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宗教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精神分析与宗教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208063969
作者:埃·弗洛姆
页数:89页

作者简介

《精神分析与宗教》集中讨论宗教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洋溢着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既不是宗教的敌人,也不是它的盟友;而是与隐匿在宗教观念背后的人类真实经验及宗教理想中内含的人类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问题不在于人是否要重新皈依宗教、信仰上帝,而是他是否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书籍目录

序Ⅰ序Ⅱ第一章 问题第二章 弗洛伊德和荣格第三章 对某些宗教经验类型的分析第四章 作为“灵魂医生”的精神分析学家第五章 精神分析是宗教的威胁吗?

前言

  在给这本16年前出版的书重新作序时,作者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要改变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某些基本观点?这些年来,我的思想正如我希望的那样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我准备重读这本书,以期能发现一些可以改变的看法。但令我吃惊的是,我发现在基本观点上没有必要作任何修改,本书完全可以像现在这个样子重版。  作者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是:是否应该扩展许多年以前写的东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我在文中强调了区分宗教的思想观念和隐匿在这种观念背后的人类真实经验的重要性,然而,无论这种思想观念可能是什么,我并没有更进一步描述这种被称之为“宗教经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如果我现在来写这本书,我将扩充“一些宗教经验的类型”这一章,但现在做这件事是不合时宜的。只是有一点我想指出:对于虔诚的人来说,无论他是不是一个信徒,生活是一个难解的问题,这个问题与生俱来。

内容概要

  埃·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是美籍德国犹太人,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著有《逃自由》、《爱的艺术》、《自我的追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使命》、《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对人的破坏性之研究》等。

章节摘录

  “因为对定向体系和信仰的需要乃是人类存在的固有部分,我们可以理解这种需要的强烈性。确实,在人身上,再没有别的比这更有力的力量源泉。人没有选择有或没有思想的自由,但他有选择不同思想的自由,有选择献身于崇拜权力和毁灭或者献身于理智和爱的自由。所有的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为某种超越于获得物质满足的事物而奋斗。他们信仰的思想各不相同。无论最好的还是最邪恶的人类思想,不仅是其肉体,也是他的‘理想主义’和精神的表现。因此,那些宣称只要具有某种理想或某种宗教情感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相对主义观点是危险的和错误的。我们必须理解每一种思想,包括那些同样表达人的需要而体现的世俗意识形态,并且我们必须根据它们的真理性,它们有助于展开人的力量的程度,以及它们在什么程度上是对于人在世上的平衡和和谐的要求的一个真实的回答,来作出判断。”  我关于人的理想主义看法,同样适合于人的宗教需要。凡人都有宗教需要,即需要一种定向构架和信仰目标;但是这话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关于这一特定语境的内容,在这种语境下宗教需要是显而易见的。人可能崇拜动物、树木、金属或石质的偶像、不可见的上帝、神圣的人或残暴的领袖;他也许崇拜他的祖先、他的民族、他的阶级或政党、金钱或成功;他的宗教可能有助于破坏或有助于爱,有助于支配或友爱的发展,它可能促进他的理性力量,也可能破坏理性力量;他可能认识到他的体系具有宗教性,不同于那些世俗领域的体系。

