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窗外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教辅 > 教师用书 > 学校在窗外

出版社:首都师大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7811195118
作者:黄武雄
页数:319页

作者简介

《学校在窗外》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人存在于世界的原始趣向,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作者探询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抽象与想象相互矛盾吗?”、“为什么要学语文与数学?”、“教改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在书中与读者一起静静思索,一扇大窗缓缓开启,望向窗外是远方因想象而愈见真实的景致,无尽的视野,像马蒂斯不断描画的窗外,想象世界逐渐与真实世界合而为一。
继《童年与解放》之后,作者将关注的焦点从人的自然能力转移到属于文明的抽象能力,一步步揭露它的面目。

点击链接进入尊师园书坊:教育人文精品:
童年与解放

学校在窗外

教育名家论教育

书籍目录

篇一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  之一  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3  之二  如果死亡只是像睡梦/11  之三  天上还会再长出一个月亮/21  之四  我要到那不知名的地方/32  之五  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一顶小丑帽/36  之六  一个不存在的女人名叫丽娜/41  篇二  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  之一  学校该做而且只做这两件事/49  之二  猫在画廊里看画/61  之三  在看不见摸不到的世界里思考/69  篇三  知识是人的创造经验  之一  套装知识与经验知识——兼谈社区大学学术课程的定位/85  之二  独立思考与主体经验一比较通识教育与社区大学的理念/101  之三  理性的叛逆与解放——论通识教育与科学教育/128  篇四  教育改革是一团迷雾?  之一  唐·吉诃德的眼睛黑白分明——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之一/157  之二  学校在窗外——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之二/174  之三  教育改革要发展公共论述——当前教改问题对话录之三/204  之四  教改怎么办?/217      (上)教改的架构与精英思维/219      (中)底层部分的改造/225      (下)向上层部分渗透/245  之五  十年教改烟云过(文集)/280      再等半个世纪/281      九二八与教师自觉运动/283  附录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社区大学?

内容概要

黄武雄,一九四三年生于台湾新竹。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专业几何研究。一向关怀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改的先驱者。除专业论著外,还著有《学校在窗外》、《童年与解放》、《黑眼珠的困惑》、《台湾教育的重建》、《木匠的儿子》、《老师,我们去哪里?》等书。其散文作品曾获第四届(一九八一年)时报文学散文推荐奖。《童年与解放》获一九九四年联合报非文学类十大好书奖。

章节摘录

  之四 我要到那不知名的地方  一  1971年吴丰山在自立晚报以《台湾农村的黄昏》为题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指出农村的年轻人口大量外移到都市,农业人力成本提高,经营艰难,可是政府政策的方针为扶植工业牺牲农业,农村日趋凋敝,犹步入黄昏。那些年台湾民间歌谣甚为流行,词曲无甚创意,大多直译自日本歌曲,但反映了当时农村年轻人口涌入城市,生计艰辛、迷惘感伤的心境,流浪悲情、声声血泪,这种来自底层的歌声,吟咏于街巷,听来却感人肺腑。  隔年我在中研院申请了一个农业经济的研究计划,用统计抽样的方法调查当时农村的生活。为了做成问卷,我经常深入各地农村,甚至远访东南岸实地了解情境,以抓出调查的核心问题。我会申请那项计划,是想了解台湾社会的变迁,也借此让一些关心社会的知识青年以调查名义进入农村,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  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一方面城乡人口在大量流动,另一方面,那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电气化,铁路全面动工,高速公路也尚未铺设完成,公共运输供不应求,交通非常混乱,西岸南北交通陷入一片混乱。尤其搭乘夜车,就像在逃难。

