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痛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医学理论与研究 > 疾痛的故事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
ISBN:9787532749751
作者:[美] 阿瑟·克勒曼 (Arthur Kleinman)
页数:324页

作者简介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
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
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
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
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书籍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症状和异常的意义
第二章 疾痛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
第三章 疼痛的脆弱和脆弱的痛苦
第四章 生活的痛苦
第五章 慢性疼痛:欲望之挫折
第六章 神经衰弱症:美国人和中国人的虚弱和疲惫
第七章 慢性病人治疗中互相冲突的解释模式
第八章 不气馁和胜利:对付慢性疾痛
第九章 从疾痛到死亡
第十章 疾痛的烙印和羞耻
第十一章 慢性疾痛的社会环境
第十二章 制造疾病:人为的疾痛
第十三章 疑病症:具有讽刺意味的疾病
第十四章 医治者:行医的种种经验
第十五章 一种治疗慢性疾病的方法论
第十六章 意义中心模式对医学教育和实践的挑战
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医学人类学家阿瑟·克勒曼撰写的一部有关人类学、医学方面的专著。作品对西方医学院和医院中普遍施行的纯医疗技术手段、忽视病人主体的教条疗法提出质疑,并通过对医学职业和现代诊疗体制下医患关系、矛盾和问题的分析、批评,强调文化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唯有改进陈旧的观念,才能真正做到去除患者的疾痛。

前言

过去的几十年,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出版这套丛书的目的,是让中国读者能领略到在人类学理论、研究方法、实证发现和应用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正是这些激动人心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这场具有深刻而持续影响力的变革。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们的近期研究,是对当代人类学动向的极好阐释。这套丛书,第一次使得中国的教授、学生和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能接触到这些研究作品。目前,国际人类学界最值得注意的变化之一,就是其关注对象正转向当代的主要社会和地区,如中国、日本、欧洲各国和美国等等。而另一重要趋势,是作为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分支的医学人类学,正逐渐占据日益显著的中心地位。这一动向显示,人类学家正在转而研究影响当代各共同体的重点社会问题,并开始表达出努力转化人类学研究成果,使之能为政策辩议、项目实施和一般传媒所用的意愿。丛书中的部分作品也使我们看到,医学人类学已经成为一方联结社会和人文科学,另一方联结健康和政策科学间的“桥梁”。用跨越不同社会空间的“桥梁”来比喻复旦大学和哈佛大学问的关系,尤其是新近创立的复旦一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内容概要

阿瑟·克莱曼(Arthur Kleinman,又名凯博文),1967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担任哈佛医学院社会医学部主任和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现任哈佛研究生院及医学院终身教授。
作为国际医学人类学界和精神卫生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于1980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医学人类学勋章。1983年起,任美国科学院医学部终身委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院士、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世界卫生组织(WHO)顾问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资深顾问,并曾获美国人类学学会的最高奖项——博厄斯奖。