图书封面


 精神分析与宗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一百页都不到,内容却是相当紧凑,你可以从这本书的任何位置切入,阅读的每一行文字都值得你进行深深的思考。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读的很慢,花了至少四五天才读完。这本书从心理层面上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以及它与现代社会对人性压制的联系,并指出了人性本真面目的一种可能:独立,自由,充满力量的爱。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痛苦的,而获得的感受却是愉悦的,因为这本书的价值观基本都在我的“舒适区”中,所以我没有花费任何力气就认同了书中的观点,如果在以前,我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大加赞扬,而现在,我渐渐明白学习就是要勇于跨越舒适区的篱笆,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未知领域。我非常欣赏作者缜密清晰的表述,但同时我也存有一点自己的疑问——作者所宣扬的价值观,是否就是正确的呢?比如作者认为的”爱“,应当是:体验关心、责任、尊重、理解他人,对他人成长的强烈愿望的能力,而不是:依赖、服从、无力离开熟悉的“畜舍”、支配,拥有、控制的渴望关于这点,我是赞同的,然而赞同之余,我不禁思考,为什么我会认同此观点而非彼观点,为什么我会感到这样的爱才是健康的,正确的爱。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根本不会有什么标准答案。但是通过这本书,我却感到对生命进行进一步思索,很有必要。这种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充满乐趣的,我希望自己在未来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
  •     P5:我们的生活不是兄弟般的、快乐的令人满意的,而是精神混乱、迷惑危险地接近于疯狂状态----不是存在于中世纪的歇斯底里的疯狂,而是类似于那种与内在的真实失去联系、思想从情感中分离出去的精神分裂症。P11:如果他是这样做的,那么他使用的符号系统就是次要的问题:如果他不是这样,那么这些符号系统就根本不重要。P12:弗洛伊德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面对外部自然力量和他自身的本能力量是的无能为力。P18:弗洛伊德坚信,人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这些理想,即知识(理性、真理、道)、兄弟般的爱、减少痛苦、独立自主和责任感。这些理想构成了东西方文明建于其上的的所有伟大宗教的伦理核心,也是孔子、老子、佛陀、先知们和耶稣的教导。P20:我理解的宗教是:任何一种有群体参与的思想和行为的体系,它能给予个体以定向的框架和信仰的目标。P24:神学家对他的或别的宗教的特定教义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关心的是以他的信仰真理来反对别人的信仰。P25: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更高的自我方向上成功的使用他的精力,那他就会在较低的目标中寻找出路。P33:禅宗----佛教中最后一个派别----表现了一种甚至更为激进地反权威态度。禅宗提出知识除非是有我们自己而来,否则就没有任何价值;权威、导师除了唤醒我们的怀疑,不可能真实的教给我们任何东西;文学和思想体系是危险的,因为他们易于让我们落入崇拜的圈套。生活本身必须在生命历程中,领会和经验,德行即在其中。P41:每一件曾具有的东西现在都归于上帝了;他变得一无所有。他只有通过上帝才能接近他自己。在崇拜上帝的过程中,他试图与那部分在赋予中失落的自我相联系。在把他所有的东西给了上帝后,他又向上地祈求归还一些本来是他的东西。P43:必须有一种外在与人的力量或存在物,因为我们发现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向往,使自己与超越自己的东西联系起来。…… 因此,上帝是人需要爱的一个象征。P47:人倾向接受群体中大多数人希望是真的东西,他的判断决定于群体联系的需要,和对离开群众而感到孤独的担忧。只有很少人能忍受这种孤独,不顾失去联系的危险而仍然坚持真理。他们是人类真正的英雄,对他们来说,我们则仍然生活在洞穴中。只有当社会建立在对人类详尽的区分上,只有当对人类和他的理想的忠诚被认为是存在的首要忠诚时,人才有充分的能力去获得客观性和理性。P48:精神分析对宗教的研究目的,在于理解在思想体系背后的人的现实。P63:在我们文明中大多数的人由于比神经病患者更早更彻底的停止了为独立而战斗,从而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完全接受了大多数人的判断,从而避免了由冲突造成的尖锐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神经病患者所遭受到的。他不得不运用各种文明所提供的逃避途径,以防止由于孤独以及看到自己的无能和人的贫乏的深渊而产生的可怕经验。P64:犹太教,尤其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强调罪恶的因素,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种罪恶把人从天堂的安全中解脱出来,它是真正的人的发展基础。P70:面对幽暗,要张开眼睛使自己醒来是很困难的,但只要我们非常希望醒来,也就能够做到。