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柏拉图对话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4-07-02
ISBN:9787100036146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页数:780页

作者简介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译者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书籍目录

欧悌甫戎篇
苏格拉底的申辩篇
格黎东篇
卡尔弥德篇
拉刻篇
吕锡篇
枚农篇
裴洞篇
会饮篇
治国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十
巴门尼德篇
智者篇
附录
苏格拉底、柏拉图传
亚里士多德论柏拉图 附:亚里士多德论苏格拉底、柏拉图
王太庆论柏拉图哲学和翻译问题
柏拉图关于“是”的学说
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
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
论翻译之为再创造 附:论翻译之为再创造(初稿)
希腊哲学术语的翻译问题
希腊专名的译法
学和思

编辑推荐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柏拉图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第一部分是柏拉图对话12篇的译文;第二部分是作者的论著,其中既有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也有作者翻译经验的总结,对翻译理论问题的探讨。

前言

汪子嵩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太庆的这些翻译和论著都是他在近十几年中写成的。他对自己的写作非常慎重,总是要一改再改,精雕细琢之后才拿出来发表。他的这些译文和著述中绝大多数是在他1999年11月因病突然去世后,我们从他的遗稿中整理出来的,属于他工作的未定稿,如果他健在,一定还要反复加工的;既然他已经不在,我们无权作任何改动,好在他自己写的稿子每一页都很整齐清楚,可以按原稿付排。    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被各国人民广泛阅读,已被译成各种语文,如英、法、德、意文都有他的对话全集的译本,而且不止一种,各单篇对话的译文更多。相比之下,中文译本就显得太少,至今没有译出全集,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对话还没有翻译。    太庆在《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文中概述了中国从汉唐以来翻译外国经典著作的历史,他认为近代从严复开始翻译西方哲学著作,经过“五四”,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翻译工作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情况也是这样。    民国初年郭斌和、景昌极两位先生开始翻译柏拉图对话,陆续在《学衡》杂志发表;《学衡》是反对当时新兴的白话文运动的,所以他们也采用严复式的文言文翻译。从景先生的译序中看到,他主要根据的是B.Jowett的英译本。1933年集成《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出版,五篇对话是:《自辩篇》(Apology)、《克利陀篇)(Crito)、《斐都篇》(Phaedo)、《筵话篇》(Symposium)和《斐德罗篇》(Phaedrus)。全书“序”中则说译后又取各英文译本及希腊文原本校阅,校阅者是吴宓先生。他们将柏拉图的主要术语Idea音译为“埃提”,将Doctrine of Ideas译为“埃提论”,景先生则译为“理型说”。但是到了1985年由郭斌和先生和张竹明先生合译的《理想国》出版时,已经采用现在通行的白话文翻译,文字流畅可读,和六十年前郭先生的译文对照,是完全不同了。《理想国》在1921年曾有吴献书先生的译本,也是用文言文译的,1957年为了读者需要,商务印书馆曾经重印,到1985年才有了现代语文的译本。郭、张先生的译文是根据Loeb古典丛书希、英文对照本和牛津版Jowett & Campbell的希腊原文,并参考多种英文译本译出的,他们将Idea译为通行的“理念”。由此可见,六十多年来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既发生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化,又有从主要根据英译本翻译到主要根据希腊原文翻译的不同。    1932年出版了由张师竹初译、张东荪改译的《柏拉图对话集六种》,虽然仍以文言文翻译,但已比较接近白话文。张东荪先生在“序”中说:张师竹先生完全根据B.Jowett英译本翻译,而他自己参考各种译本,主要根据Loeb古典丛书本的英译,对原译改动处占十分之七八,并加了许多笺注。“余于是知译事之难矣。”他认为译书“必先具备三事:一日文字之知识,二日学理之知识,三日须能循守著者之思路”。所以他的译文比较严谨。他们译的六种对话是:《欧雪佛洛》(Euthyphro)、《苏格拉地之辩诉》(Apologia)、《克利托》(Crito)、《菲独》(Phaedo)、《普洛他过拉》(Protagoras)、《曼诺》(Meno)。    严群先生多年从事柏拉图对话的翻译,1963年整理旧译,出版了《泰阿泰德、智术之师》(Theaetetus,Sophista),这是柏拉图后期哲学思想的两篇重要对话,前一篇讨论认识论问题,后一篇讨论本体论问题,提出“通种论”思想。由于严先生年老多病,至1983年才又整理出版柏拉图早期的三篇对话《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Euthypron,Apologia,Criton)。严先生是严复的后裔,他继承先祖的译风,也用文言文翻译,不过他的译文中已经掺进一些白话文词句了;而且他不像严复那样,在有些地方采用意译转述的方法,而是按照原文逐句翻译。