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严三昧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首楞严三昧

出版社:华夏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08053097
作者:洪启嵩
页数:332页

作者简介

《首楞严三昧:降伏诸魔的大悲勇健三昧》:首楞严三昧是佛教诸种大三昧之一,此三昧含摄了一切菩萨的禅定三昧,是只有诸佛及十地的大菩萨才能证入的甚深三昧。证得首楞严三昧的菩萨,能自在示现于一切世界,行一切度化众生的事业,于魔界威力自在,能降伏内魔、外魔,是诸佛菩萨的大悲勇健三昧。依此首楞严三昧威力,三世诸佛能入于涅槃而不永灭,入于涅槃而能度化众生。《首楞严三昧:降伏诸魔的大悲勇健三昧》首先讲解《首楞严三昧经》,再依修证法轨来总摄首楞严三昧的心要,使读者易于实修,深入诸佛菩萨三昧法海,具足不可思议的勇健威力!
首楞严三昧 内容简介
首楞严三昧是佛教诸种大三昧之一,此三昧含摄了一切菩萨的禅定三昧,是只有诸佛及十地的大菩萨才能证入的甚深三昧。
证得首楞严三昧的菩萨,能自在示现于一切世界,行一切度化众生的事业,于魔界威力自在,能降伏内魔、外魔,是诸佛菩萨的大悲勇健三昧。
依此首楞严三昧威力,三世诸佛能入于涅槃而不永灭,入于涅槃而能度化众生。
本书首先讲解《首楞严三昧经》,再依修证法轨来总摄首楞严三昧的心要,使读者易于实修,深入诸佛菩萨三昧法海,具足不可思议的勇健威力!
首楞严三昧意译为“勇健三昧”,所有菩萨的三昧与禅定法门都含摄在其中。一七诸魔都无法破坏此三昧。《首楞严三昧:降伏诸魔的大悲勇健三昧》详述首楞严三昧经的心要及其三昧的实修方法,帮助读者深入菩萨勇健威力的广大三昧海境界!

书籍目录

总序
自序
关于本书
第一章 首楞严三昧修证法轨
第二章 修学首楞严三昧的根本心要
关于首楞严三昧
皈命三宝
修学首楞严三昧的对象
修学首楞严三昧的发心
修学首楞严三昧的正见
第三章 首楞严三昧的修证方法
总摄修持首楞严百法
统摄一切三昧的三昧之王
以首楞严三昧行菩萨六度
现凡夫行而心无贪嗔痴
以学射箭喻三昧修学次第
通达凡夫法与佛法不二
首楞严三昧的伏魔威力
随众生需求而现起三昧诸行
修学首楞严三昧的回向
第四章 《首楞严三昧经》卷上讲记
进入首楞严三昧的广大法会
修学首楞严三昧的一百种学分
以首楞严三昧实践六波罗蜜
首楞严三昧的修学次第
证得首楞严三昧的大菩萨
第五章 《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讲记
于魔界威力自在的首楞严三昧
被授记成佛的魔王
菩萨的四种授记
护持首楞严三昧的功德
首楞严三昧的广大威神力
声闻行者难以测知的三昧境界
如何修学首楞严三昧
守护修持首楞严三昧的功德
附录一 《首楞严三昧经》导论
附录二 《首楞严三昧经》

前言

  由于宿缘,我对佛法禅观有着自然而深刻的欣悦。而自幼以来为了寻求超越生死、离苦得乐的法门,也相应地依止佛法禅观为解脱的宝筏。  佛陀依禅出教,以其内证的大觉,开示了法界的究竟实相。而他所宣说的文字般若,都是让我们能够现观成就的指示。但佛陀的大觉,是经由自证而得,我们如果不能依佛陀的成就次第而得圆满,只是数着佛陀的珍宝,毕竟无益。而佛陀的观照般若,是由至深的禅观修证而来。因此,个人依随因缘,不揣浅陋,乃在佛前发愿,希望将禅观法门次第开出;上令诸佛欢喜,下令众生得利,所以陆续地开出了一系列的禅观修证法门。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一直随因随缘地教授禅法,至今也将近二十年了,但是一直感觉未能将佛法禅观做较完整的整理,虽然也陆续开讲了禅定学,但数年来一直未进入实修次第,总觉遗憾。一九九四年,我忽然清晰地体悟,开讲完整禅观的因缘已至,因此决定自一九九五年起,宣说圆顿禅人五年高阶禅观修证课程。

内容概要

洪启嵩,十岁开始修学中华禅,二十岁开始教授中华禅,并多年闭关修持中华禅各派禅法,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北美、各国的高等学院与寺院禅堂举办数百次禅学讲座与禅修训练,对于人类身心气脉的改造、人类身心境界的提升,有深入研究与修证。  洪启嵩先生几十年来在佛教的大小乘禅法、显密教禅法、南传北传禅法、汉传藏传禅法、教下与宗门禅法等均有深入与系统的研究与讲授,在海内外已出版各种佛教禅学著作上百种。  洪启嵩先生作为中华禅的卓越导师,发愿构建适宜当代人的中华禅学修体系,以中华禅为根本,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禅为宗旨,来引导当代世界文明。洪启嵩先生认为,真实的佛教应“依禅出教”,“藉教悟宗”。并且坚信,“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中国文化的特质也在禅”;“中华禅是中国佛学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章节摘录

  修治心地如虚空 观察现在众生心  分别众生根利钝 众生因果决了知  诸业中知无业报 如是平等修妙行  随证百法示成佛 人大灭度不永灭  首楞严定具无量 能示一切佛神力  无量众生得饶益 健相行者当了知  一切现空大悲力 大悲如幻无可得  如是实相中道力 无得如缘力现前  不以一事、缘、义知 一切 禅定诸三昧  神通、如意、无漏智 摄首楞严三昧中  如江河水人大海 一切禅定人楞严  一切众法随健相 首楞严定王三昧  住首楞严行六度 无上佛境菩萨行  不行求财能布施 不复受戒戒不动  修行忍辱毕竟尽 无所修亦无不修  发大精进得善法 而不发动身、口、意  了知诸法常定相 诸禅差别示众生  修行智慧诸根利 未曾见有众生性  首楞严定六度行 本事果报难思议  如是安住首楞严 法性本然如实相  众生见者得度脱 闻名、见相与闻法  或见默然皆得度 犹如药树具妙德  如是见者病得除 菩萨安住首楞严  世世六度自觉知 不从他学法尔得  举足下足出入息 六波罗蜜念念具  身皆是法行是法 首楞严三昧菩萨  如是菩萨具实相 以波罗蜜熏身心  六波罗蜜念念具心心实相首楞严  菩萨成就首楞严 其所施行不思议  欲行佛行诸菩萨 当学如是首楞严  菩萨现行凡夫行其心无有贪、恚、痴  念念调炼念念具不念一切诸所学  心心微调会实相 如彼善射大丈夫  先射大准渐微细 随意不空名善射  不用心力射皆着 次第通达首楞严  究竟通达无可得 诸法一味法性味  深行菩萨法无二 若不得法名大利  首楞严定威神力 一切诸魔无能扰

图书封面


 首楞严三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頁 151提要  本文主旨在於探討南岳慧思之禪觀思想,從慧思諸論著中所論述的禪觀,不論從一念無明心入手,或就息、心、身入觀,乃至就諸法本寂而觀,無非在於觀諸法實相無生無滅。因此,可言慧思的禪觀即是實相觀法。而此實相觀法即是以金剛智來觀之,藉由金剛智轉意識為聖慧根,了知諸法無生無滅無縛無解。因此,慧思亦以首楞嚴定來稱金剛智。  而《南岳慧思經》之首楞嚴定與慧思的整個禪觀思想有著密切之關係,不論其修三昧的基本理念乃至此三昧的特色,皆成為慧思禪觀的基礎。  因此,本文除了探討慧思之禪觀,同時也涉及了對首楞嚴三昧之探討,進而論述其對慧思禪觀之影響。本文共分三部份來進行:一、慧思之禪觀,此包括了實相觀法及金剛智之探討。二、首楞嚴三昧之特質,包括了此三昧之理論基礎、修法及特色。三、慧思對首楞嚴三昧之理解,則探討首楞嚴三昧與慧思禪觀之關係。頁 152前言  慧思的禪觀,基本上是種實相觀法,而此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經》之首楞嚴三昧又有極密切之關係。此從慧思早期所作的《隨自意三昧》即可得知,不但其觀法與首楞嚴三昧之修法相合,且承襲了首楞嚴三昧之「舉足下足,……念念常有六波羅蜜」之觀點,此成了慧思禪觀之基本思想。換言之,慧思的禪觀思想來自於首楞嚴三昧,以不動威儀普現色身為其基本觀念,由此而展開菩薩修三昧示現神通化導眾生之大乘精神。  因此,本文在探討慧思之禪觀思想,兼論首楞嚴三昧及其對慧思禪觀之影響。  本文組織架構:首先,就慧思的實相觀法來探討,得知慧思之禪觀著重於觀諸法實相,尤其特重以金剛智來轉意識。接著,就首楞嚴三昧來加以論述,所論述內容包括了首楞嚴三昧之理論基礎、修法及其特色,藉由此等之探討,以呈現首楞嚴三昧之特質。然後,再論述慧思禪觀與首楞嚴三昧之關係。一、慧思的禪觀(一)實相觀法就慧思的禪觀而言,其對於禪定三昧之修持,首重以觀而修三昧,此從其所論述的隨自意三昧、無諍三昧、法華三昧等可知,皆強調就諸法實相不生不滅而修之,甚至其所論述的不淨觀亦偏重於此,認為直觀身空為利根觀法,而視九想不淨觀的壞色歸空是淺根之觀法,如《隨自意三昧》「坐威儀」對身之觀法,其云:身受觸者,男女眾事細滑、痛癢、麤、冷暖、輕重、堅柔,如是等觸,能生貪愛、瞋喜等事。