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文选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本雅明文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00425618
作者:本雅明
页数:418页

作者简介

前言:本雅明学术思想述略
一、批评概念/内在批判/寓言: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节选)(1920)/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献给尤拉.科恩/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
二、诗歌/小说/新闻:超现实主义(1929)--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卡尔.克劳斯(1930-1931)/弗朗茨.卡夫卡(1934)
三、语言/翻译/叙事: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翻译者的任务(1921)/讲故事的人(1936)--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什么是史诗剧(1939)
三、律法/文化/历史:暴力的批判(1921)/单向街(1928)/历史哲学论纲(1940)
译后记

书籍目录

前言  本雅明学术思想述略
一 批评概念/内在批判/寓言
德国浪漫主义的批评概念(节选)(1920)
歌德的《亲和力》(1911—1922)
——献给尤拉·科恩
德国悲剧的起源(节选)(1928)
二 诗歌/小说/新闻
超现实主义(1929)
——欧洲知识界之最后一景
卡尔·克劳斯(1930—1931)
弗朗茨·卡夫卡(1934)
三 语言/翻译/叙事
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1916)
翻译者的任务(1921)
讲故事的人(1936)
——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录
什么是史诗剧?(1939)
四 律法/文化/历史
暴力批判(1921)
单向街(1928)
历史哲学论纲(1940)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本雅明文选》:知识分子图书馆

内容概要

本书是“知识分子图书馆”的一种。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这种孤独既令人绝望,又摧发希望,本雅明的写作就永远徘徊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大众和神学之间,这种写作因此就获得了某种暖昧的伦理学态度。暧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职业,他的主题,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间,他的只言片语,都不是确定的,都是难以分类的。真正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博学、才华和敏锐的辩证融会,正是这种融会,留给了20世纪一个巨大背景和一个思考空间。

章节摘录

版权页:施莱格尔把总体作品中艺术理念的展示变成了进步的、普遍的诗歌的任务;对诗歌进行的这种特性描写指的也不外乎这项任务。“浪漫主义诗歌是一种进步的普遍诗歌……浪漫主义的写作方法仍然在变化的过程中;事实上,这是它的自身本质——它处于永久的变化之中而不完结。”下面的说法证实了这一点:“一个理念不能包含在一个命题中。一个理念是无限的命题系列,一个不可能假定的、不可测量的、非理性的量……但仍可以确定它的进步法则。”进步的有普遍意义的诗的概念很容易受到现代人的误解,如果不考虑到它与内省媒介概念的联系的话。这种误解包括把无止境的进步一方面看作这项不确定的无限量任务的功能,另一方面看作空洞的时间的无限。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施莱格尔为理念的确定性和个性而付出的努力,而正是这种理念设定了进步的有普遍意义的诗的任务。因此,无止境的进步不应该转移人们对明确的任务的注意力,如果这种明确的任务尚未划定界限的话,那么,下列表述就是误导的:“关于这种刚刚出现的诗歌,进步和进一步发展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并未突出本质的东西。其本质在于,进步的有普遍意义的诗的任务交给了形式媒介,即以最明确的方式对那种媒介进行比以往更加确切更加彻底的调节和整理。“美……不仅仅是一个所要生产的空洞概念……但也是一个事实——即一个永久超验的事实。”作为形式的连续,作为媒介,其在混乱中显示的控制我们在诺瓦利斯的著作中已经遇到过了。而在施莱格尔的下句话中,混乱不过是绝对媒介的标志:“然而,最高的美,也即最高的秩序,仍然只是混乱的美和秩序——即是说,一种仍然等待的混乱,但爱的触摸却可以使其展开而成为一个和谐的世界。”

