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国医学 >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出版社:王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13211024
页数:292页

作者简介

《王琦医书十八种⑩-中医医史文献研究》,本书为《王琦医书十八种》之十。本书在做好医史文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发掘先贤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加以完善和提高,从而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对医史文献的研究要运用古今结合、点面相结合、中外结合等方法,重新诠释古籍的内涵、拓展古籍研究的思路,将古代医学文献与现代的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近50年来,我在医史文献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下面我将这些工作的成果分作文献整理、古籍校注、医史研究、疾病史略及附录一、附录二共六大方面。

书籍目录

第一章文献整理 第一节《内经》文献的整理研究 一、学习《内经》的思路和方法 二、整理《内经》需注意的问题 三、《内经》专业文献研究范例 第二节《伤寒论》文献的整理研究 一、《伤寒论》定型以前的古传本 二、《伤寒论》文字的定型及其版本系统 三、今本《伤寒论》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伤寒论》专著的目录学研究 五、“杂”、“卒”考证 第三节叶天士临床文献研究 一、叶氏《临证指南医案》体质医案分析 二、从《临证指南医案》探讨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第四节历代本草文献的研究 一、历代本草文献的综合研究 二、有关《本草纲目》的研究 第五节历代方剂文献的研究 历代方剂文献的综合研究 第六节史料文献研究 一、秦代在中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古代的医疗体操——五禽戏 三、《千金方》的理论与实践 四、《本草纲目》中的科学精神 第七节中医古籍难解字汇 第二章古籍校注 第一节灵兰秘典论 第二节六节藏象论 第三节离合真邪论 第四节通评虚实论 第三章医史研究 第一节医林人物研究 一、张仲景生平与学术成就 二、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 三、沈括对中医药学发展的贡献 四、李时珍的实践与成就 五、清代名医赵海仙生平与实践 六、姜春华教授之岐黄生涯 七、朱月桥治疗麻疹的经验 第二节中外医药交流史 一、论中外医学交流 二、中日医学和友谊的传播者——鉴真 三、东传日本的两种《伤寒论》古传本简介 四、中日对体质问题的研究比较 第三节当代医史研究 一、中医药科技成就概述 二、21世纪——中医药的世纪 三、《中医现代研究丛书》的编纂特点与学术影响 第四章疾病史略 第一节病症史研究 一、“痰”道源流论 二、“湿”义源流考释 三、藏象史料概要 第二节专科史研究 一、中医男科学发展概略 二、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文献史料研究 三、《内经》的男科文献史料研究 附录一《诚书》点校序文 附录二序言、书评选录 Ⅰ《伤寒论研究》前言 Ⅱ《经方应用》前言 Ⅲ《黄帝内经专题研究》绪言 Ⅳ《运气学说的研究与考察》前言 Ⅴ《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序 Ⅵ拯危救急话经方——《经方实验录》读后感 Ⅶ大总结大境界大升华——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的学术成就 Ⅷ道经千载更光辉——为纪念第四个世界传统医学日而作 Ⅸ评《中华本草》 Ⅹ评《中医方剂大辞典》 附录三书影、题词、手稿 Ⅰ《中医现代研究丛书》书影 Ⅱ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为《中医现代研究丛书》题词 Ⅲ董建华院士为《中医现代研究丛书》题词 Ⅳ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任重为《中医现代研究丛书》题词 Ⅴ高辉远教授为《中医现代研究丛书》题词 Ⅵ《中医现代研究丛书》编写计划 Ⅶ“从《临证指南医案》探讨叶天士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手稿 Ⅷ《医圣张仲景》书影、手稿 Ⅸ“大总结大境界大升华”手稿

编辑推荐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为《王琦医书十八种》之十。《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在做好医史文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发掘先贤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在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加以完善和提高,从而推动中医学术的发展。对医史文献的研究要运用古今结合、点面相结合、中外结合等方法,重新诠释古籍的内涵、拓展古籍研究的思路,将古代医学文献与现代的科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近50年来,我在医史文献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下面我将这些工作的成果分作文献整理、古籍校注、医史研究、疾病史略及附录一、附录二共六大方面。

