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悲喜人生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
ISBN:9787561325117
作者:[德] 叔本华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悲喜人生:叔本华论说文集》收录叔本华的《幸福的三个来源》、《论荣誉》、《论幻想》、《论风格》、《论教育》、《论女人》等27篇文章。
这本书的内容是叔本华对人生、社会、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诸多问题的广泛思考。其中既有难为人接受的惊世之谈,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诛心之论。
例如,叔本华论人生:对于幸福来说,人生中的主观因素要比客观因素重要得多。论社会:论社会:最虚伪的傲慢是民族的傲慢。论文学:为金钱和保留版权而写作,本质上是文学的堕落。论天才:天才是这样一种人,世界在其心中被呈现出来,就如同一个对象在一面镜子中被反映出来一样。论教育:教育意味着努力寻求严格而自然的求知途径,以便使教育得以循着一条正确途径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论女人:女人的生活远比男人更为现实,并且只要眼前尚能得过且过,她们就会心情享乐。

书籍目录

1 幸福的三个来源
2 谁更善于理财
3 论名誉
4 论傲慢
5 论荣誉
6 论名声
7 源于痛苦的自由
8 论心灵的宁静
9 论幻想
10 人生诸阶段
……

内容概要

德国著名哲学家敊本华称:“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换句话说,人的意志是什么样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此中深意,以熊十力先生的惊世之语揭之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换句话说:意志改变世界。
  和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学说相对立,叔本华的哲学强调了意志的重要性

图书封面


 悲喜人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曾试图做一些摘抄性质的东西。等酣畅淋漓的读完这本书之后,再回过头去看自己开始曾做过的东西,对自己产生了责备——这简直是对叔本华作品的亵渎。正如题所说,缜密的思维连带着环环相扣的逻辑构成行云流水般的行文。偶尔的章节给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眼睛一亮,然而此时你又不能心急——断下来回头品位(更不能去做什么摘抄笔记)——只能束手向下看下去,直至结束。这时你才能获得读叔本华最大的快感——一种醍醐灌顶的欢畅。然后自省、自我提高与灵魂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臣服于作者的“脚”下。
  •     叔本华说过: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活着就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就算没意义,就算痛苦,既然你正在活着,并且打算继续活下去.就尽可能活得让自己快乐一点好了.刚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觉得挺好:死亡是一种必然,任何人都无可避免,叔本华说,任何哲学都是建立在死亡问题上的——凭借这个论点,叔本华立足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之列当之无愧。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看待它。 死亡是一种必然,那么,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活着就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叔本华坐在高贵的餐桌上,享受着美食,将他的这些话作为慰藉贵族们的精神食粮。死亡是一种必然,一切都没有意义,但是,人生又不能没有意义,那么,人生的意义只能是死亡!既然是毁灭不可避免,那就让毁灭成为永恒!——于是尼采通过歌颂死亡、美化死亡来麻醉自己。 所以,我认为,叔本华尽管勇敢但却悲观,还加上一点不诚实,因此,他还有点可恨;而尼采,浪漫、悲观却不乏勇敢,因此,他可爱。 可是,叔本华和尼采终究都解决不了人生在世所面临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终极痛苦,他们的哲学也便无法真正超越传统哲学的桎梏。 那么海德格尔呢? 是的,死亡是一种必然,夸大死亡的痛苦只会陷入极端的悲观,美化死亡也无法使人们真正摆脱痛苦和恐惧,那么,生命的意义就不在于死亡,而在于生存!在于生存的方式!勇敢的面对死亡,坦然的接受死亡的必然性,然后,以一种就义般的勇气和毅力,创造并享受你的有生之年。因此,我认为,海德格尔使人类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以上这段遗落在别人地盘上的小文字居然自己又跑了回来.像是被风吹走的落叶又被另一阵风吹回来了一样.有小小的惊喜.
  •     叔本华,尼采,被很多人贴上了“悲观”的标签,我怀着想看看“悲观”到底可以悲观成什么样子心情来看尼采,看叔本华,但是他们两人的文字和思想并没有使我看到什么极致的悲观。大概几个月前,看了陈鼓应先生的《尼采新论》,尼采的强力,超人观念实在让我难以理解和认同,尼采好像在高处,在山巅俯视我,我羞于讲出自己的情绪化,我的情绪化就是压抑的任性而已,我从没想过强力,人可为超人之境,这也是为何我只是个凡人的原因。我在看《悲喜人生》的绪论的时候,我好奇叔本华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我自认为已经是一个悲观的不得了又心存各种不切实际幻象的悲催家伙了,而且我也似乎知道自己所谓的悲观也只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矫揉造作的感受而已,看这本书会不会让我更绝望更迷蒙?显然,不是。首先谈谈叔本华的文采,初读前几篇,我几乎手不释笔隔几段便要摘抄下觉得满意亮眼的句子,抄着抄着发现不行,文字太多,这样手要断了。。。在我读过的不多的哲学家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像叔本华这样的文字,康德乏味的让我想睡觉,苏格拉底雄辩乃至狡辩的让我想打他,培根貌似一直在正能量的光辉下大声演讲,只有叔本华可以这样让我在他文字的间隙中既看到美,又看到他思想的流露,润物细无声般让我感动。在他论风格的那篇中,他讲到了言之有物对于作品风格的重要性,我觉得他完全有资格这么说,他的思想在酣畅淋漓的文字下毫无保留的暴露给我们,而且暴露的相当好看。就像他说的:“真理,美就美在他无遮无掩。”其次再说他的思想内涵,除了在源于痛苦的自由这章和最后几章节(我承认后几章我看的飞快)有明显的悲观倾向外,其他章节给我们呈现的是赤裸裸的现实,有的语言所揭示的人类的劣根性针针见血甚至让读者也暗自羞愧,他的内容里有喜剧的色彩的展现,不是一处,是多处,说他悲观的人,恐怕是不敢接受这个现实或是对世界了解不深吧。最后,我说,我为什么给四星(原来某些书的评分真是年少轻狂加无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少些什么,年纪尚轻,总要留些空间,给岁月去填补空白。最后,我希望以书中一句话作为结尾,作为我年少轻狂的诤言:我们就像一个奔跑下山的人,倘若停止奔跑便会摔跤,骚动是生命的标志。(安静时,骚动的是思想,是内心?)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知足长乐
  •     看了一大半,到期就还了~
  •     我非常喜欢的哲学家。
  •       第一章《幸福的三个来源》
      幸福的三个源泉:
      1、我是什么
      2、我有什么
      3、评价、名誉
      诚然,都知道这三个源泉,也知道最终的幸福便为体验和自我意识。这主要决定于自我品质和性格,叔本华说第一来源于自然,与第二、三源泉无关。其实怎会无关?其所指的自然又是什么?回答应是自我对待外在事物的经验的沉淀,说到底和外在事物是相关的,或者说由外部事物决定也不为过!幸福是什么?寻找答案中……
      
