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61788738
作者:刘宁
页数:155页

作者简介

汉语思想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经学传统中的注疏、经义、语录,子学传统中的论著体,文章学传统中的论、议等说理议论文体,都是重要的思想文体。这三大文体传统各有其形成渊源、形式特点,彼此交融互涉,共同建构了汉语思想的传统表达方式。
近代以来,汉语思想的表达传统,面对外来冲击,发生巨大转变,西学思想表达的论著体式,进入中国,并逐渐取得支配性的地位,严复、胡适、梁启超等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将详细分析这一过程,并指出,这并不是一个由论著体简单取代注疏体的过程,而是西学论著体式与汉语三大思想文体传统发生了复杂的冲突与交融。今日所谓“汉话胡说”之“胡说”的独特面貌,与这个交融的过程有密切的联系。
到20世纪以后,思想史上的“怎样说”日益受到关注,中国思想的内容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之间同样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中国学界对汉语思想“怎样说”的问题,也有越来越多的关注。《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揭示汉语思想表达的文体传统,从文体的角度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汉说”究竟意味着怎样的一整套丰富的表达方式。显然,重新认识汉语思想表达形式的独特内涵,对于今天国人的“思”与“言”意义重大。

书籍目录

引言
一、汉唐子学“论著”
1,“述说”与“辨析”:《荀子》专论之特色
2,《韩非子》与《荀子》专论之异同
3,子学“论著”的形成与《荀子》的影响
4,子学“论著”的衰落:荀学、述圣及其转变
二、 “论”体文的形成与演变
1,“论”体溯源:与传、记、策、辩的联系与区别
2、八代“论”体文的繁荣
3,“论”在中唐的转型
三、文体互动:经与子、注经与著论
1,西汉经学文体与子学“论著”的消长
2,玄学的表达:注经与著论
四、宋代:“拟圣”与理学文体
1,唐代古文作者与宋代思想文体形式的先导
2,理学文体的选择:语录、札记大兴与“论”之式微
3,“拟圣”与理学文体
五、思想文体形式的近代转型
1, 子学与西学:严复的翻译
2, 传统与现代: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著述格局之差异
3, 近代学术体制与思想文体的转型
后 记

内容概要

刘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韩愈研究会理事。199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至2007年,受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资助,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国高丽大学中语中文学科,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近年关注中唐古文与儒学转型、文章学与思想史、经学史的联系。
著有《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2002年)、《王维孟浩然诗选评》(2002年)、《春秋左传学史稿》(合著,1992年),发表论文《“务去陈言”与“归本大中”:韩柳古文明道方式的差异》、《属辞比事:判例法与〈春秋〉义例学》、《毛诗诗教观与思孟学派的思想联系》等五十余篇;主编《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合编,2007年),译有《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Peter K. Bol,2001年) 。

图书封面


