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与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宇宙与人生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505730182
作者:赵婕
页数:224页

后记

本书即将付印前,决定再写几段话,作一些必要的说明。    关于这本书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与出版社签完合同后,很快春节就要到了。春节期间,我重病了一场。病愈之后,约定交稿的时间也快临近。在当时不方便联系出版社的情况下,为了不打乱其出版计划,我唯一能做到按时交稿的变通策略是请到刘乃清先生来参与这本书的合作。乃清拔刀相助,带走我此前准备的不少资料和写作框架以及部分例文,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些章节的文字初稿。乃清作为第二作者,本来应该与我联合署名更合适。但因为种种原因,乃清最后未署名,他对这本书的贡献却不容抹杀。虽然,这一遗憾的结果,乃清也表示过理解,但我十分过意不去,特此说明,并将与他一起分享版税。我非常感激他,如果不是他的帮助,这本书就不会这么快完成。    我也特别向读者致歉,我由于身体原因,乃清由于时间匆忙,这本书的稿子,我们都是不满意的,也许还有我想不到的疏漏,敬请包涵。在此,还要特别感谢此前所有关于爱因斯坦的研究者、著述者、翻译者的文字,对我和乃清写这本书的启发帮助。尤其是有些摘录选编的文章,如果联系不到您本人,您看到了这本书中使用了您译著的文章,请和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支付稿酬。    另外,我要致歉又致谢的人是李黎明先生和与这本书相关的出版界同仁,为这本书的出版,为其中节外生枝的环节,你们担待很多,并耐心沟通。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来说,也许最值得纪念的是因此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的最后,感谢王俊秀先生邀请我来写这本书,由此才让我认识了这些新朋友。

作者简介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相对论的发明者。他被誉为科学界的玛丽莲•梦露,是有史以来最流行的科学明星;他也被视为人类总体的代表,生前曾被请求写信给五千年后的人类子孙,去世之后,漫画家把他作为地球的标签在宇宙星系中标示“爱因斯坦曾寓居于此”;他的大脑被科学界保留下来研究其生理结构与超常智力的关系,因此,他也是智慧与高智商的代言人。但他还有更加宝贵的一面,他是不折不扣的人文科学家,思想家,他反思科学的利弊,关心人类和平自由与幸福,提倡个性与自我发展对人的重要性,因此,他也被誉为人类的良心。

书籍目录

序言:阅读他,你就不会孤独
上篇 人生传奇
第一章 童年痴迷与青春落寞
一、沉默童年
二、往来一人
三、青春落寞
四、奇迹之年
第二章 辗转爱恨与动荡生活
一、学术生涯
二、爱恨德国
三、世界公民
第三章 晚年抉择与小镇老人
一、小镇居民
二、依依惜别
中篇 代表作品
自述
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给五千年后子孙的信
社会和个人
我的世界观
厄运的十年
自由和科学
探索的动机
悼念玛丽•居里
纪念埃伦费斯特
纪念奥列尔•斯托多拉
告欧洲人书
国家和个人良心
道德和感情
保卫言论自由
爱因斯坦语录
下篇 开放讨论
讨论一:爱因斯坦受到的教育及教育方式对他一生有什么影响?
讨论二: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科学并区分其两面性的?
讨论三:人性究竟是否孤独?
后记

编辑推荐

《宇宙与人生:爱因斯坦传》编辑推荐: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发明者、物理学界的领袖、一位资深的小提琴手。带着一颗孩童般简单的心,在无限的宇宙中寻找简单法则,对人世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索求是他永生的追求。