P71:生存,一个人自己的生存和他的同类的存在并不是想当然的,而是作为一个难题而感受到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问题。P72:我们必须研究无意识,不是好像它是我们必须顶礼膜拜的上帝或必须杀死的撒旦;而是在谦卑中,以一种深邃的幽默感,在其中看到自我本身的另一部分,既不是害怕,也不是敬畏。抑制是一种强力行为,一种隔绝行为,一种“律法和命令”的行为。它破坏了自我和无组织化生命的联系,后者产生自我并使自我终结,使它不再生长而是死亡。为了清除抑制,我们让自己感受生命的过程,相信生命胜于相信命令。P77:人对自己的态度难免受这些成功标准的支配。他的自尊感首先不是基于它的力量的价值和在既定社会中对这种力量的使用;而是依赖于他在市场上的可卖性,或别人对他“吸引力”的有关判断,他感到自己是一件被设计出来的商品,以获取最有利、最昂贵的价格。如果人的最高价值是成功,如果爱、真理、正义、仁慈、怜悯对他毫无用处,那么他也许会声称信仰这些理想却绝不会为这些理想而奋斗。他可能认为他敬畏上帝,但他实际崇拜的偶像是那些扎根于市场定向中的理想化了的实际目标。那些只关心宗教和教堂能继续存在下去的人会接受这种情况。人们会去寻找教堂的避难所和宗教的避难所,因为他内心的空虚促使他去寻找某种庇护。但是,声称信仰宗教并不意味着真正皈依宗教。P81:我们不仅需要能使我们存在有意义的定向结构,它使我们能与同伴苦乐与共;我们也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表达我们对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的忠诚。一种仪式广泛的讲是以行动来表达根植于共同价值观的共同奋斗。P82:对公共仪式的需要尤为专制政治体制的领导重视。他们提供富有政治色彩的新形式以满足这种需要,并借助它把普通市民束缚到新的政治教义中去。P83:互助团体吸引力就像礼仪书中表达的那种具有适当行为的先入之见,给现代人需要仪式以及他扮演角色的空虚性提供了可行的证据。但意识是不可以被制造出来的,他们靠真正享有的共同价值而存亡,只有当这种价值出现,并且成为人的现实的一部分时,我们才可以期待出现一种有意义的合理性仪式。象征性语言的本质是内在经验,就像他们是感觉经验那样,表达的一种思想和感情。只有在我们睡着时,我们才“说”这种语言。象征性的语言是人类知道的唯一普遍语言。P85:宗教讨论围绕着接受还是否定象征性的上帝这一中心问题,这妨碍了把宗教问题作为人的问题来理解,阻碍了在人本主义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宗教的人性态度的发展。P88:人不可能对上帝做出肯定的、明确的论述,却可能对偶像做出否定的论述。是否可以停止关于上帝的争论而集中揭露当代的偶像崇拜形式?现今的偶像崇拜已经不是崇拜巴力(Baal,太阳丰饶之神)和阿斯塔蒂(Astarte,生育和爱情女神)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及其专制权力的神化、机器的神话、对我们自己的文明的成功的神话,而这个文明竟威胁着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本质而不是外壳,关心的是经验而不是文字,关心的是人而不是教会,因此,无论我们是不是宗教徒,是相信新的宗教的必然性,还是相信没有宗教的宗教,或继续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我们都可以在否定偶像崇拜中坚定地团结起来。在这种否定中,比在任何对上帝肯定的论述中更能找到共同的信仰。当然,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谦卑和兄弟般的爱。摘抄时是让我妈给我念我在书上画下的句子,我打进电脑。结果有的时候我妈自己读着读着,小声说一句,嗯,有道理,就自顾自的读下去,也不管划线不划线了。
  •     《精神分析与宗教》是弗洛姆以精神分析的角度剖析宗教现象——也就是信仰问题的著作,与《自为的人》有明显的延续性,可算是其续作。不过,信仰问题本身也可视为伦理学的一个特定范畴,加上本书篇幅较为短小,因此本书更像是对《自为的人》的补充。 书一上来,弗洛姆便阐明了为何将精神分析和宗教同列。因为在这个日益物质化,心灵日益扭曲的时代,精神分析学家和教士都是“关注灵魂的人”。在展开讨论前,他还列举了另两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宗教的看法。显然,弗洛姆这次站在了弗洛伊德这边,如他所说,弗洛伊德是在以宗教的态度反对宗教的虚妄一面,而荣格却试图建立一种名为无意识的新宗教。 话到此处不免让人混淆,为何反对宗教的人倒是有宗教的态度,为何无意识也可以是宗教?我们不免要问,到底什么是宗教呢?是不是相信神的存在,比如上帝,比如佛祖,然后向他忏悔膜拜就可以算宗教信仰呢?那些给佛祖烧香磕头以求现世保佑或来生福报的是否就是信徒呢?狭义来看也许是这样,但弗洛姆给出的是更广义上的宗教定义:一种定向框架和信仰目标。以此观之,不仅是各种类型宗教,包括世俗中对政治权威或是某种物体的崇拜,或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或是权力与成功的信奉,均可以被视为“宗教”。虽然形式千差万别,但这些行为的目的性是同一的。那么是否既然信仰目标是必需的,有信仰就应该肯定?当然不是,弗洛姆明确指出,信什么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信。“问题不在于是否信奉宗教,而在于信奉哪种宗教,它是增进人的发展,还是只能遏制它们。” 针对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应,弗洛姆将宗教分为两大类,即“权威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读过《自为的人》的读者自然能发现此一划分与“权威主义伦理”和“人道主义伦理”的区分如出一辙。