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语文阅读 > 雷雨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9
ISBN:9787020070602
作者:曹禺
页数:188页

作者简介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首先,戏剧即冲突。《雷雨》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其次,《雷雨》气功塑造了剧中人物。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的,那么无论它的剧情冲突多么紧张激烈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一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味。历来有研究者将《雷雨》定义为“诗剧”。

书籍目录

导读知识链接雷雨

编辑推荐

《雷雨》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是著名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

前言

中国文学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进入了用白话写作的崭新境界。反叛着也继承了古典文学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写作传统的现代作家们,以开放的心态向世界文学学习借鉴,终于诞生出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篇佳作。如果说,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新诗的辉煌,那么曹禺的《雷雨》可说是中国话剧创作第一次成熟而优美的收获。    话剧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中国所谓的“剧”和“戏”是与话剧截然两样的东西,只要想一想元杂剧或者京剧的情形即可明白。话剧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落地生根结出花果也经过了许多人努力,比如最早的旅日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的话剧演出活动,比如文学界对易卜生戏剧的大力宣介,比如许多作家(胡适、田汉、洪深等)写作剧本的最初创作实践等等,无疑都是在营造着伟大剧作最终诞生的艺术氛围。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生于没落的旧军官家庭。家里终日弥散着烧鸦片的烟雾,永远是下午的昏暗郁闷,专制的父亲,废人一样的哥哥……这样的生活场景,在日后接受了五四新思潮影响的曹禺心中,注定激起永久的厌弃与诅咒的情绪,也匡定了曹禺剧作的母题与基调。而曹禺就读的南开中学,历来具有演剧传统,最终将他引上通往戏剧大师的艺术之路。在南开,曹禺在张彭春老师的指导下,不仅登台演戏,而且改写剧本,从易卜生的《国民公敌》、《娜拉》,高尔斯华绥的《斗争》到霍普特曼的《织工》,从莫里哀的《悭吝人》到中国剧作家陈大悲、丁西林的戏……在15至20岁之间,曹禺所演所改写的剧真不算少。张彭春老师还将一套英文版的《易卜生全集》赠送给他研读。在清华大学读西语系时,曹禺回忆说,有一段时候,可以说早早晚晚都把时间放在读西洋剧本里头。    1933年,曹禺写出了《雷雨》,那时他23岁,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震动了文坛。六十多年后,巴金谈到他初读《雷雨》的感受:    我被深深地震动了!就像从前看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一样,剧本抓住了我的灵魂,我为它落了泪。我曾这样描述过我当时的心情:“不错,我流过泪,但是落泪之后我感到一阵舒畅,而且我还感到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身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精力。《雷雨》是这样地感动过我。”……我由衷地佩服家宝,他有大的才华……    《雷雨》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首先,戏剧即冲突。《雷雨》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开始是郁闷燠热,乌云聚合,继而有隐隐的雷声,有诡谲的闪电煽动着渐趋紧张的空气,忽地,天地间万物止息,纹丝不动,静极了静极了,就在人刚刚觉察到异样还来不及思忖,当头响起一个炸雷,电闪雷鸣,雨横风狂,宇宙发怒了。达到此种戏剧效果全凭剧作家牵动剧中人物之间“危险”关系。比如周萍,对父亲是欺骗与罪孽感,对蘩漪是悔恨与惧怯,对周冲是歉然,对四凤是希望振作,对侍萍是难逃宿命。在这种种关系的纠缠与冲突中,戏剧得以展开。曹禺设置冲突的高超技巧在于他让各种矛盾环环相因,扣人心弦的同时,还做到了自然,因而使剧作获得了真实的力量。