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英验案精选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 > 高忠英验案精选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2
ISBN:9787507726534
作者:邹志东,金丽志,陆绮,齐放
页数:235页

作者简介

高忠英先生1938年6月出身于中箧世家。其父高世卿继祖业三世为医,精于中医妇科、内科和儿科,并开创了儿科的推拿术,救治小儿急证无数,誉满京城。 高先生少年时秉承家学,14岁中学毕业后即随其父学习中医。尽得祖辈亲传之术。为求深造,高先生又跟随针灸名师单玉堂学习针术,其后考入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系统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20岁即被北京中医医院录用。成为一名中医内科医师。1960年在我国首届继承名老中医工作时,被医院指定为继承人。正式拜京城名医魏舒和为业师,魏老为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老先生的大弟子。高先生深得魏老的真传,尤其在治疗老年病和慢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971年后,高先生在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临床的同时,兼职从事中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工作,任内科教学组组长、方剂教研室主任等。 高先生从业40余载。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高超的医术,使无数陈疴痼疾获愈;全国各地许多疑难重病患者慕名专程前来就医,大量的验案充分显示其辨证精准。用药简明,疗效速捷的特点。

书籍目录

验案精选
风温(化脓性扁桃体炎)
风温(肺炎)
湿温(发热待查)
湿温(发热待查)
感冒(普通感冒)
感冒(普通感冒)
感冒(普通感冒)
感冒(经期感冒)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阳虚感冒)
感冒(阴虚感冒)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发热(感冒)
发热(普通感冒)
发热(感冒)
发热(低烧待查)
咳嗽(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急性气管炎)
咳嗽(急性气管炎)
咳嗽(气管炎)
咳嗽(慢性气管炎)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咳嗽(慢性气管炎)
咳喘(慢性支气管哮喘)
咳喘(肺炎恢复期)
咳喘(慢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喘证(呼吸困难原因待查)
心悸(房室传导阻滞)
心悸(冠心病)
心悸(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背痛(肺炎恢复期)
胸痹(心肌梗死恢复期)
胸闷(神经官能症)
胸闷痛(肋软骨炎)
不寐(顽固性失眠)
不寐(失眠)
不寐(神经官能症)
不寐(神经衰弱症)
不寐(神经性失眠)
梦游(睡眠障碍)
郁证(精神分裂症)
郁证(精神分裂症)
奔豚(心力衰竭)
癫狂证(精神分裂症)
癫证(精神分裂症)
胃脘痛(急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浅表性胃炎)
胃脘痛(慢性胃炎)
胃脘痛(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呃逆(慢性胃炎)
呃逆(更年期综合征)
恶心(慢性浅表性胃炎)
嗳腐吞酸(慢性胃炎)
厌食(胆石症)
嗜食异物(神经官能症)
腹痛(消化不良)
腹痛(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
腹胀(肠激惹综合征)
腹胀(消化不良)
腹胀(痢疾后期)
泄泻(慢性结肠炎)
泄泻(慢性结肠炎)
泄泻(慢性结肠炎)
泄泻(慢性结肠炎)
泄泻(慢性结肠炎)
五更泻(慢性结肠炎)
便秘(单纯性便秘)
便秘(习惯性便秘)
便秘(慢性结肠炎)
便秘(便秘)
肠湃(溃疡性肠炎)
浮肿便秘(冠心病不全性肠梗阻)
头痛(高血压病)
头痛(高血压病)
头痛(高血压病)
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头痛(阵发性视力缺损)
眩晕(交感型颈椎病)
眩晕(神经官能症)
眩晕(高血压病)
眩晕(高血压病)
眩晕(高血压病)
眩晕(高血压痛)
中风(脑血栓)
消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消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消渴(神经官能症)
消渴(慢性胃炎)
淋证(泌尿系感染)
尿血(泌尿系感染)
阳痿(阳痿、前列腺肥大)
早泄(早泄)
虚劳(亚健康)
虚劳(食道癌术后综合症)
虚劳(慢性失血性贫血)
痹证(风湿性结节红斑)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
痿证(陈旧脑梗塞)
身体肿胀(抑郁性神经症)
汗证(更年期综合征)
瘿瘤(甲状腺结节)
粉刺(寻常性痤疮)
粉刺(寻常性痤疮)
湿疹(过敏性皮炎)
缠腰火丹(带状疱疹)
流火(丹毒)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
喉痹(慢性咽炎)
喉痹(慢性咽炎)
喉痹(急性咽炎)
喉痹(慢性咽炎)
口疮(急性口腔炎)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疮(复发性口疮溃疡)
鼻衄(压力性紫癜)
鼻鼽(过敏性鼻炎)
鼻渊(过敏性鼻炎)
耳鸣(高血压病)
睑废(眼肌疲劳过度)
目乏(眼肌疲劳)
目痒(目神经官能症)
医 论 医话
试论五脏补益法
一、补脾法
二、补肺法
三、补心法
四、补肾法
五、补肝法
浮脉图解初探
一、浮脉(狭义)
二、虚脉
三、芤脉
四、实脉
五、革脉
六、濡脉
七、微脉散脉
论“引火归原”法的实质及运用
谈“邪伏膜原”与达原饮之运用
一、“膜原”今昔谈
二、邪伏膜原的证候与鉴别
三、达原饮的组方与运用
有关药物配伍规律的认识
一、药物间促进与制约的配伍规律
二、药量大小所形成的配伍规律
三、引升佐使药物与配伍规律
方剂理论探讨举偶
一、大青龙汤倍麻黄的思考
二、小青龙汤中用麻黄的意义
三、麻杏甘石汤是解表剂吗?
四、桂枝汤宜为和解剂
五、谈肾气丸的君药问题
六、龙胆泻肝汤中柴胡的作用
七、怎样理解左金丸
附:实验室检查一览表

