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到北京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从台北到北京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11-1
ISBN:9787505728028
作者:宫铃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一个台湾女子关于两岸最真挚的情感解读,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人民的心声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
邱毅(台湾“立法委员”)、封新城(《新周刊》主编)、鄢烈山(《南方周末》评论员)、邹明(凤凰网总编辑)、师永刚 (《凤凰周刊》主编)等倾情推荐
随书附赠“台湾印象”精美画册
台湾,在地图上遥远,书里很近;在影像间熟悉,却始终更像个传说。她明明白白存在,又清清楚楚地不同。她与大陆就像一个原点的两条射线,已在渐行渐远的轨道中走过了太多不同的风景。失却相同乳汁的同胞,还能否仅靠着血脉的连接亲切如初?剥除了好奇和想当然的猜测,我们究竟用过多少心力和情感,去贴近她的心跳呢?
《从台北到北京》会带你走进台湾,更会带你走近台湾人——在此你几乎可以触摸到一个台湾女子梦的蒙太奇。她穿越过现代的北京和前世的北平,在陌生和出离中惊醒过,在残酷与伤害中破灭过,又在友善与希望间涅槃,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或许当你意识到所谓“不可分割”不只是生硬的口号,更是两岸人心灵相通后的柔软与坚定时,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情怀吧。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
宫铃小姐这本书,述说了她作为外省人第二代那种无根、无奈而又期待的心情,进而引发她更细腻的观察、比较两岸各地方文化上的差异,整理了两岸间观念与习惯上的不同,实质上也解释了两岸交流间,若干争议背后的深层因素,非常发人深省。字里行间,道不尽做为“外省籍”台湾人的骄傲与委屈,更化不完两岸六十年来的恩怨情仇。
——台湾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
“胡同台妹”宫铃以其媒体人敏锐的观察,加上多年在大陆工作与生活的经验,以其女性的细腻与多情,将许多生活周遭的小故事对比了两岸的不同思维,不但有趣,更能平易近人地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不同。两岸的未来势必会更加往来热络,透过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彼此的思维模式,进而彼此理解体谅,这是一本真正促进两岸交流的好书!
——台湾“立法委员” 邱毅
“这是一本关于距离的书——不是从台北到北京,而是从北平到北京。这是一本关于梦境的书——梦里是北平,醒来是台北,或者北京。胡同台妹的书让我心酸——她寻访大陆时总是与梦境衔接不上,而我站在台北街头时却感慨中国原来在这里。”
——《新周刊》主编 封新城
“胡同台妹”是我们大陆人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看,对同一件事,对同一片景,不同社会环境中长大的她,如何思维、如何评论,以加深彼此的理解与认同。如果两岸读者如作者所愿“彼此都能以一种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对方,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将有益于台海两岸官民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良性沟通,共享现世太平,共铸现代文明。
——《南方周末》著名评论员 鄢烈山

书籍目录

推荐序:妙笔轻解万千结(宋楚瑜)
自序:什么都不曾拥有,只是经历着 2
第一章:来自台湾的前世格格 4
1.从小到大的“北京梦” 4
2.终于踏上“寻梦之旅” 7
3.恋上平安大街 8
4.饮食上的北京标记 10
5.“年轻人的未来在大陆” 12
6.“失根的一代” 13
第二章:温家宝总理与我 16
1.“两会”经历的第一次 16
2.最是难忘那一刻 19
3.因为“两会”成为焦点 21
4.两岸迥异的新闻状态 22
第三章:作为两岸交流的“中间人” 24
1.有朋自大陆来,不亦说乎 25
2.傍晚七点一起倒垃圾 28
3.谦卑,彼此交流的第一步 30
我手写我心 32
第四章:北京是个大农村 33
1.“你台湾来的,你不懂” 34
2.北京是个农村城市 35
3.文化差异无处不在 39
4.身边小事不可漠视 41
5.生活焦虑、情感茫然 43
6.为什么台湾人比较幸福? 45
第五章 无所不在的统一情怀 48
1.对待统一像“逼婚” 48
2.被“误读”的台湾民意 50
3.我所经历的文化差异 57
4.彼此需要谦卑与宽容 59
第六章:与大陆网友的虚拟交流 61
1.先了解彼此,再互相影响 61
2.神奇的蓝血病 64
3.有了不同的眼睛,才有不同的世界 66
4.我在大陆的网络生涯 69
5.天涯若比邻,只因微博有你 71
6.微博,只是一场游戏 75
7.今天,让我们互道珍重 77
8.出埃及记 82
第七章:马英九对话大陆网民 83
1. 辛苦创建“台湾博客专栏” 84
2.提问马英九 86
2.《海角七号》告诉了我们什么 90
3.交流是理解的前提 91
4.台湾人都想做农民 93
5.在大陆采访台湾大佬 94
第八章:千山万水处处情 96
1.胡同台妹的红色之旅 96
2.游山玩水就像对答案 98
3.谈不谈政治是一种自由 101
附录:粉丝眼中的胡同台妹 105

编辑推荐

《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编辑推荐:一个台湾女子关于两岸最真挚的情感解读,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人民的心声。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封新城(《新周刊》主编)、鄢烈山(《南方周末》评论员)、邹明(凤凰网总编辑)、师永刚(《凤凰周刊》主编)、邱毅(台湾“立法委员”)等倾情推荐。

前言

2005年我首次访问大陆,提了个“解”字,引起不少回响。我的说法是:两岸不只要三通,更要心灵相通。只有当两岸双方对彼此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消除“误解”、产生“谅解”,再找出方法“化解”,进而产生可长可久的“和解”。两岸间的误解怎么产生的?百年来的分隔,敌对时期的恶意宣传,不同制度、发展道路形成的观念与历史经验……累积成了各自特有的次文化,从语汇到观念、习惯,都有了一些差异。我记得2005年第一次去北京,有人问我感觉如何?我脱口说道:“各项安排都很周到,让我很窝心!”听说国台办的人马上紧张起来,通过各种渠道问我为什么感到“窝心”?搞了半天才知道,在台湾,“窝心”的意思是感到心里很温暖,很舒服;在大陆却代表“窝囊”、“憋扭”、“不舒服”的意思。两岸的差异还不止此,有次凤凰网的领导刘爽先生来台,本书作者宫铃小姐也在座,我问刘爽先生对台湾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说:“静!”他觉得台湾人很安静、很自动,不用人家叫,自己会去排队,会把自己工作做好,没有大呼小叫,一切都自动完成。他觉得,这就是“文明”,就是人民素质的表现。我同意。我补了一句:“这是一种文化差异。”所谓文化,并不纯在于孔孟四书或历史典章,真正的文化是人们对于日常事物的一种信念、一种态度和一种价值。人们在一起生活久了,自然会形成一种特有的习惯、规矩和行为模式,这就是一种文化。一如上海人会穿睡衣上菜市场买菜,北京人会一大早去公园溜鸟,每个地方都会因其生活环境而形成特有的次文化,台湾也是一样。这些次文化不是坏事,反而创造了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特有的风格,成为它魅力的来源。所以,两岸文化的差异不需要抹平,而是需要理解,理解后才会互相欣赏,沟通无碍,才能互补所长而益发亲近。宫铃小姐这本书,述说了她作为外省人第二代那种无根、无奈而又期待的心情,进而引发她更细腻地观察、比较两岸各地文化上的差异,整理了两岸间观念与习惯上的不同,实质上也解释了两岸交流间若干争议背后的深层因素,非常发人深省。字里行间,道不尽做为“外省籍”台湾人的骄傲与委屈,更化不完两岸六十年来的恩怨情仇。

内容概要

宫铃,网名胡同台妹,台湾人,祖籍安徽。
台湾资深媒体人,先后从事广播、报纸、电视与网络媒体,专职采访台湾时政与两岸新闻。2004年起,多次跨越两岸从事新闻报道工作。2005年,报道中国“两会”,获温家宝总理提问。曾随行采访胡锦涛主席与连战主席、宋楚瑜主席首次会面。2008年以“胡同台妹”为网名,深入接触大陆互联网,策划并执行大陆网民对话马英九,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南方周末》媒体致敬奖。多次担任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深圳卫视、黑龙江卫视等媒体特约评论员。
被《南方人物周刊》称为“大陆互联网上走的最远的台湾人”,期望能与网上的好友们,创造一个重视平凡人价值的“微亮时代”。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宫铃小姐这本书,述说了她作为外省人第二代那种无根、无奈而又期待的心情,进而引发她更细腻的观察、比较两岸各地方文化上的差异,整理了两岸间观念与习惯上的不同,实质上也解释了两岸交流间,若干争议背后的深层因素,非常发人深省。字里行间,道不尽做为“外省籍”台湾人的骄傲与委屈,更化不完两岸六十年来的恩怨情仇。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胡同台妹”宫铃以其媒体人敏锐的观察,加上多年在大陆工作与生活的经验,以其女性的细腻与多情,将许多生活周遭的小故事对比了两岸的不同思维,不但有趣,更能平易近人地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不同。两岸的未来势必会更加往来热络,透过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彼此的思维模式,进而彼此理解体谅,这是一本真正促进两岸交流的好书!  ——台湾“立法委员”邱毅“这是一本关于距离的书——不是从台北到北京,而是从北平到北京。这是一本关于梦境的书——梦里是北平,醒来是台北,或者北京。胡同台妹的书让我心酸——她寻访大陆时总是与梦境衔接不上,而我站在台北街头时却感慨中国原来在这里。”  ——《新周刊》主编封新城“胡同台妹”是我们大陆人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看,对同一件事,对同一片景,不同社会环境中长大的她,如何思维、如何评论,以加深彼此的理解与认同。如果两岸读者如作者所愿“彼此都能以一种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对方,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将有益于台海两岸官民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良性沟通,共享现世太平,共铸现代文明。  ——《南方周末》著名评论员鄢烈山一部双城记,台北北京都是情。一个台湾女子,游走两岸,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似真似梦。多年来,我们都曾以为,黑头发黄皮肤的子孙,交流无障碍,可是当她深入大陆普通人的生活,却发现心里的隔阂已使两岸大不同。大江、大海依旧,容颜未改,祈愿心的距离不会因此疏远。读完此书,你会感到一颗暖暖的台湾女子的心。  ——凤凰网总编辑邹明知道才能开始了解,谦卑才会真正关怀。这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女性,从真实面道出许多我们不自觉的动作,以善意为出发点进行解读,希望促成两岸人民美好的相互了解与关怀。我想,唯有“知道”彼此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所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才能真正让彼此跨越藩篱,成为名符其实的手足同胞!这是一本两岸之间真正以民间为起点的书,值得在两岸目前的新局中,让我们更能了解彼此的读物!  ——《凤凰周刊》主编师永刚

