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VS明治天皇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代帝王 > 光绪皇帝VS明治天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801488886
作者:王日根
页数:141页

作者简介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期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他们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局面;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们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维新。然而,他的改革遭到惨败,国家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他的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国家从此踏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种种的相同,却产生了最后的不同,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们,就是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 
  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丰富的知识表格亦为本书添色不少。

书籍目录

导言:卷入近代化漩流中的东亚性格篇 懦弱的光绪  子以父贵  “皇额娘”与“亲爸爸”  西洋玩具的诱惑 果敢的明治  倒幕运动  武士道精神的薰陶权力篇 慈禧控制中的光绪  大敌当前  虚假的“归政”  主战派与妥协派  性格导致失败 武士拥戴下的明治  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溯源篇 “文化优越”光环下的积弱  国门洞开  危机的加深  洋务运动 “和魂洋才”谦卑中的开拓  培里叩关  “千岁丸”之行  制海权之争变法篇 百日维新  康有为的努力  《明定国是诏》  西后与顽臣 大和之风  《五条誓文》  《大日本帝国宪法》用人篇 书生,幻想多于实际  天津的维新派  湖湘地区的维新派   六个人的维新 武士,成功源于实干  武士阶层的形成  “尊王倒幕”的健将结语:“瀛台之囚”与“民族之父”

内容概要

王日根,1964年出生,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现为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专著有《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历史上民营教育的滋长》、《福建商帮》(合著)、《康熙传》(合著)等。1999年获“福建省青年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提名奖称号。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次获省市校优秀科研成果与优秀教学成果奖。

媒体关注与评论

  19世纪后半叶,中日两国同时面临西方国家殖民入侵的困境。光绪皇帝冲破种种阻挠进行维新,却最终惨败于封建势力脚下。明治天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强势政权。这一胜一负的结果是日中两国不同历史命运的开端,其中引发的历史性后果至今令人思考。

图书封面


 光绪皇帝VS明治天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无论我们有多么讨厌日本人,无可否认的是,日本是个善于学习与模仿的民族,打开日本史,为世人所知的两次大变革都是彻头彻尾学习邻国的变革。一次是发生在中国唐朝时期公元六四六年的大化革新。另一次则是发生在清朝未期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维新。大化革新是全盘中化,明治维新是全盘西化,认认真真地学,一点也不含糊。昨天与同事Ken说起明治,同是变革,为何同时期清政变进行的洋务运动就胎死腹中,而明治维新却能使日本从茸尔小国一跃成为巨人,短短二十多年的创新,就能在一八九四年打败中国,一九零四年打败俄国。这真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学习最重要是一个态度问题,全盘中化的大化革新也好,全盘西化的明治维新也好。日本人都一丝不苟地从无论是制度、服装、建筑、语言、教育全盘地学习进步对手的长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的谦逊姿态进行。而中国的学习则如梁启超所言,是处于一种老大帝国的心态,从不肯放弃自身的陋习文明,死抱着传统不放。在怎样学习西方的问题也扯了经年,最后由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半中半西不伦不类地学习。学又不愿完完整整地学,学的都是枝节,以为对手的强大是船利炮利、垒固兵强。终于在甲午一战中,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被对手全歼。百年后的今日再读这段历史仍然让人痛惜不己。才知道腐败的政府鲜能打赢对外战争。说起要不要全盘西化的问题。其实到了今天我们的社会早就是一个全盘西化的社会了。不妨检视一下自身,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生活中吃的、穿的、喝的、住的、坐的、乘的、看的,那一样不是西方的东西?甚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语言也不再是传统中国的语言,我们思考方式也不再是传统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还保留多少?只是老大帝国的心态不愿承认而己。我倒想起邯郸学步那个故事,到邯郸学别人的走路姿态,最后别人走路姿态没学会,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也忘了,只好爬回去。http://www.skycentre.cn/u/peterlee/archives/2007/208.html
  •     光从写作的角度看,不谈历史意义之类的,这本书清闲的时候翻翻还可以,对历史或者考据执着的远之。这本书不过100多页,插图占了没有三分之一也有四分之一的篇幅,可有可无,删了也不影响叙述。材料不充分,也欠考证,观点大多是别人说了半个世纪的观点。要是听过两个人的名号想大概知道知道这俩都是什么人,这本书还可以参考。个人感觉这本书的两个主角其实没什么可比性,除了俩人所处的时代正好重合,俩人的国家又从大概相同的出发点走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终点之外,几乎不可比较。所谓人比人,这样的比较在光绪、明治、高宗、拉玛五世之间都可以进行,足可以出六本书了(事实上出版社也出版了另外两本:康熙对彼得;郑和对哥伦布)。个人感觉(强烈)像康熙v.彼得v.路易、光绪v.明治这种对比频见于各类图书和各种讲座里,完全是国人对清朝国史剧变的放不开。另外,这本书对俩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简化得太厉害,实在是没什么厚重感。对这段历史有兴趣,或有了解的读者也许能从书里读出不少东西,不过个人以为,这些感悟应该是来自读者自身的,而不是这本书带给读者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插图和无意义的表格有余、干货不足的科普读物,翻翻就行
  •       无论我们有多么讨厌日本人,无可否认的是,日本是个善于学习与模仿的民族,打开日本史,为世人所知的两次大变革都是彻头彻尾学习邻国的变革。一次是发生在中国唐朝时期公元六四六年的大化革新。另一次则是发生在清朝未期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维新。大化革新是全盘中化,明治维新是全盘西化,认认真真地学,一点也不含糊。昨天与同事Ken说起明治,同是变革,为何同时期清政变进行的洋务运动就胎死腹中,而明治维新却能使日本从茸尔小国一跃成为巨人,短短二十多年的创新,就能在一八九四年打败中国,一九零四年打败俄国。这真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学习最重要是一个态度问题,全盘中化的大化革新也好,全盘西化的明治维新也好。日本人都一丝不苟地从无论是制度、服装、建筑、语言、教育全盘地学习进步对手的长处,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的谦逊姿态进行。而中国的学习则如梁启超所言,是处于一种老大帝国的心态,从不肯放弃自身的陋习文明,死抱着传统不放。在怎样学习西方的问题也扯了经年,最后由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半中半西不伦不类地学习。学又不愿完完整整地学,学的都是枝节,以为对手的强大是船利炮利、垒固兵强。终于在甲午一战中,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被对手全歼。百年后的今日再读这段历史仍然让人痛惜不己。才知道腐败的政府鲜能打赢对外战争。
      
