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物的嬗变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寻常物的嬗变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214061621
作者:丹托
页数:273页

作者简介

《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内容简介:两件看似一模一样的东西,为何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不是?在《汉译精品•思想人文•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中,一位从事艺术的愤青JSeething先生愤然质问,凭什么杜尚拿来的小便池是艺术品,他拿来的小便池就不是?通过J先生,丹托追问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杜尚的小便池之后,艺术与实物究竟有何区别,艺术是否仍然有其边界。

书籍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艺术作品与纯然之物
第二章 内容与原因
第三章 哲学与艺术
第四章 美学与艺术作品
第五章 解释与识别
第六章 艺术作品与单纯的再现
第七章 隐喻、表现与风格
术语对照表
人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是汉译精品•思想人文之一。

内容概要

阿瑟.C.丹托(ArthurC.Danto),美国著名哲学家、艺术批评家。曾任美国哲学学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从1984年开始一直担任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家》杂志的艺术批评撰稿人。著有《艺术的终结》、《艺术终结之后》、《美的滥用》、《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阿瑟·丹托有关艺术哲学的著作,在20世纪后半叶产生着持续不断的影响。  ——雷尔·卡罗尔,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迄今为止最有意思的艺术哲学论著。通过定义“艺术作品”……丹托显示了广博的哲学与艺术史学识。其结果便是必将居于未来该领域话题中心的这部著作。  ——马西娅.M伊顿,《美学与艺术评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这既让J困惑,也让我困惑。这不能用J是个艺术家来搪塞了事,因为,不是只要艺术家碰过的东西就都能变成艺术品的。乔尔乔内(假设是亲手)上了底色的画布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J上了色的篱笆,不过是涂过颜色的篱笆而已。现在J意识到,只剩下一种选择,那就是直接“宣称”那个有争议的红方块为艺术品。为什么不呢?杜尚宣称一把雪铲是艺术品,它就是了;宣称一个瓶架是艺术品,它就是了。我允许J也有同样的权利,于是他宣称那个红方块就是艺术品,他成功地越过边界,就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将它夺了回来。现在,我所展出的就全都是艺术品了,只不过在名分上,还有些不清不楚。尽管J的突袭取得了成功,但[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界限是什么,却还停留在哲学的晦暗中。刚才构想的那个例子,是由一系列外形相似的副本构成的,这些副本或许带有极强的本体论色彩。很明显,也可以在哲学的语境中(即便不是在所有的哲学语境中)来构想这样的例子。接下来,我会对这类例子由以产生的原理进行关注,但也会对实际存在的例子给以同等的关注。不过,在这里,不妨再多引证一个类似的结构,期望它能为我们解除这样的疑虑,那就是以为我们仅仅是在与特属于艺术哲学的结构打交道。我要引证的这个例子来自关于行为的哲学。我引用它,并不是想表明,关于艺术的哲学从属于关于行为的哲学,我只想说,这两者具有平行的结构,实际上,在哲学分析的各个领域,都能找到这种类似的结构。我以前曾就行为理论和知识理论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平行进行过详尽说明,却也并没有因此受到诱惑,要把认知和行为等同起来。

