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802256187
作者:徐贲
页数:429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你在意你周围的公共文化吗?怎样的公共文化才能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公民们应该如何在民族国家内的公共生活中维护人类的共同尊严?
本书以公共文化为文化批评的具体对象,通过全球化和民族认同的一些议题,来关注公共文化的核心问题——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不仅涉及直接可见的生活现象,更触及背后的制度分析和批判。
20世纪人类经验承载了太多的蔑视和无尊严。
我们看到,隐藏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凶残和野蛮可以多么轻易地把人的无尊严确立为一种当然的生活方式。阶级的、民族的、政治差异的互相敌视和酷烈斗争、暴力残害和制度性压迫、以消除某种人为目的的意识形态法则,这些都在蔑视和嘲笑人类的完整存在。在人种的、民族的、阶级的或政治集团的强者眼里,自然和历史是不同情弱者的,弱者必须灭亡。他们的结论是,人类不可能以共同的完整存在来判断是非和美丑,人类必须以虚无和绝望来接受道德地狱的未来。
全球正义拒绝这样的结论。即使在地狱之门打开之后, 全球正义也还是要坚持重申人类的整体性和人类的共同尊严。
目录
前言
绪论: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第一部分 全球化和全球正义
第一章 全球化、现代性和民族国家
第二章 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
第三章 全球化中的市场和民主
第四章 全球化中的国家合法性和公民权利
第二部分 社会正义和国族认同
第一章 正义和社会之善
第二章 分配正义和群体认同
第三章 从惩罚到权利的法律正义
第四章 正义、非正义战争和群体认同分歧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中的公众和公共生活
第一章 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
第二章 公民新闻、公众和公共政治
第三章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第四章 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
第五章 正派社会和学习认同
第四部分 全球化中的群体生活和公民社会
第一章 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第二章 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第三章 文物收藏和怀旧的大众文化
第四章 公民社会和新全球伦理秩序
第五章 全球化、公民国家和全球治理

书籍目录

前言
绪论: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第一部分 全球化和全球正义
第一章 全球化、现代性和民族国家
第二章 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
第三章 全球化中的市场和民主
第四章 全球化中的国家合法性和公民权利
第二部分 社会正义和国族认同
第一章 正义和社会之善
第二章 分配正义和群体认同
第三章 从惩罚到权利的法律正义
第四章 正义、非正义战争和群体认同分歧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中的公众和公共生活
第一章 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
第二章 公民新闻、公众和公共政治
第三章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第四章 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
第五章 正派社会和学习认同
第四部分 全球化中的群体生活和公民社会
第一章 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第二章 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第三章 文物收藏和怀旧的大众文化
第四章 公民社会和新全球伦理秩序
第五章 全球化、公民国家和全球治理

编辑推荐

你在意你周围的公共文化吗?怎样的公共文化才能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公民们应该如何在民族国家内的公共生活中维护人类的共同尊严?来读《通入尊严的公共生活》。

前言

文化研究有的偏重于经验分析,有的偏重于价值判断。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对直接经验有所认知,否则我们的价值判断只能是空中阁楼。我们必须怀有某种价值信念,否则我们即使拥有某种经验,也依然不能判断散乱经验背后的整体意义。全球化是我们当今生活中的一种新经验。我在思考与这新经验有关的问题时,努力以一种特定的价值原则为判断标准,那就是“尊严”,不仅是个人的尊严,而且也是群体公共生活的尊严。在没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中,个人不可能受尊重,也不可能有尊严。全球化的新经验前所未有地向人们提出了群体尊严问题。

内容概要

徐贲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另著有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章节摘录