严先生主要根据Loeb古典丛书的希腊文,并参考其他多种英文译本译出。对于希腊的人名地名,他不同意一般流行的根据从希腊文译为现代欧洲语音翻译,主张“悉从希腊原字翻音,并结合汉字四声,以求准确。”    1944年出版的陈康先生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是一部有学术价值的翻译作品。这篇对话是柏拉图后期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二千多年来学者对它的内容一直有争议,被称为“最大的谜”,西方学者对这篇对话一直没有作出能前后一致贯通的解释。陈先生根据他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关“分离”问题的深入研究,对这篇对话作了创新的解释。陈先生是根据J.Burnet校勘的希腊文《Platonis Opera》本译出的。他通过翻译详细说明他的解释观点,因此对柏拉图的原文,他采用直译,另外加写了数量上数倍于原文的注释,从文字的校勘、词句的释义,直至内容的评价,特别注重其中论证步骤的分析,将前后两个部分的关系解释清楚了。但也因此读者如果不看注释而只读直译的原文,是无法看懂的。陈先生在“序”中说明了他译注的目的和方法,并且对严复提出的译文要“信、达、雅”的原则,提出了评论。陈先生在书中对柏拉图的主要术语提出了新的译词,如将Idea译为“相”,将estin译为“是”。陈先生的这部译注对太庆影响很大,不但引发他研究柏拉图和希腊哲学的兴趣,而且他后来进行哲学研究和翻译工作的态度和方法,可以说主要是遵循陈先生指引的方向的。    1963年出版了朱光潜先生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他译了《伊安篇》(Ion)、《理想国》第2—3卷和第lO卷、《斐德若篇》(Phaeclus)、《大希庇阿斯篇》(Hippias Maior)、《会饮篇》(Symposium)、《斐利布斯篇》(Philebus)和《法律篇》(Leges)中和文艺有关的章节等,共九篇。朱先生说他自己不懂希腊文,但将英文和法文几种译本对照后,认为以由布德(Bude)学会印行的希、法文对照的法文译本《柏拉图全集》为最好,他是主要根据这个法文译本,并参考其他英、法文译本译出的。以朱先生的文笔。译文当然是精美的。    我们看到:在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翻译柏拉图对话的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对这几位前辈的翻译,太庆都作了研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更重要的是太庆在他自己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对翻译工作形成一套理论看法。    1943年太庆考人西南联大哲学系,1947年太庆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贺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学名著编译会工作。贺先生强调翻译必须以研究工作为基础,规定要在译文前撰写导言,并进行讨论。贺先生对学生要求较严,太庆文章中提到过贺先生对他的批评。后来太庆说过:“贺先生既教了我哲学,又教了我翻译哲学的办法”……我的另一位老师陈康先生则从哲学翻译的理论上给了我们深刻教育,教我们把翻译看成一件严肃的事业。”(《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太庆对这两位老师的教导是一直铭记在心的。    1952年院系调整,将全国各大学原有的哲学系集中到北京大学。主要进行教师的思想改造。当时的西方哲学史组投有教学任务,教师主要从事翻译工作,编译一套《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陆续出版了《古希腊罗马哲学》、《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和《18世纪-19世纪初德国哲学》。主持这项工作的洪谦先生因为太庆年轻,精通英、法、德等多种语言,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将最后的审定稿子和编辑工作都交给他担任。太庆同时又和贺麟先生等一起翻译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也担任最后的统稿和编辑工作。在那些年里,太庆和贺麟、洪谦、任华、熊伟、方书春、王玖兴、齐良骥、苗力田、陈修斋、张世英、杨祖陶诸先生一起切磋讨论哲学著作的意义和翻译问题,往往争论不休;为了一个术语或一句话应该如何翻译,太庆常常去图书馆查找各种译本,寻求解决。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翻译工作(实际上也是研究工作),应该说是人生难得的机遇,太庆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在实际主持编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以及《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等著作时,他便驾轻就熟了。    经过五十年的工作,太庆逐渐形成一套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在《论翻译之为再创造》这篇文章中(这篇文章留有两份遗稿,不但文字上有繁简的不同,而且内容上也有差别,所以一起付印。),他概括为:    翻译的过程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步是从原文追索原意,也就是说,从原文的词汇和语法入手,找出原著的逻辑结构。译者如果是这门学问的外行,就必须以原文为出发点,小心地进而追出作者立论的道理,即客观存在的逻辑(并非个人的主观遐想),从而化不懂为懂,成为内行。第二步,是这位已经弄懂道理的内行译者设法运用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表达这个道理,即原著的内在逻辑,让读者明白它。原文的语言跟译文的语言不一样,译文不能照搬原文;但是其中包含的逻辑必然一样,否则翻译就是不可能的事了。