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林巧稚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
ISBN:9787543441057
作者:丁万斌
页数:364 页页

作者简介

本书成书于2001年,是《科学巨匠》这一书系的第二十二本。本书详细的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医学圣母--林巧稚的生平简历,尤其是对她忘我工作精神的叙述。本书文字生动、清新,读来感人至深,是一本应该读的好书,本书也是研究林巧稚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目。

书籍目录

一 泰斗的八十寿辰二 林家出娇娇三 苦难的家境四 特殊的熏陶教育五 人生的十字路口六 意外的金榜题名七 求学苦读志争先八 独占鳌头“文海”奖九 无悔的选择十 住院医生的晋升十一 赴英深造十二 医术精湛医德佳十三 面对战火的阴影十四 芝加哥之行十五 妇产科的第一位女主任十六 家庭诊所的万余份病历十七 呕心沥育新人十八 我的生命在岗位十九 “念林”的故事二十 开启心灵的门窗二十一 再访维也纳二十二 闪光的一页二十三 来自草原的呼救声二十四 征服癌瘤的第一步二十五 中西结合治不孕二十六 下乡的巡回医疗队二十七 在“文章”的日子里二十八 周总理的关怀记心间二十九 情深意重“巧”手回春三十 像春蚕一个吐丝三十一 巨星的陨落林巧稚年表