图书封面


 学校在窗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传承中找到自己读开篇就触动非常深。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看到这句话时候很震撼,身上几乎有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的感觉。大江和妈妈的对话我曾经在其他地方看到过,不过当时没有找出处:   “就算你真的死了,妈妈还是会再把你生下来。”   “但是那个小孩和现在就要死去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吧?”   “是,是同一个小孩。我再把你生下来之后,就会把你以前所看过、听过、读过、做过的事一一讲给那个新的你听,那个新的你也将学会现在的你所说着的语言,所以你们是同一个小孩。”       一、死亡。这段话里面隐含着东方和西方的一个关于人生意义的冲突:是替前人活着,还是为自己活着?    这段对话中妈妈非常强大,但是孩子也很厉害,因为他问到:“但是那个小孩和现在就要死去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吧?”    ——当然不是同一个人,时空一变,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事、物。但是妈妈完全可以这样安慰孩子。    对于死亡、未知的恐惧和焦虑,是人生创造的原动力。超越死亡焦虑,人们有各种方法。我们祭祀祖先,事死如事生,祭如在,是基于此;我们创造生活,提炼经验,并以文字、图谱的形式记载,并期待它传承下去,也是基于死亡焦虑。    对于死亡的超越,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的祖先很慈悲,也留给我们太多的启发和方法。这位妈妈告诉孩子的话,也是一种超越的方式,把人类历史拉长看,人类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作为人类的整体超越了死亡,一直活下去。替那些死去的孩子活下去,令我非常感动。       二、传承。作者讲这个故事,强调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方法之一:传承的意义。传承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关于生命道理的传承,有关于人生体验的传承,有关于工具的传承(语言、文字等),有关于技术的传承等等,不一而足。       三、自己。开篇另外一个很触动我的是这一段:光听野鸟的歌声,进学校与相知的朋友手牵着手,在教室的角落,在厕所的阶梯,慢慢他看到了自己,写出令人感动的曲子。——“慢慢地,他看到了自己。” 所以,我觉得对这一节比较准确的表达是:在传承中,找到自己。这也是我对作者全书核心思想的理解。    生命所存在的意义,有传承,也有自我。自我以和他人区分,是以差异性,共同性和差异性都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也是一个向内去找到这个差异性的过程,也就是作者说的:“看到自己。” 人类最高的文明传承,基本都是在帮助一个人看到自己。       书的后面部分在具体展开,解释为什么是这样,怎样去做。但是作者想说的,在第一篇通过这个故事,基本已经表达出来了。       四、上学。孩子为什么要去学校,其实毋庸置疑的是,在学校有系统而完整的套装知识,那是前人经验的传承,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人是死去还是活着,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给我们以各种形式留下了他们从自然和生活经验中所提炼出来的道理、知识,并传承给我们。    学校的重要性在于:其一,在学校以外,孩子很难有这样的时间、空间去系统地接受系统的传承。    其二,学校能够选择有这个传承能力的人,来做这件事。就像把一件珍贵的礼物,从前人那里接过,然后放在孩子的手中、心里。    其三,学校可以为孩子提供多次体验、犯错的机会,老师观察孩子,帮助孩子运用所接受到的知识和经验,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转化成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       所以,我觉得,一、作者并未反对套装知识,他在纠偏。作者所强调的其实也是古人所说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些传承的东西要和学习者本人的生活有真实联结。    二,对于套装知识要有选择。不要选择断裂的、碎片化的东西,然后去拼凑整理,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完整的、有高度的、有内在联系的经验知识体系。   我觉得这很重要,因为选择怎样的套装知识,对学校和孩子的意义都很重要。基于此,所以我认为经典是套装知识的必要选择。