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论语讲座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6
ISBN:9787563365548
作者:夏传才
页数:254页

作者简介

无论尊孔派还是反孔派,所尊与所反的,都不是真实的孔子。本书所要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孔子,进而才能正确地认识《论语》。由孔子及《论语》,而不是相反的顺序,无疑是正确的解读理路。
  夏传才先生对孔子及传统经典皆深有研究,功力深厚。本书回到原著本身,从文本诠释人手,分门别类全面讲《论语》,是正读《论语》;举重若轻地探讨了《论语》的诸多精要;澄清了近人对《论语》的若干误解;与艰涩的学院阐释和通俗的大众解读相比,本书朴实无华,深入浅出。

书籍目录

第一讲 孔子其人及其历史命运孔子生平孔子的主要业绩尊孔和反孔附录:“打倒孔家店”答客问第二讲 《论语》其书《论语》释名《论语》成书的时代今文《论语》、古文《论语》和《论语》注释“半部《论语》治天下”第三讲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少也贱”与“好学”富贵和贫贱用世和出世周游列国纪事仪容举止与衣食起居经济状况第四讲 《论语》论学习学而时习之学而不厌三入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思和行乐在其中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学而优则仕损和益第五讲 《论语》论教育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德育第一,先学做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六言六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教学,触类旁通师生平等,教学相长《论语》教育思想中的两大缺位第六讲 《论语》论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孝悌为仁之本何为孝道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论历史上的仁人爱和恶、生和死的辩证法修身达仁第七讲 《论语》论礼不学礼无以立礼治仁礼制约正名礼之用,和为贵第八讲 《论语》论品德修养第九讲 《论语》论中庸之道第十讲 《论语》论政治第十一讲 《论语》论天使鬼神第十二讲 《论语》论文艺第十三讲 孔子弟子和他们的言论

内容概要

  夏传才,1924年生于安徽毫县。40年代的诗人,50年代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河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会长。主要学术著作有《诗经研究史概要》、《诗经语言艺术》、《思无邪斋诗经论稿》、《论语趣谈》、《诗词入门:格律、作法、鉴赏》、《思无邪斋文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上下篇)、《曹操集注》、《曹丕集校注》等,并主编多种教材和丛书。另有旧体诗集《七十前集》等,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

图书封面


 论语讲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按:清文档清出来的文字,搜此书出来竟没人看这书,不过我写的这 些,也非评此书,是由此书生发出来的感触。记于07-5-25。今贴此。现在国内全民学《论语》,人人讲“国学”,鼓吹民族复兴……那纪年还不是按照耶诞公元走?(那是人家的一门宗教) 意识形态还不是大行德国的“马克思主义”?(那是人家的一段哲学) 很多人说话就是不喜欢给自己留后路,爱走极端,非此即彼,孔子还说了“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我觉得异端简单地解释一下,可以是自以为是。 正好手头也有一本书稿《论语讲座》,不知道怎么就凑到了这个风口上了。暂不说这书写得怎么样,我觉得作者的路数是对的。因为作者出身《诗经》研究,兼及其他经典,“六经”是孔子删削而成的,无疑承载了孔子的思想。那么了解《论语》,实际上应该先了解孔子,而了解孔子,无疑必须阅读并理解他的文字。事实上,孔子对自己的著作是有评价的。《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这点记载实际上就反映了孔子以学问人生为基础,以道德人生为目标的态度。而这前提就是知本识道,也就是努力追求知识,辨别善恶,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达“仁”。所以由孔子及《论语》,而非相反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理路。另外一点,《论语》是孔子的学生所编,且里面混杂着许多学生的话语,孔子门生甚多,见识参差不齐,后来人一不小心就把所有的都归结在了孔子名下。这是有所妥当的。另外,“因材施教”这是孔子笃定的教育思想,《论语》中也有不少孔子“同问而异答”的现象,所以理解《论语》,必须对孔子不同学生的所长所短有所了解,这样才能知道其说话的语境,进而了解话语本身的意思。所以我觉得“识其门生,乃得子心”。context是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否则断章取义在所难免。孔子的智慧是挖掘不尽的,而作为他同学生交往的语录,《论语》透露给我们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体来讲,我觉得孔子最为强调的有两点:一是,人应该全面发展。所谓“《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 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 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全面可以尽量避免偏见,且更加充满感性地理解人生、享受人生。二是,“温故而知新”,我想“温故”不见得是温习学过的东西,或许可以理解成学习过去的知识。也就是历史。哈哈。 这与孔子所言“告诸往而知来者”与司马迁所谓 “述以往,思来者。”意思都差不多。也就是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通达,洞察世事。当然孔子的“学习历史”必须作更广泛的理解,不能是简单的历史学。学可以是阅读、思考、经历、交谈、聆听等诸种形式;而历史则是一切知识,因为一切只有过去,才能形成知识。可见,孔子的立足点是非常之高的,因此,说话才非常有底气。才会有“人不知而不愠”的气度。所以,照我说,现在为《论语》而打架,看其言论,反映的都是每一个阅读者自己的境界,伤不得《论语》的一丝一毫。孔子自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得其意,须同其心。因此,够得上了解孔子的人,还是实现上述第一点先。 过后,人才会放下傲慢,心存理智地对待孔子与《论语》。说到学习,孔子是强调活到老、学到老的,这也是师尊对我的教益。 我越来越觉得,年轻是一个生理状态,但更是一个心理状态。始终在培育自己的人,才是优秀的。充满希望、保持创造力,对自己的事业拥有热情,怀抱理想,持续向前,这不就是依旧在蓬勃上进的人生么?将不懈努力的“未完成”维持到最后,终将达到自我“完成”的人生。而一个年轻人不再上进、毫无理想、毫无人生目标,这才是真正的停滞与老化。忘了哪里的寓言故事,同样是吐丝,蜘蛛自在游走,蚕却作茧自缚。人生的不同在于取向,而趋向则决定了境界,境界则是幸福的源泉。所以,应让所知成为生之动力,而不是生之阻力。只要自己愿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生长与前进,穿透荆棘与黑暗,依旧坚守目标与事业的人,是饱含尊严,令人景仰的。为历史所记住的人,莫不如是。所以,不管是将孔子还原成“人”的孔子,还是将孔子塑造成“圣”的孔子,于孔子而言,都是一样的。他的智慧光芒得以穿越千年,依旧照耀今天,本身就是个奇迹。所谓经典,就是承载着根本性的大道理的典籍,咋一读,好像也懂,然而读一辈子,却好像也读不懂。这其中大有讲究,看那帮人打得不亦乐乎,我都觉得挺好笑的,更别说孔老先生了,肯定跟旁边儿乐不可支呢,这都乐了两千多年了吧。其实照我说,其中的奥妙就看你是“读经还是读典”了。P.S.我说的另两条是,一是艰涩的学院派;二是庸俗的乌合派(我真不想毁“大众”这个词!索性这么说了)。啥呀都是,单向地由《论语》去读孔子,绝对会走偏,没跑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无需多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