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重量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道德的重量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32743292
作者:[美] 阿瑟·克莱曼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一位越战英雄,在离开战场三十年后,家庭圆满、事业有成,却为何自责悔恨、郁郁而终?
一位在非洲从事人道救援的年轻女性,在经历战乱、腐败、贫穷和疾病的威胁后,为何仍能鼓足勇气,继续艰难的奉献工作?
一位在文革时期被好友出卖、受尽磨难的医生,当有机会复仇时,为何会选择将手中的刀剑轻轻放下?
美国知名人类学家和精神病医师阿瑟•克莱曼,费时数年对这些“苦难经验”细致观察和体验,并以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并超越地方性价值观所带来的的限制,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温思罗普·科恩
第三章 艾迪·鲍思克特-雷马克
第四章 严仲舒
第五章 查尔斯·肯特沃斯·贾米森
第六章 萨莉·威廉斯
第七章 比尔·伯特/西姆查·阿德勒
第八章 W·H·R·里弗斯
第九章 后记
参考文献题记
致谢
索引

内容概要

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196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主任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哈佛研究生院及医学院终身教授。
作为国际医学人类界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于1980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医学人类学勋章。1983年起,任美国科学院医药学部终身委员、美国人文和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资深顾问,并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的最高奖项––博厄斯奖。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言  《道德的重量》记叙了一些普通人的故事,评述了他们在平常和非常时期最看重的事。这是一本关于道德经验的书,聚焦于个人和团体如何认真处理和对付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危险和意外事故看作是生活环境中的反常现象,或者是某种不可预测的力量侵入到原来大致可预期的世界中。我在本书中提出与此不同的看法:危机和无常是生活本身不可逃避的一面。事实上,就像我们将要从这些故事里看到的,危险和非常状况对故事的主人公们而言生死攸关,所以也可以说,它们显现了人的本质和意义。我们将从这本书中认识这些普通人,他们亲身经历了这类挑战,却仍然努力尝试有道德地生活。  “道德生活”(moral life)也许是个意思含糊的词组,因为道德可以被用作两种意思。在广义上,道德属于价值范畴。在此意义上,活着或生存无疑是道德的,因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最重要的。那么,人们仅仅维持生存,为自己的生存利益斤斤2计较,讨价还价,“各人自扫门前雪”,“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在某一地方环境中,像当地的其他人。样,热衷于这些相同的生存活动——所有这些,在此广义的道德定义下,都属于生存的道德经验。