图书封面


 寻常物的嬗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阿瑟•丹托(Arthur Coleman Danto)生于1924年,是美国、乃至当今世界最为著名的美学家。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雷尔•卡罗(Noël Carroll)曾中肯地评价说,“阿瑟•丹托有关艺术哲学的著作,在20世纪后半叶产生着持续不断的影响”(1995年)。时至今日,丹托仍然是国际艺评界和美学界最引人瞩目的人物。针对丹托的美学思想,迄今已举办过三次较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2006至2007年间关于《寻常物的嬗变》一书的网络研讨。丹托的《寻常物的嬗变》一书写于1970年代中后期,发表于1981年,是对其早期论文《艺术世界》的进一步扩充和展开。1964年4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举办了首次雕塑展,受此启发,丹托在这一年岁末的哲学年会上提交了《艺术世界》一文。据其弟子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回忆,沃霍尔的纽约个展对于丹托而言具有某种决定性的意义。在1950年代,丹托已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从事表现主义木刻的创作。与此同时,他也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哲学。是选择做职业艺术家还是哲学教授?看过沃霍尔的布里洛包装盒后,丹托决定放弃艺术,全身心投入哲学。从1964年到1981年,丹托在哲学界获得了巨大成功,不过,他的《艺术世界》一文起初并不为人注意,他的工作重心也不在艺术哲学方面。《艺术世界》在1970年代引起较广泛的关注,托赖于另一位美国哲学家乔治•迪基(George Dickie)。迪基小丹托两岁,受丹托论文的启发,他就如何定义艺术提出了“艺术惯例论”(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这种理论认为,某物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品,是因为艺术界人士授予它以鉴赏的资格。不幸的是,丹托认为,这一理论严重误解和歪曲了他本人的思想。与此同时,丹托对当时流行的维特根斯坦主义也感到不满,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的论点是,我们既不能定义艺术,也不需要定义艺术,而丹托却持相反的观点。诸多原因促使他重新返回艺术哲学,对艺术的定义或者说艺术的本质进行进一步的思考。1984年,丹托应《国家》之邀,继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和劳伦斯•阿洛韦(Lawrence Alloway)之后,成为该刊的特约艺术评论员。丹托以批评家的身份积累起来的声名,极大地促进了其哲学思想的推广,使他成为继格林伯格和斯坦伯格(Leo Steinberg)之后在美国影响最大的艺术理论家。沃霍尔的布里洛包装盒对于丹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提出了这样一个哲学问题:两件从外观上无法分辨的东西,为何其中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不是?从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出发,丹托展开了他别具一格的美学思考。前卫艺术家们用“现成品”来取消艺术品与寻常物品的界限,迪基的“艺术惯例论”从外部来定义艺术,维特根斯坦主义者如莫里斯•魏茨(Morris Weitz)和肯尼克(William Kennick)等人则主张艺术不可定义,但这些都不是丹托所期待的答案。在《艺术世界》中,丹托用“风格矩阵”演绎了艺术史的演变,每增加一种新的艺术定义或者说艺术理论(例如,艺术是再现的,艺术是表现的),就会增加(2{n+1}-2{n})种可能的艺术风格。什么是艺术?艺术是由艺术理论的排列组合所构成的可能世界,在由此构成的风格矩阵中,现实的艺术风格或艺术作品不过是矩阵中的一行,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组合。与一般的可能世界理论不同,丹托的可能世界是历史性的。布里洛包装盒与以往艺术品的不同,在于它否定了以往所有的艺术定义。标准的艺术定义方式是,艺术品是具有某特性的某物。如,艺术品是具有{a, b,…n}特性的某物。然而,布里洛包装盒就是布里洛包装盒,是负{a, b,…n},是对以往全部特性集合的否定,就此而言,即便在艺术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定义,比如n+1,布里洛包装盒也仍然会对它进行否定。在这个意义上,布里洛包装盒实际上并不是矩阵中的一个元素,而是对整个矩阵的否定,而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否定,是因为艺术世界的诸种排列组合已渐次展开,艺术世界作为一种可能世界的逻辑结构,已经昭然若揭。杜尚的小便池、沃霍尔的布里洛包装盒等现成品蓄意揭示了艺术世界的整体结构,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演进为有关艺术的自我意识,也即艺术哲学。后来,在《寻常物的嬗变》一书中,丹托将艺术演进为哲学称之为艺术史的终结。《寻常物的嬗变》延续了《艺术世界》中对可能世界及艺术史终结的基本思考,却没有保持《艺术世界》中相对单一的线索。《寻常物的嬗变》是一部相当晦涩的著作,与其说它进一步阐发了《艺术世界》中的结论,不如说它让原本相对清晰的结论又退回到思想的半途中,在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思想岔道上逡巡徘徊。两件看似一模一样的东西,为何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则不是?在《艺术世界》中,Testadura,一个虚构出来的俗人的代表,认为布里洛包装盒就是布里洛包装盒,而不是别的什么。在《寻常物的嬗变》中,一位从事艺术的愤青,“J.Seething”先生,愤然质问,凭什么杜尚拿来的小便池是艺术品,他拿来的小便池就不是?通过T先生,丹托想问为什么布里洛包装盒或杜尚的小便池是艺术品,而其寻常世界的副本却不是;通过J先生,丹托追问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杜尚的小便池之后,艺术与实物究竟有何区别,艺术是否仍然有其边界。对于前一个问题,《寻常物的嬗变》提供了更为精细曲折的论证,甚至达到了不惜笔墨的程度,但最终交给读者的答案却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这个答案是:艺术品与其寻常世界中的副本的区别,并不在于物理属性,而在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关系。为了澄清这一问题,丹托列举了各式各样的例子,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营造理想的哲学情境而虚构出来的例子。