图书封面


 本雅明文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社科出版社里的标题是《论语言本身和人的语言》,由爱德蒙.杰夫科特英译。此前在豆瓣看过一篇德文版的,配有豆友自己的译文。可惜现在找不到原文连接了。换句话说,之前看的,只是二手资料;现在捧在手上的,却是三手信息。我只讲体会最深的一例:首先要明白,思想本质是“用”语言而不是“通过”语言传播自己。也就是说,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没有那个人通过说某种语言传播了自己。(豆)这个思想存在基本上是在语言之中而非通过语言传达自身。因此,如果这意味着某人通过这些语言交流的话,语言就没有言说者。(书)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能大致体会第一种翻译的意思。至于第二种翻译却犯了大大的原则性的错误。除开本文,书中这样似是而非的现象还有很多。在论歌德的《亲和力》这样的文章里,我们也许最多只是感到缺少那么些优美流畅的文笔,但不影响阅读。可是如本文抑或《翻译者的任务》之类,却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运气好,极少人或许能猜到原意。但那当然不是一本合格的学术译著应有的作法。很难把责任全部都推诿给译者。事实上,撇开翻译不说,编者还是很有眼光的:几乎篇篇命中要害。购买此书也正是看中这点。至于翻译败笔,个人认为原因有二:本雅明对于一个非专业研究者来说还是太难啃了。此其一。这部书的翻译人员应该是没怎么捋清本雅明的学说线索的(译后记有隐约透露);这当然也不是中国出版业一天两天的问题了,可大家都这么干,那就歇着吧。任何一位当代(包括后现代)批评理论家,其学说如果经过二次以上的转手迻译,十之八九不敢保证不会走样。此其二。对于本雅明这样深刻独到的大家,个人建议还是读原文合适,或找一个较好的德英(德中)译本。只有这样,你的认知才有可能明白无误。
  •     1、在世则不可不造业。业的不可相互抵销使涅磐的到来,不可以造业,例如积善的方式来达成。与此同时,又不可不造业,那便不能以不造业的方式来达成。清净无为,依旧是一种业。轮回因此因此不可被理解为一种无聊的循环,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永无止歇的过程。截取轮回中的任一片段,甚至可以是精彩纷呈的。轮回的无聊不在于循环的枯燥和重复,而在于无限。无限是对意义的致命一击。不自由也不在于无法随心从事,业本身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为,不自由同样在无限,在于没有个断处。涅磐的取得,必须基于时间的断灭,或者不如说是基于时间性的重生。值得注意的是,对因果性的解构实际可以成为一种熄灭时间的进路。但时间和时间性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时间的熄灭根本不意味着时间性的重生。时间提供一种现成的意义,或者说,时间只是给某种意义提供一种可能的基石,但同时,时间会把意义拉扯得面目全非甚至成为一种讽刺。时间性是源泉。源泉和基石是两个概念。所以,必须仔细考虑人的必死性,在这里,人和世界的关系才可厘清。2、引文即是一种隐喻。思想被一连串的能指牵引到虚空。隐喻的意思是,要理解A,就必须引入B。也可以是说,要达到A,必须通过B。还可以说,没有A的预设存在,B什么都不是。由此我们可以一直牵涉到N,但从A到N之间,有一种彼此支撑的恶意的合谋。从A到N,就组成了世界。意义的问题,实际就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碎片化带来的不是局部的真理,它带来的是真理或者意义的灭失。用各种美丽的碎片可以织就一件华丽的皇帝的新装。华丽存在于许多猜疑的人脑中。这种猜疑不是,起码不仅是因为虚荣。那个大声叫出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孩子是因为纯洁,但纯洁却往往是无知的代名词。无知意味着没有可供援引的东西,代表着引文的匮乏,华美对孩子而言就缺乏支撑。顺便说一句,皇帝的新装真是一个唯物主义得很的童话。在这个童话里,充斥着常识对形而上学的嘲笑,吊诡的是,最后的嘲笑出自于一个常识匮乏的孩子之口。常识,是最频繁使用的引文。3、思想在谚语和格言中被规格化。从而,交流可以在不同的人之间找到一些稳固的垫脚石。同样的功能也体现在典故、成语上。这是一些特殊的引文,特殊之处在于,这种引文被我们当作不需要其他引文来说明的引文。但,这种特殊的引文是基于印刷业极不发达的基础上的,或者说,是基于口语传统极度发达的基础上的。口语只在交谈中发生作用。而交谈和阅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不仅仅达到传递的效果。在交谈中更多的是形成一种即时生成的东西,而阅读面对的是一个成型的文本。在这个文本的两边,是孤立的作者和读者。现在甚至是连阅读都已经没落,更不用说成语、格言、典故这一类东西的没落了。互联网的发达并未促成交谈的复兴,原因还待探讨。但从一个明显的事实来看,就证明此点。网络造就的不再是引文般的习用语。而是一些毫无引文式意义的表达词,例如BT、雷等等,这些词除了本身以外,不指向外面。4、我把一个女人留在我的梦中。她是一个陌生人,我甚至记不清她的脸。实际上,用“记”是不对的,我或许可以记起一个大体的梦境,仿佛梦和现实在同一个我上相联结。在这种竭尽全力的记忆中,我成为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只是桥梁。庄子犯糊涂活该,谁让他把自我那么当回事,总指望它当主角。那个女人在我的梦里拥有各种细节。这个说法还是会引起误解,会让人误以为她只是我的捏造或者臆想。毋宁说,她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的梦里。只是因为在梦里我和她彼此陌生,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她的各项细节,所以我记不起。不知道,当然记不起。当然,她不知道她正在我的梦中,可那又有什么打紧?我也一样,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一个梦。