图书封面


 道德的重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不安年代中的希望与救赎      野兽爱智慧      凯博文现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及哈佛医学院精神医学与社会医学部门的医疗人类学教授。他桃李满天下,足跡遍部全球,曾带领过无数的医生、公卫学家、心理学家和人类学者,深入不同文化地区,帮助跨文化之间的彼此了解,并将医学人类学的观念应用於全球性的疾病防治,更进而影响许多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凯博文是当代世界级的医学人类学家,跟华人世界的情感尤其深切。早在1970年代,他就来到台北进行「乩童」的医学人类学研究,几乎台湾所有具文化观的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都曾受到他的啟发,或与他建立了真挚的情谊。      而在1980年代,中国大陆的门户才刚对外开放,他又率先携家带眷,深入没有空调没有冰箱,夏天如火炉、冬天如冰窖的内地贫困省份,成天蹲在简陋的医疗院所,倾听当地民眾诉说各种身心的病痛,一住经年,差点把命赔上。他的两位子女,从小跟著他移居台湾、香港、中国,回到美国之后,还继续念中文学校。而今,他的儿子是关注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的生态学家,女儿任职联合国,先生是香港人,跟父母一样踏上了跨越文化地域、联结东西方世界的旅途。      凯博文在数十年学术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对於人类「受苦经验」的深刻体察,他以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歷史学、宗教、艺术、心理治疗、伦理学的全观视野,去理解人生中无所不在的病痛、苦难和限制。他的研究主题包含了神经衰弱、抑鬱症、疾患体验、求医行為、临床交流、医疗伦理、慢性疾患的社会过程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内容涉猎了政治暴力、包括自杀在内的各种社会性的痛苦,及其所隐含的道德和政治意义。      凯博文的著作等身,曾编著专书将近三十种,发表学术论文超过两百篇。他的通俗著作更是膾炙人口,因為他是一位细腻、柔软、充满睿智的说故事高手。之前,他的《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和痊癒之道》(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就深受关心医疗伦理的各界人士所推崇。凯博文强调,不论是身体上、心理上或情感上的苦痛,都代表著个人生命中最脆弱和黑暗的时刻,在这难以脱逃的困境中,唯有同情、理解、陪伴和倾听,才可能缓解生命的伤痛,促动深层的心灵疗癒。      而凯博文2006年出版的《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与救赎》(What Really Matters: living a moral life amidst uncertainty and danger)更将关心视野放大到全人类的普遍心灵困境,凯博文认為,在现代生活中,价值观非常曖昧模糊,任何人随时都可能面临许多人性的挑战和考验,这时候,我们心中的那一把尺,将决定我们是谁、我们的选择、我们将往哪裡去;如果,我们选择了忠於自己,也就是在幽暗不明的时代洪流中,找寻到属於自己的价值和定位。      《道德的重量》 诉说七个真实故事,有退伍的越战英雄,在离开战场三十年之后,仍在承受罪咎的苦楚;有从事国际人道救援的女性工作者,在非洲经歷过各种恐怖遭遇,却仍坚持不放弃理想;有在文革时期被好友出卖、妻离子散、受尽折磨的中国医生,当复仇机会来临时,却选择放下刀剑,寧愿自己再次受到伤害;有高大英俊的牧师,為了提醒自己不再坠落情色深渊,而将难以治癒的慢性疼痛当作上帝的恩典;有聪敏美丽的艺术家,在得知自己罹患爱滋病后,反而鼓起勇气走出阴影,挺身為国际爱滋防治计划而奋斗;…      书中还有一则凯博文自身的故事,叙述他自己在成长及学医过程中,因挫折和被歧视所带来的反省,以及在一些良师身上学到的珍贵啟示。这七则故事宛若七则动人的世纪箴言,让我们在价值曖昧的不安时代中,重新看见平凡人性中的坚持、勇气与光亮。      从真实道德看见终极关怀      凯博文教授的这本新书涉及了后现代不确定年代裡的真实道德处境,个人如何从真实的困境发展出自身的生命风格。所谓「真实道德」完全迥异於传统教条式的道德,「真实道德」深植於生活的根源之处,摇摆於人的不定遭逢裡头,无法事先被订出规范,也无法提纲挈领地以明确的道德準绳来衡量,相反的,每个真实道德主体都只能从自身的处境裡逐步地发展自身的主观过程,自行发现自己与真理的关系,人生裡不断发生的事故、机缘、变化与外在的衝击,都无法以原则性的概念加以通约,裡头也没有首尾一贯的逻辑,所有的变故都意味著转化的力量,所有的转化都朝向个体化的风格塑形,而在这过程裡,有些「真正事关紧要的东西」就会发生,而到底何者是生命最紧要的?这个问题没有普遍的答案,只能循著个体的生命独特机缘、命运去发现。      精神医学对伦理道德的病理化始之於二战之后,在五十年代的精神医学还带著精神分析的人文气息,那时的重要精神分析者如荷尼、科赫、温尼克、佛洛姆、阿德勒、苏利文等有著浓厚的人文气息,他们谈论社会兴趣、道德、爱情、伦理、谎言、恶行,但是病理化的论述却已经悄悄地进行,例如苏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已经逐渐跨入病理论述,而在尔后四十年的发展,生物医学逐渐佔领精神医学,现代精神医学就接收了生活人文,以病理论述覆盖所有生活领域,这就是為什麼自杀者被盖上忧鬱症,好赌者被盖上不自主强迫症,偷窃成為怪癖症,这种病理覆盖的现象一方面作為内心除罪化的消解个人承担,也说明科技时代的系统效应,科技包山包海的的将经济、政治、健康、幸福、快乐、饮食、休閒卷入它的系统,而人文的异化也随著发展。      最简单例子是疗癒的概念。疗癒与俗世的的治疗完全是两回事,疗癒自古以来就涉及超越界,无论宗教、伦理、道德、哲学或所谓的「明道」,都属於疗癒领域的超越行动,但是直至今日,最不瞭解疗癒的大概就是精神医学,在精神医学的脉络裡,这行业的人无法瞭解疗癒者的他者人格、疗癒的超越行动(信仰)对疗癒者多麼重要,甚至将之与治疗混為一谈,依旧以「功能论」来论断疗癒。疗癒的超越就在「成為自己的不是」(becoming whom I am not),这与非超越的俗世心理学的自我追求背道而驰,疗癒超越的行动拒绝自我认同(ego-identification),甚至发展各种「消解认同」的修练技术,也就是发展无為、无我的修道领域。      当然,疗癒的发生有其必要的深刻理由,尤其涉及人在世界沉浮多年之后,在真实道德的折磨,而发现俗世心理学的改善技术於事无补,就如末期病人也承认药石罔效之后,產生的必要行动。这无涉领域的偏见,也无关乎对俗世的批判,而仅仅是人类的智慧传统对自己生命的终极解脱的紧要性。然而,病理化毕竟把过去曾经浮滥的泛道德化缩小范围,但也连带把真实道德的困境也将以埋葬,使得一般人无法看见自杀、自责、完善主义背后的罪恶感的生活源头,反而透过经精神医学病理化论述的掩盖,真实处境消失了,所有的问题「都是精神医疗的问题」。      凯博文教授以一个资深的精神医学教授,他也是重要的医学人类学的开创人物,深諳人文临床的领域,他虽然以精神医师的立场為病人做精神诊疗,但他并未被现代精神医学对道德处境的病理化所惑,他也深諳「疗癒」的概念,早在七十年代,他就以台湾乩童的疗癒过程作了非常的详尽研究,当年与他相熟的学者几乎都跨文化与精神医学两个领域,如林宪、叶英堃、李亦园等诸先进,也正式出版多本以台湾乩童疗癒為基本素材的书籍,论及涵化与疗癒之间的关系。不过当时他还只是从文化意义将精神医学的知识生產导向人文化,并没有如本书的智慧与成熟,很清楚地将真实道德以及原初伦理(接近法哲列维纳斯的思路)呈现出来,彷彿让现代精神医学所埋藏的古老精神再度出土,让我们直接面对伦理的困境,以便消除科学理性所带来的理性幻念。这是后现代对生活方世的直觉所產生的对治之道。      凯博文教授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提到W.H.R.黎佛斯,就是透过黎佛斯的病人,诗人齐格菲‧萨松的「病人之眼」,「他的力量并不在於他所说或写的…而是在於他本人」,黎瑞斯不愿意将战场的精神官能症污名化,来自於他对人类心灵的根源的终极领悟:「只有当生命遭受到威胁的时候,為了生存所做出的直觉反应,这也是人在大战中无法面对、在临床上屡见不鲜的情况」,而这些直觉正是牵扯在国家价值、忠贞、勇敢、家庭名誉、男性尊严等所有真实道德失调的衝突点上,反而是做為病人的萨松自己提出「和平主义」的观点,有效地自我解除了自己的蒙羞,而黎瑞斯也发现自己作為「治疗军官」的社会体制的自限性,而放手让病人自行解放,更重要的是,黎瑞斯能够掌握到病人的直觉智慧,而称之為「自识能力」,这种自识超越狭隘的精神病理,直接将广泛的社会与政治都串连起来理解,一种超乎理性主义的高度综合,凯博文教授為他下了一个註脚:「他从造就了他与他事业的文化价值中脱身而出。