尽管罗伯逊和吉登斯在全球化是否先于现代性发生这一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但他们都同样强调现代性重构全球社会空间的关键作用。吉登斯说,“全球化可以说是对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这些社会关系将遥远的地区联系起来,于是局部事件受到很远地区事件的影响,反之亦然。……任何地方的变化都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就像是横向扩展了空间和空间社会联系”。(1)全球化理论可以说是在世界性社会空间发生了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现代化理论。其实,在80年代出现全球化理论之前,不少现代化理论就已经涉及了一些全球关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四种理论至今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全球问题的思考(2),它们分别是现代性理论的世界潮流说、世界单一经济体系说、国际联系说和跨国共同大众文化说。世界潮流说把现代化看成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发展潮流,在这一潮流中所有的社会都将因某些普遍性的机制变化(如发展经济、保障安全、理性选择、民主和法制等等)而朝同一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功能主义的社会进化发展观,它的主要代表之一莱维(M.Levy)就曾特别关心现代性如何在国际不同社会间形成一致关系的问题。他强调,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现代性,首先要看其工业化的能力。而且,现代性社会也必须具备某些现代社会结构特征,如专业分工、社会各部分相互依赖、以人的能力而非出身或地位为价值考量、集中决策、理性而非感情性的人际关系、普遍性传媒手段交换(如货币)、官僚分层管理制度,等等。莱维指出,不同的社会现代化有前有后,一般的情况是,一个传统的社会在接触了其他现代性的社会之后,它的一些成员就会提出改革的要求,这种自我选择往往是出于羡慕现代“不同寻常的物质生产能力”。而且,现代性社会中往往会有某个特别值得羡慕和值得仿效的典型,例如,“美国社会……即为现代化最极致的例子”。(1)世界单一经济体系说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在联系世界各部分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这基本上是一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现代论。(2)它认为,世界不同社会联合为一体,这与其说是出于所有社会的自我选择,还不如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控制世界秩序的结果。资本主义体制使得物质生产控制者握有很大的社会权力,这些人然后再通过权力将资本主义制度强加给别的社会,不断在世界范围中扩展其势力。单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说往往包括某种对世界中心/边缘的二分看法。20世纪60年代,世界被分成“发达”和“不发达”国家;70年代演化成“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分,80年代又成为“较发达”和“较不发达”国家的区别。在中国,这类二分说更是常常变成更为简单激烈的东方/西方、中/西、或甚至中/美对立说。国际联系说起源于政治科学中的一些所谓“国际关系”理论,它关心的是国与国之间形成的世界性关系网。它的主要特征是将国际世界看成一种不断变化的非稳定关系。如果说世界单一经济体系说强调的是强制,那么国际关系说强调的则是偶然性。这在伯顿(J.Bunon)关于落袋台球游戏的比喻中有最生动的说明。世界各国就好比是分量和颜色不同的台球,在时间变化过程中,也就是台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们相互碰撞接触。每个球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来自打球者,即各国的政要),但这种自主性却因其他球(其他国家)的位置和滚动而受到限制。把这个比喻再引申一点,白球也就成了超级大国。历史过程中的国际关系变了又变,各个历史阶段的国际关系都有它自己的特征。至于现代国际关系,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关系,而且还是经济和文化关系。经济和文化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还越来越不受政治关系的管制。尽管主权国家间的政治壁垒仍然森严,但经济、文化联系却在不断加强。(1)跨国共同大众文化说把现代传媒文化看成是联系世界的主要力量。对于这一联系的力量,它强调的不是理性选择、经济强制或者历史偶然,而是文化感染。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M.McLuhan)是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它的传媒方式,而不是内容。传媒指的是帮助扩散意义的任何方式或技术,因此既包括交际技术,也包括交通手段(流动的人本身就是一种交际工具)。不断发展的技术条件决定了人类能不断改变交际方式,不断扩展交往范围。人类先是依靠口耳相传的话语面对面直接交际,或者靠车轮在有限地区范围内行走。后来有了文字和印刷,虽然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了较大的范围,但书写和阅读却是一种孤独的个体行为。现代电子传媒却与之不同,它帮助恢复了直接的群体交际,但在时空上却又不受其先前的限制。现代性的大众即刻交际和快速交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共同群体。

