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细说老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傅佩荣细说老子

出版社:傅佩荣 上海三联书店 (2009-01出版)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42629722
作者:傅佩荣
页数:300页

作者简介

《细说老子》主要内容:《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发源,研究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所强调的是“道”,即究竟真实,宇宙万物跟人合起来看就是真实,这也是道家所要强调的。那么一切的背后是充满变化的,人生的各种遭遇也是充满变化,只有“真实”原则是永远不变的。这一切来之于“道”,又回归于“道”。傅佩荣在《细说老子》中指出,《老子》以智慧取胜,智慧是一道门坎,无所谓高低,只看能不能跨过去。并强调智慧的重要性,重视人的自然性,以“无为”、“不争”的态度来为人处事才是正道。这些道理在今天一样适合我们的发展。如果还不懂《老子》,显然是在门坎的这一边,尚未跨越。阅读《老子》时会很辛苦,容易产生误解;如果懂得《老子》,代表已跨过智慧的门坎了,从此豁然开朗。傅佩荣特别提出,《老子》并非完全都在谈论抽象、玄妙的观念,它也谈体验“道”之后能产生很好的效果,以便作为今人的向往。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发源,研究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所强调的是“道”,即究竟真实,宇宙万物跟人合起来看就是真实,这也是道家所要强调的。那么一切的背后是充满变化的,人生的各种遭遇也是充满变化,只有“真实”原则是永远不变的。

书籍目录

总序上篇绪论第一章 道,可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第七章 天长地久第八章 上善若水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第十三章 宏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下篇绪论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编辑推荐

《细说老子》是一部现代人超越相对价值安顿心灵的智慧伟构。人生在世,智慧是一道门槛,只有跨过去和跨不过去两种。不懂《老子》的人,显然还在门槛的一边,还没跨过去。 翻阅《细说老子》,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白话译文一再重复”。在《细说老子》中,《老子》八十一章的各章原文之后,立即附上全章的白话译文;然后在讲解每一句原文时,再重复一次这句原文的白话。如此可以增强印象,多用白话文想一想老子的意思,接着再读作者的解说,就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

