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书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影像书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108040428
作者:张慧瑜
页数:217页

作者简介

《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是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后奥运”时期的社会文化界进行的文化观察。在书中,“影像书写”、“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体”呈三足鼎立之势,进入作者视野中的社会热点量极大:既有风云际会的明星人物,如葛优、韩寒,也有默默无闻的“沉默大多数”,如农民工、“80后”、“蜗居”、“蚁族”,更有在两者之间游走却吸引大量眼球的“草根明星”。作者始终怀抱“反思大众媒体”的立场,虽然自谦“书写个人文化记忆”,但其时代记忆感和话题通约性也极为明显。

书籍目录

目录
前面的话 戴锦华
自序 何为匪兵?
第一辑 影像书写
1、
独立制片电影中的底层讲述
2、
“潜伏”与中国版的“窃听风暴”
3、
《建党伟业》:红色记忆的拼贴与重组
4、
“甄功夫”:功夫片的改写
5、
“贺岁帝”葛优的文化功能
6、
不“裸”的“裸婚时代”
7、
变形金刚记
8、
“从月光集市到中国”:宝莱坞的启示
9、
从“县城”到“北京”:一份80后的电影记忆
第二辑 主流价值观的重建
10、
“旧瓶”如何装“新酒”
11、
“法治人物”的“除魔术”
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3、
“我是草根,我怕谁”:草根的“显形”
14、
从“傻根”到“许三多”
15、
“见证奇迹的时刻”:被凝视的草根达人
16、
“非诚勿扰”被整顿与“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17、
“限娱”之后,“道德”能否重建
18、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失业”与“欺骗”的双重修辞术
第三辑 社会与主体
19、
“精神家园”与“沉默的大多数”
20、
“贪婪”与“信心”:金融危机时代的根源与药方
21、
“劳动最光荣”
22、
“房产”之争与关于“市场经济”的双重想象
23、
“模范公民”韩寒
24、
“不高兴”和“没头脑”
25、
“在希望的田野上”
跋 匪兵、拾荒者与解梦师 杨早