章节摘录

红色旅游,想当然耳,台湾没有这种概念。而我刚到大陆的那几年刚好是红色旅游最为蓬勃发展的时候。当时我觉得,大陆这个地方怎么什么都是“红色”的,连个旅游都要与红色有关。不过后来我才知道,红色旅游指的是跟共产党有关的地点,并非所有的旅游都是红色的。其实按照心理学来说,图形比文字更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颜色属于图形,所以在台湾各党派阵营也是用颜色区分,比如,蓝色、绿色、黄色、橘色都是各政党的代表色,所以对台湾人而言,共产党就是红色的。然而对于红色旅游景点我大概唯一知道的就是延安了。因为历史课本里提过毛泽东先生曾在这里徐图再起。其他什么遵义、韶山乃至井冈山我都没听过,当然这也跟我不大注意国共时期的历史有关。在我心里总觉得那段时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至于对错恐怕都已经不是很有意义。因为我觉得亲近如我的父母,乃至他们的同僚友人,无论孰是孰非,都是亲身经历且用了大半生的生命去承受,甚至老成凋零,无论真相为何,对他们而言,都已换不回逝去的生命与岁月,因此,我不大喜欢去了解当时的历史,这可能是我的心情使然。因缘际会,第一次到湖南就去了韶山,那是2009年的夏末,天气异常炎热。对于湖南我的印象就是,马英九与宋楚瑜两位先生是湖南人,还有我老爸爱吃湖南腊肉,再就是湖南湘军,以及刚到大陆来常看的湖南卫视。到了韶山,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是一个很干净、很宁静的小城市,非常淳朴。因为到达时已经接近黄昏,毛泽东先生的故居已经关闭,从外面看起来仍是非常古朴的农宅。四面八方涌来的是许多背着孩子的女性,她们兜售着价格仅仅十块人民币的纪念商品。而据她们说,印象中不曾有过台湾人到访。接着我们一行人去了毛先生的铜像前,有许多的花束花圈堆放,我看到了一个让我颇为吃惊的场景。我一直以为,崇拜毛先生的应该大多为中年以上的人,就如同台湾的年轻人对蒋介石已经不了解不关心,但我看到的场景是,约莫20岁左右的几个年轻男女,双手合十,甚至有个女孩是跪在地上,仰望铜像,口中念念有词地祈祷着。在台湾,这种景象只存在于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是有些老兵或是1949年到台湾的那些遗老才会有的举动!韶山,根据统计数字,每年有五百万人次到访,但因为不收门票,而且距离湘潭很近,旅行团到此大多只是让团员们向铜像致意后,就带往湘潭,在此创造的消费非常少。我因为正从事文创,想要把台湾一些好的人才与经验引进大陆,因此,就请我的合伙人唐圣瀚先生就毛先生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旅游文创商品的设计。

图书封面


 从台北到北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因为朋友的推荐,我开始看《从台北到北京》。拿到书的那一刻,想起自己从小被教育:“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一个是宝岛台湾,上面有美丽的日月潭,有秀美的阿里山,有香甜多汁的水果……”也想起了初中时代表全班参加朗诵比赛,我选择的是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其中有一段是: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燃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已记不得当时到底拿了第几名,但班主任听朗诵时那动容的表情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再后来开始迷恋嗲声嗲气的台湾偶像剧,开始听台湾流行歌曲,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繁体字,开始喜欢咬字不清的周杰伦。台湾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开始直观而频繁地出现在我眼前。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不禁开始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自鸣得意,以为眼前的一切就是隔海相望的台湾。直到开始看《从台北到北京》,我才知道我错得有多离谱,但同时也开始迷惑,台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进行着怎样的思考?带着疑惑,带着一无所知的忐忑,我开始了真正的阅读。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台湾除了原著居民外,还有一类人,被称为“外省人”。在台湾,他们是“不得已”的移民,而在大陆,外省人则被台湾人这个概念所概括。这个族群游荡在两岸之间,找寻那个早已消失的过程。前半段在大陆,后半段在台湾,就这样漂移着无法落地。突然理解了念念看《从台北到北京》时发表的心情:“看宫铃的文章,很庆幸自己有个家在安阳。就算家门口的小街道变成了宽马路,就算凤记和老西有一天都关门了,就算新长大的小青年越来越少说安阳话……至少我们老有所依,并做梦也能梦见小时候在洹河边的嬉戏。”原来我们能够笃定地告诉别人自己有家乡,家乡在哪里,这种义无反顾、义正词严在他们眼里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幸福。宫铃恰是外省人第二代,而她说她什么都不曾拥有,只是经历着……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忘了我是谁,忘了周遭的一切。仿佛我就是从小耳濡目染对北京心心念念无限向往的宫铃;仿佛我就是说一口“国语”而被台湾当地人排挤的外省人;仿佛我就是那个义无反顾为了爱,为了乡愁,为了寻根,从台北来到北京的独特女子。我喜悦着她的喜悦,惊奇着她的惊奇,骄傲着她的骄傲,悲愤着她的悲愤,难过着她的难过。我们看到,她因口音过于标准而被出租车司机大吼“滚下去”,因是外省人而被本省同学以敌视的眼光注视,因父母来自大陆而被扣上“中共同路人”的帽子。我们也看到,她在大陆的各种场合被追问是蓝是绿,看到她被严词交代“我们迟早会收回台湾”,甚至看到她被大陆同胞提防、警告、威胁……而这些都是她曾经以为的骨肉同胞,于是她开始反感,到愤怒,再到沉默,最终开始麻木。所以她说:“我曾有的骄傲全部变成痛苦的来源,我对自我乃至对整个历史的架构崩解了,曾经的理所当然全部变成错误,即便我觉得委屈,即便我觉得茫然。”其实这一切都是一个人在思考上“第一念”的差别,而这个“第一念”受社会环境、政治体制、教育乃至所信仰追求的目标的影响,这个“第一念”的差别就注定了后面一连串的不同。在我们受的教育里,从来就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这理所当然。同样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家都是同胞,台湾就是我们的兄弟,难道我们会怎样吗?”而恰恰是这种理所当然造成了另一方的恐惧、不安。因为有时候这就是一种霸道、一种压迫甚至是自己都感觉不到的“俯视”。有意思的是,台湾人喜欢以男女关系说明两岸关系,当一方过于积极,另一方难免感到压力。在两岸交流的过程中,总有些人因为接触信息的相对弱势,无论出于主动或是被动,对彼此产生了误解,这其实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这一切没有对错,只有不同。我们只是太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用固定的思维看待问题,而我们此时要做的就是放下成见,用心交流,一起重新认识并反思自己。从台北到北京到底有多远?其实,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离开,回来,不再离开……
  •     片段一:真正的文化是人们对于日常事物的一种信念、一种态度和一种价值。人们在一起生活久了,自然会形成一种特有的习惯、规矩和行为模式。片段二:人无论再怎么自我要求,想要达到真正的客观公正这是几乎不可能的,只要要求自己相对客观。片段三:从哲学层面上讲,台湾人比较唯心,大陆人比较唯物。反映在对商品的追求上,台湾人比较注重商品的内涵与理念,以及一个商品带来的愉悦感;而大陆人则比较注重商品的功能及实惠。片段四: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广告都是生活的一种延伸,广告同时也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透过两岸广告的差异,可以看到两岸人民不同的生活风景。
  •     看着看着,发现作者提到最多的对大陆印象的来源就是出租车和网络,作为。于是从中得出大陆人如何如何的结论,然后表达出自己的诉求,便是需要交流和尊重,但通篇读来,无法忽视作者的主观和与生俱来的偏见(或许是敏感?)。作者说不同的眼睛看到不同的世界,但世界从来就不是我们可以看完看透的,因为除了眼前的,还有别处的、过去的,都无法以一概之。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又一本不看内容只大概看封面的书,本以为是讲述台湾与北京的各种差异,还有介绍的书。看完发现有大部分说的是政治问题。看的漫无目的,到最后马英九的段落直接跳过。好吧,我是个只注重吃喝玩乐看故事的人,太深奥的东西,我不懂。
  •     广告是生活的延伸,是文化的载体。
  •     文笔这么烂也可以出书?思想这么幼稚也可以做记者?世界真奇妙!
  •     台湾,在地图上遥远,书里很近;在影像间熟悉,却始终更像个传说。她明明白白存在,又清清楚楚地不同。她与大陆就像一个原点的两条射线,已在渐行渐远的轨道中走过了太多不同的风景。失却相同乳汁的同胞,还能否仅靠着血脉的连接亲切如初?剥除了好奇和想当然的猜测,我们究竟用过多少心力和情感,去贴近她的心跳呢?
  •     在十六年前,因工作,我接触过一位台湾人。开始,我们只是通了几个电话。他给我的印象是,国语说得特棒,标准得很,他的语言表达是那样的准确、精确,是那样的彬彬有礼,让我很有意外。因为,之前,我们听不到台湾的声音,我不知道台湾人也说普通话,还说得那么好,更不知道台湾人是那样的有礼貌,因为我看到的书上没有这么说过。他那标准的普通话,让我以为他是从中央电视台或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出来的。虽然台湾的影视剧在大陆很热播,但是,我以为那仅仅是影视上的表演,台湾人真正的生活并非如此。后来,我们在北京会了面。他长得是那样高大帅气,一个标准的美男子,简单让我自惭形秽。见面之后,我们再没有过联系,但是,他标准的普通话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之后,我就再没有跟任何的台湾人接触。
    看了台湾的影视剧后,让人感觉,那才是中国的,中国的生活,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情感,中国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感觉自己就不是中国的。我有一问,为什么大陆作为中国的主要部分,我们的文化、文明、生活方式等,反而不像中国的?我的感觉是,台湾比大陆更中国!中国的文脉在台湾,中国的传统在台湾。不知她们会不会再回到大陆?也许是大陆更发展了?
    这几年,再没有看台湾的影视剧了。但却更多地关注台湾新闻动态。我没有到过台湾,也没有读什么有关台湾的书籍,但常看央视四套的《海峡两岸》,在《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上看有关台湾的内容。台湾自从搞民主选举后,公众的政治生活好像特别的热闹。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公众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不知道那些不喜欢政治的人,那些想远离政治的人,是否还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但是,据说,虽然国民党的民意代表与民进党的民意代表在台湾的立法院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出了立法院,双方是握手言和,甚至推杯换盏。但愿他们是真心的。
    自从两岸打开各自的大门,开始了双向的交流后,台湾人就担心被大陆磁吸住,据说,台湾的人才、资金大量有向大陆净流出的情况。因此,有人说,台湾不与大陆交往也会被边缘化,与大陆交往,却出现了空心化。因此,当前的李登辉就提出东进,而不是西进。但是,两岸的血脉文脉却无法割开。国民党马英九上台后,开始了与大陆的全面交流,开始了大三通。为了增加台湾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动力,台湾开放了陆客台湾游,大陆同胞蜂拥而去台湾。前不久,我的一位同事的老婆在上海世博游玩时就说,她今生剩下的旅游设想是去台湾玩玩。尽管两岸上在经济上交流更密切、频繁了,但是,这似乎仍然没有解决台湾的问题。台湾仍然表现出一定的颓势。
    台湾该如何摆脱这种颓势呢?我认为,台湾必须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这就是台湾的政治。在与大陆的交流合作中,台湾更该更多地打政治牌,发挥政治优势,把政治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台湾开放陆客游,本设想让陆客游台湾的各级立法院、旁听立法院开会。但是,这点好像没有落实。再者,台湾的大学对大陆学生不开放,有开放极其有限,这也影响了台湾优势的发展,影响了台湾吸收大陆甚至全球的资源。这些都是高级资源,智力资源,高效资源,台湾在这方面丢失了是相当可惜的。
    从台湾的电视剧中看到,台湾人有很强的拘谨悲情的意识,不像大陆人那样,总是那样毫无顾忌,大大咧咧的,不知这是不是因为台湾地窄岛孤、两岸对峙、游子思乡造成的。如果是,就请你们回到大陆,回到你的故乡。在你们回到故乡的同时,也请你们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文明一并带回来,让中国传统文化文明也跟你们一起回到故乡吧。你们的心不要再漂流了,两岸都是你们的家!
    我有一个梦,就是台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心,现代政治文明的传播中心,不仅为华人所敬仰,也为世界所敬仰,这样,台湾在中国的地位、亚洲的地位、世界的地位,就凸现出来了。
  •     正在拜读,希望关于两岸的书越来越多,向往台湾游!
  •     多看上读完。作者是台湾记者,因而相比普通人,对于两岸关系及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相对来说更有洞见些,所站的角度也略高一些。对于作者本人在台湾的“外省人”的身份,那个蝙蝠的比喻非常恰当,也很新颖。
  •     不错的,算不算台湾人看大陆?
  •     真是什么人都能出书啊。
  •     终于用零零散散的时间看完了,飞机上高铁上还有吊水的诊所里。真诚。
  •     准备去台湾旅行就会找各种各样关于台湾的书来看,以前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现在看起来也许并不是想当然的那样。突然感觉旅行的意义也不是路上的人和风景,还有行前的准备和结束后的回忆。很多时候会把以前建立起来的认识全部推翻,有时候会让书本上的知识更加鲜活。总体说来是有趣的一本书。
  •     十月份就买的,不到两周就看完了。
    很多评论都提到了,一个台湾人在大陆多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大陆看台湾的新视角,书中说过过:大陆与台湾的距离,不只是一道海峡的距离,而是13忆大陆人与2300万台湾同胞心与心的距离,如果你真切地想了解这种心与心的距离,那么推荐你读这本书。
  •     看得很快.
  •     买了《从台北到北京》,有空看看。现在似乎流行看台湾人的书,无他,台湾的学者更有思想。
  •     文/漂泊诗人
      