但是一天之内让三个人死掉、两个人疯了的剧情安排,无论如何还是令读者和观众太过紧张了,曹禺意识到这一点,他弥补的方法是强调序幕和尾声对于紧张情绪的舒解与安抚作用,并在以后的创作中转而实践契诃夫《三姐妹》那样舒缓、抒情的戏剧理念。    其次,《雷雨》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冲突多么紧张激烈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即如周朴园,曹禺将他归于伪善却仍然还要为他分辨出刹那间幻出的一点真诚颜色。而对周冲,曹禺也细心区分着单纯与痴憨,让现实的铁锤一次一次敲醒他的梦——曹禺指出——甚至在情爱里,他依然认不清真实。他爱的只是“爱”,一个抽象的观念。纵使现实不毁灭他,他也早晚被那绵绵不尽的渺茫的梦掩埋到与世隔绝的地步。可见人物可以单纯,但作家决不单纯。那么年轻的曹禺就已经对人有这么深刻的体察!当然,《雷雨》中最独特最耀眼的人物是蘩漪。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热情是浇不灭的火,上帝偏罚她枯干地生长在砂上,她的美丽的心灵被环境窒息变成了乖戾。她有一颗强悍的心,她满蓄着受着压抑的阴鸷的力,她不是所谓的“可爱的”女性,她是辛辣的,尖锐的,她有她的“魔”,她的魅惑性。曹禺对于中国文学人物画廊的贡献不止一个蘩漪,像《日出》里陈白露,《原野》里金子等,都鲜活且富有个性。    《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历来有研究者将《雷雨》定义为“诗剧”。    几千年来,《雷雨》被一代又一代人阅读,被一批又一批演员排演,时光的淘洗不曾减褪它的华彩,它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译成多种文字,进入世界文学之林。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这些天才的创作都是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000年三月

内容概要

曹禺(1910年-1996年),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章节摘录

幕  景——一见宽大的客厅。冬天,下午三点钟,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  屋中是两扇棕色的门,通外面;门身很笨重,上面雕着半西洋化的旧花纹,门前垂着满是斑点、褪色的厚帷幔,深紫色的;织成的图案已经脱了线,中间有一块已经破了一个洞。右边——左右以台上演员为准——有一扇门,通着现在的病房。门面的漆已经蚀了去,金黄的铜门钮放着暗涩的光,配起那高而宽没有黄花纹的灰门框,和门上凹凸不平,古式的西洋木饰,令人猜想这屋子的前主任多半是中国的老留学生,回国后右富贵过一时的。这门前也挂着一条半旧,深紫的绒幔,半拉开,破或碎条的幔角拖在地上。左边也开一道门,两扇的,通着外间饭厅,由那里可以直通楼上,或者从饭厅走出外面,这两扇门较中间的还华丽,颜色更深老;偶尔有人穿过,它好沉重地在门轨上转动,会发着一种久摩擦的滑声,像一个经过多少事故,很沉默,很温和的老人。这前面,没有帏幔,门上脱落,残蚀的轮廓同漆饰都很明显。靠中间门的右面,墙凹进去如一个像的壁龛,凹进去的空隙是棱角形的,划着半图。壁龛的上大半满嵌着细狭而高长的法国窗户,每棱角一扇长窗,很玲珑的;下面只是一块较地板〔上田下各〕起的半圆平面,可以放着东西来;可以坐;这前面整个地遮上一面的摺纹的厚绒垂幔,拉拢了,壁龛可以完全遮盖上,看不见窗户同阳光,屋子里阴沉沉,有些气闷。开幕时,这帏幕是关上的。  墙的颜色是深褐,年久失修,暗得褪了色。屋内所有的陈设都很富丽,但现在都呈现着衰败的景象。陈设,空空地,只悬着一个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现在壁炉里燃着煤火,火焰熊熊地,照着炉前的一长旧圆椅,映出一片红光,这样,一丝丝的温暖,使这古老的房屋里还有一些生。壁炉旁边搁放一个粗制的煤斗同木柴。右边门左侧,挂一张画轴;再左,近后方,墙角抹成三四尺的平面,它的那里,斜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旧式紫檀小衣柜,柜门的角上都包着铜片。柜上放着一个暖水壶,两只白饭碗,都搁在旧黄铜盘上。柜前铺一张长方的小地毯;在上面,和柜平行的,放一条很矮的紫柜长几,以前大概是用来摆设瓷器、古董一类的精巧的小东西,现在堆着一叠叠的白桌布、白床单等物,刚洗好,还没有放进衣柜去。在下面,柜与壁龛中间立一只圆凳。壁龛之左,(中门的右面),是一只长方的红木漆桌。上面放着两个旧烛台,墙上是张大而旧的古油画,中间左面立一只有玻璃的精巧的紫柜台。里面原为放古董,但现在正是空空的,这柜前有一条狭长的矮桌。离左墙角不远,与角成九十度,斜放着一个宽大深色的沙发,沙发后是只长桌,前面是一条短几,都没有放着东西。沙发左面立一个黄色的站灯,左墙靠前〔上田下各〕凹进,与左后墙成一直角,凹进处有一只茶几,墙上低悬一张小油画,茶几旁,在〔上田下各〕向前才是左边通饭厅的门。屋子中间有一张地毯。上面斜放着,但是略斜地,两张大沙发;中间是个圆桌,铺着白桌布。  开幕时,外面远处有钟声。教堂内合唱颂主歌同大风琴声,最好是 Bach: High Mass in BMinor Benedictus qui venait Domino Nomini ——屋内静寂无人。  