      第三章《论名誉》
      由他人评价而获得的幸福确以为我们生活的大部分,而该评价却往往非我们能掌握的,故这部分的“幸福”是不会恒久的。
      
      第五章《论荣誉》
      人总要获取荣誉,并非荣誉本身多么有吸引力,而是所有荣誉的本质在于能够为荣誉者带来实质上的好处!
      
      第七章《源于痛苦的自由》
      不幸是命运之神的安排而非自己的过错,不幸也是生活中必经之路,幸福非来源与欢乐和愉快甚至狂欢!其根本应是不幸的克服和痛苦的逝去!而不幸是不可预见的,故幸福也是短暂而易逝的,所以不该孜孜以求的是所谓的幸福,而应是搏斗——战胜厄运!幸福自然呈现!
      
      第八章《心灵的宁静》
      心灵的宁静是幸福的根基,只有不抱憾于过往的不足,和企求于未来虚幻的景象(该争取的要适度争取,但不是求之于力所不能及的),做好当下之事才能达心灵的宁静!
      
      第十一章《论观相术》
      都说不该以貌取人,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以貌取人!所以说以貌取人其实是正确的!(人的本性如此,不管是生理上的本性抑或社会性上的,只要是人内心上不可排除的需要便该正视它,以及认定为一条应遵循的规律),只是取何“貌”及如何“取”之上大有学问!
      “貌”应分长相及表情两类(窃以为),一直不是很肯定地认为长相会随人的性情、态度表现而发生缓慢变化,而表情则非常肯定的是人的想法、态度的直观表现,故以貌取人是正确的。
      而“取”则是取之人的才学、经验、性格和需要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取法,所以以貌取人是每个人的需要,只是取法不同而已。
      
      ……
      ……
      能轻描淡写之人必定内心丰富无比!因其丰富才对普通事物看透而驾轻就熟!“四两拨千斤”者必具备超于千斤之力方可!
      
      ……
      ……
      第十八章《论痛苦》
      叔本华的这一章《论痛苦》观点和论调偏于悲观,即使是主题为“论痛苦”,其内容也应有关痛苦和愉悦的关系的!否则“论痛苦”也就失去其深层和现实意义!
      ……
      ……
      太多了,而且还没看完,有空再补上!
      
  •       看了一段时间了,还不知道怎么说,就引用他的两句话--
      “他们诚实,善良,高贵,伟大的理智和极富天才的智慧不会立即消失殆尽,而是像一道曙光,划过万籁寂静的漫漫长夜,直接照亮我们的阴暗心灵”。
      “正是这种永恒的'轮回'蕴含着一种善的救赎原则;这一原则有力量冲破阻碍,慰藉我们的心灵,并去解放整个世界”。
      佛说,人生是苦。是苦啊!!!所以是化妆舞会,也不难理解啊。有人一听说什么悲观主义就受不了。其实何必在乎什么悲观乐观!因为生来就是那样。重要的是谁说出了说话,谁挑破了那层虚假的面纱,让人看清楚世界的面目。而不是一直活在被自己被现实欺骗的世界中,致死不知。
      苏格拉底说过,我们都是很无知的,但是他们还那么可怜和愚蠢,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而他们认为自己知道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的东西。
  •     叔本华是一把新钥匙~
  •     醍醐灌顶 但 叔本华那个时代的造句我实在是有点受不了
  •     唯有瞬间才是现存的 生活成为负累 人生必定是某种错误 ——看起来像口水文
  •     我的书
  •     哲学大师的思想碎屑整理。跟读者文摘没啥区别,于是很多人就觉得自己是读“叔本华”来的。
  •        • 无论是论幸福还是论财富,我都很赞同叔本华的观点,即幸福与否和是否会理财并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懂事后的自主学习,而是与他的本身属性相关。这种属性决定于他所出生的环境以及小时候受到的家庭熏陶。每个人在懂事之后,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很专一的人。尽管日后的进一步教育可以适当地左右那种专一的程度,但他的生活方式、爱好、品行等等特质已经很难改变了。幸福就是一个人找到了他本身属性中应该专一的那个领域,这不单是指工作,还有所选择的生活区域、朋友和伴侣等。就像是生态位一样。穷人有了钱容易成为暴发户,然后往往穷奢极欲,最终退回到穷人的水平。富人为了保有自己的财富,却只会奢华而不会奢侈。富人更懂得理财是显而易见的。富人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投资,比如作为日后在某个酒会上与下一个投资伙伴相互祝酒的“入场券”。他们购买奢侈品可以带来更多的回报。暴发户购买奢侈品更多地是为了获得陌生人的回头率和认识的人的羡慕嫉妒恨。当然不排除暴发户也能因为一系列高档的搭配成为酒会上的主角,但气质,尤其是贵族气质和审美是爆发不出来的。从暴发户转变成富人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往往暴发户们努力尚不及一半,自己投入到奢侈品中的钱无法收到回报而破产。需要牢记的是,回头率和口头赞许很多时候都是廉价的。
      