       当法国总统以最高的礼遇接待***主席;当英国首相率史上最豪华的团队访问中国;当中国成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提出应由中美两国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G2概念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了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政治上的成就和话语权。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国内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官员腐败、强拆中的草菅人命、见死不救只为躲避被敲诈的危险、无聊的炫富女、我爸是李刚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以各种方式弥漫着,让人怀疑正义是否匿迹,邪恶是否横行?
       超凡的经济成就、独特的发展方式、另类的政治生态、乖张的公民素质就这么组成当下的中国,真实得难以置信的中国!相信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论多么深邃的思想、多么睿智的头脑,即便再借你一双慧眼,要把当下的中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研究中国的文章和书籍如潮水般的涌现,结果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无奈与无助。
       纯理性的思辨太过冰冷,纯感性的表达太过冲动,尤其是那些如启明星般熠熠生辉的国家,在这次的经融危机中很不争气地纷纷陨落的时候,本来相对完整的证据链已生生地断裂,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本来有血肉联系的整体,现在却已散落一地,狼藉一片,已没有了足够的说服力。因为腿有些软,嘴也有些软了。
       所以,在这个全世界都困惑都浮躁的时候,恰是最需要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时候,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中国的所谓全面性地客观评判,总让人心生疑惑,对于中国大陆和台湾既两岸问题的讨论也大多如此。
       由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作序,台湾和大陆著名人士联合推荐,台湾知名媒体人“胡同台妹”宫玲的《从台北到北京》这本书,则有些与众不同。这种不同,或许是因为要在大陆出版发行的一种无奈的妥协,或许是因为“同文同种”的同理心而传达的一种善意的期盼,而更大的不同在于,书中没有所谓世界性的宏大的视野,没有严谨繁复的理论架构,没有道听途说的妄臆猜测,就像作者所说“什么都不曾拥有,只是经历着”,因为经历过,文章才平实而朴素,真实而生动。这也是那些能言善辩的理论家、盲目的爱国主义者无法比拟的。
       作者带着乡愁,带着希望,带着爱,从台北到北京,开始了寻根之旅、踏上了归乡之途。满怀憧憬从现实出走,却走到了另一个陌生。有好奇有欣喜,有困惑有痛苦,更有思考和期盼。所有的一切,娓娓道来,情真意切。文章中有不同的观点,但并不狭隘;有犀利的言辞,但并不刻薄;有深刻的困惑,但却充满希翼;有理性的思考,但却是感性的表达,让人信服,也让人感佩。
       文章涉及的问题,都是两岸人民共同关注的,更是作者的切身感受。成长于台湾,多年的大陆工作经历,两岸三地的媒体工作经验,使作者有机会广泛接触了两岸各阶层的人物,从平头百姓到两岸党政高层(如台湾的马英九、连战和宋楚瑜,大陆的***、温家宝等)。文章以两岸民众的生活为基点,凭借媒体人敏锐的洞察力,从民生形态和文化的视角,比照了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深刻差异,探讨了两岸关系的当下和未来。
       很多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但换个角度看,也许很简单,所谓“大道至简”也就是这个意思。儒学很复杂,一言以蔽之,不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已;基督教很复杂,其核心,不过就是这句“你愿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待人”而已。
       作者在这二十万字的书中所传达的,不过就是“能让两岸的人们有意识的‘知道’彼此有所不同”、“让彼此都能够以一种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对方,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和“对别人的喜怒哀乐心存谦卑,才能使得自己的心胸平和与宽容”这几句而已。而这,恰恰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根本。
       这本书的写作特点,可以借用王国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来形容——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当然,这部作品有怎样的“高致”另当别论,至少,它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韵味!
  •     挺好看的书,不同视角看世界。很久之前看过的书了,当时的感觉是还不错~
  •     在新浪上面看到这本书,读了前半部分,让人非常感动。赶紧**当买了一本。读完整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两岸在文化方面的差异。由于彼此成长环境的不同,我们双方可能对彼此都存有很大的误解和误读。这本书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台湾,了解彼此的差异。现在,随着两岸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我相信双方存在的误解也会随着交流地深入而逐渐缩小。
    随书附赠的小册子很好,让我们对台湾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谢谢台妹给我带来了一个与自己的所知不一样的台湾。一个更深情,更有血有肉的台湾。
    希望有更多人能读到这本好书。
  •     /王逸人
    在个人也算比较漫长的阅读历程中,我逐渐明白作者的思考角度是何其重要的,因为某个人看到的角度或许是一群人一生都没法看到的。就像混血有益于遗传一样,“血统”的不纯正往往有益于一个作家提供出不同的思考角度。
      《从台北到北京》的作者宫铃就是个“血统”的不纯正的人,我感到她努力要做的就是提供一种思考角度。她是资深媒体人,生在台湾,祖籍安徽,先后从事广播、报纸、电视与网络媒体,专职采访台湾时政与两岸新闻。
      真正让她风生水起的职业生涯还是和大陆紧密相连的。2005年,报道中国“两会”,获温家宝总理提问,此役一战定江湖,包括笔者在内都记住了她。其后她随行采访了***与连战、宋楚瑜的首次会面。2008年以“胡同台妹”为网名,深入接触大陆互联网,策划并执行大陆网民对话马英九,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南方周末》媒体致敬奖。多次担任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深圳卫视、黑龙江卫视等媒体特约评论员。
      此外,她还被《南方人物周刊》称为“大陆互联网上走得最远的台湾人”,期望能与网上的好友们,创造一个重视平凡人价值的“微亮时代”。
      郑重介绍这些东西说明她的职业很成功,但是再多的“黄金甲”也不一定说明能把书写好,甚至我更会怀疑有“拉大旗”之嫌,现在的出版行业为了赚钱各种手段都使烂了。不过,我因自己的职业行为读完这本书后,倒还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她提供出不同的思考角度。
      我的英语不好,所以我对曾帮我做过翻译的人抱有长久而由衷的感谢,而在《从台北到北京》里,宫铃所提供的就是一个翻译的角色,她游走在大陆和台湾之间,看到了很多彼此间的问题。旅游、看美景、吃小吃,这只是了解不同地域最浅显的东西,这样的介绍工作很多年来一直在做,但真正的了解却是对对方的心理需要生命诉求等关键问题能建立起共识,这个才是沟通的不二法门。宫铃看到了这个点的价值,在由来已久的宏大叙事之外,日常性的东西是更有亲和力的,但就是这日常的东西也有很多因不同成长背景而产生的差异。带着这些东西她寻梦北京,与大陆网友深度交流,替大陆网民提问马英九,差异有时会产生诧异,而这些正是书中最有趣的部分。最关键的是要读者明白对别人的喜怒哀乐心存谦卑,才能让自己的心胸平和宽容。
      宫铃在自序里写到:而我什么都不曾拥有,只是经历着……
      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
  •     很真誠地指出兩岸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種種誤區,文筆樸實親切,如拉家常,卻又能在關鍵時刻切中肯綮,可以看出作者寫作時的良苦用心,除少部分言語觀點有所重復外,作為一本閒談風格的感悟雜記,值得一讀
  •     看到有人问宫女十是不是台谍,很有趣,我也有此一问,看了以后笑的难受。最远的距离就是触碰不到你的心,隔阂不是那么简单的可以消除的。两岸口水战一点没用,只有坏处。 希望有一个台湾原住民也写一本一样心里话的书。
  •     看到这个《从台北到北京》这个名字,想起了我台湾的朋友。他已经到北京来看过我几次了,每次来也都会告诉我北京的变化,对大陆的看法,每次她都好高兴,好兴奋。他在这里感受美食、感受生活。不过还是有很多的遗憾,总是待几个星期,就要回去了,每次都会有很多大陆的文化她还没感受到。她说如果时间允许,她想要去很多地方,比如新疆、西藏等,这些现在还没实现,不过我们一直在计划着。
    台北名胜古迹颇多,其中台北城门、龙山寺、保安宫、孔庙、指南宫、圆山文化遗址等,她说过要亲自带我去看的。
    每次我们都会像一家人那样互相牵挂,而我们之间这份牵挂就像《从台北到北京》的歌词……
    从台北到北京 我就爱新鲜加刺激
      失恋的舒缓途径 尽情paty
      灌 flaming
      Lamborghini
      化身为bloody mary
      一触即发的活力
      我准备反见不停
      我在你身边 你总是随便无所谓
      关系里的一切都已降到冰点
      手分了我很rela
      x 我脑袋也很空闲
      花心大少爷我要你垂心胆后悔
      repeat我更本不
      需要你 也根本无关爱情
      我再也不需要你绝口不提爱情
      眼前的兄弟我跟你不熟也不亲
      苗多几眼美女 心就乱
      了频率眼睛占一点便宜
      忘了女友的甜蜜 当心两
      头不巧岸 你三思而后行
      repeat 这不是谁都可以
      我不是来者不拒
      我不会强逼自己
      我不会伤害自己
  •     胡同台妹的角度解读两岸文化关系,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台湾
  •     毕竟只是利用一个比较热的话题,赚赚版税。虽然是作者的一些亲身经历,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信息量不是很大。因此,能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也不是很多。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毕竟大陆人对台湾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这书也能起来增进相互了解的某种作用——虽然不是很大,但有就是一种益处。
  •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有点意思。
  •     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认同可以消除这样的距离。
      