 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篇不是评论。 去年秋天,十三哥和我夜宿陈老师家,侃到凌晨,席地而眠。在老陈书架上我发现了刘宁老师这本书。题目取的一点也不惊悚,乍一看还以为是那种搞文体分类流别的书。老陈说这本书“不错”,像他这种刻薄的潮汕人能有这般评价,实属不易,不久我就在西单图书大厦专门摆放汉语教学的架子上找到了这本小册子。书和众多汉语教材摆放在一起,很凄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腰封已经丢了。  如今读者对书的评价很难一致,即使是品质稳定的学术书籍,也不见得人人都认为是好书。刘宁老师这本书我很喜欢,也主要是因为契合了自己读书和思考的一段经历。书只有150多页,说是篇论文也不为过。又据说刘宁老师为学术二代,温柔可人,著作果真是凝练准确、笔锋锐利,把观点解释的非常清楚。既然这本书写得又薄又不晦涩,所以有兴趣的读者直接去读。我这里只是因为读书会可能要讨论这本书,于是把一些想到的问题随手写下来备忘。  最主要的是“文道观”这一话题。  刘宁老师是中文系出身,凡是在中文系念过的同学都知道,自从经学被打倒,辗转苏联的西式学科建立后,“文与道”这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解经),在当代学界主要被锁在了中文系古代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史)这座幽暗的大牢里。自民国以来,近代教育兴起,学科建制逐渐成形,主要关注“道”的中国哲学学科对“文”关注的不多,因为“文”不属于“哲学”;而“文”天经地义地被过继给了中文系。近百年来,我们中文系关于“文道观”的种种论述虽然成就不少,但大致就做了两件事:其一,将其作为寿终正寝的“国故”,“阐述”和“辨析”(这两个词语在本书中有特定含义)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文道观,譬如“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义理考据辞章”等等,区分其异同,阐明其意义,从而把“文道观”只能看作理解“古代文学”的理论工具之一;其二,不管论述的多么精彩,最后基本归于一种结论:古代的文道观念禁锢了文学的自由,把文学变为载道的工具。  说到底,文学学科对文道观的种种论述,是以现代观念的“文学”为立场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天经地义。但刘宁老师特别指出,被文学理论的锁链禁锢的文道观,只能看到“文学作品”的“文”,而对经学的历代注疏、论著、语录等以“载道”为旨归的“文”漠然视之,因为这些“文”太“质胜文则野”,压根算不得“文”了。  我最早在中文系接受的文学理论教育大抵如此,直到后来才彻底改变。近十年来,国内学风有些变化,重视经典解释尤其是经学解释是这些风气之一。不得不提刘小枫,虽然他从神学转向开始就毁誉参半,最近两年甚至颇招骂名,对他的新著,有人目之为神,有人目之为鬼,有人目之为神神鬼鬼。坦率的说,刘小枫对我的很多同龄人影响不小,当然这种影响既不在神也不在鬼。在本世纪初,我在中文系最初通过诗学、美学接触到他的著作,不久,加持文艺青年后又钟情《沉重的肉身》之类。所以,当他后来从神学转向经典,鼓吹读经更鼓吹读历代注疏,这一点也随之影响我与一些同龄人。当时,我和身边很多颇以读书自诩的同龄人都还在热衷各类理论概念,以能熟悉并使用西方最新的理论为荣。也沾了点古典文献学的仙气儿,但目的是背书名儿,更有些同学无条件反传统。但正是受刘小枫等的影响,大家开始认识到“读书”二字远不是那么容易,是需要下大工夫读经典打基础的。所以突然有一天觉得曾经的自己就是文盲白痴(现在仍然是)。开始逐字逐句的读古书及其历代注疏,再也不敢把孔子和德里达都看做是地位“平等”的哲人了,再也不好意思念叨这个“后”那个“新”了。这就是刘小枫对我与一些朋友的影响,也仅止于此,至于小枫等人后来鼓吹的那些,反倒不怎么关心。  近年刘小枫组织翻译了不少西方经典的历代注疏,组织整理了中国经典的一些注疏(中国的这部分诟病较多,不是书不好,而是质量不够上乘,他一直找不到一流的人才帮他做这些事)。但是,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他始终未能解决“文何以载道”的问题。所谓“文以载道”,就是“经典如何解释”的。我们不再怀疑经典的意义和力量,也相信经典对政治、社会、人心有着深刻作用,但更觉得唯有实现现代意义的“文以载道”,找出能适应“千年大变局”的“经典解释”的方式,才能对现代及未来中国产生影响。刘小枫阐释经典主要是模仿施特劳斯师徒,有些笔调都相似(近年,做中国经典解释的青年学者颇出自哲学系而且是外国哲学,西哲的训练使他们能够敏锐的发现有趣的思想问题,但同时对传统文献的把握不够精深)。其他很多学者则受制于学科建制,受制于把经典史学化的“从古史辨、整理国故到史语所”的近现代学术传统,受制于西学(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西学各流派)的“先进性”压迫,长期以来,甚至连“经典如何解释”的问题都不曾措意。  所以,刘老师这本书把“文道观”作为在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存在,且生命延续至今的“活”问题表述出来,而不再以整理国故的态度,将其作为“文学遗产”的“死问题”。于是在我看来,“文以载道”也总算挣脱了中文系文学理论学科“降龙伏虎”的枷锁,恢复了其“经典解释的文体形式”的本来面目,把“毒害文艺青年”的大帽子扔进了文学史;也比刘小枫等人更切近实际的谈到了: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有着相当丰富、多样、深刻、契合不同时代经学思想的解释方法与文体。