图书封面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文:邵建 《新京报》《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作者徐贲)是一本从公共生活的尊严价值来讨论全球性政治文化的书,我关注的是其中公民社会的有关内容。前一段时间,国内两所著名高等学府(北大和清华)的学者还在激辩中国是否已进入公民社会。如果可以折中他们的看法,我们正在走向通往公民社会的路上,这至少是谁都难以否认的一个事实。那么,什么是公民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建构一个公民社会?《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中的许多篇幅当给致力于公民社会的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何谓公民社会什么是公民社会,作者关注的重心不在于它是什么,而是在于它能做什么。前者不过表明一个由“公民”身份构成的社会,后者则强调让每一个公民在这个社会中能够起到公民作用,这个作用主要是指它的政治作用。政治作为公共领域,一部分属于国家政府的政治权力,一部分属于国家公民的政治权利。因此,公民社会是在政府之外并和它相对应而存在的一种社会力量,比如世界各地活跃着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就是公民社会的构成之一,它在从事公共领域中的各种活动时,带有显著的非官方色彩。由于公民社会强调每一个公民的政治作用,该书尤其不赞成国内知识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市民社会”的讨论。本来,公民社会,还是市民社会,是一个翻译问题。因为英语中的“civil society”,既可以译为公民社会,也可以译为市民社会。但,不同的翻译,带有不同的价值内容。市民社会中的市民,在该主张者那里,主要是指正在形成中的中产阶级。这是一个具有排斥性的概念,至少工人和农民就不在这个市民的范畴内。如果放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语境中,市民社会未必不是一个尽管有缺陷、但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概念的话;那么,本书作者所坚持的公民社会,语义更明确,那就是坚持公共政治空间中的每一位公民的介入。毕竟公民比市民在概念的外延上更具普泛性,它是指一切拥有政治权利的人。而且和市民社会首先表现为私人领域相比,公民社会首先表明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领域。这个公域是公民在政治权力之外的自治空间。通往有尊严的生活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空间,以东欧社会转型为例,它不但是一种现实政治策略;在作者那里,分明还有一种更为长远的计量,那就是为社会建立一种伦理秩序。人作为群体性动物,除了私人生活之外,它还注定要生活在一个公共空间中。由这个空间所形成的公民社会,据作者阐释,“是一种因文明而正派的道德秩序”,这样的社会是谓“正派社会”,它所贯通的原则是平等、自由、尊重、宽容等。只有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才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而尊严正是本书写作的意旨所在。所谓“通往有尊严的公共生活”,说到底,就是要建构一个得以让人住得下去的“正派社会”,这个社会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公民社会。显然,该书的用意所指,带有作者本人生活在20世纪的经验痕迹。刚刚过去了的那个世纪,无论东西方,都承载了太多的无尊严的人类社会生活经验。正如作者指出:从二战前后到冷战期间,那种隐藏在进步外衣下的政治野蛮被推向极限。它们或以种族的名义,或以阶级的名义,对非我同类的他者,施以制度性的迫害;从而使受迫害者,从肉体到精神,俱无尊严可言。上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提倡公民社会,就不只是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区分,更在于以公民自治的方式,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伦理秩序,并用它去影响和改变权力,“将它转化为道德政治”。徐贲的这本书讨论全球化的话题很丰富,重点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文化。作为读者,我有自己的现实处境和选择,阅读向公民社会的话题倾斜。我以为作者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很精彩。作者长期身居海外,既熟悉苏格兰启蒙家对古典公民社会的规范,又了解晚近东欧国家公民社会的成功经验。书中就这两方面所展开的叙述与阐释,其实就是我们所需要找寻的通往公民社会的路。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spzk/2009/05-02/008@025633.htm
  •     这本依然是学术著作,不是经院著作。但如果不感兴趣的话,读它也会有催眠功效。徐贲的这本和他前两本有许多重复的地方,《文化批评向何处去》和《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中都有过对后殖民和公民社会的讨论,而这本则是详细的探讨了公民社会的起源和架构,以及建设公民社会的所需要的制度,氛围,环境,最主要的是,梁任公百年前所提的“开民智”。遗憾的是,当今大部分人的政治水平还处在中学水平,包括现在的大学思政老师。我不得不提我的那位教马克思主义的老师,我不怪他的方言普通话有多别扭,但我不能够容忍他“中国教科书”式坑人。我可以认定他就是一直念教科书长大的,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看过《资本论》,有没有读过哈耶克,马克思自己承认过:“哈耶克是对的,我们是错的”。他要是读过,就不会在课上讲这种已经僵化了的政治宣传和被篡改的马克思主义。归正题。本书的副标题是“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对作者来说,“全球正义”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五毛可以喷我,说我宣传虚伪的资产阶级普世主义),但我还是要说,“普世主义”不是一个贬义词,一边压制人权,一边批判“西方渗透”,似乎忘记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怕西方“和平演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西方不怕东方的渗透?我认为,全球正义的一个基本信条就是:人人生而平等。