套装知识应该是经典,被时间洗炼过、提纯过的,永不过时的知识体系,以及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提炼出来的规律,道理。    因此,我支持读经,但是不能局限于读经,经典是体,它要和活生生的生命发生联结,用于生命,它才能重新活过来。如何去结合,中国传统的生活体系有很多选择,孔子用的六艺,道家用的五术,还有更多。这些形式的选择可以很灵活,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禀赋进行,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百花齐放,但是它们的源头是同一个,所以学习任何一门,钻进去,走到深处,就能触类旁通。2015.8.31
  •       不久前,读到这样一则新闻:迫于生活压力,中学物理教师辞职当建筑工人。据说当事人叫李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就职于一所初级中学,后因生活压力,选择放弃教师职业,成为一名建筑工人。  我们在感慨教师职业艰辛的同时,不禁也要问自己,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走来,近二十年的学校教育对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接受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实际上,这又不可避免地回到了有关“教育价值”的终极命题上。就自己而言,从走出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那一份微薄的薪资、社会给予的价值定位、自身抱负与残酷现实所带来的撕扯般张力,都在不断拷问自己的内心,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竟要指引我们去何方?  带着对于“教育价值”的追问,这几日读到这样两本书: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教育的价值》与丹尼尔·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两者本身矛盾的观点,除了加深我自己内在的认知冲突以外,一无所获。不过科顿姆一书,在对教育价值近乎虚无主义的论述之后,确也更加能够引起我们反思教育的本真,教育除了像作者所说的“让我们迷失了人性之外的东西,让我们的心变得麻木,让我们自命不凡”以外,难道真的是一无是处的了吗?如果是这样一种定论,当初“孩子们为了什么去学校?”  这样的命题显然不是自己在杞人忧天,台湾学者黄武雄在其《学校在窗外》一书中,开篇即发出了这样的忧思。黄武雄先生虽为数学教授,却也满含人文情怀,尤其是对于教育发展倾注颇多心力,其所著《童年与解放》一书更是成为教育领域的畅销书,一度获评台湾联合报非文学类十大好书奖。  当然,“孩子们为了什么去学校”与“学校教育给了孩子们哪些”不属于一个层面的命题。或许,可以说接受教育的愿望是好的,只可惜现代学校在制度化以后丧失了温情与人性,让我们失望了、变得无用了。  1994年黄武雄罹患肝癌,医生告诉他现有的医疗条件只能维持其三个月的时间。躺在病床上,在等待死神来临的那段时间,他说他常常自问:人对于世界的好奇根本意义是什么?  虽说人文学科的终极之问,终究是无解的。但显然,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牵涉自身存在的根本性发问,好在“人对世界好奇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多少显现出一种留恋人世的积极态度,远不至于让人觉得悲怆刺骨。  黄武雄在其书中引用了小说家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树下》的一段母子对话来反思人存在的价值:  “妈妈,我会死吗?”  “你不会死,我希望你不会死。”  “可是我好像听医生说,这孩子没救了。我觉得我就要死了呐。”  “就算你真的死了,妈妈还是会再把你生下来。”  “但是那个小孩和现在就要死去的我,不是同一个人吧?”  “是,是同一个孩子。我再把你生下来之后,就会把你以前所看过、听过、做过的事一一讲给那个新的你听,那个新的你也将学会现在你所说的语言,所以你们是同一个小孩。”  换一个角度去想,或许人世根本就不存在“孤立的旨趣”。人的出生,自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进入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母体”,即社会。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宇宙时空的一处,如果追寻主体存在的意义,那么超越时间与空间对人本身的杯葛,获得天涯海角抑或阴阳相隔下主体之间的互动对话就首先成为一种意义。  基于这种价值理解,黄又借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台湾音译为:徐四金)在《夏先生的故事》中所塑造的夏先生的形象来说明一个悲剧的诞生就在于,世界虽在堕落,其中的个体却无法与之彻底决裂。  