从不畏避责任,是彼之不可及也,此其所以数十年为清廷最要之人,濒死则犹有绝大关系,负中外之望也。或曰:彼自视如无责任,故虽如何重大之责任,皆当之而不辞。”韩寒在《后会无期》里面有句抖机灵般的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讲利弊”,此言话糙理不糙,是非当然要讲,但过分讲是非辨对错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虚耗之中,当然眼里也不能光有利弊,但利弊才是不可不察的死生之地,李鸿章做事,多讲利弊而少论是非。他的授业恩师曾国藩是理学大家,原则性极强做事谨慎,因而也不能放开手脚出世而为,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急流勇退,无为处事,他曾有评价:“李少荃(李鸿章字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李鸿章就是一个讲究实际的积极入世者,只求事功不好争论,这样的一种积极实践的务实精神,往往能够在敌视和顽固的环境中打开局面——这种强目的性导向的实用主义在一百年后的邓小平身上,则以“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形式再一次决定了中国的命运。1843年,20岁的李鸿章北上乡试,少年裘马意气风发,挥笔写就“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马关条约时伊藤博文背诵了后两句),日后的生平作为也实践了他诗句里描绘的豪情壮志;1901年,走到生命尽头的李鸿章做临终诗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描绘出世纪之交中国无比险恶的境遇,寄托了自己的无奈和对后人的期许。李鸿章本不以诗文著名,这两首诗前后也是心境悬殊,但其中共通的是一个具有建设性人格和实干家精神的灵魂,足以铭世。他的精神或存于清廷为他建的十座祠堂中(清代汉人官员北京建祠者仅他一人,定期祭祀),或存于梁启超、吴汝纶、约翰·濮兰德等人所作传记里,或存于各种研究史料和洋务历史遗迹当中,所有他的闪光点,都是读史之人可资自励的财富、需要仰视的标杆。

相当棒

有重点,有两点,又经典。任公向清华推荐陈寅恪时,说自己著作等身,不急陈寅恪几百字。此书字数不多,字字珠玑,为我们展示了李鸿章的另一面。

李鸿章值得佩服

我一直认为李鸿章是个卖国贼,但我对他的印象的改观是在大四去合肥参观李鸿章故居之后改变的。当我看见故居内那把与我一样高的马刀和李鸿章骑马拿刀的图片时,我发现我好像应该去了解了解李鸿章。在一个机会下,知道了梁启超给他写过传记。我一口气就拜读完了,梁启超的文笔确实很强,李鸿章确实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以后有时间再好好读一遍!

梁公和李公

写李鸿章的人很多,骂他的人更多,难得看见一本公正客观的传记,梁公此书全然没有个人偏见,难能可贵,最重要的是,梁公在李鸿章在世时猛烈抨击李鸿章的政策,不可谓不是宿敌,但是在李鸿章死后却能以坦然之心客观评价,赞扬李鸿章,这等胸襟,让人钦佩。虽然从传记文学的角度来说,这本小书在结构上离真正的传记有一定的差距。但这都不是重要的,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政论,饱含热情的评论,翻看此书,总是一阵阵热血沸腾,想站起来,而不是坐着,这是梁公文字的独特魅力。最后想说一句,历史是会慢慢走向真实的,写得和被写的都是顶天立地的人物。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近日看到史学新秀雪珥先生在《中国经营报》上连载的《李鸿章谈心专栏》,为“裱糊匠”翻案辩解之意跃然纸上。遂想起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持平之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如界碑准星,定下了全书不偏不倚的基调。据梁启超自云,《李鸿章传》夹叙夹议、褒贬昭然的风格创自太史公,试史记伯夷、屈原、刺客、货殖列传皆属此类。只是后世世家囿于学识,不敢在沿袭这等考验功力的文体,传、年谱、形状等都只是纪事而已,作者只好恶论断不见踪迹,即便有,也只能稍稍附于篇末而已。梁任公之所以敢上溯两千年,直追太史公遗风,无疑是源于对自身学识的沛然自信。纵观全传,其对当今群雄环伺、国事强撑的时局洞若观火,对中国政治沿袭、西方历史兴衰、东西方历史掌故、人物形状了然在胸、信手拈来,有此识见垫肚,才能将李鸿章置于历史时空的坐标轴上,看出其在中国历史、世界舞台上的位置。诚如梁启超所言:李鸿章乃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的英雄。清朝开国200年来,咸丰之前,将相要职皆无汉人立足之地。正是因为强敌威逼、内乱蜂起,而暮气沉沉、荒淫骄横的满旗子弟溃不能挡,不堪大用,才给了李鸿章等汉人重臣趁势而起、力挽狂澜的机会。故而,李鸿章的前半生怀才郁抑,抚髀蹉跎,而一旦天平天国因清军怠慢迅速坐大,启用曾国藩的湘民团练,“随赞曾军数年”的李鸿章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淮军以8000人起于上海三区,在刘铭传、常松林、程学启等一帮得力干将的戮力同心之下,在英国“常胜军”的左膀右臂之下,解松江之围,牵制敌势,入浙江、克苏州,与浙江之左宗棠军联络贯通,对金陵成东围之势。其后金陵城破,论功行赏,李鸿章头角峥嵘开始展露。知行知止的曾国藩在平乱功成后激流勇退,然随西捻之警得以解除,山东、河北等地的东捻之乱横行乡间、烧杀掳掠,甚至一度逼近京师,剿捻大任落于李鸿章肩上。在曾国藩平捻方略的指导下,不出一年,东捻之乱水消火灭。兵家时代之李鸿章一路高歌、顺风顺水。洋务时代、外交时代之李鸿章却为他挣得了一世骂名,至今日犹绵绵不绝。李鸿章为洋务运动之领袖固无可疑,其之所以热衷洋务,领风气之先,与见“常胜军”长枪短炮、见列强船坚炮利大有干系,深知中国兵力平内乱有余,御外侮不足。举凡其所办至商务,无非军事、商务两类。海陆军事,是气生平心血全力以赴之事业,自以为大有把握,在奏折之中颇为自信:“臣练军简器,十余年于兹,徒以经费太绌,不能尽行其志,然临敌因应,尚不至以孤注贻君父忧。”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日一战李鸿章引以为豪的艨艟楼舰在日军的坚甲重炮之下仿佛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几乎全军覆没,淮军苦战数年挣得的名声一旦之间扫地以尽。洋务家之李鸿章大梦骤破,开始了左支右绌、缝缝补补的外交家生涯。他的外交策略一曰:衅不自我始。二曰:合纵连横。甲午之战就源自于李鸿章在朝鲜问题的一再退让、外交失策,交战之时,又下令“精神全在守局而不在战局”、贻误战机,直至不可收拾。签订马关条约之时,李鸿章据理力争,寸步不肯稍让,即便在遇刺重伤之后依然舍命为国争权。面对列强的争相抢滩、各据地盘,李鸿章似乎寄望于战国时代“合纵联合”的外交韬略,在中法之战中,欲借英德之手牵制法国;中日之战,则乞援英俄对日掣肘;待到德国强占胶州半岛,又求告于英法使馆门下。然而,往往前门拒狼、后门迎虎,为列强围猎中国提供趁虚之机而已。中俄密约就是三国还辽之后俄国的狮子大开口,乃李鸿章在太后谕旨下雨俄国秘密签订,瞒天过海,甚至皇帝都被蒙在鼓中。中俄密约亦是各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滥觞,李鸿章也因为触动众怒、背负卖国之名,断送了外交生涯,贬谪为两广总督。然而,安闲未及一年,大清政局风云突变,义和团民意汹涌、八国联军攻陷京城,两宫仓皇出逃,李鸿章临危受命,复拜议和全权大臣,主持和议,只能拖着78岁残躯仓促应招,议和未定即心力不支、溘然逝去。“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虽然与满朝峨冠傅带、摇唇鼓舌、指天画地的空谈误国者相比,李鸿章力排众议兴办洋务,在国内可称得上数一数二的有为之人。在与列强周旋之时,他也是朝廷唯一拿得出手的人物,在国际舞台上风光无两,使国外观者有“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感慨。然而,身处闭关锁国的“酱缸”之中,四处漏风的“纸屋子”里,他也只能鞠躬尽瘁尽力延续国祚,小修小葺、缝缝补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时势如此,他无胆识、魄力跳脱出来。所以,与德日英法等过雄才大略、大展拳脚的政治家相比,李鸿章都远远不及。慧眼如炬的日本人看的明白:“彼可谓支那人之代表人也。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支那人之性也,彼其事大主义,支那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强,支那人之性也,其硬脑硬面皮,支那人之性也,其词令巧妙,支那人之性也,其狡狯有城府,支部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支那人之性也。”近年来,持盈保泰的曾国藩行情看涨,其自保锋芒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追捧。然而,我却最欣赏李鸿章身上的不避万难、血气方刚。丧权辱国的历史罪人总要有人担当,其他人保守名节的人都畏而远之,手持道德大棒以待出头之人。只有李鸿章将一生清誉抛之脑后,一次又一次揽下这最脏最累的伙计,流弹、叫骂皆能坦然受之。“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