移时,中间门沉重的缓缓推开,姑奶奶甲(教堂尼姑)进来,她的服饰如在天主教里常见的尼姑一样,头束雪白的布巾,蓬起来像荷兰乡姑,穿一套深蓝的粗布制袍,衣裙几乎拖在地面。她胸前悬着一个十字架,腰间一串钥匙,走起来铿铿地响着。她安静地走进来,脸上很平和的。她转过身子向着门外。  姑甲:(和蔼地)请进来吧。  〔一位苍白的老年人走进来,穿着很考究的旧皮大衣,进门脱下帽子,头发斑白,眼睛平静而忧郁,他的下颏有苍白的短须,脸上满是皱纹。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进门后他取下来,放在眼镜盒内,手有些颤。他搓弄一下子,衰弱地咳嗽两声。外面乐声止。  姑甲:(微笑)外面冷得很!  老人:(点头)嗯——(关心地)她现在还好么?  姑甲:(同情地)好。  老人:(沉默一时,指着头。)她这儿呢?  姑甲:(怜悯地)那——还是那样。(低低地叹一口气。)  老人:(沉静地)我想也是不容易治的。  姑甲:(矜怜地)你先坐一坐,暖和一下,再看她吧。  老人:(摇头)不,(走向右边病房)  姑甲:(走向前)你走错了,这屋子是鲁奶奶的病房。你的太太在楼上呢。  老人:(停住,失神地)我——我知道,(指着右边病房)我现在可以看看她么?  姑甲:(和气地)我不知道。鲁奶奶的病房是另一位姑奶奶管,我看你先到楼上看看,回 头再来看这位老太太好不好?  老人:(迷惘地)嗯,也好。  姑甲:你跟我上楼吧。  姑甲领着老人进左面的饭厅下。屋内静一时。外面有脚步声。姑乙领两个小孩进。姑乙除了年青些,比较活泼些,一切都与姑甲同。进来的小孩是姊弟,都穿着冬天的新衣服,脸色都红得像苹果,整个是胖圆圆的。姐姐有十五岁,梳两个小辫,在背后摆着;弟弟戴上一顶红绒帽。两个都高兴地走进来,二人在一起,姐姐是较沉着些。走进来的时节姐姐在前面。  姑乙:(和悦地)进来,弟弟。(弟弟进来望着姊姊,两个人只呵手)外头冷,是吧。姊姊,你跟弟弟在这儿坐一坐好不好。  姊:(微笑)嗯。  弟:(拉着姊姊的手,窃语)姊姊,妈呢?  姑乙:你妈看完病就来,弟弟坐在这儿暖和一下,好吧?  弟弟的眼望姊姊。  姊:(很懂事地)弟弟,这儿我来过,就坐这儿吧,我跟你讲笑话。(弟弟好奇地四面看。)  姑乙:(有兴趣地望着他们)对了,叫姊姊跟你讲笑话,(指着火)坐在火旁边讲,两个人一块儿。  弟:不,我要坐这个小凳子!(指中门左柜前的小矮凳。)  姑乙:(和蔼地)也好,你们就在这儿。可是(小声地)弟弟,你得乖乖地坐着,不要闹!楼上有病人——(指右边病房)这旁边也有病人。  姊弟:(很乖地点头)嗯。  弟 :(忽然,向姑乙)我妈就回来吧?  姑乙:对了,就来。你们坐下,(姊弟二人共坐矮凳上,望着姑乙)不要动!(望着他们)我先进去,就来。  姊弟点头,姑乙进右边病房,下。弟弟忽然站起来。  弟:(向姊)她是谁?为什么穿这样衣服?  姊 :(很世故地)尼姑,在医院看护病人的。弟弟,你坐下。  弟 :(不理她)姐姐,你看!(自傲地)你看妈给我买的新手套。  姊:(瞧不起他)看见了,你坐坐吧。(拉弟弟坐下,二人又很规矩地坐着)。  姑甲由左边饭厅进。直向右角衣柜走去,没看见屋内的人。  弟 :(又站起,低声,向姊)又一个,姐姐!  姊:(低声)嘘!别说话,(又拉弟弟坐下)。  姑甲打开右面的衣柜,将长几上的白床单、白桌布等物一叠放在衣柜里。姑乙由右边病房进。见姑甲,二人沉静地点一点头,姑乙助姑甲放置洗物。  姑乙:(向姑甲,简截地)完了?  姑甲:(不明白)谁?  姑乙:(明快地,指楼上)楼上的。  姑甲:(怜悯地)完了,她现在又睡着了。  姑乙:(好奇地问)没有打人么?  姑甲:没有,就是大笑了一场,把玻璃又打破了。  姑乙:(呼出一口气)那还好。  姑甲:(向姑乙)她呢?  姑乙:你说楼下的?(指右面病房)她总是这样,哭的时候多,不说话,我来了一年,没听见过她说一句话。  弟:(低声,急促地)姐姐,你跟我讲笑话。  姊:(低声)不,弟弟,听她们的说话。  姑甲:(怜悯地)可怜,她在这儿九年了,比楼上的只晚了一年,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好。——(欣喜地)对了,刚才楼上的周先生来了。  姑乙:(奇怪地)怎么?  姑甲:今天是旧历年腊月三十。  姑乙:(惊讶地)哦,今天三十?——那么楼下的也会出来,到着房子里来。  姑甲:怎么,她也出来?  姑乙:嗯。(多话地)每到腊月三十,楼下的就会出来,到这屋子里;在这窗户前面站着。  姑甲:干什么?  姑乙:大概是望她的儿子回来吧,她的儿子十年前一天晚上跑了,就没有回来。可怜,她的丈夫也不在了——(低声地)听说就周先生家里当差,一天晚上喝酒喝得太多,死了的。  姑甲:(自己以为明白地)所以周先生每次来看他太太来,总要问一问楼下的。——我想,过一会儿周先生会下楼来见她的。  姑乙:(虔诚地)圣母保佑他。(又放洗物)  弟:(低声,请求)姐姐,你跟我讲半个笑话好不好?  姊 :(听着有情趣,忙摇头,压迫地,低声)弟弟!  姑乙:(又想起一段)奇怪周家有这么好的房子,为什么要卖给医院呢?  姑甲:(沉静地)不大清楚。——听说这屋子有一天夜里连男带女死过三个人。  姑乙:(惊讶)真的?  姑甲:嗯。  姑乙:(自然想到)那么周先生为什么偏把有病的太太放在楼上,不把她搬出去呢?  姑甲:就是呢,不过他太太就在这楼上发的神经病,她自己说什么也不肯搬出去。  姑乙:哦。  弟弟忽然想起。  弟 :(抗议地,高声)姐姐,我不爱听这个。  姊 :(劝止他,低声)好弟弟。  弟:(命令地,更高声)不,姐姐,我要你跟我讲笑话。  姑甲,姑乙回头望他们。  姑甲:(惊奇地)这是谁的孩子?