黎佛斯在生活中為我们示范了,必须先觉察到正常道德承诺所具有的危险,然后打造出一个能為其他人扩展更大空间、建立他们的道德事业、让他们能够选择建立正常标準的新生活,如此才能让我们以更可行的方式,将情感与价值结合在一起。」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凯博文教授,在他的一生志业很自然地关注著社会受苦经验,精神医学只是他对这受苦经验的探测器,他与佛瑞斯一样,曾经转变為人类学者,而终至為人文的关怀者,在凯博文教授身旁的同事或学生,多少都燻闻著凯教授对社会受苦经验的深度关切,唯其关切之切,他才能够「花数十年的时间才让自己摆脱专业解释的自我保护」,真正聆听病人真实的生存反应。对现代所谓「专业者」来说,专业知识一方面是理性知识的洞识,另一方面也是生活智慧的闭塞来源,专业者的成长,一方面强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消解专业的闭塞,就如新陈代谢,有进有出,有吸收也有消解,既建构也解构,但是,智者多少知道曾经有个源头,那是尚未成為知识的真实处境,裡头有各种无法被理性整顿的混乱与无法被语言所调製的秩序,那是非知识之地,却是知识的源头,各种知识不过是被裁剪的成品,而那源头,如人类的受苦处境,却不断地如红尘滚滚的尘埃,总是漫天漫地构成人类永存的背景,跟随著任何时代的人类。这不仅是医疗人类学等专业范畴的源头,也是终极关怀的主题。      2010年5月24日,周一,17:13,野兽爱智慧居
  •     社工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选择游戏:按顺序一个个放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无论是与自我相关的因素,如理想、信念、智慧等,还是我们外部的一些因素,如亲情,爱情,友情,都必须放在天平上被逐一衡量,然后被一件件“卸下”,直到剩下最后一样东西。而这,就是你生命的核心与航标。游戏虽然残酷,但却也能说明问题。我最后剩下的,是信念。《道德的重量》一书,作为一本类似心理学案例的手札,包含了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诸多方面的理论阐释,但其中最让我感触的,还是“信念”二字。对于道德的阐释,作者并非持传统的非黑即白的态度,而站在一种客观理性的非英雄主义立场,以超然的态度,对其进行跨地域跨信仰的评述。全书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阐明,“道德在伦理学中并非好与善的同义词”,道德经验也可能是对强权或恐怖行为的妥协。而所谓的道德行为,是从我们的地域立场出发的,它会受到外部的伦理的批判。当外部的伦理出现严重畸形或变质的时候,道德也不再是纯粹的道德,它可能只是伪道德,甚至是罪恶的帮凶与掩护者。这样的观点,对我而言是石破天惊的。和广大中国大陆大学生一样,我从小接受的的道德教育可能过于平面化,思修课中关于道德的阐释也过于粗糙,甚至带有理想化的英雄主义色彩,现在看来,这样的道德观的植入,并不是完整而客观的。当我们对道德有一种非英雄主义的客观的时候,或许才能稍稍了解一下之前我们认为已经很了然的世界。有时候,所谓的道德行为可能是罪恶的有悖人性和伦理的。正如本书第二章的病例的主人公温思罗普•科恩,作为一名为国浴血奋战的二战太平洋战争的退伍美国军人,在旁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个坚持正义之战的英雄、勇士,因为没有人会否认反法西斯战争的道德立场。但科恩还是得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原因就在于,他在战中开枪杀死了一位正在救治伤员的日本医生。“以后当我逼迫自己回想起这一幕时,总感到他是个那么有智慧、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的脸就像画像一样,悲伤地等着我。”负罪感深深地折磨着他,他的心灵难以安宁、释怀,他活得太累。其实科恩的负罪感不仅来自自身所犯下的罪行,更在于外部的道德淡漠。或许在多数国人看来国而战是光荣的,但国家所鼓吹的“为正义而战”可能是不道德的,偏偏有很多人相信了这种盲目的英雄主义,热血沸腾地杀戮着,自己在犯下罪行,然而却浑然不觉,甚至自诩高尚。这种社会风行的价值观与科恩的愧疚产生冲突,科恩的内疚看似是站不住脚的,因而,科恩的内疚无人能解。这是时代的价值弊病。不仅是科恩,严仲舒的遭遇也是如此,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产生断层。读文革这一章,我惊叹于阿瑟•克莱曼的观点如此平允,他没有旨在指责什么,也没有给任何人戴非黑即白的脸谱,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道德经验。像徐有庆这样的极端漠视道德的人,作者也没有提出尖锐的批评,只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充满道德虚无主义多数生存方式。在我看来,严仲舒和徐有庆最大的区别,就是信念的问题。我相信,信念没有好坏,但有些人的信念是始终如一的,有些人则是墙头草般随时代大潮变化的。我们没理由就批判徐医生是个畜生、伪君子,他可能在人性的最初有过正面的道德因素。在文革中,他背叛迫害好友;群众运动后,他揭发党支部书记;他为了扩大医院利益,不惜放弃学术精神与操守……这些有悖道德的行为,一方面是他自己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社会后他建构在他身上的,文革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难道就是合乎道德理性的吗?说到底,徐有庆也是个身不由己的时代傀儡。我们可以去批判去否定甚至去谩骂,但别忘了,可能,不知不觉中,我们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足够坚定的立场。信念如此重要,它是支持着我们活下去的动力。书中最令我感触钦佩的非艾迪莫属。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她原本可以像许多学者一样安逸地研究学术,乃至“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艾迪千里迢迢赶到极端危险的中东、非洲等地区,在当地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斡旋,争取为当地存在生存危机的人减轻点压力。艾迪的努力也许实际效用是微乎其微的,但她却正在冒着生命之虞:在这些出于无政府组织的混乱地狱,作为一个外国人,她很有可能会死于流弹之下。但她还是坚持了下去,在自己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她极力想找到一位倾听者,去倾听她的恐惧,她的迷茫,以及她的信念,因为,与她同样抱有济世信念的人实在太少。艾迪是寂寞的,因为当下的所谓“信念”,是多么理想主义的一词。我会竭力去坚持自己所相信的。前提是,我的信念并不有违道德和伦理,有违作为一个人的良心。哪怕是世界末日,最后还剩信仰。
  •     李文倩对道德生活的讨论,在今天的中国大陆,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从历史的角度看,一种由强权政治所主导、宣扬的虚假道德曾经过度支配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那是一种反人性的虚假道德,注定无法长久地主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人们所愿,这种虚假的、带有浓厚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的道德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逐渐坍塌。而到了今天,在一般大众的观念中,尽管那种道德观所支配下的生活因《山楂树之恋》这种烂片的出现而激发出浓郁的怀旧氛围,但事实上已没有人愿意重返过去。尽管如此,那种高调的虚假道德所遗留的后遗症,还是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社会。不少人根本不愿意讨论道德问题,这与他们对政治的冷漠态度是一致的。在他们的心目中,道德与强权政治是一致的,是对正常人性的压抑,是对自由的限制。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经过历次政治运动以及巨大社会震荡的人们发现,在中国大陆这片土地上,几十年来根本上就无所谓正义。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人们怀着恐惧与绝望的心情,开始为过日子而忙碌。而从现实的角度看,对道德生活的讨论,必定意味着对生活的重新规划与限制,尽管这种限制一定是自身决断的结果;但对过惯了“消费”生活的权力人而言,对道德的讨论,无疑是奴隶的行为——因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超人。