眾生為此乃至失命,不知慚愧,為此輪轉六道生死。新學菩薩諦觀此觸從何處生,由愛因緣。我若不拔頁 153如是愛根,必當生惱。身心惱故,名之為苦;因緣生故無常;不自在故無我;虛妄故無實,無實故空。諦觀此身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從頭至足,薄皮縛纏,裹內肌肉、筋骨、髓腦、血脈、屎尿、肝膽、腸胃、虫疽、膿血,種種不淨充滿身中。凡夫不知,謂是好物,忽爾無當,命盡死去,膨脹爛壞,虫散離散,頭腳異處,白骨在地,風吹日炙,火燒作炭,散滅歸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相,無壽命,亦無生滅,猶如虛空,是名鈍根壞色歸空。(注1)此明九想不淨觀為鈍根壞色歸空,若將之對比於《隨自意三昧》的同段文來看,吾人更可以了解到鈍根、利根觀法之差別,如其云:若利根人諦觀此身,色性自性空,非色滅空。何以故?我今此身從一念心生,妄念之心無形無色,無有方所,猶若虛空,心亦如是,空無相貌,知心寂滅,身亦無主,生如浮雲,滅如雲散。(注2)此明利根人之觀身,乃是直就一念心入手,了知身由妄念心生,而妄心無形無色無方所,心既空無相貌寂滅,則身亦如此,無主無生無滅。此亦可從《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所對此九想十想及對身念處觀可得知,如其云:不淨觀九想,具足舍摩他,能破一切煩惱,是名為定。……九想舍摩他欲界金剛定,能破五欲如縛賊。……初死想,能斷威儀語言欲;膨脹想、壞想、散想,能斷形容欲;青瘀血塗想、膿爛想,能斷色欲;骨想、燒想,能斷細滑欲;散想、滅盡想,能斷人欲。(注3)又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卍續藏98冊,頁349左上~下。2 同上,349~左下。3 大正46冊,頁632中~下。頁 154十想毘婆舍那,欲界未到地金剛智,能觀五陰畢竟盡想,不能更生,得盡智、無生智,斷一切煩惱,如意利刀斬斷賊頭。觀色如,受想行識如,深觀五陰如如性故,即無煩惱可斷,亦無解脫涅槃可證。何以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想受行識即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煩惱即是空,空即是煩惱;智慧即是空,空即是智慧,不可以虛空斷虛空,不可以虛空證虛空。(注4)由此二段文之對比,可知九想不淨觀屬舍摩他、金剛定,而十想屬毘婆舍那、金剛智。二者觀法之差別,一者壞色歸空;一者直觀色如,了知色空、受想行識空、煩惱空、涅槃空,乃至智慧亦空,一切皆空,空即一切。既一切空,則不可以空斷空或以空證空。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所論述的身念處觀,即是由觀息空、心空、身空來入手,如其云:   觀身不淨時,先觀息入出生滅不可得;次觀心心相。若先觀色,麤利難解,沉重難輕;若先觀心,微細難見,心空無体,託緣妄念,無有實主;氣息處中,輕空易解。(注5)又云:   先觀入息從何方來?都無所從,亦無生處。入至何處?都無歸趣,不見滅相,無有處所。入息既無,復觀出息從何處生?審諦觀察,都無生處。至何處滅?如是觀時,如空微風,都無相貌,息無自体,生滅由心。妄念,息即動;無念,即無生。(注6)此即是先由「息」入觀,觀息入、息出,乃至中間息,了知求息不可得。入息無所從來,亦無入處,息出、中間等亦復如是,求息了不可得,則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大正46冊,頁632中~下。5 同上,頁633上。6 同上。頁 155息無相貌、息無自體,之所以有息之生滅,實乃由於妄念心之故,因有妄念則有息之生滅,若無念則無生滅。既求息不可得,故轉而觀心,如《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云:即觀此心住在何處?復觀身內,都不見心;復觀身外,亦無心相;復觀中間,無有相貌。(注7)由身內、身外、中間等觀之,了知求心不可得。如此已得知,息、心皆不可得。息、心既皆不可得,進而觀身,如《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云:   心、息既無,我今此身從何生?如是觀時,都無生處,但從貪愛虛妄念起。復觀貪愛妄念之心,畢竟空寂,無生無滅,即知此身化生不實,頭等六分,如空影,如虛薄雲;入息氣、出息氣,如空微風。如是觀時,影、雲、微風皆悉空寂,無斷無常,無生無滅,無相無貌,無名無字。既無生死,亦無涅槃,一相無相,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是名總觀諸法實相。(注8)此明觀身亦不可得,乃是從貪愛虛妄念而有,然貪愛妄念之心畢竟空寂無生無滅,因而了知依妄念而生的身,如幻化而生是不實的,如影如雲;乃至依妄念而生的息,亦復如是,如微風。因此,身、息如影、雲、微風,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相無貌,乃至名字亦無。既無生死,亦無涅槃。觀自身如此,觀一切眾生亦復如此,求息、心、身皆不可得,此稱之為「總觀諸法實相」。(注9)由此可知,慧思之身念處觀,著重於實相而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大正46冊,頁633上。8 同上,頁633上~中。9 此實相觀法,於《隨自意三昧》亦論及之,先由息→心→身而觀之,如其云:「若先觀色性,麤朴難解。應先觀息,是息由心遍色,處中易知。……是故新學菩薩先觀息實相,觀其出入,是息出時,從何處生?相貌何似?根源何處?求之不得,無源無生,都無處所。復觀入息,從何方來? 入至何處?諦觀此息,來無方所,入無所至,無來即是無生,頁 156  觀諸法實相,即是《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所明的直觀身本(如來藏),如其云:   復次,欲坐禪時,應先觀身本。身本者,如來藏也,亦名自性清淨心,是名真實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斷不常,亦非中道,無名無字,無相貌,無自無他,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住處,無愚無智,無縛無解,生死涅槃無一二,無前無後無中間,從昔已來無名字,如是觀察真身竟。(注10)若將此段引文和上述有關身念處觀對息、心、身所作的觀照,無非要呈現諸法實相,了知息、心、身等是虛妄不可得,所以名之為「總觀諸法實相」,其對諸法實相所作的描述,如其云「無斷無常,無生無滅,無相無貌,無名無字。……」,此與對身本之描述是相同的,如云:「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斷不常,亦非中道,無名無字,無相貌,無自無他,無生無滅,無來無去,……」。所不同者,一是從息、身、心之妄入手;一是直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至即是無滅。入息既無生滅,中間亦無相貌,無能知者,亦無見者。知此入息因如虛空,由入有出,入者既無,出者亦然,知出入息畢竟空寂。空是息不能自生,心念即息動,無念即息盡,是息由心故有生滅。心即是主,諦觀此心,今在何處? 身內觀察,從頭至足,從皮至髓,一一諦觀,都不見心。內若無心,在外有也?復觀身外,諸方遠近四維上下及以中間一一觀察,都不見心。諸方既無,可在中間搖動出入? 遍身外中間悉觀,亦不見心,誰能觀心,復無觀者,是心既無相貌,名字亦無,是名觀心實相。若心與息俱無名相,我今色身從何處生? 誰之所作? 諦審觀察,責身源由,是身無主,從妄念心生,因息得立,心息既空,身亦寂滅。常修此定,深澄空法,離諸假名,知一切空,具足正見,無復妄念」 (卍續藏 98 冊,頁 346 左上~下 )。此藉由觀息實相、觀心實相、觀身實相,了知一切皆空,如此則能息諸妄念具足正知正見。除此外,《隨自意三昧》亦就息遍身而觀之,還歸於實相,了知色身畢竟空寂而成就六波羅密 (參見卍續藏 98 冊,頁 346 左下~347 右上 )。10 大正 46 冊,頁 628 上。頁 157無生無滅入手。前者即是《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所謂的「身身」觀法,(注11)後者乃指「身本」觀法。因此,吾人可得知慧思的實相觀有二種觀法:一是直就「身本」(如來藏、真心)而作觀;一是就「身身」而作觀。前者直觀真身、真心無來無去,乃至名字亦無;後者乃觀身依一念妄心而有,了知心妄,身亦妄。簡言之,一是就聖者自覺所證境界而觀;一是就眾生迷妄而觀,而此仍須假藉無塵智而作觀,了知諸法無實。