章节摘录

第一章症状和异常的意义意义之二:文化涵义疾痛的第二种意义,是指某些症状和异常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中被烙上了文化特征的印记,这些特殊的症状和疾痛种类因此带有强烈的文化涵义。可以说,这种涵义常常是耻辱性的。北美人很少有亲眼看见或听到过麻风病案例的。然而,在西方社会的集体意识中,关于麻风病的传说是如此恐怖,因此很少有人会听说自己或者熟人患了麻风病,而不感到极其憎恶,惊骇莫名。难怪,这种让人闻之毛骨悚然的疾病名字已被改为不为外行人熟悉的“汉森氏病”。在中世纪晚期,黑死病(腹股沟淋巴结鼠疫)曾在欧洲大陆上夺走了四分之三人口的生命。从此,黑死病成了邪恶和恐怖的象征。它被认为意味着:上帝的愤怒和惩罚、人类的犯罪和受难的堕落状态,以及升华为不朽灵魂的死亡(Byntim,1985;Gottfried,1983)。对一个共同体来说,不管黑死病被赋予何种宗教意义,它总会被这种疾病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所带来的巨大的实际灾难性意义所淹没。一旦被认为患了这种疾病,患者家庭和邻居们都会被隔离,这些居民被认为是对社会的威胁,注定要受到驱逐和遗弃。在今天,瘟疫这个词,延伸出来的意义已经很小。这正好说明了意义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福柯(1966)以西方社会的精神错乱为例子,说明某些疾病在病人身上留下的文化特性,会随时代的变化发生根本的改变。瘟疫流行病学的消失应该是这种变化的有力佐证。

图书封面


 疾痛的故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本书是哈佛大学精神科暨医学人类学教授凯博文医师(Arthur Kleinman)1988年所发表的名著,英文书名为The Illness Narratives-Suffering 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这位作者对中国的文化也有相当深入的接触,作者1970年代曾在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分别住过一段期间,也曾以他个人对东方文化的心得写了几本非常畅销的医学人类学方面的好书。作者表示在这本书之前,他写过的几本书都是以医疗人员为主要对象,但他希望这本书能以一般大众为对象,透过他们对疾痛的了解来帮忙长期慢性疾痛的病人。作者在他第一版的原序中提到,1960年代他自己是医学院二三年级学生时,由于接触到几位疾痛缠身的病人,而引导他将兴趣集中在病人的感受,而开始了解疾痛对我们日常生活多面相的影响。序文里描述第一位他接触到的患者是全身严重烧伤的七岁小女孩,每天要接受漩流澡的治疗,以冲刷身体腐烂的部位,这种痛苦使病人尖叫,哀求医护人员不要伤害她,而做为一个医学生,他必须帮忙医护人员,把病人按住在澡盆内继续接受这种惨不忍睹的治疗。在每天与病人做这样的奋斗,他渐渐地学会了与这小女孩子沟通,而病人开始将每天遭受到的痛苦传达给他。他在序文里说:“在对患者的照顾上,她给我上了一大课:与患者谈论实际的疾痛经验是可能的,即使是那些最悲痛的患者,而且见证与协助整理这种经验会有治疗上的价值。”这本书最先两章先以文化社会的背景把医者所诊断的“疾病” (diseases),与病人所感受到的“疾痛”(Illness)做一番厘清。从第三章到第十三章,作者陈述过去他所看过的各种病人的病史,而后写出他对这些病人疾痛的诠释,深入地讨论各种不同慢性病人所遭遇到问题,如疼痛时的脆弱性、生活上的痛苦,长期疼痛所带来的挫折感,神经衰弱,长期慢性病病人在接受治疗中的矛盾,由疾痛到死亡,疾痛之烙印与羞耻,还有长期性的疾痛造成的社会影响,最后也包括医疗上最感棘手的“伪病症” (Factitious Illness, 译者译为”制造疾病:人为的疾痛”)与“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在最后的三章里,第十四章以八位医生因其个人本身不同的遭遇而有不同的医疗生涯来诠释医疗者对疾痛的感受;第十五章讨论长期慢性病人的医疗方法,而最后第十六章作者以他所探讨的意义中心模式来挑战当今的医学教育、卫生医疗系统以及医学研究。第一章“症状和异常的意义”,作者举出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病人对疾病态度有所差异。他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高血压英文是hypertension,因此很多病人认为高血压是因为“压力”(tension)太“高”(hyper)所引起,也因此病人当他休闲的时候,就自然会忘了吃药,因为当时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压力”,所以就不需要吃药。以这种观察来解释高血压病人无法顺从医瞩,按时吃药,倒是一个饶有风趣的观察。第二章“疾痛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分析病人的内在世界,试图了解病人的反应与想法,例如一位糖尿病病人,因为糖尿病必须断肢,而作者由病人的愤怒领悟出「在我的经验中,对需长期医疗的病人所做的精神治疗常常是一种哀悼。