我进来,没有看见他们。  姑乙:一位看病的太太的,我领他们进来坐一坐。  姑甲:(小心地)别把他们放在这儿。——万一把他们吓着。  姑乙:没有地方:外面冷,医院都满了。  姑甲:我看你还是找他们的妈来吧。万一楼上的跑下来,说不定吓坏了他们!  姑乙:(顺从地)也好。(向姊弟,他们两个都瞪着眼睛望着她们)姐姐,你们在这儿好好地再等一下,我就找你们的妈来。  姊:(有礼地)好,谢谢你!  姑乙由中门出。  弟:(怀着希望)姐姐,妈就来么?  姊 :(还在怪他)嗯。  弟:(高兴地)妈来了!我们就回家。(拍掌)回家吃年饭。  姊:弟弟,不要闹,坐下。(推弟弟坐)。  姑甲:(关上柜门向姊弟)弟弟,你同姐姐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我上楼去了。  姑甲由左面饭厅下。  弟 :(忽然发生兴趣,立起)姐姐,她干什么去了?  姊 :(觉得这是不值一问的问题)自然是找楼上的去了。  弟:(急切地)谁是楼上的?  姊:(低声)一个疯子。  弟:(直觉地臆断)男的吧?  姊:(肯定地)不,女的——一个有钱的太太。  弟:(忽然)楼下的呢?  姊:(也肯定地)也是一个疯子。——(知道弟弟会愈问愈多)你不要再问了。  弟:(好奇地)姐姐,刚才她们说这屋子里死过三个人。  姊:(心虚地)嗯——弟弟,我跟你讲笑话吧!有一年,一个国王。  弟:(已引上兴趣)不,你跟我讲讲这三个人怎么会死的?这三个人是谁?姊 (胆怯)我不知道。  弟:(不信,伶俐地)嗯!——你知道,你不愿意告诉我。  姊:(不得已地)你别在这屋子里问,这屋子闹鬼。  楼上忽然有乱摔东西的声音,铁链声,足步声,女人狂笑,怪叫声。  弟:(〔上田下各〕惧)你听!  姊:(拉着弟弟手紧紧地)弟弟!(姊弟抬头,紧紧地望着天花板)。  声止。  弟:(安定下来,很明白地)姐姐,这一定是楼上的!  姊:(害怕)我们走吧。  弟:(倔强)不,你不告诉我这屋子怎么死了三个人,我不走。  姊:你不要闹,回头妈知道打你!  弟:(不在乎地)嗯!  右边门开,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进来,在屋中停一停,眼睛像是瞎了。慢吞吞地踱到窗前,由帷幔隙中望一望,又踱至台上,像是谛听甚么 似的。姊弟都紧紧地望着她。  弟:(平常的声音)这是谁?  姊:(低声)嘘!别说话。她是疯子。  弟:(低声,秘密地)这大概是楼下的。  姊:(声颤)我,我不知道。(老妇人躯干无力,渐向下倒)弟弟,你看,她向下倒。  弟:(胆大地)我们拉她一把。  姊:不,你别去!  老妇人突然歪下去,侧面跪倒在舞台中。台渐暗,外面远处合唱团歌声又起。  弟:(拉姊向前,看老太婆)姐姐,你告诉我,这屋子是怎么回事?这些疯子干什么?  姊:(惧怕地)不,你问她,(指老妇人)她知道。  弟:(催促地)不,姐姐,你告诉我,这屋子怎么死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是谁?  姊 :(急迫地)我告诉你问她呢,她一定知道!  老妇人渐渐倒在地上,舞台全暗,听见远处合唱弥撒和大风琴声。  弟声:(很清楚地)姊姊,你去问她。  姊声:(低声)不,你问她,(幕落)你问她!  (大弥撒声。)  第一幕开幕时舞台全黑,隔十秒钟,渐明。景——大致和序幕相同,但是全屋的气象是比较华丽的。这是十年前一个夏天的上午,在周宅的客厅里。壁龛的帷幔还是深掩着,里面放着艳丽的盆花。中间的门开着,隔一层铁纱门,从纱门望出去,花园的树木绿荫荫的,并且听见蝉在叫。右边的衣服柜,铺上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小巧的摆饰,最显明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柜前面狭长的矮几,放着华贵的烟具同一些零碎物件。右边炉上有一个钟同鲜花盆,墙上,挂一幅油画。炉前有两把圈椅,背朝着墙。中间靠左的玻璃柜放满了古玩,前面的小矮凳有绿花的椅垫,左角的长沙发还不旧,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沙发前的矮几排置烟具等物,台中两个小沙发同圆桌都很华丽,圆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所有的帷幕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是兴旺的气象,屋里家具非常洁净,有金属的地方都放着光彩。屋中很气闷,郁热逼人,空气低压着。外面没有阳光,天空灰暗,是将要落暴雨的神气。  [开幕时,四凤在靠中墙的长方桌旁,背着观众滤药,她不时地摇着一把蒲扇,一面在揩汗。鲁贵(她的父亲)在沙发旁擦着矮几上零碎的银家具,很吃力地;额上冒着汗珠。  [四凤约有十七八岁,脸上红润,是个健康的少女。她整个的身体都很发育,手很白很大,走起路来,过于发育的乳房很显明地在衣服底下颤动着。她穿一件旧的白纺绸上衣,粗山东绸的裤子,一双略旧的布鞋。她全身都非常整洁,举动虽然很活泼,因为经过两年在周家的训练,她说话很大方,很爽快,却很有分寸。她的一双大而有长睫毛的水灵灵的眼睛能够很灵敏地转动,也能敛一敛眉头,很庄严地注视着。她有大的嘴,嘴唇自然红艳艳的,很宽,很厚,当着她笑的时候,牙齿整齐地露出来,嘴旁也显着一对笑涡。然而她面部整个轮廓是很庄重地显露着诚恳。她的面色不十分白,天气热,鼻尖微微有点汗,她时时用手绢揩着。她很爱笑,她知道自己是好看的,但是她现在皱着眉头。  [她的父亲——鲁贵——约莫有四十多岁的样子,神气萎缩,最令人注目的是粗而乱的眉毛同肿眼皮。他的嘴唇,松弛地垂下来,和他眼下凹进去的黑圈,都表示着极端的肉欲放纵。他的身体较胖,面上的肌肉宽弛地不肯动,但是总能很卑贱地谄笑着,和许多大家的仆人一样。他很懂事,尤其是很懂礼节。他的背略有点伛偻,似乎永远欠着身子向他的主人答应着“是”。他的眼睛锐利,常常贪婪地窥视着,如一只狼;他很能计算的。虽然这样,他的胆量不算大;全部看去,他还是萎缩的。他穿的虽然华丽,但是不整齐的。现在他用一条抹布擦着东西,脚下是他刚刷好的黄皮鞋。时而,他用自己的衣襟揩脸上的油汗。