       书与书有好坏之分,书的好坏也取决于读者对作者思想表达的认同程度。
      
       我认同《从台北到北京》作者胡同台妹的思想表达,因此我喜欢这本书,并因为这本书我觉得我和胡同台妹没有距离,虽然我们相距甚远,并从未谋面。
      
       我认同胡同台妹对“立方网事件”的态度。网络口碑传播中,利用用户授权,系统代用户给好友发推荐,是合法并且常规的做法。但是,所有合法推广,都预先告知用户,系统将做什么;立方网根本没有告知用户将要以用户的名义做什么。严格的说,这样的行为,就是网络欺诈。胡同台妹觉得这种被侵犯隐私、个人名义的事情很过分,应该抗议,而且她以为大家都会这么做。当她冲出来了,才发现后面一个跟随者都没有。结果,大家认为她很“张扬”、很“麻烦”、很“难搞”,她只好选择了离开。
      
       胡同台妹的遭遇和我在那个网的论坛类似。2007年6月1日我进入某网论坛,190天时间,网络的关注度(点击率)为560万,但是该网不能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我申诉无果后,只能选择离开。该网规积分规定里有文章双发至论坛、博客双积分的规定,也标明了鼓励论坛、博客双发帖子。可是我在论坛发的帖时后面链接了我博客(同一网)的多篇文章,即遭论坛的集体封杀,在任何一个版面都没有发帖权和回复帖子的权力。我不知道该网论坛的管理员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认为,没有规定的不允许做的即为默许。既然是默许的就不能凭着管理员和版主的好恶乱挥封杀的大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挑战常人忍耐极限而又不违规的人就是规定的创新者,要予以一定的奖励!
      
       另外,该网的管理员和版主在没有通知的情况下,就进行删贴、封帖、锁IP,体现了管理者的极端浮躁和唯我独大自我良好感,对网友极为不尊重!我认为该网每天有成千上百万的人次在浏览、发表见解,这里汇集了各种思想,各种新的意识形态在闪耀,网络管理者应接受的是最新的思想,而不是学习那种狭隘的、自私严重带有个人好恶感的言行,并身体力行的实践!虽然我利用多个ID,通过各种渠道,向多个版主和管理员申诉,但往往不被理解,他们中有的除了发纸条嘲笑我外,还写帖子辱骂我,扇动其他网友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玩不起躲得起,极度愤懑,我只有和胡同台妹一样,选择了离开。
      
       我认同胡同台妹对异居客乡的感受。胡同台妹虽然长在台湾,但是她祖籍在安徽。在她的初高中时代,台湾兴起了本土化运动,外省人首当其冲成为要被质疑的。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是一个民进党支持者,她上车后刚说了要去哪里,司机就冲她大吼“滚下去”!在大学里,一群来自台湾南部的同学聚在一起谈话,看到她走过去便会用敌视的眼光看着她,并用台语说,“看,外省婆来了”。当她来到大陆时,她向大陆朋友解释,“我不是台湾人,我是在台湾的外省人”。可是很多在大陆的聚会乃至工作的场合里,胡同台妹和别人探讨问题时,别人就会说:“你台湾来的,你不懂”!胡同台妹就觉得自己像一个蝙蝠,哺乳类、鸟类两边都不是,孤零零的、同时不被两种动物所接受。
      
       我也有胡同台妹的这种感觉。2001年初,我从老家南阳调入郑州,虽然举家搬迁并定居,但由于之前没有在郑州上学和工作的经历,总感觉郑州不是自己的家,每每和郑州人谈起来会说“我们南阳怎么怎么”,这时就有人会提醒我,“那是你的老家,郑州才是你的家”!当我在郑州有房有车,有自己的事业,儿子也在这里读了不错的学校后,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真正的郑州人了吧,于是我说“我们郑州怎么怎么”,但是老家的人又提醒我,“别忘了你是南阳人!”尤其是老门老户居于郑州的“都市村庄”人在和我们说话时,时不时冒出“你们南阳人怎么怎么”的,也在提醒我们不是真正的郑州人。使我觉得自己是不属于南阳也不属于郑州的第三种人。
      
       我认同胡同台妹对员工分类的看法。虽然这是她朋友的观点,但是她颇为赞同,也就算作她的看法了。她们认为员工分两种:牛跟宠物。牛型员工,拼死拼活,临死献了牛肉、牛骨、牛皮还有牛血,但主人家不会把一头牛天天抱在怀里;反倒是宠物狗、宠物猫,天天只需讨好主人、摇头摆尾,就可以陪着主人吃香喝辣。
      
       这和我们现实中看到的多么相似!现在很多单位就有会干的不如会混的现象。会干的就像老黄牛,他们实干、能干、干出效率和效益、不虚度时光、工作不虚以应付、对人不虚以耍滑、凭良知对得职责、严于律己工作负责、不推诿、能吃苦耐劳。会混的如宠物狗、宠物猫,他们工作玩虚的、来假的、对上级对同事耍滑头以期在工作上蒙混过关、懒于做事却热衷争利、不琢磨事专琢磨人、以老好人的面目赚取好人缘、擅长搞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人际关系,但工作却经不起认真的检验。会干的老黄牛刚直不阿,不会拍马逢迎,他们与会混的宠物狗、宠物猫泾渭分明,却常常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提拔。会混的宠物狗、宠物猫因为善于讨领导的欢心,干不干工作,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惬意非常。于是他们就成了榜样,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混混”的行列。
      