流风所及,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片灯红酒绿。基于这样的历史和现实,有人甚至认为,讨论道德问题的人,智商估计都有问题。有必要指明的是,能做出简单的道德判断(往往是成见),并不表明你对道德问题有多深的理解。在我看来,道德生活的问题,是人类生活中最紧要、最复杂的问题,值得深思、讨论。关于道德问题,已往的讨论多集中在哲学领域,这当然是重要的。但也往往忽视了具体而微的道德经验,错过了很多重要的问题。读人类学家阿瑟•克莱曼的《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一书,带给我与以往不同的收获。作者讨论道德问题的方式,简单说就是讲故事,并对此有充分的自觉。他说:“我相信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哲学家式的精深的道德沉思,这几乎已经太多了。”在这本书的写作中,作者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危机和无常是生活本身不可逃避的一面。”在我们日常性的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偏见,即似乎健康、舒适、顺心的生活才是正常的,而那些疾病、无常和危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严格说来,本真的生活并非如此。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是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正视它。而且,“当我们与这个看来是令人失望的现实世界发生冲突时,我们无法控制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只能一边忍受无奈,一边自己思考和想象。”在这里,道德不再是某种个人品性的象征(或光环),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琐碎、细小,让人生厌。道德与我们的决断相关。具体说来,就是做什么与不做什么的问题。说到此处,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种是某人做了什么坏事,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他可能为自己辩护说,当时的处境很危险。作者指出:“在危险的时候必须做不道德的事才能生存,这只是借口。”一种是某人不曾做什么,并进而认为自己与某一种恶是无关的。海德格尔认为,这是对良知的泯灭。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指出:“确知〔gewiss〕自己不曾做什么,这根本不具有某种良知〔Gewissen〕现象的性质。相反,这种确知倒可能意味良知的遗忘,亦即出离了能被召唤的可能性。这种所谓‘确知’以安定方式把愿有良知这回事加以压制;亦即压制最本己的、常驻的罪责存在的领会。良知的‘无愧’既非独立无依的又非另有根基的良知形式,也就是说,它根本就不是良知现象。”在《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一书中,作者对超越地方主义这一论点的反复强调,令人印象深刻。他指出:“我们应当看到,道德生活是与伦理观念紧密相连的,这里伦理观念的意思是,我们要追求超越地方环境的、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生活的价值观。”“我们必须探索一种既高于地方共同体利益和立场,又能为地方共同体所接受的道德取向。”“如果道德指导不能使个人(和集体)突破道德经验的本地方种族语言的局限,那么它会加剧危机。这是因为,当我们误以为至关重要的东西受到威胁时,本地方的道德经验会推崇暴力,动员非人道的反应对付这些威胁。”我们知道,讨论道德问题有一学理上的难题,即文化相对主义。有些人类学家基于经验性的研究,指明在不同的共同体那里,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观念差异甚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观念多多少少都有其道理。因此,如果有人想以某一种道德观念来衡量、评价其他族群的道德生活,从根本上来讲毫无道理。其中蕴含的思路,是对普适价值的拒绝。这一问题极为复杂,我在这里只能简单谈一点。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个人比较认同本书作者的观点,即我们必须探索一种超越地方环境的伦理观念或道德取向。在我看来,就是用哲学人类学的思路,来克服文化相对主义。而诸如后殖民主义对西方中心的批评,我认为要有一个区分。一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一种是伦理意义上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尽量用他者的眼光看待他者,从而获得更完整的信息,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是从伦理的角度着眼,就不应持有所谓“地方的就是世界的”之类经不起推敲的观念;而应从哲学人类学(人性→人权)的角度,检视所有的伦理观念(既有的和正在生成的)是否正当,并进而探索一种符合人性本身的伦理观念。道德生活需要想象力和激情。除人之外,我们之所以很难想象某一种动物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在我看来,一个主要的理由,就是动物没有想象力。从这个角度讲,动物是没有生活的,而只是活命。因为完整意义上的生活,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生活,当然更是一种道德的生活。关于激情与道德生活的关系,阿瑟•克莱曼指出:“在驾驭人类经验的不平等竞争中,激情是绝对需要的,否则我们就会沉溺于自我安慰的幻觉,满足于机械的无意识的社会生活需求,最终导致道德颓废、意志消沉。怀疑的热情是对有道德的生活的追求,因为我们需要一个伦理志向引导道德经验,当怀疑点燃我们的激情,而激情引发我们的使命感时,伦理的询查和道德的行为就会被推动。”无论是想象力,还是激情,在我看来,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而“精心创建有道德的生活,是我们人性的义务”,本书作者对此有精彩的论述:“勇敢地直面生活中的失败和失意对我们维护自己的自尊固然很重要,对我们的环境和周围其他人也同样有重要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有道德上的义务,确保让其他人认识到,在这个世界日常产生的不正当和不公平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行为的作用。我们应该对改变社会的不正当和不公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是我们的道德责任。”“精心创建有道德的生活,是我们的人性义务。道德生活不是一部机器中的一个齿轮的机械反应,而是人类对自我认识的潜力的反映,也是对集体重建我们的本质和前途的潜在力量的反映。这是人类经验的伦理要求,当然不会轻松,也从来没有彻底完成过,总是卷入政治的和社会生活的种种限制,被我们自己生理的心理的激情打断。然而,最终人类将会建立道德生活应有的一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美]阿瑟•克莱曼(Kleinman,A.).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前.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是不是太久不读“译制书”了,议论的部分很难读啊。
  •     有些医学难题也许更多的是道德难题。
  •     一时一处的天地,真的不仁,要在无常前成为有意识的主体,一直应允自己的由心而生的潜能,谈何容易。第四部分,一位中国医生关于“文化大革命”并改革开放后经历的叙述,可以一直叹息下去。然而,在眼睁睁地看到人类的弱点和限制后,能做的到底是什么?无常随时可以索命,灰色地带遮天蔽日,普世的永恒的条分缕析的道德即便存在,也无法照拂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个体,再退一步,即便照拂到每一个死角,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处彼一处,又如何联系贯通,彼此成全?矛盾在所难免,危机一触即发,只有明白它,面对它,用自己的道德潜力,在它面前,活下去……
  •       【读品】罗豫/文
      
