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佛教研究著作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542110992
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页数:164页

作者简介

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份的。
一本好书,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
作者是一位出色的老师,秉承藏传佛教里最优良的传承和教育,享誉世界,他以自己的浅白文字和编选度,将佛教扼要地作出说明。
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既适合初学者,也能使资源的佛教学者感到惊心动魄、充满挑战;非佛教徒的读者,看了也可以激动荡脑力。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序 自我的观点第一章 正确的见地第一节 见地第二节 两种见地第三节 自我及自我的见地是错误的概念第四节 空性第五节 四圣谛第六节 佛性第七节 业力第八节 转世再生第九节 轮回与涅槃第十节 见与道第二章 道第一节 道的选择第二节 出离与虞诚第三节 善知识第四节 心的训练第五节 神修第六节 止观第七节 慈、悲、菩提心及菩萨道的善巧方便第八节 金刚乘第九节 上题、灌顶及象征第十节 次第与证悟

内容概要

宗萨钦哲仁波切,九岁时即被萨迦法王认证是宗萨蒋扬钦哲秋吉罗爵的转世,噶玛巴(即大宝法王)亦加认可,由顶果钦哲法王为其举行升座典礼。生于不丹。

章节摘录

  在讨论正确或错误的见地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见地”,以及为什么任何哲学、宗教或意识形态都须要有某种见地。简单地说,见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不论觉察到了没有,我们都有某种见地,也就是我们心中对于事物是如何如何的一种看法,这使得我们能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除非哲学或教义能有自己的真理地图,否则就无法告诉你如何才能达到它所设定的最终目标,它顶多只能送给你几种不同的车子,让你在一堆没有街名的迷宫中行驶。这就像是去找一位以全盘医理来治病的医生,或者去找另一位只根据你的某些症状就随便从柜子上拿些东西给你的医生之间的差别。  假设你约定某个时间去应征工作,一位在那家公司的好朋友警告你,主持面谈的人很敏感;你知道主考官很敏感,因此知道在面谈时该如何应付他——要是没有这种消息,你就只能盲目地处于那个状况之中了。  有些方法或许很刺激、震骇、富有异国情调又多采多姿,这些方法也能够产生许多结果。但是,没有基本的见地,你就不知道现在位于何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目标,而没有基础和目标的方法,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廉价娱乐而已!今天有许多自称是老师的人,提供许多缺乏基本见地的修行方法,却根本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在序文里,我们讨论过自我的见地以及自我如何看待事物。自我以它的见地为基础来决定:这是美的,这是丑的;这可以滋养我,我要它;这是个威胁,我必须避免它。这些决定创造出某些模式,使我们在特定状况下,以有条件、特定的方式来感觉、思考、回答、行动和反应。接着,自我就把所遇到的状况加以粉饰修改,使它能够并入这些模式中,进而证明了自我观点的正确性。奇怪的是,自我根据自己的观点作为修行的途径,它经常思考、分析,时刻注意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修行结果,产生了数不清的行动去追求自我见地所认可的成就或证悟。  我们一直都是不假思索地接受自我和它的模式,它们从开始就很健全,今天一样这么有力和根深柢固。但是依照佛教的哲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由因、缘所产生的,因此,自我和它的模式,也只是经过不断训练、不断滋养的因、缘下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当一个弟子向老师抱怨,为什么精进修行十二年还是烦恼炽盛、大乐仍旧遥不可及时,老师反而觉得好笑——如果学生灵性修行的努力程度能有进修自我的一半,那么他们在短时间内就成佛了。  