(想到了M老师的《比经推例》)  去年,花溪廖兄来邮件,也在谈今日将用何种文体来解释经典的问题,目光敏锐。我想起甘阳曾经讲过一个很流行也备受取笑的段子,他说如果国防部长改称兵部尚书,就会自觉的去找历代兵部尚书的传记和著作来读,而不是只读外国的国防部长们的著作。对甘阳不做褒贬,但这个笑话倒是指出了这本书能够产生的一个影响:先要知道历朝历代对经学的解释(汉语思想)是通过哪些不同的方式(文体形式)表达出来的,才能对今后用何种方式、何种文体来解经有更新、更细致、更深刻的视域,而不必非要按照近代以来的范式写论文出专著,或非要学西方公羊家把隐微书写搞得人尽皆知。至于书中是如何具体梳理历代解经文体形式的,开卷有益,毋庸赘言。  另一个问题是这本小册子可以说从文体形式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一遍经学史,甚至可以说就是一部经学小史。简而言之:  《荀子》在先秦诸子中有着独特的文体形式,表现为对儒家圣人的思想“述而不作”的“述圣”格局,语言呈现出“阐述”观点、“辨析”异见的特点,重在“正名”而轻于逻辑推理。这几个特点极大影响了汉代之后的解经文体及风格。(第一章)  在西汉,刘宁认为“今文章句”这一解经文体之所以篇幅越来越长,是因为受《荀子》影响,章句不断地“辨析”新出的“异见”并“阐述”家法(p93),她猜测今文章句可能和“子书”的风格近似(p85);到东汉,古文章句摆脱了这种影响,重在打通群经的基础上进行简明训诂,但是,《荀子》的影响转到了东汉诸子学、论体文(p65)的兴盛上,并持续到唐代。(p85)。  魏晋受玄学、佛学影响,论辩风气蔚然,东汉论体文又有了新发展,刘老师称之为“著论”,并认为,魏晋的注经仍然延续了东汉注经的方式,但“著论”更体现时代特色,更便于论辩。魏晋“著论”虽然内容多为玄学,但却影响了六朝经学“义疏”这一“文体形式”,刘老师认为义疏中包含的论辩内容,既是《荀子》及汉代论体文“辨析”特点的延续,也受“著论”的推进(p95)。  以上可以看做一个关节。刘老师从形式上梳理了汉唐经学思想解释的文体及其变化,基本上符合她提炼的“述圣”的格局。  自韩愈开始有了变化。刘老师首先仍然将韩愈置于受《荀子》影响的“论”的文体传统中,但她指出韩愈是一个“转型”(p70)。所以,宋明理学兴起,表达思想的文体则逐渐以语录、或问、札记等为主,刘老师概括为“拟圣”(她指出杨雄、王通等已有先例)。理学的兴起大家都很清楚,用语录等文体来直击宋明儒者对道德主体的追求、对圣人的模仿也的确便利。而汉唐经学的“述圣”格局崩坏下去,刘宁有一句话一语中的:“子学论著的核心精神是成一家之言,与圣人制作判然有别”(p106)。  有趣的是,这两个关节恰恰也与经学史上汉唐经学、宋明理学的不同特点有颇多相应之处。汉唐经学的内容确乎是以讲解儒家观点、与墨、释、老等展开论辩为主,而宋明理学无论是“尊德性”还是“道问学”,目的都指向个体道德主体的构建;汉唐的经师们大都以将儒家信条落实在政治制度、法律解释上为己任,没人敢说学孔子,而宋明儒则不介意学圣人,甚至鼓励学圣人;汉唐的名相贤臣们多是以事功为中心,而理学兴起后的名相贤臣则想集“道德文章功业”为一体。所以,刘宁老师关于“述圣”“拟圣”的文体形式,简直可以构成一个小小的经学史。  在最后一章,关于文体形式的现代转型,刘老师也有一些有趣的见解,她认为近代学科体制建立,民国开始以论文授学位了,但直到今天,汉语“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写作,其实仍然受《荀子》“述圣”风格的影响。(p152)这一观点在我看来实则宣布了“文道观”一直存在,传统文体的影响也一直存在,经典解释的文体形式大有回溯揣摩的必要。  最后说点闲话,读完此书,越发觉得写短文真见功力,也真难。记得当年写毕业论文,我和十三哥约定,谁要是超过了十万字谁就是傻逼。结果没几天学院通知说不许少于十万字,我俩骂了一通规定,等到真正写的时候,却发现写短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写多了。刘老师这本书满打满算只有六万字,几无一句废话,值得学习。不足之处,一是对《孟子》的讨论极少,可能确乎不易处理;二是是对“论体文”的表述前后有些混乱,概念定义不清,当然这可能是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无论怎么下定义都会有例外,而思想史上过于漂亮的整齐划一不仅必不存在,而且可疑。