前言

很多人对我说:“你为什么还要做《老子》解读这种事呢?《老子》的研究不知道有多少;《老子》的翻译,在大陆、台湾随便一找就是十几种以上,为什么还要再做一种呢?”我从十八岁开始读哲学,到现在已经三十五年了。三十五年来,我先是研究西方哲学,再回到中国哲学,几乎没有一天不想这些问题。因此,我看别人翻译的《老子》、《庄子》及《论语》,就觉得很难过。一般的古文翻译是由中文系的教授们负责,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把古文当作古代的材料加以解释。一个字有几个意思,古代怎么用,都研究得很透彻,但这样却变成一门与生活脱节的学问了。结果,解析的时候往往只是强调字的意思,若总共有三种意思,哪一个才对呢?也没有把握。有时候说某一句的某个字是这个意思,换一句之后同样的字又有不同的解释,至于为何如此却讲不出所以然来。孑L子到底有什么连贯的哲学思想,很少有中文系教授好好研究。确实,对中文系这个领域来说,基本上只要研究清楚文字、词章就过关了,不需要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然而哲学是要讲义理的,因此我们就要问:儒家、道家是哲学,还是文学?这些作品摊开来看,当然是哲学!以文学标准来看,有些部分或语焉不详或故作神秘,甚至有很多部分在文章的表达上根本就不够水平。但是哲学上就不一样了,“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它有另一种表达的方式。每思及此,我的责任感就油然而生,所以这几年我花了很多时间重新解读这些经典。解读经典,其实有两项主要工作。第一项,就是很简单的翻译。千万不要小看翻译,译者本身必须具备相当的功力,才能将古文译成通顺的白话文。我为了翻译《老子》,至少看了五六种市面上找得到的版本。虽然这些版本都是很有权威的学者翻译的,我看了之后还是觉得实在应该重译。从译文便看得出来,他们多半认为翻译好像是附带的,不需要太严谨。结果导致译文既不通顺,用词也不够精确,更遑论典雅与否。因此,我要求自己翻译时,尽量做到不随便改字,即使我翻译出来的是白话文,也不能随便改动,不能说用这个字替换那个字,意思也一样。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对原文的掌握就会有偏差。第二项则是解读,这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我接受三十几年的中西哲学训练,加上自己做的研究,方才具备解读的能力,也就是掌握古文经典的哲学含义,不可能每个字都重要,因此必须懂得掌握关键词,了解每句话的重点在哪里。因为所谓“哲学”,就是要设法说出背后的道理。有些《老子》的注解会说这个字有几个意思,但到底什么意思正确,也没什么把握,对于为何选定其中一个意思,也说不出个理由来。很多学者注解时喜欢说“王弼这样说”、“河上公这样说”、“王安石这样说”、“苏辙这样说”、“朱熹这样说”……他们可以举出很多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古人的看法就一定对吗?如果都对的话,就互相矛盾了,因为他们之间立场不同。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勇敢地把古人说的话先搁在一边。如此,才有可能依据老子的原文,做合宜的理解与诠释。我在2003年9月,于台湾出版《傅佩荣解读老子》(立绪文化出版)。随后由好好好家庭教育文教基金会主办“老子”课程,对七十多位学员讲述老子思想,内容录音制成CD,以广为流传。2005年初,北京爱知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崔正山先生听了这一套CD,认为内容明白晓畅,更适合大众阅读的需求,于是动用人力物力将其整理为文字稿,再经我修订一遍而成本书,经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崔先生并且已经安排继续整理我讲述的《论语》CD、《孟子》CD、《庄子》CD、《易经》CD,将来全部出版之后,将成为我的作品中最有分量的一大套书,真是个人的一大幸事。翻阅本书,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就是“白话译文一再重复”。在本书中,《老子》八十一章的各章原文之后,立即附上全章的白话译文;然后在讲解每一句原文时,再重复一次这句原文的白话。如此可以增强印象,多用白话文想一想老子的意思,接着再读我的解说,就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也可以对应于自己的生活,看看能否加以实践了。另外,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在本书的编排及校对上也大力支持。因此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许多朋友的护持。当然,内容若有任何争议,则全属作者的责任。

内容概要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傅佩荣积极推进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教学特优奖”。出版作品逾百种,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等多项殊荣。 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及国学的演讲和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在华人文化思想界影响深远。

媒体关注与评论

傅佩荣先生对于国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做简捷清晰的表达。我很欣赏傅先生的眼界和心胸的开阔,他在本书中做到了两个打通:其一,打通各个领域;其二,打通中西哲学。  ——周国平