但鼓舞患者的临床行动可能要循其他途径。医生协助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去获得对恐惧的控制,并在官能限制上去与他们压倒性的愤怒妥协。他或她协助患者恢复身体和自我的信心。治疗者的工作还要教育病人逃避生活上对各种失败活动过分的罪恶感,以及对其他无严重异常者的嫉妒。最后医生会帮助病人准备死亡。他也强调临床医师必须多了解病人和家属的经验,首先就“必须综合由患者和家属的怨诉和解释模式中浮现出来的疾痛故事;然后按照不同的疾痛意义模型---症状象征、文化凸显的疾痛,或个人和社会的情况---对它加以诠释。”第三章对疼痛的患者有非常精辟入理的一段话:“如果有一件单独的经验是由全体长期疼痛患者共同拥有的,那就是在某个时候他们身边的人---主要是医生们,但有时也会是家人---会怀疑患者疼痛经验的真实性。这个反应严重造成患者对专业治疗系统的不满,影响他们去寻求变通的治疗。”他透过一位长期为疼痛所折磨的警官说出他的心声,“这是有关疼痛最坏的一件事。你看不见它。你不知道它像什么,除非天见可怜,你受过疼痛之苦。我觉得人们时常不相信我,这令我生气,真正的生气。他们到底以为我是什么东西,---一个装病的人?”毕竟疼痛是非常主观的问题,这段话由疼痛的病人说出,实在发人深省。而后几章利用更多的病人讨论诠释疾痛对病人的生活在不同层面所发生的各种影响。在第八章“不气馁和胜利:对付慢性疾痛”,作者引述一段病人家属的经验“姊姊癫痫发作令培迪感到困窘,他设法避开她。有一次她在他们学校附近起痉挛。他记得他看见她倒到地上,眼睛向上翻,四肢抽动。人们围着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培迪深感羞耻和恐惧,他假装没看见发生的事,走开了。他不想引人注意。他还感到瘫痪无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描述对于像我这种与癫痫病人相处廿几年的医生而言,作者描述癫痫病人与家属的无奈的确是非常深入而且真实的。书中有几章也提到“死亡”与“疾病的羞辱感”。譬如说第九章由疾痛谈到死亡,作者以他个人对东西文化的了解来比较台湾病人与美国病人对死亡的看法。在第十章“疾痛的烙印和羞耻”(stigma and shame),作者描述六位承受疾痛而感到羞耻的人,一位是生下来就有红色胎记---所谓的暗红酒斑(port wine stain)的病人,一位是患同性恋的教师,一位是做了结肠造口术(colostomy)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一位是在台湾的年老痲疯病人,以及一位因为车祸脑部开刀,留下疤痕,说话有困难的病人。作者透过这些病人的观察,对疾病带来病人自惭行秽的心理有非常深入的描述。在第十二章与第十三章里,作者探讨一些深信自己有病,但医学上却看不出病人真有其病的个案。作者对于这种自认有病而又难以说服医者的病人,有一段说得很好的描述:“疑病症使患者埋怨‘疾痛’,医生诊断‘疾病’的原形医疗关系颠倒。在疑病症的情况中,是患者埋怨‘疾病’(“我怕我得了喉癌”,“我相信我要死于心脏病”,“我知道,我就是知道我得了自体免疫疾病”。),而医生只能确认‘疾痛’。”第十四章是分析八位医生的医疗生涯,譬如说极为病人爱戴的内科医生竟然是因为自己十二岁罹患气喘病的经验而使他对长期病人更富同情和更能给予有效率的医疗;一位广博群书辩才无碍的家庭科医师表示“我认为医生能够忍受暧昧与长期状态之不确定,就不会再有失败的威胁或死亡的威胁存在;反而会有了解人性之人性(the human nature of human nature)的基础…”。这几个故事对我们医疗者的确都是发人深省的好例子。第十五章探讨长期慢性病人的医疗方法,作者说,“按定义,慢性疾病是不能治愈的,事实上治愈的要求是个危险的神话。它能使他们的注意力从减轻痛苦的一步步行为上移开,即使这些行为没有奇迹似地治愈疾病。患者与医生双方都要接受,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在一个疾痛的进行经验中减轻残障。在可能的程度内,目标应该是在慢性疾痛过程中降低加剧的频率和严重性。……为了说服他们相信这个治疗目的对医疗的重要性,医生必须放弃治愈的神话。他必须尝试接受,在疾痛经验中,甚至温和的改善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然而原则上应该同意,患者有慢性疾痛并不表示残障已是确定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医生必须设法防止长期性之社会和心理不良影响。”作者在书中建议,要增加对这种慢性病人的了解,就应该像人类学者想撰写一个异族文化的民族志(ethnography)时,他就需要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然后有系统地描述他们社会的环境、经验和互动改变的情形。对长期生病的患者(常常也包括家属)慢慢灌输希望,是非常重要的临床领域,而对家属和患者来说,没有一件事是比医师对他们的需求敏感更为重要。在最后第十六章,作者对医学教育与医疗体系提出呼吁,“这本书中的报告揭示,疾痛经验与意义是临床工作的重心。