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曾引发现实中的艺术家效仿和热议的“红方块系列”。丹托构想了这样一个展览,有九幅尺寸质地相同的画布,涂满了相同的红颜料,第一幅是克尔凯郭尔描述过的一幅画,题目是“以色列人穿越红海”;第二幅是由一位心理洞察力极强的丹麦肖像画家创作的作品,名字叫“克尔凯郭尔的情绪”;第三幅题名为“红场”,机智地表现了莫斯科的风光;第四幅是极简主义绘画,碰巧的是,它的标题也叫做“红场”;第五幅是宗教绘画,题名为“涅槃”;第六幅是由马蒂斯的门徒捉笔的静物画,叫做“红桌布”;第七幅是来自乔尔乔内作坊的敷了底色的画布;第八幅是用铅红上色而不是敷了底色的画布;第九幅是艺术愤青J先生拿来参加展览的题名为“无题”的作品。前六幅显然都是艺术品,而且属于不同的类别:历史画,心理肖像画,风景画,几何抽象画,宗教画和静物画。第七、八幅显然都不是艺术品,前者由于乔尔乔内亲自敷了底色,虽然不是艺术品,却具有艺术史的价值,后者却是不折不扣的“纯然之物”(mere thing),无意于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第九幅是件有争议的作品,丹托勉强算它是艺术品,却宣称它是“空洞”的。从上述例子可知,无论是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区别,还是艺术品与艺术品之间的区别,都不必然在其可感知、可分辨的物理属性方面。上述九件展品共享了相同的“物质副本”,却分属不同的类别,即是一个明证。丹托认为,维特根斯坦主义者之所以断言艺术不可定义,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因为他们假设艺术品所具有的属性都是物质性的,从千差万别的物质属性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属性,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如丹托所说,“假如我们将范围扩展到那些不可见的属性上,就可能会在迄今为止在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看来是异质的一类东西中发现一种令人惊讶的同质性”。丹托所说的为艺术品共享的“不可见的属性”,主要是指关系属性。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在于它和当时的艺术世界处在某种关系中,“我们可以设想,彼此毫无相似之处的东西,因为最后都满足了这一关系,便都成了艺术品”。为了说明什么是关系属性,丹托构想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孩,他的叔叔全都是中年白种人,但他的祖母现在决定嫁给一个中国人,她和这个中国人生了一个的孩子,现在把这个东方面孔的小婴儿送到那个小孩面前,告诉他这是他的叔叔,情况会怎么样?很显然,叔叔之为叔叔,不是由可见的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一系列家族关系决定的。在丹托看来,“艺术品”和“叔叔”都是某种关系概念。在丹托看来,使某物成为艺术品的“关系”,多半是历史性的。同样是一条被平涂成鲜蓝色的旧领带,如果出自晚年毕加索之手,便有可能是艺术品(可以设想,他试图用平涂的手法拒绝抽象表现主义对笔触的神化),而在塞尚那里,同样一条涂了颜料的领带却不可能成为艺术品,丹托在书中说,“我们甚至不清楚,塞尚是否会产生以这种方式制造艺术品的念头,因为那时还没有这样的艺术概念”。类似的例子在书中列举了很多,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通过这些半真半假的例子,丹托早年的思想在本书中得到了延续和扩展。然而,对于上述通过J先生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回答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如果布里洛包装盒或杜尚的小便池是艺术品,那么,凭什么J先生的“红方块”就不是艺术品?如果一切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品,那么艺术品和寻常之物的边界究竟在哪里?丹托的一个试探性回答是,艺术的边界在于所有的艺术都是有所关于的,艺术品的“关于结构”(aboutness)使得艺术品和它难以分辨的物质副本有了区别。显然,这种“关于结构”并不是肉眼可观察的属性,而是依赖于“艺术世界/可能世界”的逻辑“关系”。丹托指出,杜尚或沃霍尔的作品所关于的,不是以往艺术所关系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内容,而恰好就是“关系结构”本身。艺术发展到这一步,就成为了关于艺术的哲学,在黑格尔的意义上,艺术史便走向了尽头。在书的结尾部分,丹托如此评价布里洛包装盒进入艺术世界的意义:“这一寻常事物的变容,到头来并没有改变艺术世界中的任何东西。它仅仅是让人们意识到了艺术的结构,毫无疑问,在那一隐喻成为现实的可能之前,这一艺术结构尚需一定时间的历史发展。一旦这种可能性成为了现实,类似布里洛包装盒这样的东西就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毫无意义的。其不可避免之处在于,不管是用它还是用别的什么东西,我们都不得不摆出某个姿态。其无意义的地方在于,一旦我们能造出这样的东西,也就没有理由再去制造同样的东西”。按照我的理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丹托在这部书的开头部分暗示说,艺术愤青J先生创作的“红方块”是空洞的。丹托的文字是才子的文字,多数问题点到即止,很少做系统的总结,读者稍不留神便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我们需留神的是,丹托在回应第二个问题时所做的论证,与回应第一个问题时的论证是有所不同的,此外,“关于结构”也并不等于前面所提及的“关系概念”。依照我粗浅的理解,丹托的前一个论证涉及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后一个论证涉及到评判艺术品好坏(或有无意义)的标准。在回答后一个问题时,丹托依托于“关于结构”的论证,似乎是在强调和突出艺术品的内容方面。在这个意义上,丹托似乎并没有比以往的美学家走得更远。在该书的最后两章第六章《艺术作品与单纯的再现》和第七章《隐喻,表现和风格》中,丹托似乎回到了传统美学对再现论和“形式/内容”关系的讨论。人们通常认为,艺术品是具有一定内容的形式,丹托的特别之处,仅仅在于他认为作品的“内容”是可以随情境而改变的。如前所述,同样一张涂成红色的画布(丹托所说的“物质副本”,我们所说的“形式”),可以是历史画、心理肖像画、几何抽象画或者是观念艺术作品,也可以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画布,是说不上有所关于、也说不上无所关于的“纯然之物”。依此推断,丹托最终的结论似乎可以概括为:凡是艺术品,都是对“内容”有所表现的,J先生的“红方块”尽管也有内容,但这内容却是空洞无意义的。(如果这就是丹托的底牌,那么是否暗示着,尽管丹托热心参与评说当代艺术,却对以布里洛包装盒为代表的当代艺术保持着一种貌似神离的距离?)