大清糊裱匠

看了一本李鸿章的书,想了一些梁启超的事。历史人物的评价,总是能写好几本书,遗憾的是,影响最广泛的那几本——我们义务教育都要读的,却总是不能给个公允客观的评价,更遑论全面了。梁启超出名于百日维新,后在北洋政府为官,退出政坛后在清华教书,研究方向是历史,除此外,在哲学、文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另外他是最早用新文体写作且第一个把“中华民族”用在文章上的人,梁属于最早在中国传播西学的一群人,其影响应该说远超李鸿章,这么一个牛哄哄的人物,从历史上读到的信息就只是他变法失败后他成了一名保皇派人士,专司维护清廷之事。看了《李鸿章传》中的论述,才发现梁公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评论公允全面,视野也非常国际化,并非课本所写的“冥顽不灵”的清朝遗老。全书无非想给李鸿章一个公道:碍于其所处之势,不敢大展拳脚,妨于其学识所限,注定不会有大作为,鞠躬尽瘁但只是修补救火,无济于事,最到位的评价我觉得是——“李鴻章有才氣而無學識之人也,有閱歷而無血性之人也。彼非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後彼彌縫偷安以待死者……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原文)。”今人看来,也大抵如此,在那个形势下为官,如无力挽狂澜之魄力和能力,也只能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念经祈祷寺庙别太早崩塌,李中堂偏偏七十几岁后开始倒霉,马关受辱、庚子事变都遇上了,于是上半生积下的名声毁于一夕,甚至成了“卖国贼”,也毁谤太过了,说到底他不过是给清皇室守门的人,不得其时,无力回天而已。历史人物他就是在其时其势其人,除此外加的一切帽子和罪名都是无理取闹,但如果说李鸿章是千年一遇之人杰,也未免太过,多少有些牵强附会,指鹿为马,甚至只为了证明中国19世纪也有人才栋梁,聊以自慰罢了。从兵家看,作者也说了:李鸿章打的是自己的同胞。打太平天国、剿捻匪实在不算什么光辉业绩,我朝又不是清皇朝;从外交看,李鸿章是近代第一个敢于但不擅于(这一点他不如顾维钧)与国外打交道的人,算是中国第一个外交部部长吧,因此其名声传于欧美各国,跟俾斯麦、格兰特将军都有交往,除此外,其外交成绩也是惨淡,“彼之前半生,甚親英國,其後半生,最親俄國(原文)”,但英国人打太平天国是保自己利益,洪秀全愿意跟老外谈判,清朝也就完蛋了,俄国人只是在帮自己抢回辽东,中国该遭殃还是遭殃了,割地赔款半个子儿没少,所谓外交官,周旋诸国之间却没能借到任何外力,更谈不上不上乘隙图强自立了。从李中堂广受称颂的两点看,他不过是“尽心焉耳以”,不足称道。最扯的是跟俾斯麦的对比,如作者说的:“李鴻章之學問智術膽力,無一能如俾斯麥者。(原文)”单挑必败无疑。从更广的层面看,所谓“东方俾斯麦”也显得莫名其妙,俾斯麦所处的普鲁士,如同一个奋发聪颖的青年,它有黑格尔、莱布尼茨、克劳塞维兹的思想,还有老毛奇和冯·罗恩的利剑,哪一个不是近代史影响极深的角色?李鸿章有什么?一个暮气的国家机器和一个苟安的太后罢了,把这两人放在一起对比,多少有点关公秦琼的感觉。梁启超十分推崇欧美等国的大臣,如他一样的士君子们寄望于当时的地主官僚能转变成资本官僚,让国家走上独立的道路,这些要求对李鸿章们来说有点高了,他也一再叹息:李鸿章不学无术——大概就是觉悟不够吧。寄望官员中有人能收拾烂摊子,在当时是一种无奈和务实——美国式的民主解决不了当时的内忧外患。王小波尚且觉得做过数学题(接触西学)的皇帝来改革会更妥当些——这也许是他见识了文化革命后的感慨,而邱震海也说:假若邓小平还在世,就像当初说搞市场经济一样说,宪政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局面是否有改观了? 末了他补了一句:寄望强人政治,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可见今日之中国,在政治改革上,大家意识随提高了,但对强人的寄望,仍没多少转变。从这点看,真不能苛求一百年年前梁启超能摆脱对“俾斯麦”的期盼。又扯远了。

客观

李鸿章是个人物,梁启超也是一个人物,一个英雄写另外一个英雄多少会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这在文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出.最喜欢的部分是梁将李和当时国内外的首脑做对比,一个个形象都跃然纸上。至于最后的年鉴表更是对前面的一些验证

读 李鸿章传

1。每个人评论别人的角度都是不同的,这个版本的李鸿章与我自小学到的历史、读到的唐浩明的曾国藩传是完全不同的。2。历史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思考未来: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而完全用国外的东西来替代。3。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失败在于观念的局限,仅仅看到了中国在军事上与西方的差距。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看到了深层次的东西,但是解决不了。4。厚积博发:这是李成功的地方。我们这一代人,都太功利、太着急了,巴不得一天就变成百万富翁。后动(以静制动),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和我们当今的先动优势产生很强的对比。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差别那?先动应该是一种把握机会的态度/姿态,也是一种激进的态度,后动则是低调、稳健的方式。我目前还是以前者为主,或者说更加享受前者。但应该注意的是focus在自己核心竞争力上,先发的重点是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资源的集聚,而不是资源的耗费、铺开。能这么理解,做事应该讲究先发,大胆去尝试,如果失败了因为年轻我们不损失。做人应该厚积博发,谦虚学习。看Apprentice也是,前几集被fire的基本都是最出头的人。5。协同效应: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李鸿章能拿下苏州江浙,依赖于曾氏围困金陵,但曾氏最后攻破金陵,也借助了李的理论。启示就是要善于借助他人力量,而不是单打独斗。6。弱国无外交,那么做Network也要依赖于自身实力,希望指望别人是没有意义的。7。梁启超在里面谈到,英雄有两种,一种是时势造英雄,另外一种是英雄造时势。我不完全赞同,我觉得时势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只不过第一种借已有势而起,另外一种在势变化点中作用而起。我觉得自然会按照他已有的规律自然运转,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因势导力或者变力。

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一颗赤诚的爱国心。

以前对好多近代发生的事都搞不明白,有一天看了凤凰大视野的《李鸿章传》,该片基于此书。在李鸿章眼里,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所以一直对西方文明不太重视。看完视频再结合此书,真是绝配!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文明,日本二战时期达到如此的经济军事高峰,无不得益于它融合东西方文化,取长补短。我们现在太过夸大西方文化的重要性,有点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史为镜,不要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