若维生是人存在的条件,那与世界的联结显然不是为了仅仅去维生,正如黄所言:“为维生而进行的互动,无法弥补人内心孤独的空虚。”  如果说于人而言,经由主体的互动去认清“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认识自己是人存在的一种原始旨趣的话,那么,创造也将会成为人对世界好奇的理由。  我所理解的创造本身即为一种好奇的欲望,俗语所讲十个哑巴九个聋,可见人类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需要声音的刺激,很难想象幼儿期经过外界声音的刺激发展出抽象语言能力,这一复杂过程对于人而言意味着多么大的创造性在孕育。  这种创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亦可以说是人存在的理由。正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才会使人活出生命的意义,活出一种沉甸甸的价值。  很难想象,当人成为一种工具性、技术性的人以后,不会哪怕是偶尔闪现出质疑人生的心绪。故黄之《窗外》书中也讲到:“创造原来是人的天性,人在创造活动中固然会有挫折,会有困顿,但终究会因此感到充实,感到愉快”。  至于维生而言,创造本可以寓之于维生之中,没有创造性的维生,生命终究会是充满苦痛的。当然,我们不能苛责人类去超越物质、饥寒去谈创造。  或许在此应予以维生这一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件更多的悲悯。人类社会的分化就在于出现了纯粹意义上的有闲阶级,这些人在满足了温饱以后可以释放创造的欲望,可是更多的人之所以需要悲悯就在于他们的存在价值、创造欲望长期被维生所压制,就如黄所言:“创造的欲望屈从于维生,长期被压抑,不得实现,人存在的意义便会模糊,人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活着,便成为人心中一问再问的问题”。  如此在黄武雄看来,维生、互动、创造成为人存在的三种原始旨趣。在维生的前提下进行创造,创造则本已是意义的突显,但若失去联结世界,进行经验的互动,主体同样无法认清自我,从精神的洪荒境地出走。  显然,从学校教育出现的那一刻起,尤其是现代教育即夸美纽斯所言班级授课制下的教育兴起以来,人类对学校教育已臻迷信地步,所以如此,人类相信学校教育对人的存在而言充满价值,即在上述维生、互动、创造三者构筑的价值旨趣中会有所作为。  不过冷眼看教育,Should be 只能是一种愿景, has become则成为冷峻的现实。教育让人得以维生?前文所谈之新闻报道成为一种讽刺。教育使人维生而不能,何谈互动?何谈创造?  也许,接受教育与否的差别只在文凭而已,现在的学校换个角度讲就是发放文凭的机构。前几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育领导系主任、终身教授严文蕃来讲学,他讲目前现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MOOC的出现对于传统的学校提出了挑战,当学校连发放文凭的功能都丧失时,也就预示着学校教育的寿终正寝。  问题是假如学校教育不至于惨到使人维生而不能的境地,那么,难道学校的功能止于维生而已吗?  显然,止于维生,不能使人类三种旨趣获得圆满,何况相对于维生而言,创造与互动更能显示存在的意义。其实创造本为人固有的本能,如同维生一样,学校不要压抑人维生和创造本能就已经是最大的善举。经历了学校的教育,让人创造无门、维生不得,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学校教育传授的全为套装知识而非经验知识,“套装知识帮助人取得文凭,谋求出路,但无助于人的知性成熟。人的知性成熟,需要学习者融入前人文明创造活动的深度经验中,但抽离个人特殊经验的套装知识通常只提供知识的骨架,没有血肉”。  谈及经验知识,就触及了学校教育的根本,回到一开始的发问,“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学校对于学生的意义恰在于,要不断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经验中的抽象能力。所谓打开经验世界,就是让人参与不同时空背景下知识经验的重构,将知识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这其中本身就充满了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创造性的工作。  可见,伴随着《窗外》一书对于教育的遐思迩想,重新寻找教育的本真,有助于人们摆脱对于学校定位的价值错乱,找回那些被遗忘的教育初衷。                            
  •     作者谈到的虽是教育的问题,但似乎更像是在焦虑现在的人性。精神是好的,但脱离了实际,因此在改革的时候,就不免要出现种种大问题了。教育是为传统的思维所积淀出的一种传承,可能它承担的不是挽救我们的灵魂,而是我们对当下的一种释怀。