      很少有过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四处充斥着能够用来为不道德辩护的理论资源:从经济学到后现代,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到个人主义,从拗口的专业用语到“快乐”、“自由”一类的大众口号。真正的悲剧还不在于道德的人越来越少、不道德的人越来越多,而在于不道德的人越来越理直气壮、道德的人越来越踌躇隐忍。教授如何不道德并避免受到惩罚的书成为年轻人奉为经典的励志读物,倒是那些规劝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的书显得不合时宜:在一个普遍不道德的时代,选择道德的理由,如果有,恐怕也是淡薄乏力的。
      
      假若《道德的重量》不译成现在这个很有说教意味的中文题目,这部人类学著作大可算作一本心理咨询案例选辑,用作者的话说,“这是一本关于道德经验的书”,“记叙了一些普通人的故事,评述了他们在平常和非常时期最看重的事”。对于跨越了医学、精神治疗、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作者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而言,道德并不是他学术或事业的出发点。年轻时候,他也曾钟情于精神病学分类语汇,将二战老兵的道德自责解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然后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手段让病人的精神状况好转。精神病学虽能让老兵过上与正常人别无二致的生活,却无法消除他内心深处的道德困扰。也是随着阅历的积累,凯博文才逐渐意识到,很多心理问题需引入道德和社会批判,方能给予完整解释。于是他收集了自己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中的几个故事,一面讲述一面用他的心理学、人类学知识尝试分析和理解。
      
      这些故事里主要的几位主人公都遭遇了命运无常和人生危机。他们最终也都选择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退伍老兵在二战中曾经杀害一名手无寸铁的日本军医,这导致他数十年来悔恨交加;德高望重的牧师被自己强烈的情欲折磨多年,患上慢性疼痛病症后拒绝积极治疗,他认为疼痛是上帝的恩赐,帮他抵挡了欲望的洪水;文革期间被好友出卖的中国医生,终于等到复仇机会时,却选择了以德报怨……
      
      在凯博文看来,当前社会的主流文化给公众制造一种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只要科技继续进步,所有问题都将解决的假象。但人类的物质进步和科技发展最多只能推迟而非消除人生的无常和危机。即便恐怖主义者乖乖窝在老家,即便癌细胞睡得死沉沉,即便延年益寿的良药免费供应,即便街上的汽车都自己长着眼睛,人终究逃不过释伽牟尼当年所见的生老病死。活在假象中固然能让人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精神的“健康”,但凯博文认为,了解并面对生活的真相,学会应付危机,才是真正健全而有意义的人生。
      
      无常和危机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境遇,这种境遇带来的只是第一轮危机,当自己为了顺利度过难关而越过道德底线时,第二轮危机就出现了。
      
      与生老病死的无法控制相比,道德选择正因为可能实现却又代价昂贵,而成为人生更加严峻的挑战。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凯博文引述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案例,这在外国学者的一般性学术著作中实属难得。这位旅居美国的“严医生”所讲述的个人历史,相信能唤起不少中国读者的共鸣。严医生在报复出卖者的良机前,轻轻放下屠刀,多年之后却要面对对方的以怨报德。在严医生所处的晦暗年代,道德的代价尤其高昂。然而选择道德的人并不是靠评估代价行事,即便有合理和正义的理由,严医生也无法作出悖德的举动。该书中几个类似的案例也都指向一点:需要理由的道德,与道德无关。
      
      道德困境的另一重要原因就在于局部道德标准之间并不一致,甚至可能相互矛盾。在老兵的案例中,战争就将杀人奉为爱国主义。一旦战争结束,作为真正赢家的美国政府不会去关心疯狂杀人的士兵道德和和平共处的平民道德是否会让退伍老兵陷于精神分裂状态,而新一代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属则要为这种精神灾难埋单。可能避免这一悲剧的方法,就是积极反思现有的道德观念。在凯博文眼中,如果真的有“英雄”存在,那么那些不断批判自己局部道德立场的“反英雄主义者”才是真正的英雄。
      