每一种语言都以自己的特殊形式表达那共同的逻辑,因此译者既要精通外语,以便从其中看出逻辑,又要精通汉语普通话,以便恰当地表达出这个逻辑。而且外语中的专门术语,必须求得精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在汉语词汇中选用妥善的表达办法来表达它,如果汉语词汇中还没有现成的办法,需要增造新词,那也必须按照汉语构词规律从已有词素中选择合式成分来铸造,那样说汉语的读者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    这两个段落都是科学的活动。科学的活动是人类的创造活动。作者想出了道理之后,把它精确地表达出来,是进行科学的创造活动;译者虽然没有亲自想出这个道理,却仔细地学会了它,再把它精确地表达出来,这种科学的活动可以说是再创造。因而“信”和“达”都必须创造。    太庆认为决定翻译好坏的关键是两个,一个是逻辑,另一个是语言。译者首先必须对原著有相当的理解,了解原著所讲的道理。西方哲学著作都是重视逻辑的,一篇哲学著作有完整的逻辑结构,每个结论都是经由逻辑推理论证步骤才能得出的;译者必须分析研究,了解这些逻辑步骤,才是对原著有所理解。然后才是第二步,即将译者所理解的原著中的逻辑,用恰当的汉语将它表达出来。原著中的逻辑是客观存在的,用汉语表达的逻辑必须和原著的逻辑一致,如果译者没有很好理解,或是误解,甚至主观曲解,便不是好的翻译,因为原著的逻辑和译文所表达的逻辑在内容上应该是共同的,它们只是用不同的语言在表述形式上是不同的。所以除了重视逻辑内容以外,太庆特别注重翻译表述所用的形式——语言。他学习多种语言,对于语言学,从语法结构到语音都很有兴趣。他认为译者不但要通晓原文的语法结构,才能正确理解原作者的逻辑论证,更必须通晓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词汇以及习惯用法,才能将原著中的逻辑恰当地表述过来。他坚决反对那种认为译者只要懂得外语,能够将原著中的外文逐字逐句译成相应的汉语,便是翻译的看法,他将这种翻译比做小学生的“描红”。他认为一个好的译者在看懂了原著的内在逻辑以后,还必须再认真地开动一番脑筋,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汉语形式才能将原著的逻辑正确地表达,既要不违背不歪曲原著的逻辑,又要符合汉语的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因为西方语文和汉语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中国传统哲学不大重视逻辑推理,所以用汉语翻译西方哲学不像将德语译成英语那么简单,译者必须化功夫选择恰当的词汇和词句才能表达原意,并让中国读者能够看懂。而这一点又是翻译工作必须做到的,否则不如不译。因此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也是一种科学活动。太庆在文章中举了若干例子,是他经常提到的。    我以为太庆这些论述,既是从哲学方面,又是从语言学方面为翻译工作提供了理论说明,对我们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是有助益的。    三    太庆早期是研究笛卡尔的,我们在他的遗稿中还发现有1948年他对笛卡尔《谈谈方法》的法文原著的译稿,纸张早已发黄了。后来他参与翻译、统稿和编辑各种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的工作,遍及从古至今西方哲学史领域。但是到七十年代末,他经历了坎坷的生活,从宁夏银川回到北京后,他的兴趣已逐渐专注于古代希腊哲学。先是我和他要求商务印书馆的高崧先生,重新印行陈康先生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在校阅全稿时,将陈先生因限于当时条件,不得已把原来的希腊字均转写为拉丁字母的,都由太庆恢复为希腊文字。后来他和我合编《陈康论希腊哲学》一书,我想从他学习翻译工作,提出将陈先生的九篇英文著作先由我译成初稿,请他校阅。他看得很细致,纠正我不少错误,有几页错误较多,他为我重译再抄,我得益良多。    八十年代后期,太庆准备翻译柏拉图对话全集,但刚开始译了几篇他就停下了,因为他觉得有些关于柏拉图哲学的根本问题,还需要重新研究考虑。就我所知,那是有关柏拉图用的主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其中首先是柏拉图所说的idea和eidos,现在一般都译为“理念”,可是我们都记得陈先生早已说过:柏拉图时代还没有产生后来的“理(mtio)”的思想,而且它们也不是主观的“念”。在柏拉图的对话中,确有几篇曾将idea说成似乎是主观的概念,但更多的是将它说成是认识的客观对象,所以陈先生主张译为“相”和“型”。对陈先生这个意见,我们都是同意的,可是在我和几位同志编写《希腊哲学史》第一卷时,我总觉得“理念”这个译词已经为一般读者所习知,换成“相”容易产生不习惯,不如“约定俗成”,仍译为“理念”。我将这本书寄呈在美国的陈先生后,他回信中对别的没有提什么意见,但对“理念”这个译词,他一再指出是不妥当的。太庆批评我说:“约定俗成”实际上是“约定错成”。他将这句话写在文章中,不过没有说明他所批评的是我。我在《希腊哲学史》第二卷论述柏拉图哲学时,下决心将“理念”改译为“相”,就是他促成的,可惜陈先生已经看不到我纠正错误了。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另一个更普遍的术语einai(eatin,on,即英文being)。1987年我和太庆在《陈康论希腊哲学》的“编者的话”中说:这个术语陈先生最早按德译Sein音译为“洒殷”,后来有时译为“存有”、“有”或“是”;我们在陈先生写的中文论文中均保留他原来的译法,但在翻译他的英文著作时,均将being按通常译法译为“存在”。太庆对于这个办法是不满意的,他寻根究底,追到最初提出eatin的巴门尼德,对照希腊原文和各种译本,发现最早将这个词译为“存在”并引起误解的,原来是他自己。1993年他发表在《学人》第四辑上的文章《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中说明了这个过程:他在五十年代初翻译

内容概要

