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通史(7)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西方美学通史(7)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1
ISBN:9787532119530
作者:朱立元
页数:972页

作者简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九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三编 变动、成就时期
引言: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美学的新趋势
第二十二章 原型批评美学
第一节 原型批评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二节 弗莱的原型批评美学
第三节 原型批评美学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第二十三章 结构主义美学
第一节 结构主义美学的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
第三节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引言:六十年代以后西方美学的新趋势六十年代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复苏,“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建立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进入后工业社会。    西方美学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又经历了一个剧烈的变动,对前一时期的西方美学进行了重大的反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结构”到“解构”。结构主义思潮早在三十年代布拉格结构主义那里已经萌芽,法国结构主义思潮五十年代已逐渐发展起来,列维一斯特劳斯和巴特的结构主义观点已初步形成;但是,直到六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美学才达于鼎盛,并作为自觉的对手,完全压倒存在主义而雄踞霸主地位。结构主义把文本作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环节来看待,认为任何文本背后都有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存在,这一思想同系统论思想相吻合,已显示出新的特点。但是,随着1968年西欧学生造反运动的发生,西方社会结构受到猛烈冲击,七十年代以德里达、福柯、拉康、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潮迅速崛起,以横扫一切的气概批判西方全部形而上学传统,特别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以取消一切“中心”,消解全部“结构”为旗帜,颠覆西方传统文化。不少后结构主义者如巴特等也转向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反戈一击。美学也经历了这场剧变。    第二,从作者、文本到读者、接受。六十年代以前,美学和文艺研究一向以作者、作品为主要对象,特别是结构主义完全集中于文本研究,切断文本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六十年代起解释学、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等美学思潮先后兴起,把传统关注的重点一下子转移到读者、接受方面。这一重大转折的结果,是导致对文本意义的探讨从确定趋于不确定,从绝对变为相对,从单义变为多义。这种非“中心”化的特点同解构主义遥相呼应。    第三,从分析美学到后分析美学。分析美学从语言分析入手,以澄清语词概念为目标。否定传统美学对美的本质等的探讨,走向美学的取消主义。六十年代以后分析美学的基本观念未变,但是增加了建设性,克服了取消主义:(1)研究课题集中到艺术本体论上;(2)用折衷主义取代了取消主义;(3)对传统艺术和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艺术采取一视同仁、全面包容的态度。迪基的“习俗论”及古德曼、布洛克等后分析美学家的思想都体现了这一趋向。    第四,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美学影响日益扩大。后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高举社会批判旗帜,提出“反艺术”理论,与西欧造反运动相呼应;当代英、美新一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批判吸收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从分析美学到解释学、接受美学等各家理论的基础上,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增强了活力,扩大了影响,目前仍在发展之中。    这些新趋势、新特点,乃是六十到八十年代西方美学的基本走向,它们反映着当代文化的意义不确定、无中心、多元化的特……