秋风宝剑孤臣泪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北京贤良寺大清王朝第一重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侯李鸿章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与八国屈辱的谈判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悲愤之下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风雨飘摇的大清国今后无论怎样他都再无法参与。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年少时的豪言壮语突然闪现在脑海,半生戎马,一世浮华,当这一切即将散去的时候,老泪纵横。青年中举,初入朝堂,一番历练之后李鸿章终于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斗中崭露头角并组建淮军终自成一派,一步步踏上的历史的中心舞台。作为曾国藩的得意门生,这一切都顺理成章,按照一般的套路,他只要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面没有大的过失,那么加官进爵,荣华富贵都是水到渠成,若干年后的史书上会写下他生于何时何地逝于几时几刻,官至几品,寥寥数十字概括一生,这是大多数人的小小追求。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恰是晚晴最后的垂死挣扎,历史给了李鸿章更进一步的机会。鸦片战争之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一次次战争的失败也终于让统治核心渐渐觉悟,洋务派应运而生。李鸿章作为最早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了后世所称的“洋务运动”之中。即使是中国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也无法否认这场洋务运动对促进清王朝的工业化、舒缓财政压力、延缓帝国衰败等起了巨大的作用。在洋务运动中最吸引人们目光的当属北洋水师的建立。先进的铁甲船,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组织形式让国人看到了振兴的希望,这支水师的建立使得中国海军整体实力一跃而成亚洲第一世界第六。李鸿章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水师舰队在大海中编队航行心中满是激动,多年来追逐的国家强盛的目标在自己的努力下即将得以实现,何等的意气风发。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正式宣告建成,也就是这时候,李鸿章到达了人生的巅峰。盛极必衰。转眼到了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按中国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午年。为庆祝清王朝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辰,各地纷纷消耗巨资为太后进献贺礼,致使财政更加空虚,已经多年没有得到升级换代的北洋舰队甚至没有足够的炮弹,李鸿章多次试图为舰队筹取经费,无奈杯水车薪。就在此时,虎视眈眈的日本亮出獠牙。惨败。陆地上日军势不可挡占领朝鲜全境,黄海大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暂且撇开战略战术、战场指挥不谈,对比一下当时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的军力,无论在兵力,船只吨位、航速,火炮数量上,北洋水师都处于明显劣势,加之仓促宣战,没有足够的后援补给,虚假的繁荣背后,胜负或许早已注定。即便李鸿章多次试图劝阻,无奈朝中愚昧冒进之人虚张声势,兵家将领盲目自信,最终没能推迟失败的到来。联想几十年之后的抗日战争,落后的农业国中国面对步步蚕食的强大的工业国日本,深知敌人实力的蒋公面临怎样的抉择,可想而知。联想近日来的钓鱼岛之争,海军实力并无优势的情况下民众军界人人喊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在日本谈判时,李鸿章据理力争想要压低赔款,直到遭到日本浪人枪击身受重伤,这一枪才使得嚣张的日方放宽了谈判条件,带着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垂垂老矣的李鸿章失落的回国,卖国贼的称号再一次落到了李鸿章头上,无奈,泱泱大清国,有出色外交才能又得到国外认可的只有李鸿章。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默默承受吧,也许时间会给你机会洗刷屈辱。然而,压垮李鸿章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期而至,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华,毫无意外清军惨败,又到了谈判的时候,朝中无可用之人,担子又一次落在李鸿章的肩上,最后一次。旷日持久的谈判随着李鸿章签下虚弱无力悲痛凄凉的“肃”型名字结束,多日来,多年来的压抑和悲愤也带走了他最后的生命力,无尽的荣耀,无尽的屈辱,无尽的遗憾。当年面对雄心勃勃的维新派时他说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何等的智慧;面对义和团生事、八国联军侵华,他破釜沉舟认可东南互保,何等的勇气。当一切行将结束的时候,他只是一个瘦弱的老人,有过隐忍,有过抗争,他已经不需要知道一手提携的袁世凯将作出什么样的功绩,他也不必再考虑亦徒亦友的盛宣怀下一步该开拓什么样的产业。就这样结束吧,由此一生,足矣。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七日,西元一九零一年,李鸿章薨于北京贤良寺,享年七十有八又九月二十二日。十年之后,大清王朝灭亡。梁启超说其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用这句话来评价李鸿章恰到好处,他不是清官,不是好官,但却是试图挽救国家的人中最出色的一个。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与君共勉。

好看,没没的说

Kindle里,地铁中读的,有点不专心,不敢瞎评。不过,真的很喜欢梁启超风格的传记:敢对传主作评,但立意高远,无偏狭极端之漏见。另外,这本书实际上不只是传记,更是一部晚晴简史。作者自己也是这么看的。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这是梁对李的一个总体印象,通篇读下来感觉对李的评价非常中肯,而且结合当时实际来说自然让人可信,不得不信。推李鸿章为晚清中国政界第一人,这个说法之前的确未曾敢想,现在看着这些事实和梁氏之论述,结合共产党的失实歪曲的历史教育,我越发觉得这个想法之真实和可信,而且对于李人生了解之浅也让我愿意更加深入全面地去认识。当然,梁写这个传的确也是基于其自己的政治偏好而来。

笔记

1. 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也。2. 欲评骘李鸿章之人物,则于李鸿章所居之国,与其所生之时代,有不可不熟察者两事。 一曰李鸿章所居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 二日李鸿章所居者,乃满洲人入主中夏之国,而又当混一已久,汉人权利渐初恢复之时代也。3. 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人才也。历观古今以往之迹,惟乱世乃有英雄,而平世则无英雄。事势至道咸末叶,而所谓英雄,乃始磨刀霍霍,以待日月之至矣。盖中国自开辟以来,无人民参与国政之例,民之为官吏所凌逼、憔悴虐政,无可告诉者,其所以抵抗之术,只有两途,小则罢市,大则作乱,此亦情实之无可如何者也。而又易姓受命,视为故常,败则为寇,成则为王。汉高明太,皆起无赖,今日盗贼,明日神圣,惟强是祟,他靡所云,以此习俗,以此人心,故历代揭竿草泽之事,不绝于史简。其间承平百数十年者,不过经前次祸乱屠戮以后,人心厌乱,又户口顿少,谋生较易,或君相御下有术,以小恩小惠侥结民望,弥缝补苴,聊安一时而已。实则全国扰乱之种子,无时间绝,稍有罅隙,即复承起,故数千之史传、实以脓血充塞,以肝脑涂附、此无可为讳者也。4. 欧美识者,审其举动,乃知其所谓 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所谓平和博爱,所谓平等自由,皆不过外面之假名,至其真相,实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因确断其不可以定大业。5. 洪秀全以市井无赖,一朝崛起,不数岁而蹂躏天下之半,不能以彼时风驰云卷,争大业于汗马之上,遂乃苟安金陵,视为安乐窝,潭潭府第,真陈涉[55]之流亚哉!株守一城,坐待围击。故向荣、和春之溃,非洪秀全自有可以不亡之道,特其所遇之敌,亦如唯与阿,相去无几,故得以延其残喘云尔。呜呼!曾洪兴废之间,天耶人耶?君子曰:人也。6.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洋人之所务者,仅于如彼云云也。7. 至其所以失败之故,由于群议之掣肘者半,由于鸿章之自取者亦半,其自取也,由于用人失当者半,由于见识不明者亦半。彼其当大功既立,功名鼎盛之时,自视甚高,觉天下事易易耳。又其裨将故吏,昔共患难,今共功名,徇其私情,转相汲引,布满要津,委以重任,不暇问其才之可用与否,以故临机偾事,贻误大局,此其一因也。又惟知练兵,而不知有兵之本原,惟知筹饷,而不知有饷之本原,故支支节节,终无所成,此又其一因也。下节更详论之。8. 光绪十一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天津订约,载明异日朝鲜有事,中日两国欲派兵往,必先互行知照。于是朝鲜又似为中日两邦公同保护之国,名实离奇,不可思议。后此两国各执一理,纠葛不清,酿成大衅,实基于是。而其祸本不得不谓外交遗策胎之,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一事。9. 是役也,李鸿章二十余年所练之兵,以劲旅自夸者,略尽矣。中国军备之弛,固久为外国所熟知。独淮军、奉军、正定练军等,素用洋操,鸿章所苦心经营者,故日本慑其威名,颇惮之。既战胜后,其将领犹言非始愿所及也。其所以致败之由,一由将帅阘冗非人,其甚者如卫汝贵克扣军饷,临阵先逃,如叶志超饰败为胜,欺君邀赏,以此等将才临前敌,安得不败。一由统帅六人,官职权限皆相等,无所统摄,故军势散涣,呼应不灵。盖此役为李鸿章用兵败绩之始,而淮军声名,亦从此扫地以尽矣。

文笔思想俱佳,行文值得反复推敲

议论的水平很高,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梁启超的思想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落伍,放在一百年前那真是够富有远见的了。另外书中称李为合肥感觉很有意思。从kindle上看的书,要不然错过了真的蛮可惜的。