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太庆的这些翻译和论著都是他在近十几年中写成的。他对自己的写作非常慎重,总是要一改再改,精雕细琢之后才拿出来发表。他的这些译文和著述中绝大多数是在他1999年11月因病突然去世后,我们从他的遗稿中整理出来的,属于他工作的未定稿,如果他健在,一定还要反复加工的;既然他已经不在,我们无权作任何改动,好在他自己写的稿子每一页都很整齐清楚,可以按原稿付排。    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被各国人民广泛阅读,已被译成各种语文,如英、法、德、意文都有他的对话全集的译本,而且不止一种,各单篇对话的译文更多。相比之下,中文译本就显得太少,至今没有译出全集,而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对话还没有翻译。    太庆在《试论外国哲学著作的汉语翻译问题》文中概述了中国从汉唐以来翻译外国经典著作的历史,他认为近代从严复开始翻译西方哲学著作,经过“五四”,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翻译工作有较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情况也是这样。    民国初年郭斌和、景昌极两位先生开始翻译柏拉图对话,陆续在《学衡》杂志发表;《学衡》是反对当时新兴的白话文运动的,所以他们也采用严复式的文言文翻译。从景先生的译序中看到,他主要根据的是B.Jowett的英译本。1933年集成《柏拉图五大对话集》出版,五篇对话是:《自辩篇》(Apology)、《克利陀篇》(Crito)、《斐都篇》(Phaedo)、《筵话篇》(Symposium)和《斐德罗篇》(Phaedrus)。全书“序”中则说译后又取各英文译本及希腊文原本校阅,校阅者是吴宓先生。他们将柏拉图的主要术语Idea音译为“埃提”,将Doctrine of Ideas译为“埃提论”,景先生则译为“理型说”。但是到了1985年由郭斌和先生和张竹明先生合译的《理想国》出版时,已经采用现在通行的白话文翻译,文字流畅可读,和六十年前郭先生的译文对照,是完全不同了。《理想国》在1921年曾有吴献书先生的译本,也是用文言文译的,1957年为了读者需要,商务印书馆曾经重印,到1985年才有了现代语文的译本。郭、张先生的译文是根据Loeb古典丛书希、英文对照本和牛津版Jowett&CampbeⅡ的希腊原文,并参考多种英文译本译出的,他们将Idea译为通行的“理念”。由此可见,六十多年来对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既发生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化,又有从主要根据英译本翻译到主要根据希腊原文翻译的不同。    1932年出版了由张师竹初译、张东荪改译的《柏拉图对话集六种》,虽然仍以文言文翻译,但已比较接近白话文。张东荪先生在“序”中说:张师竹先生完全根据B.Jowett英译本翻译,而他自己参考各种译本,主要根据Loeb古典丛书本的英译,对原译改动处占十分之七八,并加了许多笺注。“余于是知译事之难矣。”他认为译书“必先具备三事:一日文字之知识,二日学理之知识,三日须能循守著者之思路”。所以他的译文比较严谨。他们译的六种对话是:《欧雪佛洛》(Euthyphro)、《苏格拉地之辩诉》(Apologa)、《克利托》(Crito)、《菲独》(Phaedo)、《普洛他过拉》(Protagoras)、《曼诺》(Meno)。…………

章节摘录

书摘谈话人:苏格拉底    昨天傍晚我从驻扎波得代亚的部队里回来,由于在外甚久,很想去看看我的旧游之地。因此我走进了金牛角力场,也就是女王庙的对面,在那里遇到很多人,虽然有些人我不认识,但是多数是熟人。他们看到我突然出现,就远远地跟我打招呼,有的在这里点头,有的在那里招手。凯瑞奉。疯疯颠颠,从人群里一跃而起,向我跑来,抓着我的手说:“苏格拉底啊,你从战场上怎么跑出来的?”我们出发前不久波得代亚城下发生了一场恶斗,这消息已经传到了雅典。    我回答道:“就像你看到的这样呗。”    他说:“人家跟我们说这一仗打得很厉害,有很多我们认识的人倒下了。”    我说:“这话不假。”    他问我:“打的时候你在场吗?”    我答道:“我在那里。”    他说:“那就请你坐下给我们说说,我们全都不知其详。”    他一边说一边让我坐在加赖斯克若的儿子格里底亚”的旁边。    我坐下跟格里底亚等人打了招呼,向他们说了军队的消息,这是他们所要打听的,有人问这,有人问那。    他们问够之后,我开始问他们,向他们打听大家爱慕智慧的近况,打听青年中间有谁智慧超群,或者美得出众,或者在这两方面都很出色。那时格里底亚朝着门口瞧,看见进来一些青年,彼此高声争辩,后面跟着一群人。他说:“至于美是怎么一回事,苏格拉底啊,我想你马上就会明白了。那些走进来的人就是那位如今被认为最美的人的开路人和爱慕者。那个人我想已经近在咫尺,就要到了。”    我说:“这人是谁呀?他是谁的儿子?”    他说:“你知道的,不过在你出门之前他还小,不算青年。他叫卡尔弥德,是我的堂弟,我叔父葛劳贡的儿子。”    我说:“天哪,我知道的。那时候他就不坏,虽然还只是个孩子;现在他该是个长大了的青年人哕。”    他说:“你马上就会看到他有多大个头、长得多么神气了。”    正当他说这话的时候,卡尔弥德进来了。    要我这个人来判断美不美,朋友,是很不中用的。说实话,我好像一块最糟糕的试金石,根本测不清青年人的美;这个年纪的任何人没有一个在我看起来不是美的。因此那个人我觉得长得非常匀称,相貌堂堂;我认为别人都被他迷住了。他一走进来,大家都大惊失色,手足无措。他后面还跟随着另外一批爱慕者。在我们这样的成年人身上产生这种感情是毫不足怪的,可是我发现那些男孩子们没有一个不对他目不转睛,连最小的都是这样,好像他是一尊神像似的。    凯瑞奉对我喊道:“苏格拉底,你觉得这位年轻人怎么样?他不是有很美的面孔吗?”    我说:“美极了。”    他说:“如果他愿意脱下衣服的话,你就不会单单注意他的面孔了,他的整个形象是无与伦比的。”    凯瑞奉这话得到大家的同意。    我说:“天哪,你们说的这人可不是举世无双的模范么,如果他再加上一点点东西的话!”    格里底亚说:“什么东西?”    我说:“如果他在灵魂方面也很完美的话。他大概会是这样的,格里底亚,因为他出于你的家门。”    他说:“他在内心方面也是既美又好的。”    我说:“那么,我们在考虑他的形体之前,何不先让他亮出灵魂来给大家看看?他这个年纪正是喜欢谈论的时候啊。”    格里底亚说:“那太好了。