  •     刘宁,女,1969年生, 江苏江阴人。1987至1997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7至199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9至200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009年7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中国唐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韩愈研究会理事。2001至2002年,任韩国高丽大学中语中文学科交换教授;2006至2007年,受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资助,任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唐宋诗文研究,关注与此相关的思想史、经学史问题。全书由五篇论文构成,分别为《汉唐子学论著》、《论体文的形成与演变》、《文体互动:经与子,注经与著论》、《宋代:拟圣:拟圣与理学文体》和《思想文体形式的近代转型》。这五篇论文构成了《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这本书的基本框架和结构,通过梳理中国古代思想文本的承载形式,从而揭示中国思想的发展流变。任何思想的表达,都离不开文体的表达形式,从文体形式的角度把握中国思想的发展,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角度。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整部书其实是中国”论“体文史,从首章”论“体文前史,次章论体文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章注疏与论著的比较,第四章论体文的衰落,第五章论体文的现代转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刘先生这部书的主体已经从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变成了论体文发展史,这个转化将整篇文章的所探讨的主题进行了修正。我们不妨设问,汉语思想的承载文体是什么?刘先生作为文学史家,从而并未对思想进行定义,径直将其定义为子学论著或者论体文。这样的界定,不免就将汉语思想限制在丙丁二部之中。这是否是汉语思想的历史事实?当然,这样的界定,使讨论刘先生避免了讨论甲乙二部的困境,毕竟讨论经学文体的转化,就不仅仅是这五篇论文就能讲清楚的,何况还有史部的体例调整问题了。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刘宁先生偏爱论体文的缘故,以至于其将宋明理学直接斥之为拟圣文体,并认为其导致了论体文的衰微。而在谈到论体文的现代转化的时候,虽然谈及严复、康有为、章太炎和梁启超,却将白话文与西方学术文体的引入略之不讲。难道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化,不也是预示着汉语思想的巨大转变吗?刘先生整部书给人的感觉是写作思路非常清晰,将论体文的发展和转变展现出来。但是,整部书给人的感觉却是文题不符,就如前述所言,是汉语思想决定了文体表达的形式,还是只有论体文才是汉语思想表达的方式?刘先生在整部书中并没有给与清晰的解答,而是含糊地将论体文径直当作汉语思想的表达形式了。但这就给人留有了反思的空间,难道只有论体文才能表达汉语思想吗,抑或是只有学院派的论文才能代表中国的思想表达吗?

精彩短评 (总计89条)

  •     对写作很有用,对思维很有用,有深度。
  •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     脑子有些不够用。。。。。。。
  •     看着简介很有意思,看看再说
  •     确实,有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怎么听也很重要!
  •     提醒当当注意:我要的是《汉语思想文体形式》这本书,实际给我发的是《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发错的原因,这两本都是同一丛书,装帧完全一样,而且《重回王道》的腰封却是《汉语思想文体形式》这本书的,所以出版社也有错。我讨厌儒学,从来不看他们的东西,书就不退换了,麻烦,就看看这本书,算开开眼吧。
  •     非常喜欢!思想与文体的关系,深邃而丰富。本书举重若轻,见解独到。亦且装帧精美,触感温存。已有一本,又购置一本送朋友,值得收藏。
  •     不用多说,书名很清楚,内容也很棒
  •     此书宏大的框架足显作者之抱负。全书集中探讨的是中国思想史与文体学之间的关系,思路可谓别出心裁。书中对荀子“专论性的子书”及“集义格局”的揭示,对子书的消长(如东汉子书的流行、唐宋子书的衰歇)与荀学兴衰、文章学消长及经学思想间关系的辨析,对“论”体是反思性文体的揭示及东汉“论”的全面繁荣与儒学自醒思潮的觉醒关系的论述,对中唐“论”的转型(从侧重理论性,转向注重实用和修辞)及韩愈对“论”的疏远、刘柳对“论”的亲近的原因分析,对韩愈“拟圣”观及宋代理学表达以简约为尚等的揭示,都别具慧眼,引人深思。窃以为,荀子和韩愈是贯通作者思考的两个“文眼”,“汉唐间‘成一家之言’的子书,在内容上往往不能醇守儒家,议论所及,常常博涉兼综”是把握全书的中心句。此书之讨论可以看作对“文”、“道”关系别具一格的考察。