我曾花费数年光阴仔细研读和翻译丹托这部艰深难懂的著作,如果说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望不到结论的终点,那么当我最终完成翻译并得出结论时,又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把丹托理解得过于简单了。关于丹托这部书的讨论,犹如汗牛充栋,我的看法只会是以往诸多看法中的一种,然而我却希望通过这些不成熟但相对来说较为清晰的看法,激起更多读者阅读和思考丹托的兴趣。陈岸瑛2009年8月于清华园~~~~~~Arthur C. Danto,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 Philosophy of Ar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阿瑟•丹托,《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陈岸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     <寻常物的嬗变>,是丹托的代表作,出版于1981年。90年代出版的著作多为论文集和艺评集,虽然更流行,但无法代表丹托最核心的哲学论证。从破坏后的重建回答丹托为何伟大这一问题陈岸瑛2013年10月25日,年近九旬的阿瑟•丹托(Arthur C. Danto,1924-2013年)在病榻上溘然长逝。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美学家,就这样告别了我们,留下三十余部著作、难以计数的艺评文章以及后人无尽的追思。 2006年-2007年,我在苏黎世山上的小屋中为翻译丹托的代表作《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而穷心竭虑。丹托的思想深刻,行文晦涩,更让人难以把握的,是他喜欢在学术论述中夹杂一些非英语母语者难以理解的口语。还记得正当我为“spongy”、“sec”、“hardnecked”等词绞尽脑汁、不得不写信向丹托先生求助时,忽然惊喜地在网上发现,一位意大利女孩也正为同样的翻译问题而苦恼。正在这时,丹托的回信将我从深渊中解救,他说,“这本书有时会以完全口语化的方式使用英文,使它很难翻译。在翻译成多国文字时,这种不时出现的自由的、随意的风格总是带来麻烦”。随后,他逐个回答了我的问题,直到我满意为止。2007年秋回国时,这本书已经翻译完了,可是拖延到2012年初才付印。不过,总算是赶在丹托去世前出版了,缅怀丹托时也算多了一种参考。我时常想,在精严的思想中夹杂这些口语化的表达,究竟意味着什么。古人云文如其人,这种行文风格或许体现了某种自由、率真的为人风格?我与丹托缘铿一面,虽然后来去了纽约,却找出种种懒惰借口,最终没有联络他。所幸2008年来我系讲学的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是丹托的弟子,与丹托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他私人化的描述,丹托那可亲可敬的师尊形象,依稀在我头脑中建立起来。丹托生于密西根州的安阿伯,成长于底特律,二战时,曾在意大利和北非服兵役。据卡里尔回忆,这段生活对丹托产生了很大影响。丹托起先在韦恩州立大学学习艺术史,同时也从事木刻创作,后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研习哲学,从硕士读到博士,期间还利用富布莱特项目去法国从梅洛庞蒂学习。1952年,丹托毕业后留校任教。卡里尔说,当时的丹托已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从事表现主义木刻的创作,与此同时,也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哲学。这时,一个关键性事件发生了。1964年4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举办首次“雕塑”展,展出了他著名的“布里洛包装盒”。2012年去美国时,我曾专程到费城美术馆看了杜尚的“大玻璃”和“三个标准的终止”等现成品,也在一个角落看到了“布里洛包装盒”。“布里洛”是一种擦洗巾品牌,该擦洗巾内含清洁剂,用来清洗锅碗炉台较为方便。沃霍尔用木板和丝网印,复制了擦洗巾包装盒的流行形象。后来,丹托在《寻常物的嬗变》(1981年)前言中回忆说,“记得是1964年,安迪•沃霍尔在东大街74号举办了展览……为什么沃霍尔的布里留包装盒是艺术品,而那些堆放在超市库房、遍布整个基督教王国的平凡副本却不是艺术品?……于是乎就有了这样一种可能:艺术品与实物的区别,绝不在于物质方面。”受此思考启发,丹托在这一年岁末的美国哲学年会上提交了《艺术世界》一文,提出了一种关于艺术的全新定义。如果说以往的美学都是用某个东西加某种属性来定义艺术品的话,那么丹托则意识到,艺术品区别于寻常物的属性,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属性,甚至也不是诸如审美情感之类的心理属性,而是一种关系属性。不过,当时的丹托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也没有想到,用“关系属性”(排列组合、矩阵)来定义艺术,会对当代美学产生如此了不起的推进作用。1966年,丹托评上了正教授。从1966年到1981年,他在哲学界取得了极大成功,但他的工作重心并不在美学方面。《艺术世界》一文在1970年代引起广泛反响,是因为乔治•迪基(George Dickie)受此启发提出了“艺术惯例论”,然而,但凡认真读过《艺术世界》的人,都可以肯定这绝对是对丹托的误解。沃霍尔的布里洛包装盒,对于丹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美学问题:两件从外观上难以分辨的东西,为何其中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不是?从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出发,丹托将快要被维特根斯坦主义攻陷的美学,带入一个新的境地。对于信奉“家族相似论”的维特根斯坦主义者而言,艺术既不可定义,也无需定义。丹托的天才之处在于,他一方面与本质主义决裂,另一方面也没有陷入相对主义,而是提出了一种相当确定、具有建设意义的定义,而且,它经得起维特根斯坦主义的检验。俗话说,破坏容易建设难,丹托定义的重要性,正在于它是破坏后的重建。