因为他生来爱好智慧,而且像他自己和别人所想的那样,是个出色的诗人。”    我说:“亲爱的格里底亚啊,这是你们家族的传统特色,是从梭仑传下来的。你为什么不让我认识一下这位年轻人,不把他叫来呢?即便他年纪没有现在这么大,也不妨当着你这位堂兄兼保护人的面跟我们谈谈嘛。”  他说:“你说得很对。我们就把他叫来。”他同时就转身告诉仆B人:“去叫卡尔弥德上这里来,说我要他来给一位医生看看他前天跟我说的那种毛病。”然后跟我说:“他新近告诉我,说他早上起来头痛。你何不说你懂得治头痛的方子呢?”    他说:“可以这样说,只要他来。”    格里底亚说:“他就要来的。”    于是事情发生了。卡尔弥德走进来,引起了一阵喧闹。我们c坐在那里,每个人都向他边上的人身上拼命挤,希望那位年轻人坐在他旁边,挤得坐在两头的人有的只好站起来,有的只好趴下去。卡尔弥德走上来坐到我和格里底亚之间。那时候,我的朋友啊,我开始感到很局促。我原来自以为有把握和他从从容容地谈话,这点把握突然不见了。格里底亚跟他说我就是那个知道药方的人,他转身向我,好像要问我话的样子,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无法描述的亮光。角力场里的人全都一涌而上,把我们围在核心。亲爱的朋友啊,霎时间我的眼光穿透了他的衣裳,感到欲火中烧,不能把握自己,暗想居狄亚真是深知爱情的三昧,他谈到一个美少年的时候向另外一个人发出警告,说道:你胆怯的小鹿啊,不要往狮子E眼前跑,那样会成为它的口中食。这话真是不假,我就体会到了被它吞噬的滋味。不过,他问我是不是知道治头痛的方子,我还是勉强跟他说我知道。    他跟我说:“那方子是什么呢?”    我跟他说那是一种草药,不过还要加上咒语,服药的时候念动咒语,就会完全恢复健康;要是光吃药不念咒,那就无效。    他说:“那我就把你念的咒语抄下来。”    我说:“是不是你请我念?”    他笑着说:“是我请你念,苏格拉底。”    我说:“你知道我的名字?”    他说:“我要是不知道,那就坏了,因为我的年轻同伴们总是谈到你,我记得很清楚,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经常看见你跟这位格里B底亚在一起。”    我说:“这好极了,我可以比较无拘无束地告诉你这种咒语的本性了,因为我原来并不知道怎样使你了解这种咒语的作用。亲爱的卡尔弥德啊,这种咒语的作用不止是治好头痛。你大概听到过那些杰出的医生的说法:他们在有人请他们看眼病时说,他们不C能单单治眼睛,要治眼睛必须治疗整个头部;如果以为可以单治头部,不管身体的其余部分,那也是十分愚蠢的。说清这番道理之后,他们就诊断整个身体,把患病的部分随同全体一道治好了。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所说的道理以及实际情况呢?”    他说:“当然注意到了。”    我说:“那你认为说得对,完全同意吗?”    他说:“毫无问题。”    我看到卡尔弥德跟我看法一致,就恢复了勇气,逐步挽回了我的信心,感到我的力量又回来了。于是我跟他说:…………

图书封面


 柏拉图对话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柏拉图对话集》札记商务印书馆2005年初版 2005年购于晓风书屋雅典公民们,真理就是这样:一个人的职位在哪里,不管这是自己选定的,还是上级指派的,他都应该坚守在那里,面对着危险,不考虑死亡,也放弃其他顾虑,决不让荣誉受到损害。…现在神灵给了我一个岗位,这是我深信而且理解的,他命令我终生研究哲学,考查自己并且考查别人,如果我由于怕死,或者由于其他顾虑,擅自离开了职守,那就坏了。…以不知为知,岂不是最糟糕的无知吗?…雅典公民们,我敬爱你们,但是我要服从神灵胜过服从你们,只要我还有口气,还能动弹,我决不会放弃哲学,决不停止对你们劝告,停止给我遇到的你们任何人指出真理,以我惯常的方式说:“高贵的公民啊,你是雅典的公民,这里是最伟大的城邦,最以智慧和力量闻名,如果你们只关心获取钱财,只斤斤于名声和尊荣,既不关心,也不想到智慧、真理和自己的灵魂,你不感到惭愧吗?”我想是神灵把我拴在城邦上的,好像牛虻附在马身上,这匹骏马由于太肥太大,年龄未老就行动迂缓,需要叮一叮才能焕发精神。我这个人一辈子忙忙碌碌,无意于多数人所关注的事情,不图钱财,不治生业,不当将帅,不求闻达,城邦里喧腾的种种热门活动,诸如宦海沉浮、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等等,一概不闻不问,自以为忠厚有余,参与那些事情必定难以自保,因而避开我不能有益于人也不能有益于己的那些场合,一心为你们每个人作出我认为最大的服务,千方百计说服各位关心你们自身,关心自己尽可能地臻于完善和智慧,不要只想个人的琐事,要关怀城邦本身,不要老想城邦的琐事。像我这样一个人,应当得到什么呢?如果我又说,人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就是天天谈美德以及其他你们听我谈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考查,不经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那你们就更加不肯相信我的话了。我已经很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很久,离死期很近了。如果我们用另一种方式考察,那就会看得到很有理由希望死是一件好事。因为死的状态有两种可能:死可能是绝对的虚无,死者全无知觉;死也可能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灵魂从这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如果死是毫无知觉,像一场没有梦的熟睡,那就是进于绝妙的境界了。我想,如果要人挑出他酣睡无梦的那一夜,跟其他的日日夜夜相比,就会发现,过得舒服的时节实在不多。另一方面,如果死就是从这里移居别处,如果传说无误,所有的死者都在那里,那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一个人到了那个世界,摆脱了这一班所谓法官,遇上了那一批据说在那里秉公审案的真正法官,以及其他生时为人正直的神人们,这一移居岂不是非同小可吗?如果这些事情是真的,我情愿死好多次,因为我会亲身发现那里的生活非常美妙。…最大的乐趣将是把时间花在考查观察那里的人士,如同我在这里所做的那样,找出他们当中谁真的智慧,谁自称智慧其实不智慧。等我的两个儿子长大时,公民们,你们如果看出他们重视钱财之类身外之物而轻视德行,就责备他们,像我折磨你们那样给他们折磨;如果他们自以为了不起其实一文不值,就像我斥责你们那样斥责他们,因为他们不关心自己应当做的事,自以为成器其实不成器。如果你们那样做的话,我和我的儿子们就从你们那里得到公正的待遇了。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知道。——《苏格拉底的申辩》2005.9.29 ——未完待续