       我认同《从台北到北京》里很多的观点,但是我最认同的是胡同台妹对于交流的态度。她在《从台北到北京》里说,谦卑是彼此交流的第一步。她说穿梭两岸,混迹于大陆互联网,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谦卑。她认为谦卑就是对自己可能的无知要有觉知,对对方的在意或痛苦要有觉知,不随意批判,更不能轻易藐视。这就是我在《从台北到北京》里得到的收获:理解对方,因为对方生活中那片头顶的天,就是对方的全部。
  •     最近在看《从台北到北京》,真的写得很好,没有浮华辞藻,只有朴实真挚的情感,对于成长背景、经历、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都不同的人群来说,沟通和换位思考真的很重要。书里有一轮太阳—人文关怀的温暖,这对于个人人际交往也很重要。感谢宫铃写这样的书,也让我知道原来台湾没有声控灯~
  •     蛮有趣的一本书
  •     这本书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普通台湾人对海峡两岸在认知上的迷茫。我很喜欢这个胡同台妹,因为她在看两岸关系时其实更多的是从双方的角度去审视,而非单一角度的解读。作为一个生活在大陆的台湾人,她曾经的感受是从前的我们很难体会的。我支持她的观点,不管两岸未来如何,先得学会放下身架去主动沟通、交流、了解。很多事情不是像我们看上去的那样显而易见,两岸在文化上的差异其实大得超过我们的想象。
  •     随着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在进一步增加,民族感情在进一步融洽,心灵上的距离在进一步拉近,台湾同胞对两岸关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大多数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乐见台海局势稳定;多数台湾同胞支持马英九当局实施积极的大陆政策,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不认同民进党采行对抗性的大陆政策,认为民进党应该调整大陆政策,与大陆接触;多数台湾同胞也支持两岸通过两会制度化协商解决两岸交流所面临问题,认为两会协商使台湾受益。台湾同胞对大陆的看法也在发生积极变化,能够客观、理性看待大陆的民众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台湾同胞对大陆和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陆对台湾同胞释出的种种善意心态复杂,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统独认同等一些最重要问题上的认识偏差依然明显。
    两岸同胞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登辉和陈水扁在台执政20年,利用行政权力大肆进行“台独”分裂活动,广为散布“台独”思想,在台湾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此外,台湾同胞所经历的历史遭遇使其具有不同于大陆同胞的集体记忆,以及国民党当局长期推行“反共”教育等,都是造成台湾同胞思想认识极为复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两岸同胞就必须要在持续扩大的两岸交流进程中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不断增强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使命感。唯有如此,两岸同胞才能真正成为不可割舍、相互扶持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真正具有旺盛的生机活力和不竭的前进动力。
    那么,如何才能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呢?我们认为关键要进一步深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加入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队伍中来,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分享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要让越来越多的两岸同胞共同成就两岸盛世。对于两岸同胞思想认识的差异,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深化交流合作,达到心与心的沟通。为此,两岸同胞需要广泛开展各种交流合作,需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往的制度化、机制化进程,需要共同建构新的共同历史记忆。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进一步密切交流互动,就能不断增进共识、消除误解、化解矛盾,不断凝聚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不断为携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0年11月7日于脂砚斋
  •     我们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源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同时也来自对于不同事物的感知。很羡慕她可以这么早体味到两种不同的文化,而我只好在想象的世界里做些虚妄的对比。这本书应该推荐给想了解台湾人的读者去看,等你知道一个台湾人是如何看待大陆的时候,你或许也就能理解台湾人在想什么了。
  •     差异
  •     外省人 记者
  •     mlgb找了n久才找到kindle上可以阅读的file 文笔和柴静差不多水平但是深刻程度完全不能比。。
  •     蝙蝠的比喻很生动看得我热泪盈眶,战争的悲剧在于它不仅影响了战争期间,更是对今后几带人带来了灾难。两岸关系上,隔阂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谦卑的态度和互相理解才是根本。
  •     名过其实,行文有点拖沓,不过对于了解台湾进而换个角度看自己还是有帮助的。但是作者那种字里行间表现出那种台湾对大陆的优越感真心让人不爽!
  •     前些天从网上看到胡同台妹走了,于是翻出了这本她早前的随笔看看,她对于沟通的吁求深得我心。我想两岸的人都应该明白,分歧必然大量存在,我们要去创造沟通的环境,而不是制造对立的鸿沟。
  •     四星因为我读到了很多不同。不管作者的角度如何,我看到了两岸差异。读到最后,想起“求同存异”四个字。同一种文化下生长起来的人们尚且有如此多的“冲突”,更何况整个世界?抛开大的国家、民族,仅对个人而言,要学会在大原则下要多些包容。
  •     除了简体字和横排,整体装帧很台湾。我会认真读,读一个台北人眼中的北京,丈量那一段心里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     其实我对这类书还是满感兴趣的,以前就买过一本《我们台湾这些年》来看,我看了胡同台妹这本书前面一部分,觉得比《我们台湾这些年》要有深度些,当然书的定位也不一样,还是可以看的,虽然不一定全认同她的观点,但可以开拓一下思维,增加一些对台湾了解
  •     近些年来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大陆到台湾、台湾到大陆的人不知不觉多了起来,不管是合作的商人、读书的学生还是旅游的人。就连我认识的很多朋友,说起他们熟人或老板上司其中竟然有很多是台湾人,两岸自由行近在眼前,我们真的了解对岸了吗?
       我想,“台湾”已不应该只那课本上的几句数十年不变的赞美,电视新闻的固化解读、娱乐综艺节目的隔靴搔痒,不应该继续演绎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形象。我们可能通过媒介了解很多台湾的旅游景点、美食小吃,了解了很多表面上的东西。可是台湾人究竟是怎样的,与我们又有什么不同?热情、认真、纯良?计较、难搞、怪异?单单一个大概的轮廓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这本书里可能有你所不了解的台湾人之想法,也有作为大陆人自己都不熟悉的大陆细节,因为当局者迷,因为棋盘太大。作者对大陆的认识——因为职业和机缘境遇的关系——体验非常之深,不是现阶段大流简单的“经济发展快速,各方面很强势”这类粗浅印象,也不是旧时代国共对立的刻板,她思考的角度也许有些人一辈子也看不到。
       感谢网络时代,让我们彼此更容易跨越时空接近。感谢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的潮流势不可挡。此书应时代召唤而生,想必激起无数平凡而闪亮的浪花!
  •     我们的生活 尽在别人眼底
  •     这位“外省人”以蝙蝠的比喻,让我们理解了她同时作为台湾人和大陆人的心情。给予了更多人了解台湾和大陆的机会,思想上的差异,社会的制度,语言上的习惯,生活上的习惯,有很多很多的不同,交流是了解你不了解的东西
  •     感觉作者太感性。印象中以为媒体人会见多识广,不会对奇葩社会形态过于上心。作者想沟通台湾和大陆的心是好的。但何其难哉。大陆,台湾这两个词本身就模糊了太多太多。
  •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是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
      61年过去了,两岸的前四十年因为分离而制造了很多故事,后二十年因为靠近,而开启了更多人们的故事。
      1949年,蒋介石的部队在大陆败局已定,百万大军跟随蒋介石退入台湾。百万大军,意味着超过百万家属仍然留滞大陆。蒋介石对他的部队宣称将很快反攻大陆,三年复国。但以严刑峻法禁止退伍军人返回大陆家乡,长期以来始终是国民党当局牢不可破的基本政策。最早,蒋介石担心假如不妥善安置退伍军人,恐怕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会影响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因此,在蒋介石的命令之下,成立了“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退辅会的第一任主委是严家淦,第二任主委就是蒋经国。
      尽管如此,退台老兵还是想家的,还是想跟老家联系的。无论是荣民弟兄,或现役军人,都只能偷偷摸摸地从海外亲戚那里辗转得知老家的事情,稍解乡愁。连只纸片字都传递不到朝思暮想的亲人手中,返乡探亲更是难如上青天的奢求。“有家归不得,无处问死生”是当时老兵们的无奈。
      谁料,这一别就是近40年。一直到了1987年,蒋经国当局宣布“荣民弟兄”可以返回大陆探亲,这才结束了两岸近40年不相往来的历史。
      40年,青丝早成白发。这40年中,老兵们成了这场悲剧的主角。我的叔爷16岁不到,就被抓去充军,在淮海战役中部队被击溃,最后辗转来到台湾。回家,成了他几十年不变的畅想。甚至他都下了遗嘱,让他在台湾的子女以后想办法将他葬在老家的祖坟之中。
      为了回家,叔爷想尽一切办法。他曾经利用在香港的朋友帮他转信,却害得人家遭到港英警察盘查;曾经在日本公干时,尽可能的联系大陆公派人员,却被台安全部门截获遭到严厉警告。在那个两岸敌对的年代,台湾地区军民稍与大陆方面联系就有可能被冠以“匪谍罪”论处。叔爷这群老兵想跟老家通信,一是台湾当局禁止,二是大陆重新进行过行政区划,记忆中的地址已成历史,连只纸片字都传递不到朝思暮想的亲人手中,返乡探亲是难如上青天的奢求。
      在那个两岸绝对隔离的时代,叔爷只能绝望的望着那一道无边的海峡……
      1987年4月,“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成立,那一年的母亲节,叔爷和老兵们都穿上写着“想家”的衣服,以“母亲节遥祝母亲”的名义,手持“抓我来当兵、送我回家去”、“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的标语,在“国父纪念馆”举行活动。当《母亲你在何方?》的歌声响起时,原先愤恨的情绪早已被想家的心情替代,看着一群六七十岁老先生像孩子般的痛哭,所有人都为他们揪心。