庸人谩骂伟人,伟人很愤怒

梁启超说,李鸿章是个伟人。鉴于教科书上说梁启超是个伟人,所以李鸿章大概也是一个伟人吧。天下为庸人无咎无誉。可是称道李鸿章的,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是在是相当之少。大多数国人,都说他是卖国贼。奇怪,作为当年的先进人物,李鸿章政治上的敌人,和他私交及其一般的梁启超已经说过:庸人,是不配评价伟人的。所以这部传记,说李不学无术,只不过是借用《春秋》评论圣人的意思。批评一个伟人是可以的,但绝对不可以是庸人那样的谩骂。李鸿章是时代的佼佼者,中国的第一人。单以那些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而言,没有他,中国会损失得更惨。当今被捧得很高的曾国藩,当年处理天津教案不力,偏袒洋人,所以被迫下野。于是,和外国人交涉的重担就落在李鸿章身上了。如果此人是一个卖国贼,中国不知还会被卖掉多少利益。可惜,此人是一个忠于朝廷忠于国家的人。以至于在日本被刺客暗杀之后,宁可吐血也要坚持亲自看条约。据理力争。他镇压太平军,捻军,为朝廷立下大功。没有他国家亡得更早。他办洋务,没有他国家更落后。拥有很大的权力之后,常胜军的领袖戈登对他说,你自立吧,我帮你。他吓得连连摆手。所以作为非朋友的梁启超评论,李鸿章忠君爱国,绝对不是卖国贼。既能够打仗,还是政治家,同时还擅长搞经济,而且品行还不坏(缺点就是私产似乎稍多了一点,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打工收入)。这种人在中国历史上都少有。有的话,就是诸葛亮这样的人(诸唯一强一点儿的,就是没有那么多私人财产)。不幸的是,人们习惯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在李鸿章身上,大家都骂他,于是大家都没有责任了。可是一百多年以前伟大的梁启超就说过:骂伟人,你们还不配。换作是你,你会比李鸿章更忠诚?你会比李鸿章做得更好?你不配。可是,十九世纪中国的伟人李鸿章,就这样一直被骂了好多年。

正确认识——李鸿章

清末三杰,吾独服李鸿章,若李生于盛世,逢名君,必为名相,名垂青史。看完此书,大家会给他一人中肯的评价。

我乃任公门下一走狗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鸿章逝于北京贤良寺,同年十一月,任公的〈〈李鸿章〉〉传成书。那时仅仅是康梁“公车上书”六年之后,应该说,任公和康有为正巴不得这只变法的拦路狗早点归天呢。给政敌的传记能做到客观公允,实在是难能可贵。李鸿章逝后,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或毁或誉,但当数任公的评价最为客观深刻,“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至今百余年来,史学家对李鸿章的评价无出其右。任公真是人才啊!那么早就知道辨证法了。开篇第一句话“世上惟庸人无咎无誉”奠定了整本传记的基调。不是个有大能耐的人,你就算想翻,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李鸿章就是这么个有大能耐的人,年轻的时候,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何等气魄。而立之年,协助曾国藩办团练、剿太平天国,扫平捻军。虽然军事才华略见一斑,但这是打压农民起义,毛主席他老人家相当不爽,于是,为现代中学历史课本上的骂名奠定基础。甲午战争中,奉行消极避战的方针,说其是民族罪人,一点不为过。之后,李鸿章都是在与列强的割地赔款的讨价还价中度过,直到临死前还在被俄国使臣骚扰。做名人做到这份上,也真是够痛苦的啊。任公成〈〈李鸿章传〉〉一书,并非要人们赞誉或厌恶李鸿章。而是感叹李的“以一人敌一国”的无奈与悲恸。任公与李同处一个时代,面对内忧外患,何尝不都是在扼腕痛惜,何尝不都在为富国强民而奔走思索?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才子们共同的悲哀吧。我喜欢<<李鸿章传>>不仅于此,这本书更是我正确历史观的启蒙老师。我们的历史教材,总是容易走极端化,一个人、一个事,就是那么容易定性的么?要么大忠、要么大恶,历史难道是这么简单的么?任公的史学观独立而广博,既然读历史是要引为今鉴的,那么我们的历史观应该是更宽容的。换句话说,李鸿章当时也是在拼命地维持满清王朝的“和谐社会”的嘛,若要评个“感动清朝”李合肥说不定也是榜上有名的噢。另外,我有幸得到了任公的长孙,林徽因与梁思成的长子,梁从诫老先生为我的这本书题字。任公薪火代代传,这也是任公的薪火给予我的温暖吧。

李鸿章传

一般我不看名人传记,现在冒着成功学名头给名人立传写鸡汤故事的写手太多。鸡汤多喝无益,除了刚看完能给自己打针鸡血兴奋一下以外,接下来又要掉入无尽的贤者时间,直到遇到下一碗鸡汤为止。想来自己当初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还是少说为妙。说回这本书吧,如果不是瞄到作者是梁启超的话我应该不会翻开它。好歹也是同姓,必须亲情支持一下。作为一个历史盲,我对小中大学教科书里面来来回回讲述了若干遍的中国近代史依然是一头雾水,观赏过与其相关的作品大概就是还珠格格情深深眼蒙蒙铁齿铜牙纪晓岚之类的(如果算的话)。所以想到要看这正儿八经的书时我还是不太抱期望的。所以超哥写的这本书是超出我期望了,大大地超过。我不知道他写这书的语言是白话文还是半文言文,去掉错别字我大概也就读懂六七成。开篇就一句“抑中国数千年历史,流血之历史也,其人才,杀人之才也” 把读者的中二属性解开封印,然后写到李鸿章平太平天国,剿捻发时更是让我觉得自己在看三国演义。那种攻城拔寨的畅快淋漓写活了好多的牛人,印象最深的是李鸿章的部下程学启和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前者在李鸿章的戎马生涯里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攻嘉兴时为激励士气躬先陷阵,被流弹击中头部,受伤退下,士兵闻讯一鼓作气攻下,而他泡了几个月泉水还是离开了游戏。后者李秀成被梁启超盛赞为“智勇绝伦”,其人“知人善任,恩威并行,人心服之,若子于父”,最后被围在金陵时,率领死士数百人反攻,差点把曾国荃军打散,然后将爱马赠与幼主洪福让他跑路,自己督兵巷战三个日夜,最后被擒,金陵城内老百姓十几万人无一降者。当时就脑补了赵子龙救阿斗的场景。看得我都忘了这是谁的传记。梁启超也感叹要是李秀成处在洪秀全的位置,今日都不知是谁的天下了。哦还是说回李鸿章吧,梁启超评价是“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早年平内乱的时候还是挺会玩的,但到中日间有关朝鲜的纠纷展开时外交手腕薄弱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领土邦属这些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居然草草了事,虽然跟国家封闭导致的眼界局限有关,但自身在其位而得过且过也是原因之一。要是当初他在盛名之时走掉的话历史上能留个好名声,可是后来各种艰难险阻丧权辱国的事让他摊上了也只能说是命啊。平内乱围城的时候他跟敌人八王约定要是开城投降就饶他们不死,待八王开城后他跟程学启觉得八王狼子野心必是后患,于是开个鸿门宴把人家干掉了。虽说是为了国家太平,但这是背信弃义咯!梁启超赞赏他的一点是遇事不慌张,一般都能从容面对,而且能忍。虽然处理手段不见得一定高明。外国列强都认准李鸿章是中国的标志,啥事都扯上他,大概他也只能“顶硬上”了。而且可悲的是,即使在他最风光的时候,朝廷依然不信任他,只是迫于外部压力用他而已。他任人唯亲,“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大概也是当时为官的通病。不过梁启超写这本书的时间略早,对李鸿章当时所作所为的后果看得未必全,想知道清楚一点的话还得找其它书看看。彩蛋一个:二十岁时李鸿章写了“二十自述”的七律四首,颇有壮语,如“丈夫事业正当时,一误流光悔后迟。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和“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要是现在二十岁的人说这话难免被人当作重度中二病,但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还真成就一番事业呢!