章节摘录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译文:五种颜色让人眼花撩乱;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发狂;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过度耽溺感官则求乐反苦“五色令人目盲”,意即五种颜色让人眼花撩乱。所以我们的眼睛是需要保养的。“五音令人耳聋”,意即五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立体声电影院制造出来的电影音效,有时真叫人头疼。五音令人耳聋,当然不是指耳朵真的聋掉,而是说如果经常在噪音影响之下,到最后就无法听清楚,产生听觉失灵的现象。“五味令人口爽”,意即五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爽”是指差失麻木,就是口味已经麻木了。“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意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发狂。“畋猎”是指打猎、狩猎;“驰骋”是指纵情于此。虽说原野可以让人的生命尽量奔放,着实令人羡慕,但是纵情于狩猎作乐,则会让人内心狂乱。“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即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行妨”是指行为不正直。我们经过珠宝店都会多看两眼,心想这么贵重的东西实在不安全。珠宝店容易遭到抢劫,因为“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盗贼的非分之想,在商业社会里是无法避免的。五色是指:青、红、黄、白、黑。五音是指:宫、商、角、征、羽,这是古代的五种音,就像我们现在讲的A调、B调、C调、D调等。五味是指:酸、甜、苦、辣、咸。感官欲望如果超过限度,求乐反苦,确实如此。至于“心发狂”与“行妨”,更使人陷入困境,甚至受到伦理的约束与法律的惩罚。去与取之间的平衡“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即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这句话最关键的是“圣人为腹不为目”,可与《老子》第三章并观:“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只照顾百姓的肚子,让他们吃饱喝足,而不要有太多念头。换言之,圣人明白此道理之后,就能以适当的策略来治理百姓。老子说“去彼取此”,此消则彼长,彼长则此消;但是社会发展却显然背道而驰,让人眼花撩乱,产生各种欲望。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欲望,没有消费,商业社会怎么办?经济不流通也不行。因此,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去”与“取”之间,是否要以简单的二分法来互相排斥呢?通过教育的方式使人们懂得节制,是否可行呢?我们都希望通过教育让人知道自己节制,譬如说“五色令人目盲”,那四色呢?“五音令人耳聋”,那四音呢?五音不全,反而好了吗?我们学会所有现代化的东西,用的时候可以自己做主,不要先把它的可能性排除,而是要学会自我控制。举个例子来说,小孩子如果让他自由发展,就可能犯错,但是他犯错之后才会学到教训。譬如火很烫不能碰,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叫烫,不如让他去碰触,碰了以后知道痛,他就了解火是烫的,不能随便碰。大人说再多他也不见得听,让他尝试一下,可以省却许多烦恼。所以,人生很多问题防不胜防,只有对自己约束,经常提高警觉。由此可知,老子很厉害,“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用出门就知道天下事。“其出愈远,其知愈少”,出外离家愈远,知道得愈少,在家里不出门反而知道得更多。《老子》真是我们的朋友,这就是学习的好处。《老子》对人生的启发,年纪愈大就愈发现这些话有其道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果真能避开这五方面的话,就少了许多无谓的困扰。

图书封面


 傅佩荣细说老子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解读的很不错,就是读到某些地方有种被忽悠的感觉。。。
  •     书很好,值得拥有,发货很及时
  •     我最爱惜的一本书
  •     一家之见,有些地方貌似套用西方哲学的痕迹过深。
  •     解读的不错,只是行文方式可能是由演讲来的,不是太系统吧
  •     价格和质量都可以,傅佩荣不错
  •     傅佩荣的书不错
  •     此书我觉得买得值得,仔细读后,有很多的悟。。。。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作者尽量使用平实的文字向读者解读这本中国的文学经典。
  •     紧扣原文,解释到位。很是喜欢。书中先列出原文,接着是完整的翻译,然后再是对一些字句的详细讲解和傅先生自己的理解体会。循序渐进,脉络清晰,非常好。
  •     不可错过的老子解读
  •     哲学家的思想就应该由哲学家来解读!傅先生的解读本人觉得很深刻,很到位。比那些文学家所说的全面而有道理多了。
  •     这是国内道德经翻译的上层作品了!很好,很经典,值得仔细回味。
  •     傅老师的书必是精品!
  •     欣赏傅老师的学识和人品
  •     之前就看过本书,个人觉得写得很好。
  •     文化中国看过这个人。。他居然还会德语。。orz
  •     大师作品——清晰明确
  •     挺好的内容,就是纸张差了一些
  •     还没看,看样子还可以。
  •     300页的书,五号小字,花了一个月啃完,非常累。由于成文日久,许多字词的用法和一般的文言文已经完全不同,感觉一边看一边忘,全部看完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难道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踏上了道途?(笑) 《老子》著于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着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最高水准,也是中国语言文字之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启蒙之作。通读一遍后,觉得《老子》的主题是“不争”,(想到以前流传甚广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不觉莞尔),人类不与自然争,政府不与人民争,人与人之间不相争,可谓人世间的理想状态。道家自始自终没有功利性,不像儒家和释家已逐渐沦为实用科学,因此始终无法在中国得到发展。想来,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等,也都是因为其实用性(能帮助统治)才得到推广。 书中p3引言中写道,适合学
  •     很有益的一本书,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看过傅先生的节目,对这样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印象深刻,这就是国学应该培养出来的学者气质和风范啊!前天收到的书,浅读几页,无论从宽度和深度真的看到不同的国学解读,纸质也是一流,经典在手,书香环绕。谢谢,傅老师的辛勤笔耕!
  •     还不错的书籍,解读与其他版本略有差别
  •     好几个版本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