章节摘录

  时光如淙淙流水般逝去了,林巧稚也度过了她的18岁生日,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她在十年制的厦门女子师范学校的求学生涯再有一年也就要结束了。毕业以后怎么办?出路何在?这也就成了时常缠绕着巧稚的一个问题。而且,她每每和同学谈论起这个话题时,心就“怦怦”地跳个不停,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之情充斥着她那颗年轻的心。  毕业以后干什么?出国留学?继续读书,考大学深造、做学问?这可是她长久积蓄在心底的夙愿啊!记得父亲时常勉励她:“女孩子从小要养成不靠人、不求人的习惯,要能够自主、自立!”所以每当看到巧稚从学校捧回“双百”的试卷时,他就喜不自禁,“咱们林家女子读书的,你是第一个。要念,就要念得好,将来上大学,出国留学。”巧稚从小就机灵、聪明、天真、可爱,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父亲为自己及大儿子振明曾经中途辍学而深感遗憾。于是,他把父子俩一生中没有实现的求学深造的夙愿都寄托在了林巧稚身上。正是由于无视“男尊女阜”的思想熏陶以及父爱的庇护,巧稚才无后顾之忧,如鱼得水般地成长了起来。  “人生的第一步很重要,如果第一步走错了,就会永远地错下去。”尽管深造的念头在她的心中愈来愈强烈,可是,林巧稚却不能不正视家境每况愈下的现实:父亲心力交瘁,高血压症越来越重,身体也明显有了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额头刀刻般的皱纹更衬托出他的衰老,那种难言的艰涩与烦闷常常使他一筹莫展、肩上挑着一大家子衣食住行的消费,他的担子不轻啊!家中经济日益拮据,生活窘迫,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几年前,一场罕见的台风把家中那条跑菲律宾的商船击碎在码头上,切断了主要的经济来源,近30口人的大家庭要维持最基本的日常开销,已使拼命挣钱的父亲和中途辍学的大哥感到有些吃不消了。而今,那座居住多年的“小八卦楼”不得已也卖掉了,生活陷入了困顿的状况,巧稚要继续深造,钱从哪里来呢?  “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重,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捷克作家米兰·昆得拉的这段话,或许也就恰如其分地表明了林巧稚的这种生活契机。尽管升大学的梦想被严酷的现实砸得支离破碎,但她那种对考学的向往却愈加强烈。一方面,林巧稚更加努力学习功课,尽最大努力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扎实,使成绩更加出色;另一方面,她的心中默默地祈祷着、静静地等待着机会。  顾亭林先生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凡是脚站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不过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能尽同。  ——陶行知  “我们在一间小病房里看针刺的一种新用途。我们是由我的一位老朋友林巧稚大夫带到  这里来的。一位面带笑容的病人正在接受流产手术。她是一个工厂的工人,28岁,没有用药物麻醉,只在她的耳轮上扎了两根针,但她并不感到疼痛。  “林大夫是中国现代医务工作的一位先驱,50年来一直在培育妇科医生。她仍然信仰基督教和相信上帝——在这个问题上,有时要和她的朋友周恩来发生争论。她的英语讲得很流利动听,但她为她讲的英语表示歉意,说它已经生锈了。  “林大夫告诉我,用针刺麻醉来施行流产手术的试验,开始于1968年,现在已广泛使用。针肿也用于分娩。……在我们讨论把这种新的麻醉方法应用于切除腹部巨瘤、胸腔手术,甚至应用于切开心脏的手术时,林巧稚大夫说,‘现在还不能用一般的解剖学理论来说明针刺。’她最后说,‘我们成千上万的科学家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期待早日得到一个突破’。……  “我在北京和林大夫在一起时,我们访问了一间全是妇女的病房,她们正处于一种特殊类型的癌症,即绒毛膜上皮癌的恢复时期。这是生在子宫里的一种癌。这种可怕的疯长的细胞侵袭滋胚层,并迅速增长,转移到肝脏。林大夫说:‘这在过去认为是不治之症。人们常说,如果他说治好了绒毛膜上皮癌,那你的病人就不是患绒毛膜上皮癌。’现在61%的病人得救了,即使癌症已经转移,扩散到了胸部,其中34%左右的病人,子宫仍能保留。”  现在,每当人们瞻仰林巧稚与斯诺亲切交谈的照片时,看着她那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的笑容以及专注的神情,那种对科学巨匠的由衷怀念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想当初,这位呕心沥血、敢于向癌症挑战的巾帼医杰迈出了“征服癌瘤的第一步”是要做出多大的努力,而这种代价的无偿付出又是多么不易啊!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细胞,孩子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重要纽带。家庭的不安定因素,其中之一便是不能生育。林巧稚用毕生的心血谱写出了一曲曲营造家庭幸福、欢乐的生命之歌……  “中西医结合是我们的方向,应该创造出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术……”——在庐山开会时,周总理曾专门把林巧稚请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再三鼓励她要注意向中医学习,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所以从庐山回来后,忙碌中的林巧稚总念念不忘周总理的叮咛,那饱含告诫、指引与关怀的嘱托时时在她耳畔回响,字字拨动着她的心弦。所以每当工作疲惫时,想起总理语重心长的叮嘱,林巧稚就又充满了活力,仿佛年轻了许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于是,她轻捷的脚步迈得更快了,在门诊——手术台——病房这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圈子里往来穿梭得更勤了起来。  在林巧稚的办公桌上,每天都会飞来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问药的信件,如请教疑难病症的,请求手术治疗的,请审阅学术论文的……在这天南海北的大量采信中,询问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林巧稚在慎而再慎的回信中,总是不厌其烦地将自己认为最佳的医疗方案告诉给求教的人,以使她们能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妥当的方法治疗。也正是从众多泪迹斑斑的来信中,林巧稚的心愈发被近乎绝望的呼救声所震撼。与此同时,让众多盼子心切的家庭如愿以偿,去分享人间的那份天伦之乐的愿望也就越强烈。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林巧稚决定在妇科不孕不育症上狠下功夫,摸索探析,大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来攻克不孕这个难关。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宗祧观念,而幸福的家庭更需要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来点缀平淡寂寞的生活。然而不孕不育症的存在使天底下的父母不尽遂愿,于是,一些原本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夫妇也就陷入了不孕的苦恼之中不能自拔,更何况那骇人的世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网更令人挣脱不得。为了改变这种让全家忧愁的状况,人们只好求神问卜,寻医吃药。  在旧社会,由于医学不发达,人们在治疗不孕不育症上有效的方法并不太多,对于难度系数较大的病症只能摇头叹息,无可奈何。于是,求神拜佛的事也就多了起来——贫困、善良、虔诚的人们自己又能做什么呢?他们惟有乞求神灵的保佑……于是,就有了天师射狗的传说——伸张正义的天师用神箭将偷吃孩子的天狗射跑而保住生命的种子;于是,就有去“娘娘庙”烧香许愿的做法——去三山五岳的佛家殿堂用诚心祈求,顶礼膜拜。怀着盼早生贵子的心愿,登着漫长的石阶而上,一步一磕头,即使膝盖磨破,额头上血迹斑斑也在所不惜,为的就是用诚心感动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赐给贵子;于是,脚踩红莲、手执净瓶、轻拂柳枝、头戴金冠  的“送子观音”也就在人们的心中有了一席神圣之地。此外,各地的风俗也各不相同,如老北京是正月里去正阳门的城楼下闭着眼睛摸木头钉子,认为摸着的妇女就可以如愿以偿,怀孕生子;还有的地方是未孕妇女搂着别人家的小孩晚上睡觉,以睁窝引子……  听着一个个因不孕而导致家庭破裂的无奈故事,望着一双双孤立无援的红肿眼睛,林巧稚的心都要碎了。她下决心突破西医的局限,以中医中药作基础,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以探索出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新路子。  在向中医学习的过程中,林巧稚特别留心用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症方面的信息。北京地安门外鼓楼附近的一条小巷里,一位名叫王志敏的中医老太太,有不少祖传中医秘方。她是中医世家,配制的中医秘方“子宫丸”祖传十四代之多,治疗不孕不育症及子宫颈糜烂等疾病相当有效。多年来,孤身一人的她住在弟弟家,姐弟俩一个行医,一个制药,共同合作,已治好了不少妇科的疑难病症。林巧稚闻讯后,喜出望外。她心想,和老中医王老太太共同配合,一西一中,治疗不育症不是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吗?  于是,她决定亲自登门拜访王志敏老太太,向她“取经”。   刚开始,心存戒心的老人还有些保守,不愿过多解说药方的配制等“秘诀”。然而,中医的显著疗效使林巧稚不灰心,她明白,心诚则灵。于是一次又一次地往王老太太那儿跑,和她交流治疗不孕症的方法与体会。王老太太被林巧稚这位声望颇高的妇产科专家的一片诚心感动了,她不但献出了祖传的秘方,而且还把与此有关的许多中医知识与林巧稚作了交流与探讨。  后来,林巧稚一方面让自己从事病理研究的学生唐敏一分析“子宫丸”配方中的药物成分比例,不断摸索,临床实践,以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另一方面,她还把王志敏接到协和医院妇产科里,与自己和学生一起看门诊,互相配合给病人诊断治疗。俩人亲密合作,互补有无,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研究,治愈了一大批患者。  本着对病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林巧稚和王老太太既能为治得好的病人家庭锦上添花,又肯为难以治愈的夫妇指明路径,在医学界,反响很大,深得人们的好评。当林巧稚虚心向老中医学习的事传到周总理那里时,周总理也十分高兴,他勉励林巧稚再接再励,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不断研究新的课题,在挖掘医学宝库的求知路上走得更快,步伐迈得更大。  ……

图书封面


 林巧稚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谁说女子不如男
  •     伟大的女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