      对此,凯博文自己也身体力行。书中散见他对当代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自己的老本行——精神治疗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虽然凯博文让道德和社会批判介入精神病学并非首创,但他在此问题上诚恳的语调和良苦的用心依旧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当然,出身医学的凯博文谈论起道德问题来远不能说是驾轻就熟,而与那几个精彩的案例相比,凯博文的解释和评价显得有些冗长枯燥,对伦勃朗和毕加索二人画作的引用也有附会之感。不过在一个道德资源比黄金还要稀缺的年代,耗费苦心专事道德讨论,实为难得。
  •     @Titania 然后为了使自己心安,我们很疲惫地在一种理想模式下活着。
  •     挺感人的,凯博文太感性了吧~~~想看看他长什么样
  •     2012-07-28 想读, 2012-12已读。几个人的故事都不错,论点我读不大懂。中间那个中国人的例子,戚戚焉。
  •     研究社会苦痛的必读书目。尤其以严医生的案例最触目惊心。
  •     睁一只眼,为了看清生活中的危机与无常;闭一只眼,为了保留心中的道德想象力与希望~~
  •     这样的书怎么算人类学专著的?作者该老实交代,他就是想传教。
  •       书里面的概念很多呢,道德还有狭义和广义的,乱七八糟的概念看得我晕晕的,不过,忽略就好了,直接看故事,怎么面对这个世界?是妥协还是遵循自己的理想,寻找平衡点?还是后者好一点,活在世上不容易,没必要为了某个人的意志儿委屈自己吧,追求人生崇高的理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管理的井井有条,应该就能成为最快乐的人了
  •     一本读起来怪怪的书。。。
  •     人性!人之美!在灾难深重面前,人性之美能够美好的展现!
  •     还是道德哲学类的书对胃口些……
  •     梁文道书单
  •     “我们处理生活中非常现实的危机的方式,决定我们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严仲舒的拒绝报复,凯博文做下水道工人的经历,比尔气急败坏的回信……每个故事都极打动人。如何跳脱出地方环境,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做好人,为他人着想,这是严肃且必须时刻面对的问题。以后要常常翻看此书。对凯博文的敬仰从学者一下子拔高到人生导师了,希望之后能亲眼见一见他。
  •     安心地活下去,很难,我相信,如果真的抛却一切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也许很久以后会心里难安。
  •     “看到世界的危机和无常也许会引导我们平静释怀,为自己以新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作准备,去创造有别于其他人的境界。同样,对抗最深的恐惧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干脆放弃它们,并反省自己:为什么我们竟让自己在道德上和情感上受这等束缚。”最终,我们如何去过道德的生活?
  •     哦,好书,想看一下的拉。。
  •     好文章 写的好
    不过在一个道德资源比黄金还要稀缺的年代,耗费苦心专事道德讨论,实为难得。
    lz也难得
  •     p.18,“瑟毕斯(Serbs)” “克罗茨(Croats)”,雷死,翻译太差,毫无常识,一星。
  •     學術之後都要回歸到人文關懷。道德需要我們去面對。
  •     what really matters? 伦勃朗 将 光打在父亲的手展开上 都希望得到宽恕原谅 心底都会有的罪责 有些东西 说过去不可能就这样简单的过去了 @西爷派大星
  •     道德叙事
  •     值得推荐的好书!
  •     非常好,我读过至少三四遍,有的部分不知道看了几遍了,其实,现在还想看看。第一个故事的律师,一个中国人,下水道工人,下水道工人的老板,死去的女人,包括作者自己,都是很好的故事,耐人寻味。
  •     雖說是面向大眾的一本書,隱藏在後面的理論框架依然清晰可見。一口氣讀完,喜歡。
  •     在中国生活首先得辨别风向,然后毫不犹豫顺着风向跑,不要让别人超过你。以前是极左路线的天下,那就向左跑,现在就得向右跑。你站着不动,那就会落伍被抛弃,你站出来试图阻挡变化的潮流,那就必定郁郁不得志。现在看到这里,真是讽刺。
  •     与《痛苦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相比,克莱曼在本书中的笔调显得更为平实亲切,极具可读性。苦难(suffering)是涂尔干、布迪厄等社会学家关切甚深的命题,克莱曼将苦难引入了医学人类学视角,更进一步向伦理学发微。令人感其沉郁深刻的,是克莱曼并不像个说教者或传教士那般树立几个光辉的圣徒形象供人膜拜。他坦诚这些人身上反英雄的特质、坦诚道德标准也会制造悲哀、坦诚绝对善恶的伦理分野中,那些灰色区域的存在。没有圣徒,每个人在无常面前只能自己选择并且打造个人的伦理之塔——至于放大到整个社会的伦理秩序会怎样,克莱曼不能预见,我们也无从得知。PS:严仲舒的讲述总让我想起《悲惨世界》里冉阿让的自我揭发,同样的摄人心魄。
  •     ....除了正能量还是正能量,感觉作者深沉仁慈谦和而有智慧,很敬佩。但是跟人类学学科的关系到底在哪...在对各个地区疾病观念的认识里,至少对于中国的疾病观念的认识确实是不足够。而且作者的认知方式是凸显个体的独立性,可能是作者的医科背景决定的吧
  •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是好猫;
    道德“发展”与不道德“发展”,能够“发展”就是好
    作为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要评判好与不好本来就有很多因素,但现在,我们的发展单纯地把对人、社会的评价与经济挂钩,其它东西还能剩下才怪。
  •     鱼丸姐姐,推荐这个书给你。心灵鸡汤什么的早就不管用了,这个才是治愈系良药。像是一本访谈笔记,也好读,中国医生的故事是最有感触的。承认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再试图热爱它,虽然关于道德的答案我还是没有完全找到。
  •     : B82/4246-1
  •     原书名是what really matters,相信每个心存疑惑的人都或多或少能从其中学到一些。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由于自身身处的社会情境不同,我们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脱离情境去要求一种普世的原则,真的可行么?自己最喜欢的是idi的故事,如果做着NGO和普通教师这样看起来是无望的工作,我想只有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找到自己觉得重要的事,即使不能改变什么,只要你能睁一眼看见光亮的一面,闭一眼不看那些晦暗的话,想必生活也能继续。
  •     怎么讲,前面三个故事我比较喜欢,后面的还好,有长篇布道的倾向
  •     这些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各自生命历程中所遭遇的道德困境与经验冲突,Arthur Kleinman认为这些独特的道德经验成为理解他们个人及其所处环境的关键——不再局囿于精神病理学上对疾病的解释路径,而是将个人的道德体验置于更加广泛的社会结构之下,承认世事的危机与无常。但即使面对危机与无常,仍然有一群人通过宗教、审美与伦理手段实践着对一种“有道德的生活”的探求。
  •     给个有用... 那个概念完全取决于参照物...
  •     读完了 感觉期望有点高。不过我喜欢这种没有结论和答案的书,睡觉~
  •       社工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选择游戏:按顺序一个个放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无论是与自我相关的因素,如理想、信念、智慧等,还是我们外部的一些因素,如亲情,爱情,友情,都必须放在天平上被逐一衡量,然后被一件件“卸下”,直到剩下最后一样东西。而这,就是你生命的核心与航标。游戏虽然残酷,但却也能说明问题。我最后剩下的,是信念。
      
       《道德的重量》一书,作为一本类似心理学案例的手札,包含了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诸多方面的理论阐释,但其中最让我感触的,还是“信念”二字。
      
       对于道德的阐释,作者并非持传统的非黑即白的态度,而站在一种客观理性的非英雄主义立场,以超然的态度,对其进行跨地域跨信仰的评述。全书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地阐明,“道德在伦理学中并非好与善的同义词”,道德经验也可能是对强权或恐怖行为的妥协。而所谓的道德行为,是从我们的地域立场出发的,它会受到外部的伦理的批判。当外部的伦理出现严重畸形或变质的时候,道德也不再是纯粹的道德,它可能只是伪道德,甚至是罪恶的帮凶与掩护者。这样的观点,对我而言是石破天惊的。和广大中国大陆大学生一样,我从小接受的的道德教育可能过于平面化,思修课中关于道德的阐释也过于粗糙,甚至带有理想化的英雄主义色彩,现在看来,这样的道德观的植入,并不是完整而客观的。
      