  •     这是一本让我激动的书,因为我等了它很久。高二的时候,我在市图书馆借了本书,名叫《斐多》,决定把它借回宿舍是因为看中了译者——杨绛,之前从未读过她翻译的书。回到宿舍,细看了封面,发现另有一列字:柏拉图对话录之一。当时对这个副标题不甚了然,不过书里清雅的文字让我记住了柏拉图对话录这样东西,让我喜欢上了可爱的苏格拉底。到了大二,在小书店搜到一本《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回宿舍先看《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下子被他的口才和高尚情操征服了,那里面的他为了兑现自己的理念和言论而甘愿受死。除了反复翻看这一篇,我还到处和人讨论苏格拉底以身殉道的事迹,回到家了也和爸谈,虽然被他纠正为不现实,但我对苏格拉底的景仰仍是与日俱增。之后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对苏格拉底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那些让人嘲笑和疑惑的行径在我眼里完全成了一副可爱的模样,于是我开始期待一本完全的《苏格拉底对话录》的出现。在我买过《理想国》后,王太庆先生的《苏格拉底对话集》面世,经历了一段波折,我把它放到了宿舍。先生的文笔虽没有杨绛的飘逸但充满了深沉的魅力,而作为一名精通希腊语的柏拉图哲学研究者,哲学家王太庆的这部翻译遗作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年)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我像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 “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苏格拉底在2000年前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神圣思想,他的思想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苏格拉底提出肉体易逝,灵魂不朽,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苏格拉底在白天闹市中就常会进入到深深的禅定中,在他身上常有神迹现象出现。在古希腊,有一回,有位叫凯勒丰的来到以准确的预言而闻名的德尔斐神庙,向神提出问题,求神谕告诉他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是最有智慧的人,他造访了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发现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不聪明之处就是以自己所不知者为知。于是他终于明白,神谕通过苏格拉底告诫人类,最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微不足道的人。 柏拉图自二十岁起师事苏氏,前后八年,苏格拉底亡故时,柏氏才二十八岁,老师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看清了雅典的民主本质,明白了群众的无知,柏氏受苏格拉底的精神感召,变成一个酷爱智慧的青年,自柏拉图开始,人类开始有大学制度了。柏拉图非常敬爱他的老师,他常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但是我尤其要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 苏格拉底还被称为是西方的孔子,因为他们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靠政治的力量来成就,而是透过理性,对人的生命作透彻的了解,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苏格拉底闻之可亲
  •     你如果信任我,那就听我的忠告,相信灵魂是不会死的,能够经受各种坏事和各种好事。我们要一贯坚持走向上的道路,在智慧的指引下千方百计的追求公正。这样我们就能得到我们自己的喜爱,也得到列为神灵的喜爱,无论在今生,还是在上述的千年旅途中,我们都会享福的。不经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哪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知道。邪恶的事情你轻而易举就能办到,毫不费劲,这条路很平坦、离你不远。不朽的神灵却在品德面前布下汗水和一条漫长而峻峭的山路。
  •     译本虽好,只不过太难找
  •     对于这个厚度的柏拉图对话集,这本书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无论是内容还是翻译水平都质量上乘
  •     柏拉图对话集,这本是全集,一个人从头到尾译的,看起来比较连贯。好评!
  •     不错,很喜欢柏拉图的书
  •     作为柏拉图入门的集子不错,但是许多翻译名称与现在出入好大,注解也太少了,,
  •     翻译得很好,可惜只有十二篇!
  •     申辩篇太精彩。读巴门尼德篇觉着这辈子跟哲学是无缘了。
  •     前面读不下去 估计是道行太浅 最后的"王太庆论柏拉图哲学和翻译问题"这一部分让我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没有读懂柏拉图却遇上了王太庆
  •     《巴门尼德斯篇》和《智者篇》没看
  •     顺便翻了下,柏拉图的对话都是极为平常的事,但是却做了相当深刻的见解和思考。天哪,这就是哲学家啊!!
