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之锋芒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反讽之锋芒

出版社:河南大学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64902636
作者:琳达·哈琴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反讽之锋芒:反讽的理论与政见》内容简介:哈琴的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却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这就是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她关注理论之于艺术意义的揭示,以及后者对于前者的影响,她的著作也因此既可以面对学生和普通读者也可以面对专家学者。她长期关注理论研究的各种话题,例如叙述的自我意识(1980年出版《自恋式叙事》,1984年再版)、戏仿(1985年出版《论戏仿》,2001年再版)以及反讽(1996年出版《反讽之锋芒》,1991年出版《撕裂镜像:加拿大当代的反讽》)。当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文化界登场之际,她即致力研究这一现象,她从建筑着手,又扩展到其他艺术形式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当中,连续出版三本专著——《后现代主义诗学》(1988年)、《后现代主义政治》(1989年)和《加拿大的后现代主义》(1988年),探讨不同形式后现代理论之间的交叠,这些理论包括:历史、哲学、心理分析、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此外还涉及文学、视觉艺术、音乐、电影和建筑。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致谢前言:反讽之“场景”1  风险之事:反讽之“跨观念的”政见2  尖利的锋芒  Ⅰ.锋芒上的情感和伦理  Ⅱ.“魔鬼之印”还是“理智的通气管”?:反讽之互相矛盾的功用和效果3  塑造意义:反讽之语义符号学  Ⅰ.走向定义的意象  Ⅱ.《亨利五世》:戏剧转为电影4  话语的共同体:反讽是如何“发生”的  Ⅰ.反讽交际的奇迹  Ⅱ.挑衅与争鸣:安塞尔姆基弗的作品5  意向与诠释:反讽与观者的目光  Ⅰ.反讽之令人难以忍受的不可捉摸  Ⅱ.埃柯的回响与瓦格纳的浮沉6  构陷及其标记:反讽之辨认或认定  Ⅰ.野兽之踪迹——在语境中  Ⅱ.淘气鬼和冒失鬼:表演反讽7  反讽之目的:得当之政治策略人名索引(原文)术语索引(原文)译后记

编辑推荐

《反讽之锋芒:反讽的理论与政见》为人文科学译丛之一。

内容概要

琳达·哈琴(Linda Hutcheon),国际著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语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出版有《后现代主义诗学》、《后现代主义政治》、《论戏仿》、《反讽的锋芒》、《论改编》、《自恋式叙事》、《歌剧》、《身体的魅力》等多部专著。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排练一样,充满了性的意味。斯塔福特一克拉克认为,所有诸如此类的演出都会如此,因为对于囚犯来说,性是他们的独立性所剩不多的表达之一:澳大利亚当年那些排练一定是“爆响着性的火花”,他如是推测。监狱的看守和18世纪澳大利亚的那些英国士兵一样,却对这一切丝毫不买账:那些人到监狱里是来受罚的,不是来寻乐儿的。在沃尔顿贝克尔的剧中,囚犯们有关戏剧的概念就是指上绞刑架——总督对此回应道:“我宁愿让他们看看真正的戏剧:那是优美的语言与情感。”后来我读到一封写给剧作家的信(也跟剧本一同刊印了),是参加英国监狱里的演出的一个囚犯写的:“戏剧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自我表达,是一种逃避,是对付毫无希望的这些地方唯一真实的武器。”读到这些,我心中就会带着辛酸的反讽回响起总督的那句话。我应该承认一点,这一点在诸位眼中很可能是昭然若揭:我渐渐发现,著述有关语境和话语的共同体之间这种(跨观念的)政治化的相互作用之错综复杂,是有点叫人沮丧的经历。理论上来说,对于任何形式的诠释可能都是如此,但我坚持认为对于反讽——因为所涉及的风险——就更困难。谈到此,你就忍不住要意识到自己的角度有种种局限。诸位是英国人、澳大利亚人,还是加拿大人,是自由身还是陷于囹圄,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否身为工人阶级,就政治信仰来说是社会主义者还是保守派——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决定即使看到(或者读到)同一个剧目的人们是否会识别出反讽,而对于反讽的具体作用和意义的诠释当然也会各自不同。

图书封面


 反讽之锋芒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22
  •     作者写作前应该做了大量的学术史采集工作,将各家各派(以英语著作为主)关于反讽的观点都差不多容纳进了自己的文本中。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做了精细的分类,将他者的逻辑及观点全部捣碎,归并同类项,同时又在最细微的地方辨析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差异。除此之外,作者还借助不同的文本或作品,以反讽作为唯一视角,在细读中重新审视了瓦格纳以来欧洲的精英文化和反犹思潮。然而,作为一本反讽的学术著作,在反讽的大旗下,在各路人马的反讽观点累叠中,作者非常反讽地将自我的见解立场消融于无形。在那精细而尖锐的锋芒中,主观论点迷失于反讽的话语共同体交互、编织出的意义网罗中,化为了微观的意义颗粒,却仍无以拼贴出反讽的本来面目。也许,对反讽来说,本来就没有作为整体意义而存在的反讽。
  •     了解后现代背景下的反讽,哈琴的这本书应是必读的,翻译得也不错!
  •     读开头完全是恼火的节奏,跟《后现代主义诗学》的写作模式一样。文中引用不同人的观点,绕来绕去,去搞不懂反讽的锋芒倒底是指什么,好在从第三章起,思路开始顺畅。读到结尾居然很欣喜的感觉,好神奇。
  •     哈琴的经典之作,但暂时还没来得及看
  •     好好的书,不知道是因为编辑的疏忽还是印刷原因,硬生生把参考书目砍去了,硬伤
  •     反讽拿什么都不当回事,自然也包括道德。这本书连所用的纸张都没有切割整齐,狼牙锯齿的,出版社和商家很无奈吗?因为潮流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人类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犯错。盗版,山寨,不知道这是不是对知识和文化乃至道德的一种巨大的讽刺呢?
  •     情境反讽。这写作方式招人烦
  •     该书的思路比较清晰,能够从日常经验出发使用理论,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种用个案的分析方法,就是感觉还可以写得更简洁一些,部分篇章略显冗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