       • “最虚伪的傲慢是民族的傲慢,因为如若一个认为他的民族而骄傲,那正说明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去求助于他和他的钱百万同胞共同分享的那份资本了。”每次看到媒体为了韩国或日本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而大声赞叹这是亚洲人的骄傲云云,总觉得世上最悲哀和可笑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 荣誉,是我们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和保护的资本。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我们需要帮手,于是我们必须重视荣誉。
       • 荣誉比生命更可贵,恐怕更可贵的是荣誉背后带来的利益吧。
       • 荣誉是自己争取来的,名声则是别人给予的。高尚的行为和经典的作品都可以给一个人带来名声,但前者的效果是短暂的,有时效性的,受环境等条件影响的,而后者只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则永远不会褪色,除非文明崩塌。
       • 幸福是虚妄的,痛苦是真实的。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摆脱痛苦时才能体会到,而平日里的,我们想当然的幸福其实只是平淡的生活而已。人生可以用很多事件来划分,往往这些事件要么是巨大的悲剧,要么是因为避免了巨大悲剧而带来的幸福。所以痛苦才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浅一些来讲,人们过日子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战胜痛苦,逆转痛苦。一味地回避痛苦自然能够不受痛苦之累,但恐怕同时也没法体会幸福之乐。当然,更深一些讲,痛苦本身也是变化无常的,是可以不去执着的。但那样的生活就不是尘世了,作为普通人,离开尘世其实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 一本注重内容的书没有一本注重思想的书来的有精神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前者却拥有更大的市场价值。普通人在平常时间读书的目的在于,在消遣的同时可以为自己今后与他人的交流中展现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打下基础。消遣还是第一位的,积累是次要的。或者说只有消遣而没有积累,也是可以忍受的。然而如果一本书通篇只是作者思想的精华,其实于普通人而言是无趣的,最终的归宿也只能在书架上积灰,沦为日后主人向朋友展现自己才学的工具。经济的发展注定要让作者做出自己的改变。现在的时代,完全重内容的书其实也是没有市场的(当然由于网络文学的发达,这种以故事取胜的文字还是找到了一个安身之所,只不过寄居于网络的文字能够存在的主要因素是网络的廉价。那些能够成功从网络晋升至纸质版书籍的作品,其本身就一定不是单纯的故事),因为有一种东西叫做“文艺”,拥有这种气质的人虽然会被多少揶揄,但实际上每个在嘲讽别人这样或那样文艺的人,自己心里也有一颗文艺的种子。只不过苦于自己实在没有栽培的土壤,只好带着一颗嫉妒的心去与同病相怜的人结成盟友,看似把文艺不屑一顾,实则偷偷地还是会不断地尝试。因为人们对文艺有需要,所以就不会堂而皇之地去购进毫无思想内涵的书。但同时真正文艺到能够阅读思想的人实在也是少数,因此可以畅销的书一定是有着精彩的故事,而且还有一些可以让读者相互交流或者炫耀的隐含内容。于书是这样,于其他艺术形式也都是如此。大众是最终需要被满足的,大众生了一颗猎奇中又带着一丝文艺的心,那么作者的任务就艰巨很多了。
       • 当一部作品受到权威人士的好评后(一般而言,这种权威人士之所以做出正面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作品的伟大并不会超过该人士的伟大。因此该人士才会通过牺牲自己一部分的优秀来抬高另一个潜在的对手。当然也不排除全心全意为对手喝彩,不过我更相信这时的他已经失去了再创造更高荣誉的可能,只能通过抬高别人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会有无数人跟风。跟风者大多数都是那些本身水平有限,而且也没有什么太多办法再提高自己荣誉水准的人。他们一起跟着叫好,其中的很多人甚至连作品本身都没有读过,原因是这样一来他们也可以分享那部作品的荣誉——既然他们懂得去“赞赏”它,那至少他们的水平与它差不多。这一现象其实异常普遍,我们通常所喷的那些文艺青年的行为往往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 叔本华对于自杀的支持,是从人有权利掌控自己的生命这个角度来讲的。这个当然没有错,但是只要是权利,就必定有伴随着的义务相制衡。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义务的一部分就在于对与他相关的社会联系负责,这种社会联系包括他的家庭、工作、亲友等等。虽然一个庞大的社会失去一个个体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与这个个体相联系的那些个人,以及由此发散出去的团体,他的自杀不可能不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无论多么微小,也有可能通过蝴蝶效应被扩大甚至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要对社会负责的。自杀之所以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因为它只考虑了个人自己的权利,而忽视了这么做对别人造成的可能影响。当然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从出生到选择自杀的日子里没有得益于社会的帮助,那么他是死是活自然不会有人去关心,他想要怎么去实践自己的权利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只可惜这样的“自由斗士”实在是凤毛麟角。人们常说,一个人活着要为自己云云。此话不假,但是并不完全。人活着,当然要为自己,但同时也要为他人。这是一个人能够生活在社会中要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利他。自杀是一种纯利己的行为,所有企图这么做的人还是要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自私。亦或者,如果一个人常常用禅宗的思想去看待问题,那么原本的那些烦恼,哪怕是已经超出了肉体痛苦的精神痛苦,也许也就没那么无法忍受了。
      