此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如此,在《隨自意三昧》亦是如此,如其云:初心菩薩用二種識:一者轉識,名為覺慧,覺了諸法,慧解無方;二者名為藏識,湛然不變,西國云阿梨耶識,此土名為佛性,亦名自性清淨藏,亦名如來藏。若就隨事,名智慧性;覺了諸法時,名為自性清淨心。識之與心二用各別,凡夫六識名為分張識,隨業受報天人諸趣;菩薩轉名第七識,能轉一切生死惡業即是涅槃,能覺凡夫六分張識令無變易,即是藏識。此第七識,名金剛智,能破一切無明煩惱生死結使即是佛法,……。藏識者,名第八識,從生死際乃至佛道,凡聖愚智未曾變易,湛若虛空,亦無垢淨,生死涅槃無一無二,雖假名亦不可得。(注12)此中提出了二種識──轉識與藏識,轉識是就覺慧而論,藏識是就所證而言。轉識,文中指第七識、金剛智、覺慧;藏識,是指第八識、阿梨耶識、佛性、自性清淨心、如來藏,顯示從生死際乃至佛道凡聖愚智未曾變易,生死涅槃無一無二。文中提及「識之與心二用各別」,但對此未有進一步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如《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云: 「欲坐禪時,應先觀身本,身本者如來藏也,……。次觀身身,復觀心身。身身者,從妄念心生,隨業受報天人諸趣,實無去來而妄見生滅」 (大正 46 冊,頁 628 上 )。此明身身之觀法,乃就妄念心而入手,了知諸趣實無去來而妄見有生滅。因此,可知無論身本觀或身身觀,無非在於了知諸法寂滅。此等之觀法,皆可視之為利根之觀法。乃至鈍根所用的析法九想觀,亦無非觀諸法空。12 卍續藏 98 冊,頁 351 右上~下。頁 158細之論述,若依文脈來解,「識」是指第六識(或藏識),「心」是指自性清淨心。凡夫隨第六識造業受報天人諸趣流轉生死;聖者則能轉識成智證得諸法本寂具不可思議德相業用廣度群生,亦能覺了第六識即是湛然不變之藏識。若就此而言,識包含二層含義:一為第六識;一為第八識,眾生藏識為無明所覆而生妄執流轉生死。有關識(第六識)──智(第七識)──心(第八識)之關係,《隨自意三昧》將之視為一体之三面,即第六識是湛然不變之藏識,但此須藉第七識金剛智之覺了。《隨自意三昧》對此三者之論述較為簡略,此在《大乘止觀法門》有進一步之論述。(注13)  藉由前述對《隨自意三昧》及《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之實相觀法所作地論述,已可得知慧思的禪觀著重於諸法實相觀,不論是身身觀或身本觀,實皆亦不離於此,乃至其於《法華經安樂行義》所論述的「無相行」,亦不離此實相觀法。在《法華經安樂行義》中,提到了無相行與有相行,其中無相行即是實相觀法,如其云:無相行者,即是安樂行,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故名為無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禪定,行、住、坐、臥、飲食、言語一切威儀,心常定故。(注14)此明無相行即是安樂行,即是了知一切諸法畢竟不生,以此所修之禪定,是種深妙禪定,實乃因藉由禪定功夫可以開顯眾生法身藏,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此牽涉《大乘止觀法門》作者之問題,本文暫存保留,對此未加申論。可參見拙文〈由《大乘止觀法門》論慧思思想有否與前期相違〉(《諦觀》第八十五期,1996)及〈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一期,1998)14 大正 46 冊,頁 700 上。頁 159   勤修禪定者,如〈安樂行品〉初說。何以故?一切眾生具足法身藏,與佛一無異。如《佛藏經》中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湛然清淨,眾生但以亂心惑障、六情暗濁,法身不現。如鏡塵垢,面像不現。是故行人勤修禪定,淨惑障垢,法身顯現。(注15)此明勤修禪定能淨除惑障令法身顯現,由於眾生本具足法身藏,此與佛無異,但眾生因亂心惑障所蔽令法身不現,故須藉由禪定除障令其顯現。而《法華經‧安樂行品》於論述菩薩親近處時,即是明示此道理。若對比於《隨自意三昧》及《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吾人當可發現慧思於《法華經安樂行義》特別重視法身藏的闡述,此可以從其論述「眾生妙」得知,如其云:   眾生妙者,一切人身六種相妙,六自在王性清淨故。六種相者,即是六根,有人求道受持《法華》,讀誦修行,觀法性空,知十八界無所有性,得深禪定,具足四種妙安樂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淨常眼。得此眼時,善知一切諸佛境界,亦知一切眾生業緣色心果報,生死出沒上下好醜一念悉知。於眼通中具足十力、十八不共、三明、八解,一切神通悉在眼通一時具足,此豈非眾生眼妙,眾生眼妙即佛眼也。(注16)此明眾生眼妙,眾生眼妙即是佛眼。眾生眼如此,耳、鼻、舌、身、意等莫不亦復如此。此亦可從其對「一乘」之解釋得知,如其云:云何名一乘?謂一切眾生皆以如來藏畢竟恒安樂。(注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大正46冊,頁698上。16 同上,頁698下。17 大正46冊,頁698中。頁 160因為眾生法身藏與佛無異,故言「一切眾生皆以如來藏畢竟恒安樂」。透過禪修無非開顯此如來藏,除了有相行和無相行之修持外,慧思於《法華經安樂行義》中提到了如常不輕菩薩觀一切眾生皆如佛想之修持,另如藥王菩薩之難行苦行等,如此皆可視之為對法身藏開顯之修持。(注18)從《隨自意三昧》、《諸法無諍三昧法門》至《法華經安樂行義》,吾人可以看出慧思的觀法皆不離實相觀,即觀諸法寂滅無生。此乃這三部論著所共同的觀法。此外,三部論著皆重視藉由禪定來顯法身藏。所略不同的,在《法華經安樂行義》中,除了以坐禪觀諸法實相之無相行外,又特別強調就眾生的法身藏來修(如常不輕菩薩所行)。但值得注意的,眾生六種相(眼、耳、鼻、舌、身、意)妙,即眾生如來藏,實皆由觀法性空所顯,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云:「觀法性空,知十八界無所有性,得深禪定,具足四種妙安樂行,得六神通父母所生清淨常眼。得此眼時,善知一切諸佛境界,……眾生眼妙即佛眼妙也。……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注19)由此可知,眾生六種相妙來自於觀諸法空所得深禪定;由此法空深定具足四安樂行及六神通;進而由此得知眾生法妙,故言:「一切眾生皆以如來藏畢竟恒安樂」。(注20)也因為如此,而展開了常不輕菩薩等人之行來化導眾生,視眾生如佛如善知識而加以恭敬禮拜之。在《隨自意三昧》中,雖也提及藏識、佛性、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等,但對此似乎並未加以進一步之運用,而著重於心性無生無滅、凡聖不二、未曾變易來論述之,如其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參見《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及〈藥王菩薩本事品〉 (大正 9 冊,頁 50 中~ 51 上及 53 上~ 55 上) 。另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云:「《法華經》者,大乘頓覺,無師自悟,疾成佛道,一切世間難信法門。凡是一切新學菩薩欲求大乘超過一切諸菩薩疾成佛道,須持戒、忍辱、精進、勤修禪定,專心勤學法華三昧,觀一切眾生皆如佛想,合掌禮拜如敬世尊;亦觀一切眾生皆如大菩薩難行能行,……。觀一切眾生皆如佛想者,如〈常不輕菩薩品〉中說」 (大正 46 冊,頁 697 下~ 698 上 )。19 大正46冊,頁698下~699中。20 同上,頁698中。頁 161是心性無有生滅,無明無闇,無空無假,不斷不常,無相無貌,無所得故,是名心性,亦名自性清淨心。是自性清淨心者,是涅槃;不能覺了者,即是生死。(注21)又云:眾生性即菩提性;菩提性即眾生性。菩提眾生無二,知如此者,作天人師。凡夫六根、聖人六根,是凡聖根無一無二,不覺是凡夫,覺了是聖人。生死煩惱根即是聖慧根;凡夫醜陋不淨身即是相好妙法身。(注22)又云:   藏識者,是名第八識,從生死際乃至佛道,凡聖愚智未曾變易,湛若虛空,亦無垢淨,生死涅槃無一無二。(注23)又云:云何名為一?謂一切眾生皆以如來藏畢竟恒安住。新學菩薩如此觀時,凡夫聖人本末究竟平等無二,亦能善達凡聖始終究竟一乘差別之相。……佛與凡夫一切具足,名本末究竟平等。