李刚的儿子可以撞人,小贩杀城管自卫就被判死刑。好吧,这是虚伪的资本主义普世价值观,伟大的中国人民不能上当,所以我们允许城管杀人,允许暴力拆迁,允许草菅人命,而且不准有意见。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这样一段话:“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公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直奔我而来,却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徐贲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而这个观点和阿伦特的观点相似:“平庸的恶也是一种罪恶”。就像每次大屠杀,袖手旁观者变成了从犯。在公民社会,每个人都要维护合理的秩序,而不是看着老人跌倒溺死而无人问津。更重要的是,一个合理的正常的法律能保护善良者,而不是见义勇为者被污为罪人。“作为道德普世主义,全球正义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坚持道德意义上无一人例外的人人自由、平等和尊严。 ...自由不是没有约束的我行我素,指的是一种在行动中个人和群体同步的自我实现的能力。平等不是指千人一面、人人相同。平等指的是承认个别性,人人平等是因为任何人都不能由他者所替代......”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不幸的。许贲虽人身在米国,但对国内事务非常了解。本书完全是要联系中国实际来阅读的。“分配正义和群体认同”,“ 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公民新闻、公众和公共政治”.......这些章节无不是当前中国社会最热点的讨论话题。但作者自己说:“我对于此书的遗憾是原稿中许多引导读者们多多联系中国问题的论述后来都不得不删除掉了。许多地方都被改成了笼统而一般的论述,具体的例子被删除掉了。”原因很简单,作者在前两本书中就涉及了文 革和政治的很多敏感问题。。公民社会的真谛就是:政治权力给公民权利让出空间。当中国“精英”们大批逃离大陆时,你便知道,公民社会离我们其实还很远。
  •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被评为新浪中国好书榜(2009半年榜)“十大好书”后,徐贲接受的采访实录:非常感谢读者们的关注。这对我是一个重要的反馈,使我了解到公共生活中的价值认同、正义和社会之善、公众新闻、承诺和信任、保护弱者、正派社会、人的尊严等等确实是目前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对我今后的写作极有意义。期待读者不要把它当作一本讨论“全球化”的学术著作我觉得这本书能入榜,主要还是因为读者们对我书中论及的公共问题有强烈的关切和共鸣。有一位普通中学教师的年轻读者这样谈到读这本书的感想:“(这本书)提示的是这样一个行为逻辑:每一个人都是他所在的文化的建设者。当我们以自己的理性选择分享了某个正确的观念,并使它在合理的程度内达成可供更多人分享的共识,我们便为这个公共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公共生活,是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的真实存在建构起来的,同样也符合这个行为逻辑,它是否具有凝聚力和亲和力,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相关。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公共行为和言论,相互对待和相处的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或者消解这种凝聚力和亲和力。所以,……你满怀戒备地抱紧自己包坐在火车上,并用不信任的眼神扫视坐在你周围的人,承接了这种眼神的人,便与你一起构建了一个互不信任、互相提防戒备的公共空间,同时一起认同了你们所在的文化环境其包容恶的缺陷,一起承受自我尊严的损伤,也一起伤害了公共生活的尊严。”这位读者所说的也是我每次在中国火车站听到广播里说“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东西”,听到家长告诫孩子要防备陌生人时的感觉。现代公共社会是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在一个好的、正派的社会里我们是不应该随时随地都在害怕、戒备、甚至排斥陌生人的。人们并不喜欢生活在一种凡是陌生人都不能信任的状态中,在凡是陌生人都不能信任的社会里,其实连熟人也是不能信任的。读者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给予希望,期盼有一个建立在承诺和信任关系上的、有尊严、有价值追求的正派社会,这大概是他们欢迎这本书的一个原因吧。我期待读者不要把它当作一本讨论“全球化”的学术著作,那种经院式的著作只是写给学者们看的。这是一本关于中国问题的书,我希望它有许多学院之外的普通读者,像我上面提到的那位中学教师。我希望读者们多多联系中国问题来读这本书。对于此书的遗憾我对于此书的遗憾是原稿中许多引导读者们多多联系中国问题的论述后来都不得不删除掉了。许多地方都被改成了笼统而一般的论述,具体的例子被删除掉了。这当然未必完全是一件遗憾的事,因为愿意思考的读者反倒可以从他们自己的联想中得到更大的阅读和思考乐趣。有评论者说我是“隐微写作”,其实这并不是我的原意。我主张每一个人都诚实、公开地说出他的真实想法,该说的、想说的,就要尽量说清楚。但这并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也可以说是我们目前公共生活状态的一个问题吧。徐贲给读者的话:关心公共生活、社会正义、公民认同,以及人如何才能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我们大家的事情,大家读我这本书,给它以好评,就是在表现这种关心。这是我特别感到高兴和鼓舞的。“新浪中国好书榜”(2009半年榜):http://book.sina.com.cn/haoshubang.shtml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尊严的公共生活,可以达到吗?