医学的目的即是控制疾病过程和照顾此疾痛经验。这个在长期慢性病病人与其医疗系统之关系中最为清楚:对他们来说,疾病的控制,按定义,是有限的,照顾由异常制造出来的生活问题才是主要问题。”作者也批评医学教育“医生被鼓励去相信,‘疾病’比‘疾痛’更为重要,而他们所需要的只是生物医学知识,而不是疾痛之社会心理与文化方面的知识。”“要改变这种可悲的状况,必须使患者和家属的疾痛经验故事在教育过程中更受重视。唯有如此,医生才能获得适当的态度、知识和技巧,使他们能写出长期异常不幸的小型民族志,或给予临终的患者支持,或与来自另一族群的患者磋商。这个改变如何实现呢?”、“在我想来,唯一有效的改革方法是由下至上重新建立医学训练计画。……必须排出课程,花时间教导学生如何诠释疾痛故事和评估疾痛经验。….甚至医学院入学标准也需要优先选择对心理社会学、文化和道德方面确实有兴趣和背景的学生。”在卫生医疗系统里他也特别提到,不只是医生需要这方面的训练,“所有的辅助人员也都应该在尊敬医生之苦和富有人情地照料疾痛经验的架构中,接受训练。”他认为医学研究“需要看到医疗拥有三大知识来源:生物科学;临床科学;以及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至今,头两项研究的范围已经接受具体的资源并已变成强壮的企业。第三个研究范围,现在却发展不良。除非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伦理和文学的研究(医学人文科学)变成医学研究真正的一支,我们会缺乏将疾痛经验和意义更有系统地概念化所需的知识。只要我们缺乏这种知识,新的行医规范和有效治疗政策的发展就会延后,而研究企业仍会极不平衡地针对着疾病问题。”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因为生长在美国的甥女 Caroline听说我有感于一些慢性病病人受到社会的误解与排斥,所以将在慈济医学院开一门“疾病误解与社会偏见”的通识课程,来改善学生对一些在台湾受到歧视的慢性病的认知,她就寄了这本书的英文版送我。由于工作繁忙,断断续续地看完此书,但总觉得这本书应该再另找个时间一气呵成地看一遍。总之,《疾痛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是阐述医者所诊断的“疾病”与病人所感受到的“疾痛”的不同。他强调我们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家属常偏重患者的“身”而忽略他们的“人”,偏重患者的“疾病”而忽略他们的“疾痛”,偏重“症状”而忽略他们的“经验”,影响所及,使病人,尤其是慢性病病人,与医护人员产生疏离,也与家人无法互相了解。在目前医疗绩效凌驾于医疗品质的风气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已渐渐沦为口号。为了力挽狂澜,我谨在此推荐这本《疾痛的故事》应该是医病双方人人必读的好书。赖其万:曾任:台大医院神经精神科主治医师、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慈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台湾癫痫医学会理事长.现任: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医学教育讲座教授、神经学主治医师、台湾“教育部” 医教会执行秘书、慈济大学医学院兼任教授
  •     疾痛故事:受伤的不仅是身体时间: 2010-10-10 来源: 信息时报《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美)阿瑟·克莱曼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4月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疾病的疼痛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然而,在很多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惯于将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仅与身体相关。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却认为,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他所讲述的疾痛故事,不但对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极大的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澳大利亚人哈里·科威尔被红牌罚下世界杯赛场的那一刻,相信会悲从中来的绝不止是他的本国同胞。科威尔的疾病不是秘密,早在2002年,正处于英超生涯的巅峰期的他就被医生预言只剩十年可活,但他以对足球的执著挚爱,以历次从病榻上返回赛场、以及孤身独往土耳其加盟新球队的事实,回答了无情的医学诊断。