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观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现象学的观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9月
ISBN:9787010062396
作者:[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页数:105页页

作者简介

《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胡塞尔文集第2卷)作者认为:哲学和科学相比;有着自身的研究对象。它因对认识论的反思而产生,因而是一门绝对意义上的关于存在之物的科学。过个绝对的存在之物就是隐藏在变动不居的科学对象之中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自我的纯意识。要认识它,必须根据绝对存在的意向,先用“先验的还原法”,将前人留给我们时间接知识和当下获得的直接知识抽象掉,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的个别的失天设定(也可以用“意识流’的概念来表示),然后再进行“本质的还原法”,把个别的意识普遍化,从而就认识到绝对的真理。因而现象学是一种心理哲学,是一种认识论,是认识绝对的存农之物——“现象”的哲学。

书籍目录

编者引论关于第二版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 讲座的思路  A、现象学考察的第一阶段  B、现象学考察的第二阶段  C、现象学考察的第三阶段 第一讲  自然的思维态度与科学  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态度  自然观点中的认识反思之矛盾  真正的认识批判的双重任务  真正的认识批判作为认识的现象学  哲学的新维度;它相对于科学的特有方法 第二讲  认识批判的开端:对所有知识的置疑  根据笛卡尔的怀疑考察获得绝对确定的基地  绝对被给予性领域  重复和补充;对否定认识批判可能性的论据的反驳  自然认识之谜:超越  对内在和超越两个概念的区分  认识批判的第一个问题:超越的认识的可能性  认识论还原的法则 第三讲  认识论还原的实行:排除一切超越之物  研究课题:纯粹的现象  绝对现象的“客观有效性”问题  不可能局限于个别的被给予性;现象学的认识作为本质认识  “先天”概念的两种含义 第四讲  通过意向性扩展研究范围  一般之物的自身被给予性;进行本质分析的哲学方法  对明见性的感觉论的批判;明见性作为自身被给予性  不局限于实项的内在范围;课题:所有的自身被给予性 第五讲  时间意识的构造  本质把握作为实质的明见被给予性;个别实质和一般意识的构造  范畴的被给予性  符号性的被思维之物本身  研究领域的最广范围:认识中对象性的各种构造方式;认识和认识对象性的相互关系问题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文章的考证性补充 关于文章的构成 关于文章的考证性注释 人名索引第一版译者引言修订版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第一次系统阐明现象学基本思想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还讨论了认识的结构问题。由于胡塞尔把世界还原为现象、还原为自我存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内容概要

作者:(德国)埃德蒙德·胡塞尔 译者:倪梁康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重要的著作 有:《算术哲学》(1891)、《逻辑研究》(1900~1901)、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 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1929)、《笛卡尔沉思》(1950)、《欧洲科学的危机与 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1959)等。 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 3个时期:前现象学 时期(1900年以前)、现象学前期(1901~1913)和现 象学后期(1913年以后)。