  •     敬佩
  •     尊严的生活,怎么去创造。从个人的角度说,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不让别人看不起,首先要遵照这个社会的成功标准去打造自己;从社会的角度,能有什么启发,请看这本书的。
  •     如果每个人参与了,这就是公共生活。
  •     中国现代社会要打造社会生活空间,市民社会才会形成,为公民社会奠定基础
  •     学习下。物流还可以,还没来得及看,看了之后在追加评论。
  •     作为文集,整个主线不如《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清晰……
  •     特价买的 还没看 但书良心。。。
  •     2009-10-21;翻了一遍,看到几次引用了哈贝马斯的观点。“公民社会”这个概念很火啊,公民社会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如何建立公民社会却是最难的。我想,这本书也许更多的是作者的读书心得吧。就不仔细看了,把时间省下来。
  •     理想的生活状态。
  •     扎实之作。
  •     喜欢徐贲,所以就买下了。还没来得及读,想来是不错的吧,给个好评先,再慢慢细读。
  •     没读完整。这书对我来讲有点太高了。就写文革收藏那段,看明白了,说得很有道理。
  •     书质量不错,内容仍待阅读。
  •     中国在正义和公民认同这方面有所欠缺,了解了解美国华裔学者的观点,对当下中国或许有新的认识。
  •     整部作品引述混乱,逻辑不明,资料冗繁。学术价值有,可读性很差。
  •     喜欢徐贲的文章。
  •     这本书提到了对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的相关学说,读来之后颇有哲理,推荐阅读
  •     何为公民,何为现代社会,尊严在哪,都需要好好研究
  •     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很深刻!!
  •     感兴趣,买来还未阅读,应该会有启发
  •     风华绝代
  •     一般的思辩读物,很有思想,可惜书生论政。纸质切割得一般,很多纸粉。
  •     不少社会学家和媒体研究者曾提出各种批评,表示过种种忧虑。批评和忧虑的意见主要可以归纳为三条。第一是信息接受的私人化和隔离状态会造成公共生活的实质死亡。第二是大众传媒的单向发送和接受会摧毁公共协商的对话机制,使传媒受众成为被体制传媒意识形态控制的"文化傻子"。第三是传媒机器受商业和政治势力操纵,体现的是某些集团或组织的局部利益,不是广大的公共利益,传媒机器所传播的信息因此不具有真正的公共性。P188
  •     每个人的对正义的理解和定义不同,全球的正义存在吗?还是强权来决定的!
  •     对反思与改革当下的社会有积极意义
  •     喝完洋墨水然后编书教育国人的一类。
  •     正义超越国界了
  •     徐贲的书我是追着买的,有的时候虽然有些学术化,但是论说和思想都很值得一看。
  •     就是降价太快了,书还未到手,就降价了
  •     徐贲老师的书 好书 公共生活 尊严 是好的社会好的生活必须具备的
  •     一个社会把它的标准定得越低,也就是把人看得越低。
  •     没什么感觉~ 难道是这个话题已经被谈滥了?