  •     2013年10月25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 (Arthur Danto)在纽约逝世。对丹托熟悉的中国批评家、理论家纷纷表示了自己的哀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副主任、副教授陈岸瑛曾翻译和出版了丹托最重要的著作《寻常物的嬗变》,关于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以及对丹托理论的见解,99艺术网独家采访了陈岸瑛。 99艺术网:您认识丹托(其人其著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陈岸瑛:丹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名,这主要是因为从那时起他开始做艺术批评,批评家的身份促进了他的哲学的推广,使他成为继格林伯格和斯坦伯格之后在美国影响最大的艺术理论家。1980年代我还是中学生,1995年读硕士后才逐渐了解丹托。2001年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任教后,在美学课上开始讲丹托。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大约是在2005年接到杨全强先生的委托,开始翻译丹托的美学代表作《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 Philosophy of Art)。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翻译主要完成于苏黎世大学访学期间,2007年10月回国时基本上就翻译完了,但是一直拖到2012年1月才出版,第二年,丹托先生就去世了。出版前的样稿读得太匆忙,出版后才发现有个别地方有误排,后来一并告诉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蒋卫国老师了,期望在重印时能更正。翻译这本书,可以算是对丹托思想深入接触的过程。2008年,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教授作为富布莱特学者来我系讲学半年,他是丹托的弟子,与丹托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饭桌上给我讲了不少丹托的趣闻。从他那里,我得知丹托早年学过艺术史,参加过二战,曾经是位成功的木刻艺术家,这些经历都对丹托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记得当时还和卡里尔教授专门讨论过丹托的艺术哲学,以印证我对丹托的翻译是否正确。我还从另一位朋友乔•费尔德曼那里听说,丹托是一位没有名人架子的人,为人非常nice。我只和丹托通过几封信,后来有机会去纽约,但最终出于疏懒,没有去拜访他。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感到有几分遗憾。丹托病了好几年,听说卡里尔常在床边照料他。这一晃也有好几年没有见到卡里尔教授了,不知他的世界艺术史研究得怎么样了。99艺术网:在翻译《寻常物的嬗变》过程中与丹托做过哪些沟通?完成这本书有什么样的经历?陈岸瑛:2006年到2007年,我在瑞士的苏黎世大学艺术史系访学,住在苏黎世山上的一座学生公寓里,晚上抽空翻译丹托的书,就是在那时与丹托有了联系。丹托的思想有些晦涩,时常吞吞吐吐地不给出最终结论,需要非常耐心才能跟到最后。此外,他喜欢在学术化的行文中夹杂一些口语化的表达,如“spongy”、“sec”、“hardnecked”等,这些词的字面意思不难查,但在行文中的引申义却常常令人费解。就是因为对这些词产生了绝望情绪,我才下决心给丹托先生写信。写完信,我意外地在网上发现,一位意大利女孩也在吐槽,她大概是在翻译此书的意大利版本,也正为“spongy”这类词而苦恼,这使我大感快慰。不多久,丹托的回信来了,他抱歉地说,这本书有时会以完全口语化的方式使用英文,在翻译成多国文字时,这种不时出现的自由的、随意的风格总是带来麻烦。我在第一封信里,把所有的问题列了一个清单,其中还包含英文版的一处引用错误,他非常耐心地逐个回答了我的问题,还开玩笑地问我,喜不喜欢喝干(sec)红。后来,我又列了一堆问题,也同样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学生公寓里住着各国留学生,有时我也会咨询他们对某个单词的语感和意见。就这样,我的翻译工作能够进行下去了。那段时间我天天和老外聊天,应该是英语语感最好的时候,德语也在凑合着学和用。最后想说明的是,这本书的中文书名《寻常物的嬗变》,是出版社建议的。Transfiguration在丹托那里有双关义,他在书的一开头就谈到基督变容的典故,但在整本书中,这个词并不能都翻译为“变容”。我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将transfiguration翻译为变容、变身、变形和转变等,后来觉得出版社的建议也不错,于是在书名中用了“嬗变”,以强调突然的、整体的改变,同时也显得像个文绉绉的书名。 99艺术网:丹托的关键词有哪些?如何去理解他对艺术的见解? 陈岸瑛:大家总喜欢把“艺术的终结”当作丹托的关键词,但我觉得这是丹托思想中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部分。在我看来,丹托对“艺术终结”这个概念的使用,基本上不超出黑格尔的范围,他只是借用了黑格尔的概念,更多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不是核心思想的论证。我个人觉得,丹托对艺术理论最核心的贡献,体现在1964年底向美国哲学年会提交的那篇论文《艺术世界》(The Artworld)中,我翻译的《寻常物的嬗变》一书,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这篇论文的扩展。正如丹托所说,乔治•迪基(George Dickie)的艺术体制论,是对这篇论文彻头彻尾的误读;包括国内对“Artworld”这个概念的解释,多数都是误解。丹托并不想从社会学意义上去理解艺术生产的环境,也不打算将艺术界理解为一个圈子或江湖。丹托所谓的“艺术世界”,最好被理解为哲学或逻辑学中的“可能世界”——他发明了一种从“可能世界”出发来定义艺术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用排列组合和矩阵来定义艺术,这种定义既是开放又是封闭的。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定义,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维特根斯坦主义者普遍认为,艺术是不可定义,也不需要定义的。您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可以读读我为《寻常物的嬗变》写的译者序,里面有较为简明的介绍。我认为,只有从“风格矩阵”的最后一列(全是负号的那一列)来理解“艺术的终结”或“艺术史的终结”,才是最深刻、最有意义的,否则读读黑格尔也就够了。 99艺术网:您觉得丹托对艺术理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陈岸瑛:他最大的贡献,刚才说过了,就是他在《艺术世界》一文中为艺术下的那个定义,以及在《寻常物的嬗变》中提出的那个问题:“两件看似一模一样的东西,为何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则不是?”这些是丹托对美学和当代艺术理论最大的贡献。丹托对艺术的定义,从美学史来看是具有突破意义的,同时,对于我们理解艺术史、理解当代艺术也有很大的帮助。最近我让我指导的研究生以20世纪初的达达主义为案例,研究“现成物”(Found Object, Readymade)这一艺术手法或艺术门类的起源,这篇论文以历史考据为切入点,但最终要解决一个理论问题,这个理论问题关系到当代艺术的根基。我觉得丹托的艺术理论,是这篇论文的一个重要参考。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之前,读过作者的《艺术的终结》,现在读这本书,感觉依然是那种需要静下心来读的书。还有,这两本书是一个出版社出版的,但开本不一样。