图书封面


 现象学的观念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胡塞尔的文字一直以来以晦涩难懂著称。这本作为其思想的导论性文章,论述层层细微,步步深化,无不凸显出胡塞尔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做人态度。而作为译者的倪梁康,不知道能否用“”化腐朽于神奇“一词来讲,将此作雕琢成了一幅散文式的图画,优美而可亲,敬仰。
  •     观察,陈述?在科学那里是一种“正确的”方式,但哲学并不这么看。科学是不关心“能不能被陈述”的问题的,在哲学这里这种思维被称之为“自然思维”,而哲学,研究的是自然思维“自然能不能被自然思维观察陈述”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思维”。它是对自然思维的一种反思。翻阅各个历史上探索“本质”的著作,不难发现,所谓“理性”以各种形态,无所不在,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强调所认知的是“无须自证”之物。在柏拉图那里,它被称之为“理型”,是一个简单的用于描述、认知宇宙的框架;在克里希那穆提那里,它被称之为“纯然状态”,一种不影响外物的自在状态;在戈雅的绘画那里,理性是各种邪恶的防护体。英语的理性一词为Reason,又意为“原因”,本身就不需要再进一步解释。在汉语里,这纯粹就是一个泊来词汇了,东方思维似乎一直就习惯于“模糊的”、“朦胧的”态度,以至于并没有一个相似的词汇可以描述“理性”这一状态。无论是其它的“理型”,还是“纯然”,都不是我们日常能用上的词。所以东方思维在基于概念的上层出现的是“清谈”和“玄学”,而西方在基于概念上出现的是“形而上”和“现象学”。接触胡塞尔的《现象学概念》是因为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之中有太多的知识空白。阅读《现象学概念》又发现依然存在着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空白。据胡塞尔在书中所言,现象学思想主要是基于康德而发展。此前阅读托马斯·泰勒的著作也是卡在康德思想介绍上。但我还是打算先记录目前的阅读理解轨迹。现象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简单来说,它研究的对象是认知与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它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认知究竟是否真的具备“可知性”,现象学认为,认知是一种“给予”,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一种“给予行为”。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颜色。汉语中说“蓝色”,英语中说Blue,西班牙语说Azul,见过蓝色并且知道“蓝色”的人会明白“蓝色”所代表的颜色,而不懂英语的人可能不知道Blue代表什么,但一旦说Blue并且指着一个蓝色物体时,他会明白Blue代表什么,但从来没见到过任何蓝色的人也许听说过蓝色这个词并且知道其存在性,但他并未真正认知到蓝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比如说瞎子,单凭借词汇是无法让他们真正“认知”。这就足以说明,“认知”和“存在之物”其实是分离的。是认知主体“给予”了这些认知到“存在之物”。所以疑问就出现了,即使是一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但真正要拿出一个有力的证明,即要表明这些认知是“理性”的,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更进一步抽象出来说,在表明“理性”之前,我们首先就要确证事物本身就是“可被理性认知的”,即理性认知可能性:我们的思维活动是如何正好和事物本身的规律发生一致?胡塞尔提出了“先验、还原”的模式,将所有认知重新投射到存在之物去验证其真实性。这基本上是现在绝大部分科学研究的模式——从理论到实践。有趣吧?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现象学几个更有趣的例子:1.时间构建的需要被验证的部分:回忆。我们如何验证回忆是否与当初事实偏离?2.纯粹想象:我们可以想象出一种全新的颜色,但它是否真的能够存在?在古代东方思维中物质是“连续不断”的,在古代西方思维中物质是“有间隙的原子组成”的,谁才是和真实一致的?3.存在与本质:蓝色物体是真实“存在”的,但蓝色光的频率是一种数字,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联系?我们该不该联系起来?4.直觉:固定的思维模式,它的“断言”和最终发生的事实偏差度多大?5.符号思维:在计算2 X 2 = 4的时候,为什么它与今天的天气无关?这是否说明思维活动在某些过程中具有“界限性”?为什么?现在回过头来想想:理性是可确定的吗?