      逐渐进入垂暮之年的国民党老兵,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澎湃汹涌的想家心绪,怎奈思乡心切却有家归不得。受当年走街头抗争路线的民进党党员启发,这些一辈子忠于国民党当局的老兵,也模仿民进党群众,不断透过街头示威抗议、议会陈情、媒体喊话等等途径,向当时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蒋经国强烈要求准许老兵回大陆老家,与亲人团聚,落叶归根。
      1987年10月,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探亲的决议案。时任“内政部长”的吴伯雄正式宣布“行政院”的决议案。民众赴大陆探亲,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个月。大陆方面有关负责人也就探亲一事发表了谈话,“保证来去自由,尽力提供方便”,并希望台湾当局也能让大陆民众去台湾探亲。
      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开放返乡探亲,对老兵来说固是一喜。但是,跟随而来的却是忧、是愁,甚至是更大的悲伤。
      四十年没有消息,叔爷认为,他的父母早已作古。可是,叔爷返乡探亲前,还是抱着那么一丝期待,希望那些推测都是错误的。叔爷少小离家,千盼万盼,总还是期待着见上他的父母一面;然则,结局只是印证了他的推断是真实的。叔爷的第一趟返乡探亲之旅,竟成了扫墓之旅。
      叔爷边拜边哭,一家人也都很难过,一同啜泣。叔爷说他对不起太爷太奶,没有尽到孝道,没能见到二老最后一面。两岸分离造成的历史悲剧,骨肉分离、妻离子散,不是叔爷这群老荣民的错,但痛苦却要这群老荣民承担。
      在坟前,叔爷吟起了余光中的 《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发货很快,一天就收到了。 花了半天时间看了一遍!非常吸引人,犹如一位朋友在你耳边为你款款而谈,而看完之后会发现大陆与台湾之间原来如此!更会觉得其实我们对台湾是如此的陌生。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     我刚从台湾旅游回来,看到这本书就买了,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宫小姐写的事情非常具有立体感和想象空间,能够感觉到她的深情和良苦用心, 读了这本书,受益良多,也感谢您这个小女子,用这么多的时间和耐心,在两岸交流过程中把所想所思表达出来,能够让我有幸看到和思考。
  •     一直以来都很想去台湾看看,同为中华人却有着不同的生活。这本书用极其公允的态度阐述了北京与台北的不同,其实也就是大陆与台湾的差异。可以从中感受到彼此的生活方式,对台湾是一个很好的了解。
  •     #分享书籍# 感觉就是博客集合或者天涯帖子的水平……而且整本书非常之散,就是拿几个长帖子拼起来的感觉。外省人的尴尬倒是被她写出了一二。
  •     我整个中学时代都在看台湾偶像剧,对台湾非常好奇和向往,感谢作者带给我另一个视角。
  •     一个才女,写了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和感悟,很不幸 前几个月很不幸听到她去世了
  •     书本身的质量很好
    内容方面 我也很喜欢。作者都是个人经历和真情的流露。因为我也比较关注和台湾的文化,从政治、娱乐、民俗和情感,我觉得台湾比我们大陆更传统,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台湾历史进程和两岸关系的一个注脚
  •     《从台北到北京》会带你走进台湾,更会带你走近台湾人——在此你几乎可以触摸到一个台湾女子梦的蒙太奇。她穿越过现代的北京和前世的北平,在陌生和出离中惊醒过,在残酷与伤害中破灭过,又在友善与希望间涅槃,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或许当你意识到所谓“不可分割”不只是生硬的口号,更是两岸人心灵相通后的柔软与坚定时,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情怀吧。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
  •     就“第四章:北京是个大农村”还有可读性
  •     一直很想问:我们对台湾了解多少?
    对“台湾”特殊地位的最早认知来自小学二年级时学校里的一起意外。
    那年妈妈做手术病休,她带的五年级交给别的老师代课,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季节,那次课间操时间特别长,上课铃响后老师没来,教室里没意外的闹腾着,忽然不知哪儿传来的一句:“五年级出事了”,原本就不安静的教室顿时炸了锅。
    后来知道是两个同学因为一把小刀闹出了人命。A拿了把漂亮的新小刀展示,B想要玩,一个想要一个不给,就扭在一起争了起来,可命运的安排真的躲不过,他们抢着玩时,不知怎么就有人路过,撞到A,错手小刀就插进了B的心脏,不偏不倚。
    这是我能记得的第一桩命案,后来A被送去了少年劳教所,全家都搬走了。村子里流传的说法是A的爷爷在台湾,属于“台胞”家庭,正是92共识左右,似乎可以因为“台胞”从轻判决。当然,现在想来那应该是14岁以下未成年人过失杀人不负刑事责任,也未搜到有任何法律条款规定台胞家庭有何特权。但从那一年开始知道:台湾是很特殊的一个地方。
    高中时,学校来了个台湾妹妹,跟着来内地投资的爸妈一起过来,欢迎式上一开口讲话,有同学在我身后说:“真的跟《流星花园》里一样的语调哎”。
    大学时,台湾交大的学生交流团来内地3所交大(上海、西安、北京)访问时,顺便来了趟北理,刚好在中心花园录军训节目时碰上,跟他们闲聊,领队姐姐看着我们表示很困惑:“为什么大学生穿军装?”又说到初来时对简体字的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舊”字的简写是“旧”,长得跟“旦”差不多。
    其他对台湾全部的了解都来自网络、电影、音乐、新闻、书,想一想还真是没有什么是自己直接了解的,接受到的信息,也大都是被加工删减甚至映射后的;所以如果把了解度定义满分为10的话,我想对台湾的了解,大概可以拿到3分,那这本书的作者对北京的了解大概可以拿到7分。
    宫铃,曾经的媒体工作者,曾因围脖私信事件问质新浪的“胡同台妹”,与其说她性格直爽,不如说她是对于所有新奇的东西都存疑:大到内地的政治,小到街头的出租车司机走错路和繁体字写错,她都一一关注,并毫不客气地发问。于是有一度总觉得她像是随时都准备战斗,竖着羽翎的小斗鸡一样,箭搭弦上,火力十足。
    她说很多人弄错繁体字的书写,幹=干=乾,但“幹”在台湾是脏话和动词,“乾”才是形容词。
    她批评内地社会不公和法制倒退,对这片有规则而不遵从,有道德而不恪守的土地震惊着;她也批评台湾社会里的不足,表达着自己的爱憎,又在异乡的土地上发现了对台湾的热爱。
    她既是台妹,又心系胡同;从小字正腔圆的国语让她在各路演讲朗诵比赛中收获满满,对姥姥故乡的向往,让她一路北上寻找着那个北平;才又发现如今连出租车司机都搞不清路的西直门外早就没有姥姥说的米店了。
    有网友说她文笔一般,胜在感情真挚;的确,她没有林海音那样的笔触能将记忆中的北平染出古旧的泛黄,但在当下,至少是她用自己的脚步在走,用心感受着两岸的差别和联系,并努力地表达讨论着;对于那些习惯二话不说上来就定义别人为台独,认定蓝绿分界的人来说,这样的思考可能显得多余且可以被直接无视,但这恰是我觉得世界本来该有的样子。如果不需思考,那上帝何必给我们大脑?
    说到思考,作者有个发问:大陆很多人都嚷嚷着两岸统一,甚至武力征服,抛开各种恩怨情仇不谈,不如好好想想,如果真有机会统一,大陆会怎样面对台湾,不管是文化还是社会政治?大陆……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
  •     好些地方内容重复,感觉混乱。另外作者的一些观点我不甚赞同。但必须承认,读完这本书,我对于湾湾的认识有所改变。
  •     终于完整读完了胡同台妹的《从台北到北京》。由于和台妹有过多次交流,前面大半段都能看得很平和,到后面讲到腾冲和四行仓库时却不忍读下去,也许也正是因为以前看太多悲剧的历史,便拒绝类似的文字。好在书中更多的是在讲两岸现在,虽有差异和误解,而未来在我们后来者手中
  •     大江大海1949,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台湾是怎么演变过来的;从台北到北京,让大家知道现在的台湾和大陆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差异。
  •     多年来,我们都以为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交流应该无障碍。可是,当一个叫宫铃的台湾女子,深入大陆普通人的生活,却发现心里的隔阂已使两岸大不相同。我手中宫铃的新书《从台北到北京》是一本旨在促进两岸人民相互理解与关怀的书。在书中,作者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人民的心声。
      作者宫铃,祖籍安徽,是个典型的台湾外省二代。她有着十年的媒体经验,先后从事广播、报纸、电视与网络媒体,专职采访台湾时政与两岸新闻。2005年,她在全国“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获得过向温家宝总理提问的机会。本书讲述了她以一个台湾记者的视角对大陆的观察,也讲述了大陆人不够熟悉的台湾民情。
      书中,作者首先讲述了她作为外省人第二代那种无根、无奈而又期待的心情。作者虽然长在台湾,但是她祖籍在安徽。在她的初高中时代,台湾兴起了本土化运动,外省人首当其冲成为要被质疑的对象。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是一个民进党支持者,她上车后刚说了要去哪里,司机就冲她大吼“滚下去”!在大学里,一群来自台湾南部的同学聚在一起谈话,看到她走过去便会用敌视的眼光看着她,并用台语说,“看,外省婆来了”。当她来到大陆时,她向大陆朋友解释,“我不是台湾人,我是在台湾的外省人”。可是很多在大陆的聚会乃至工作的场合里,作者和别人探讨问题时,别人就会说:“你台湾来的,你不懂!”
      书中还写到,两岸人民有着极大的文化差异。这并不是因为海峡的隔离,更不单单是因为政治体制造成的,而是在两个完全不接触的社会环境下,对语言系统乃至背后逻辑各自发展所造成,这不是刻意的人为,而是自然而然的演变。比如,“检讨”这个词,在台湾,“检讨”就相当于总结,每个公司过一阶段就会开一个“检讨会”,用来总结前一段的成败得失。“检讨”是一个很中性的词,几乎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包含在里面。在大陆,检讨意味着有错误。
      大陆也有很多习惯与台湾不一样。比如个人的情感问题,在大陆,如果一个人当众谈论感情问题,会被人认为是胸无大志。在台湾,感情问题至少是能够上得了台面的。这两者无所谓好与坏,仅仅是习惯不同。作者把她的观察以及遭遇的许多故事告诉我们,就是希望彼此在理解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体贴、温暖。
      在本书的序言中,宋楚瑜先生写道:“两岸文化的差异不需要抹平,而是需要理解,理解后才会互相欣赏,沟通无碍,才能互补所长而益发亲近。”所以说,只有知道才能开始了解,谦卑才会真正关怀。作者行走在两岸之间,用新闻人的敏感,以善意为出发点,对两岸不同文化进行解读,希望促成两岸人民美好的相互理解与关怀,这也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     正在拜读您的《从台北到北京》,身边也有几个台湾领导,他们都和蔼可亲的,我总在体会你说的一切,感觉有点意思。。。
  •     今天早晨,宫玲去世。
  •     文笔的话就是low B的水平,不需要思考的一本书,闲暇读物罢了。
  •     介绍了一些在台湾人眼里觉得有点意思,有必要形诸于文字,而在大陆人本身却由于耳熟能祥,进而熟视无睹的东西,如果,你想看的恰恰是 这方面的内容,那就买对了,呵呵