精彩短评 (总计59条)

  •     學校不僅僅是學校這個小圈圈,也在這個圈圈之外。
  •     虽然还没看,但是这一系列的书都很值得一读
  •     感觉内容还不错,比较适合教师
  •     亲爱的,看了你的评价之后,我打算买来读一读。
  •     从另一个角度让你了解如何看待教育!
  •     很好啊,经典,老师很喜欢!!
  •     2016-12-1
  •     这本书值得广大教育者和家长读一读。
  •     这样的书是蛮多了,说明更多的人关心教育了。
  •       本书带给我的最大震撼莫过于在台湾也有本书作者一样对教育怀有如此单纯美好的理想主义者。其对教育的哲学反思深刻透彻,对社区教育的实践积极热情,尽管面临体制问题,但他们朝着理想迈进了一些。
      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孩子为什么去学校?通过大江健三郎的故事引出学生去学校的目的是为了与世界连接、进而认识自我。其中讲的一个故事非常动人,我摘录如下:
      P25
      詹姆斯.塞柏(James Thurber)所写的童话《好多月亮》(Many moons):
      “没有人能帮我。”
      悲伤的国王,继续对弹琴的小丑诉说着:“月亮马上要升上来了,它将照进公主莲娜的卧室。公主马上会发现月亮还挂在天上,并没有被摘下来挂在她的脖子的项链上。弹点曲子吧!弹点悲伤的,当公主看到月亮的时候,她又会生病。”
      小公主莲娜刚刚病愈,因为国王送了月亮给她。当她还在病床上时,国王问她喜欢什么。她说给了她月亮,她的病便会好起来。国王找宫廷的大臣、巫师与数学家去想办法去摘下月亮,但是每个人都摇头说月亮太大太远。倒是那个在宫廷里弹琴以娱乐国王的小丑直直地走进小公主的卧室去问小公主:
      “你觉得月亮有多大?”
      “比我的拇指甲还小一点,因为我伸出手对着月亮比对,它就那么个大小。”
      “那么它有多远?”
      “不会比窗口的大树还高,因为有时候它被树钩在那树梢上。”
      “那很容易,我会爬到树上把月亮摘下来给你。”
      弹琴的小丑想了想,又问:
      “月亮用什么做的呢?”
      “用金子啊,真傻。”
      小丑请铁匠依样做了月亮,穿成项链,让小公主挂在脖子上,隔天小公主的病便好了起来。
      但国王仍很忧虑:到晚上月亮升了上来,小公主将发现脖子上的月亮不是真正的月亮,小公主又会生病。国王又找了宫廷的大臣、巫师与数学家想办法。最后悲伤的国王才召来弹琴的小丑。要他弹悲伤的曲调,帮他解忧。
      弹琴的小丑问:
      “你的那些博学的人都怎么说?”
      “他们都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月亮藏起来,好让小公主不再生病。”
      小丑弹了轻柔的曲调说:
      “你的那些博学的人知道所有的事。如果他们都说不能把月亮藏起来,那月亮便不能被藏起来。”
      国王喟叹不已,把脸埋在手心里,小丑的手指停止了拨琴说:
      “当你的那些博学的人说月亮太大太远的时候,是谁告诉我们怎么去摘下它的?是小公主莲娜,所有小公主莲娜比你的那些博学的人还聪明,她比他们更懂得月亮。所有我要去问她。”
      小公主正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天上的月亮,手中拿着小丑摘下来送给她的月亮。小丑非常难过,眼里饱含泪水。
      “告诉我,公主莲娜。”
      他悲伤地说:
      “月亮怎么还会在天上发光?它不是已经被摘下来放在你的手中?”
      公主看着他,笑出声来:
      “这还不简单吗?当我掉了一颗牙齿,一颗新的牙不又长在它原来的地方吗?”
      “啊!对啊!当森林中的独角兽头上的角折断时,一只新的角又会长在它的头上。”
       “是的,当庭院里的园丁剪下花朵,新的花朵又会长在原来的枝头上。……我想每一件事情都这样。……”
      公主的声音渐渐变得细弱,小丑发现她已睡着。轻轻地,他替睡梦中的公主盖好棉被,走向窗外的月亮。
      作者黄武雄对此的反思如下:
       国王的问题并不是要摘下月亮,而是要满足公主摘下月亮的愿望,让公主病愈。两个问题被混淆了。这是理性思考者犯的错误,他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但忘掉了原来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我插入一句,黄武雄是台大数学系的教授,但在本书中显示出其深厚的人文修养,每处援引都有非常的意趣、分析精辟入理,使我忍不住啧啧赞叹。
       借这个故事,黄武雄批判了学校理性教育的弊端是“工具理性化”,使理性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越来越远离其思考的本质核心。为批判这种倾向,一些激进的人,甚至主张废除学校。
      P55
      伊凡.伊里奇说:大部分我们所认知的东西都是在学校之外学会的,大多数(有效)的学习都是学生自己进行的。我们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说话、学习思考、学习爱、学习感知、学习游戏、学习诅咒、学习政治与学习干活。连教师日夜照料的儿童也不例外。孤儿也好、智障儿也好、甚至教师自己家的子女也好,都在专为他们设计的教育课程之外,学到他们后来学到的大部分东西。