此法身藏,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是名菩薩受食施,食性雖空寂,具足中道智慧藏,亦名色心神通之藏,是名摩訶衍摩訶般若波羅蜜。受食施食具足此義,一念一時色心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能令三乘各獲其道,通達大智到於彼岸。(注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卍續藏98冊,頁345右上。22 同上,頁349右上。23 同上,頁351右下。24 同上,352左下~353右上。頁 162從上述四段引文,可得知心性不生不滅,若能覺了者,即是涅槃、聖人;反之,不能覺了,則是生死、凡夫。雖有凡聖生死涅槃之差別,然其藏識未曾變易,凡聖本末究竟平等無二。而此法身藏,唯佛與佛乃能知之。因此,《隨自意三昧》特別重視對法身藏(或云藏識)之覺了,如引文第一、二、四段文所示)。若能覺了法身藏,性雖空寂,而具足中道智慧藏(色心神通藏),如此則能於一念一時色心音聲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令眾生各獲其道,通達大智到於彼岸。了知生死煩惱根即是聖慧根,凡夫醜陋不淨身即是相好妙法身。此等可說慧思作《隨自意三昧》用意之所在,也是慧思何以視隨自意三昧所成就者即是首楞嚴定之原由,藉由禪修觀照諸法實相,了知性雖空寂而色心遍一切處,亦即不動威儀普現色身,此即是首楞嚴定,故能於舉足下足中念念具足六波羅蜜,而此法身藏凡聖不二不別。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雖直就「身本」(如來藏)來觀之,但仍著重於無生無滅作觀。在《法華經安樂行義》其所開顯之眾生法妙,亦不離從觀法性空得深禪定所開顯之。至此,吾人可歸納得知,慧思之所以重視勤修禪定,此無非透過勤修禪定開顯吾人之法身藏,《隨自意三昧》之六威儀行如此,《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之四念處觀亦如此,乃至《法華經安樂行義》之安樂行亦復如此,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云:勤修禪定者,如〈安樂行品〉初說。何以故?一切眾生具足法身藏,與佛一無異,如《佛藏經》中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湛然清淨,眾生但以亂心惑障、六情暗濁,法身不現,如鏡塵垢,面像不現。是故行人勤修禪定,淨惑障垢,法身顯現。是故經言:法師父母所生清淨常眼,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若坐禪時,不見諸法常與無常,如〈安樂行〉中說,菩薩觀一切法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注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大正46冊,頁698上。頁 163此即是藉由禪定開顯法身藏,由於法身為亂心惑障所蔽故不現,須勤修禪定淨惑障垢,令法身顯現,得知眾生六種相皆妙。而此禪定功夫,即是不見諸法常與無常,了知一切法無生無滅。至於如何起此實相觀?此即是金剛智之運用,於下文述之。(二)金剛智之運用在慧思所論述的諸三昧中,如隨自意三昧乃至法華三昧,其基本的修法皆不離實相觀,即觀諸法實相不生不滅來修三昧,隨自意三昧之六威儀行如此,法華三昧之無相行亦復如此。值得吾人注意的,在慧思的實相觀法中,從早期開始已相當重視如何透過「意識」之熏習來修觀,如《隨自意三昧》坐威儀中對十八界諸法之觀察,即是如此,如其所云:若不坐禪明了觀察是十八界,亦不能得如是智慧,是故佛言:亦非不觀得是智慧。(注26)又云:眾生五識但能當境能知現在五塵之事,不能究竟囑當受持。然此意根雖無處所,遍能囑當五識之事。然其意識都不曾往與五識含(合),雖無往還,能囑當五塵五識因緣之事。雖無住處,囑當五識計較思惟遠近受持皆悉不忘。……如是意根意識雖無處所,亦不動搖。……凡夫愚人是六種識隨緣繫縛,亦不能知五根有處意根無處,……是名凡夫分張識相生死根栽,非是聖慧。(注27)又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 卍續藏98冊,頁348左下。27 同上。頁 164   新學菩薩用第七識剛利智觀察五陰十八界等無有集散,虛妄不實,無名無字,無生無滅。是時意根名為聖慧根者.(注28)上述第一段引文所強調的,是透過觀察諸法得摩訶般若波羅蜜智慧。第二段引文則比較五根五識與意根意識之差別,所別者在於意識能受持五識及善惡無記諸法,而五識只能緣現境五塵,以凸顯出意識乃生死流轉之根處,亦是觀法所切入處。故於第三段引文中,提出了「第七識剛利智」,以此金剛利智來觀察五陰十八界等諸法是虛妄不實不生不滅,而轉「意根」為聖慧根。由此可知轉意識的關鍵在於「第七識剛利智」,為何將第七識稱為剛利智?又為何以剛利智代表第七識?在《隨自意三昧》對此並沒有清楚的交待,只在分辨凡夫意識與菩薩之差別時,提到菩薩轉意識為第七識,此第七識即是金剛智,如其云:愚癡凡夫用六情識,初心菩薩用二種識:一者轉識,名為覺慧,覺了諸法,慧解無方;二者名為藏識,湛然不變,西國云阿梨耶識,此土名為佛性,……。凡夫六識名為分張識,隨業受報天人諸趣,菩薩轉名第七識,能轉一切生死惡業即是涅槃;能覺凡夫六分張識令無變易即是藏識。此第七識,名金剛智,能破一切無明煩惱,生死結使即是佛法。藏識者,名第八識,從生死際乃至佛道,凡聖愚智未曾變易,湛若虛空,亦無垢淨,生死涅槃無一無二。(注29)此明菩薩轉意識為覺慧,即是第七識金剛智(或云剛利智),此智能破一切無明煩惱,能轉一切生死惡業即是涅槃、生死結使即是佛法;亦能覺了意識本無變易,湛然若虛空無垢無淨,即覺了意識即是藏識,換言之,菩薩所用的識,是指將意識轉為第七識金剛智及覺了意識是藏識。就此而言,第六識(意識)、第七識(金剛智)、第八識(藏識)此三者乃是一而說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卍續藏98冊,頁348左下。29 同上,頁351右上~下。頁 165雖如此,但對於如何由意識轉為金剛智之過程並未有說明,也許透過意識在觀照諸法不生不滅時,此即由意識轉為金剛智。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中,雖未明顯論述意識熏轉問題,但亦提及於觀諸法畢竟空之金剛智,如其云:復次眼見色時,即反觀察內求覓眼,誰能見色?何者是眼?從何處生?如是處生?如是觀時,都不見眼,亦無生處,亦不見亦無生,名無字,都無明(相)貌。復觀於色,何處生?誰使汝來?如是觀時,不見生處,亦無使來者,求其生處不可得故,如空中影,如夢所見,如幻化,無生無滅,即無有色,無所得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六識為枝條,心識為根本,無明波浪起,隨緣生六識。六識假名字,名為分張識,隨緣不自在,故名假名識。心識名為動轉識,遊戲六情作煩惱。六識緣行善惡業,隨業受報遍六道。能觀六根空無主,即悟諸法畢竟空,觀妄念心無生滅,即斷無始無明空,解六識空得解脫,無六識空無縛解。何以故?六識非有亦非空,無名無字無相貌,亦無繫縛無解脫,為欲教化眾生故,假名方便說解脫。解脫心空,名金剛智。何以故?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生滅,無名字,無相貌,無繫無縛無解脫,一切結無障礙,假名說為金剛智。(注30)此明由觀眼根、色塵、眼識,知求眼根、色塵、眼識不可得,乃至耳、鼻、舌、身、意等,亦復如此,由此得知諸法畢竟無生無滅。會有生滅,乃是無明之故,隨緣生六識,若能觀六根空無主,妄心亦空,則解六識空,由此得解脫。然究竟而言,實亦無解脫,因無縛則無解脫,為欲教化眾生而假名方便說為解脫。同樣地,稱此解脫心為金剛智,亦是假名方便說之,因為「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無生滅,無名字,無相貌,無縛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大正46冊,頁640上。頁 166解脫」,求心亦不可得,於一切結無障礙,假名說之為金剛智。此中所說的「心識」為「動轉識」,猶如《隨自意三昧》所謂的「第七識」,即是金剛智,了知此心空,則為金剛智。換言之,即是以此金剛智了知一諸法空,此在《諸法無諍三昧法門》論述「十想」,亦可得証明,如其云:十想毘婆舍那,欲界未到地金剛智能觀五陰畢竟盡想,不能更生,得盡智無生智,斷一切煩惱,如意利刀斬斷賊頭。觀色如,受、想、行、識如。深觀五陰如如性故,即無煩惱可斷,亦無解脫涅槃可証。何以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注31)此明觀諸法如,觀五陰畢竟空,則能斷一切煩惱。