  •     这么多年来公民社会依然是个神话,我们依然只是对偶然事件进行偶然介入,这种偶然介入也基本上停留在批评这一层面。
  •     以公共文化为文化批评的具体对象,通过全球化和民族认同的一些议题,来关注公共文化的核心问题——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不仅涉及直接可见的生活现象,更触及背后的制度分析和批判。
    隐藏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凶残和野蛮可以多么轻易地把人的无尊严确立为一种当然的生活方式。阶级的、民族的、政治差异的互相敌视和酷烈斗争、暴力残害和制度性压迫、以消除某种人为目的的意识形态法则,这些都在蔑视和嘲笑人类的完整存在。在人种的、民族的、阶级的或政治集团的强者眼里,自然和历史是不同情弱者的,弱者必须灭亡。他们的结论是,人类不可能以共同的完整存在来判断是非和美丑,人类必须以虚无和绝望来接受道德地狱的未来。
      全球正义拒绝这样的结论。即使在地狱之门打开之后, 全球正义也还是要坚持重申人类的整体性和人类的共同尊严。
  •     内容碉堡了........地铁上装逼装到没人知道你在装逼的.......
  •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
  •     挺好的,政治哲学方面学习
  •     当中很多别国的事件,对我们是一种启发
  •     可以。公民读本。
  •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     我们需要的有尊严的生活 人之所以为人 更应该看看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活着
  •     很学术。表示一知半解。。。
  •     这本书是徐贲写的时评集子。徐贲的写作,说理平和,叙事清晰,如白云流水般将道理说清楚。
    这本书很厚,需要细细研读。
  •     很厚很超值的一本书,当作普及读物看的,很喜欢,活动价购入,超值啊
  •     买来囤货,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     在这个全民易怒的时代,应该读读这本书,保持冷静
  •     公共生活,共同尊严,我们何时能够明白这些词的真谛?
  •     公民社会的真谛就是:政治权力给公民权利让出空间。当中国“精英”们大批逃离大陆时,你便知道,公民社会离我们其实还很远。
  •     少年时代的惊雷
  •     不能谈读书心得,应该说是购物心得。内容还未看完。等阅完后再详细评论。真是物超所值。优惠期间能够购得这样超值的书籍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     徐老师启蒙我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合格的人。
  •     面对传媒一起参与的受众,被动的呈原子化的“受众”;小公众等概念颇有启发。
  •     既理性又不乏独到观点和远见的分析,值得一读,这才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赞~
  •     花了差不多10天才看完这本,主要是给自己扫扫盲当公共生活的使用手册看的。
  •     前面有点不太好理解,越看越好看
  •     性价比不错 书总是不嫌多的 各方面都应该涉猎,这类书即使不是相关专业读来也蛮不错的。
  •     社会是由很多人组合在一起的。如果你自己都不关心你的公共利益,那么最终你就会成为受害者。只有每个人都去重视属于自己的公共利益,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社会也才会越来越和谐。
  •     写得很用心的一本书
  •     堪称关于全球化时代社会正义、公共生活和公民社会方面的最佳普及性读本。这样的书,应该成为国内大学通识教育的教材。最后一部分对文革的反思和对中国公民社会构建的论述读来尤为受益。
  •     小店畅销书,卖了几十本了,目前还有,十成品相,55折
  •     昨天晚上订的,今天下午就收到了,速度嘛,还行。
    一直想买这本书,推荐学法律的朋友都可以看看哦!
  •     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比较难懂,毕竟是学理的东西,关于正义和公平的认识。文字功底还是不错的。
  •     书很新,而且是我喜欢的议题,很喜欢这类的书,认识了新星出版社。
  •     急躁的社会,很少会看这样的书,都该看看
  •     包装有塑封,印刷不错。在特价时购入,十分超值。内容留待细看后,再评论。
  •     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籍,徐贲先生从全球化的角度阐述了普适的人权、正义、公民认同的可能性。本书的观点与目前中国大陆的“主流”观点并不相同,这样的书能够出版证明了中国正在逐步与世界主流观点接轨,速度好像很慢,但方向似乎是确定的。
  •     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
  •     徐贲的书有了一本 这本也收到了很开心
  •     真是一本好书,专业性强,获益匪浅,拓宽知识面。
  •     还没开始看,但以前借别人的看过
  •      很好读,但总觉得文化批评疏阔空泛,无法落到实处。
  •     : D035/2248-2
  •     值得精读的好书
  •     喜欢徐贲的行文风格,以及温和说理的态度
  •     值得一看的书,当今社会的价值可以说正义和公民认同是重要组成
  •     看了绪论,觉得很累,是专业性的对全球正义的理解,弃
  •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社会
  •     作者的思想、语言一流
  •     徐贲还是写短评利落些。
  •     感觉专业性还是太强了些,不适合我这门外汉。
  •     严肃阅读太费劲了...断断续续读了好几年...