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所以说本书是对前书的补充了)。其实弗洛姆在《逃避自由》《自为的人》中已经多次论述到宗教信仰,比如加尔文新教徒的上帝观,又比如斯宾诺莎语境中的上帝,而本书无疑给他的宗教观给出了最清晰的界定:权威主义宗教强调人对神的无条件服从,强调人的渺小无力和孤独感,并以神为庇护,而教徒得到庇护的代价就是放弃自我的独立,这正是逃避自由机制;而在人道主义宗教之中,神是人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的象征,这样的神不是压抑人的存在,而是鼓励人们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终极目标。只要一种宗教鼓励人们去求真,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去“成为他自己”,那么这种宗教就是善的。相反,如果一种宗教一味要求服从,遏制信徒的自我发展,那么其就是一种堕落,无论它是否宣传自己是宗教。而精神分析,正是认识宗教信仰的表面背后真正潜藏目的的手段。 精神分析会取代宗教吗?这问题就如同科学会否取代宗教一样。正如弗洛姆所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的一个功能,即对世界做出统括解释的功能已经被科学渐渐取代,但科学并没有解释所有,对人的灵魂的探索,对终极目标的质询均是如此。因此,定向构架和信仰体系还是需要的。更何况科学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权威,如今不少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与偶像崇拜并无太大分别。即使是精神分析,也可能沦为一种“为适应社会”而做的治疗。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寻求心理庇护和依赖,而是挣脱心理脐带,发展自己的理性,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有宗教,或者说有信仰吗?弗洛姆其实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宗教只是一种符号系统,症结不在于人是否皈依宗教,或使用哪种符号,而在于他能否行爱和求真。”相信这对尚处在信仰困惑中的人来说,是再确切不过的答案。 如此说来,那些烧香以求福报的人是有信仰的吗?以弗洛姆的观点,大概他们的行为和购买保险一样纯然是市场交易行为吧(甚至更极端点,用史铁生的话就是“向佛行贿”)。这种人,大概是不在此书讨论范围中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弗洛姆是基本靠谱的。敢这么写宗教,也是有胆量的。
  •     字字珠玑。社会适应vs灵魂治愈;人本主义宗教vs权威主义宗教;经验感受vs符号象征系统;有意义的链接vs乱伦;偶像崇拜vs自我解放与实现。
  •     非常经典
  •     目前的阅读和思考,不断地打破和调整自身的认知。最终会收敛到何处,我也不知,只是想把内心的冲突理顺和驾驭。在“适应”和“灵魂探索”中,选择了后者,虽然很痛苦。因为“适应”很容易让自己成为一个商品的人,享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还是想面对自我和人的价值。
  •     这本书找了好久,购于兰州纸中城邦
  •     @_@
  •     这本书力荐啊!好久以前读的,作者开篇把人为什么有信仰这个事情分析的很深刻、很客观、很真实、很优美。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记得想把里面的内容摘抄下来的,先推荐一篇吧。
  •     要读的书,还很多。
  •     这本书对宗教的分析其实不是那么深入,要想看更深入的剖析,建议看《逃避自由》,那本书对路德和加尔文教义背后的权威主义心理的分析非常到位。在这一本书里,弗洛姆的宗教定义是泛宗教论的,他认为人的生理性生存之外的追求,对确定的秩序和意义的向往都可成为宗教,从这个种角度而言所有人都是教徒,除了一般认为的宗教徒外,还比如拜金拜物教徒、机械教徒、祖先崇拜(对父母过度依赖)教徒等等。而把宗教分为权威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 权威主义宗教是压制性的,是不成熟的心理需求产物,而人本主义宗教是成长性的,培养人们对爱、真理、自我实现的追求,他提倡后者,提倡我们追求自我实现,也就是说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励志读物,哈哈。
  •     居家旅行随身小书时刻思考轻巧易携. 之所以不力荐是因为自己还没读很懂. 仍在形成独有思维体系的艰困过程中.
  •     人本主义与权威主义宗教共同存在
  •     好书
  •     ”首罪不是反抗上帝,而是背叛自我“。弗洛姆将宗教分为威权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分析的目的也有世俗和人本之分。他认为精神分析应该具备人道主义宗教那种治疗灵魂的作用。非常喜欢弗洛姆的文风,每本都对人和社会有很深的洞见,却起来却非常轻松。