而此觀智即是金剛智,即以金剛智觀諸法空斷一切煩惱,由此可知,金剛智即是指觀一切諸法空。在《法華經安樂行義》中,提及了知諸法空為「聖種」,如其云:凡種者,不能覺了,因眼見色生貪愛心。愛者,即是無明,為愛造業,名之為行,隨業受報天人諸趣遍行六道,故稱行也,相續不絕之為種,是名凡種。(注32)又云:聖種者,因善知識善能覺了,眼見色時,作是思惟:今見色者,誰能見耶?眼識見耶?空明見耶?為色自見?意識對耶?若意識對,盲應見。色若色自見,亦復如是。若空明見,空明無心,亦無覺觸,不能見色。若眼識能見,識無自體,假托眾緣,眾緣性空,無有合散。一一諦觀,求眼不得,亦無眼名字。若眼能見,青盲之人亦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大正46冊,頁632中。32 同上,頁 698 下~ 699 上。此「凡種」,如《隨自意三昧》所說的「凡夫分張識相」,如其云:「凡俗愚人是六種識隨緣繫縛,亦不能知五根有處意根無處,謂各各緣不能了知總別之想,是名凡夫分張識相,生死根栽,非是聖慧」(卍續藏 98 冊,頁 348 左下 )。頁 167見色。何以故?根不壞故。如是觀時,無眼,無色,亦無見者。復無不見男女等身本從一念無明不了妄念心生。此妄念之心,猶如虛空,身如夢如影如焰如化,亦如空華,求不可得,無斷無常,眼對色時,則無貪愛。何以故?虛空不能貪愛,虛空不斷,無明不生於明。是時煩惱即菩提,無明緣行即是涅槃,乃至老死亦復如此。法若無生,即無老死。不著諸法,故稱聖種。(注33)從聖種與凡種的對比中,吾人可知其差別,在於覺與不覺,覺了諸法空即為「聖種」,不能覺了即是「凡種」。因不覺則生貪愛心,因貪愛心起惑造業流轉生死;若能覺了諸法空,則不生貪愛心,是時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因此言「凡種、聖種,無一無二;明與無明,亦復如是」。(注34)此之覺了,即是藉由金剛智而覺了之,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云:用金剛慧覺了愛心,即是無無明無老死。是金剛慧其力最大,名為首楞嚴定。譬如健將能伏怨敵,能令四方世界清淨,是金剛智慧亦復如是,能觀貪愛無明諸行即是菩提涅槃聖行,無明貪愛即是菩提金剛智慧。(注35)又云:菩薩以是金剛智慧知諸法如,無生無盡。眼等諸法如,即是佛,故名如來。金剛之身,覺諸法如故,名為如來,非獨金色身如來也。得如實智,故稱如來。得眼色如實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大正 46 冊,頁 699 上。此「聖種」,猶如《隨自意三昧》所謂的「聖慧根」,如其云:「新學菩薩用第七識剛利智觀察五陰、十八界等無有集散,虛妄不實,無名無字,無生無滅,是時意根名為聖慧根者」(卍續藏98 冊,頁 348 左下)。34 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云:「凡種、聖種,無一無二;明與無明,亦復如是,故名為眼種相妙。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大正 46 冊,頁 699 下 )。凡聖之別,在於覺與不覺,若能覺了,則凡聖無二無別,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眾生之六根皆是妙。35 大正46冊,頁699上。頁 168意法如實智,故名如來。金剛之身,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言無生;來,言無滅。佛如是來,更不復去,乘如實道,故名如來。(注36)由引文可知,金剛智於《法華經安樂行義》又稱之為金剛慧或金剛智慧或云金剛之身。又將此金剛智稱之為首楞嚴定,以顯示此智慧能觀貪愛無明諸行即是菩提涅槃聖行,了知無明貪愛即是菩提金剛智慧,故以首楞嚴定稱之。不僅如此,於上述第二段引文中,更進一步說明了諸法如即是如來,亦即以金剛智覺了諸法如則相應於如來。所謂「金剛之身,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此即是如來。簡言之,以金剛智觀照諸法如,則能成就首楞嚴定,且與如來相應。至此,讓吾人想起慧思於《隨自意三昧》中,為何開章明義就說明了「此三昧(指隨自意三昧)若成,得首楞嚴定」,(注37)此顯然地與其觀法有著密切之關係,換言之,即是以金剛智來修隨自意三昧,故其所成就之三昧即是首楞嚴定,此從《法華經安樂行義》直稱金剛智為首楞嚴定可得到進一步之証明。因此,吾人可作如下言:慧思的實相觀法,即是以金剛智所作的觀法。觀諸法如,即是金剛智,此所成就之三昧是首楞嚴定。由於實相觀-金剛智-首楞嚴定,此三者有著相當緊密之關係。因此,於論述慧思之實相觀法後,緊接著,就首楞嚴三昧來加以探討。由此一方面顯示首楞嚴三昧之特質;另方面亦顯示慧思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之關係。藉由此之探討,冀望有助於吾人對慧思禪觀思想之進一層了解。二、首楞嚴三昧之特質從慧思的諸論著中,吾人可以窺知慧思本人非常重視首楞嚴定,認為由金剛智所成就之三昧是首楞嚴定,(注38)而此定的特質,在於舉足下足念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 同上,頁699中~下。37 卍續藏98冊,頁344右下38 參見《法華經安樂行義》,視金剛智為首楞嚴定,如其云:「是金剛慧其力最大,名為首楞嚴定」 (大正 46冊,頁 699 上 )。另可參見《隨自意三昧》 (卍續藏98 冊,頁 344 右下 )。頁 169具足六波羅蜜。(注39)之所以如此,此與其觀法有著密切之關係,即以觀諸法實相來修三昧。(注40)而此觀法與《首楞嚴三昧經》所論述之首楞嚴三昧又有密切之關係。因此,本節就《首楞嚴三昧經》來探討首楞嚴三昧之理論基礎、首楞嚴三昧之修法、首楞嚴三昧之特色。誏吾人對首楞嚴三昧有一初步之了解。然後才於另節專述慧思與首楞嚴三昧之關係。(一)理論基礎首楞嚴三昧,統攝具足一切諸三昧,所有禪定解脫、神通如意、智慧無礙等無不攝於此中。此三昧顯示了菩薩行之圓滿莊嚴,依《首楞嚴三昧經》的看法,此三昧乃為十地菩薩之所得,(注41)且認為不得此三昧非深行菩薩也。(注42)首楞嚴三昧具如此之殊勝,其三昧之理論基礎何在?這是值得吾人關注的問題。其基本理論在於對諸法無自性空之掌握,雖諸法寂滅而不滯於永寂,隨順因緣化導眾生行菩薩道;雖順因緣而亦知因緣無自性無所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 如《隨自意三昧》云:「……隨自意三昧者,先以大悲眼觀眾生,舉足下足具六波羅蜜」 (卍續藏 98 冊,頁344 右下 )。整篇《隨自意三昧》即是透過六威儀來發揮此道理。40 此從前述所作慧思實相觀法之探討可得知。41 如《首楞嚴三昧經》:「首楞嚴三昧,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菩薩之所能得,唯有住在十地菩薩乃能得是首楞嚴三昧」 (大正 15 冊,頁 631上 )。42 參大正 15 冊,頁 636 上。對此段話,《大智度論》亦引用之,且稍作解釋,認為此是就勝處彰名,非指餘菩薩沒有分得,如其云:「如《首楞嚴經》中,堅意菩薩白佛:菩薩住何地中得首楞嚴三昧,佛告堅意菩薩,非初地中得,乃至非九地中得。若爾,竟何地得也?故答於第十地中得。又云:若不得首楞嚴三昧者,則不名菩薩。若爾,九地已下豈可一向非菩薩也? 即答亦得,如分力得此三昧。然此言即非菩薩者,明九地已還雖是菩薩而不得名為第十地中具足得首楞嚴三昧菩薩,然非不分得此三昧也。《寶髣論》中,有人問龍樹菩薩:菩薩從何地來得首楞嚴三昧?答初地中得乃至第十地中得。又云:菩薩不得此三昧者,則不名為菩薩。以是文驗,足知九地已前亦名得此三昧,但逐勝處彰名」 (大正25 冊,頁 806 中 )。頁 170道理,故亦不取著之,如此臻於中道之圓滿境,此即是所謂的首楞嚴三昧。從某個角度而言,首楞嚴三昧似乎代表一切三昧之圓滿。有關首楞嚴三昧的理論,從梵王等行向佛請教「真實」問題中可窺知,如其云:佛告等行:一切諸法皆空如幻,從和合有,無有作者;一切諸法皆從憶想分別而起,無有主故,隨意而出,是諸如來皆是真實。云何為實?是諸如來本自不生,是故為實;是諸如來今後亦無,是故為實;是諸如來非四大攝,是故為實;諸陰界入皆所不攝,是故為實;是諸如來如先中後等無差別,是故為實。梵王!是諸如來等無差別。所以者何?是諸如來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識如故等,以是故等。是諸如來以過去世如故等;以未來世如故等;以現在世如故等。以如幻法故等;以如影法故等。以無所有法故等;以無所從來無所從去故等。是故如來名為平等,如一切法等,是諸如來亦復如是。……梵王!是諸如來不過一切諸法如故,名為平等。是故如來於一切法名為平等。