  •     丹托今年去世,他的这部著作对当代艺术为何可以从平常物嬗变来 给出了哲学的思考,是当代艺术思想的枢纽之作。翻译者忠实于原著,也给出了恰当的译注,是学者严谨的态度。
  •     内容是比较深奥啦,看的云里雾里的
  •     找了好久,很好的书籍,考博复习挺有用
  •     阿瑟丹托的书都不贵,但都是好书。值得反复回味。书的质量也很好,寄过来外面有一层薄的塑料封皮。
  •     正如译者所言,阿瑟•丹托《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一书,确是“才子文章”。不是说“才子文章”不好,而是这种写作方式,在论证中太多跳跃,读者可能有点儿跟不上。当然,缺乏艺术史方面的知识,也给阅读此书带来困难。但我更想说的是,写作和思想上的清晰性,其实是一个极难达至的目标。
  •     看看艺术家是怎么样化寻常物为艺术的
  •     艺术是哲学。一本读来痛苦得让我清楚认识到如今状态的我难以攻读博士的哲学书......对于现代艺术和艺术史,我还是门外汉啊!
  •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我认为译者的序写得很好。翻译的也不错。
  •     终于用3个月时间啃完了这本200多页的书。本书字数虽不多,但对于我这种艺术史的门外汉真的是艰深无比。
  •     丹托的书,了解一下他是怎样给当代艺术正名的。
  •     时懂时不懂,迷迷糊糊恍然大悟地读完了这本书。神奇之处就在于,在读不懂的时候,还是想读下去。不过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
  •     还不错的理论书,翻译稍弱。
  •     深有启发,要细看
  •     内容没看,但比想象的要厚。多看看没坏处
  •     分析哲学一路到底啊……
  •     有讲到抽象的内容很好的书 挺好的
  •     写得好不用说,翻译得竟也很好。啊第三章超爱!最后一章隐喻开始扯语言哲学那一套,读不太懂,过段时间还要再读读。
  •     早就读过丹图这本书的英文本,发人深省。
  •     帮朋友买的,他说非常喜欢这本书。
  •     丹托的书都值得一看,书买回来,老公特别开心,昨天认真读了一晚上,很开心。对于艺术哲学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会引发长期的思考。丹托善于从简单的命题阐发出哲理性的问题,很值得一看。
  •     是我的问题么,读着很痛苦,绕来绕去还是一个风格即人完了
  •     很好!忙所以评晚了,抱歉
  •     艺术愤青J先生的故事
  •     正版正版正版正版正版正版
  •     当当网上似乎丹托的作品不全,希望以后能够补全吧。对于爱好当代艺术的人,也算是一本必读之作吧。
  •     .....还没看 很新
  •     La transfiguration du banal
  •     读译序:译者完全误解的丹托的意思,丹托强调的是aboutness,说到底是作者意图,而不是与历史的关系(关系只是意图发生的背景)。
  •     艺术是泥瓦匠灰铲下建造的鸡窝里母鸡下的蛋。砸烂展览馆,来迎接人民艺术的到来!
  •     自己是第一次接触丹托以及艺术哲学。他确实是个哲学家,在本体论路径下已经做到极致了,可跟布尔迪厄、贝克的社会学方法相较起来稍显力不从心,最后也没给我满意的答案。这书采取回环嵌套的结构,中心理路开篇就揭晓出来了,后面则是从主脉岔出去的大胆构思,五花八门的思想实验接连登场让人应接不暇,不得不说东西有些乱,很多例证也没必要一直炫啊……除了大家喜欢提的艺术界概念,其实丹托最后还强调了艺术家与艺术品之间的私密关联,创作者的本己之真,尽管无法从实证的层面纳入公共度量体系,也确实令人不忍割舍(这会不会就是美的遗骸呢)……
  •     专业性质蛮强的,适合涨涨见识的。
  •     翻译得很好很仔细;前面J的例子很有趣,分析哲学就喜欢思想实验,这种实验通常逻辑性强,现实感太弱;总体而言,没提出多少有启发性的新观点(像最后风格啊啥的),在解释力上较布尔迪厄明显贫弱。
  •     蛮好的一本书,不错。可以看看
  •     指称、联系也好,解释理论到最后的事物在其中再现的风格也罢,是谁定义艺术?又有谁会承认呢?
  •     要安静的看,什么艺术都是长期积淀的结果
  •     第一次感受到分析的魅力。虽然我读完认为丹托在“艺术的本质”这一问题上是叔本华-早期尼采艺术观念的继承者,强调的是艺术创作的自反性中体现的创作者“对‘对待世界’的洞见与表现”,而译者却总结为在于“内容”的呈现……(读的是一本书么 (○´・д・)ノ)不懒的话择日写个长评。
  •     既哲思深刻,又文采飞扬,丹托确实是大师级的手笔。“事物的外形相同,但一者是艺术品,一者是寻常物品,为什么”?这是本书的主题所在,而丹托就此所举的这类例子很多,可谓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这些例子之间的关系是相似,但这种相似性之下有何“不同”?它们彼此能互相支援,互相证明么?这值得进一步思考。翻译非常好,几乎一气呵成读了下来。
  •     还不错,里面有我需要的,亚马逊值得信赖
  •     好书,犹豫很长时间才买的,感觉很值得
  •     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
  •     好
  •     虽然很多地方还是无法跟上节奏(哲学基础太差),但还是不得不感慨作者阐释了我多年以来的困惑,即到底何为艺术品。
  •     虽然前20页读过就可以把这书扔一边了,但还是5星
  •     挺好的,值得一看,质量不错
  •     其实没啥,但很有用
  •     艺术与哲理的完美结合,充满思辨性。
  •     急需读书会来吐槽~
  •     丹托的“艺术的终结”针对的是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的“不可辨识性”以及其背后截然不同的哲学语境。从“寻常物的嬗变”到“哲学对艺术的剥夺”再到“艺术终结之后”,丹托实际上都是在延续“艺术世界”一文中的讨论——艺术品与其他人工制品或工业产品之间的区别问题。自从安迪沃霍尔的作品Brillo盒子展出之后,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已经不能单凭外观来区分了,而应该到由某种艺术史知识、艺术制度或者某种理论体系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中去寻找答案。其结果是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已经不是物理构成层面区别,而转向了它们各自所处的关系体系。可见,丹托的理论观点完全是艺术作品在哲学层面的判定问题,其中“嬗变”或者“转化”是其关键词,而“终结”与否则可以放在相对次要地位了。
  •     很有启发,但是同样的观点被不停的重复论述。
  •     作者几本书的影响都很大呀*必读***
  •     艺术哲学大师的书,挺喜欢的,以前看过他的《艺术的终结》
  •     很早就想读这本书,现在终于有了中译本了。丹托,当代美国美学界不可跳过的人物。
  •       <寻常物的嬗变>,是丹托的代表作,出版于1981年。90年代出版的著作多为论文集和艺评集,虽然更流行,但无法代表丹托最核心的哲学论证。
      