  •     现今的偶像崇拜已经不是崇拜巴力和阿斯塔蒂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及其专制权力的神化、对我们自己文明的成功的神化,而这个文明竟威胁着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本质而不是外壳,关心的是经验而不是文字,关心的是人而不是教会,因此,无论我们是不是宗教徒,是相信新的宗教的必然性,还是相信没有宗教的宗教,或继续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我们都可以在否定偶像崇拜中坚定地团结起来。在这种否定中,比在任何对上帝肯定的论述中更能找到共同的信仰。当然,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谦卑和兄弟般的爱。
  •     很有现实意义
  •     精神庇护
  •     向下挖具有同一性
  •     社科 B920 3-32
  •     可以十周目
  •     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本哲学类的书,一本人本主义的书,比较赞同弗洛姆其中的观点。
  •     我放弃这个领域了。。。
  •     人本主义宗教是让人的潜能得到发展,在生活中去体验,去创造,用虔诚专注的行动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而不是盲目的偶像崇拜
  •     第一本翻的很旧了,又买来一本收藏
  •     看得我瞎哭,我都服了自己了
  •     虽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但很好地解决了之前存留的疑问 信仰是人类在被自然抛弃之后自我升华的产物 弗洛伊德强调它的真实 荣格强调它无意识性 弗洛姆对宗教的划分也恰好符合是自己的想法 所谓人道主义宗教 抛弃了神的权威性 “因为我们被神遗弃 因而想要成为神” 宗教的终极性 即自我的突破 超越 蜕变 完善 原本就可以脱离宗教的形式本身存在 爱 然后补完
  •     面向情感的理性才是真实的理性,求爱与求真是大宗教
  •     想起自己在机器轰鸣的无尘太阳能电池车间读的这本书...
  •      袖珍经典!
  •     :B920/5034-1
  •     主要讲述了权威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的区别,最重要的是阐述了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和自由,思想深邃精妙表达浅显易懂,真不愧是大师!
  •     连读两遍,初步理解了宗教是什么
  •     客观理性分析宗教与精神分析
  •     还有点读不懂 有时间细读
  •     怎么看都像披上了对政治社会体制的一些洞见的外壳下剽窃了弗洛伊德的一些宗教的精神分析视角的琐碎杂糅...
  •     弗洛姆将宗教看成是一种人类对上帝乃至对领袖、甚至是世间万物的一种信仰。在这种信仰中,人交出了他的全部爱和依赖而使自身变得虚无。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信仰。它只是一种“声称的”信仰。真正的信仰是发展人类自我的力量并且努力完善这种力量,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只有这时,人才能割断和”母体“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力量。
  •     从弗洛伊德出发,到最后还是弗洛姆写得又深刻又温柔,充满关怀。
  •     非常棒的书,简洁厄要,条理清晰,清楚易懂~
  •     读完心里为什么那么难受呢?! 去写读后感吧?!
  •     薄薄一本书,读了很久。
  •     通过精神分析把“爱智慧爱人”诠释到了人本主义宗教中...
  •     2011夏天
  •     弗洛姆之道一以贯之。受教
  •     看到这书想起了他是《爱的艺术》作者。不待见《爱的艺术》,不过这书是《爱的艺术》的哲学阐释,毕竟宗教也是主张爱
  •     此书作为对精神分析学派的宗教观点的澄清颇有助益。荣格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精神值得商榷。
  •     soul、mind & psychology. 权威主义宗教&人本主义宗教。适应性劝告&灵魂的治疗。
  •     真好看~~权威主义宗教、人本主义宗教、适应性治疗、理性治疗的种种差异,以及特别喜欢一个观点“无论要花费多少时间,都不能放弃让一个人获得快乐的希望(大意如此)”,摆脱了种种功利心的真正来源于灵魂的愉悦才是真正的愉悦。
  •     之前哲学家或精神分析学家的伟大,在于他们对真理、爱、正义毫不妥协的信仰,对自我的确认与宇宙万物生命合一的大爱的观念,其无可置疑的坚信与激情令人动容。当上帝和主体的概念双双随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而分崩离析,这种伟大的宗教或精神分析的信念也不复存在了。用弗洛姆的话说,只有思想体系或“适应性”的治疗,却没有体系背后的人的现实,也不复为接近理性、实现自我的“灵魂的治疗”。小时代,无大思想家。
  •     小而薄的册子,读来读去弗罗姆的书内容多是大同小异,最不喜欢看到的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论述了,遗憾的是每本书必有这句
  •     弗洛姆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似乎比起荣格,他更偏向弗洛伊德。起初读着感觉没有肯威尔伯、荣格、河合隼雄舒服,后来一章比一章更好看。支持人本主义宗教,支持对权威的怀疑与否定,重视内在体验与人的完整性,尤其是最后一章诠释的宗教的四个面向颇给人启发。富于理性的美感,可惜欠缺神秘的美感。最后提到的宗教与国家政体的对立,荣格书中也提到过。
  •     神的国在人心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