  •     很喜欢书的装帧,对阅读古文有一定的帮助
  •     内容精致,装帧也精致。
  •     本书认为侧重经验化的、以“述说”和“辨析”为主的荀子式表达方式,对后代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相反,《庄子》式的抽象玄远、《墨子》式逻辑缜密、《韩非子》式条理明晰,并不是后世士大夫所喜欢的文体。本书提出了文体对思想影响的一些想法,但都失之于简陋。
  •     这是作者厚积薄发的作品,很值得一读。只是印刷的字号可以再大一点。
  •     很薄的一本書,裏面至少有一處對我有啓發,多出的一顆星加在這上面。
  •     书的装帧很精美,内容也不错。唯独页数少了点。
  •     还没有读,不过,从标题看,就有新意。
  •     书这么小,没想到。
  •     绝对是为了凑单才买的,还没拆呢
  •     写的很专业,需要仔细的读。
  •     偶尔淘到的一本书。买来后看了书中的内容,内容写得很好!呵呵~很意外淘到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很专业的的一本书。
  •     这本书纯粹就是买着随便翻翻的 其实都没怎么好好读 应该更偏重专业性
  •     许多有意味处都未参透,功力太浅呜呼无法可想…
  •     说实话,原价标得太高了,活动价还可以,硬皮没必要
  •     书漂亮极了
  •     和预想中不太一样。
  •     这本书我囤起来还没看,所以不敢妄评,不过,书很薄哦。
  •     思路清晰,分析也很到位。
  •     送给小盆友的,包装还不错哦。
  •     不大的一本书,但内容很好,封皮是硬封皮,it男也爱文艺,呵呵
  •     中文博大精深
  •     视角独特,构思精妙。但为什么总要往思想史上靠
  •     视角独特而新颖,多给人启发,国学知识渊博,然核心论点没什么说服力。
  •     一些角度很新颖
  •     这个题目满有发散性的。。。缺乏背景知识只能泛泛看了。。。事后想想真是功底深厚
  •     这套书有些质量不是很好,但本书不在其列。赞一个!
  •     这一本书籍是小小的精装本,好书的
  •     作者号称国内的名教授,还去哈佛当访问学者,不知是学术功底薄弱,还是急切浮躁的心态受不了潜心做学问的孤寂?短短32开本150页,从秦汉讲到民国,上下二千五百年啊,作者既然准备的材料如此单薄,为何不把帽子做小点呢?浮躁的心态、好大喜功的心态表露无疑。不仅篇幅短小,再通读全文,也没有讲清楚汉语思想与文体形式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充其量只是简单介绍了汉语文体的变迁历史,为何还要加上思想二字,想显得自己深奥吗?还是想给自己脸上贴金?这么肤浅的心得体会,连标点符号都用错,更别说罗列古代典籍的内容占去本已瘦薄的篇幅的大半,也敢拿出来出版,也好意思配上这么严肃的一个大题目,真是汗颜。装帧的漂亮掩盖不了内容的贫乏,去哈佛留洋改变不了简单、平庸、肤浅、教条的思维习惯,可以想象作者急匆匆地找些名家典籍来翻阅,急匆匆地提笔摘录些典籍内容,急匆匆地得出些简单的结论,急匆匆地拿去出版社要稿酬。不知这本书是不是作者评上教授的力作,想必国内学问人都这样,难怪高中生们都不敢读国内的大学了。恳请作者,拿着自己的著作,夜深人静的时候,深刻地反思一下,自己真的在做学问吗?
  •     书的内容比较深刻
  •     挺好的,还没看内容。不过会用到。。
  •     书比想象的要小要薄一点
  •     歌德说,内容是众人皆能看见的,而形式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个秘密。不懂文体形式对思想表达的限制,就无法真正品味经典之美、以及经典之间何以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这本小书正好从文体形式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虽然,这个视角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希望文体学的研究能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有趣的方法。
  •     包装精美,体积不大,内容充实!
  •     作者的驾驭这种主题的能力似乎尚不足,题目稍有些大,有一些内容并未涉及。
  •     书很小一本,也很薄。不过封面是硬壳的,上头不知道是金粉还是什么的,看书的时候手上都弄得亮闪闪的
  •     写短文也得见功底,权术只有不到200页,却思想鲜明,处处闪耀着光彩.作者笔锋锐利,把观点说得非常透彻.书写得又薄,又不晦涩,真是难得.