览梁任公《李鸿章传》

梁氏毫不讳言,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然则恪行“作史必当以公平之心行之”,且有自信李地下有知,必曰:孺子知我。相形之下,49年之后的作史者,尤其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果不需汗颜乎?一方则反复灌输马哲矛盾观念,曰:事物必有其两面性。一方则以意识形态为基础,以简化对立、善恶两元论肆意解读历史,只问阶级立场,不问是非对错。教育部门对培养出那么多类似人格分裂的思维模式不可谓难辞其“功”乎?尼克松于回忆录中提到,周恩来渊博的历史知识令他印象深刻,但也注意到他所信奉的意识形态怎样影响了他的历史观。例如,周把林肯说成是“经过多次失败”最后才取得胜利的,因为人民站在他一边。实际上林肯固然是历史上少有的伟人之一,却完全是个实用主义者。他打南北战争并不是为了解放黑奴,尽管他是坚决反对奴隶制的;后来当他解放黑奴时,他也没有把解放黑奴当做目的本身——他这样做纯粹是一种战术上和军事上的策略,只宣布解放南部的黑奴而不包括北部边缘各州的黑奴。冷战高潮,全球陷于意识形态对立之时,这种观念与事实的偏差可以谅解。但如今早已是意识形态淡化、务实之风主导的时代,教科书却完全不改当年的“风格”,殊难理解。例如,谈历代农民起义时,必一面倒地同情农民,谴责当权者。因为工农联盟是我党的执政基础?所以所谓地主阶级的对立面农民阶级必是正义的,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造反有理,暴动即“起义”?清代之唯一“全君子”曾国藩果不如太平军之诸“王”。那为何两千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王朝怪圈从没有被其打破?那为何现在有一条罪叫做“扰乱shza”,还有条叫“煽动dfgjzq”?举个我们教科书历史人物“被”归类的例子。纯善类,如抗外“民族英雄”岳飞,当然不会提他作为一个军人不顾大局,数违军令,还插手皇室立储之事。对面就是纯恶类,如历代“卖国贼”,如秦桧,当然不会提他当年力主抗战,后来力保岳飞之事。李鸿章不幸也“被”进了后面这一列,但诚如梁氏所言:“李鸿章与秦桧。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 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确实,更不幸的是我们自小被一路“狂吠”到大。谈甲午中日之战,梁氏数举李鸿章战前战中难辞之咎,但最后提到,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并举一例以证之:“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假设美军打进山东,福建军区下属的一艘战舰路过被俘获,福建军区司令致书美军,说这是山东人跟你们的事儿,不干我事儿……你作何刚想?这就是当时的中国,当时的李鸿章所处之地。什么?靠北京中央?紫禁城正为西太后大寿焦头烂额,分心乏力耶。李鸿章死前何如?正与贪欲无度的沙俄使者全力周旋,“闻薨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催促画押……临终未尝口及家事,惟切齿曰:‘可恨毓贤误国至此 。’”真乃一汉奸卖国贼之临终也。末了,回到梁氏开篇所言:天下惟庸人无毁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李鸿章传

李鸿章有幸生于十九世纪,亦不幸生于十九世纪。灾难深重的十九世纪,中国内忧外扰一刻未歇,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成功镇压太平天国、顺利处理“天津教案”、坚决倡导洋务运动,使 “世界之人,殆知有李鸿章,不复知有北京朝廷”。梁启超认为,李鸿章确实是当时国中第一人,可惜李“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至于好运用完便败迹劣劣,终难免背负“卖国贼”的骂名。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倒没给李鸿章挂上“卖国贼”的名号,可能是因为我党一向尊重梁先生,既然梁先生说李鸿章值得同情,那“卖国贼”的名号当然还是应该留给慈禧了。 甲午海战是李鸿章好运用完的标志。梁启超认为李一是未能正确处理朝鲜外交事宜,以至酿成祸基;二是识人能力太差,错用了袁世凯;三是错误地运用外交手段,妄想以夷制夷。好运用完,学识又赶不上趟,以至于把海洋权彻底地放弃掉了。 可以说,李鸿章在当时中国,确实算得上是第一人了,无论是从威望、远见、实操能力,都无人可及。看来只能说李鸿章是生错了时代,以致他无法获得确实的国际时事,无法了解国之民情、获得国人的支持,更不可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人生处处皆悖论:李鸿章若不是生在十九世纪,碰到太平天国之乱,就难以脱颖而出;但李鸿章若不是生在那个封闭落后到极点的时代,或许也能象俾斯麦那样组建起现代国家吧!

辩证客观看问题,丰满的李鸿章

一谈到李鸿章,大部分人经过学校历史学习后,印象除了洋务运动(谈的不多)就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了,李鸿章几乎和卖国挂上了等号。 同时,我们一直教授的唯物论哲学中也提出了辩证看问题的要求,以发展(或者说反发展)的眼光,结合当时环境,辩证的去看李鸿章,对于他的形象丰满大有帮助。私人早已盖棺,后人如何认定他,读梁启超此书,深有启发。 梁启超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是: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总体贬胜于褒,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意?大环境使然。之前也看过苑书义先生写的《李鸿章传》,旁征博引,可能贬意教梁启超更多一些。

草读。

梁笔下之李鸿章,与中学历史的李鸿章相去甚巨。按梁所言,李鸿章虽不是造时势之大英雄,也称得上时势所造之英雄。 晚清中国,狼狈失措,内外交困。在内民乱四起,政权飘摇;于外则以积弱之国,周旋虎狼之间,步步维艰。 李鸿章以平捻之大功立于朝野,又以外交家之形象代言中国,游走于各国间。虽则权倾一时,亦因责任之大承担千古骂名。纵观其一生,是为当时世界之政要,甚至于“西方各国但知有李鸿章,未知有中国”,但终因性格中庸,未能扭转乾坤,英雄造势。 按照梁启超所立传之章节,可略见李鸿章一生: 1, 兵家之李鸿章(上)- 淮军崛起;2, 兵家之李鸿章(下)- 平捻乱;3,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 梁认为李“只知有洋务,不知有国务”乃其洋务失败之由;4,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 “自是而李鸿章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5,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天津教案意气风发,而至《马关条约》时成入井之龙 由于李鸿章种种失策在先,甲午之战中国大败,李鸿章遂无奈至日本议和,签署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然梁启超如此评论:“观李鸿章此次议和情状,殆如春秋齐国佐之使于晋……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犹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用其谋;虽有贲、育之力,无所用其勇。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 6,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甲午之后,条约历历,血泪沥沥。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然无我可以自立之道。因此,人即使联我,亦不啻为他国鱼肉而已。梁曰:“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7,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 治河8, 李鸿章之末路 - 观其临终形状,叹为可怜之人。“闻薨之前一点钟,俄使尚来促画押云。……临终未尝口及家事……”真是不可想象。梁启超在最后的结论一章将李鸿章与古今中外名臣相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结尾处,梁启超叹曰: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仅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想象梁启超完稿时,念及国家岌岌,前途渺不可期,无尽焦虑悲悯!相比之下,现在是要好得多了。

《帝国沧桑》重墨写资本经济的李鸿章,经济与政治是分不开的

近期很是关注清朝灭亡前50年的历史,阅读了些太平天国研究的书籍,重点关注的是李鸿章,先是看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书中说李鸿章是“时势所造的英雄”,但不能“英雄造时势”,现在手头又翻阅了《帝国沧桑》,如果《李鸿章传》侧重记述关于李鸿章的重要事件的话,那么《帝国沧桑》则侧重于写资本经济的李鸿章。    经济与政治是分不开的,《帝国沧桑》的作者以资本的角度,剖析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晚清灭亡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由帝国中兴的功臣,权重的汉族大臣掀起的,并且得到了满清王朝部分王亲的支持,适应了时代的号召。可以分为北洋派和南洋派,务实派和清流派,北洋派以李鸿章为首,南洋派以左宗棠为首,务实派以曾国藩为首,清流派则以张之洞为首。究其失败的原因,除了满清的腐朽这个基础原因外,北洋和南洋之争,务实和清流之争,洋务运动在相互扯腿中失败。    运动的核心,资本,在那个割地赔款,入不敷出的时代,资本没有成为振兴中华的新鲜血液,却成了让人早亡的兴奋剂,资本、洋务运动成为了官员们互相揽权、争斗的筹码。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这些超大型的国有垄断企业,没有因为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源、地利资源而成为帝国企业的明珠,而是在官员的压榨中,在管理人员的贪腐中陷入外资收购、吞并的命运。   统治阶级原本渴望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圈民间的财富,甚至带大清走向“明治维新”,但是资本却被里应外合的八国联军门利用了,成为了八国联军席卷财富的魔手,侵略者们也利用帝国金融的破产,彻底将大清帝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在1883年的金融危机中,做空卖空、老鼠仓等资本运作的手法早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我国第一代民族资本家”胡雪岩与洋商对抗失败,晚清民族产业被扼杀,传统商人阶层集体陨落。“三大商帮”中的两枝,徽商和江浙商人在此役中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萌芽于晚明的纺织业彻底崩盘。

