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经学与思想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史学经学与思想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303071876
作者:刘家和
页数:401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关于“史学”、“经学”、“思想”这三方面所作的文章。全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在理论问题的探讨,如比较研究与世界势力、中国传统史学等。第二部分重在经学极其与史学的关系的探讨。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或与思想史背景有关的文章,如殷周关系研究、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等。

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一、历史的比较研究
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三、关于历史比较研究的限度问题
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问题
三、关于史学的致用问题
四、关于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问题
先秦史学传统中的致用与求真
一、关于史学的致用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
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
一、司马迁对于历史上的变的论述
二、司马迁对历史上的常的论述
三、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
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
二、以人心为背景的历史理性的曙光(正)
三、与人心疏离的历史理性的无情化(反)
四、天人合一的历史理性的有情有理化(合)
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
一、史学在中国古代学术分合中所显现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史学与经学的关系
三、史学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学术中处于不同地位之原因
关于通史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些可能与“通史”有关的西方词语和中文里的“通史”之异同
三、“普世史”与“通史”两种史学传统试析
四、通史体例与通史精神
理雅各英译《书经》及《竹书纪年》
一、引言
二、关于理氏译注《书经》的思想
三、对理氏《书经》和《竹书纪年》的翻译之讨论
四、结语
引用书目
理雅各英译《书经》《竹书纪年》的文献考证
引言
一、关于《古文尚书》真伪及有关文献的问题
二、关于《竹书纪年》流传与真伪的问题
结语
理雅各英译《春秋》及《左传》
一、理雅各译《春秋》经兼收《左传》
二、理氏依照中国传统以《春秋》为经,但又对之深致怀疑与不满
三、理氏否定《春秋》、同时却肯定《左传》
四、论理氏关于《春秋》和《左传》的见解
五、理氏对于《春秋》《左传》的译文
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
一、理雅各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二、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三、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
《春秋三传》与其底本《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三、关于《春秋三传》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异同
孟子和儒家经传
一、孟子称引《诗》《书》、述孔子之意的时代特点
二、孟子对构成儒家经典系统的贡献
三、孟子对以“传”传“经”传统的贡献
四、孟子的述经与~_
从清儒的臧否中看《左传》杜注
一、清儒对于杜注的批评
二、杜注优点非清儒批评可掩
关于殷周的关系
一、周人对殷周关系的转变所作的解释
二、春秋时代末叶至清代学者对殷周关系的研究
三、20世纪以来关于殷周关系的研究
四、关于二重证据研究法的几点个人体会
引用书目
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
二、问题的提出
二、商周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
三、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成长
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
一、儒家孝道的渊源
二、儒家的孝学说
三、《孝经》和孝道在汉代的盛行
关于战国时期的性恶说
一、战国早、中期人性恶的思想的萌生
二、关于荀子的性恶说
三、韩非子的性恶说
《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
一、“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释义
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
三、《左传》中的民本思想
四、《左传》中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的关系
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一、《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
二、董仲舒天人合一体系中的“大一统”思想
三、何休的“三科九旨”与“大一统”
史学的悖论与历史的悖论
一、关于世愈乱而文愈治的问题
二、关于实与而名不与的问题
后记

书籍目录

序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  一、历史的比较研究  二、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的关系  三、关于历史比较研究的限度问题史学的求真与致用问题  一、问题提出的缘由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问题  三、关于史学的致用问题  四、关于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问题先秦史学传统中的致用与求真  一、关于史学的致用  二、关于史学的求真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  一、司马迁对于历史上的变的论述  二、司马迁对历史上的常的论述  三、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历史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发生  一、弁言——略说“历史理性”  二、以人心为背景的历史理性的曙光(正)  三、与人心疏离的历史理性的无情化(反)  四、天人合一的历史理性的有情有理化(合)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地位  一、史学在中国古代学术分合中所显现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史学与经学的关系  三、史学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学术中处于不同地位之原因关于通史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一些可能与“通史”有关的西方词语和中文里的“通史”之异同  三、“普世史”与“通史”两种史学传统试析  四、通史体例与通史精神理雅各英译《书经》及《竹书纪年》  一、引言  二、关于理氏译注《书经》的思想  三、对理氏《书经》和《竹书纪年》的翻译之讨论  四、结语  引用书目理雅各英译《书经》《竹书纪年》的文献考证  引言  一、关于《古文尚书》真伪及有关文献的问题  二、关于《竹书纪年》流传与真伪的问题  结语理雅各英译《春秋》及《左传》  一、理雅各译《春秋》经兼收《左传》  二、理氏依照中国传统以《春秋》为经,但又对之深致怀疑与不满  三、理氏否定《春秋》、同时却肯定《左传》  四、论理氏关于《春秋》和《左传》的见解  五、理氏对于《春秋》《左传》的译文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  一、理雅各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二、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  三、理雅各与安井衡对于《春秋》《左传》的见解的异同《春秋三传》与其底本《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关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  三、关于《春秋三传》与《钦定春秋传说汇纂》的异同孟子和儒家经传  一、孟子称引《诗》《书》、述孔子之意的时代特点  二、孟子对构成儒家经典系统的贡献  三、孟子对以“传”传“经”传统的贡献  四、孟子的述经与~_从清儒的臧否中看《左传》杜注  一、清儒对于杜注的批评  二、杜注优点非清儒批评可掩关于殷周的关系  一、周人对殷周关系的转变所作的解释  二、春秋时代末叶至清代学者对殷周关系的研究  三、20世纪以来关于殷周关系的研究  四、关于二重证据研究法的几点个人体会  引用书目先秦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生  二、问题的提出   二、商周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萌   三、春秋战国时期天下一家思想的成长儒家孝道与家庭伦理的社会化  一、儒家孝道的渊源  二、儒家的孝学说  三、《孝经》和孝道在汉代的盛行关于战国时期的性恶说  一、战国早、中期人性恶的思想的萌生  二、关于荀子的性恶说  三、韩非子的性恶说《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  一、“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释义  二、《左传》中的人本思想  三、《左传》中的民本思想  四、《左传》中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的关系汉代春秋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  一、《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  二、董仲舒天人合一体系中的“大一统”思想  三、何休的“三科九旨”与“大一统” 史学的悖论与历史的悖论  一、关于世愈乱而文愈治的问题  二、关于实与而名不与的问题后记