前言

阅读他,你就不会孤独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坦身体里的一个主动脉瘤破裂,在美国普林斯顿去世。作为后人,我们拥有掌握先人“结局”的特权,这是任何先知都无法企及的。不用水晶球,我们一清二楚,爱因斯坦的生之终点:距离1905年——26岁,三十而立前,他的奇迹年——50年。正好半个世纪。距离1921年——42岁,不惑之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奖——34年。距离1933年——54岁,知天命之际,他移居美国,归宿有定——22年。组成人体的基本粒子,和组成世间一草一木的别无二致;古往今来所有人的一切意识、感知都源自同样的机理。而将一个人从芸芸众生中区别开来的,是这个人的形体和思想——这些基本粒子排列组合的方式和头脑中巨量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每当我想到这一点,总会产生一些类似于“公平”和“希望”的积极情绪。重要的从来不是“what”而是“how”。个体的生命太短,可能来不及等到一个可以称之为师的人在此间出现。好在,前人已经探索过无数的存在方式,有些很幸运地被记录下来。今天,通过书籍、声音和影像,我们能穿越时空,与他们相遇,尽管这相遇如杯中观影,但窥一斑可知全豹。对于一些意气相投的人来说,交谈一天和十年可能真的区别不大。想判定一个人是不是你的“菜”,并不需太久。艾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个可以称之为师的人。如今为了便于辨别,人们给他贴上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的标签:他的学术成就震古烁今,如果说整个物理学是一座大厦,爱因斯坦是在大厦出现漏洞的重要时刻大刀阔斧地成功进行了改建的那个人。这改建不但完美地结合了此前的基础,还树立起今天看来仍旧直耸云天的两座塔楼——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后人指明了方向。这样单枪匹马的开创性工作一定给了他极大的快乐,但他并未因此而推开别人——尽管只要他愿意,他随时可以躲到哪里自得其乐——他同时也与现实世界往来,以一颗赤子之心呐喊、斗争。他一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面对多次社会变革和精神时疫,他毫不做作地诠释了悲悯与良心、独立与自由、理性与批判、进取与宽容。当然,爱因斯坦对女性的冷酷和滥情,他在核武器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也广被人们质疑和诟病。但不要因此而对他敬而远之,因为他更是一个生活过、爱恨过、思考过的人。他有过孤单的童年,有过高喊“放肆无理万岁”的叛逆青春,也有成年后在人世间摸爬滚打的艰难之路和那孤独却并不凄凉的晚年。因为简单,他比任何人都获得了更多自由。他可能一时被名誉或美女吸引,但不会动摇对人世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求索。他超然地面对变故和生死,终其一生,都不曾丧失幽默感。他是个不曾丧失童心的可亲可爱的人。对于爱因斯坦,或者其他任何一个名人,我们应该去理解,而不是膜拜。“美化”是一种扼杀,会让一个形象渐渐面目全非;只有真实的才可能成为持久的。在这本爱因斯坦的小传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给读者提供很多的细节描写,只是参照多方资料,将爱因斯坦的生活历程尽量如实地讲述出来,这不是一部纪录片,更像是一个摄影展。我们将这本小传命名为《宇宙与人生》,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学术贡献改变了我们对宇宙、时空和自我的认知方式,爱因斯坦的存在方式提供给我们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范本。这样一个简单平实的名字想必也符合爱因斯坦的审美标准。我们将这样一本书送给青年读者,是因为爱因斯坦曾说:青年,你们是否知道,人类并不是从你们这一代才开始渴望过上充满自由的美好生活的?你们是否知道,你们的历代祖先都同你们一样,追求过美好的生活?——然而各种纷争仇恨使他们全遭失败?如果怀有同样渴望和彷徨的青年朋友在阅读之后能获得一些勇气和慰藉,那么它的意义也就实现了。