章节摘录

  书摘  刻下症见:发热恶寒,出冷汗,背部畏寒尤甚,咽干灼热而痛,月经后  错,白带色白,量较多。舌色淡胖大,苔滑润广脉虚大无根。  会诊时感到一诊二诊证治皆合于法度,但风寒之邪为何不解?辛热助邪  而致口干咽痛,必里热先伏,又为何得辛凉重剂而反重?进而思之,冷汗恶  寒、背部冰冷尤甚绝非热象!切脉虚大无根,观舌胖大色淡而滑润,虚寒之  体已见。  详问其病史,自诉素体尚健。一年前因饮食不慎而患急性胃肠炎,反复  发作数次,渐觉神倦乏力、不耐寒凉,初冬则手足冷、遇寒则甚,月经延期  ,白带量多。结合病史,此为阳虚之体无可否认;里寒渐积,今又为寒药所  迫,一派虚寒之证,独见咽干灼热,此真寒假热无疑。  辨证立法:阳虚之体又为温散寒折所伤,阳衰寒甚,外邪仍存。治以温  阳解表、引火归原之法。方仿陶氏再造散而化裁之。    处方:黄芪25g,党参10g,附子10g,肉挂5g,防风6g,煨姜3g,甘草3g。  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温服。  治疗经过:患者自诉一剂而寒热解,咽中干痛大减。三剂后咽干灼痛尽  除,表证悉解而未复,继用温经汤及理中辈善其后。  【按语】  虚人感冒的诊治十分棘手,经常因医行误诊误治致成坏证,切不可掉以  轻心。本例一诊辛散发汗而伤阳,二诊寒凉清热而重阴,造成真寒假热之变  ,皆因不详察病史,,因而对外感恶寒与阳虚畏寒及汗后恶寒加重、尤其背  冷如冰分辨不清,以致假热证出现也毫无察觉,若待大汗外脱时再醒悟,则  为时晚矣。本例阳虚甚而外感已轻,选方用药最宜斟酌。再造散原为阳虚之  体复感风寒表实而设。  P12

图书封面


 高忠英验案精选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高忠英验案精选,大师经典著作
  •     医学案例的典型案例,有实际参考价值
  •     老先生讲解的细致!
  •     很不错的一本,不过呢,还是深了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