科威尔在赛后与记者轻松交谈,从他洒脱的笑意中,人们看到一个完全超越于疾痛之上的职业球员的精神力量。我们不知道科威尔在接到诊断时是如何的想法——无论怎样,保持绝对的平静,即使有再充分的心理准备,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我经常觉得医生与刑庭法官很相似——诊断书与判词的相似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宣判”本身都是一个居高临下的纯技术性的行为。对法官而言,只有与犯罪行为及惩处有关的事实才表述在判词里,对嫌疑人的心理动因、真实感受之类,至多做一些大多自以为是的逆推判断;同样,对医生而言,也只有与疾病和治疗相关的内容才值得追究并呈现,患者心灵所体会到的“苦难”就很少涉及,这些苦楚的心理和社会成因也甚少得到倾听和了解。医学似乎仅仅是一门专业科学,是医生开出药方,病人照方抓药,其他事项,则都应排除在需关心的范围之外。  美国学者、医学伦理学专家阿瑟·克莱曼的研究,在我看来同与疾痛作斗争一样需要不一般的勇气。他做了无数的临床病例观察,访问了大量罹患病痛折磨的人,他要探索的是疾痛与社会的关联,但是,正如他自己所承认,面对因疾痛而被自我挫败感、自卑感和无望的焦虑感填赛的人,健康的人一定会倍感隔阂,因为后者无法理解疾痛,更无权“要求”对方坚强。克莱曼的尝试就是尽可能多地去寻找交谈的机会,他认为,医疗工作者、伦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必然可以为疾痛而做些什么,其首要的一点,就是不仅关注客观的、医学意义上的疾病(disease),而且要对疾痛(illness)——罗伯特·伯顿在其名著《忧郁的解剖》中指称的“受伤的灵魂”——这种主观的东西有深入的研究。  在《疾痛的故事》一书中,克莱曼提到一位能够自强的患者帕迪· 埃斯波斯托,对帕迪而言,疾痛给了他以第二次生活的机会,把他从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人变成了利他主义者(一位优秀的临终关怀咨询顾问),也从而把他的人生“转向胜利”。这种胜利,我想与此前的挫败一样同样是健康人所难以理解的,所以克莱曼虽赞许帕迪,视为疾痛给生活注入意义的正面例子,但又谨慎地说,他不能随便地去向不具备品质和自律力的患者推广帕迪的榜样,事实上,大部分患者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与帕迪的社会奉献相比,科威尔专注于自己最钟爱的事业,他的例子或许更具有示范的效果。  克莱曼在回顾历史时说:“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肆虐使得欧洲大陆人口骤减,苦难问题成了社会的主要危机,既包括如何看待它的价值意义问题,也包括如何解决它的实际问题。那时的欧洲社会,一方面重新确立受到瘟疫威胁的宗教和道德的核心意义;另一方面也尽可能地运用当时的社会和技术手段加以控制。”然而,今天的我们过于器重科技,不知不觉把昔人倚重的心灵的智慧遗落在了病榻的边缝里,社会对人为灾难的反应“几乎完全集中在理性的技术控制上,鲜有对其更深层意义的探索”。受伤的不仅仅是躯体;假若医生只能如司法裁判一样就事论事地对症下药,假若医生对患者只有家长式的训诫与管理姿态,假如麻醉手术与尸体解剖无异……假如“人文关怀”这一环果然丢失了,那么痛苦的灵魂将可能失去其最后的救星。
  •     无法治愈、漫长的慢性病、疼痛感觉,对病人、医生、病人家属造成的身体、心理上的影响,纠结成模糊的一大团,剪不断理还乱。这本书和之前了解到的一些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观点正相反。比如看《神经外科的黑色喜剧》时,作者作为一个新手医生,对病人抱有同情,因此被前辈笑话批评,因为无法客观冷漠的对待病人,会影响医生的判断。作者心中有恐惧,担心将来自己也会变成一个麻木冰冷的医生。而美剧《豪斯医生》里,豪斯俨然已经是一个极端冰冷的医生,他从不考虑病人的感受,诊断疑难杂症是他的谜题,不与病人交流,因为everybody lies。如果需要了解病史,就溜进病人家里去翻。而这里,作者反复强调医生与病人交流的重要性,医生不仅需要仔细询问病人对病情的描述,还需要了解病人家属对此的感受,甚至需要做民族志调查。医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站在病人的立场上思考。最好的医生是那些自己曾经经历过疾痛的人。很想看看如果本书作者和豪斯医生来个对决,结果会是怎样。但那恐怕很难发生,至少不会是两人比赛谁先诊断出病人到底得了什么病。因为本书作者的专业是慢性疾病、疼痛、心理咨询等等。这才了解到原来医院里有专门的部门,叫做疼痛中心。它的目的不是治愈,而只是减缓症状,有时甚至仅仅是帮助病人面对现实。因为现实就是,有太多的病是没法治愈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接受现实,自己的人生不是十全十美,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才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切都围着这恼人的疼痛打转。而这也是我读完整本书,所能够得到的唯一解决病痛的方法。更多的时候,我看到作者在描述一大堆沮丧的病例,他们痛苦不堪,把家人也搅合的不得安宁,同时无法得到理解。而如果他们得到了理解会怎样?他们的病不会因此好转,他们还是会和预期的一样死去,只是会死的平静,“有尊严”。而这里,我还是比较同意豪斯的看法,没有有尊严的死去,只有有尊严的活着。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呼唤人性的医疗体系