内容概要

张慧瑜,1980年生于山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为中国电影史和文化研究。

图书封面


 影像书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匪兵匪语”,或批评的证言——评张慧瑜《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2008-2012)》徐 刚“匪兵兔子”是《影像书写》的作者张慧瑜的微博网名,而他的头像则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在此,匪兵、兔子和孙猴子,这三个互不搭调的意象,给了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如果说“匪兵”是虽强悍但终究不名一文的小角色,那么“兔子”则是柔弱不堪却速度惊人的生灵,而孙悟空不用说,一只造反的猴子,虽逃不出如来的五指山,但却是拥有“火眼金睛”的“麻烦制造者”。这种意象的复叠,再加之《影像书写》自序中作者对“匪兵”的夫子自道,都构成了张慧瑜对其批评姿态的自我定位。他在寻求一种有力量的批判的深度,但又对自身批评的有效性具有深刻的自省,这与其说是一种后现代式的自知之明,不如说是一位酷爱说三道四的文化“屌丝”,对意识形态庞然大物的“无望的叛逆”。他踯躅在彰显与遮蔽之间,寻求着一次别开生面的“露脸”,毕竟这是一位华丽的看客,而非矫情的启蒙者,这便是本书副标题“社会观察”的当下境况。这是“籍籍无名之辈”的批评证言,但却毫不安分,时刻期待着一次真正的“逆袭”。相对于作者同时出版的另外两部著作《视觉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12年)和《墓碑与记忆》(台湾秀威2012年),这本薄薄的《影像书写》显得“学术分量”轻了些,且汇聚在此的这些长短不一、话题各异的文章,也多少呈现出零碎、散乱的面貌,但正是这些轻灵却极富思辨的文字,将文化批评的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此,无论是“影像书写”,还是“主流价值观的重建”,再抑或是“社会与主体”,分类不同但批评的方法却不离其宗,都是在作为表象的社会文本之后,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致分析,最后直抵文化的症候所在。作为一位训练有素的中国电影史研究者和路径宽广的大众文化观察家,张慧瑜不仅能够从容地在时间的轴线上(电影史的脉络中)对所论对象进行多方位的阐释,更能在空间的位移中(整个社会文化框架内)锁定对象周边的文化生态。不仅如此,他还时时显示出文本内外交互式阅读的胜景。《“贺岁帝”葛优的文化功能》一文便是将关注的对象从葛优扮演的角色身上挪开,去捕捉作为演员的葛优所代表的“一种叙事、姿态和立场”,进而追索他在国产大片的叙述中占据着的“结构性的中介位置”,以及此位置对于当下中产阶级主体的重要意义。同样,那篇《变形金刚记》也完美地呈现了电影之外的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变形金刚2》的故事,张慧瑜惊人地体认到冷战文化与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作为美国精神的汽车工业的衰败和当下金融危机的隐喻。张慧瑜拒绝一切流俗之见的粗浅,和浪漫诗意的矫饰,而是尖锐甚至带有几分粗暴地直指掩藏在大众文化帷幕后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秘密。他将幽微的阐释深入到文本的细部,以手术刀般精准的思维剖析文化的肌理,勘探着主体和意识形态的蛛丝马迹。于是,许三多、草根达人、春晚造星舞台、旭日阳刚、“非诚勿扰”等等,这个时代的浮泛之物,主流意识形态编织的迷人风景,抑或是浮皮潦草的装饰,都在他的“火眼金睛”下现出原形。正如英国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言,一切阅读都是政治的阅读。这种政治并不涉及党派和利益,而只关乎立场和情怀。在《“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一文中,作者详尽地讨论了“失业”与“欺骗”的“双重修辞术”。在他看来,这个因贪小便宜而受骗的中年妇女的故事,却并未提及她的失业问题。于是,社会结构的问题被转移成人性之上,而贪婪成了弱者的本性,这样的意识形态修辞术恰恰呈现了“金融资本的虚拟形式对实体经济的戕害”。在《“精神家园”与“沉默的大多数”》中,面对王小波将“沉默的大多数”由阶级意义上的大多数转变成遭受政治体制压抑的右派议题,作者竭力呼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重新恢复“大多数”的正义性,恢复“大多数”作为人口学意义上的“多数”的意义。就此,工人、底层、农村,乃至大多数人的尊严和命运,便成了张慧瑜据理抗争的依据,正是这样的立场和情怀,使得他无意间重新恢复了文化研究的批判锋芒。这或许只是有着理想情怀的左翼青年的“纸上造反”,根本无力(也无意)撼动意识形态大厦的根基,但是谁又能说,这位全球资本主义盛宴上的“不速之客”,连同他所带来的方法论的启示,不能通向一种未来的新的可能呢?
  •     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电影或者文学都是便于认识世界的一条通道。相对于1980年代的文学辉煌,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日渐成为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盛世年代,也就是被波兹曼命名为娱乐至死的年代。影视图像已经成为当代支配性的传媒形式,它改变了社会认知与人际交往的模式,引发出深刻的文化变迁,并且在某种意义上开始构造着现实世界和人们的情感结构。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影视图像也成为我们观察和了解一个社会和时代最直接和切实的触手。阅读《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尽管随时可以遇到叙述逻辑、文化功能、中产阶级社会、时间到空间的转换等学术词汇,但这本书却也不必看做一本正襟危坐的学术书,它更像一个80后当代中国青年的观察笔记或者说一份80后学人的问题档案。打破按照问题安排的章节,我们可以梳理出作者的一份从“县城”少年到“北京”青年的成长的履历,以及在成长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忆。从唱着《在希望的田野》、《雷锋之歌》,看着“不高兴”、“没头脑”、变形金刚,受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少年,长大成人从县城到都市,经历从大学生小资到一份拥有固定收入的中阶级的身份转变,跟随着时代一起看艺术片、贺岁片、功夫片、绚美大片,看好莱坞和宝莱坞,看草根英雄、选秀、法治晚会,看谍战片、主旋律片……看这个最好的时代,最糟糕的时代,孕育自己的不满和清醒。这是生命漂浮在时代的万花筒上吉光片羽,也是时光的碎片打在葱郁的树干上留下年轮。