图书封面


 雷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讲了好几年的雷雨,但每次重温都有新的发现今天又粗粗读了一遍 发现了三个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一、两年前,故事已经发生了,周朴园不在家已经两年了,周萍亦是两年前回来的,待萍是两年前离开家去的济南,所以四凤才有机会来到周家 而两年前鲁贵看到男鬼女鬼那一幕,我一直以为周萍叹息是已经饱受这段感情所困,没想到才是刚刚开始。繁 你忘记了在这屋子里,半夜,我哭的时候,你叹息着说的话么?你说你恨你的父亲,你说过,你愿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二、侍萍主动亮出身份不是因为恨,而是因为爱,而且叫了声“朴园”没想到周朴园对她的爱只是叶公好龙三、侍萍撕了五千块的支票后,周朴园又打算给她往济南寄张两万的四、其实最后的一幕,繁漪已经向周朴园点明了人物关系,如果周朴园头脑清醒的话,是有可能避免悲剧的,可惜,不时周朴园一见侍萍,已经慌了手脚,又太想挽回局面,所以繁漪说的话,恐怕一个字都没听得进去吧
  •     其实很纠结要不要把这种封面的书也存上豆瓣,想了想,还是放上了好。那时候,其实不可以这么说,因为我还没毕业...就是上学期,我是一边上课一边看雷雨的,觉得很好看啊,因为情节还是比较激荡的。这个包装的书大家也都明白..所以我有时候会吃了午饭拿出来读,占波看到也不怎么怪罪。好了,由于我实在不懂那个年代,或者我也不知道那是哪个年代。解放了没?啥啥的,但是作为早期的剧本,而勇敢涉及这个方面的,我还是很欣赏的。更不用说它在我无趣的生活中充当了有意思的那课间十分钟了。
  •     和着电缆的发狂,雷雨之夜,周公馆以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结束了人生舞台最重大的一幕。然,除周萍是在巨大的震惊中久久无法平息而冲动地选择了自杀外,四凤和周冲的死无疑是疯狂的逃避和关切的找寻中出现的意外而已。尽管曹禺先生早在好几幕前就做好了电缆的铺垫,尽管死亡往往可以将一出戏剧推向高潮,尽管生命的毁灭总能直接而深切地触动观众的灵魂,但,我仍忍不住问,这几个年轻生命的死是否是一种必然?一种没有余地的选择?死亡,让人的心悲痛着、沉重着,但或许也是另一种“轻松”——即,似乎得以免去继续面对日后悲痛的折磨,只需安眠便好。也许,就像鲁迅先生说,娜拉出走之后,重要的是她能否继续坚持下去,而不被逼至毁灭或回到牢笼,《雷雨》结束了,我们大概需要继续问询:雷雨过后,可有晴天?假若没有死亡的悲剧,人们又如何走出雷雨的漩涡呢?我想,《雷雨》中最大的悲剧之因便是,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蘩漪,一个曾经甘了心在没有生机只剩冷漠的周家死去的女人,如她自己所说,见了周萍又活了过来。蘩漪和周萍的几番对话中,蘩漪反反复复地说道:“难道你不记得,我们在这间房子里,说过的许许多多的话。”其实,这句反复出现的台词,就足以表明蘩漪爱情的性质。蘩漪对周萍的爱,早已不是——或说从来不是单纯的男女之间的吸引与好感,而是一种的生的希望。当她看见萍,她看见的便不仅仅是一个男人、一个令她着迷的男人,而是生的希望,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是生命得以成为生命的价值。萍对周朴园的反抗、对死气沉沉的家的诅咒、他的年轻的活力与血气、勇敢与不羁,给蘩漪死水般监狱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活力。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的爱情起始于那个周萍向蘩漪倾诉他有多么恨这个家的夜晚。史铁生曾在《务虚笔记》中写到诗人L和他的恋人。恋人并不反感诗人L曾爱慕、追随过无数女人,并与她们相恋,然而她却若干次追问着诗人L:“那么,我和你爱过的千千万万的女人,又有什么不同?”那时我便知道,爱情,其实便是渴望从对方的眼中看见一个更丰沛的自己。并不仅仅是爱着对方,更是渴望从这样的爱中寻求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魂自己的意义。蘩漪更是如此,又不只是如此。她渴望在与周萍的爱情中找回真正的自己,并渴望通过保持这份感情让自己复活的灵魂永不枯萎。因此当周萍要离她而去时,她无论如何也想要紧紧抓住他,即便自己是显赫家族的千金,从没低声下气地做过下贱的事情,也要卑微渺小地求着周萍。从蘩漪对周萍说道 “你也可以把四凤接过来一起住,只求你不要抛下我”那刻起,她便完全脱离了身份的高贵和女人的自尊,因为这都抵不过怀有一颗蓬勃的心。正因为蘩漪对周萍不仅仅是爱慕,而是让爱情承担了太多自己命运的责任,把自己的未来和精神家园过多地构筑在了爱情上,所以周萍才会对她如此得重要。