  •     /东方欲晓
    今天一口气读完了宫玲的《从台北到北京——“胡同台妹”眼中的大陆》。我认为这本书和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相得益彰,一个是向大陆朋友介绍台湾30年来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一个是向我们传达一个台湾人眼中的“大陆”。
    我印象最深的是宫玲在书中写到的大陆和港台的文化差异无处不在。“台湾人比较唯心,大陆人比较唯物”,说到种种台湾和大陆虽然同根同源,但是很多不同的地方。让我这个从小生活在大陆,接受正统教育的人,也是不胜唏嘘。我想起了读高中的时候在我们那个小县城图书馆读到的第一本《台港文学选刊》,想起了我读初中的时候痴迷的邓丽君、高凌风、张帝、凤飞飞等等台湾歌星……那时候的我们,对隔海相望的台湾是多么的向往。我痴迷于那些歌星,直到读大学;我执着于读每一本《台港文学选刊》,甚至读大学的时候自费订阅,还想着自己在这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往事历历,让我不禁对宫玲这本书生出亲切之感。
    即使在现在,我依然痴迷于台湾的文化底蕴,繁体字我没有任何阅读的障碍,非常喜欢,在网上还淘过不少台版的书籍;对于台湾的电视节目,我也如比我小很多的青年人一样,追着看。是什么原因?我想应该是这种文化本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是在我们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缺失了好多好多,现在只是补上这方面的功课而已。
    对于两岸的政治问题,我不想谈什么。他们的民主对于我们而言,近乎于奢望。我只想在有生之年,更多的浸淫于这种优美的传统文化当中,眼中感受到美,耳朵听闻得美,这就足够了。
  •     我对台湾有很浓厚的兴趣,让我很冲动的买下这本书并很快的阅读完。其实之前我对台湾的认识就和大多数人不同。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台湾的了解进行了升级和转换。其实,认识台湾,更多的是看清楚自己。这么多年,大陆对台湾的态度一直是强势和理所当然的,当我们发现台湾的意识形态和我们不在一个频道的时候,就进行批评和攻击,是这样的TX们应该看看这本书,也许胡同台妹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但是她是可以与你对话的。
  •     从一个睿智的台湾女子口中听到她的真实想法,使我更加了解台湾人民的心声,也使我更能从台湾的角度和客观的立场看待两岸问题。我们都应该逐渐摆脱中国式思维,跳出了统独的桎梏,用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两岸。
  •     台湾人严重的大陆,我们眼中的台湾,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装帧也挺精美
  •     文笔很好,一种新的视角。关于文化、关于政党、关于民主,以及关于两岸人民的思维,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句话,遇到一个大陆人总会特别骄傲的说,我们要把台湾收回来。但是大家考虑过台湾人的感受吗?怎么的相处方式是最好的,值得思考和探索。
  •     /曹保印
    在收到朋友寄来的《从台北到北京》之前,我不知道宫铃是谁,也不知道“胡同台妹”是谁,尽管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们拥有着共同的朋友,比如她书中提到的《南方周末》编委鄢烈山先生;而且,她在书中提到的一些人,比如央视评论员王志安先生等,也是我非常熟悉的媒体同行。尤其是,她还接受过我所供职的《新京报》的专访,经常花一块钱买《新京报》来看。
    对这种发现,我并不觉得奇怪。事实上,这很正常。虽然北京很大,中国更大,但媒体圈却并不大,圈中数得着的知名人物,也就是那么一些。更何况,我和宫铃几乎同时以外省人的身份,到北京从事新闻职业——她2004年初夏自台湾来北京,做电视记者;我2004年5月自河南来北京,做报纸编辑和评论员;从书中的年龄表述推算,我们应该又都是1972年出生。
    虽然在书的版权页上,注明这是一本“台湾问题—研究”的中国当代散文作品集,但是,我却更愿将之视为“一个外省人的北漂史”,是并且仅仅是“一部个人史”。因为在这本书里,“研究”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对“硬政治”的东西,也许有着种种顾虑,她常常一两笔匆匆带过;更多的,是从个人的家国情感出发,以生活化的笔法,比较观察海峡两岸文化的种种异同。当然,这种比较观察更贴近地面,因而更能激起阅读者的兴趣,甚至更能产生所谓“共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惟其是“个人史”,才更能映照出以一个个人为基础的“家国史”。
    在这本书里,宫铃很是在意自己的“外省人”身份,尽管这种“在意”,在很多时候只是“被在意”,由此,她在比较海峡两岸的文化异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这种身份出发,委屈、无奈、尴尬、愤怒、哀怨等种种情绪,常常会飘在她的文字中,也飘在她的生活中。在这个时候,记者宫铃往往退居其次。
    这样一来,就使她的文字,具有了“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面孔,时而柔软温润,时而刚烈尖锐,时而婉约如邻家的“傻女孩”,时而泼辣如角斗场的女斗士。不过,相对而言,泼辣多于婉约,尖锐多于柔软。也许,宫铃本不愿如此,而更想婉约多于泼辣,柔软多于尖锐,但现实使然,让她不得不如此?当然,这仅仅是我从书中看到的宫铃,而不是网络上的宫铃和胡同台妹,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宫铃。这是四种社会角色,很可能分别指向着四种性格、四种形象。
    对海峡两岸的政治问题,我一向漠不关心,无论是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还是陈水扁、李登辉的是是非非,以及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到大陆访问,我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作为职业新闻评论员,我必须在这些新闻产生之时,保持足够的敏感,有时也还需要应景性地刊发相应的新闻评论文章。这也是我的两面,一面是私人的兴趣,一面是职业的要求。在私人的兴趣方面,我更乐于读书、写作、演说,并且尽量将这些和个人以及家庭幸福结合起来,在力所能及时,再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比如捐赠自己出版的图书、义务讲演。
    从书中可以看出,作为私人的宫铃,似乎也不太乐于主动关心这些国是,并且对大陆人喜欢空洞议论政治的做法颇有不解,她之所以还要言说两岸国是,很可能也只是因为这是职业所系,不得不为。当然,宫铃对大陆人的观察,既有细微的独到一面,也同样有限于细微的遗憾一面。毕竟,大陆人的“政治”,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水是空气是饭碗……而不是抽象的“政治”。在这方面,宫铃之所以不解,甚至颇有微辞,只是因为她并不知道,或者并没有切身体会到,“政治”二字,对老一辈的大陆人意味着什么。同样是70后,我和宫铃一样,也缺少这方面的体验,所以,对“个人政治”的在意,多于对“国家政治”的在意。相比之下,80后、90后的年轻人,更是如此。
    所以,正如宫铃在书中所说,现在的年轻人,关心海峡两岸的娱乐界人物和事件,多于关心政界人物和事件。应该说,这是好事。关心自身的幸福,才是个人最大的政治。事实上,关心公民个体的幸福,也才是一国之政府的最大政治。公民个体不幸福、不自由,却言必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这既是妄谈,又是欺骗。可以说,公民不幸福,则国家不幸福;公民不自由,则国家不自由;公民无政治,则国家无政治。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要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假如宫铃不是从事时政报道而且驻点在大陆的台湾记者,可能她也未必像今天这样,既乐于为海峡两岸的未来奔走,又苦于甚至痛于这种奔走,有时还会使自己很受伤,典型的例子便是网络博客的关关停停,转转移移。必须承认,在今天的台湾与大陆之间,并不是仅仅横亘着一个空间意义上的海峡,还横亘其他许多“海峡”,比如时间意义上的海峡、文化差异意义上的海峡、政治制度差异上的海峡、教育模式差异上的海峡、意识形态差异上的海峡、生活习惯差异上的海峡……实际上,这么多“海峡”的存在,才是作为“外省人”的宫铃矛盾并且痛苦的根源。而要想消除这些根源,显然并非一朝一夕,而需一点一滴。
    然而,宫铃可能并不知道,她作为“外省人”的矛盾与痛苦,其实很多大陆人也有,而且在一些时候,这种矛盾与痛苦,并不比她更轻。
    在这一点上,作为河南人的我,体会得特别深刻。在大陆,“河南人”这个称谓,在一些人眼里,就是贬义词,就是劣等人,几乎等同于造假者和江湖骗子。曾几何时,在北京,宾馆拒绝河南人住,饭馆拒绝河南人吃,企业拒招河南人……即便是朋友间吃饭,讲得最多的,也是河南人如何造假、如何行骗的段子,哪怕席间坐着的,就有河南人。显然,这极端不公正,而且已经涉嫌违反了宪法。当这股恶风越吹越狂,甚至连南方一个城市的派出所,都公开打出驱逐河南人的标语时,连河南省政府都正式提出了抗议,河南人更是提起了司法之诉。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也是因为在彼此之间,存在着种种“海峡”,并且这种“海峡”也存在于其他各省份之间。要知道,相对本省人而言,其他都是外省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是外省人。特别是对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大城市而言,这种种“海峡”又显得更大一些,“外省人”的身份特征,似乎更明显一些。可又不得不承认,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各省份之间的“海峡”,正越来越少,即便存在,“海峡”也越来越浅。大陆各省份如此,大陆与台湾也同样如此。可以想见,在并不太遥远的将来,从台北到北京的距离——政治的、文化的、制度的……距离,应该一样会缩得越来越短。
    因此,作为“外省人”的台湾人宫铃,可以继续在北京追求幸福的生活,就像我作为“外省人”的河南人,一样继续在北京追求幸福的生活,只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如何主动积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宽容、更开放、更温和。一个台湾人宫铃,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一个河南人曹保印,也可能改变不了什么,但是,当这样的人一个个慢慢增多,多到足以达到质变的量时,就肯定能改变什么。所以,稍安勿躁,切忌骂人,无论你是在书中,还是在网络上、生活中。毕竟,正如宫铃自己所说:骂人的人,不但会显得自己没教养,更会显得父母没教养。
  •     终于读完了宫铃的《从台北到北京》。用终于是想说熬夜读书可以告一段落了,对我来说,这是一本捧起来就很难放下的书,阅读时每每被文字吸引而忘了时间。书本平实的语言风格我很喜欢,她用这样的文字展示了一个不同的台湾。两岸不同文化的碰撞让人忍俊不禁,却又发人深思。谢谢作者的分享:)
  •     台湾人看大陆,和大陆人看台弯,不同人不同视角,不错的书
  •     书不错,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待台湾与大陆的差异
  •     文字淡雅,读完之后总会想起这本书,很舒服。从自己亲身体验的视角来看海岸两边的文化,她说她在台湾是外省人,在大陆也是外省人,感受到了她失离的心情。