既然是一个观察者自然需要一个位置,选择什么样的立场和位置发言,是言说者的前提,作者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匪兵的形象,也就是看客的位置,他说:“我更喜欢看客的位置,更喜欢那些兴致勃勃去看热闹的人们,他们参与演出,尽管不一定能留下名声(演员表中也没有他们的名字),但毕竟是一种对演出的介入,毕竟是去铭写历史的印痕,在这个意义上,看客是勇敢的匪兵。”这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用文字和记忆介入这个硕大无朋的媒体时代,铭写历史的印痕。铭写历史的印痕必然需要历史意识的自觉,每一个文化现象和敏感话题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在反思大众媒体的前提下,张慧瑜打开了20世纪的历史视野,把问题摊开在时间的石板上充分晾晒,把现象背后的故事和看不见的手都找出来。在《“模范公民”韩寒》一文中,把韩寒的反体制、追溯僵硬体制的嬉笑怒骂,藐视权威链接到毛泽东所提倡的孙悟空式造反精神的红卫兵的基本特征。反体制的韩寒也并不外在于50——70年代的精神传统,可谓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也算是倒韩的另一种方式,尤其是对历史想当然的姿态党们的一次调戏。《影像书写——大众文化的社会观察》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对“后奥运”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思考,通过详细解读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等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来呈现2008年奥运会以来中国社会、思想与文化的变迁。其实这句话多少有些误差,2008——2012这四年不过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变迁的后果,及其导致的人间世情话剧的集中上演。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视野,不仅仅是讲述一个现代中国的故事,而是包括五四以来的左翼思想资源再次回访,对1950——1970年代的历史的重新解读,对1980、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整体转向的深切体察。尤其是1950——1970年代这个时间段,作者格外重视,这三十年是人民共和国的奠基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二十世纪乃至近代以来所有的的可能性融为一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体制之下。如何认识这三十年,就决定了如何讲述1980年代以来的故事,甚至重新定义了1950年代以前的历史。只有在明确了历史叙述的前提下,才可以在看似繁杂的影像的丛林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才有可能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的症候和问题:谁是社会的主体,谁应该是社会的主体,主流价值观在哪里分裂,又在哪里弥合。第三辑的《从“傻根”到许三多》、《“我是草根我怕谁”》、《“旧瓶”如何装“新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篇章都在追问脱离了50——70年代的所谓的僵化意识形态,我们在建立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耦合了传统文化、民间伦理、法制理念、个人奋斗、公民权利、社会责任等文化资源的主流价值观,究竟有没有触及到异常复杂的中国现实和沉默的大多数人的生存?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等大众媒体的威力就在于它们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他们的文治武功的确已经初见功效,随着1990年代以来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无名和模糊的大众被甩出历史的轨道,抵抗和危险的力量被彬彬有礼的中产阶级趣味抹平收编,猫狗平等主义者的喧嚣和姿态党们越来越主导着世界的想象,草根们被观看被定型化,市场运作与政府宣传的殊途同归,各种叙事出来医治、弥合、协调、偿还、拼贴与重组,制造着皆大欢喜,和谐美满的迷梦。击破假面的努力,必须从根底上进行,张慧瑜始终惦念着底层和大多数无名者,戳破中产阶级主体社会的想象和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表演,必须有他们的声音。文化研究容易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解构的畅快,从繁复的问题迅速直达真相,但青年的血总是热的,匪兵自然要有匪语。当代中国现实之复杂和分化之细微还要更多冷静和沉着的考量,膏肓之体需要猛药自然也需要调养,况且来自方长。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本书可以视为近年来最为鞭辟入里的影视书写……”言过其实,十足的blurb。其实是冲着戴爷去的,而本书也有极为明显的戴爷的印痕(戴门子弟多如此)。一方面说明戴爷的模式有何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让人失落——作者操持着戴式解读法去审视各种现象,然而功力毕竟是不够,要么摸到了要害却不能继续深入(或许是欲言又止,又或许是囿于篇幅和书写平台),要么抽甩出(如果不是误用或滥用的话)戴式关键词却远没有戴爷那种激情、批判力以及感染力,是一种自以为客观中立实则缺乏passion激情/受难的表意实践。这或许是作者美滋滋地加入中产阶级后的某种失去。不过回到“观察”上来,作者一些表述还是很精准到位的。待我好好做个笔记~
  •     杨早先生称他们这群人为拾荒者,不仅为了在垃圾场里找到当晚的面包,更想知道这些成山成海的社会碎片隐藏着怎样的轨迹,生产、出售、消费这些制品的人,如今被塑造成了什么模样。有几篇文章笔头稍紧,但也不乏活力。
  •     还行吧,温吞的很
  •     诶嘿,作者在书评里谦虚地打了个五星。
  •     作者对当下社会的体恤书写。
  •     。。。肤浅的深刻。慎购。
  •     一年写四本书的神人
  •     0 0还是有差距啊,跟他在话题里面的描写来看,尤其是后面感觉是拼凑的文字啊~
  •     与这批80后青年才俊接触以后,深知:希望还是在的,尽管所谓的“前海学派”似乎气数已尽,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个人的研究学习,亦有所启发。谨记之。
  •     学术帝。
  •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影像书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