《李鸿章传》读书札记

李鸿章者,字少荃,安徽合肥人也。世人多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谥号文忠。李氏一生,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誉之者如《清史稿》称其为“中兴名臣” ,如西人格兰特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毁之者则贬其为“汉奸”、“卖国贼”、“误国能臣”、“刽子手”云云。近期读《李鸿章传》,感梁任公文史之渊博,用字之点睛,使此书如有魔力,令吾欲罢不能,故将书中落白角隅间潦草涂鸦之字,整理成文,以作读书札记。初探史学两年有余,中华历史长卷中英雄人物灿若星汉、数不胜数,然吾诚心拜服者,惟曹孟德、苏子瞻、张江陵、李鸿章四人。吾赞李鸿章之因,勇于任事也。其人品德行固不如曾文正公,功业成就亦不足跻于一流政治人物,然其爱国之心,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李氏处近代困厄之中国,没落之晚清,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仍能为推动民族进步,不畏压力,身自躬行。虽为时局所掣肘,同僚所不容,举国所非议,有志而未逮。但仍能老而弥坚,愈挫愈勇,其精神实应为吾辈少年钦佩。吾尤悲其临终时泪珠垂悬,双目难合,未尝口及家事,惟切齿长叹毓贤误国、两宫不肯回銮之事,翘首以待后贤中兴,斯可谓纯臣也。但合肥仍负谤于中国甚也,究其因,一则“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李氏终非常人也;二则我国国民性使然。李氏有超卓之眼孔,知世界之大势,识西方之文明,欲利用以自强,此种眼光,时人未及之,朝中亦鲜有与李同心同力之人,故时人“以寻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 李氏为一世儒生所唾骂者以洋务,为后人所趋重者亦洋务。然吾国终以洋务衰,他国以洋务兴,何也?中国洋务人士,李氏未有其比。然李氏亦有不足,在其用人失当、任人唯亲、见识不明、“只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梁氏责之曰“不学无术” 、“非造时势之英雄”。 但若易地而处,又有几人能责李哉!李氏中体西用,已受多方责难,若更进一步,则朝臣不允、国民不允、时代不允。“不学无术”,自是眼识所限,然考其成长历程、求学道路,放置于时代大背景,则不能强求矣。夫作言者不能起行,身居高位则掣肘甚多,故有远见卓识而身居高位并能施行者,鲜矣!大抵为创时势之英雄也。吾国人又好将失败之咎归于一人,是为“替罪羊”,李氏为其一。国人将甲午之役惨败归罪于李鸿章逃避畏战,殊不知中国内政腐败、军旅松弛、举国一盘散沙。而日本三十载苦心经营,上下一心,独注一掷,决心一战中国焉有不败之理?又曰李氏为“卖国贼”,《马关条约》、《中俄密约》是其卖国明证。客观议之,合肥外交生涯,可圈可点,功过相间。夫《马关条约》签订之时,言不能争者,鲜血枪伤争之,可敬!可悯!可悲!可叹!《中俄密约》乃其终生大错,吾不能为其恕。但若视之如秦桧之事金,则未免过酷。盖李氏此举,乃利害得失之问题,非正邪善恶之问题。李氏外交好用小权谋连纵之策,专以制某国而连某国为主,卒未尝其效,亦失之甚多。其所为非见识短浅,亦无奈之举也。弱国无外交,强权胜公理,天下未有徒恃人而能自存者。以当时中国之形势,纵有才十倍于李鸿章者,亦无力挽救外交之颓势。李氏一生,跌宕起伏。早年科举及第,得曾氏赏识,悉心培育。际长发之乱,曾氏委以重任,任淮军统帅,得戈登、程学启、郭松林、刘铭传等人之助,以区区三城之立足地,仅一岁而荡平全吴。后剿捻军之乱,李氏承曾氏之遗策,以十余年剽悍之劲敌,满清全帅束手无策者,亦一岁而歼之,遂成大功。及为直隶总督,办天津教案,因普法战争顿起,法国仓皇自顾,难及其他,卒不了了之,李氏因此声名大增。后统制北洋,开府天津,创办洋务,自军事、商务、工业,无一不留意,奋力导中国以前进。甲午之役乃李氏平生命运转折点,其盖世之勋名,自中日之战没。李氏以“一人战一国” ,积年辛劳所累,一朝散尽。遭此失意,寻常人必忧愤致死,然李氏以七十三岁高龄,内则举国欲杀,外者独撑危局,挺出以任议和之事,口舌不能争者,借一子弹枪伤争之,使世界舆论多非日,日皇亲自前往问候,并许之无条件停战,赔兵费卒少一万万两。后李氏亲赴俄国,贺俄皇加冕,签订《中俄密约》, 卒成终身大错。李氏自退出总理衙门后,或奉命治河,或任商务总督两广,直至义和团之事起,首倡“东南互保”,保全南方诸省,后复任直隶总督,与庆王共担议和事宜,事方定而赫然长逝,薨前一点钟俄使仍恫吓催促,给予难堪,强迫画押,实可谓悲惨之末路。苍天无情,前之宠此人待之如此优,后之厄此人待其如此酷。幸李氏能忍人之所不忍,无论如何失望之事,不惊其魂,不恼其心,得失荣辱,视之如过眼云烟,此吾所尊敬而远不能及者。李氏亦从不畏避责任,无论如何艰危之局面,皆当而不辞,从容排解之,此亦吾所敬仰。“吐握余风久不传,穷途何意得公怜。偏裨骥尾三千士,风雨龙门四十年。报国恨无前箸效,临终犹恨泪珠悬。山阳痛后侯芭老,翘首中兴望后贤。” 逝矣,往矣,李氏之精神风采,惟能见于书中,令吾唏嘘不已,感慨不尽。