内容概要

王琦,男,1943年出生,江苏高邮人。著名中医学家,中医男科学创始人、奠基者之一。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500名著名老中医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国中医研究促进会副会长,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数十年来,王琦教授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主编出版了《中医男科学》、《中华中医男科从书》、《王琦男科学》、《男科中西医汇通》等专著。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中医男科人才和硕士、博士、博士后多人。在阳痿、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论点,为男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见解,并研制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男性不育症的中药新药,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奖励,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疫病流行,触目惊心 仲景生活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历经政治黑暗,兵戎扰攘的桓帝、灵帝、献帝三朝,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阶级内部外戚宦官交替专政,争权夺势,掠地称霸愈演愈烈,直至群雄割据,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逐渐形成。可谓社会动乱,连年战祸,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诸如,地震、旱涝、蝗虫、淫雨、雹灾、海水倒灌等不断发生。致使社会经济萧条,生产遭到破坏,田园荒芜。贫困与饥饿的折磨,人们体质下降,抗病能力低下,由此而使各种疾病得以长期广泛流行,这正是“大兵之后,必有大疫”的客观规律。 据《后汉书》记载,汉灵帝时发生过五次大疫:建宁四年(171年)“三月大疫”;熹平二年(173年)“正月大疫”;光和二年(179年)“春大疫”;五年(182年)“二月大疫”;中平二年(185年)“正月大疫”。而汉献帝时疫病更甚,死人有多。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正是疫病流行死亡惨重的真实写照,并指出“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说明当时遭疫气摧残了多少穿粗布、吃劣食,居陋室、住草房的劳动人民。有些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虽然医疗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但也不可避免疫病袭击。当时有名的“建安七子”也难于幸免。曹丕在与吴质的书信中说:“昔日疫病,亲故多罹其灾,徐(干)、陈(琳)、应(场)、刘(桢),一时俱逝,痛可言焉?”其余王灿、阮瑀等人,也在疫病流行中相继而死。疫病流行之猖獗,使整个社会呈现“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情景。仲景的家族同样遭受其害,尚不足10年,200人的宗族已亡故2/3,死于伤寒病者又为7/10。仲景目睹疫病流行的客观事实,经历了亲人横天沦丧的痛苦,从而更加激起了他勤奋钻研医学,探求防治疫病新途径的决心,以及总结前人医疗经验,从事医学著述的责任感。迅速提高医学水平,已成了社会的需求。这样的社会环境为仲景参加大量临床实践和收集广大医家防治疫病的经验与教训创造了机会。 (2)神权迷信,急待摆脱 仲景时代,医药虽然发展到相当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着神权、巫术的束缚。当时被神权与天命观所愚弄,钦望巫祝,延误治疗而致死者屡见不鲜,正如仲景自序中指出“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究归天,束手受败”,揭示了社会上的读书人,当突然遭受外邪侵袭,被重病缠绕,灾祸降临时才震惊的客观事实和他们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巫祝消灾降福,愚昧无知的做法,以及当巫祝表示办法已经用尽,只好归于天命束手待毙的可悲下场。仲景发出了“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的感慨。与此同时,在社会上唯物论的哲学体系已逐渐形成,如以王充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却以“宇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万物的生成和死灭都是自然的规律”根本否认神的存在(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特别是当时已经成书的《内经》充分体现了无神论的思想,无疑客观上影响着仲景去破除迷信和天命观的束缚,坚信只有医药才能驱逐病魔,解除痛苦的唯物世界观。诚如他说:“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仲景已认识到神权、巫觋是阻碍医学发展的原因之一,欲使医学彻底摆脱其束缚和控制,就必须把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医药学的水平,并急须奋笔疾书以广流传。

图书封面


 中医医史文献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