      在第二篇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中,黄武雄指出学校应该做而且只做的两件事是:打开人的经验,培养抽象能力。关于前者,他说:
      P51未受教育的人,虽然对周边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太小,没有太多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相互印证,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这使得他的内在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
      关于后者,他解释道:
      P72
      抽象的思考要有几个条件:
      要能遗忘不相干的因素,分离出关键性的概念。
      要能脱离具体情境。
      要能在头脑中,在看不到摸不到的世界里进行抽象概念的操作与思考。
      抽象出来的概念或关联,要具普遍性。
      要从抽象中发展新的想象,并不断从想象世界汲取灵感去深化抽象。到一定阶段之后,抽象能力与想象力是要一起发展的。
      而学校的任务就是将打开人的经验和发展抽象能力这两者相互贯通,同时进行。
      第三篇 知识是人的创造经验中,作者谈及了通识教育,使我想起我们的大学近些年来也在倡导的通识教育。作者大胆提出了与现在截然不同的,培养“通才”的课程设计,其变革程度之大让人吃惊。然而台湾一样存在来自当局的压力,使得这些改革最后成为在选修课上的一点微调,未起到变革教育的根本作用。因此作者从九十年代开始又开始了社区大学的实践。
      P86
      社区大学本身深层的意义,一则是解放知识,另一则便是催生公民社会。
      在社区大学,从事知识解放的意义在于白话知识,把知识重新定位,还给它本来面目,让人经由社区大学的课程研习,更真实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与世界之间的纽带关系。社区大学不是由精英阶层再教育民众的所谓成人教育,而是以重构的知识为基础,从事经验交流的开放学校。在这里,不同先天条件、不同经验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通过共读——思辨——讨论——实践的密集互动,相互教育、相互启蒙;一方面促发人的知性成熟,使人能更真实地面对自己与世界,从而进行社会内在反省,另一方面亦充实人的生活内容与技能。假以时日,有望由下而上形成台湾的新文化与新价值,并为未来的公民社会铺路。
      P87
      传统学校里教的知识,是套装知识。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什么是“套装知识”?把人所认识的世界的整体形态,经大幅筛选,抽掉个人的特殊经验,留下那些较被公认的基础材料,再经分门化、客观化、抽象化、系统化,甚至标准化的细密处理,编制而成的知识体系,便是所谓的套装知识。一般来说,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典型中的典型。
      P90-91
      套装知识帮助人取得文凭,谋求生路,但无助于人的知性成熟。人的知性成熟,需要学习者融入前人文明创造活动的深度经验中,但抽离个人特殊经验的套装知识通常只提供知识的骨架,没有血肉。这便是为什么今日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能力常受诟病的原因。
      只学套装知识,人的意识会趋向工具化,因为套装知识的提炼过程经常以其工具性为主要考虑。语文与数学教材反复强调操作性演练,鲜少着重思维启发的编排。这样的编排充分透露其工具性的本质。同时套装知识的训练,也容易使人的思维技术化,尤其套装知识由简而繁、由浅入深的编排方式,最适合培养规范性的专门技术人员。另外,由于套装知识抽离个人特殊经验,使其内容与结论看来不容置疑。但长期接受纯粹套装知识的训练会使人走入专断主义,使人的思维变得教条。
      社区大学应强调经验知识。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教学,社区大学应融合经验知识与套装知识,让彼此相互渗透,(其分量也调整为七比三左右——经验七,套装三),使套装知识不再成为知识唯一的内容。一些代表套装知识的概论性课程,如经济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理化概论、教育哲学、艺术史等,仍不妨在社区大学讲授,使一些学习者可以取得该领域较全面的知识。但社区大学更须着重专题阅读与讨论、着重某些思想流派的论述,直接切入问题核心;或着重前人创造活动的经验历程,使学习者容易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去迎接、去印证,或去批判不同时空下他人的经验精华,而非单向输入、照单全收。
      在社区大学的学术课程中,我们提出几个刻画经验知识的原则:
      问题中心
      经验穿透
      回归根本问题
      