       当我们对道德有一种非英雄主义的客观的时候,或许才能稍稍了解一下之前我们认为已经很了然的世界。有时候,所谓的道德行为可能是罪恶的有悖人性和伦理的。正如本书第二章的病例的主人公温思罗普•科恩,作为一名为国浴血奋战的二战太平洋战争的退伍美国军人,在旁人眼里可能就是一个坚持正义之战的英雄、勇士,因为没有人会否认反法西斯战争的道德立场。但科恩还是得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原因就在于,他在战中开枪杀死了一位正在救治伤员的日本医生。“以后当我逼迫自己回想起这一幕时,总感到他是个那么有智慧、富有同情心的人,他的脸就像画像一样,悲伤地等着我。”负罪感深深地折磨着他,他的心灵难以安宁、释怀,他活得太累。其实科恩的负罪感不仅来自自身所犯下的罪行,更在于外部的道德淡漠。或许在多数国人看来国而战是光荣的,但国家所鼓吹的“为正义而战”可能是不道德的,偏偏有很多人相信了这种盲目的英雄主义,热血沸腾地杀戮着,自己在犯下罪行,然而却浑然不觉,甚至自诩高尚。这种社会风行的价值观与科恩的愧疚产生冲突,科恩的内疚看似是站不住脚的,因而,科恩的内疚无人能解。这是时代的价值弊病。
      
       不仅是科恩,严仲舒的遭遇也是如此,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产生断层。读文革这一章,我惊叹于阿瑟•克莱曼的观点如此平允,他没有旨在指责什么,也没有给任何人戴非黑即白的脸谱,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道德经验。像徐有庆这样的极端漠视道德的人,作者也没有提出尖锐的批评,只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冷静的分析。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充满道德虚无主义多数生存方式。在我看来,严仲舒和徐有庆最大的区别,就是信念的问题。我相信,信念没有好坏,但有些人的信念是始终如一的,有些人则是墙头草般随时代大潮变化的。我们没理由就批判徐医生是个畜生、伪君子,他可能在人性的最初有过正面的道德因素。在文革中,他背叛迫害好友;群众运动后,他揭发党支部书记;他为了扩大医院利益,不惜放弃学术精神与操守……这些有悖道德的行为,一方面是他自己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也是当时社会后他建构在他身上的,文革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难道就是合乎道德理性的吗?说到底,徐有庆也是个身不由己的时代傀儡。我们可以去批判去否定甚至去谩骂,但别忘了,可能,不知不觉中,我们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足够坚定的立场。
      
       信念如此重要,它是支持着我们活下去的动力。书中最令我感触钦佩的非艾迪莫属。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她原本可以像许多学者一样安逸地研究学术,乃至“两耳不闻窗外事”,但艾迪千里迢迢赶到极端危险的中东、非洲等地区,在当地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斡旋,争取为当地存在生存危机的人减轻点压力。艾迪的努力也许实际效用是微乎其微的,但她却正在冒着生命之虞:在这些出于无政府组织的混乱地狱,作为一个外国人,她很有可能会死于流弹之下。但她还是坚持了下去,在自己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她极力想找到一位倾听者,去倾听她的恐惧,她的迷茫,以及她的信念,因为,与她同样抱有济世信念的人实在太少。艾迪是寂寞的,因为当下的所谓“信念”,是多么理想主义的一词。
      
       我会竭力去坚持自己所相信的。前提是,我的信念并不有违道德和伦理,有违作为一个人的良心。哪怕是世界末日,最后还剩信仰。
      
      
      
      
      