编辑推荐

《史学•经学与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思考》是作者近十年来关于“史学”、“经学”、“思想”这三方面所作的文章。

内容概要

刘家和,男,1928年12月20日生,汉族,江苏省六合县人,无党派人士,教授。1952年7月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1955年10月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由苏联专家主讲的世界古代史教师进修班,1957年7月通过论文答辩毕业。自1952年起,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83年任教授。曾多次出国讲学、研究、参加学术会议,主要有:1986年3月至5月,作为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高级访问学者访问了美国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历史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匹兹堡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1998年7月至12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任客座教授等。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并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北京史学会常务理事,美国《世界史杂志》编委等。刘家和教授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先秦秦汉史研究,对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作了长期的艰苦努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所主编《世界古史》(吉林文史出版社),曾于1988年1月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曾作为《世界史》(吴于廑、齐世容二教授总主编)古代部分上册(世界上古史)主编,此书于1995年12月获第三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国家一等奖。2002年《古代世界文明史研究导论》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著有《古代中国与世界》(武汉出版社,1995年),主编有《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高教出版社,2001年9月)。另外与他人合作著、译作多种。讲授博士生课程有:中国古典研读及考证方法,古史比较研究实习等。现在正主持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中西古代历史、史学与理论的比较研究》;《中外史学理论比较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章节摘录

书摘当今的世界固然已经是一个联结为一体的世界,其所以能成为一体,无疑是因为各国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多方面的联系。为什么会有这种联系加多并加深的现象出现呢?因为其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利害关系,因为其间有时代上的趋同性;而要了解这种趋同性的发生,我们就不能不进行比较的研究。同时,当今已经在多方面一体化了的世界难道就没有了差别?东方与西方的差别,南方与北方的差别,依然明显地存在着。不了解这种差别,就不能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现实地构成的,同样也就无从了解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利害关系的真实背景和本质。所以,为了认识这个已经一体化了的世界,除了其间的同以外,还不能不了解其间的异;而要了解其间的异,这就又不能不作比较的研究。不如此,就不能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动向。    以上说了比较研究对于古今世界历史研究的必要性,现在再从另一个层面或者更原则的层面来说一下这种必要性所以会发生的原因。不论古今,历史发展的纵向趋势,总是由各个时期的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关系的发展来推动、来制约的。要了解一个时期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其间的异同;而要分析这种异同,就不能没有比较的研究。所以说,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植根于历史发展的这种横向关系推动并制约纵向趋势的基础上。    第二个要谈的问题是,我们知道,大概还没有一部称为“世界历史”的书真正能够把地球上一切国家、民族的历史囊括无遗。要说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不能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这里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那种无所不包的“世界历史”在实际上是否可能?看来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答案就是“不可能”。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并非一切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录;对于没有历史记录的国家、民族,自然也就无从撰写它们的历史。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可以说是客观方面的不可能。另一方面,如果要求把一切有可能撰写的国家、民族的历史写入世界历史之中,并且写清楚了,那么这部书的篇幅将是何等巨大,实在难以实现;假如每一个国家、民族只写一点,那样就会成为一堆杂拌,从而没有价值,同样难以实现。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可以说是主观上的不可能。    P8

图书封面


 史学经学与思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此书乃一个深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老辈学人,在西学背景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在传统中对西方文化的审视,在西学和中国传统中审视中西文化碰撞的思考。审视不难,难在能够深入其中的审视,更难在对多种文化的审视的一种自觉。个人最喜读本书中讨论晚清英人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日人安井衡注释中国经典的几篇。真可谓“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以上仅仅是作为刘先生的一个老学生极粗疏的看法。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四日读毕。全书分史学经学和思想三端,但各段之间又互有联系,既有内在思想的联系,也有大段语句的重复...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可以说是“大一统”或者“通史眼光”或者“普世史”眼光,他没有把要论述的内容单独放在一个平面讲述,而是放在世界平面相对照,例如讲通史那段,和古希腊与印度的学术传统相对比,然后得出观点,论证结论新意不大,但论证过程非常好,这应该也是作者从事世界史学习带来的优势。我收获犹大的一点在于里面多处出现的殷周之变后周人思想的变化,正好和刚刚所读的许倬云西周史的部分结论相映衬。
  •     大框架。思路特别清晰。
  •     如题一时半会看起来或许会有些困难,但是这种书就是要经常读啊从中领会先生们的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
  •     这本论文集,看到的是刘先生的从容。
  •     只看了数篇论文。尤重『从清儒的臧否中看《左传》杜注』一文。左传的研读,若明于句读而昧于春秋大义,则真的是『寻章摘句老雕虫,皓首穷经误一生』了。
  •     刘家和先生是少数汇通中西的大学者,其著作并不十分丰富,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严谨的学风,这很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     刘家和教授这部论文集是分为史学、经学和思想是不错,但是将史学置于经学之前,还是能让人感觉到现代学术的倾向。不过,本书开篇的两篇谈论史学的求真与致用,显然蕴含着刘教授对于经学与史学关系的反思。本书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公羊学的讨论,也是从求真(史学)与致用(经学)的角度来分析公羊学的基本观点。
  •     坐在书桌前细细咀嚼的好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