  •     我信心膨胀了,高估了自己会喜欢这种书。放了一周,回头再看感觉不错,比上次好了,以后还会继续看。很多篇章不错。
  •     一直放在书桌里的一本书,看起来总有一种莫名的沉重感,但每次总是还想看。
  •     叔本华的书总是给人以悲观的感觉可是又可以让人在悲观中看到希望喜欢这本书
  •     一个系列的书
  •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对话。
  •       这段<论观相术>出自叔本华的《悲喜人生》。我前后细看了两次,再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在电脑前敲打出来的。五千多个字不多也不算少,但它绝对值得我这样做。
      我希望并怂恿,我关心的每一个人,都能花点时间看看这段原稿。
      
      论观相术,实际上是相由心生的诠释,或者说,它等于直白地说以貌取人是个褒义词。但它并非倡导人人都做观相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观相家,而是促使读者通过阅读之后,懂得由内提升自己的必要以及从外貌解读一个人的可能。
      
      它的根据是“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思想和欲望,那么岁月的磨砺就会在相貌上留下诸种痕迹,可以说,由于人的脸上不断地重复表达其思想和欲望的动作,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性格就会在脸上刻下明显的皱纹和斑点。”
      
      它的使用原则是对于完全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的第一印象。
      
      我不是一个完全迷信于书本权威的人,但是,联想生活的点滴,叔本华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而自己也曾经经惨痛地经历过他的这段论述——“谚语说‘日久见人心’,其实还不如说‘时日愈久愈益受骗’。直到后来某人的恶劣品行暴露无遗,我们最初的判断终被得到证实。”
      
      这些是我读后的感觉。评论写得再细,也不能代替每位读者对原文的解读,之所以班门弄斧,只是想说服你能耐心看下面的原稿。但愿我做到了。而你读完之后不觉得浪费了时间。
      
      ——————————————原稿部分—————————————
      
      论观相术——叔本华
      
      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我们立论的基础就在于此,而这个根据是十分充分的,所以我们由此所作的推论应是正确稳妥的。我们可以拿这一件事实来作说明:人们总是怀有浓厚的兴趣观看那些大善大恶之人,抑或成就非凡事业之人,如若没有见到这样的人,甚至对于他们的事迹即使道听途说也是好的。所以人们总是来到这些场所,在那里他们盼望着能见到使他们感到愉悦的人。特别在英国,人们正在努力致力于制作精美夺目的名人画像的印刷技术;画家和雕塑家也不失时机地为名人作画竖碑,建立雕像,以供人们瞻仰;最后,摄影术也因此投入这一行列,名人的照片因而最充分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而且,这样一件事实也可以作为例证:在个人的生活里,人们偶尔遇到一个人,便会对他的相貌作一番评价,试图从外部特征悄悄地判断他们的才智和道德品格。如果像某些愚蠢的家伙所想象的那样,认为人的外表无足轻重,灵魂和肉体完全是两码事,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就像一个人和他的衣服的关系一样,那么观相术便是一桩毫无意义的事件了。
      
      然而,人的相貌有如象形文字,当然,这种象形文字是可以破译的,而且,这种象形文字的字母表我们已经掌握得相当完备了。事实上,人的相貌比他的嘴还能告诉我们更多丰富有趣的事情,她的相貌概括了他所要说的一切,记录了他的思想和努力。甚至,语言只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想,而相貌则传达了自然本身的思想,因此,所有的人虽然并不值得我们与之交谈,但都值得我们去观察。作为自然的单一思想,如若我们去观察所有的个体,便会产生更大的美,因为那是更高级更一般的自然概念,是一种自然的思想。美所以如此迷人就在于此,美是自然的基本思想,而个体则只是附属的思想,只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人们私下里总是坚持以貌取人的原则,这一原则无疑正确,只是应用起来存在着困难,应用这一原则的能力,部分属于天生,部分来自经验,谁也不能说在这方面驾轻就熟,几时阅历极深老于世故之人夜难免出差错。尽管如此,无论费加罗会说些什么,相貌不可能欺骗我们,如果我们读到了一些在相貌中原本所没有的内容,那是我们自己骗了自己。
      
