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疾病

出版日期:2012-1-1
作者:梁其姿
页数:340页

作者简介

关于本书
本书凝结了著者近二十年来近世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心得,侧重考察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医疗制度与资源的发展、疾病观念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著者跳出传统的医史研究,试图发掘医疗史与近世中国社会与文化历史息息相关的历史。由于医学知识的传播,不同社会阶层所获得的医疗资源也相当丰富,其中女性作为医疗者的角色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明清以来国人对各类疾病与疗法的观念也随着上述的变化而改变。近世中国医疗史所呈现的社会理性,与近代西方所呈现者并不相同,中西医的相遇与融合,激荡出色彩纷呈的社会文化意涵。这一融合的过程,至今依然在持续。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283957/note/194005236/

书籍目录

目录
为中国医疗史研究请命(代序)
第一编 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
第一章 宋代至明代的医学
第二章 明清中国的医学入门与普及化
第三章 明清预防天花措施之演变
第四章 十九世纪广州的牛痘接种业
第五章 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第二编 医疗制度与资源的发展
第六章 宋元明的地方医疗资源初探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医药组织: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官立和私立医药机构
第八章 明代社会中的医药
第九章 前近代中国的女性医疗从业者
第三编 疾病的观念
第十章 疾病与方土之关系:元至清间医界的看法
第十一章 中国麻风病概念演变的历史
第十二章 麻风隔离与近代中国
第十三章 从癞病史看中国史的特色

内容概要

关于作者
梁其姿,香港大学历史系学士,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学博士。1982至2008年任职台北中研院,曾先后任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2008—2010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2011年起任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兼讲座教授。2010年被选为中研院人文组院士。早年研究明清慈善组织,著有《施善与教化》(1997)一书。近年专注于医疗史, 著有《中国麻风病史》(英文, 2009)一书, 并主编《女性与医疗》(英文, 2006)、《东亚华人社会近代健康与卫生史》(英文,2010)等书。