  •     探索柏拉图思想的经典,不过,政治学真的很烧脑
  •     读柏拉图的作品犹如在繁密的林中艰难跋涉,每一次驻足,都弥漫着困惑和迷惘,然而,林中的坐坐路标又导引着我踽踽前行,去探究(实际只是领略)那思与诗的无间,宇宙的恒常,林中的空地,澄明的真理。
  •     唯一不足的是,关于《治国篇》是节选的,因为王太庆先生只翻译了其中的四章。后边还有王太庆教授对柏拉图研究的自己的观点,对于想好好学习柏拉图思想的人有很大的帮助。
  •     巴门尼德看得我脑子抽搐:)
  •     如果本书译者能够译出柏拉图全集就好了。
  •     《柏拉图对话集》主要内容是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译者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     这一遍主要考察体裁问题,苏格拉底对话与梅尼普讽刺。从这个角度看,《巴门尼德篇》里的苏格拉底就像个傻乎乎的小学生……
  •     译者倾其一生都在搞哲学的翻译。从字里行间能看得出译者的用心。所以推荐。
  •     打折一起买来的,有时间一定好好读一读。柏拉图的著作一本不可错过。
  •     選讀卡爾米德;會飲;巴門尼德 王太慶的翻譯屬於比較好的 但即使如此也有個別地方不盡如人意
  •     这是柏拉图的译本里面非常权威的一本
  •     苏先生我有点跟不上你的逻辑
  •     以前 在大学里读的是朱光潜翻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可惜现在找不到了,就买了这本。还没看,内容不 知道怎么样,等看过再说吧
  •     一直很喜欢看柏拉图的书,这本内容很多,要慢慢看~
  •     2017.1.17。读完克力同篇。
  •     所选柏拉图对话很多且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另外还有译者介绍柏拉图的文章以及收入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传及亚里士多德论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文章。一句话,很全面。如目录所示。是学习柏拉图的很好的入门书(因为所选作品多,有伦理的有逻辑的还有爱情的,等)。爱好柏拉图的人不要错过(柏拉图绝对是值得了解与学习的!)另外我觉得书的价钱也不贵,这么厚30(近800页)多值。书的张也好。
  •     从《柏拉图对话集》可以窥见后来文艺复兴戏剧的影子,这也是戏剧诗人洛尔卡最喜欢读的一本书
  •     虽然已有权威的柏拉图全集中文版出版,但是此书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     暂时没有其他译本。所以用这个看完了《美诺篇》,对照了克莱因的注疏。
  •     让我们在广场对话,让我们争辩什么是德性,让我们练习死亡。
  •     反复读,人生必读
  •     王老师译得其实很逗。克里同啊,让我们苦中作乐吧
  •     算是看过吧……巴门尼德篇看伤了OTL 结果导致后面的都不想看……咳咳或许过几天我会又捡起来啦。可能我看不太懂,感觉有些推理纯粹是诡辩= =没搞明白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区别……但也有不少挺感动的地方,举不出来例子,因为我忘了╮(╯_╰)╭ 还会二刷的。
  •     军训时候读完的。寒假要再读一遍。
  •     灵魂与自己的对话,就是思想
  •     西方经典,柏拉图的经典之作。
  •     冲着柏拉图买的 还没看 不过很厚哦
  •     柏拉图对话集最好的译本
  •     为了搞清楚“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意思,看了这本书中的一篇《柏拉图对话全集之会饮篇》,对最近学的哲学也有些许帮助,最重要的是对爱情有了更深的了解
  •     每一篇都是经典,对于政治哲学而言,其中几篇是必须要反复推敲含义的。
  •     感觉翻译没有单本的好,巴门尼德后面两篇太晦涩了没看懂。
  •     柏拉图对话集是我所最需要的东西!
  •     柏拉图记下了这么多智慧,他当时一定用了录音笔
  •     柏拉图无疑是伟大的。很有哲理的书。
  •     柏拉图的著作,值得一读。
  •     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老师一起研读
  •     读书太心急,有些急功近利。最后两篇对话及后边附录的论文都没认真看。初读有意思,读得多了反觉无趣,还没找到读哲学书的感觉,没进入状态。
  •     常读常新,有家园之感
  •     这书不错,不过里面有些事讲的还是不太完美,也许柏拉图生的太早吧。呵呵。
  •     柏拉图的对话集,经典哲学著作,翻译很好,就是不怎么全。
  •     对《斐多篇》和《会饮篇》印象比较深刻,可以对照《国家篇》来看,至于《巴门尼德篇》和《智者篇》实在不忍卒读。。
  •     这本柏拉图的翻译极好,书的装帧也很不错。值得购买。收录的柏拉图各篇比较全。可以对照朱光潜的阅读。难得的一本好书。
  •     王太庆版本,建议大家读。2016-4-30
  •     哲学经典!从大人物对话中学习逻辑!