  •     前两天看微博各种开战,自己的心情也收到不少影响。读罢此书,心情平复很多。政治立场本来就是个人隐私,也没什么非黑即白,多一点平和宽容为好。
  •     视角很有趣,后半部分政治内容我就不太关心了。说实话乌合之众那么多,真没办法搭理。
  •     宋楚瑜说得好:从台北到北京,真正的距离不在地理,而在心理。如果能让双方多些互动,多点理解,天涯咫尺,遥相呼应,求同存异,有无互通,民族的融合,亦不远矣! 而胡同台妹正在做的这件事,就是消弭隔阂,增进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的努力显然是值得称道的。
  •     从台北到北京(宋楚瑜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推荐,“胡同台妹”串联海峡两岸:她眼中的大陆,我们挂念的台湾)
  •     哈哈哈!芮成钢兄,快来看啊!要不您也来写本书吧,名字我都替你想好了,就叫《从中国到美国》哈哈哈
  •     似乎很难去喜欢新闻人的作品,年纪大了公知范儿不再是我的点了。但是在文化差异方面写的很实在。但是得承认,这是个简单粗暴的世界。
  •     女人就是女人,这是女人的角度看两岸,如果来一个台湾的男人来写就会不一样。
  •     因为对台湾人的生活感兴趣,对他们的精神状态感兴趣,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但凡看到有关台湾的就有些迫不及待,如饥似渴!看了这本书,了解了很多。发现一般的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真的是很少,他们好像很封闭。我觉得很奇怪?现在的新闻、书报、网络这么发达,怎么对大陆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世纪?大陆与台湾虽只隔了一个海峡,但文化差异却相差很大!随着两岸的交流逐渐加深,相信对彼此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好!
  •     这是个外省台妹的辛酸随笔,讲述了第二代外省人眼中的大陆与台湾,让我们这些身在大陆的乡亲们了解到外省人在台湾是怎样水深火热的尴尬生活,身份的不被认同、自身定位的模糊与经济停滞后的岛内政治矛盾转嫁,都把二代外省人推向更加险恶的深渊之中,或许,只有回归大陆才能化解这一难题。
  •     视角蛮有意思的
  •     宫铃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真实很谦卑
  •     写得很真实的一本书,十几年大陆和台湾的心态变迁
  •     两种思维模式。再无其他。
  •     其实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便是换位思考
    换个视角看待台湾,看待台湾与大陆
  •     /海洋
      读的第一本关于台湾的书是《我们台湾这些年》,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台湾最近几十年来发生的故事,形成的文化,受益匪浅。过去一年在台湾的生活也让我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恬淡的小岛。鸟儿说我去的是一个地理上很近,政治上很远的地方。《台湾这些年》讲的就是那的故事和一部分本地的文化,而胡同台妹的这本《从台北到北京》读的是另外一部分和大陆相关的文化,还有政治。
      两岸的特殊关系造成两岸很难没有芥蒂的站在一起,我们惊讶于文化、习俗这么相似的同时,不得不看到政治上仍有对立。虽然现在民间已经淡化矛盾,但在这么个背景下,无论台湾从来大陆,还是大陆赴台,还是会有很多的问题。两岸的民众在对立、好奇、试探、交流……这种复杂的心态下慢慢的深入交流。首先走到“对岸”的一批人无可避免的要经受更多的问题和考验。
      去年的时候我得到台湾某公司的资助去台大进行一年的访问学习,所称我们是第一批由公司资助的长期交流学生。这一年里,我的主要思路就是淡化政治,客观交流。我很乐意与他们交流大陆的事件,也与他们讨论关于一些“敏感”事件的看法;但尽量回避政治问题,包括统独,蓝绿、国共是非,算是求同存异吧。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聊聊天可以解决的,我尽量给他们介绍一个真实的大陆,同时也很想看清楚真实的台湾。
      台妹的这本书好是好,台妹人也很好也很强,但有些东西总让人觉得太主观了,但给人的启发性并不够。我觉得写《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廖信忠的经历肯定不如台妹丰富,写作功力也不如身为记者的台妹,但那本书却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平淡的把这几年的事情记录下来,我已经能看到一些台湾现在如此的原因。没有启发性的主观东西太多,反而会让人觉得花而不实。
  •     。
  •     文字直白,对言论环境的谨慎有些刻意,围绕自我的部分稍多了些,但对矛盾与荒谬处并不回避,对两岸的和睦相处有期待有诚意。
  •     五十年,一百年。尊重历史,尊重差距。这本书也算冥冥中指引我去往帝都的吧。
  •     作者:鲁国平
       台湾和大陆一母同胞,可是由于60多年前那场并不彻底的人民战争使台湾和大陆成为隔河相望的遗憾,甚至因为从小就在不同的路线以及价值观环境里成长起来所以行为或思维方式迥异的新一代人包括你我他,当彼此对望时都会有所迷惑,经受碰撞般观念考验,那是必然,而其中宫玲女士以一位台湾文化交流使者或传媒人身份写下的《从台北到北京》一书则一针见血以及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一位台妹看大陆风景时的酸甜苦辣,非常值得看看。
       首先不管台湾和大陆目前如何在政治一统上还存在诸多分歧,可是毕竟那种母系文化以及血缘的根那是无法割断的思恋,所以祖籍安徽的宫玲女士怀着寻根的梦想来到了大陆,也感受到一般台湾人所没有感应到的刻骨铭心的甜蜜以及喜悦——那就是日新月异的大陆改革开放所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大陆人民和政府以及高官对台湾人民的深情厚谊,当然我们也应该承认,宫玲女士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台湾妹子到大陆来,在生活、工作包括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些和大陆网民无法理解的分歧,苦闷那也是自然,甚至出于那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解释也无济于事时,难免会有辛辣的批评,一种不信任和不兼容的排斥氛围让她窒息……以上这些就组成一位异乡人在大陆所作所为或所见所闻时的酸甜苦辣的情感交响曲。
       其次翻开这本书,我怎么也想不到宫玲女士会以很多篇幅以一位网民的身份参与到看大陆风景的浪潮中,实际上,有着几亿庞大网民群的大陆互联网不仅深深吸引了我们大陆的网民日以继夜地耕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虚拟土地上,而且也吸引了像宫玲女士这样善于思考和想以观念改变别人的台湾作家们的眼光,并且身体力行,我觉得,她的行文里说出来了我们大陆网民所无法感受到的另外一种角度和价值观下的体验,不错,虽然大陆和台湾目前为止带有很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鸿沟,但求同存异才是化解这种矛盾的唯一办法。孔夫子几千年以前就提出这样一个有利文化繁荣和交流口号,那么为何我们今天华夏民族的子孙不能够有更加宽广的心胸包容别人?何况一切台湾人就是我们大陆人血肉相连的亲戚,要想最终一天迎接他们进入大陆祖国的怀抱就要放下唯我独尊的姿态,尊重彼此的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同行为习惯以及思维价值观!
       看看现在一国两制下的澳门和香港如今沐浴在祖国的大家庭阳光里继续繁荣发展,便知道这种包孕天下的气度足以使天下不同万物以及苍生融为一体,甚至吸引更加多的国际友朋包括外籍华人参与到祖国建设的滚滚潮流中。于是一位台妹都能够有如此的境界,为何我们大陆大多数网民就会容易在待人接物上剑走偏锋?无疑,我以为,长期以来生活工作于一种极端的非彼即此的评价人群价值的人文环境里的他们难免身上带有这种人格缺陷,也正需要读一读宫玲女士的《从台北到北京》这本书。
       最后,要了解台湾、台湾人,要看清我们大陆人在台湾人眼里的印象、反思自己,要学习台湾人的多元化思维以及价值判断……我建议,大家特别是不理解台湾以及台湾同胞的一些人不妨放下姿态走进这本书,与作者神往沟通而后可以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加契合以及融洽地拥抱台湾、台湾人,为建立共同的一个强大繁荣的国家和华夏民族一起团结起来,努力奋斗!
  •     台北,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原本之于北京,就如西安、上海、杭州等之如北京,但是却由于历史留下来的原因,让两岸关系却显得如此微妙!
    虽然说国民党逃离大陆时,带走了台湾,但是却始终改变不了两岸人民同根同源的血脉关系,减少不了两岸人民的亲情和友情!国民党制造了分离,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得感谢他们,因为他们也给我们一个如此美好、民主的台湾,虽然没有亲历台湾,但是从朋友口中能得出,台湾非常的民主,台湾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素质非常高,受教育程度很高,社会很文明,城市非常整洁和干净,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都走在大陆其他城市之前。
    虽然某些政客的丑陋行径,但是台湾绝大部分人民都是爱我们祖国大陆的,都是希望和平,希望统一的,这一点也是从一个在台湾生活过朋友口中得知,并非空话!祖国飞速的发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希望那些还企图分离祖国的丑陋的政客,不要再做些无谓的挣扎,逆历史之轮,是不会有结果的!希望那一天能早日到达,从北京去台北,就像去上海等地一样。
  •     个人观点: 优点:真实,纪实文学,看到了北京与台北的文化差异。 不足:高大上的一个胡同妹子,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那份感情纠葛。
  •     本书作者是一个自己戏称自己是“蝙蝠”的异乡人。在台湾,她是来自安徽的外省人;在大陆,她是一个台湾人。正是因为这种尴尬的身份和经历,才让她能够从两地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和看待事物。对政治的部分完全不感兴趣,其他人文类部分不错,两岸文字理解和广告部分写得让我非常喜欢
  •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书,看完后觉得不错就买了,从台湾的角度看大陆,很喜欢
  •     什么都不曾拥有,只是经历着
  •     说了一些思维上的不同。
  •     下午拿到〔从台北到北京〕,一口气读了一遍,回头再看一遍。你写的很真诚,感动了我,希望胡同台妹在大陆生活更好,更开心,期待你的二次心得,也许我们的隔阂更少,交流更多了。希望此书热卖。
  •     一直很好奇台湾人到底如何看待大陆,作者的观点还算中肯。
  •     平常老百姓透过台妹作者从各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很直接的了解到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等片段.活动价格买的.很不错.
  •     第一感受:文笔白话且平庸。此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看问题的视角还是有一定的高度,从笔者的角度看到很多北京的问题(从政治,官员,习俗,人情到社会百态),再加上横向与台北的对比,内容还是引人入胜。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