      第四篇是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些访谈,其中有的内容甚至是采用剧本的写法,借苏格拉底与安底思的对话来反思台湾教改难以推进的原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总之,本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俱佳,作者的抽象思维能力令人惊叹,使人读了以后心情开朗、并且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是一本展现了了很强的思维能力的佳作。
      
  •     你要说教育体制改革也不用这么含蓄吧
  •     应该是引起人很多思考的一本关于学校教育的书。
  •     帮朋友买的,我看了一下,大概是水平太低,觉得有点看不懂。
  •     还在进行中,很喜欢,思路很开阔
  •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上周末,孩子“丢了”。因为爸爸等他打电话再来接他,因为他没带电话,依循惯例在路边等爸爸来接,这一阴差阳错,再会时已是两小时后,爸爸气极。
    上上周末,孩子“败了”。因为班级实行小组竞赛末位惩罚制,他“败”出原小组,独立成为班级第九组,老师气极。
    举这两个例子,想要说明什么?说明同情的缺乏。
    例子中的爸爸和老师,恰恰都属于在本书中所描述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已经被复制了,没有同情,没有尊重,没有知性的成熟,更惶论成熟的人格。作为妈妈,能和爸爸有效沟通,面对老师的自以为是,我只有同情他们连自己的经验世界都未打开,就被复制成客体经验的副本了;作为家长,我也很清楚地知道,好家长远比好老师重要,我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帮助孩子与世界联结互动,帮助孩子发现知识,给孩子留白的时间和空间…
    黄老师在书的开篇提到大江先生。我曾经看过大江先生的《康复的家庭》、《宽松的纽带》、《在自己的树下》,我领悟到,家庭如人,也会生病,以接受为经线,以理解和体谅为纬线,在宽松的氛围里,家庭也会慢慢康复,每个人都可以如小树一样自然成长。源于这样的理解,我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信心,把考试看淡、看淡再看淡,把活学活用要求、要求再要求,知识不能是死的,生活不能是表面的,扎进去,就对了。
    可能有人会回应我“不现实”会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会“嘿嘿”,不置可否,“牛顿在抓住灵感之前,苹果多次落到他头上”这句话早就把道理都说透喽;按我的理解,我认为启发和机会总是无比之多,关键的是,你有没有灵感,有没有能力把启发变成灵感把机会变成事实。所以,关键的关键重点的重点,不是你有没有机会,而是你,你有没有能力----知识经验智慧情绪,把每天都在落地的苹果,启发出“地心引力”的灵感,所以,“机可失时再来”是必然的,你只要着力的是,你具不具备能力。所以,凡事请先要求自己吧。
    看完此书,想再买几本送给朋友,已暂时没货。我的理解是有大批量的团购。这给了我一点信心。希望教育界的朋友们能从善如流。