虽然我们已经花了很长的时间来发展自我,但是只要对于“无我”有一点了解,就能够切断自我的多重面具,而发现:在自我的面具下,什么都没有!知道了这一点,真令人振奋:自我是个道地的大骗子,它没有真实存在的本性,只是一堆假扮成某人的面具;无我才是我们真正的状况,面具可以拿下来——没戴面具根本就没有面具可拆。  “见地”永远要依靠持有见地的人。见地是你所立足的那个平面,见地是你决定如何看待事物的标准。广义上来说,见地可分为两种:传统性的见地与理论性的见地。  “传统性的见地”,就是普通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从人类到蚊虫,每个众生都有他独特的见地。除此之外,还有群体的见地,这是指某个特定团体的成员所共有的相似观点。绝大部分的人类中,对于什么叫做女人,都有相同的看法;而团体中的每一分子,又有他自己的观点。贪欲炽盛的人,认为女人非常可爱,把她们当作性对象;同样的一个女人,对于一位持戒精严的修行者来说,就是丑陋、恶心、臭秽、不净的,有些宗教狂热分子甚至把女人当成低等生物。人类认为身体很珍贵,从蚊子的观点而言,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卖着许多美味饮料的酒吧。  更精确地讲,传统性的见地就是不受任何理论分析系统影响的见地。这种见地以常识来接近真理,不牵涉到分析,它认为事物表现出来的状况理所当然地就是真实的状况。譬如,农夫根本不用分析就知道牛有没有角,他只要用眼睛看一下,然后把看到的现象当成事实;他也不会去想,到底牛角从哪里来,或是牛角的本性如何。  “理论性的见地”就是以某一种特定的分析系统去看待心、现象和组成“实相”的其他部分。这种见地包括了多数主要宗教(这是指除了纯粹迷信、盲信外,某些智力分析系统的宗教),同时也包括了某些哲学体系与某些现代科学。  大体而言,我们对有些事物抱持着传统性的见地,对其他事物则抱持着理论性的见地,有的时候则在两种见地之间换来换去。  第二节 两种见地  根据佛陀的教法,一件事物可以从两种观点来分析:“它的显现”以及“它的本性”。每件事物都包含这两面,连你正在看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因为你所受到的影响,所以“它”显现为一本书;对于一只小虫子而言,它可能显现为一种食物。因为所受到的影响不同,所以它的显现也就不同。与这共存的另一真理,则是超越一切影响的本性。  记住,一种见地,只有当有人持有它的时候才存在。假设甲、乙两个人同样看着某座雪山,甲用自己的肉眼直接看雪山,乙则戴了琥珀色的太阳眼镜。太阳眼镜干扰了乙对于山的观察,所以在乙的观点中,山呈现琥珀色。甲可以直接看山,没有干扰,所以“雪山的显现”对他而言是白色的,同时也是“山的本性”;乙虽然可能知道雪山应该是白色的,但只要他戴着太阳眼镜,就只能看到“山的显现”,而看不到“山的本性”。不仅这样,如果乙一出生就戴了有色眼镜,那么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白色,对这样的乙来说,世界上存在的雪山全都是琥珀色的。  事物的显现与事物的本性,并非分离的两种真理,而是一体的两面,只有当有非实相的见地时,才有所谓实相的见地。对甲而言,“山的显现”与“山的本性”完全一致,因此,所谓两种真理,也就是有一种状况叫做实相,另一种则是歪曲掩盖实相的虚假状况的概念,根本无从产生。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甲所知道的白色的“山的显现”与“山的本性”一致,而乙所知道的琥珀色山就不是呢?那是因为我们明白琥珀色眼镜干扰了乙的色觉,使他根本不可能见到“山的本性”——乙的看法经过过滤,甲则没有。所谓看见“它的本性”,其实就是在观看时没有受到干扰罢了。  现在我们要用太阳眼镜和雪山的例子来说明两种真理,也就是古典佛教哲理中的两种见地。戴太阳眼镜看山的乙,代表了主体自我透过烦恼的滤光镜看客体世界。如果主客体之间或是观察者与景色之间存在着某种干扰或滤光镜的话,所得到的见解就称为无效的或相对的真理;两者之间没有干扰或滤光镜存在,所得到的见解就是绝对真理。换句话说,相对真理就是透过滤光镜的“它的显现”,绝对真理则是实相没有透过滤光镜的“它的本性”。  “自我”是一种假设、一种决定、一种受干扰的见地。这表示自我的观点因为受到过滤,所以是扭曲的。以道德的立场来判断自我是好、是坏,或者判断它是否真实存在,都没有意义。如果你认为自我不好,就可能徒劳无功地责备自己;另一方面,认为自我不存在,执着虚无式的无我,可能会感到徬徨迷失,这也没有益处。所以,与其评断自我,不如检查它。  “自我”是一种误解,但却被当成了正确的见解,它只是一个幻相。根据佛教,“我”和“我自己”的这种持续感,既是无明,也是无明的结果。无明就是不明白,没看到全豹——你可能只见到片断、零星的东西,却不了解全盘的情况。