 面对疾病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他在读
  •     白富美式的学术方法
  •     赞美卓越,赞美梁老师。。。。只是,好不好不要让我逐个评论哇。。。好不好有个选项,可以让我一次评论完单次下单的所有物品啊。。都词穷了。。。
  •     :R-092
  •     阅读时总是浮现的问题意识:有没有一种中国的近代性?甚至比作者还要强烈。。。|思路清晰,材料有些单薄的赶脚=.=
  •     中国传统中,医疗的“专业化”是如何的?梁先生在此书指出,即便象医疗领域也没有类似西欧的“医学行会”,而是只有零星的地方性医学组织,因此,专业人士的选拔实质上只是为了更好的为皇家服务;而本土的专业化,从明清医学来看,与通俗化息息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与职业医生都没有扮演过垄断医疗知识和培养后继者的角色。
  •     @Schutzmann
  •     虽然很多是她本来的论文,但我每次做这个topic都会被医疗社会史给吸引。真的太有趣了好吗
  •     学术书
  •     面對疾病
  •     梁其姿的医学史
  •     假期读完的第三本书。
  •     厉害!
  •     路上读着玩,前言还不错。某些部分,比如说用国家社会的二分分析宋以降的中国社会对于公共医疗的看法,还是有框架移植的感觉。
  •     新书刚到手。书中各篇文章我都有copy,不过还是要支持下。细读第一编和第三编的文章,主要是学习梁先生如何写作医疗史论文。 有时间写一篇书评。
  •     疾病即为历史。【代序把所有想说的都表达尽了
  •     主要讲宋元明清的医学知识、医疗制度与资源、疾病观念这三块,有从医学史角度涉及现代化的问题(麻风病的部分),个人比较赞赏
  •     梁的论文合集,一班学术后生翻译的,通畅流利,史料多有重叠
  •     厚重
  •     ①宋明背景:印刷科举儒医&外科巫针边缘,金元正宗:环境差异具体分析&南北阶层误读简化,学术传承:家传师徒自学交流,民间异象:礼俗儒道分离,重理轻技书籍次于妇女②官方式微,经典何以入门,简化歌诀,针对人群P44③④天花预防演变,人痘牛痘医师,广州依靠社会⑤医疗视角:中西双向交流,现代性实为杂糅体⑥宋元中央政策拓展,地方训练或中央派遣,套利与失败,典籍之播散,儒医的普及;明代忽略地方,日常转向救灾;基层组织补偿,由官办到社会,团体职业认同;宋元制度未必惠民,明代消极社会替代;⑦宋元制度草泽传统,神鬼酿致思维,明清慈善互助理想,道德疾病因果;文字普及》医者泛滥》地位降乏标准;中西差异:未见正统干预放松知识普及道德话语⑨女性:家庭,产婆-隔离污秽》三姑六婆,女医-道教术方》有竞争力,控制:官僚与家庭
  •     读到最后发现梁氏的学术关怀实际上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但并非单纯地在这个问题外套上疾病与医疗的外衣。梁氏于麻风病颇为熟稔,而给予医疗史的通观认识尚有不足,姑且算作白璧微瑕吧。窃以为,医疗史不是简单的医疗的历史而是历史中的医疗,做到这一点中国学界尚需时日。
  •     偏社会史。
  •     研究医学史的,我也读过一点,多半与史学无异,正如书中所说“中国医学史处于中国医学史的边缘”。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史学者,她说自己是从史学领域,进入到疾病史中,发现在史学研究者笔下的医疗史中,应能看到了人的角色:医生、病人、家属、医书作者与出版者……更有甚者,从西方成功医史的成功说明,“其实,医学是身体、疾病的问题,是个人、社群、政府面对的切身与管理问题。均能反映社会或国家治理的主流理念。这一点,是前所未提的。我想,这应该是我读此书的最大感受。
  •     写调查报告的时候带给我太多灵感了。
  •     医学的问题是:我们将以何种方式对待我们的身体?我们将以何种方式对待社会中的同类却是异己的危险?科学、数据化与人文关怀究竟能不能统一?所谓的中西交融,又变成了怎样的畸形?
  •     确切说看不太懂,这种研究只能运用于近古史
  •     论文集,略翻了几篇,作者的史料功底与理论知识都是相当深厚扎实的,运用也恰当自然。另,本书被图书馆归类为“防灾防疫”的工具书,也算“经世致用”吧。
  •     配货神速!!!!
  •     论文汇编
  •     用不上 专业医学史;左边是上次的评语,现在觉得太TM有用了
  •     面对病痛的古人
  •     1.大部分论文,除了写现代性的那篇以外都还行,但是你要写一本书就拿一堆发表的论文放进去也太没诚意了吧,有重叠的各种部分,我天 2.天花啊麻风啊,南北差异啊,药方啊药局啊也还有点意思。作者对史料下了苦功,但写出来的并不算太好。3.台湾还是和我们有某种相似感,还有意大利语原文,也是醉了,是国际化啊。
  •     很难想象这些关于中国医学史的文章最初是用英文写作刊载的,并且作者是母语为汉语的华人。译文完全看不出生硬的地方,厉害。
  •     很有啓發,特別是有關現代性的論述。
  •     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
  •     去年底看的這本書。是梁其姿先生廿多年來關於中國社會醫療史研究的論文集子經過翻譯(原論文均英文發表)后編輯而成。全書分三部份,第一部份是醫學知識的建構與傳播,主要介紹宋以來中醫知識構建和傳承機制的社會史分析以及清末中西醫學的衝突與交流;第二部份介紹宋以後醫療制度與資源的發展,通過對民間和政府對於醫療資源的分配以及醫生培養方式的討論;第三部份通過麻風病在中國的發展指出疾病觀念的變化與社會的關係。先生跳出傳統的歷史研究,運用社會史或者新文化史的角度重新看待醫療史,使人耳目一新。中國文化始終強調整體觀,在歷史問題上卻被某些中心觀所囊括,先生之努力正是要呈現歷史的全面。還一個本來面目。如梁先生所謂:醫學史並不是中國史研究的邊緣,不是所謂的“專門史”,而是對中國史主流敘事有巨大衝擊作用的社會文化史研究。
  •     序和前三章看得真是热血沸腾,但一旦习惯了提问的设定一切就又顺理成章了起来
  •     在图书馆借到了刚入库的新书,好开心!// 重点看了第一章、第五章、第九章和最后两章。这书其实是由论文合集改编来的啊。序言中提到医疗史在中国还是个较少有人研究的领域,通过有关疾病的观念来研究社会,感觉挺神奇的。不过我对历史学也没基础,所以也就是看一看而已吧。。。
  •     读了两篇。
  •     序写得好!论文组织架构也好,自宋至明清的专题,可读性高。贯穿新文化史的基本精神。
  •     粗浅,不知道了他的聚焦在哪里。
  •     看不懂,不予置评
  •     如何评价这本书让人非常纠结。从史料角度来讲,这本书堪称一流;然而正是对史料的还原让作者辨析的部分相对少,对于医学史并不了解的人来讲,非常难以辨别。并且古代对病的命名方面,看书的时候一直没办法完全搞明白,导致接受信息上少了很多。
  •     具体的研究可能有点琐碎,不过几篇讲方法论的综述真是五星以上的好文章,很给人启发。
  •     医疗史与社会史的结合,值得一读,可窥得医学与社会的变迁一斑
  •     可能预期太高了?没有之前想的那么好……感觉不是很成熟……
  •     医疗史方面的人看会有不少启发,自我感觉还是有些粗浅——要求大牛对论文进行(大规模)修订,除非TA自己有学术上的自觉,否则纯属痴心妄想
  •     最初的疾病命名多是症状描述,随着人们对症状的认识深入,以及新的关联的建立,病名也会随着变化,或者说,是同样的病名指向了不一样的症状(甚至病因)。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社会文化之事,而非生物之事。藉此,作为应对疾病的医疗,也不是纯粹的医学之事。时至今日,医疗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经验的映现,科技的进步拓展了人们对疾病的视野,丰富了应对疾病的资源,也拔高人们对医疗的期待,不过有时候,是不合理的期待。
  •     梁其姿女史的医疗史论文集
  •     大老板的书当然要给五星。。。不过人大社的编辑貌似完全不懂双名法的格式,一本书里都不一致
  •     买了kindle版,沉睡了一个寒假今天才正式读完。实际上算是梁其姿和其他学者的论文集吧,翻译很流畅,用语也不晦涩,材料运用有理有据,总之是很有意义的一本好书,但是如果能有更系统性的串联就更好了。感慨一句新文化史研究果然还是港台走在前面啊
  •     不少论述略显单薄,不够深入。不过,在目前尚非繁荣的中国医疗文化史领域,这部论著还是深具拓荒之功。
  •     好书!尤其序言、5、13几章更是值得!
  •     其实是作者的论文集,算不上是一本书,系统性和前后逻辑性根本不存在。作者的主要目的大概在于批判西方的现代化未必是所有文化的现代化,但现代化不就是用西方角度来定义的吗?那你的这种不同意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后,真想说,这样的论文集真的不应该出成一本书来骗人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