  •     这是徐贲在《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获得2008年《南方周末》年度好书奖后,新出版的著作。去年就知道此著将出版,但当时在网上搜索为0,直到今年三月新星出版,很快——昨天已到我手。不消说,此书也是好书。能否又获得2009年度好书奖,还得根据公众的认同。不过,《南方周末》上启之的主题书评说:“我心目中的好书是有思想有知识有现实意义”的“三有书”,我基本赞同。前些年徐贲的《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也同样如此。徐贲为何连续写出“三有”好书?按启之的排列,1980年代的书是“三有”,1990只是“一有二无”,到新世纪干脆“三无”,那徐贲的最新好书实属“偶尔”。然而,真实的原因正在于徐贲原来就是1980年代的“遗少”。只是当年的“遗少”现今很多已变味,而徐贲还保持当年的那份坚持:本着社会良知、运用公共知识、直面公共问题。在全球化时代,人的个体尊严和群体尊严被置入更加广泛而复杂的领域,然而,在公共领域“争取承认的斗争”,还必须从建设“不羞辱人”的“正派社会”开始。只有从正派社会起步,经过个人尊严和社会正义之路,才能走向和谐社会。
  •     跟风。标题是我感兴趣的,可看完了还是没看到路。
  •     本书属理论性很强的学术专著,看起来确实有点拗和难懂,选看了一些感兴趣的篇目,颇有收获。作者的许多观点引起了共鸣,也接收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知识,受益了。书中对国家合法性和公民的权利、正义和社会之善、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等作了精彩的论述,对‘文革’给予了两章的篇幅,给予了博物馆前所未有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实在法符合人权标准,它的政府就越具合法性’,‘公民社会是以不存在圣人为前提的社会生活秩序’,‘生活在不能信任的社会里,是一件困难而痛苦的事’,‘在一个民主社会里,政治制度之所以合理,乃是因为这些制度可以起到保护社会成员不受自由市场羞辱的作用。这包括重视贫困、无家可归、剥削、恶劣工作环境、得不到教育和健保等等’,说得多么的好啊!
  •     有点艰深晦涩,不过细读很有道理。
  •     这是一种作为现代公民的政治态度
  •     我们看到,隐藏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凶残和野蛮可以多么轻易地把人的无尊严确立为一种当然的生活方式。阶级的、民族的、政治差异的互相敌视和酷烈斗争、暴力残害和制度性压迫、以消除某种人为目的的意识形态法则,这些都在蔑视和嘲笑人类的完整存在。在人种的、民族的、阶级的或政治集团的强者眼里,自然和历史是不同情弱者的,弱者必须灭亡。他们的结论是,人类不可能以共同的完整存在来判断是非和美丑,人类必须以虚无和绝望来接受道德地狱的未来。
  •     很好的视角
  •     活动时买的,希望不错,尊严、正义,这个时代的稀缺
  •     看完林达夫妇之后,就该看徐贲了。徐贲先生的书屯了许多,正在一一读取。其实你可以不赞同他的观点,但他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对每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都值得借鉴
  •     内容不错 要静心看 希望中国早日成为公民社会
  •     人性中的一切美好都会在好的制度中孕育和成长;人性中的一切罪恶都会在坏的制度中发酵和放大。
  •     像是维基百科的摘录
  •     不能谈读书心得,应该说是购物心得。内容还未看完。等阅完后再详细评论。真是物超所值。优惠期间能够购得这样超值的书籍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徐老师的书经典啊!
  •     过几年再读第二遍吧。现在好多不懂的
  •     永不拿别的个人当手段。
  •     很好的一本书,印刷业很精美。朋友拿去读了都不舍得还~就送给她了。
  •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找到很多现实的影子
  •     很好。果断入手!
  •     公民社会离中国有多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