  •     2013.2.23謝謝老師送書2013.4.19忘了那天讀完的
  •     回渝飞机+回碚轻轨。外行如我能也能看出好啊。
  •     装潢不错。纸质不错,就是上面有点瑕疵,封面上一点好像是粉笔末之类的东西
  •     休闲的时候看一下
  •     翻完第一章,其他章节囿于知识水平不能继续
  •     在思想史上,有时候,“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
  •     力荐。1、重新发明古典著述的“文道观”,近十年来经学的经典解释风气颇盛,但引领风气者甚至没有扎实说明“如何解释”,即“以何载道”?这本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作者指出文体上汉唐述圣、宋明拟圣、近代西渐的特点,目光锋利,非对经学史有深刻理解而不能;3、小薄册子百十页无一句废话,实乃学者之节操。能把书写薄就很牛。
  •     薄薄的一本 但很耐读
  •     对汉语本身的文体文法上没有探讨,结果成了经义上的
  •     对这个题目感兴趣,买来学习
  •     每次读完留一个读书笔记还是有用的,起码印象深。
  •     处理的问题很重要,但书没有想象得好,有些粗线条,也不够熨帖。
  •     表达形式与表达内容是同等重要的。
  •     原来是一本小册子。随手翻了翻,引经据典的,不算通俗易懂。
  •     慢慢读,了解汉语言
  •     我买了一本《重回王道》一本这个,为什么给我发两本《重回王道》??太不细心了
  •     个体喜欢的差不多还是差很多 就是那么回事吧
  •     值得一看,就是专业性强些。
  •     这套书都不错,篇幅不长,但内容厚重
  •     简洁 严复那段子部论述精妙
  •     值得再读。
  •     政教体制之文是个居间者,所以似乎划入两边都行。因为圣人不谈天道与人性,所以中国传统实际上只有“文”,孔子所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也就是说,孔子的文,有可能更侧重政教体制之文。但政教体制之文,也就是礼法制度,不过是为了止于至善,为了复本性善之善、为了变本性恶之恶而已。也就是说,礼教之文载的是仁义之道。在现代,文学成了文学、成了美学、成了感性学,于是文学所包含的教化(政教体制)反倒成了某种质,也就是说,还有脱离于这些教化作用的质的纯粹的文,也就是无病呻吟的文。于是乎,感性学之文到底要不要载教化作用之道才成了一个问题。我当想以汉家观念描述感情与道德并且不用西方观念时,才发现居然寸步难行。。。回看民国开始的几十年,不禁感到:1.当时的中国人极度自卑,2.政府很容易的被文人所影响,当他们所说的根据西方的理论及实例,虽然这些文人未必真的了解西方。当时的政府似乎没有独立的文化政策,而在野的文人也习惯性的把许多经济与人事问题都误解成文化问题,而他们所谓的文化问题其实还是他们的道德评价,又是文以载道的理路。如阿q的问题当然是因为没钱生活没钱读书,不见得是文化问题.
  •     开本略小,字数不多,内容不错。
  •     非常专业,适合深度语言爱好者,推荐。
  •     角度新颖,但关注点未能展开。
  •     有想法,有才华,是年轻一辈学者中少见的。
  •     书啊
  •     半日读毕。刘宁老师这部书有两个地方非常值得注意,一,荀子论说之技巧非常扁平,有铺排却缺乏推演,算不得好文章;二,晚近思想家的文体选择时时在与前人靠齐,新旧参杂,不容轻易判断。只是不知明清两代的写作本书何以不讲?书中偶有错字衍文。
  •     极为无聊且无用,浪费时间
  •     问题很好,比较简要
  •     这本书破了一个好题,可惜写得让人莫不着边际。
  •     对中国汉文化一个了解。
  •     六点这套书都很好,值得收藏。
  •     不错,角度独特,是本好书!搞中学和西学的都值得一看。
  •     六点评论丛书选题不错
  •     简明扼要又深中肯綮,此前从未想过原道征圣宗经一脉对后世文体形式的影响。严复、韩愈、訄书几个点多有启发。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很好
  •     总体读下来,作者的标题很大,推荐也有些言过其实,没有我预想中的解决相关问题。
  •     有点故作高盛,以后高深了再看吧
  •     起手处细致具体,问题意识明确,很好地将言语文学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勾连起来
  •     从结构松散的礼记发展到结构相对严整的荀子。另一个案例是《庄子·内篇》中杂乱的“卮言”发展到《外杂篇》中主题清晰逻辑严谨的专题论文。
  •     我曾经问过一位同学,得到的答复是,勇于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这本书的贡献。而我原先认为敢于本位思考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很好。
  •     自己是中文专业毕业的,这类书比较喜欢,这是探讨汉语的形式与内容的小著作,挺有意思,虽然说的也不是都合理。
  •     题目有意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