(注43)此乃從「如」掌握如來平等之意,由於一切諸法皆空無有作者,一切諸法是從憶想分別而起,若能解此即是真實。亦即了解諸如來本自不生,今後亦不滅,能如此解即是真實。故以五陰、三世等說明諸法皆如的道理,以此而說諸法是平等的,而所謂的如來,不過是指諸法如平等罷了。如來得此諸法如平等之道理,而能以妙色身示眾生。(注44)對諸法如平等的道理,《首楞嚴三昧經》在論述修行法時,舉凡夫法與佛法不合不散來說明此道理,亦以此作為修首楞嚴三昧之基礎,如其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 大正15冊,頁630下~631上。44 如《首楞嚴三昧經》云:「如來悉知一切諸法如是平等,……如來得是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現眾生。佛言:梵王!是皆首楞嚴本行勢力之所致也,以是事故,如來得此諸法等已,以妙色身示現眾生」 (大正 15 冊,頁 631 上 )。頁 171爾時,堅意菩薩問現意天子言:菩薩若欲得是三昧,當修何法?天子答言:菩薩若欲得是三昧,當修凡夫法,若見凡夫法與佛法不合不散,是名修集首楞嚴三昧。(注45)又云:若能通達諸凡夫法佛法無二,是名修集。(注46)修首楞嚴三昧乃是就凡夫法入手,若能於凡夫法中了知其與佛法無二無別不合不散,如此即是修集首楞嚴三昧。此不合不散無二之道理,即是諸法如平等之道理,於此顯示凡夫法佛法是如是平等的。故《首楞嚴三昧經》進一步說明所修集之一切法,實乃是無生無滅的,如其云:一切法集,無生相故;一切法集,無壞相故;一切法集,虛空相故;一切法集,無受相故。(注47)此無生無壞虛空無受等皆用以說明一切諸法如平等之道理。另可從《首楞嚴三昧經》對於縛解的詮釋,來了解其理論基礎,如其云:如是一切凡夫憶想分別顛倒取相,是故有縛;動念戲論,是故有縛;見聞覺知,是故有縛。此中實無縛者解者,所以者何?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本無縛故。(注4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 大正15冊,頁636上。46 同上。47 同上。48 同上,頁637下。頁 172諸法本無縛無解脫,由於凡夫憶想分別顛倒取相,動念戲論,見聞覺知,故而有縛;有縛故而求解脫。然諸法無縛本解脫,諸法亦無解脫本無縛。故欲求解脫者,仍須於所縛中入手,了知其本空,如《首楞嚴三昧經》天女向行不污菩薩請教如何於魔境界得解脫之情形,如其云:汝等若能不壞魔縛,則得解脫。云何名為魔縛?謂六十二見。若人不壞此諸見者,即於魔縛而得解脫。(注49)對於不壞魔縛不壞諸見則得解脫這番道理,天女似乎未能了解,故進一步問之,行不污菩薩亦加以說明之,如其云:天女復言:云何名為不壞諸見而得解脫?答言:諸見本無所從來,去無所至。若知諸見無去來相,即於魔縛而得解脫;知見非有非無,若不分別有無,即於魔縛而得解脫;若無所見是為正見,如是正見無正無邪,若法無正無邪無作無受,即於魔縛而得解脫;是諸見者,非內非外亦非中間,如是諸見亦復不念,則於魔縛而得解脫。(注50)若能了知魔縛諸見無來無去非有非無,如此則於魔縛諸見而得解脫,亦即解脫不假外求,於魔縛諸見中當下了知非有非無即得解脫。吾人之縛來自於妄想分別所取著之諸見,若了知諸見不可得則得解脫,亦不執著此不可得,此即是解脫,即相應於諸法如平等則是解脫。此亦可由天女對惡魔所說的「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別」得到証明,如《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惡魔聞諸天女受記已,白佛言:世尊!我今自於所有眷屬不得自在,以聞說首楞嚴三昧故,況餘聞者。若人得聞首楞嚴三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 大正15冊,頁638上。50 同上。頁 173即得畢定住佛法中。爾時,天女以無怯心語惡魔言:汝勿大愁,我等今者不出汝界。所以者何?魔界如即是佛界如,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別,我等不離是如;魔界相即佛界相;魔界法即佛界法不二不別。我等於此法相不出不過,魔界無有定法可示,佛界亦無有定法可示,魔界佛界不二不別,我等於此法相不出不過。是故當知,一切諸法無有決定;無有決定故,無有眷屬,無非眷屬。(注51)此更顯示了一如無二如之道理,由於惡魔恐其眷屬為佛所度化,而天女對惡魔說了此番道理,以顯示其並未出離魔界,因為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別,且魔界相即佛界相,魔界法即佛界法不二不別,實無有法可出可過,因為一切法無有定法無有決定相,故無有眷屬亦無非眷屬,只是如此罷了。更有趣的是,惡魔聽了天女此番道理,仍是憂愁苦惱欲回自己的宮殿,此時行不污菩薩即告訴惡魔,此處即是汝宮殿。(注52)由此更可以看出佛界亦即是魔界之道理,徹底發揮了魔界如佛界如不二不別之道理。其他如神通變化示現等,亦是首楞嚴三昧勢力如是故,如《首楞嚴三昧經》云:文殊師利! 汝今當知我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土盡有神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文殊師利!此則皆是首楞嚴三昧勢力,菩薩常於無動世界示現神變,於此三昧而不動轉。譬如日月自於宮殿初不移動而現一切城邑聚落,菩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初不移動,而能遍於無量世界示現其身,隨所樂而為說法。(注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 大正15冊,頁639下。52 如《首楞嚴三昧經》云:「爾時,惡魔憂愁苦惱欲還天上,魔界行不污菩薩謂惡魔言:汝欲何去?魔言我今欲還所住宮殿。菩薩謂言:不離是眾即是汝宮殿。爾時,惡魔即自見身處宮殿。菩薩語言: 汝見何等? 惡魔答言: 我自見身處本宮殿,好林園池是我所有」 (大正 15冊,頁 639 下。)53 同上,頁 640 下~ 641 上。頁 174此乃明佛所証首楞嚴三昧於三昧不動而示現神變,若菩薩住此三昧亦是不動而現身於無量世界中,隨眾生所樂而為說法,此亦可由文殊示現辟支佛入涅槃而不永滅可得知。(注54)此不動而遍一切,正顯示了諸法如之道理。(二)修行方法欲學首楞嚴三昧,當由粗至細,猶如學射,先射大準,後射小準,最後才射的等層層轉細,(注55)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菩薩欲學首楞嚴三昧,先當學愛樂心;學愛樂心已,當學深心;學深心已,當學大慈;學大慈已,當學大悲;學大悲已,當學四聖梵行,所謂慈悲喜捨;學四聖梵行已,當學報得最上五通常自隨身;學是通己,爾時便能成就六波羅蜜;成就六波羅蜜已,便能通達方便;通達方便已,得住第三柔順忍;住第三柔順忍已,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諸佛授記;諸佛授記已,能入第八菩薩地;入第八菩薩地已,得諸佛現前三昧;得諸佛現前三昧已,常不離見諸佛;常不離見諸佛已,能見足一切佛法因緣;具足一切佛法因緣已,能起莊嚴佛土功德;能起莊嚴佛土功德已,能具生家种姓;能具生种姓已,入胎出生;入胎出生已,能具十地;具十地已,爾時便得受佛職號;受佛職號已,便得一切菩薩三昧;得一切菩薩三昧已,然後乃得首楞嚴三昧。得首楞嚴三昧已,能為眾生施作佛事,而亦不捨菩薩行法。(注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 參見《首楞嚴三昧經》對此之描述 (大正 15 冊,頁642 中下。)55 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菩薩欲學首楞嚴經三昧當云何學? 佛告堅意:譬如學射,先射大準,射大準已,學射小準,射小準已,次學射的,學射的已,次學射杖,學射杖已,學射百毛,……射一毛已,學射百分毛之一分,能射是已,是名善射」 (大正 15 冊,頁 632 下。 )56 大正 15 冊,頁 633 下~ 634 上。頁 175將上述引文,以表列出如下:愛樂心↓深心↓大慈↓大悲↓四聖梵行(慈悲喜捨)↓最上五通↓六波羅蜜↓通達方便↓第三柔順忍↓無生法忍↓諸佛授記↓第八菩薩地↓諸佛現前三昧↓常不離見諸佛↓頁 176具足一切佛法因緣↓莊嚴佛土→生種姓家→入胎出胎→十地→得受佛職→一切菩薩三昧→首楞嚴三昧此等步驟顯示了修學首楞嚴三昧之方法,類似於十地菩薩之修行,由淺至深。雖以此次第淺深方式修學首楞嚴三昧,然關鍵在於觀諸法空無所礙,與如平等相應,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菩薩云何修是三昧?佛言:名意!