这就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一样:第一个盲人摸到了尾巴,认为大象就像一条绳子;第二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身躯,认为大象就像一堵墙;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认为大象就像一条蛇;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认为大象就像一棵树。最后,这些人为了争论大象到底像什么而互相杀戮。  当自我是主体的时候,它就是无明;当自我是客体的时候,它就是无明的结果。为了说明自我如何既当主体又当客体,我们再度用乙来代表那个戴着琥珀色眼镜看东西的主体。这一次呢,山也代表自我,客体自我是主体自我透过妄见滤光镜所见到的。自我在看其他东西的时候,它有主体的作用;自我看它自己的时候,它就同时具有主体和客体的作用。自我的二元化角色,在这样的话里反映出来:“我无法控制自己”、“有时候我并不了解自己”或是“我为我自己高兴”。  什么是“干扰”?自我又是如何被干扰的呢?首先,“我”、“自我”、“我自己”等等名字无法指出实质的东西。通常,当你为某种事物命名时,总有个东西存在,因此能为“它”取名,但是提到自我的时候,自我在哪里,而它又是什么呢?  仔细考量一下,我们就会了解:当我们说“我”的时候,连自己也不清楚“我”指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一边说“我”,一边手指着自己的胸部,标示“我”就住在这个肋骨笼中。如果有人踩到了我们的脚,我们会说:“你踩得我好痛!”——“我”又变到脚趾上去了。这表示我们对于“我”到底是指什么并不确定,同时,“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挥所或发源地。如果你打电话给好朋友,你可能会说:“喂,是我啊!”好像确定沿着电话线传播的声波就是你。如果女朋友离你而去,你可能会告诉别人:“当我失去她的时候,也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表示“你”是可以分割的,“你”的各部分不一定都在同一个身体内。  这些话看起来可能没什么,但以较深的层次来看,它们表示了我们对于自己是谁?是什么?在哪里?隐藏着疑惑。  造成这种疑惑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一直感到自己是实质且真正的。特别是当我们情绪爆发的时候,这种真实感这样地强烈,以致于我们顺理成章地认为有个实体的东西存在,而不是幻觉,也不是由歪曲看法所引起的错误见解。  问题还不只是幻觉而已!由于我们太习惯它了,因此不知道除了它之外还有什么——所有的生命都以它为根本。我们在自我上投资庞大,所以与它片刻不离,而且不惜代价地保护它。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拿来擦亮这一付琥珀色的眼镜,设计美丽的新镜框,一直相信事物透过眼镜所显现的样子就是事物的本性。  因为我们执着于这种幻觉,又缺乏任何直接的证据来证明自我不是个幻觉,所以我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收集某些情况下的证据,以证明自我的存在。有一种证明的方法,就是创造出一个自我可以比对的“对方”,这是以证明客体存在的方式,间接地证明了主体的存在。没有主体也就没有客体,因此只要客体存在,主体也必定存在(简单地说,我们现在是以自我为主体、现象界为客体,而不是前面“以自我同时当主、客体”的情况。然而,这两种情况并没有真正的差别,因为以现象界作为客体,只不过是把原来以自我作为客体的观念加以延伸,变成比较复杂的状况)。

图书封面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4条)

  •     事物的显现与事物的本性,并非分离的两种真理,而是一体的两面,只有当有非实相的见地时,才有所谓实相的见地。当自我是主体的时候,它就是无明;当自我是客体的时候,它就是无明的结果。一直相信事物透过眼镜所显现的样子就是事物的本性。世人所说存在的一切事物,我也说这些是存在的;世人所说不存在的一切事物,我也说这些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你不再被这个榨取所有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而且无休止地试图满足自己,却永不满足的“自我”所奴役的时候,真正的爱才有可能。只有在你不再一心一意关怀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关怀别人。