  •     凡曾涉足现象学领域,尤其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人,对现象学还原这个词都不会陌生。现象学还原在胡塞尔那里具有两个含义,其中一个含义等于现象学悬置(epoche),另一个含义是先验还原的含义,是要还原到先验主体性上去。现象学悬置的目的在于从自然观点向现象学观点的过渡。它意味着使那个规定着自然观点本身的普全存在信仰失效。然而只是如此并不足以建立一个真正的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哲学,它虽然提供了对抗相对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一种方法与途径,然而这种方法本身并未得到彻底的建基,就其基础的牢固性上来说,按照胡塞尔本人的话讲,这里还仅仅是“和心理主义在明见性的解释上发生了分歧”。由此现象学还原到先验主体性上去的任务,亦即先验还原的任务就是必然的,是由现象学悬置而来的深化、彻底化。而这本小册子就是论述了胡塞尔走上先验还原道路的心路历程。而从现象学悬置到先验还原过渡的部分,则在于本书的第二讲。我认为第二讲里两种内在和超越的区分是理解这本书的关键。两种内在和超越的区分对应于在后面数讲中频繁出现的实项的和意向的区分,这组区分在大观念里发展为意向活动和意向相关项的区分。我认为如果理解了这里实项的和意向的区分,那么对胡塞尔哲学中先验主体性的理解就不会错太多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和英文版对照了一下,以第二讲为例一些地方有出入:1,第二节大意差不多,但句子形式大相径庭;2,第八节英文是Examine the essence,中文是“直观到本质”;3,第十节的那个括号中说的完全是两个东西了;4,第八节,中文说“不仅仅是在”,而英文中没有“仅仅”一词,有没有这个意思就完全不同了;5,中文中“对象”、”客体“、”客观性“不分的地方,英文中大多都是objectivity。6,第20节最后一句,中文为“而不是更普遍地将一般认识的本质问题看作认识批判的主题”,英文翻译过来似为“而不是给予像这样的认识的本质的问题作为它的主题的一个更普遍的描述”;还有附录三的第二段中“不处在叫作超越的客体的客体领域中”,英文翻译过来只是“处在超越的客体领域中”。
  •     没对照其他译本,感觉译者还是挺牛的
  •     读一遍,自然思维与哲学思维
  •     是学习现象学很必要读的一本书,全书精炼
  •     是现象学的基础读物,质感很好,
  •     这个版本买来读蛮不错,用来上哲学系的选修课用的,感觉蛮好
  •     读不懂…
  •     外观很好,包装精致,放心买吧
  •     全部理解的话孤一定会瘦五斤下去的!
  •     著名的不爱好好讲话的哲学家,即便是讲座稿都同样不容易读。胡塞尔在五篇讲稿中着手澄清绝对的明见性和绝对的被给予性的含义,以此拒斥心理主义和怀疑论者,并探讨了如何以现象学的科学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把握,干货满满
  •     我想说翻译实在是不容易,虽然看中文版真的看不懂。。还是听老师讲听懂的。
  •     书的内容深刻的让人感觉云里雾里的,这不是作者的错,而是我缺乏哲学史的相关知识和时代命题的感受力。
  •     两种态度的区分 实在实项的区分
  •     现象学的普及读物!
  •     1、胡塞尔意义重大
    2、其哲学至今最核心的部分至今未知
  •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道路略显纠结,世俗时间的论述可能是先验\超越论还原的小径分叉。是书之重要在于其超越论现象学还原观念的提出与对象构造思想的提出,而后者尤为甚之。两种内在的区分,亦即实项的(reell)内在与绝对明见性的被给予,不仅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一般性,而且扩展到认(意?)识对象,或可谓体验或意识的意向内容?所有纯粹现象的总和构成意识,因而现象学也可称为意识论,即关于纯粹意识的学说。双重内在意义的区分顺势导出了意向性概念的提出。笛卡尔的经验自我、康德的底线,是胡塞尔走出抑或走歪的本质直观(观念化)新衢?而后期主体通性的开辟则终于摆脱了认识论上的唯我论。然而人的问题还是一般的问题在演化、过程中可曾有真正的解答?至少当代哲学主流是不看好的。可这岂不(大概)正是胡塞尔所毕生追求的唯一问题?
  •     译著都很难懂啊~·
  •     是学习胡塞尔现象学的必读书,篇幅很小,只是四五个讲稿,但因为较为简略,所以会感到在不少地方存在很多疑惑,最后能再结合纯粹现象学通论来读。
  •     文虽短,看起来也很蛋疼啊。
  •     理论讲的透彻,观点鲜明,有利于促进思维提高。
  •     没读懂
  •     这本小书是胡塞尔对自己思想的一个导论,从而也是对整个现象学运动的导论。不过由于运用了一些在别处不常见的术语,想要无障碍地理解还是需要一些介绍或解释。书本身的内容极具启发性,整个现象学的张力几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
  •     相较于1984年的译本,这一个译本更符合原意,不过有些词还是不太好译。。
  •     牛但没懂但狂背得了A
  •     现象学最难懂 不过确实有趣
  •     《现象学的观念》收集了胡塞尔所作的五篇讲座,但胡塞尔关于现象学的基本思想都已经囊括在这五篇讲座当中了。同时,作为讲稿,这本书的文字相对简单易读,因此适合作为现象学的入门读物。
  •     我不喜欢胡塞尔,对现象学无感,但是却很喜欢海德格尔。这有点麻烦,毕竟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现象学……
  •     胡塞尔的书不是那么好读懂的
  •     好书,文论哲学之一种方式
  •     认识何以可能呢?
    既然内在之物不需要被认识,而外在之物又不可能被认识,所以——“认识”其实是不可能发生的。
    呵呵呵,这可真是一本令人轻松愉快的幽默读物呵!
  •     现象学的纲领,胡塞尔哲学的里程碑之一。简洁明了的五篇演讲,将现象学的目标与核心交代清楚。对于胡塞尔一生坚持建立的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通过这篇文章能够感受到其目标之远大,见解之深刻。悬置判断与现象学还原两个重要的方法的提出,也给现代西方哲学点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了解现象学,了解胡塞尔,就应从这里开始。