      对人的相貌加以解释无疑是一门极其艰深而高超的艺术,我们绝不可能抽象地了解观相术的原则。要成功地观看一个人的相貌,首要的条件是保持纯粹客观的观点,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几时带有任何轻微的主观色彩,无论是厌恶还是偏爱,或者夹杂着恐怖或希望的因素,甚至即使是我们自己对于观察对象的任何模糊观念,都会使要破译的文字变得混乱不清。只有没有理解语言的人才能真正欣赏语言的发音,因为只要去想着词的含义,我们便不会注意符号本身。同样的道理,只有对陌生人的相貌才会判断正确,而且不是经常遇见这一相貌,对其相貌不太熟悉,才没有和他人做过交谈才能不出偏差。严格地说,只有第一观感才能提供纯客观的评价,而这种客观的评价乃是破译他人性格特征的必备条件。气味只有在刚一接触时才对我们发生作用,酒只有第一杯才能让我们品尝出真正的滋味。同样,只有初次相遇,人的外貌才能给我们充分的印象。因此,我们应当特别留心第一印象并慎重地予以解释,假如一个人完全相信自己的观相术,而且又觉得从他人脸上所发现的内容意义重大,那么甚至可以将这些写下来,以后的交往和熟悉会使人忘记这第一印象,但时间总会有一天来证明过去的相面是否正确。
      
      我们不必隐讳这一事实,即第一印象常常是令人厌恶的。绝大多数人的容貌实在太可憎了!只有极少数人相貌俊美、天性善良而且充满了智慧。我相信,任何感觉敏锐的人,在见到一张新面孔时,几乎没有不表现出近乎惊愕的感受的,其原因就在于此,这些不过是由一些令人厌恶的元素组合起来的新奇的嘴脸而已。说实在的,一般而论,那样子真是让人遗憾。有些人脸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表现出一种粗鄙野蛮的性格,其治理处于一般动物的水平。人们可能十分奇怪,他们在公共场所为什么带着这样一幅外表,为什么就不罩上面具见人呢?有的面孔只要瞥上一眼就会令人恶心。所以,有些人由于所享受的特殊地位,使他们能够过着远离凡尘的隐居生活,以免看见陌生的面孔后产生痛苦的感受。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这种情况加以解释,根据就在于:人的外表正是根据个性来刻画的,人的外形被铸造得和个性相吻合。如果从心理上加以解释,那很容易说服人,试想有人反躬自问,那些除了极少数情况外一生中都无高雅思想、而且行为粗俗自私、对人忌妒刻薄、满怀邪恶欲望的人,又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样的相貌呢?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思想和欲望,那么岁月的磨砺就会在相貌上留下诸种痕迹,可以说,由于人的脸上不断地重复表达其思想和欲望的动作,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性格就会在脸上刻下明显的皱纹和斑点。所以,绝大多数人的外表让人一眼望去顿生厌恶惊愕之感,只有在以后才能渐渐地看着习惯,即只有在互相熟悉之后,这种印象才会变得麻木迟钝,因而其丑陋便不再对我们发生作用了。
      
      秀美敏捷的外表是岁月刻画的结果,由于脸部无数次飞快地收缩、舒展,便表现出性格特征来,这就是逐渐形成理智聪明的外貌的原因。的确,只是到了晚年才智卓绝的人才有极明显的外貌特征,而在青年时期则还只是稍稍显露出一些印象。但是,我刚才说到,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到惊讶的面孔是逐渐形成的,这和前面的观点正好一致,即只有第一眼才能看到他人脸上真实完整的意义。因为要得到纯粹客观的印象,我们就必须和被观察的人没有任何联系,如若可能,我们尽量不和他们交谈。因为任何形式的会谈都会使我们产生亲切友好的感觉,而一旦相互之间产生了主观感受,那就会形成客观的观感带来不良影响。由于人都想努力为自己赢得敬重和好感,所以,人一旦发现被人观察,便会马上用各种熟悉的手段掩饰自己,变得故作姿态、伪善和阿谀奉迎,以迷惑我们的视听,所以最初所得到的清晰印象便会顷刻之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谚语说,“日久见人心”,其实还不如说“时日愈久愈益受骗”。知道后来某人的恶劣品行暴露无遗,我们最初的判断终被得到证实,那时我们就会对这种人表示蔑视。也许“进一步了解”并非友好的一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能从他身上发现什么呢?有些人所以能够通过较长时间在警告我们,因此,我们在和他交谈时,不仅他的性格,而且他的教养都完全暴露在我们眼前,不独如此,甚至他的本性乃至凡人均有的东西都展示出来。他所说的话有四分之三并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他从其中所有收益的外部来源,所以,我们听弥诺陶洛斯说人话时便会惊讶万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认识,他的脸上所有的兽性就会极其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果有人对于观相术感觉极其敏锐的话,那么他就应当详尽地记录在深交之前就已作出的判断,这种判断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人的面孔正是其本质的表现,如果他骗了我们,那不是他的过错,而是我们学艺不精,错在我们自己。人的语言只是他所思想的东西,更主要的常常只是他所学习过的东西,甚至只是他伪装出来的思想。除此之外,我们和他交谈时,我们忽视了本质性的东西,忽视了基本的素材,在交谈时我们感兴趣的是其病症、表情,有时只注意到好的方面。
      