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个诗说的倒不是一种相对性,说的却是世界的参差不齐。她在梦中正向我问路。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就醒了。我不知道在我的梦里她还会迷失多久,但我不担心她。我的梦是一个实在的世界,和我现在身处的世界一样实在。而实在的世界,总不会令人彻底迷失。只有世界之间才让人迷失。在我的梦里,假设她来不及向我问路,她还可以向别的人问路。在梦里,我对她而言是个不带恶意的陌生人。在梦外,我对她而言什么也不是。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对醒过来的我而言,她还有意义?人的可怕在于,可以创造一个世界,除了他最初进入的那个外。这些被创造的世界对创造者而言可以只是捏造而没有什么意义,但对那个世界里众多自生自灭的人而言却意义重大。那个世界对他们是毫无选择地扑面而来。每一个梦都是一个世界,但梦与梦之间并无衔接。我可以进入一个相似的梦里,但永远进不了一个旧梦中。梦对我来说同样是不可选择的。梦把我一遍又一遍的抛入一个新世界之中,怪的是,在每一次梦里,我从不感觉陌生。我没有造物者的新奇与得意。世界并不是我创造后我再进入,创造和进入是同时的。创造者实际上根本无法站在创造物之外观看与欣赏。自己开车以后,我老是会回想搭乘公交车或者徒步的情景。车仿佛把我和世界某种程度的隔离。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发明一种时空一体的汽车世界。但汽车载着我在同一个世界中穿行,我可以借此从A点到达B点。而世界的发明可以带我去哪里呢?它哪里也去不了,只让我进入它自己。诸世界之上,并没有一个大大世界。世界和世界之间,是彻底的隔离。那个在梦里向我问路的女人,或许正向我道谢。而梦里的我,根本不知道有一个醒来的我。世界这个词,意味着一入其中,便永陷其内。我,终于变成了一个鬼魂似的东西。
  •     对这本书做何等评价呢?我还真纠结。。本身就原文来说是非常具有原创、思想性的,可是谁叫我等不识德文,让众多译者好好的糟蹋了这本文选。可笑的是在最后译后记中编者还借用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的英译者阿什顿”我没有读,我翻译了“来给这本烂翻译擦屁股。更让人感到愤怒的是用了本雅明关于 《翻译者的任务》中对于”原文的成熟“与”自身语言的分娩的阵痛“来打最后的圆场,生生地把自己形象的比作了一位刚刚结婚没有任何分娩经验的孕妇!想到这我脑子里又闪现出每篇文章后面标注的各位译者的名字,本雅明就这样被众多国内学者给强暴了。。生下了怪胎。太惊悚了!扯淡完毕..提个建议吧,想了解本雅明思想的话可以买刘北成的《本雅明思想肖像》这个能让你更直观的了解他的轮廓。至于那些已经买了的同学们就读前面的序言就行。。不然你会提不起任何兴趣!我是没办法。。导师给我这本书要我读的。。哭逼了最后出于对本雅明的尊重我打四星。。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翻译的比较谨严,是一个不错的译本。
  •     2010-10-05;浏览了一遍。没觉得好。参见本雅明《启迪》一书的评论。
  •     翻译极差。
  •     没看完。难读,貌似是从英语转译?比启明还差 。99年版本,兰波还译成韩波的时候。
  •     外包装要改善
  •     读的太累
  •     所谓的天才大概确实就是这种,读着让人一边吐槽观点怎么这么的奇葩,一边又赞叹思想怎么这么的特别,觉得他写的我最不能认同的地方又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     还在研读过程中,比较深奥的书。
  •     就不抱怨翻译问题了,即便是最糟糕的翻译,它也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只因为作者本身的了不起——正像诽谤无法诋毁诗人一样
  •     读过《讲故事的人》《单向街》
  •     作为经典论述,当然好。编选翻译也都上佳。
  •     丰富的,初步的,了解犹太人本雅明
  •     好无语,好难
  •     老师说,女读本雅明,男读....嗯,咱班没男生?以后再说
  •     本雅明除了工业批判的另一面,很难懂但是思辨空间的很大的一本书
  •     单向街
  •     部分篇目翻译有点问题,封底显眼位置就有错别字神马的。。但是无法掩盖我对本雅明的热爱!
  •     说卡夫卡的读不下去,说歌德的只能读前半部分,最后的文本如单向街哲学史论纲,对其句式语气不感冒。但,读过的,能接受的部分都让人大获裨益。每个句子都是金句,值得咂摸。奈何我功力并不深。
  •     难
  •     我记得好像就把单向街看完了。
  •     无印象。
  •     隐晦,渴望让叙述自己走远就要冒风险
  •     我读的是1999年八月第一版的。
  •     講故事的人
  •     再版,继续害人
  •     技术/工业批判的老问题,放在时间坐标中阐释,从Jetztzeit(当下)赎回过去,反对铺陈的空洞、匀质历史主义进步叙事,呼唤一种“新天使”(新历史唯物主义)。
  •     收入了本雅明的重要作品,不过我只是为了《单向街》买的。
  •     翻译成问题,如果翻译好一点会好很多。
  •     其实翻译的还行~~
  •     这本书里面的《历史哲学论纲》好读一些~PS也只读了这一篇,这样也标是不是有点脸皮太厚了……
  •     第一次使用添加^_^
  •     瓜艹得劲。
  •     最近在看一个画家写的随笔集《讲故事的人》,然后就觉得肯定之前也看过同样名字的一本讲理论的书,原来是本雅明写的。
  •     研究必读
  •     讲故事的人
  •     德国读书人的扎实阅读架构
  •     《历史哲学论纲》 【一旦接受了诗一样的论述方式,还……挺带感的?
  •     雖然Benjamin剛好早生一百年,大概自己也會選擇和他當年一樣的生活方式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