  •     要是不读扎哈维的现象学导论,根本就不知道在讲什么。
  •     很开人思维,喜欢这样的认识论,笛卡尔和康德的同时解析是读这个文章最大的收获,我觉得里面的分析语言和国外文字有关。这本书已经被我吞在肚子里了!
  •     太好看了,年轻人必读十大经典,相见恨晚,完全解答你心中的疑问
  •     还需再读几遍。
  •     暑假集训,还是不知不解,好难啊。
  •     如莎士比亚所说,一袋沙子里只有一粒麦子
  •     必备的书!
  •     书是好,只是自己静不下心来看
  •     此书文风简洁,深入浅出,较之《观念1》更为通俗易懂,二书可相互参看。
  •     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到现在3年多。重读用了2天时间,还是感觉好多地方拿不准。比较艰难的100多页。
  •     脑袋疼
  •     四年以后抓起来发现竟然基本还能读懂,欣喜不已……
  •     没有时间《观念1》的朋友看看这本就差不多足够了
  •     深入的挖掘西方哲学各流派,这本书搞出了名堂
  •     经典的书籍了!
  •     我会努力用功的
  •     妈妈呀,舒茨是个坑……
  •     噢,不懂。
  •     果然演讲稿就是简单易懂,感觉胡赛尔一辈子的工作都只是“如筏喻者”,但后继者却没有用这筏子渡海,而是用到其他地方去了。
  •     值得深读...
  •     如题,类似的著作还有《现象学的基本问题》,选编于《共主观性的现象学》(胡塞尔文集第五卷),不过还没出版。
  •     在弢同学的导读下
  •     可以说,现象学是当今汉语学界的显学了。本人也是对之兴趣颇深。可惜学力太浅,不懂原文,此时,只有译文方能解我读书之渴。别的就不多评论了,
  •     。。
  •     胡塞尔很重要的著作
  •     一本哲学书,不过比起佛教的唯识宗的体系就要差的远了!
  •     胡塞尔是一们西方哲学大师,一位划时代的思想家。他告诉人们,站在哪里看这个世界,才是本质的看。
  •     什么看没看懂的,仔细读就看懂了
  •     为了引用,仅仅仔细看了第二讲的德文和英文,读中文的时候就发现不太通顺,意思有相反的还有漏掉的(第二讲第2、3段尤其)。不知道为什么倪老师翻的书而且还是修订版会有这样的问题
  •     大过年的,何苦来着。
  •     应当了解一些现象学知识
  •     很喜欢现象学,很好,参加价值很大
  •     好书,值得一读,快去买吧
  •     这是门径
  •     还没开始看 不过看过另外一些书 满是深奥的 加油好好看
  •     读了两遍。第一遍非常艰难,第二遍感觉大致读懂了。
  •     胡塞尔在这部著作里系统讨论了现象学的各种问题,篇幅不长,读起来较容易,非常好的一本大师之作
  •     大师之作,需要慢慢品味
  •     书很好,就是内容看不懂
  •     很棒的哲学书,不过不容易懂。
  •     感觉胡塞尔在做和康德一样的事情,都是通过认识批判寻找知识绝对的基础,只不过康德只批判认知思维,胡塞尔却想把全部意识活动都囊括到研究中。可是后期胡塞尔却从认识批判转向了类似存在哲学的研究,这是不是可以看做是近代性向现代性的转换在一个哲学家身上的反映?
  •     现象学简直是我修习西方哲学道路上的一个跨不过去的坎儿…和胡塞尔上辈子绝对有仇。
  •     拿着讲疏也看哭了,太虐了。
  •     修订译本,文集版,很好
  •     原来是正规的文集,以后会再买几本,好好学习现象学!
  •     回到事实本身
  •     挺好的一本演讲稿,介于Husserl本质还原和鲜艳还原思想之间的作品。但是第一遍的时候感觉很吃力。
  •     就是内容少 哎~不过瘾啊
  •     反复强调的是现象学的还原与本质直观.没有体悟到现象学的先天与康德的先天有何区别.
  •     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基础性著作
  •     还原与构造
  •     非常好的小册子。。。倪老师的引言对于理解非常有助益。。翻译自不必说。。
  •     小观念神烦
  •     读前言后记书评,正文就翻翻,我不深究…
  •     就是第一遍根本没看懂
  •     本来是想买胡氏的《现象学》,可是竟然没有,很郁闷,只能买这本了,感觉也不错!但是还是觉得看原著比较好
  •     观念踏在大地之上,如行走于细砾白沙中
  •     囫囵吞枣
  •     深入 语言的极致发挥 描述的山穷水尽
  •     入门级的著作,想要了解胡塞尔,这是不能绕开的。
  •     胡塞尔的书,没什么可说的了。
  •     105页啃了一个礼拜.........奶奶的!我看不懂!!!!
  •     中译可供参考
  •     书本装帧精美,印刷质量好,学习现象学一定要看啊
  •     啃过一次,可以去死了。
  •     开垦之书,到第五讲把内时间与明见性连起来,才能够理解关于"直观"课题的可能性,但最后罗列的目标让人头疼,看起来很保守。
  •     翻译水平一般,读起来费劲
  •     了解胡塞尔现象学基本观点的必读书籍之一。
  •     1,翻译者80%烂,仅通“纹理”,本身无领会!2,没有将古希腊、基督教哲学、前现代、后现代的西方基本思维“命题”进行延展式纵横梳理。3,巴别塔正可能通过“翻译”而增高。研究西方后现代艺术可以从直觉入手,“经验性”的把握要领,再反嚼后现代哲学,味道就出来了。不能领会西方后各现代艺术极其情绪、思维、形象内发“基因”的中国西学哲学家是伪大的,可以百事不爽!!!
  •     跳过导读直接读这个实在是……回学校了还是要把导读找来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