      有位青年被引荐给苏格拉底,请苏格拉底对他的能力作出鉴定,苏格拉底说:“请你说话以便我看清你。”他使用“看清”这个词而不说“听见”这个词,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在交谈时,他的表情,特别是他的眼睛才变得十分活跃,这样,个人的才智和一些其他能力就从外表显露出来了。我们便可以临时看清他的才智处在什么样的水平,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目的。但是,在这种联系中,我们所观察到的:第一,不能包括人的道德品性,这要更深刻些;第二,我们根据他的外表所得到的客观看法,会因说话者放进我们思想中去的主观成分而失去,即使轻微的偏心,如上所说,也会令我们无法进行不偏不倚的观察。从这个观点看来,也许这样说更为恰当些:“请不要说话以便我看清你。”
      
      要从观相术上对人的相貌形成纯粹的基本的概念,就必须在他独自一人孤身只影时加以观察。在社交和会谈时他身上所反映出的并非他自己,他在这种时候的所作所为一般都是对他有益的,他的行为及其反应都是被动的,但当他独自一人是,他便沉浸在他自己的思想意识里,他自己便得到了充分表现。在这时,对于观相来说,敏锐的目光在一瞥之下便能牢牢地抓住他的整个性格特征。因为他的脸上表达了他的全部思想和欲望,表达了他的不可改变的命运以及当他孤独时所具有的意识。
      
      观相术是了解人类知识的一门主要工具,因为人的面孔乃是人们无法施展才能的地方,要掩饰自己的本来面貌只能限于类似的模仿的表情。我在上面说到,只有在被观察者独自一人并完全沉溺于他自己的思想之中,以及在我们和他进行交谈之前,唯有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才可能从观相术上看到一个人简单纯粹的相貌,其理由也就在此。一旦交谈便立刻渗入了不自然的因素,他就可能使用所熟悉的一切骗人伎俩。此外,还有部分原因在于,一旦彼此之间相互接触,即使是最轻微的接触,也会产生某种倾向,由此而迷惑观察者的判断。
      
      就一般的观相术来说,人的才智比人的道德品格容易观察得多。人的才智更为外在,它不仅在人的脸上、表情上可以看出,而且在步态上也可看出,甚至可以说在任何细微的动作上都可以反映出人的才智。我们可以仅仅从人的背部就可以分辨出傻瓜和聪明人。傻瓜麻木迟钝,动作缓慢,所有的姿态都显得愚蠢。聪明勤奋的人也同样地表现出自己的本性。所以,拉布吕耶尔评论说:“无论我们的行为有多么微妙、简单或者不知不觉,我们都不可能隐瞒自己,愚人,无论是来去、坐立,沉默或任何举动都和聪明人完全不同。”爱尔维修认为,寻常之辈具有辨别天才并回避他们的本能。
      
      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的大脑愈发达,脑容量愈多,与大脑相联系的脊柱和神经愈细小,则人的才智便愈高,不仅如此,而且四肢的活动性和柔软性便愈好,因为大脑对四肢的支配最为直接有力。所以,所有的东西愈从属于一个神经中枢,则所有的运动便愈能表现出明确的目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进化程度愈高的动物,便愈能因伤害了某一部分而被置于死地。例如,无尾两栖类动物,其动作迟缓呆滞,一副懒惰笨重的样子,它们虽然毫无敏捷可言,但它们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大脑小而脊柱和神经又十分粗壮。步态和手臂的运动主要受大脑的支配,四肢的运动就是从大大脑经过脊柱和神经传感而来,运动的任何微小变化都是又大脑经过脊柱的传导而发生的。
      
      意识活动何以使我们产生疲劳,其原因就在于,大脑也有疲劳感,就像大脑有痛苦感一样,意识的活动不会使四肢疲劳,所以意识运动会导致睡眠。
      
      但那些不是由大脑引起的运动则不会产生疲劳感,即我们身体内各器官的无意识活动,如心脏、肺腑的运动,即使连续不断地运动夜不会产生疲劳感。思维也同人体器官的运动一样,属于大脑的机能,大脑活动的特性也同样和个人的生理构成是一致的。愚蠢的人活动起来如同木偶,而聪明的人,他的任何关节都富有表现力,显得极其的灵巧。
      
      人的相貌比姿态和运动更能表现才智,脑门的形状及其大小,脸部肌肉的伸缩和变动,特别是眼睛,有的人,其眼如同猪眼,浑噩污浊,暗淡无光,小如鼠目,而天才的双眼炯炯有神,神采飞扬。
      
      有的人虽然感觉敏锐,行为深思熟虑,即使他们是最优秀的一类人,也还是和天才有区别的。前者完全服从于意志,而后者则是自由的。
      
      所以,可能人们会相信斯夸扎菲克在《彼特拉克传》一书中记载的一则逸事,这个掌故原出于约瑟夫 伯利维乌,他和诗人彼特拉克是同时代人,有一次,彼特拉克和一些高贵的审视来到维斯孔蒂宫廷,G维斯孔蒂对他儿子说(他是在场的唯一孩子,后来成为米兰第一公爵),谁是这里最聪明的人?这个孩子稍稍对人们环视一周后,马上拉着彼特拉克的瘦,把他带到他父亲跟前,这个选择使得在场的人无不折服,大自然把人高贵的记号如此清楚地刻在了天才的脸上,甚至孩童也能一目了然。
      