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我们自然倾向认为自己的见解最正确,别人见到的显现是错的,然后经常变得很生气,并且浪费时间去做一些无益的争论,试图说服别人——接受所谓“正确的看法”,而这种正确的看法其实是我们的看法。一切事物都互相依靠其他的东西而存在真正的空性觉知一切事物,因为它不受贪、瞋、痴等自我的观点所遮蔽。空性的见地不会把你带到愚人的天堂,也不会以各种想像的未来苦恼和折磨来吓唬你。空性展现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实相”。四圣谛:可视为谛观空性的另一种方法佛教中所谓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体验和拥有这些事物的过程。而却已经太晚了。我们常常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不同剧本的同一类事情,每次都认为这一次应该是快乐而不是痛苦,但每一次我们都失望。第三圣谛是灭谛,即痛苦的止息。 病不是你,你也不是病。第二圣谛是集谛,即痛苦的成因, 然是预防胜于治疗。基本上,痛苦分为三种:行苦、苦苦和坏苦。第四圣谛是道的真理。无明并非真实存在着、永恒不变,它事实上是各种因缘造成的无常产物。不论你是选择哪种方法——减弱对无明友善的因缘,或增强无明对手的力量,再不然就两种方法并用——完全摧毁无明是可能的,因为任何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可以被摧毁。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东西所产生的,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它超越了因和果。惑与不惑都不是佛性,佛性超越惑与不惑。不要忘记,不惑也只是个模型:真正的佛性不是由任何东西所产生的,它不是任何东西的结果,它超越了因和果。业是指行动——任何的行动。“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业是“自我”的能量与行动。任何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启动的行为,也就是任何因贪、瞋、痴所造成的行为,都会产生业。业就是因、缘、果报的过程悲心可能是成佛最简单的法门,因为情绪上来说,它和你比较接近;因此与其试着改变自己,只要使用目前既有的就可以了。修行的时候,应该试着对每一个人生起悲心,这样子就能逐渐发展出平等心;如果你试着以既没有仇人也没有特别朋友地去修行,就能逐渐建立对每一个人同等的悲心。你也可以修自他平等,逐渐消弭自他分别。“平等”是定义“空性”和“无二”的另一种方法,它的意思是好坏、自他等都不再存在了,一切事物都没有标示、定义,成为空性。你可能因为读佛书而变得更机灵、更聪明,但是,这些无法帮你根治真正的问题。如果你不借由思惟和修行来熟悉这种状况,悟境就无法稳定,很快地,烦恼就淹没了它。仅仅以智力与分析研读佛法,不会产生多大利益;只有把理论放入修行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你所研读的“空性”和实相。知识的学习把你的知识局限在读到、听到的东西。很多人喜欢念佛书,因为可以吸收许多新的想法,享受智力上的刺激;但是他们却不愿修行,因为认为这会使自己卷入宗教之中。人们把佛法当成宗教的原因,可能是佛法中有时候会使用像信心、虔诚、祈祷、忍辱这些字眼;另外就是寺庙,人们到那里献供并做一些看起来是宗教类的举动。不同的是,在佛法中,这些都是修行的方法,而非信仰的要件。改变习性可能须要一点强迫,例如建立一种规律,强制自己依循它回顾过去;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习惯与瘾头的养成,最初都得强迫自己去做。我们必须勇敢地看清楚并思惟生命中的不确定性,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部分“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想想自己的时间多珍贵:你无法用任何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三分之一的生命用来睡觉,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间非常有限。 “自我”永远都欺骗我们去追求未来佛陀一切的教法都可以认为是训练心的方法——包括了佛、法、僧等概念禅修基本上就是让自己习惯于某种特别思考方式的过程。