  •     作为一个学哲学的学生,可以清楚地感到这本书的厚重,不是读了书就可以,很多篇章只有细细体味才能理解这位哲人的只言片语。王太庆老师的文字明白如话,功力深厚。
  •     很喜欢柏拉图,哲学入门看看他很不错,不难懂又不缺乏深意、内涵,感觉最高层次的智慧就该是这个样子的,王太庆先生的翻译很到位也很浅显
  •     很欣赏这本书,最重要的是王太庆老先生的翻译。
  •     虽然部分问答足以解我困惑,但是为什么看起来还是装逼?果然还是我境界不够
  •     感动。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句话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一切。我们所谓的纯粹,赤子之心,就是苏格拉底这样的,为了真理,谢谢。谁知道死是什么,但我欣慰今天读到你,像你说的像朋友那样,聊一聊,探讨一下。
  •     这个版本的翻译比王晓潮的好,王晓潮的随便看看可以,王太庆可做研究
  •     在图书馆读的,觉得好,就拿来买了。如果你的心还想纯静的思考些什么,柏拉图对话集真是一个锻炼思维精神的“场所”。古人质朴的思维出发点,却显那么的真实,贴近人的本性,他们的言语风格,也颇有可回味之处,但最重要的是,能达到很深的思辨的境界,这种体验,如果你想充分体验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是什么感觉,这真是一个好的呈现。还有能触摸到超越文字的人的精神,更别说,它本来就是西方的经典。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归结于人本性的基本的经典,无论讲东方还是西方,都只是个历史表面。还要反复的读,每次心灵都纯净到宁愿永远的追逐它。
  •     喜欢古希腊的人当然要读柏拉图,
  •     买了,书还没到,希望好,了解伟大的圣者柏拉图、、、
  •     书很好!但柏拉图的这本书读起来的确很脑筋,需要深思。
  •     古希腊人的犀利谈锋和论证方式,看得人汗毛竖立,那真是爱智慧爱到家了,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藉王老简明、生动的译笔而能与这样一位亦圣亦凡的苏格拉底相交,深感幸福。
  •     这是一本好书!柏拉图的书我有也好几本,这本书译得最好,见地也最明。过来人都一定参加过评“三好生”,真可惜就没人兴起过翻译作品的“三好书”。翻译书,传统上讲究的是信、雅、达,要做到这一点凭什么,只凭译者是这种文字、这个内容然后再加上中文的三好。比如说,你迭更斯译好,甚至很好,并不等于你能把莎士比亚或者乔伊斯译好,你能把英语文学都译得很好,但你未必能把极简单的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翻译好。翻译一本书,一定要三好,一是外文好,二是中文好(今天的许多书,译者的外文水平不敢说,但中文水平肯定不好),三还更好对所译的内容吃透吃深。可惜的是,一些译者(至少是他的译文)让人觉得,他最多是识得一点外文,但却一定不懂人家用他所懂的外文所说的外国事!这就好比我们都会说中国话,但是要用中国话写清楚一件事、一个理,这就不是能说就能写的了!恕我不敬,今天的一些书翻译,实在少有三好生。王太庆的这本书,不光是译得好,而且还能告诉你别人那样译,他为什么这样译,个中的原因、优劣何在……真希望今后的中青年翻译家们不要尽写些中国人都读不断、听不懂、想都想不明白的“汉字西洋话”,那不是你高深,那足见你幼稚——故作高深!
  •     王太庆先生翻译的对话集,绝对经典。至今仍在使用,惠泽后人
  •     王太庆先生是翻译大家,商务系列丛书很多都出自先生之手,值得阅读、收藏!
  •     书很新。还没有看。算是我买的第一本古代西方哲学书。会好好看的。
  •     大脑跑了个马拉松 巴门尼德篇看绝倒
  •     也许一神是埃及与河衰败和反抗的光,慌乱中爬过的蚂蚁,希腊让我觉得晃,也开始倒转和柏拉图之间的关系,好像一切都要自己来,选择河北,向外无力,向内好像一切朝霞涌出来了
  •     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     经典
    手头有五种柏拉图对话的译本,以这一本最为精彩
    个人最喜欢苏格拉底的申辩
  •     那套《柏拉图全集》译的真是惨不忍睹,不必比较了。买过一个朱光潜先生译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非常好,但不是直接译自希腊文,王太庆先生的译本可以说是最好的。
  •     译名虽自希腊文译出,却与通译相左。个人认为很多注释和对翻译词汇的解释不够或含糊。
  •     好残本 译者真好
  •     想看看柏拉图的书,但是都是厚厚的全集,这本精选刚刚好
  •     治国篇和巴门尼德篇日后再看。。。
  •     听The Origin of Love,阅读《会饮篇》
  •     愛
  •     其实还没读完。译名不太主流。
  •     自己作的死死也要…也要标为“已读”!!哈哈哈~~
  •     哲学写作形式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即对话,亦是最伟大的形式,因为苏格拉底深知语言不能达到真相,而只有通过质疑,提问,否定,推论来接近真相。记一些他有意思的观点:1灵魂是经历过一切的,钻研和学习无非就是回忆。灵魂一向都处于有知状态。灵魂不死。2爱欲是对某种不可企及的东西的追求,本质上无法获得满足。所有的爱都不幸福。3获取真知肉体是一种障碍。4人的智慧价值并不大,甚至毫无价值。苏格拉底的政治观可不那么讨喜:1诗人必须按照某种标准来写作2品德中最大的是安排国家事务和家庭事务3不得违抗法律和国家体制。对苏格拉底或者柏拉图的观点只能吸收到理式论了,他后期对自己的推翻和批判,即巴门尼德篇没有看懂。
  •     古希腊人的思辨让人如痴如醉!翻译的文笔很好,很流畅,可惜部分不全,先生已经仙逝了。
  •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这本书主要是介绍柏拉图的言语和哲学立场,从柏拉图生平也回忆了苏格拉底,还有亚里士多德对他们的看法。
  •     翻译质量很不错,遗憾王太庆先生未能完成这一浩瀚工程,只能辅以其他译本进行阅读,较为麻烦。
  •     非常好的译本!
  •     一部分
  •     我是理工科出身,个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看一点哲学方面的书,以前总觉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离我太遥远,最近沉下心读了一年的四书,不再这么认为了。苏格拉底总让我想到孟老夫子,呵呵。
  •     这是看过的柏拉图对话集最好的译文!
  •     虽然苏格拉底是哲人 虽然苏格拉底只是艺术形象 是隐喻 可是!! 苏格拉底说话也太阴阳怪气了吧!!!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     会饮篇应该是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文字(当然还是太缺乏相关的训练了,只能读个见识
  •     生活很空虚,想看看古希腊哲学大师的著作。书很好,译者也很杰出。
  •     原来可以用对话去思考。
  •     罗素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一定会下到哲学家的地狱,深感同意。
  •     哲学很难读下去但是以对话形式的话会好一点。推荐
  •     “翻译即再创作”,王太庆的严谨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希望有人能接下他未完成的工作。
  •     陈康先生受德国教育,对Platon及Aristoteles的研究沉实而能出新,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流的希腊哲学大家,王先生出其门下,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老辈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
  •     好书,智慧的开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