      所以,我要劝告明智的国人,若是他们大吹法螺,要故崔某位极平庸的人30年过后便是一位伟大的天才,就不要选那长得想啤酒店老板摸样的人。有位哲学家就具有这么一副长相,大自然在他的脸上打下的“凡夫俗子”的烙印是何等清楚。
      
      但是,对人的才智所作的判断并不适合于人的道德品性。分辨人的道德品性要比分辨出人的才智难得多。因为这属于形而上的范围,它要比人的才智深刻了不知多少倍。
      
      道德品性也是和人的生理构成、人的器官有联系的。但理智能力与人体器官或与某一系统的某些部分的联系要更为直接一些。
      
      所以,任何人都会装出一副聪明的样子,寻找机会表现自己的才智,把它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东西,但他很少暴露自己的道德品性,绝大多数人甚至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道德品性,而且,由于大量的实践,使得人们伪装自己的本事愈益高明。与此同时,正如我上面说的,卑劣的思想和毫无价值的努力总会逐渐地在他们脸上,特别是他们的眼睛里打上深深的烙印,所以,断定一个人绝不可能写不朽的著作极其容易,但要说他绝不可能犯下滔天大罪行那就难了。
      
      
  •     叔本华史上最悲观哲学家之一
  •     不客气!
  •     随便看看的
  •     人的本质是欲望,欲望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注定永远痛苦
  •     我对这本书目瞪口呆了很久,还是没有全部看完。
  •     我从这本书开始认识叔本华。耐读,不枯燥。
  •     幸福大抵只不过是自己的意识
  •     把事情看透似乎总显得有些悲观,却是深深蕴含能量的悲观。
  •     在高二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我常沉醉其中
  •     “极端悲观主义”这种说法,会给没读过亚瑟·叔本华著作的人们以误导。对哲学思想进行散文式的论述,可圈可点。
  •     读了很久的一本书。
  •     诚如书名。
  •     还行
  •     读哲学家的著作,是否都内化为判断力,或者涵养,似乎那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如过客般,我只有表层记忆
  •     大家都懂的道理借助大师整理出来的心灵鸡汤
  •     印刷质量不太好,两面透,同一出版社的另一种版本印刷的比较好。
  •     初中时买的,当时许多都还看不懂。
  •       叔本华说过: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活着就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就算没意义,就算痛苦,既然你正在活着,并且打算继续活下去.就尽可能活得让自己快乐一点好了.
      
      刚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觉得挺好:
      
      
      死亡是一种必然,任何人都无可避免,叔本华说,任何哲学都是建立在死亡问题上的——凭借这个论点,叔本华立足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之列当之无愧。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看待它。
      
      死亡是一种必然,那么,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活着就是一种极大的痛苦。——叔本华坐在高贵的餐桌上,享受着美食,将他的这些话作为慰藉贵族们的精神食粮。
      
      死亡是一种必然,一切都没有意义,但是,人生又不能没有意义,那么,人生的意义只能是死亡!既然是毁灭不可避免,那就让毁灭成为永恒!——于是尼采通过歌颂死亡、美化死亡来麻醉自己。
      
      所以,我认为,叔本华尽管勇敢但却悲观,还加上一点不诚实,因此,他还有点可恨;而尼采,浪漫、悲观却不乏勇敢,因此,他可爱。
      
      可是,叔本华和尼采终究都解决不了人生在世所面临的对死亡的恐惧所带来的终极痛苦,他们的哲学也便无法真正超越传统哲学的桎梏。
      
      那么海德格尔呢?
      
      是的,死亡是一种必然,夸大死亡的痛苦只会陷入极端的悲观,美化死亡也无法使人们真正摆脱痛苦和恐惧,那么,生命的意义就不在于死亡,而在于生存!在于生存的方式!勇敢的面对死亡,坦然的接受死亡的必然性,然后,以一种就义般的勇气和毅力,创造并享受你的有生之年。
      
      因此,我认为,海德格尔使人类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以上这段遗落在别人地盘上的小文字居然自己又跑了回来.像是被风吹走的落叶又被另一阵风吹回来了一样.有小小的惊喜.
      
      
      
