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09722954
作者:周计武
页数:341页

作者简介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主要内容简介:伟大的艺术故事就要结束了!这是艺术自我意识到来的时刻,它横亘在“已成往事的黄金时代”和“即将到来的未然结局”之间,既有提前到来的清醒,也有不确定的迷惘。换言之,这是一个充满危机和反思意识的“当下”时刻,只是这个“当下”一再被延迟,伴随整个现代性的历程。这宣告了现代艺术充满悖论的命运:它既引发了双重否定的激情,也展示了自身被扭曲的痕迹。《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在现代西方的历史语境中,阐释了艺术终结论和“艺术终结”难题,批判性地反思了西方现代性的文化逻辑和文艺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们学术界在语境上的错位和理论上的误读。也许,死亡的魔力已经在文艺的空间发挥作用;也许,艺术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被人理解过。

书籍目录

导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艺术终结:一个现代性问题
三 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话语
第一部分 艺术终结论
——一种叙事化的建构
第一章 启蒙叙事:黑格尔
一 问题的语境
二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三 启蒙叙事的逻辑
第二章 审美叙事:阿多诺
一 问题的语境
二 阿多诺的艺术终结论
三 审美叙事的逻辑
第三章 反思叙事:丹托
一 问题的语境
二 丹托的艺术终结论
三 反思叙事的逻辑
第二部分 艺术的终结
——一种现代性危机
第四章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危机
一 祛魅:艺术的非神圣化与世俗的救赎
二 自主性:纯粹的幻象与批判的和解
三 新:新之崇拜与否定的焦虑
小结
第五章 现代艺术神话的生产与消解
一 艺术家的传奇:使命体制与天才观念
二 形式的救赎:纯粹与绝对
三 趣味的区隔:艺术消费与文化资本
第六章 艺术终结的后现代之维
一 艺术终结:一个历史性事件
二 虚无主义:诗性的隐匿与回归
三 诗性之思:存在的遗忘与回忆
小结
第三部分 艺术终结论在中国
参考文献
人物译名对照表
词汇译名对照表
后记

编辑推荐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为审美现代性研究文丛之一。

内容概要

  周计武
1977年生于徐州。先后就读于徐州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和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集中在西方美学、文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方面。先后在《文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译著《艺术与社会理论一一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
(2010),与他人合著《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 (2008)和《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
(2005)。

章节摘录

版权页:在独立自足的英雄时代,人们生活在“诗”的氛围之中,直接显现在诗人面前的,就是艺术理想所要求的。而现代人在偏重理智的文化情境中,同时生活在两种互相矛盾的世界里,成为“两栖动物”,陷入内心的分裂之中,精神得不到和解。二是,那种美的、和谐的艺术形式不再可能。艺术作品是受到灵魂生气灌注的形式,是精神以感性方式的自我显现。在现代社会,精神日益分化为内外两个方面,精神不再以感性的显现为主导,而是以反思的形式出现。在这种情境中,一种灾难、空无的痛感,作为精神的重要因素,必然会显现在现代艺术的形式之中。于是,丑陋、崇高,甚至怪诞的艺术风格代替了原有的艺术形式。三是,对“艺术世界”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对象化的思维模式,使艺术的创造、欣赏和接受的模式发生了激进的变化。首先,艺术作品的王国日益成为对象化的审美体验的领域。现在的艺术作品在我们的心里激起的体验,不再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而是直接感官的享受或是“无功利的”审美判断。它要求我们就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思考。艺术作品的神圣光环消失了。其次,艺术世界受到商品化逻辑的渗透。“艺术家按照雇主的订货条件而工作”,艺术创作成为“一种自由的工具”。正是这些不利因素,使黑格尔感到,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已经是过去的现象了,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但在黑格尔的启蒙叙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乌托邦的希望——艺术精神在更高的精神环节中得到保存,存在一个“艺术的和解”阶段。

图书封面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以米勒的文学终结论开头,并在结尾部分又回到这一话题。第一部分是三个想扮“侦探”的“罪犯”, 分别以“启蒙叙事” (黑格尔)、“审美叙事” (阿多诺)和“反思叙事” (丹托)三种“侦查手段”阐释艺术的发展和状态,却都以自己的逻辑宣判了艺术的死刑。值得赞赏的是,作者在分析三“犯”的“陈述”时,结合了不同时期具体的社会、文化、艺术语境,深入揭示了艺术终结论话语的叙事逻辑,从而得出“艺术终结论是一种‘危机-回应’式的反思性建构” 这一穿透性的结论。本书第二部分在历史哲学的视野中,根据艺术的现实困境,来考察“艺术的终结”的原因 —— 也是艺术之死的终极“实在”:“艺术的终结”不仅是现代艺术的危机,更是一种现代性的危机。“案子”算是破了,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惹人猜度:艺术终结之后会如何呢?越过影像文化、粉丝文化、网络文化、“布波族”等等当代的缤纷霓虹,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超越美学”的新方向:多元、异质、包容,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但理论代替不了具体的艺术批评,譬如作者在马奈仿提香的《奥林匹亚》中看到的是“神性、光晕和庄严的深度感”的消失,在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里看到的是“能指与所指、形式与内容”的“对立和不协调”,以及以马塞尔•杜尚和安迪•沃霍尔为艺术“去神圣化”和“世俗化”的典型表征,都带有鲜明且浓厚的价值评判色彩,这在本书的理论框架里当然是自然和正当的,甚至我们应当为作者表明立场的勇气而鼓掌,但就像作者点破“艺术终结论”话语的叙事性、建构性一样,任何理论都可能是一种叙事,因而带有某种暂时性、偶然性,在其他的艺术批评家眼里,同样的作品和艺术家完全有可能呈现出另外一副样貌。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除了贵,都挺好的。
  •     书绝对正版,很不错纸质很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