内容概要

赵婕,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曾就职于互联网实验室、《女友》杂志社、中信出版社、北大出版社等,现专业从事写作。出版作品有:《纯棉婚姻》、《纯棉爱情》、《纯棉女友》、《当女人爱上孩子》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童年痴迷与青春落寞 一、沉默童年 蓝色多瑙河,在它流经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上游河畔,有座小城叫乌尔姆,南面是绵延的阿尔卑斯山脉,雪盖与森林交接,四周是缓慢起伏的丘陵草甸,城堡、湖泊点缀其间,巴伐利亚高原将其最好的景观都在这一处铺陈开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这里是1879年的德意志帝国,8年前“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帝国得以统一,并从法国手里夺来矿产资源和大量赔款,现在它正在“铁血首相”俾斯麦的治理下约纵连横,走向强盛。乌尔姆由于其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而成为帝国南疆要塞,外围建有多座碉堡,成为一个军事和工业并重的小城。 对于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民众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他们是全世界的重心,殖民的触角遍及地球每个角落;他们的财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累积,科技成果呈爆发式出现,并迅速改善生活;新的能源和动力使工业迅猛发展,医疗、保险等公共体系日趋成熟。他们生活在后来被我们称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初期,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人类看上去已经告别野蛮,安享理智的温和。 春暖花开,小城乌尔姆的建筑工匠们正在修筑着世界最高的哥特式教堂——高达161.6米的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这座教堂的第一块基石是在1377年埋下的,500余年时空变换,这场断断续续的漫长接力在这一代的工匠手中临近终点——教堂将于1890年竣工。而此时,若天气晴好,疲于劳作的他们扭头便可望见阿尔卑斯山上的皑皑白雪和山脚的葱郁森林,观美景聊以休憩。 3月15日,伴随着教堂施工的敲敲打打声,在被烟雾折射的袅袅光线中,乌尔姆市一名户籍员正在写下这样一份出生证明: 出生证明 字第224号 乌尔姆,1879年3月15日 商人赫尔曼·爱因斯坦,家住乌尔姆班霍夫大街135号,信仰犹太教,来向本户籍员陈述:其妻子,波林·爱因斯坦,本姓科赫,信仰犹太教,于1879年3月14日上午11:30,在乌尔姆家中生下一男婴,取名艾尔伯特·爱因斯坦。所述属实。 签名:赫尔曼·爱因斯坦 登记员:哈德曼 赫尔曼·爱因斯坦和他的妻子波林·科赫都是犹太人,这个传奇、智慧而又饱经苦难的民族在欧洲的每个国家都有分布。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开始告别与世隔绝的传统犹太生活方式,尝试与社会融合。艾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时,赫尔曼正在乌尔姆勉强经营着一家制售羽绒床垫的小工厂,他的先辈伴随着大教堂的修建世代生活在这里,如今赶上一个蓬勃发展的年代,31岁的赫尔曼有理由去追寻他人生中的更多可能。1880年,他采纳了弟弟雅各·爱因斯坦的建议,卖掉了工厂和祖宅,举家迁往130公里外的大城市慕尼黑谋求发展。