  •     有很多地方理论性太强,读起来很吃力。
  •     这是万老师推荐的书。黄武雄教授的书。这是作者思考和实践教育多年的一本心得之作。很切实,而且对于最好的知识教育,对于精英主义和公民教育的关系思考得比较深入。值得反复阅读。
  •     从书里看到什么是差距
  •     主要想感谢物流大哥,大过年的,辛苦了!
  •     书书很好啊~发货速度很快~到货速度更快~嘻嘻,好评~!
  •     阅读正在进行时,初读觉得脑子里一片朦胧,但渐渐地有点明白,也越来越多疑惑~~~它令我一边读一边思考!值得我再读的一本好书
  •     初步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推荐一下
  •     浏览
  •     书本的理念较新,适合教师或家长看看。
  •     多看看总有点好处,的小孩子也可以看
  •     大家一定要多看看书,不管平时有多忙。
  •     非常不错的书,老师推荐的,黄武雄老师的书!!!
  •     和《童年的解放》一起读
  •     精读过来的,篇1和篇4蛮精彩的。关于知识的那篇有些抽象,整本也算不上是通俗易懂的教育观念书。受益最多的是最后关于台湾教改的介绍,于今日大陆教育改革,有很多可借鉴、可反省之处,路子真的太像了!
  •     这哪是教育啊!这TMD是哲学啊……吓尿了。 心太高了,想法很好,不接地气。
  •     有点看不太懂,可能不对味吧!
  •     最近买了很多这种读物,因为孩子上学了,作为家长对现在的教育体制和理念很多不能认同,甚至失望,在这些书中可以吸取很多营养,对教育孩子很有启发。
  •     尽管部分章节读来吃力,但还是能带来不少思考。
  •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因为文明需要传承,这不是一句空话。
  •     并非所想的
  •     即使是20年前的理论整理,对于当今教育还是很有启发性。
  •     前半部分不错。
  •     充满爱心的书
  •     哲学
  •     1.现实障碍重重,人之成长与解放的路漫漫。个体对自己能做些什么? 2.抛开一切现实预设,人为什么要上学,学校又是怎么来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     真的有删减诶,最后一章都没了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所有喜爱、关注教育的人读一读
  •       作者谈到的虽是教育的问题,但似乎更像是在焦虑现在的人性。精神是好的,但脱离了实际,因此在改革的时候,就不免要出现种种大问题了。
      教育是为传统的思维所积淀出的一种传承,可能它承担的不是挽救我们的灵魂,而是我们对当下的一种释怀。
  •     看名字挺诗意的,读起来,又很···不诗意···
  •     这本书很棒,我很喜欢。
  •     看过黄武雄先生的童年与解放,这本也不错。
  •     早读的,大约一年前
  •     教改了这么多年看看台湾,再看看大陆,多反思
  •     很好 很有价值和启发意义的一本教育学书籍
  •     为了要买《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顺便买的,感觉也不错。
  •     台湾的教育比大陆进步得早一些,实践上也多许多,并且也是中国文化,故值得借鉴的经验很多呢!
  •     我的成長經歷裡面, 學校是沉重而乏味的, 我只是在成為某人,而非成為我自己, 書中提到的種種觀點醍醐灌頂, 困惑惶恐的心靈也獲得解答, 只難過與此書相見恨晚
  •     死脑经的在教室里,聪明人的学校在窗外·······
  •     原来还可以有这种想法,长见识了
  •     一本吸引你读下去的书
  •     打破界限,强调自觉,减轻升学压力。要轻松有趣,自主探究。百年教育制度有缺陷,不可奉为圭臬。教法和演讲式课堂是最次要的,应当发展想象力,打开经验世界。教师应做:提出问题指出方向,提供阅读资料,经营讨论及解惑,与学生做朋友。
  •     讲得好好~引向同作者的另一本《童年与解放》,看看关于作者关于人的自然能力的论述……
  •     读了童年与解放之后觉得不错,又买了这本书,真的很经典。这与国人创作有很大的不同
  •     不知为师者还有多少人在思考:学校的教育是什么、应怎么样?挺赞成书中的观点的:窗外才是大学校。父母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真正的起跑线在家庭教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