  •     翻译很有力量。
  •     疾痛除了生理的因素外,还有更多的内涵,来自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所造成的痛苦,现代医学过度注重生理的诊疗而忽略了对人自身的关怀,往往是造成疾痛的重要原因,是需要反思的。
  •     刚好一个月看完
  •     ……感动。跟人类学的关系在哪……只是一个号召和绪论性的开头吗?
  •     关于疾痛,我们体验不少,但反思不多,研究更缺。凯博文的书提供了一种研究苦痛的方式。
  •     倾听疾痛,又想起崔健的《红先生》“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哈哈,作者期待医生拥有社会工作者的属性,也让重新思考了些事情,或许我应该去倾听他们的感受。
  •     torturing
  •     是一种启示,强调了非人文学科对人类心理和社会文化的重视。
  •     sickness大于illness大于disease。真诚推荐给所有友邻
  •     每一个医生应该看的书
  •     大略看完,mark下,打算写书评,可能调高分数。
  •     对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定义,个案丰富。需多读几遍。
  •     阿瑟•克莱曼的《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一书,是一部医学人类学著作。作者通过引证许多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不同角色的人的故事,旨在倡导这样一种理解,即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有极大的缺陷,而更应注重患者的疾病与其社会、心理之间的紧密关联,阐释疾痛的经验意义。整部著作有左翼倾向。
  •     病中阅读,感触颇多。
  •     【医学人类学】我是真的不明白从什么意义或者角度来说这样的研究能被称为是“人类学”的?但是如果这不算是医学人类学的研究,我也不明白它应该属于什么别的领域。。不过我觉得可能至少凯博文的出发点是好的吧,确实有关怀的,医生们如果都能有这样的反思就好了。很动人又让人有点绝望。
  •     很好的人类学文章。
  •     果然作者自己也是一位慢性病人,所以才会同时对医生和患者都能很好地共情。感觉对于家中有慢性病人的读者来说还是挺受用的。
  •     看腻了……
  •     比起古德的书,这本有爱多了。提供了另一种解释疾痛的模式。
  •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致敏原,每个人都有可能从中遭受到或多或少的超敏反应。你该如何看待它,对待它?我们常说生物社会心理模式,但直到现在我们大多数还是心身分离地去看待疾病。或许需要改变一种医疗模式?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进步以及医疗知识的普及吧…
  •     2012.11.9-12.30.断断续续拖了很久才看完的一本书。十多年前的书现在才引进,不过还是非常有建树的观点,至少对我这个外行而言,对慢性病患者在当时所面对的困境、以及当时的治疗方法上的缺陷有了一些了解。对作者的其他著作也很感兴趣,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他是否有了新的延伸。
  •     嗯,医学人类学就是认知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在资本社会的背景下。
  •     个人感觉比《道德的重量》好……
  •     越往后译得越糟的感觉。。
  •     我的感慨大多来自于自身经验。涉及到很多我感兴趣的话题,但多一笔带过了。感觉理论化不够,主要还是在讲故事和解释故事…最后的理想很伟大,但我觉得一点也不现实,他没有具体描述医生面对的除疾病之外的其他外界压力(可作为一个资深的医生我不太信他是真的无视掉了)。
  •     说出好多我想说的话,但是我知道这些话想要说清楚了是有多难。
  •     读的第一本医学人类学的书,作者哈佛大学教授克莱曼,是医学人类学领军人物。这本书打开了我的想法,觉得医学人类学很适合我。从临终关怀、慢性疾病长期折磨、和无国界医生的交流中能发现,比科学更有效的关怀方式也许只是人性的交流以及放松。这也是我为何打算如果读博,就转这个专业的原因:更深刻地发现人性,从而写出不那么肤浅的东西。
  •     偏哲学,少有点枯燥,不过不错不错
  •     感覺作者太理想化了..經濟的因素沒有考慮吧?醫生身上能承受的也有限..醫療問題複雜到不知道該從哪裡切入思考了..
