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030307439
作者:何爱国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当代中国现代化理念、战略、模式从何而来,又如何演化?未来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历程与现代化理论、战略如何互动?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逐步纾解的?现代化与三农问题如何勾连,现代化视域下如何积极推进农民流动与城市化?《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全面探讨了现代化理念、战略、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重点探讨了小康理论及其指标体系演化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流动的历史与现实。既系统地回顾与反思历史,又在深入的历史分析基础上结合现实,前瞻未来。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适合于从事现代化相关研究的学界同仁、关注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政务人员.研修相关学科的莘莘学子以及企盼民族复兴的社会大众参阅。

书籍目录

序:走自己的路: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现代化核心理念的四次转变
一、第一次变迁:从三民主义现代化到新民主主义现代化
二、第二次变迁:从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到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第三次变迁:从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第四次变迁: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第二章 毛泽东对苏联经典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一、批判基调:对苏联的学习与超越
二、对苏联公有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三、对苏联计划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四、对苏联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第三章 重探现代性: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一、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战略
二、学习苏联的现代化战略
三、“借鉴苏联,统筹兼顾”战略
四、“赶英超美”战略
五、“农工商并举”战略
六、“四化”战略
七、“小康”战略
八、“全面小康”战略
九、“科学发展”战略
十、我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态势及经验教训
第四章 发展取向的三次转型:11个五年规划的回顾与前瞻
一、“一五”计划到“五五”计划:以工业化为重点,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六五”计划到“九五”计划:以市场化为取向,重视社会发展
三、“十五’’计划以来: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完善市场化、推进城镇化为新的着力点
四、11个五年规划的发展态势与未来取向
第五章 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演进
一、从“基本小康”的指标体系到“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
二、从重GDP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三、中国现代化指标体系演进的思考
第六章 从外视向内转:“四化”理论的形成与蜕变
一、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四化”理论的萌发(1949~1954)
二、“四化”提法的定型:“四化”理论的形成(1955~1963)
三、“两步走”战略的形成:“四化”理论的完善(1964~1978)
四、从“四化”到“小康”:“四化”理论的蜕变(1979—1990)
五、对“四化”理论蜕变的解析
第七章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性重构
一、现代性目标重构:从“大同”到“小康”
二、现代性主题重构:从“革命”到“发展”
三、现代性模式重构:从“模仿”到“创新”
四、经济现代性重构:从“计划”到“市场”
五、政治现代性重构:从“专政”到“民主”
六、国际现代性重构:从“封闭”到“开放”
第八章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互动:中国“开放”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一、“开放”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二、“开放”政策的基本内涵与战略地位
三、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根源
第九章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小康理论的发展行程
二、小康理论的基本构造
三、小康理论的基本特点及“大同小康”之变的深刻根源
第十章 现代性与本土性交融: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演进
一、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形成(1979~2002)
二、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发展(2002~2007)
三、中国小康指标体系的完善(2007年至今)
四、中国小康指标体系演进的反思
第十一章 大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新选择
一、现代化意义的城市化是大城市化
二、中国城市化的路径及其问题
三、中国大城市化的时机业已成熟
第十二章 新工业化路在何方:21世纪初的新工业化思潮解读
一、新工业化思潮缘起
二、新工业化思潮特点
三、新工业化思潮形态
四、新工业化思潮评析
第十三章 人文化与市场化交融:第三次国学思潮探析
一、兴起及内涵
二、流派分析
三、特征分析
四、背景及根源
五、反思与前瞻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讨与实践指向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路径与方式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
第十五章 市民返乡与农民进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流动
一、农民流动的路径与方式
二、农民流动的动力与制度分析
三、农民流动的限度及其原因
第十六章 新中国第一次农民进城潮的形成与消解
一、农民进城潮形成与消解的实证分析
二、农民进城潮形成的制度分析
三、农民进城潮消解的制度分析
第十七章 社队企业体制下的农民流动
一、社队企业遍地开花,农民大规模地向社队企业集聚流动
二、社队企业停办,农民流动停滞
三、社队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农民流动的唯一渠道
四、社队企业飞速发展,农民流动离土不离乡
五、社队企业体制下农民流动的反思
第十八章 乡镇企业体制下的农民流动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农民流动的第一次高潮
二、乡镇企业整改,农民流动趋缓
三、乡镇企业进入战略发展阶段,农民流动呈异地化与饱和化
四、乡镇企业进入深层改制时期,吸纳就业能力大幅下降
五、乡镇企业在城乡一体化与现代企业制度架构下改革,农民流动多元化
六、乡镇企业体制下农民流动的反思
第十九章 从城乡二元走向城乡一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流动机制变迁的考察
一、农民流动机制的历史变迁
二、农民产业流动机制变迁的解析
三、农民城市流动机制变迁的解析
四、农民流动机制变迁的特点与经验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发展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现代化画卷,现代化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与方向。经由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特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方位的艰苦探索,中国人终于开辟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实际的具有独创性的转型路径。它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成功地解决了并正继续解决着中华文明转型中外铄与内生,大一统与人的普遍自主化,人的德性、知性与诗性全面发展这样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当代中国现代化研究丛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战略与对策的角度.运用计量与质性、理论与调研、多学科以及现代化综合科学的研究方法,致力于当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理念、实践、制度、政策、战略、进程、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扎实的研究。丛书既能够满足社会各界对现代化知识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科学建设,同时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当代中国现代化有何问题?未来中国现代化何去何从?透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再现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画卷。

章节摘录

版权页:如何才能使中国消除贫困,走向经济起飞与持续发展之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决定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就是坚持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今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一个是国际条件,就是持久的和平环境。②就国内条件而言,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破除“穷则革命富则修”的错误观念,提倡共同致富。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致富不是罪过,而是光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这种富是共同富裕。其二,解决农村温饱与发展问题。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邓小平把解决全国温饱问题寄于农村发展上。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不过,邓小平认为农村问题不难解决,关键是实现“两个飞跃”:一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要长期坚持不变;二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和提高乡镇企业,这是很长的过程。④其三,最艰巨任务是进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农村改革很大程度上属于农民的创造,党和政府因势利导,而城市改革则复杂得多。邓小平意识到,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党和国家当前压倒一切的最艰巨的任务。在1992年以后,邓小平启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使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由此也带动了整个社会全方位改革的推进。邓小平指出,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保证达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更好地前进。

图书封面


 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当代中国现代化研究丛书第一本.从现代化视角,以历史学方法入手,系统研究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著作。重点研究了现代化理念、现代化思潮、现代化战略、现代化进程、现代化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农民流动问题。主要是较为系统地阐述论证了现代化与农民流动的关系以及大城市化理论。除了利用公开出版的文献(以原始文献和历史文献为主)之外,还利用了网络电子文献与数据库文献.
  •     学习用的,有些内容可作参考
  •     系统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思潮,战略,指标,进程,问题,对策与未来,期望中华民族复兴人士不可不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