图书封面


 宇宙与人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一直认为,自己这辈子遇上的最大幸事之一,就是经由童年、少年时代的传记阅读而爱上了阅读本身,此后一发而不可收,读书遂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看来,一个人要是能在适合开启阅读旅程的年纪遇上难易程度适宜的好书,借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广度,该是何等有意思的一件事。      比如我面前的这套人物传记系列“文明人格丛书”,就是一套适合teenagers的读物。煌煌十多册中外人物传记,一律蓝色封面,在书架上一字排开,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一点气势。丛书由著名语言学家、沈从文连襟、107岁高龄的周有光教授担纲主编——老先生是当真提供了不少编写意见的,不仅仅是挂名当“顾问”。而这套书的作者又皆为一时之选:弘一法师的作者瓦当,沃尔特·李普曼传的作者宋石南,梁启超传的作者叶曙明;费孝通传的作者是其学术助手张冠生,为丘吉尔立传的刘婉媛,曾是外交官、美国国务院访问学者,为奥威尔作传的押沙龙,梁漱溟传作者则是著名语文教师梁卫星……几乎个个都是近年来在公共领域、尤其是网络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作家。      读这套书,首先是被序言所吸引。现代化带来的人的异化,虽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议题,却总在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思潮冲击下被有意无意地遮蔽。幸而近年来,整个社会似乎对此有所领悟。环顾四周,多少人在试图寻找心灵的寄托:从宗教中获得安慰者有之,信奉茶道、养生术者有之,主动选择逃离城市生活,避居乡野者亦不在少数。这套书的编著者们,则因相信“个体人格之于文明社会的意义”而聚集到一起,试图“诚实地向社会介绍人格的可能性”。在我的理解里,“人格的可能性”,首先是指个体以坚实而丰盈的人格力量,抵挡将每个人生活中的一切同质化的倾向;如有余力,则还可以试着与同伴一起为群体突围——突破这种“日常生活之围”——寻找解药。      但,力量从何而来?编著者们用各自的作品作了回答:这力量就来自于“人”,每一个充满了无穷可能性的个体生命本身。      在这方面,丘吉尔显然不失为最好的例子。全书以“最美好的时光”为题,在先便给人以极佳的阅读体验。而作者同时也毫无保留地将这位个性丰满、才华横溢的伟大人物生命中所遭遇的困顿、失败乃至绝望透露给了读者。多次的下野、致命的失误、时运的不济都曾经无数次地几乎断送了丘吉尔的从政之路,但每一次,他都能起死回生,直到登上个人生涯的顶峰,也成就了二战中英国的最终胜利。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按照今天流行的标准看,也无疑是最佳的“励志”标本。而丘吉尔与今日那些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者的不同却恰恰在于,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中,“生命的意义”本身拥有无可替代的至高地位,无论从政、写作还是绘画,都是为了开拓这“意义”的疆域,也就是扩展“自我”的可能性。因此,他的自我才显得如此丰富强大,足以抵抗迎面而来任何的风暴,就像他自承的那样,“永不言败”。      若是将丘吉尔的生命样式视为一端,杜尚和李叔同则可算作是另一端——另一种不凡的存在形态。人说无欲则刚。常人做不到纯然无欲,而姻缘聚会,他们做到了。其洒脱和自由,大概总会令一般人心向往之。殊不知要达致此种境界,即使对慧根极佳者如弘一法师而言,亦须经过多少苦痛的历练。由是可知,人格完善之路绝非一蹴而就,但也惟其如此,才更显出追求个体人格美善的价值与意义。      李叔同以出世之身做济世之事,大部分的中国读书人则更愿意选择以入世的姿态介入中国社会的转型。费孝通是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典型。毕业于燕京吴文藻先生门下,留洋期间再次幸运地受业于名校名师,回国后一面做田野调查、写学术文章,在为中国人类学奠基的同时,也使自己赢得了国际声誉;一面又不甘寂寞,给《观察》写稿,为政治改良鼓与呼,成为当时年轻一代中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1957年落入“阳谋”陷阱,一去二十余年,1980年代复出,成为学术界标杆人物。也许是为了顾及与整套书的立意达成统一,作者对曾朝夕相处的费老完整经历的描写略显缺失,这多少是一种遗憾。好在作者凭借对传主思想的透彻领悟,挖掘出“为文化找出路”的命题,其卓见远超一般人所理解的“志在富民”,此乃全书的最大亮点。费晚年因事遭人诟病,坊间有“晚节不保”议论,对此作者也并未完全回避,从书中私下谈话可以窥见,费孝通内心仍是有所期待的。终其一生,他一直坚信,凭借人的文化自觉,文明一定能够传承下去,战胜野蛮。      文明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人的生活方式,是一代又一代先贤与普通人创造和努力的结果。倘若没有人的守护,文明的薪火无疑将渐渐式微而终至熄灭。这绝非耸人听闻,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佛洛依德是对的:文明就像一个脆弱的玻璃瓶,随时都有跌落、粉碎的可能。此刻,透过这些文明之子的经历,我们似乎真的可以瞥见一丝光芒,对“人”这种唯一拥有“位格”的上帝的造物保持恒久的信心,也不能不对自己有所期待——巨人可以成为巨人,我,则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2016年5月29日读,2016-174。
  •     很好看的e书。
  •     很笼统。
  •     宙与人生:爱因斯坦传
  •     很好的书,值得推荐给大家阅读。
  •     是滴是滴
  •     哈哈,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也挺乱的,居然跟表姐结婚了,还有婚外情。
  •     不好读的书
  •     孩子上了高中几天,不知与谁交流突然喜欢上了相对论,让买来看的,不知看了没有,书印得不错。
  •     本书借着传记,探讨以科学为信仰时,该如何摆放道德。下篇很诚恳,深得我心。前言有浓浓的公知范儿,难以评判好坏。
  •     最伟大的科学家,看看他的人生!
  •     如果你是一个智者,你就应该聆听爱因斯坦的声音。这本书很好,作者文笔不错,最重要的收录了爱因斯坦自己的论著,一本好书,打开伟人的世界!
  •     太省了。。。。
  •     重点看了爱因斯坦的八卦……
  •     宇宙与人生:爱因斯坦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