      从破坏后的重建回答丹托为何伟大这一问题
      
      陈岸瑛
      
       2013年10月25日,年近九旬的阿瑟•丹托(Arthur C. Danto,1924-2013年)在病榻上溘然长逝。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美学家,就这样告别了我们,留下三十余部著作、难以计数的艺评文章以及后人无尽的追思。
      
       2006年-2007年,我在苏黎世山上的小屋中为翻译丹托的代表作《寻常物的嬗变——一种关于艺术的哲学》而穷心竭虑。丹托的思想深刻,行文晦涩,更让人难以把握的,是他喜欢在学术论述中夹杂一些非英语母语者难以理解的口语。还记得正当我为“spongy”、“sec”、“hardnecked”等词绞尽脑汁、不得不写信向丹托先生求助时,忽然惊喜地在网上发现,一位意大利女孩也正为同样的翻译问题而苦恼。正在这时,丹托的回信将我从深渊中解救,他说,“这本书有时会以完全口语化的方式使用英文,使它很难翻译。在翻译成多国文字时,这种不时出现的自由的、随意的风格总是带来麻烦”。随后,他逐个回答了我的问题,直到我满意为止。2007年秋回国时,这本书已经翻译完了,可是拖延到2012年初才付印。不过,总算是赶在丹托去世前出版了,缅怀丹托时也算多了一种参考。
      