李鸿章和中国近代史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一人物。毁之者称其为汉奸、卖国贼,特别是在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期间;誉之者则认为其领导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在十九世纪的外交舞台上无出其右者。然在大部分人眼中,李中堂只是一个昏聩的满清官僚,签署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合肥之负谤于中国甚矣”。 。李鸿章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洋务运动。在英国坚船利炮的轰击之下,经历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帝制的古国终于开始开放门户,被迫地卷入到现代化过程中。朝中的开明官僚和知识分子也认识到经历工业化文明西方蛮夷的厉害,开始学习洋人的科学技术,师人长技以制夷。在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开明派的领导下,自强运动从1861-1895年,建立了军工、现代工业和一只现代化的海军,并派出了一大批留学生去海外学习科学技术。中国也逐渐融入了近代国际社会。中日战争的战败却给自强运动的核心人物扇了一个大耳光。拥有着号称世界第八位的海军的清朝,还是输给了东瀛小国。科技现代化的表面下面,却还是中世纪的政治机构。虽然如此,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却意味着一向以天国自居的清朝,开始无奈地承认西方列强的优势,主动向西方学习科技,走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确实有其局限,只着眼于对挽救帝国命运最有实效的军工业和重工业,而没有对国家进行深层次的改造。但现代人若以此苛责,无异于嘲笑汉代人不懂电脑,求全责备而已。要知道,当时朝中的士大夫阶级对洋务运动百般阻挠,仇视“夷务”,洋务运动取得如此成绩非常不易。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李鸿章的个人威望降至最低点。李鸿章成为万矢之的,人人皆欲诛之。朝廷也将其贬谪,剥去了其黄马褂。从小处着眼,李鸿章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开战之前过分相信其他列强的介入调停而贻误战机;李任人唯亲,北洋军队领导层腐败等等。但从大处看,这场战争清朝是未战已败。西人谓: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是也。面对当时中日实际上已经开战的事实,李鸿章还是向皇帝进言:不可轻言战事。因为他深知自己的淮军和北洋海军敌不过日本舰队。在1888以后,正当日本海军全力疯狂地扩军备战,中国海军竟然未购一舰!而就在是甲午的前夕,中日双方都已箭在弦上时,户部却取得海军衙门的同意,于1892年正式宣布以西太后万寿需款,海军停购舰艇2年。正如现代军事科技日新月异一样,当时海军技术的先进也就意味着在战争中占着主动权。而在中日战争期间,南洋舰队和另外两只舰队竟然保持中立;各个其他大省,图知自保,未出一兵一弹;最为可笑的是,刘公岛降舰之战,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其中一舰,说是此舰系属广东,这次战役,与广东无关。国人如此应战,安得不败!于是战争就变成了李鸿章一人喝日本的战争。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励精图治,迅速崛起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人民团结一致。而在中国,政体结构仍为中世纪式的,人民对战争漠不关心,全国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组织战事。清朝的统治机器早已腐朽,病人膏肓。前几次战争失利的教训也许还不是很沉痛,而只有经过这样彻底的一次失败,才能使大部分国人清醒,意识到民族命运的危亡。于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明白,只学习西方形而上的器物并不能拯救国家,而要对国家进行根本的改革,才能使国家摆脱列强的凌辱。中国的现代化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从一开始学习西洋的科学技术,到1898年戊戌变法开始谋求政治体制上的改革,到五四运动思想领域的根本颠覆,近代史上的诸多英雄人物各领风骚,在一次次的失败后重新探索,谋求国家独立富强。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以失败告终,但我辈切不可以此苛责之。李鸿章、康梁、陈独秀等等,他们都是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阶段中的领袖,在各自的阶段摸索前进的方向,他们的失败为后人提供了方向。唐德刚先生对李鸿章的外交生涯有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中国近代以来两位最杰出的外交家(另一位是周恩来)。虽然略显过誉,但大体公正。可以说,李鸿章充当了晚清政府的外交部长,也因此代表清政府签署了大部分的不平等条约,而为后世留下了骂名。对此,梁启超的评价颇为公允: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在中国古代,外交是一项很重要的事业。苏秦“佩六国相印”,周旋于六国,晏子使楚的故事大家可能也还记得。但随着秦朝的建立,帝国就只需处理与其属国的关系,只有内交而无外交了。鸦片战争后,才建立了总理衙门,承担与列国打交道的职能。俗言:弱国无外交。大清朝积贫积弱,列强又都处于疯狂的殖民主义阶段,外交部长的工作是个烫山芋。甲午战争期间,李鸿章一方面面对着国内以光绪皇帝为代表的主站派的强大压力,要求其迅速出兵。因为败了李难辞其咎,胜了也是天佑大清,于他们毫无干系,就等着看好戏。在国外,深知厉害的他,还是迷信以夷制夷的那一套,希望俄英出面来主持公道,平息战争。而后来的发展证明这只是徒劳。在战败后,李鸿章又代表清政府和日方商谈和约。在谈判过程中,不幸为一极端分子射伤左眼下方。不料,竟因祸得福:原来一直态度非常强硬的日方态度有所软化。梁启超记曰:当遇刺之初,日皇遣御医军医来视疾,众医皆谓取出枪子,创乃可疗,但虽静养多日,不劳心力云。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其慷慨忠愤之气,君子敬之。后又经李鸿章费尽心机,讨价还价,终于议定了和约。平心而论,那些咒骂李为国贼的人确实只是“狂吠而已”。国家贫弱,战争失利,纵使有苏秦张和之辩,亦只能忍气吞声,吞下战败的苦果。而在最高当局做了蠢事之后,李鸿章还得去帮忙擦屁股。戊戌变法失败以后,保守派逐渐占据了清帝国的最高决策层,其仇恨洋人的情绪越来越严重。于是在1900年,慈禧这个愚蠢的女人毅然地利用义和团对列强宣战。地方开明派官僚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清楚认识到愚昧的中央政府只不过是以卵击石。于是东南地区汉族督抚就籍口廷谕为“矫诏”,不从“乱命”,他们就与虎视眈眈的帝国主义分别议约进行“东南互保”。战败后,清廷不得不连下诏书,促李鸿章回京,撑持大局。因此,李不日即启程去上海。在北京沦陷后,又坐船北上,共筹和局。李鸿章外交生涯最为后世诟病的是他联俄抗日的外交策略。在十九世纪末侵略中国的列强中,最穷凶极恶者为沙俄和日本。俄国与中国接壤,而日本是中国的近邻。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商业利益。而对英美等国来说,维持大清国免于瓜分,更符合其利益,因此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李鸿章一生亲俄,他意识到了日本对中国的严重威胁,但是没有看到俄国熊侵占中国的野心,于是想联合俄国来制衡日本。可以说李鸿章的亲俄政策迎合了沙俄侵华的图谋,为其侵占中国领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这不能说是李鸿章卖国,而只能认为他的策略是错误的。在《辛丑议定书》签订之后,俄国人想单独再签一项中俄密约,以为撤兵条件。如若签约,则白山黑水就要全部沦为俄国的“保护地”。在李鸿章死前数小时,俄使仍伫立于于其床前,迫其画押,为其所拒。终年78岁。李鸿章一生处在清朝末年,清帝国这艘“陈旧而又古怪的一流战舰”已走向了历史的尽头,因此他的大部分事业都以失败告终。然后人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李鸿章领导了中国近代现代化的大业,在清朝国贫民弱的背景下,外交领域也颇多建树。但李鸿章作为清朝后期一权臣,当政四十余载,而未能以强国利民为志,蓄养国民实力,以图国家真正富强,亦长使后人叹也!

矛盾的李中堂

有位名家说过 晚清政坛搞懂三个人 差不多就理清了晚晴的线索了——慈禧 赫德 李鸿章。中堂代表了试图振作的晚清官僚 当然像倭仁这样的顽固派 还有翁师傅清流党 在维护清朝统治这个目地是一致的 中堂等的洋务派是相对进步的,但中堂失去了在镇压太平天国时的勇气和坚定 面对洋人无论东洋还是西洋 一避再避 一让再让 这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初衷相违背 他把淮军及淮系将领 北洋舰队 江南制造总局和先进知识资源当成了个人政治资本 却未能御辱自强 让人一声叹息

附议一些书评兼及对近代中日关系的片语

以当日中国时势而言,李鸿章确是不二人选。不过,横向比较,与日本的西乡、伊藤相比,还真是如梁启超所言,于国际形势、政治理论,甚而军事理念,都有着很大差距。这也是当日中国落后于日本的极大原因。昧于世界大势,掣肘于腐烂内耗型政治,同时满清贵族又抱有对汉人极大顾忌,能够糊一顶破烂纸棚在风雨中多维持一时半会也着实不容易。但确实与日本相比,胸中实在有着太大遗憾。这个小小的邻国,竟然能够那么早就有那么多高人,民族意识那么早觉醒,迸发出那么庞大的信心和力量。即便今日,也值得中国学习借鉴。可惜,现在国内认真研究日本的学者和著作太少。而且,笼罩着一股被刻意放纵的民粹情绪。这并不是国家和民族之福。愿有识者引以为戒并能为这项事业投入微薄力量。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盖棺定论。李鸿章上乘曾国藩,下启袁世凯,三个历史人物在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覆灭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对李鸿章的评判中,梁启超语调中肯,褒贬适宜,展示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可供我辈参考借鉴。    李鸿章,可谓风云人物是也,近代史上最屈辱、最不堪回首的岁月都让李鸿章给遇上了,在清王朝的八旗子弟面对太平天国起义懦弱无能之际,汉臣曾国藩开始起家筹备湘军以御太平军,受到曾的赏识,李鸿章也开始发迹。在老家安徽合肥招募乡勇,打出淮军的旗号,来到上海与洋人的洋枪队一起合作开展剿匪大业。这是李鸿章光辉灿烂发家的前奏,继而在剿灭捻军之后,李鸿章的人生事业如火如荼,可谓是达到汉臣享受待遇的极高点,自中日事端发起之时,李所享受的荣誉开始走下坡路,相伴而来的是谩骂、诋毁,抱恨而终。    有人称其为四万万同胞之代表也,是中国当时唯一的英雄,创办“洋务”运动,引进船炮先进技术,大力训练海军,以保国防,开启了中国向外学习,追求进步之风,诚然也。有人谩骂称其为国之大贼也,以其签订丧权辱国条约,有失天朝颜面,非也。身处其位,李进退两难,既隐退不得,又无力翻天覆地,开创新局面,签订条约的他不是他,他代表的是整个大清王朝,最应该负责任的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皇权政体。通过研究权力的格局与分配,我们发现即使李鸿章身居要职,可是最主要的权力或者说最后的决断权不属于他,而是属于满清的统治者——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族贵族集团,他只不过是一颗棋子,是一个异于常人的棋子而已。你可以评论说他没有勇气和魄力推翻旧政体,只知道安于现状,不求进只求安,但是有个前提你不能忘记,他是一介儒生,是进士,是一个科举制度下的产物,是一个被体制所“招安”的人物(即考中进士,得以享受一官半职)。在取得既得利益的前提下,他为什么要冒风险去推翻清王朝做个弑君者,这与其所秉持的道德价值观——忠君爱国严重冲突和对立。洪秀全为什么会起来发动太平天国起义?因为洪秀全屡次考试不中,求不得一丝的入仕途径,万般无奈之下,借底层民众之不满,顺势发起造反运动,定都金陵之后,它对人民所宣扬的理想实现了么?还没有实现,就已开始声色犬马、开始内讧、争权夺利,所以洪秀全是个没有被体制所“招安”下出现的产物。李鸿章是个忠君爱国的典范,面对清王朝的败落,其是何其的痛心,何其的悲天怜人,在与德国首相俾斯麦交谈之中,言语间还流露着对于如何挽救自己国家而忧心。我们拿他与伊藤博文对比,说李鸿章见识短浅,只知引进器物,不知政治之本源,人家伊藤博文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最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制定了宪法来维持政府的稳定性,我们中堂大人就没那个能耐!那么细比之下,你应该发现两国所处的背景是多么的不同,日本已开启现代化进程,中国还是满清专制统治,想要变革政体举步维艰,所以李鸿章也是无可奈何,他无力去扭转整体局面,只能在力所能及之处发挥自己的能力求得国运的昌盛。    李鸿章是个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不是个英雄造时势的人物,作为儒生的他,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忠君爱国,夙兴夜寐,可谓我辈之楷模也!