我们吸收了其他人投射出来的“我是谁、我是什么”,以别人对我们的影响作为基础来想自己,于是我们的心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形象。沟通有效与否,决定于:讯息是透入了你心中。禅修敞开了心胸,使得沟通非常容易。一旦“止”平静了你的心,“观”加大、加深并使心更清晰、更敏锐地去认识心的本性修“止”的目的就是让你的心得到“轻安”借由思惟修“止”的利益,你便能建立信心,并发展出专注的能力。避开干扰修“止”的五种过失一、懈怠或对于修“止”不感到喜悦: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思惟修止的利益,激起修止的热忱。 二、缺乏清明:有时候,即使你很精进,却因为不明白禅定技巧而缺乏清明;有时候是你忘了教法,或者是从开始就没有完全了解教法。对治的方法,就是借由一再地听闻教法或开示,尽可能完全弄清楚修行的技巧。 三、昏沉失念:即使你非常清楚修行技巧,有的时候心还是非常呆滞,连这些技巧也懒得用,甚至忘记自己正在修什么。对治失念的方法,就是提起专注和警觉心。你也应该记住修“止”的效果,使自己对修行产生欢喜心,让它产生难以抵挡的吸引力,把沉闷转成活泼的状态。 四、掉举:有的时候你的心变得太活动,东奔西跑,而须要加以节制,以警觉心、出离心和悲伤心让这种兴奋骚动的情况冷静下来。 五、没有善用对治:另一项过患,就是当心受到干扰时,没有善加对治。你必须去对治它,一旦对治法驱除不良状况后,应该立即回到“止”。误用对治法的情况有二:一是对治之后没有回到止上面;二是迷上了打击障碍这件事,反而开始期待障碍,而没能专注在真的修行上。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对治方法本身成为修止的障碍,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你就应该试着住于不偏不移的状况。修‘’止 ‘’一阵子之后,会有五种体验生起。开始时,你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像暴流般停不下来,就像山间的瀑布一样无法控制。胆小的行者遇到这种情况,就认为自己无法好好修下去,由于沮丧便生起懈怠。你应该欢迎禅定的第一个体验来到,把它视为瑞兆——它就是所谓的认出概念的生起。 事实上,修行专注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集中在某个物体上,而是要你了解自己的心有多散乱,而目前你并不知道这点。只要你一直散乱,就不知道是谁在打扰你、你有多么散乱,或你又散乱到哪里去;就像身在战场中,不知道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也不知道该杀谁、该保护谁。有了这种瀑布的体验,你现在至少能认出自己的敌人,知道是谁制造紧张、不安全感、悲伤和其他问题来干扰你、刺激你。瀑布经验被认为是禅定体验的黎明,虽然太阳尚未升起,但阳光已经出现在天际了,这表示结果已经在那里了。 随后第二种体验也会发生,这时候的心境就像急流穿越峡谷一般,有时你专注得很好,有时却像急流撞到岩石,形成漩涡,然后又回归宁静——第二阶段叫做“概念休息”的境界。 继续修下去,会出现第三种体验,类似河流中的水潭。干扰会产生涟漪,其他时候则平静无波——这就是所谓“概念疲惫”的体验。 第四种体验可以比喻做有波浪的海洋。即使生起种种心灵构想,就算它很巨大,只要略提正念就立刻平息下来——这种经验就是收集概念,并使它井然有序。 第五种体验也会来到,它类似无波浪的海洋——无论什么事情发生,海洋都维持不动。到达这种境界,你自己就成为对治法门,不再需要刻意的对治法了——这就是所谓“不收集概念”的体验。在这个阶段,身体就像羽毛一般轻,心完全能受到控制,欲界大部分的烦恼都停息下来,你可能会得到某种程度的预知力和神通。根据佛教哲学,到达了这个阶段,你便具备聆听佛陀某些教法的资格。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一个起源:执 取一个不存在的自我无明使我们和真实的本性分开住在正见的领域中如果你能彻底地明白某一种现象的没有本质,那就能治好一切痛苦——这就是所谓的“一药治百病”。不仅不执取自我的存在,同时也不执取自我的不存在。“明相”即是当下或现在,“当下”既是指在这里,也是指这个刹那。“他在”的意思是他在这里,而“现在,我正在念书”则是指这一刻我正在念书。过去心已过,不再是实体,未来心又尚未生起,有的只有当下的心——此时此地的心。当下或明相的能量,超越主体、客体的现在心,就是觉醒、认知、觉性、意识的特质。小乘的修行法是以不伤害众生为基础;大乘除了不伤害众生之外,还加上菩提心和利益众生的愿望;金刚乘吸收小乘和大乘的菁华见解,而戴上净观的冠冕,是一种视万法皆清净的究竟果位修持方法。你的心愈细微、愈精纯,就愈有力量,精纯的心便是不受干扰的心,心愈粗重,干扰就愈多。较少干扰,代表心较为赤裸,心愈赤裸,就愈能发挥他最大的潜能,有更大的智慧、更高的成就、更少的障碍。赤裸的心,因为没有障碍,所以非常有力量;干扰愈多,心的潜能被阻塞得愈多。知道一切事物的这种全知,会产生绝对的干扰,因为能知的人会被无数的相对事实所压倒、所淹没。有当你超越了种种的分离、不同与类别之后,才能到达真正的全知,成就遍知智慧;那时候,你明白了一切事物的无二本性。这与“知道一切”并不相同,因为“一切”是指很多东西;而“一切的本质”并非很多东西,它甚至也不能算是一样东西,因为它超越了数字与计算,无可言论,难以思议。就是如此。