也许只要是一份真挚的爱情便可让蘩漪焕发生命的活力,也许只要是一个同样反抗着麻木冷酷的封建家庭的人便可成为她的知音让她重获信念,但她的环境她的社交圈子不给予她更多接受生命活力的机会,她在此地没有朋友没有亲戚没有依靠,这一切都使得周萍成了她的唯一。所以她绝不肯再让周萍离开了,绝不肯再淹没在沉闷、麻木的汪洋中了。然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爱情向来就不应该成为完完全全的信仰,就不可能真正拯救蘩漪,或是任何一个人。仅仅是恋人的诀别,那么还可以怀着希望去邂逅下一份爱情,但一旦咬定这就是自己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了,人就越发得看不开,越发得恐惧,最后也就只有懦弱和癫狂并行了。蘩漪没有疯,周朴园说她疯是因为周朴园的精神已无法探触蘩漪的灵魂,她清醒着,知道自己追求的是爱、光明和自由,也知道这份爱情虽然不伦但那的的确确是真心的理解与相惜。她没有疯,但她确实已经癫狂。为着爱和生命的希望,她决然抛弃一切去做最后一搏,尽管只有周萍的百般摆脱。那么如果周萍没有死,雷雨过后,蘩漪的晴天又在哪里呢?我想,即便周萍最终还是留在了蘩漪身边,这也不是她得以让灵魂继续活着的最好结局。蘩漪的确是理解周萍的,但周萍未必熟稔蘩漪的万千复杂心绪,和蘩漪的精神相比,周萍还是太过年轻、稍显软弱了一点。但,“周萍不是自己命定的人”这一点,必定要蘩漪自己去看透才可。那时,她也许才能明白爱情不是她自我的救赎,与周朴园的婚姻似乎也无法摆脱,那么,她也许是应该去寻找别的出路的。只有让自己的心灵变得足够强大和充沛,她已经丰富,但她还不够充沛。充沛,便意味着暴风雨肆虐交加,我自岿然不动。蘩漪读的书太多,从混沌的世界中看见了先进理念中的光明和希望,也看见了现实世界中不可避免的悲痛与绝望,光与影的交错只让她久久地沦陷在了悲痛与绝望之中。读书或许就是这样,先接受了真、善、美的洗礼,然后便慢慢看见了更多的苦难,并深知苦难是终不可避免的,于是痛苦与失望就产生了。而我相信,这时只有继续坚持着读下去、探寻下去、思索下去,这样才能一层层武装起自己的心灵,修炼到某日,便又从失望中站起,重新触碰到希望。蘩漪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那时,即便是周朴园的冷酷麻木也不可左右她的精神她的意念。也许自我的意识总是需要与人交流的,她可以有周冲,去聆听年轻的活力,她仍然可以有周萍,但完全无需爱上他依赖他,她可以有诗词曲赋,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成为她的世界。这,也是蘩漪的成长,从一个女人,脱离了“女”的强调,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人。也许说“不再依赖爱情”,显得过分女权主义,我并不是指纯然脱离了对爱情的期待和热情,只是坚信将自己的生命局限在爱情之中,自我将永远无法真正站立起来。瑟岸对我说道:“把爱情视为生命的最重要的部分、生命的全部,女人不都是这样的么?”也许,这也正体现出了蘩漪——及蘩漪代表的千千万万读着书、对生命抱有美好幻想的女性——要冲破雷雨走向晴天之不易,也正证明了一旦走向晴天后世界的光明和自我的升华。那么萍呢?晓梅对我说,蘩漪是一个真正走进了周萍的人,她的的确确用她鲜活丰富的思想在周萍的生命里思想里留下了些什么改变了些什么。周萍和朴园是很像的,而为什么朴园最终抛弃了侍萍,但周萍敢于率先一步私奔、抛弃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呢?如果没有蘩漪,周萍也是做不到这一切的。周萍爱上了四凤,热恋着她身上鲜活的生机和纯真的想法。但实际上,周萍的心灵还远远不够强大。如果他真的如此痛恨他的父亲、鄙夷周朴园的种种行径,那么他自己在面对蘩漪的时候也不会如此怯懦、百般逃避,虽然他想尽早与四凤安定下来、想牢牢抓住自己的爱情,但最为一个人来讲,他的的确确是没有对蘩漪给予任何人文关怀的。如果他真的想要自我的成长、足够的强大,他便也不会在听闻自己和四凤是同母兄妹、她与弟弟的死亡之时毫不冷静地开枪自尽了。他因想到自己曾和继母纠缠不休、与四凤的爱情又充满阻碍,便夜夜喝得烂醉,也足以见出他其实并没有十足的勇气、也没有尝试鼓足勇气去直面生活。要走出他的雷雨,周萍必定要在现实中历练着、在精神上丰富着,首先是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再去一步步构建自己的世界。抛掉此刻他身上的、比他弟弟还显得不合时宜的幼稚、鲁莽,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顶天立地的男人。周冲是一个十足可爱的人物了,他的纯真是真正的纯真,有别于四凤没见过世面、因为“无知”所以显现出的纯真。他是去看了看社会,又没有受到其污浊,从哲人的思想中学来了真诚。其实,当他祝福着哥哥与四凤、独自喃喃自己爱的好像并不真的是四凤这一个个体,时,他就已经走向了他的晴天。曹禺编写周冲因给四凤的帮助受到鲁大海的不屑于嘲讽,是十分合情合理、符合社会、阶级与人性的。周冲也正是要在这一次次现实的打击、不理解中,懂得怎样真正站在对方立场、对方阶级来看待事物,尽管他们都希求着美好。周冲的理想过分理想了,以致于这样的理想并不具备投射到现实的能力。唯有让理想的本质不变,而又能让形式稍作调整,去一点一滴地顺着社会的外形来改变黑暗,才可真正达到理想的彼岸。我们,便是身处雷雨之中,眺望着晴天。也不应仅仅是眺望,更要奔跑着追向晴天。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挣扎”与“残酷”,“悲凉”与“恐惧”。