大厦将倾,一木难支。

读近代史,李鸿章是不能略过的人。似乎中国的历史书永远都是这种模式,盖棺定论你卖国了一辈子都是混蛋,曾经做过的有用功绩变得一文不值。但是清朝的中兴,此人功不可没。同情李鸿章,弱国无外交,不管谁接手他这个位置都会被骂作卖国贼。这难道不是中国人的悲哀?读此书不可不沉思。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梁启超文风可谓“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开篇:“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故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本书主要从军事,外交及洋务运动几个方面讲述了李鸿章的一生。其中有一段评论私以为颇有道理,孟子曰: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此之谓不知务。殆谓是矣。李鸿章晚年着着失败,皆由于是。虽然,此亦何足深责?彼李鸿章固非能造时势者也,凡人生于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义理所困,而不能自拔。李鸿章不生于欧洲而生于中国,不生于今日而生于数十年以前,先彼而生并彼而生者,曾无一能造时势之英雄以导之翼之,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而况乎其所遭遇,又并其所志而不能尽行哉?吾故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但此后有袭李而起者乎,其时势既已一变,则其所以为英雄者亦自一变,其勿复以吾之所以恕李者而自恕也。马克思,恩格斯有言:“历史不过是追求者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大抵是如此。15.6.10凌晨读李鸿章传有感而发

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

李鸿章随曾军多年,一生为曾国藩马首是瞻,砥砺道义,练兵机,其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韧不拔之精神,与其推诚布公团结士气之方略,无一不得之曾国藩。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尤为酸心,况鸿章历其境者。不避劳苦,不畏谤言

浅谈《李鸿章传》

宅男的生活,还在继续着。无意中看到了梁启超老先生写的《李鸿章传》在我的浅见来看,梁公文史方面的功夫自不必说,单就与李鸿章的政治背景、且与中国当时变革的国情息息相关。梁公来写此传,众人皆无可厚非,实乃众望所期之事。在没看这本书之前,在我看来,从中国的正史之中和很多戏说之中,李鸿章说到底就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贼,内是上敬下贪的官员而已,虽然那时也有说李鸿章是一个治军、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但是没有一本正史之中给我们带来一个真是李鸿章,而梁公的李鸿章传一开始就直言“天下惟庸人无咎可誉”在我看来,这句话对于李鸿章一声的评价是极其高的,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改变了自己那个曾经愚蠢的对于李鸿章的印象。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对当时中国及近代中国的发展应该是功大与过的。至少李鸿章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外交的现代化上还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就拿我们众人皆知的一些李鸿章的事情来说,其最大的耻辱就是和日本人签定的《马关条约》来说,其实没有李鸿章那个条约只是换了签约的名字而已,一个人的力量在强,他终究不能做到“以一人而敌一国”看到年少时候的李鸿章写下的“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谁又能明白李鸿章在马关时的无助和悲愤?那个时代的太多东西,不是我们作为一个现在强盛国家的子民的时候,可以去臆断去揣测的!弱国无外交,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不是李鸿章个人的问题,那是一个时代和民族的问题或者上升到说是一个鲁迅所谓中国人“奴性”的问题。一己之力,何以回天,其人何罪之有?当然李鸿章所做出来的贡献,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这是积极的贡献也是为我们后来社会发展所留下的财富。镇压起义、签定不平等条约、创立的北洋水师和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很多不都是李鸿章无奈之举吗?要知道他在签定《马关条约》后回到国内所遭受的千夫所指,他不是在默默的忍受吗?一人何以卖国?假若甲午海战中国胜了呢?那若不是李鸿章成了国人第一大英雄。我以为,自古是英雄是奸雄的评判标准就一条:成王败寇。 如秦始皇,灭六国,却成了一统中国的始皇帝。 按此理,倘若当年希特勒统一欧洲,千年之后,可以料想,大家也将称他为一统“欧国”的始皇帝。然而希特勒为什么成了千古罪人?而嬴政却成了始皇? 嬴政成了,希特勒败了。因为胜利者一定比失败者做了更多正确的事。咱们永远是胜利者的子民,历史永远为胜利者而书 。莫以成败论英雄,历史是胜者写的,不能去责怪李鸿章的尽忠,把这看做是迂腐的行为。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能委屈求全的做人,为大局而不计较个人名声的,就是英雄,打掉牙和血吞,这样的人比那种满口仁义道德,却于大局毫无建树却打着为国为民的所谓君子,更另人敬佩!这里我引用西方对李鸿章的评价来抒怀我对于看完此书的感慨:“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总和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书中精彩之处比比皆是。我处处都想引用,又不能全引过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处,一是对李中堂受刺之后坚持和日本人谈判的描写,一是对李末年周游列国的描写,诠释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李鸿章。建议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不妨看看。时间会证明一切,世事自有后人品评!

三观正,才真的正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梁先生冷静的叙述并点评着李鸿章的一生。评价比较客观,全无腐儒气息。随着年事渐长,越发感觉李的不易,作为弱国的一个门面人物,一个裱糊匠,忍谤前行,何其不易。当前世界,网络何其发达,庸人何其之多,但凡有事,做事之人先被口诛笔伐。庸众不需清楚事实,不需调查真相,只要胸中一股浊气喷薄出来即可,而务实砥砺之风反被其裹夹。李以知兵闻世,但中日甲午战争一败涂地,半生经营之淮军旦夕毁灭。李为外交头面人物,但定约割地赔款多出其手。时也,命也。可悲,可叹。然李鸿章毁立间之坚韧,确系常人所不及万一也。常能忍人所不能忍,吾辈当借鉴修习之。

敬、惜、悲

作者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个结论,算是大部分都对把。所得出的结论李鸿章不学无术,有点过了,中国官场,自明清以降全为战战兢兢、恪职奉公,在官场的阶梯中,全为讨好上级,笼络下级来一点点的晋升,这样的体系培养出的人才,充其量,也不过是听话的”绵羊“,虽然李鸿章经历战火兵燹,虽然经过历练,也不过是绵羊的犄角稍微锋利了一点,希望他力挽狂澜,没有这个魄力、胸怀、能力,加之满清末期国家已然破败不堪,而帝国专制却登峰造极,李鸿章不肯能手握权柄,不能手握权柄,则无所作为,所以,李鸿章必败无疑,换做谁,在皇权桎梏下、在风雨飘摇中,都是悲剧!


 李鸿章传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