菩薩若能觀諸法空無所障,念念滅盡離於憎愛,是名修是三昧。(注57)又云:學是三昧不以一事,所以者何?隨諸眾生心心所行,是三昧者有是諸行;隨諸眾生諸根入門,是三昧者有是入門;隨諸眾生所有名色,得是三昧菩薩亦示若干名色,能如是知,是名修是三昧。隨諸佛名色相貌,得是三昧菩薩亦示若干名色相貌,能如是知,是名修是三昧。隨見一切諸佛國土,菩薩亦自成是國土,是名修是首楞嚴三昧。(注58)此首先總明諸法空寂,若能如是觀,念念滅盡,離於憎愛,即是修首楞嚴三昧。後顯示首楞嚴三昧乃隨諸事諸物而有,非以一事名為首楞嚴三昧,故列舉因有眾生心心所行,故首楞嚴三昧有是行,乃至因有佛名色相貌,故有首楞嚴三昧之名色相貌。此顯示了首楞嚴三昧與諸法之關係,換言之,不離諸法而有首楞嚴三昧,亦充分顯示如與諸法之不相捨離,故稱此為首楞嚴三昧。從《首楞嚴三昧經》對於修學首楞嚴三昧之過程所作的描述,可知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 大正15冊,頁643中。58 同上,頁643中~下。頁 177已証無生法忍,且具足一切佛法,成就眾生淨佛國土,經過如此等之修行歷程,然後生种姓家、入胎出胎、証十地、得受佛職入一切菩薩三昧,最後才証得首楞嚴三昧。而所証之三昧,則是身是法,行是法,念念具足六波羅蜜(如下文所述)(三)首楞嚴三昧之特色首楞嚴三昧之特色,在於身皆是法,行皆是法,所以念念具足六波羅蜜,如《首楞嚴三昧經》云:菩薩住首楞嚴三昧,六波羅蜜世世自知,不從他學,舉足下足入息出息,念念常有六波羅蜜。(注59)對此,其加以解釋云:何以故?聖意!如是菩薩身皆是法,行皆是法。……菩薩以一切六波羅蜜熏身心故。(注60)由於菩薩念念與法相應,與波羅蜜相應,故念念具足六波羅蜜。菩薩如何念念出生六波羅蜜,《首楞嚴三昧經》如是言:是菩薩一切悉捨,心無貪著,是檀波羅蜜;心善寂滅無惡,是尸波羅蜜;知心盡相於諸塵中而無所傷,是羼提波羅蜜;勤觀擇心,知心離相,是毘黎耶波羅蜜;畢竟善寂,調伏其心,是禪波羅蜜;觀心知心,通達心相,是般若波羅蜜。(注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 大正15冊,頁633中。60 同上。61 同上,頁633中~下。頁 178此由一念心之貪著、善寂滅、盡相無所傷、離相、畢竟善寂調伏、及通達心相,明一念具足六波羅蜜。由此亦可知此六波羅蜜,實皆不離諸法本寂之道理,由此而言念念出生六波羅蜜。有關首楞嚴三昧之特色,亦可由《首楞嚴三昧經》對首楞嚴三昧之解釋得知,如其云:何等是首楞嚴三昧?謂修治心猶如虛空,觀察現在眾生諸心,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決定了知眾生因果,於諸業中知無業報,……入大滅度而不永滅。(注62)如此總共列舉了一百种來說明首楞嚴三昧。從所列舉中,吾人可了解到首楞嚴三昧之根本,在於修治其心猶如虛空且能觀察种种因緣果報,又能了知諸業中而無業報等,亦即所謂的「入大滅度而不永滅」,故能以种种神通變化而示現化度群生,以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充分地表達了首楞嚴三昧之特色。三、慧思禪觀與首楞嚴三昧之關係由前述之探討,吾人已略可窺知慧思禪觀與首楞嚴三昧之關係,皆就諸法實相而修,此諸法實相即《首楞嚴三昧經》所謂的「如」。由於了知諸法實相、如之道理,且相應於諸法實相、如,由此而展開了首楞嚴三昧之特色─「身皆是法,行皆是法」、「念念常有六波羅蜜」、「入大滅度而不永滅」。職是之故,而使得慧思對首楞嚴定特別加以重視。在慧思《隨自意三昧》中,即強調學隨自意三昧,此三昧若成就,則得首楞嚴定,如其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 同上,頁631上~下。頁 179凡是一切新發心菩薩,欲學六波羅蜜,欲修一切禪定,欲行三十七品;若欲說法教化眾生,學大慈悲,起六神通,欲得疾入菩薩位,得佛智慧,先當具足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學妙法蓮華三昧,是諸菩薩最初應先學隨自意三昧,此三昧若成就,得首楞嚴定。(注63)此將隨自意三昧置於修諸大乘三昧(如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法華三昧等)之前,且將修隨自意三昧之成就與首楞嚴定連結在一起,此中所要顯示的是什麼?隨自意三昧與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及法華三昧有何關係,為何將隨自意三昧置於這些三昧之前來修?又為何視修隨自意三昧之成就為首楞嚴定?此顯然首楞嚴定與隨自意三昧有著密切之關係。欲了解以上諸問題,實有必要對隨自意三昧先作一番了解。隨自意三昧,顧名思義,是指隨「意」起而修的一种三昧。意念之生起,遍佈於吾人的行、住、坐、臥、食及語等日常生活威儀中,簡單地說,隨自意三昧是就日常生活六威儀中所修的三昧。這也是為什麼慧思於《隨自意三昧》論述隨自意三昧修法時,分成行、住、坐、眠、食、語等六威儀來探討之所在。可見隨自意三昧之修法不受時、空等因素之限制,於隨時、隨處、隨事等中而修三昧。至於該如何於隨自意而修三昧?首先,可將吾人之「意」分為四相:未念、欲念、念、已念,(注64)先就「未念」與「欲念」(或取「欲念」與「念」亦可,其它依此類推)作觀察,觀察「欲念」之生起與「未念」之間的關係,是來自於「未念」滅而「欲念」生?或來自於「未念」不滅而「欲念」生?或來自於「未念」亦滅亦不滅而「欲念」生?或來自於「未念」非滅非不滅而「欲念」生?如此四句之推求,了知「欲念」生不可得;同樣地,亦可反過來求「未念」滅之不可得。由此得知意(念)乃不生,不生即無滅,故知「意」不生不滅,空無所得,如此身心寂滅;以此無所得施於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 卍續藏98冊,頁344右下。64 就慧思而言,於《隨自意三昧》只舉「未生念」與「欲生念」來作觀察(參卍續藏 98 冊,頁 345 右上)。頁 180生時,身心無定無亂,了知生相不可得,施者、受者、所施物等亦不可得。如以行威儀而言,觀身如空,觀眾生如幻,舉足下足具足六波羅蜜,此即是隨自意三昧成就,是為首楞嚴定,如《隨自意三昧》云:菩薩行時,先觀從眾生起一子想,亦如幻化,如影如空不可得想;而自舉身作輕空想,觀地而行如履虛空,自令己身不曲不直,己身直行不遲不疾,亦不左右顧視,又不轉頭及望。若欲望時,舉身皆轉,如象王視。步步進時,觀眾生勿令損傷,是時眾生即大歡喜,心無恐怖,無所復畏,是時名為檀波羅蜜,名無畏施。……施者、受者、飲食財寶三事俱空,無自他,無所得,故名檀波羅蜜。(注65)又云:菩薩行時,以無畏施利益眾生,名檀波羅蜜;於諸眾生無所損傷,離罪福想,名曰(尸)波羅蜜;菩薩行時,心想不起,亦不動不搖,無有住處、十八界,一切法不動故,名為羼提波羅蜜,具足忍辱故;菩薩行時,不得舉足下足,心無前思後覺,無生滅,一切法中無動無住,是名精進毘黎耶波羅蜜;菩薩行時,不得身心,一切法中無受念著,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不得中道,故一切法中不亂不味,離定亂想故,是名禪波羅蜜,具足能起諸神通故;菩薩行時,頭等六分,如空如影,如夢化炎,無有生滅,亦無斷常,無兩中間,三毒、四大、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畢竟空無所得,即無繫縛,亦無解脫,名般若波羅蜜,福慧具足。是故菩薩行威儀舉足下足念念具足六波羅蜜。(注66)從引文中的描述,所謂舉足下足念念具足六波羅蜜,實乃諸法無所得故如此,如以檀波羅蜜言,是以施者、受者、飲食財寶三事俱空,無自無他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5 卍續藏98冊,頁344右下~左上。66 同上,頁344左下。頁 181所得,故名為檀波羅蜜;其它如尸波羅蜜之離罪福想,忍辱波羅蜜之於一切法不動,精進波羅蜜之於一切法無動無住心無生滅,禪波羅蜜之於一切法無受無念無著不得身心不得生死不得涅槃不得中道,至於般若波羅蜜更明顯地表達了諸法畢竟空無所得之道理。此在在顯示了隨自意三昧之修法與具足六波羅蜜之道理,且與諸法畢竟空無所得有密切之關係。也因為如此,而稱此隨自意三昧之成就為首楞嚴定,即就首楞嚴定來說明隨自意三昧具足六波羅蜜,此在《隨自意三昧》中以問答方式道出了此番道理,如其云:問曰:此義(指行威儀具足六波羅蜜而言)出何經中耶?答曰:出《首楞嚴經》中,有眾生得聞首楞嚴名,勝得四禪四空定。(注67)又云:問曰:汝向說新發意菩薩學隨自意三昧,若得成就,是時名為首楞嚴定,我今不解首楞嚴定云何菩薩行威儀中舉足動步而常入定具足一切諸波羅蜜?唯願仁者為我解說。答曰: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略說此義。