      说起要不要全盘西化的问题。其实到了今天我们的社会早就是一个全盘西化的社会了。不妨检视一下自身,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生活中吃的、穿的、喝的、住的、坐的、乘的、看的,那一样不是西方的东西?甚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语言也不再是传统中国的语言,我们思考方式也不再是传统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还保留多少?只是老大帝国的心态不愿承认而己。
      
      我倒想起邯郸学步那个故事,到邯郸学别人的走路姿态,最后别人走路姿态没学会,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也忘了,只好爬回去。
      
      http://www.skycentre.cn/u/peterlee/archives/2007/208.html
  •     王老师写这个书的目的是什么?
  •     感觉历史书应该都那样吧。。。给朋友买了,没听到有什么意见。。。
  •     应该可以成为一名政治家....
  •        光从写作的角度看,不谈历史意义之类的,这本书清闲的时候翻翻还可以,对历史或者考据执着的远之。这本书不过100多页,插图占了没有三分之一也有四分之一的篇幅,可有可无,删了也不影响叙述。材料不充分,也欠考证,观点大多是别人说了半个世纪的观点。要是听过两个人的名号想大概知道知道这俩都是什么人,这本书还可以参考。
      
       个人感觉这本书的两个主角其实没什么可比性,除了俩人所处的时代正好重合,俩人的国家又从大概相同的出发点走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终点之外,几乎不可比较。所谓人比人,这样的比较在光绪、明治、高宗、拉玛五世之间都可以进行,足可以出六本书了(事实上出版社也出版了另外两本:康熙对彼得;郑和对哥伦布)。个人感觉(强烈)像康熙v.彼得v.路易、光绪v.明治这种对比频见于各类图书和各种讲座里,完全是国人对清朝国史剧变的放不开。另外,这本书对俩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简化得太厉害,实在是没什么厚重感。
      
       对这段历史有兴趣,或有了解的读者也许能从书里读出不少东西,不过个人以为,这些感悟应该是来自读者自身的,而不是这本书带给读者的。
  •     书很薄,感觉价格贵了点,但是纸质非常好,印刷很清晰,图片也很清晰,有很多珍贵的老照片哦, 对学习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有一定帮助,开拓视野嘛
  •     通过对光绪与明治二人的身世、经历、教育、个人成长等方面来评析两国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挺有意思的。。
  •     改革、改良、变革、革命,我们太善于玩诸如此类的文字游戏,实质的内核反倒不够重视,甚至完全忽视了吧。
    洋务运动发动为时已晚,主事者多为汉族督抚,行动、言论不时被上层猜忌,不免投鼠忌器,另外,各省不相谐调,各自为政,整体上一盘散沙,即使在甲午海战,南洋水师竟然目之为日本与北洋水师的战争,而不是日清战争。——领导来了,我要下了。
  •     还不错,较公正地反映了二人在历史舞台上的功过成败......................
  •     当时的中国社会整体上倾向于保守,维新派仅是少数,这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
  •     看了这本书心情很沉重,对于那个年代的是与非描写的很公正很客观。给后人一个思考与警示的空间。
  •     还行,比较一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