章节摘录

书摘    原型批评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批评流派,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诺斯洛普·弗莱。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在批评实践中,原型批评美学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该流派的批评家们强调作品中的神话类型,认为这些神话同具体的作品相比是更基本的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分析、阐释和评价作品。原型批评美学在本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高潮,对文学研究(尤其是在中世纪、文艺复兴研究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奎林等人在《文学批评手册》中把原型批评理论列为当代文学研究四个主要方法之一①;韦伯·司各特也将之归入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主要模式之一②;特别是有世界影响的美国文论家、美学家韦勒克认为,原型批评曾一度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和精神分析批评在西方文论界起过“三足鼎立”的作用,“是仅有的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①。然而自七十年代以后,原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随着结构主义批评的兴起而逐渐失去其影响。近年来国内外文学界有人试图从其他角度对原型批评美学进行重新解读、阐释和重构,研究它与文化研究及其他当代批评理论的关系,尤其是其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及其对当前颇为流行的文化批评的启蒙影响等问题,这说明弗莱及其原型批评理论对于今天的文学、美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书摘1三  法国结构主义美学发展概况    结构主义美学、文论并不是法国所专有的,然而,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在全世界产生的影响则集中在法国,因此,这里着重介绍法国的结构主义美学的概况。    从美学和文论史看,法国结构主义是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的逻辑延伸。二十一三十年代,原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雅各布森移居布拉格之后形成的布拉格学派,一方面仍将文学“形式”作为研究重点,另一方面又开始研究远为抽象的文学“结构”,它是从俄国形式主义发展到法国结构主义的中介。    “二战”后,布拉格学派因其“形式主义”的性质而受到批评,1950年该学派解体,好些成员又移居到德、法等国,给西欧学术界带去了新的思想。雅各布森吸收了索绪尔的观点,并与列维一斯特劳斯一起发展了结构主义思想。列维一斯特劳斯在雅各布森主办的《言词:纽约语言学集团杂志》上发表了《语言学结构分析与人类学结构分析》的著名文章,建立了结构人类学理论,并正式运用了“结构主义”这个名词。他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解释其亲属制度、图腾制度和神话故事,为结构主义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他对萨特存在主义的批评,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中心已迁移到法国。    法国结构主义的崛起不仅在于它对存在主义的有效反拨,而且也在于它涌现了一批理论上的优秀代表人物,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在六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涌现了前、后“四子”作为突出代表。“前四子”是列维一斯特劳斯、米歇尔·福柯、路易·阿尔都塞和雅克。拉康;“后四子”是罗朗·巴特、A.J.格雷马斯、茨维坦·托多洛夫和克劳德·勃瑞蒙。前、后四子共八人,其中,前四子加上罗朗·巴特,被人称为结构主义的“五巨头”。    其中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人的无意识活动,他潜心研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由于不满于前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种种阐释,撰写了一本长达九百页的心理分析专著《著作》,一时间轰动巴黎。他认为无意识结构与语言结构相类似,强调无意识就是主体与他者的交流,他把结构主义的方法运用于心理分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过也遭到了许多指责,不少学者认为他对弗洛伊德的研究同样是曲解了原意。    罗朗。巴特是结构主义的一位风云人物,他把结构主义的方法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探讨悲剧及悲剧作品的起源和美学意义,并且进一步探讨文学作品的起源,探讨结构主义的叙事理论。他同时也是法国“太凯尔”集团的领袖,为数众多的青年学子聚集在他的周围,讨论文艺批评方面的问题,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集团。托多洛夫是结构主义诗学和叙事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格雷马斯用结构主义方法对于叙事语义进行了严谨、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著名的“角色模式”和“语义方阵”等理论,在法国文艺批评和美学界颇有影响。    结构主义者中,对于叙事特性与一般属性研究最为深入的是热拉尔·热奈特(Genere Genet,1980—  )。热奈特早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在该校和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院任教。他对结构主义的最大贡献,是《叙述的方式》一书中所建立的“关系学”。他同其他巴黎结构主义同行们一样,把语言学方式运用于叙述文体。在他的语言诗学研究中,大量采用语法修辞的现成术语,并加以改造和界定,甚至连语法学上关于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这三大范畴,也被纳入了他的理论之中。同时,他和其他结构主义者一样,重视“层次”的研究。他认为整个叙述文本大致分为三个层次:(1)叙述呈现的表层;(2)未经叙事安排的故事内容层次;(3)叙述行为。热奈特把叙事现象的技术性问题涵盖在几个范畴之中,以此来探讨叙事文本的变化。这些范畴所处理的其实正是这三个叙事文本层次中所显现的某些内在关系。    这些范畴主要是:(1)“时间”,处理“故事”里的时间与“叙述”层上的时间两者间的关系和异同;(2)“方式”,处理对现实模仿的形式,以及其中涉及的观点问题;(3)“声音”,处理叙述者与所叙述的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叙述者与读者地位的差异。    这种对叙述结构层次的强调,也自然反映在他对叙述关系的强调上。他首先考察到任何叙述都必须具备两大条件:第一,它必须讲故事,没有故事就不是叙述;第二,它必须由某个人讲,否则它也不会是叙述。因此,作为真正的叙述必须显示出三方面的内容:叙述活动、叙述方式和叙述内容。这三大内容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每一内容都以另外两大内容的存在为前提。但相对来说,他又更加重视“叙述方式”,按他的说法,这个方式就是讲述故事的口头或笔头形式。叙述的方式作为一种关系结构,直接受其他关系的影响。    热奈特的叙述“关系学”,严格地说,是通过具体的作品对诗学的研究,也是对独立文本的阅读和批评,他的很多具体评论,打破了诗学与批评的截然划分,有很大的灵活性。    热奈特叙事理论,尤其重视叙事者的问题,他对叙事者的研究继承和发展了托多洛夫和巴特的理论。他在《叙事的方式》中,对语式和语态的分类加以辨别、正名,否定了普洛普、托多洛夫等人所采用的“视角”、“视野”,“视点”等概念,而改用相对抽象的“聚集”。他认为叙事作品所选择的视角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叫做“非聚焦或零聚焦”,即叙述者所说的比任何人知道得都多。这个叙述者类似无所不知的上帝和神,他的眼睛无处不在,对于他,历史和未来都毫无隐瞒,无论是旧时出现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还是穿梭跳跃在不同的时代,在他看来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古典叙事作品一般属于此类。第二类,取名为“内聚焦”。它又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固定式、不定内聚焦和多重内聚焦。这三种形式是以视点的变和不变划分的。第一种形式的叙事角度一直不变,典型的例子是《梅西所知道的》这篇小说;第二种形式的叙事角度随人物的变换而变化,各个人物看到和讲述的大都是不同的事件,从而扩大了有限视野,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第三种形式的叙述角度也是随视点人物的改变而改变,只是它让不同的人物从各自的角度讲述同一事件,这种手法能产生立体效果,使读者对发生的事件有更为完整的看法。严格意义上的内聚焦作品并不多见,同视角、内聚焦的技巧被詹姆斯以来的西方小说家普遍采用。这种技法的采用带来了大量的意识流文学。第三类,叫做“外聚焦”,即叙述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但不进入人物意识,也根本不想对他的所见所闻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在这类叙事中,单纯描写的话语越来越少,传递行为的话语越来越多,这种近似客观的外聚焦叙述方式在西方现代小说中屡见不鲜。    由此可见,叙事体作品中叙述者是不可忽视的首要因素,他的变化影响作品的结构及其美学效果。叙述者运用不同的叙事方式绝非是简单的形式问题,它与作品的内容不可分割,属于整个作品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热奈特叙事理论的贡献所在。    戈德曼继承了皮亚杰的方法,并汲取了卢卡契的“物化思想”,在美学领域里,他虽不及卢卡契名声显赫,但他的思想对萨特等人形成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趋向发生了直接的影响。……

图书封面


 西方美学通史(7)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