  •     废了一早上的自习看的我身临其境
  •     郁热的夏日阴戾的宅院里,情爱、理想、人伦的幻灭间不容发不留余地地爆发,把一切美好的希望毁灭通向死亡,看热闹算是看过了,有机会还是要看现场,另外发现要是初高中把推荐的丛书都看了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啊。
  •     这本书是著名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     雷雨学习的《雷雨》的课文,老师推荐的。真的相当不错的一本书。推荐!不看原稿,只看话剧的话,是不会明白曹禺想说什么的。
    经典中的经典
  •     雷雨是本好书,经典常读常新。
  •     读的第一本话剧读本~
  •     强烈推荐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曾经的记忆啊!
  •     确实牛逼
  •     雷雨的开头,奏巴赫b小调弥撒启幕;结尾,也是结在了b小调弥撒中。我正是通过雷雨知道这首曲子,进而第一次听到“垂怜经”。可惜这一段一般都不演。
  •     雷雨的确写的很好,戏剧冲突很棒
  •     一口气读完,精彩!
  •     小时候看过雷雨的电视,那剧情一直记在心里,比现在的剧纠结多了,也好看多了
  •     个人很喜欢雷雨这本书。尤其是书中鲁侍萍和繁漪这两位女性
  •     打开了我对话剧的兴趣。喜欢那种专注,手机一来电话,激灵一下,才知道真的入神了。
  •     雷雨是中国戏剧经典之一,值得细看
  •     该话剧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是著名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
  •     时代的悲剧绝非一个异数。而是缩影。
  •     这是曹禺的经典剧本,最近要学戏剧单元,老师要求买的最新增订版,包装很干净,纸张手感也好,看起来很舒服!当当物流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
  •     高中学过雷雨的选段以后就一直想看这本书了,但总是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境看,现在,安静地看书也不错啊
  •     像一根绷紧的弦,不断地被拉扯,直到再也无法承受。长达数十年的两代人之间压抑的情感终于在雷雨之夜被发泄出来。无论怎样也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带着浓郁的宿命论色彩。
  •     好书,雷雨,作品不错,严重支持
  •     只读了部分
  •     曹禺先生的成名作《雷雨》,通过极其细致的人物、环境、心理描写,逐步展现了封建家庭的没落历程,高中生必读!
  •     学习的《雷雨》的课文,老师推荐的。真的相当不错的一本书。推荐!
  •     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很深的内在含义,不过伦理剧情不错
  •     曹禺写的雷雨很不错呢!!
  •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第一部作品,虽然内容有点黑暗。。。。。但是写的还是不错的
  •     一直很喜欢雷雨 终于拿到实体书了 好激动
  •     特别喜欢雷雨。。。不知道为什么。。。
  •     高中看的。这一系列都是被赋予太多意义的作品,很难冷静地从纯文学的角度看待了。
  •     高中
  •     09暑假
  •     因为工作读的,细细分析过语言。真的是很适合舞台表演的作品。经典,经典,不变的经典。
  •     了不起啊.....
  •     莫名觉得是狗血桥段的鼻祖啊......现在什么乱伦啊始乱终弃啊都是人家玩剩下的233
  •     很好看 赞一个 雷雨的故事一波三折
  •     已经读完了,真的是在雷雨的晚上。
  •     短短的几幕却把一个末代家族的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哪怕是一个动作也让人物活灵活现,曹禺先生不愧是话剧大师!非常精彩的话剧!
  •     雷雨是这周读完的,真的很经典。戏剧里人物的冲突以及伏笔的埋下,都恰到好处,人物的语言很经典……呃……还有点搞笑……更重要的是雷雨描写的是一天半之内的故事,跌宕起伏,看的我心情澎湃!
  •     许是因为是学校规定读的书,使之变为负担吧
  •     这人物关系也是醉了
  •     这本书,情节十分吸引我,在一场雷雨中发生了所有令人震惊的事!我太喜欢这篇话剧了!
  •     本书价廉物美,上初中的女儿收到后,一气读完,曹禺的名篇,一如既往的好!
  •     儿子说看了雷雨,真是很精彩,支持正版!
  •     雷雨,是一部名著,看过电影,再买了和孩子一起温习一下,
  •     爱那在囹圄中优雅到发狂的繁漪
  •     和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一起看的。
  •     3.30晚 在一家安静的小酒吧看完了 luv it!!!!!