  •     比起正见的通俗易懂,这本书花了自诩有点感悟的小尤整整3个月的时间,才看完第一遍,每翻过一页,都有醍醐灌顶且汗流浃背的感觉。个人觉得更适合有一定佛学基础且领悟的修行者,一般读者可能不一定能有所体会。
  •     08年的开卷八分钟里介绍了这本书,他说这是最好的一部佛学入门的书。买了很久了,这几天才用心看了。序言里译者陈冠中说:“如果你是佛教徒,请以此书印证你的修行”。至少,这本书让我知道我该怎么修行--小乘:“一般来说小乘对每个人人都适用,如果精进,行者智慧非常微小,也能证得果位。”P68看来驽钝的我只有小乘能救我了。大乘:“就像另一种治疗师,为你开列许多不同的食物和药品,然后要你根据身体在不同时期的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直观力来决定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如果你判断错误,可能病得更厉害...”P69金刚乘(藏传):“十万个弟子之中,可能只有一个能成为好的金刚乘传人”P134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介绍了佛教的一些思想。感觉颇有哲学意味。
  •     挺一般挺一般的。。机缘不到吧
  •     佛学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性知识,用以养心修身。记得西方哲学后来也追求超越二元对立(?),各派别佛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不再被二元对立纠缠,不再纠缠于二元对立。只有大乘佛教才是为了普渡众生,通俗说是救己及人。不同人有其特质,各有其适合修的道,修道之人不一定剃度,不一定不吃肉,不一定不能“淫乱”,主要是消除“无明”,不害他人,这是较低的修炼。该书破除了我对佛教的刻板印象,发现好书的作者一般都会告诉你,尽管我告诉你这些我理解到的,但你也不要完全相信我。通俗易懂,遇见,又是美丽的意外:)
  •     木有看懂。
  •     能让人了解什么是佛教,佛教的见地到底是怎样的。哪怕不信佛教也不妨一读,也是一次思维锻炼的历程
  •     细腻,入心,对治根性之道
  •     比正见更加深入有力道一些
  •     很棒的书
  •     既有佛教思想的介绍,又有修行流派的介绍
  •     观点确实很正。佛教哲学似乎有很强的相对主义,坚决反对两个极端,一方面有了“玄学”的观感,另一方面一切相对于主体对客体的感知来说,都不是真实存在,也产生了超越自我之后佛性在每个人心中存在的可能性。小乘、大乘、金刚乘的对比似乎是以戒律评判、以主观动机评判、以客观结果评判的区别。
  •     很好
  •     好吧,虽然说“依法不以人”,但是我绝对被这位仁波切征服了,写的真不错,尤其是前面一些修行的细节我还有的地方糊里糊涂,但是讲到后面金刚乘,大概意思都能看懂,甚至依稀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佛性。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修行实践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就这本书来说,绝对5星。
  •     言简、透彻。
  •     需要缘分才可以读到的一本书。
  •     修行
  •     很好的入门介绍。既基础又准确,没有任何门户之见。
  •     写得挺实在的
  •     仁波切
  •     太高深了,很多没读懂
  •     mobi版。前面大半是非常通俗的佛教义理,毫无障碍,如果要修行,确实是不错的入门书。但目前不太适合我。后四分之一关于【金刚乘】的内容不错~~
  •     读了几本藏佛的书,都觉得上师们亲切真挚得教人感动。这本深入浅出地讲述佛法,并且一针见血的指出好多想不通的问题……感恩