  •     : R4/4246
  •     非常好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这是一本我一直想买的书。
  •     2章理论+一堆例子+2章升华,很中意这个架构,但是中间那些分类例子还是读得有点心塞,毕竟是偏教科书而不是闲书了。总体非常喜欢,语言很顺畅,理论很工整,结尾升华确实让我有新的思考,凯博文果然名不虚传~
  •     作者的解决之道落到操作层面上,大约只有宗教组织或者互助团体能够进行大规模实践吧。。。
  •     虽然书中的案例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如今的社会状况改变了很多,但作者的观点和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不仅有丰富学术知识,而且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在如今愈加冲突迭起的医疗状况中更显弥足珍贵,值得每个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读。
  •     书不错,包得也好,就是寄了4天,有点等不及了。
  •     算是很老的书了,88年出的,10年译成中文。区分了疾病、疾痛,用若干案例反映不同患者的疾痛经验和意义,着重分析患者的生活世界中的意义模式生发结构、疾痛的社会-心理源头和影响。最后提倡了一种人性化的,注重专业-大众协商合作的、整合性的治疗方法论。
  •     20160310-0415毕业论文的重要参考书目。感觉医学生和医生更应该读此书。【中大图书馆】
  •     #纸质书# 当时凯博文的讲座没去成,自己回头买了本看。
  •     人们会因为压力、心理上的痛苦而产生生理的疾病,也会因长期病痛产生心理问题。医生不光需要关注生理上的疾病,也要关注到病人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生活问题。
  •     illness,sickness,disease
  •     了解疼痛,了解我自己
  •     不是自己夸耀专业,用人类学视角去揭示疾痛的故事,总是让人有几分感动。纯粹的生物医学给人冰冷死板的感觉,而探寻疾病和习惯背后的社会问题,会多了对人性的思考。本来嘛,人是社会的组成细胞,但是社会结构也对人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建议所有的医生都要理解每个患者的背后故事,听患者诉说自己的疾痛而不是仅仅通过生物性来断定一个人的病症。
  •     illness vs disease
  •     也许,痛并不是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感知活着,体会活好的意义。
  •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应是偏重应用而非建构理论,相应的,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和自己经验契合的点,而用它提供的视角来看待这些经验,会得到一些启示;作者所推崇的与病人共同体验疾痛的人本主义精神,以及强调对疾痛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的挖掘,令阅读本身也有一种治疗的感觉。
  •     “我们可以把慢性疾痛及其治疗想象成一座象征性的桥梁,它连接着身体、自我与社会。”“它们还告诉我们,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关系影响我们如何诠释特殊生活境况中的怨诉。”
  •     不管有没有疾痛的朋友都该看一下 很好的科普
  •     心情很复杂……医学院的学生们学习着像查字典一样科学地治疗病症,却往往忽略疾痛的道德意义,医学关注如何能活下去,而疾痛却关注为什么要活下去。另外想起自己在医院经历的某些极不愉快的事,我无法像作者那样乐观,一切都很艰难。
  •     重新发现和重视医学的社会人文维度,希望能开心健康的,尽可能舒缓疾痛。
  •     真的好通俗好通俗,感觉离问题核心就差了一点点。但是叙述真的十分友好,充满善意和关怀,使我感觉即便没能指出关键点,也在正确的方向上做了正确的描述,觉得这也是业界良心了。我受到很关键的启发,找到了自己的拼图中很重要的一块。——还是先把这本标记了好了。
  •     很老旧的书了,写法也太通俗了点,但仍然有打动人心的地方。
  •     医学人类学第一本书。
  •     通俗易懂。他的文字都有点小护士手中的药水味。
  •     medical anthropology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