  •     雷雨看过的,这次是买给女儿看的
  •     这是曹禺于二十三岁所作,该话剧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是著名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公子哥,还有家族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之一。
  •     中毒一般地读完了
  •     雷雨(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 一直就很喜欢的一部剧,这本买回来是平常看的,跟收藏版的比起来更朴素,因为是中国名著,也不存在翻译上的问题,当然装订上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版本,
  •     现在读来仍然是惊心动魄。根源还是在于封建等级制度,其实事隔多年,当今这种观念还是存在。蘩漪和周萍都是半死不活的吸血鬼,需要鲜活的养料。
  •     这个出版社的书一直都不错 很喜欢雷雨这本书
  •     看过《雷雨》的电影,和原著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就买来读读
  •     该话剧被称为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是著名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     这本书非常好,非常满意,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老师先给讲了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和结局,然后才让我们读这本书的,书是好书,可我觉得这样挺没意思的
  •     看完它,我惊叹名著的容忍度还是很高的啊。
  •     曹禺的经典,那是他才20多岁呀,可以后为什么就没有超越此剧本的文章呀?太奇怪了
  •     雷雨(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雷雨(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雷雨(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雷雨(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雷雨(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雷雨(增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高中部分
  •     不看原稿,只看话剧的话,是不会明白曹禺想说什么的。
    经典中的经典
  •     永久不变的雷雨惊醒了许多恍惚的人。
  •     原来学过雷雨片段的课文,对完整的雷雨很好奇,读后豁然开朗,好书一本~
  •     灭伦之爱
  •     若屏弃这些世俗的眼光,切不断的血缘,四凤与萍之间,那真的是一场平淡无奇的男欢女爱。甚至于是在广褒的沙漠里都觅不见的爱。    可是真的无法这样的,在这个封建礼教的年代,在这个周家大院,他与她血脉相连,他与她同姓一个周字,他与她的不伦之恋早在开始前就注定了它的支离破碎,它将会在一个雨天的夜晚死于这场命运的谋杀。他与她都将不得好死。    命运笑着说:不得好死。然后露出鄙夷的笑。
  •     情节冲突与雷雨的天气变化结合得很好,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佳作!
  •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在孩子还有时间的时候多读一些,增常见识
  •     很喜欢曹禺的作品
  •     笔力太强悍了,鲁大海和鲁贵刚一见面,两句对周朴园的称呼不同,就将两人的阶级差异写得淋漓尽致。
  •     服!服!服!戏剧性好极了!
  •     大概是狗血言情小说看太多了,书中每一次转折都毫不意外事先猜到过……
  •     原来看过雷雨的话剧,很想看看书
  •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     人物冲突比较激烈。
  •     最开始觉得这是一部民国言情小说,但是越看到后面越是背脊发凉。这一场雷雨,到底是几个人的悲剧
  •     看了雷雨,高中生用正好
  •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一幕幕戏剧又是所有矛盾和冲突的集中爆破。到了这个年纪更爱看舞台剧,据说每一次演出都是紧张未知而惊喜的,向伟大的艺术家致敬。
  •     一读便深陷……
  •     封建社会的悲剧,每个人的嘴脸都是那么的可恶,不太像是一位大学生的作品,倒像是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中年人的对天怒吼。
  •     我是在高一暑假读完的,当时晚上七点打算读十几页,结果读了以后根本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到凌晨。实在是太震撼,太真实。艺术真实确实超越了生活真实,意味着就算用夸张、荒诞的笔法,也能让人有真实的生命体验。
  •     满城尽带黄金甲?
  •     这结局丧心病狂啊
  •     怀念曹禺大师
  •     看过电影《雷雨》之后,更想看曹禺的剧本《雷雨》了。看书更能细细思考这里面人物的复杂关系。
  •     把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曹禹,划时代的人。看的起鸡皮疙瘩,很棒,无冲突不戏剧。
  •     最可怜的是四凤吧,她什么都没做错,可是可怜的是我认为周萍根本不是那么深爱她,她妈也是因为自己犯错而强制她,她经历这些却从未对周萍或者母亲有什么抱怨,结果却还是那么惨……最恶心的就是周朴园和周萍,伪君子,还不如鲁贵这种真小人。
  •     无论是戏剧文本还是舞台表演都超爱的作品!!爱恨全都爆发在那个雷雨夜,故事发生的突然让环境渲染变得如此重要但是顺理成章。个人偏爱这样的爆发,觉得增加的序幕和结尾有些多余。
  •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情情仇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薄薄嘴角……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
  •     很喜欢曹禺写的这本雷雨,很悲剧性的文章,只不过书中有几个错字,希望能及时修改
  •     I learnt this text for three times with three different instructors, each with a unique background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each of a distinct approach on teaching. I enjoy LeiYu well because it walks me through the fundaments of writing a play and understanding a tragedy. Also, the content has an influence over me.
  •     “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生活在狭的笼里洋洋骄傲着,以为是徜徉在自己的天地里。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
  •     曹禺的书,第一次看~~
  •     一口气读完。
  •     受不了
  •     曹禺写的剧,个人感觉很好看,书较薄,花一个晚上看的:)
  •     曹禺先生的经典著作,将一个大家庭几代人的恩怨写得跌宕起伏,结尾让人震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     这本书写的很好 曹禺的作品 正版的 挺好的 没有买错
  •     戏多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