  •     初学者,建议看之前,先把《正见》看几遍, 此书 看一遍,估计不会很顺,多看几遍,随着次数的增加,你的闻慧 会急剧攀升。 "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盲修瞎练 不闻就不知道,不知道就不会思考,不思考如何修?首先知道叫闻慧,知道以后,慢慢的去思考,会了、知道了,才会修,这叫闻思修嘛。什么都不知道,修个屁,盲修瞎练,修到现在什么都不是,还不是老样子。不但老样子,愈老愈差劲,这个就是不知道而修,才搞到这样。"
  •     因为愚昧,你错误地相信自我就是你,而你就是自我。那个你认为是自己的东西并不是你,只是一种幻相,由于迷惑,最初你误认它是你自己,然后又浪费一生来满足它,让它快乐,这样的企图才是唯一没有希望的。这就像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梦,否则无法逃出梦的陷阱一样——要让自己解脱,你必须明白自己的错误,然后从其中醒悟过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复杂。 见地永远要依靠持有见地的人。 避免制造头痛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用头去撞墙,这就是出离,在那之后,有许多药方帮你除去剩下的头痛。
  •     改变你的发心,就能成就慈悲,而不是非要改变现象界的任何东西。
  •     极具智慧的语言
  •     2011-183
  •     看前半部分,五体投地,赞叹仁波切的智慧。后来看到禅修,掩书睡觉,第二天就开始胡思乱想,心中升起各种疑惑。后来看了最后讲“金刚乘”的那些章,我再去查到什么密宗啊,双身修啊,就觉得越来越不靠谱。后来看到什么中脉啊,明点啊,简直仰天长笑。总的来说,从哲学方面说,收获很大,但是看来不能让我做个佛教徒。
  •     去除二元对立,直见空性。有部分解惑,更平和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激进与纷乱。
  •     自我创造了比较的系统,可以觉得比别人好,但是同样的比较系统也使“自我”认为有人比它好;这就是嫉妒与骄傲,也是你的心很复杂和生活复杂的原因——你永远都害怕有人比你好,永远都希望比其他每一个人要好。
  •     原本作為對藏傳佛教的了解讀物。但對六道、輪迴等概念有了一點新的理解。止。觀。真是好的上師,是好的教導。
  •     几口气读完,醍醐灌顶
  •     第二次阅读,依然很有启发。心静了,慈悲心生了。
  •     “让一切众生成佛”的愿望唯心到无法信服
  •     很好的入门书
  •     会再读
  •     清楚,明白,要修行起来
  •     有很多读不懂啊… 是自己太肤浅了吗… 泪奔…
  •     不错的书,四十
  •     据说,有缘,才能读得某书......开篇就很不一般,不错不错。“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梦,否则无法逃脱梦的陷阱”......“并不是现象迷惑了你,迷惑你的是对现象的执着”......“出离心”....不错。。。值得反复阅读。空....清静....有些术语还不是太明白...说谎能成佛。。。吹笛子能成佛。。。那吹葫芦丝能成佛吗???
  •     我的逻辑受到了伤害= =
  •     不喜欢
  •     重读。大概是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体会这本书所谈之物。除去佛法,其逻辑的完整性是多数佛学书籍少有的。
  •     “避免制造头疼的第一步,是不要再用头去撞墙,这就是出离。在那之后,有很多药方,可以帮你去除剩下的头疼。”“舔食谱并不会知道食物的味道。” 其实有很多地方还真的是看不懂。是我修行不够
  •     前面讲自我这个幻觉的部分还在预期之内,后面金刚乘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
  •     相对于正见来说,更加专业一点。更多地介绍了佛教的核心的内容,包括见地和修持的方法,尤其是金刚乘与大乘、小乘的区别。
  •     前部分是佛教哲学,谈空性和心性;后部分有对几种流派做一些比较。
  •     看短评说是“需要缘分才能遇见的书”,对我来说真真是这样。这本书清晰地讲了人们对佛学词汇的普遍误解、佛教的哲学逻辑和修道的不同方法。没有佛教小故事也不提倡“人人向善”。值得一读再读,受益将匪浅。落在我这么愚钝的人手里,惭愧了。
  •     衣服就是衣服,无所谓脏或干净
  •     真正的佛法是一种摧毁偏执的艺术,一种摧毁执迷的艺术。
  •     好奇之读,看了前三张觉得有点不适,冲击三观偏偏还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可惜自己学识见地仍不够,暂时搁置不敢再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