       我时常想,在精严的思想中夹杂这些口语化的表达,究竟意味着什么。古人云文如其人,这种行文风格或许体现了某种自由、率真的为人风格?我与丹托缘铿一面,虽然后来去了纽约,却找出种种懒惰借口,最终没有联络他。所幸2008年来我系讲学的大卫•卡里尔(David Carrier)是丹托的弟子,与丹托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通过他私人化的描述,丹托那可亲可敬的师尊形象,依稀在我头脑中建立起来。
      
       丹托生于密西根州的安阿伯,成长于底特律,二战时,曾在意大利和北非服兵役。据卡里尔回忆,这段生活对丹托产生了很大影响。丹托起先在韦恩州立大学学习艺术史,同时也从事木刻创作,后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研习哲学,从硕士读到博士,期间还利用富布莱特项目去法国从梅洛庞蒂学习。1952年,丹托毕业后留校任教。卡里尔说,当时的丹托已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从事表现主义木刻的创作,与此同时,也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哲学。这时,一个关键性事件发生了。1964年4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举办首次“雕塑”展,展出了他著名的“布里洛包装盒”。2012年去美国时,我曾专程到费城美术馆看了杜尚的“大玻璃”和“三个标准的终止”等现成品,也在一个角落看到了“布里洛包装盒”。“布里洛”是一种擦洗巾品牌,该擦洗巾内含清洁剂,用来清洗锅碗炉台较为方便。沃霍尔用木板和丝网印,复制了擦洗巾包装盒的流行形象。
      
       后来,丹托在《寻常物的嬗变》(1981年)前言中回忆说,“记得是1964年,安迪•沃霍尔在东大街74号举办了展览……为什么沃霍尔的布里留包装盒是艺术品,而那些堆放在超市库房、遍布整个基督教王国的平凡副本却不是艺术品?……于是乎就有了这样一种可能:艺术品与实物的区别,绝不在于物质方面。”受此思考启发,丹托在这一年岁末的美国哲学年会上提交了《艺术世界》一文,提出了一种关于艺术的全新定义。如果说以往的美学都是用某个东西加某种属性来定义艺术品的话,那么丹托则意识到,艺术品区别于寻常物的属性,很可能根本就不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属性,甚至也不是诸如审美情感之类的心理属性,而是一种关系属性。
      
       不过,当时的丹托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也没有想到,用“关系属性”(排列组合、矩阵)来定义艺术,会对当代美学产生如此了不起的推进作用。1966年,丹托评上了正教授。从1966年到1981年,他在哲学界取得了极大成功,但他的工作重心并不在美学方面。《艺术世界》一文在1970年代引起广泛反响,是因为乔治•迪基(George Dickie)受此启发提出了“艺术惯例论”,然而,但凡认真读过《艺术世界》的人,都可以肯定这绝对是对丹托的误解。
      
       沃霍尔的布里洛包装盒,对于丹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美学问题:两件从外观上难以分辨的东西,为何其中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不是?从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出发,丹托将快要被维特根斯坦主义攻陷的美学,带入一个新的境地。对于信奉“家族相似论”的维特根斯坦主义者而言,艺术既不可定义,也无需定义。丹托的天才之处在于,他一方面与本质主义决裂,另一方面也没有陷入相对主义,而是提出了一种相当确定、具有建设意义的定义,而且,它经得起维特根斯坦主义的检验。俗话说,破坏容易建设难,丹托定义的重要性,正在于它是破坏后的重建。
  •     如作者书中经常说到“推进”,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推进哲学对艺术品和寻常物之间区别的识别、认知与理解。语言通俗,循循善诱却不乏幽默风趣。
  •     Very nice and impressiv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     慢慢的看,慢慢的品,原来还是如此。。。。
  •     亮点是书名出自穆利尔·斯帕克《布罗迪小姐》,也是由斯帕克“授予版权”的,一个迷人的书名。但全书没有当年《艺术的终结》那种感觉了……
  •     在哲学范式的意义上为“艺术”做了辩护,结论简单但思辨绵密精道。作者对僵硬的、面对艺术新情况左支右绌的本体论,维特根斯坦式的略不负责任的不可界定论,以及有些犬儒的体制论都做了漂亮的反驳,把思考“艺术为何(如何与非艺术区分)”的问题放在注重情景性、关系性、生成性、自反性(黑格尔的精神)的哲学思路中思考。但可以感到,丹托这种精妙的理论免不了要被用来拯救一大堆垃圾。当然,具体作品和情景又是另一个层面上的问题了。
  •     前言很有价值…分析学家总是小心翼翼的啦
  •     典型的才子学者型笔法,不给出清晰的辨析,很多生动的例子。看来凡是和古德曼有瓜葛的人写书都难懂~~
  •     天马行空,像小说一样好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