  •     虽然关于“道德”讲的不深,但确实打开了医学人类学的大门的感觉
  •     感觉好像《读者》里的鸡汤文。。。
  •     @大叔 - - 我何其荣幸。。。
  •     NGO 艾迪的故事特别特别感同身受。看着让人有点绝望//八卦:这书在台湾被当做心灵鸡汤类来买……
  •     我觉得写得不好,在前言里的说中国人类学对外国的了解很少,我觉得这太吹嘘了,还提出什么地方性道德世界,是新名词,实际上,这算不上什么新,谁都知道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等等我读这本书很不舒服,就把一些故事组织在一起,是不同文化里的故事,也没有讨论这样做适合不适合,总之,没有什么新意,如果我们都知道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讲的就是这些,看过后,我发觉哈佛大学的人类学不过、如此,其实在人类学里,哈佛人类学就没有取得过显赫的地位....而有的人介绍的时候,好像说德很高
  •     直面无常,乐观生活~
  •     我觉得作者的案例都写得很用心细腻。不是一味地崇尚真善美,而是要坦诚地面对假恶丑。了解世界的真相,仍然爱他如初。
  •     人类学是否包括道德讨论不得而知,但作者的故事确实写得很好,尤其是美国大兵和中国医生的事迹很有正能量。在无常和危机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但是道德的重量却大到不能衡量。还是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信仰,让世界变得美好。
  •        正如书名what really matters,我们的生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总是生活在恐惧中,害怕一夜之间的天翻地覆,随时都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灾难,我们面临这些灾难素手无策,作者将这些行为下了一个定义“危机”。他在文中说到“所谓危机,就是我们最看重的价值和感情受到威胁或丧失。”P17同时我们时常要面临保护对自己最重要的那些人事,还是维护集体的利益的选择,或者为了保护自我所在群体而去对其他的群体造成伤害。例如沈关宝老师前些天在课堂上讲到他家里养两部车子,他一方面想享受私家车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同时反思到私家车的据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虽然他无法改变家里两部车子的现状,但从他的言语中能够感觉到这样的现状和他所意识到的自己成为公共破坏的一份子之间的矛盾或多或少的现在或者曾经成为他的烦恼。而这样的烦恼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是整个社会的烦恼,我们没有办法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针对这样的一些事情的思考以及作者作为人类学家,精神病医师的经历中所遇到的事情,展开了对于“人和群体如何认真处理和对付生活中的危机和无常。”P1的论述。
       作者在开始就论述了“moral life”这个词,他提到“道德生活”有两种内涵。“在广义上,道德属于价值范畴。”P1我所理解的所谓道德属于价值范畴就是说对于自己需要的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想要的东西的获得都是有道德的行为。比如说努力使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这样的行为是道德的。然而很多时候价值范畴的道德并不能在一种“自给自足”情况下获得实现,我们往往要通过伤害别人的利益的情况下获得这种道德,如作者所说“根据道德的第一层定义,所谓道德的行为必然是从我们地方立场出发的行为,而我们必须明白,地方立场需要受到伦理的。”P2我觉得作者所说的道德的另一层次的含义就是良知。就是生活在世界的大多数人会存在某些共同的认知,比如说责任,和平等等。而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当我们追求第二层含义下的道德生活的时候,发现这个社会环境本身对道德的定义是错误的,于是在追求道德的生活的过程中必然受到伤害。作者在这里提到“道德生活是与伦理观念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我们要过有道德的生活,就要超越我们所在的大环境中的那些所谓“坏”的影响,坚持符合伦理符合良知的价值观。
       作者进一步展开的社会为我们灌输了这个社会是有序的,健康的,持续稳定的,一切的脱序状态都可以通过科学,文化等其他途径得到解决,使人们对于突来的危机和无常具有潜在的逃避心理,这是这种逃避的心理本身成为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作者认为“承认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矛盾,即承认这个世界要把我们带去的方向和我们想去的方向之间的永远不平等,决不意味着接受一个使人忧虑的前景,相反,这有助于我们发展起更深刻而缜密的鉴赏能力,去判断什么是共同体的道德经验,什么是个人道德的生活,并懂得为什么两者都如此重要。”P16这让我想到我认识的好多人都说自己现在对生活没什么感觉,呈现一种麻木状态,有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这种麻木状态就是我们逃避困境而使得生活中的各种小幸福变得不那么珍贵,而生活的本真并不那么大起大伏,往往都是淡如水的幸福,因此在人们逃避危险的同时也失去了快乐感觉,也就对生活失去了感觉。
       作者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必须探索一种既高于地方共同体利益和立场,又能为地方共同体所接受的道德取向。”P20作者进一步的阐述他的这一观点,他认为个人和集体的道德生活都是可以塑造的,后面几章的案例中主人公就有通过某一危机之后其道德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的危机是有我们自己造成的,社会的危机也是由社会本身建构起来的。作者认为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首先要正视危机,将它作为一种常态下会发生的事情。然后当你要作出决定的时候要从“他者”的角度去反思,你的决定是否能实现与情感和价值观念上的一致,这样,即使我们的生活环境不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至少能够让我们在道德生活方面处于一种比较合适的范围内,至少不会出现自我的认同危机。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伦理,他也是将道德放在伦理的框架下去分析的,但是到底要怎么理解伦理和道德的关系?作者的这本书旨提出一种构建伦理学的新的方式。作者写道“伦理学,作为一整套定位于全人类适用的道德原则, 必须要在永远变化,大抵是无常的道德经验的环境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如何对应他们的冲突和变化提供更充分的视野和洞察力。” P24试图颠覆以往的对于危机的逃避的道德观念,建立新的直面现实的价值观。
       作者的最后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我们要睁大一只眼睛,看清这世界的危机性和我们人类环境的无常性,却必须闭上另一只眼睛,这样我们就看不到这一些负面性质,可以继续乐观地过我们的日子。不仅如此,也许闭上一只眼,我们更能够看清事理,感知道德价值,从而更好地从事有意义的事业,也或许,只筝一只眼睛看我们的本质,和我们的未来可可能和希望时,可以阻断对未来的风暴,前路的悬崖之类的担忧惧怕。”P204
      
      
      
      
      
      
      
      
      
      
      
      
      
      
      
      
      
  •     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是令人敬畏的。
  •     虽然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但真的不错~
  •     《疾痛的故事》的反面啊,但也没给出足够令人信服可以统摄全书的解释。虽然如此故事大多很打动人心,而且不难读。作者停下的地方我可以继续往前走,至少没有让我失去耐心,这样就很好了。
  •     英文名字别有深意。
  •     对于我这种浮躁的人来说,看这种絮叨的书不适合的。两章弃,看不下去。
  •     基本跟胡说没什么区别……
  •     What really matters? Nothing.
  •     当面对不太正常的社会环境时,道德的重量使人守住人性的光辉,并使人相信道德的重建。
  •     读的很认真。赞一个。
    这确实一本很启人的书。
  •     果真台版书读着太吃力,前后断断续续读了两年才读完。但是书里头七个故事给我的印象都蛮深的。看到最后一章的时候深深能够理解为啥这本书在湾湾被列作心灵鸡汤。因为真的鸡汤味满满呢。嗯,但是这碗鸡汤喝起来还不错。里头的许多内容其实都需要慢慢揣摩的。What really matters?这是个哲学问题。
  •     平凡人的震撼故事。推荐阅读和反思。
  •     无常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危机时的个人选择塑造着人的实质。阅尽世事之后对生命的沉思,推荐。
  •     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到的麻煩和困境,例如:離婚、失去親人、遭受歧視或不公平的對待、工作面臨瓶頸、失業、意外事件、長期病痛、宗教信仰上的疏離等,都可能打擊甚至摧毀我們原本堅信的人生價值或信念,在那當下我們面臨到的威脅是,更難以掌握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書中描述的生命情境教我們發現,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物,如:慾望、身分地位、人際關係、資源、政治和宗教傾向、以及生活本身等,都必須經過社會大環境的考驗,面臨生存處境時,我們需要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這些故事不僅顯示出真實道德在日常生活中的挑戰,也宣告了這個世界充滿著不確定性和危險。
      凱博文是世界頂尖的醫學人類學家,對人類的「受苦經驗」有深刻體察,他以富含情感的筆觸,思索人性和存在的意義:在晦暗不明、驚濤駭浪的現代生活中,沒有一個人能置身於社會變動和道德困境之外,「我們究竟是誰?我們要前往何處?」在人生的每個重要時刻,我們所做出的選擇,就是最佳的回答!
  •     好,题目一针见血!
  •     通向道德生活的几种途径。
  •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     非常值得一读。在我看来,七个案例的论述略有点隔靴搔痒,还似乎差点深究,但是作者的前言写的尤其漂亮,在危机无常面前道德有时太不堪一击,他指出的其实这个社会常常将道德的压力与沦陷归结到医学上的精神问题,让人深思。
  •     所谓道德来源于内心的自制
  •     道德的经验,人类的命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