菩薩行時,未舉足、欲舉足;未生念、欲生念,先觀未念、欲念,心未起念時,無有心想,亦無心心數法,是名心性。是心性者,無有生滅、無明、無闇、無空、無假、不斷、不常、無相貌、無所得故,是名心性,亦名自性清淨心;是自性清淨心者,是涅槃,不能覺了者即是生死。妄念思想未生時,是時畢竟無心者,名為無始,求自性清淨無始心畢竟空寂,名為能破眾生。是故佛言無始空破眾生;畢竟空破諸法。無始空破未念心;畢竟空破欲念心。是無始空破無始無明;畢竟空破有始無明。(注6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 卍續藏98冊,頁344左下。68 同上,頁344左下~345右上。頁 182從這段的問答中,已說明了慧思的隨自意三昧,基本上採自於《首楞嚴三昧經》,同時也說明了首楞嚴定之特色,即是於威儀中而常入定,故將隨自意三昧所具足六波羅蜜稱之為首楞嚴定。且從所舉心性所作的回答,讓吾人了解心性無始空畢竟空之道理,顯示諸法畢竟無所得,此即是心性、自性清淨心、涅槃。也由此番道理說明了何以菩薩於威儀中常入定,此皆發揮了首楞嚴定之特色。雖說諸法空無所得,然亦不失因果等,能如是解,即是中道第一義空,亦是首楞嚴定,如《隨自意三昧》云:菩薩行時,身心無定無亂,亦能覺了一切事,覺及所覺俱不可得,無有諸大陰界入,眾魔群盜不得入,是故名為首楞嚴定。(注69)又云:從初發心終至佛果一切聖行,皆如隨自意三昧,無初發心,無果可至,亦不失因果;因果雖在,亦無受者;雖無受者,果不敗亡;雖不敗亡,亦無處所。何以故?因空故,無有作;果空故,無有想,因之與果正是一空,更無別空。觀此空法,無空可得,是名空空;一切皆空,名為大空;不失因果,名為中道第一義空。菩薩觀察生死諸行及修道聖行,一切皆是第一義空。是故佛言:眾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眾生,菩提眾生無一二,知如此名世尊。(注70)第一段引文中,對首楞嚴定先作了界說,即以諸法空,故菩薩舉足下足身心無定無亂,雖無定無亂而能覺了一切眾事;雖覺了一切眾事,而覺與所覺俱不可說,此即是首楞嚴定。因此,可得知此乃徹底對空之了解,故能於空無所得而覺知眾事,亦了知覺與所覺亦空無所得,故能達於真正之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 卍續藏98冊,頁346右上。70 同上,頁346右上~下。頁 183定無亂。為了表示諸法雖空無所得但不失因果道理,而於第二段引文中以中道第一義空來顯示之,此即以中道第一義空明首楞嚴定之道理。唯有真正了解空不空與不空空之道理,才真正理解空;亦唯如此,才能契入首楞嚴定。所以言從初發心終至佛果一切聖行,……無初發心,無果可至,亦不失因果;因果雖在,亦無受者;雖無受者,果不敗亡;雖不敗亡,亦無處所,此中以四層關係說明空無所得與因果之道理,第一層說明一切聖行中無初發心亦無果可至,但不失因果;第二層說明,雖有因果在,但無有受者;第三層說明雖無有受者,但果不敗亡;第四層說明果雖不敗亡,但無有處所。若能於此層層迴轉中了解諸法空無所得道理,此乃對空之真正了解是為中道第一義空,否則難免陷入於惡趣空中。能如此知中道第一義空,故於生死諸行與修道聖行皆等而視之,故言眾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眾生,菩提眾生無一二,能如是知者,即是佛。至此,吾人己可了解到第一義空與首楞嚴定之關係,也可以得知何以修隨自意三昧成就首楞嚴定。為便於了解,更引《隨自意三昧》而明之,其云:是故菩薩於行威儀中,觀此未念及欲念,心性自清淨,無有動變,故得不動三昧。發一切智慧,解一切佛法,從初發心終至佛果,未曾動變,亦不從一地至一地,一念了知三世之事,凡聖心想、國土世界、劫數遠近、眾生煩惱、根性差別,一念盡知,是名菩薩遍覺三昧,亦得名為照明三昧。以此三昧神通力故,湛然不變,色身變現十方國土,隨感不同,說音聲亦復如是,則名為首楞嚴定力,隨自意三昧具足成就。(注71)此於「不動三昧」與「照明三昧」來說明首楞嚴定,故言此定為隨自意三昧所成就,因為若能了知心性自清淨無有動變,則得不動三昧,因此三昧發一切智慧遍知一切,且以此三昧神通力變現十方國土,此即是首楞嚴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 卍續藏98冊,頁346左上。頁 184也。慧思除了將首楞嚴三昧運用於《隨自意三昧》中,另於《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及《法華經安樂行義》亦可看到其與首楞嚴三昧之關係。(注72)由此可得知,慧思的禪觀思想與首楞嚴三昧有著不可分之關係。實際上,即是以首楞嚴定來代表上定(注73)(如來定,菩薩定),代表金剛智,代表甚深境界。而此首楞嚴定,即是以隨自意三昧而成就之,由此定來圓滿菩薩行成就佛道。所以,依慧思之看法,隨自意三昧乃是修般舟三昧、法華三昧的基礎,因為此三昧能成就首楞嚴定。結語從前面的論述中,可得知慧思於其諸著作(《隨自意三昧》、《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法華經安樂行義》)所論述的隨自意三昧、諸法無諍三昧乃至法華三昧,此等三昧修法之共同特色,在於觀諸法實相。由此實相觀法成就之三昧,即是首楞嚴定。這也無法怪乎慧思於《隨自意三昧》一開始即強調此實相觀法,以此實相觀法所修之隨自意三昧作為一切三昧(如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法華三昧等)之基礎。換言之,即是以實相觀法所成就之首楞嚴定為一切三昧之基礎,且以此來統攝諸三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 如《諸法無諍三昧法門》所說的「無繫無解脫」(大正46 冊,頁 640 上),在《首楞嚴三昧經》則云:「此中實無縛者解者,所以者何?諸法無縛本解脫故,諸法無解本無縛故」(大正 15 冊,頁 637 下)。又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以「如」明如來,如其云:「菩薩以是金剛智慧知諸法如,無生無盡,眼等諸法即是佛,故名如來……」(大正 46 冊,頁 699 中), 此可能引自《摩訶般若波羅密經》〈曇無竭品〉(大正 8 冊,頁 421 中~下),但也類似《首楞嚴三昧經》所說的「是諸如來以色如故等,以受想行識如故等,……是諸如來不過一切諸法如故,名為平等」(大正 15 冊,頁 630 下~ 631 上)。此外,如《法華經安樂行義》以首楞嚴定來稱金剛慧,此顯示了其與《首楞嚴三昧經》之關係。73 如慧思於《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將定分為三種,如其云:「定有無量,總說三種:下定名欲界定;中定名聲聞定;上定名無色界定。復次,下定是聲聞定,總攬三界;中定是辟支佛定;上定是如來定及諸菩薩定」(大正46 冊,頁 627 下~ 628 上)。頁 185因此,對慧思而言,首楞嚴定乃是修諸三昧所達之成就,此首楞嚴定之特色,在於不動威儀遍應十方。之所以如此,實與其觀法有極密切之關係,亦即是欲成就首楞嚴定須從實相觀入手;而實相觀所成就之三昧,即是首楞嚴定。換言之,唯能掌握實相觀法,才能成就首楞嚴定;首楞嚴定不離實相觀法。由此可知,慧思的實相觀法與首楞嚴定彼此間之密切關係。這也是為什麼吾人於慧思的諸論著中,看到慧思對首楞嚴定之強調。首楞嚴定之基本原理,來自於《首楞嚴三昧經》。從《首楞嚴三昧經》中,吾人可以窺知慧思禪觀思想與此部經之密切關係,無論在觀法上或三昧所成就上,皆深深地影響了慧思之禪觀思想,尤其是禪觀的基本理論──實相觀,吾人更可以看出此二者間之關係。對於菩薩行者於實相觀所得之三昧而展開的方便利他之行,同樣也是慧思所極重視的。透過實相觀法,所開展出的眾生平等無二,凡夫皆具足法身藏、中道智慧藏等,此成了慧思禪觀思想之特色。故慧思積極地從事禪修、提倡坐禪,此無非開顯吾人之法身藏。而扮演此開顯之樞紐,即是慧思所謂的「金剛智」,藉由金剛智對諸法實相之覺照,轉凡種為聖種,轉意根為聖慧根,轉妄想分別心為金剛智,乃至覺了意識即是藏識(自性清淨心、佛性)。因此,吾人可看出:實相觀法─金剛智─首楞嚴定,三者之間的密切關係。簡言之,金剛智、首楞嚴定皆不離實相觀;而實相觀之成就者,即是金剛智及首楞嚴定。透過金剛智之覺照,即是實相觀法,所成就者即是首楞嚴定。所以,實相觀、金剛智、首楞嚴定等三者成為慧思禪觀密不可分之關係。附記:本文乃拙稿《南岳慧思禪觀之研究》第一章(八十六學年度中華佛學研究所專任研究員研究計畫專題)。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1日捐赠
  •     是对首楞严经的解释,但很难行.
  •     当网的老买家了,佛教书质量很不错,就是价格再优惠一些就更好了,呵呵。
  •     好书!送货快!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