  •     記得這個系列出過好多本,高中那陣子特別癡迷,雖然時時翻看,但多是斷章取義。
  •     叔本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哲学家,算是真的哲学家了。呵呵,有人说,所谓的哲学家,就像光遇到镜子一样,虽然都是光,但只有因为它才会懂得改变方向。人就像光线,只有懂得内省的人才会有感悟的人生,才会像光线一样折射出不同的颜色。此书没有给五颗星,原因也许正是因为人无完人。他有他历史、文化背景的局限性,本人不是很苟同他的某些观点,同时,在他的思想上,让我看到他身上很多哲学家都有的偏执、高傲、自负……如果他还活着,我想讲——好好加油吧,继续努力,我相信你再活多十年,你还会改变!
  •     这本编辑得还是不错的
  •     叔本华的哲学总以“人生是一场悲剧”在阐述,也正因为贴近现代人的思维与生活才会被很多人传颂阅读。
  •       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曾试图做一些摘抄性质的东西。等酣畅淋漓的读完这本书之后,再回过头去看自己开始曾做过的东西,对自己产生了责备——这简直是对叔本华作品的亵渎。
      正如题所说,缜密的思维连带着环环相扣的逻辑构成行云流水般的行文。偶尔的章节给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眼睛一亮,然而此时你又不能心急——断下来回头品位(更不能去做什么摘抄笔记)——只能束手向下看下去,直至结束。这时你才能获得读叔本华最大的快感——一种醍醐灌顶的欢畅。
      然后自省、自我提高与灵魂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臣服于作者的“脚”下。
  •     偏执
  •     人生就是追求昙花一现的幸福,这是人活着的全部意义。也许我们需要清醒,悲哀的人生会让人看到生活的本意。所谓悲观主义不是怨世犹人,而是珍惜流过的每一分钟。这是叔本华教会我的全部意义
  •     教我如何不想他
  •     叔本华悲观但睿智,翻译的文笔流畅。常在手边,没事儿就翻翻。
  •     我大学的启蒙读物
  •        天才的意志
      在图书馆偶尔淘到的,叔本华《悲喜人生》,是一本论说集,却让我惊喜万分,是找到了知己。
      喜欢后记中的一句话,“在这个一切伟大人物都死绝了的时代,他再一次倡导使人类崇高的英雄崇拜”。
      
      叔本华
      “生命就是我的意志与表象。”作为生命意志哲学的奠基人,叔本华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狂傲,不羁。会是怎样一个人,将自己的课与当时已享盛名的黑格尔设在同一时段。结果却是教室的空空如也。这是天才的意志。
      说他是广泛悲观主义的代表,我不同意。他只不过是认为,人的一生会充满痛苦,认为生命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可是另一方面,他也提倡,自由源于痛苦,快乐和痛苦存在着平衡。同时,他也认同柏拉图“瞬息变换的永恒”的观点,认为唯有现在才是存在。说他悲剧中有着喜剧色彩,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自我调侃。不被世人所包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自娱自乐吧。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叔本华的意志主义相对立,我对此持保留态度。意志主义,绝不是主观主义,是强调意志的重要性,认为生存意志是一切生物最深层的核心,从主体出发,对人的内心进行剖析。我觉得这更接近于生活的常态,生命的本质。而理性主义,则是人意志抽象的逻辑表达,一如书中所说,“意志和理智之间需要达到某种一致与均衡”。这两种主义应该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
      
      悲喜人生
      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与幸福息息相关,而相关指数越来越低。叔本华自己也无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义我们的存在。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无法定义,也就失去了幸福的意义,存在的根基。我们追求幸福,却不知道 ,幸福就存在于自身。
      一直认为,生命归于心灵的宁静。也许就像歌德所说,“我已抛弃一切”。也许,“让自己的心智暂时的完全疏离于繁杂多变的外部世界”才是智者之举。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会选择小隐,却无法选择大隐。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始终无法规避,来自外界的纷扰。即使如何坚定,可是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
      一山一水一世界,也无风雨也无晴。终极之至。
      可是,我们又无法摆脱外界,二者的平衡如何解决?矛盾与冲突!
      所以选择了小隐,倾向了心灵与自我。
      
      
  •     哲学对于生存意志的感知、人对本性冲动的限制理性的范围!
  •     因为这本书 喜欢上了叔本华
  •     他早已把这个世界看透了。
  •     虽不完全赞同叔本华 的 毕竟与尼采 相反 但仍能使 思维明镜
  •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培根的《论人生》,培根简直是正能量的不得了,但我觉得叔本华也不是悲观,他只不过是看生活看的更透罢了,而且他的文字更为酣畅淋漓,要论文学性远在培根之上,要问我为什么给四颗星,而培根那本是五颗星,那只是当时的年少无知和现在的更为慎重罢了
  •     就记住了否极泰来的悲喜人生,这几个字
  •     偶然所得,除《人生的亲证》外感受最好的一本书,读得很慢,每一章都读两遍,而后章末写点文字。迄今为止注写最多的一本书。
  •     我们都是一群演员……本来是想把经典的句子摘下来,结果发现我应该抄书了……
  •     加缪的《在苦难和阳光之间》要积极得多。叔本华毕竟悲观。
  •     没有觉得悲观呢 很有哲理
  •     最高的智慧是将现存的欢悦作为生命的最高目的。
  •     叔本华对世界与人生的感触一直都很吸引我..
  •     你好,叔本华的作品似乎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韦启昌译的版本更好一些。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美学随笔》、
    《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
    均为 韦启昌译
  •     再同意不过了 看《人生的智慧》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
  •     人格是最大的幸福
  •     如今重读,比中学时的初读,感受深入了不少。《源于痛苦的自由》、《论观相术》、《论意志和理智的平衡》、《论痛苦》、《论生之空无》,这几篇是最令我触动的。“幸福不过是一场梦,不幸才是真实的”“归根到底,人生只是一种失望,甚至是一种欺骗”……悲观主义,实际上是某种意义的乐观主义。当你真正能把生活中的各种烦扰不幸看成理所应当,遇见时才不会惊慌失措,于是乎,可以从容应对,让时间去将它们带过。
  •     句子很刺激。曾经很着迷,不自觉中沾上了他的味道.有害
  •     美丽忧伤的哲学,人生是场化妆舞会
  •     我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受到了叔本华的影响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