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音乐 >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
ISBN:9787806920794
作者:韩斌
页数:323页

作者简介

霍洛维茨是20世纪最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继承和发扬了19世纪以来由李斯特开创的浪漫主义钢琴演奏风格;是20世纪钢琴音乐的泰斗。2004年10月是他诞辰100周年;本书对他传奇般的人生和演艺事业作了整体的勾勒和精彩的描写,书中不乏主人公鲜为人知的秘密和有趣的奇闻轶事。

书籍目录

1.基辅——音乐巷
2.音乐学院
3.在红色俄罗斯
4.列宁格勒的“闪电 ”
5.来自西伯利亚的旋风
6.巴黎,巴黎
7.美国首演
8.键盘上的雄狮
9.一个托斯卡尼尼派信徒
10.第一次引退
11.战前的日子
12.战争岁月
13.霍洛维茨教授
14.高处不胜寒
15.第二次引退
16.沉寂
17.起

图书封面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六杜巴尔的传记,有着大量霍洛维茨和他探讨音乐的记录,很有价值。韩斌编的书,主要是他音乐活动的记载。这两本,都是国内出版的音乐家传记中非常重要的文献。除音乐之外,霍洛维茨夫妇对政治都有相当程度的关注。万达有一次曾评述:“民主并不太好,但剩下的就更糟了。”不失为真知灼见。霍洛维茨,中文译名有时亦作霍罗维茨。但杜巴尔的书中文版,封面和内文各取其一,应属于校对的小小瑕疵。而韩斌先生编著的书中,有着一个不可原谅的纰漏,必须指出。霍洛维茨卒于1989年11月5日,这其实在韩文中也有提及。但不可理解的是,在别的章节,竟然还出现这么一段:-----------------------------------------------------------------------------------1989年11月他再次来到苏联待了两星期,此后,他再也没有到祖国演出或者生活、游历过,他毕竟年纪太大了,回国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微乎其微,但是他自认为是俄罗斯人,这一点不能改变。-----------------------------------------------------------------------------------这未免太荒诞了,难道作者安排了霍老魂归故里?更荒唐的还在后面:--------------------------------------------------------------------------------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他曾经说过:“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我祝福它!”----------------------------------------------------------------------------------这多么主旋律,多么像是矢志不渝的、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口吻啊,如何出自霍洛维茨之口?在他去世两年多后,作者又如何起霍老于地下,作这一番本不属于他的感慨的呢?奇哉怪也。也许霍老被作者“永生”了。讲笑也。我估计是多人编写,由韩斌先生统纂而成;不够仔细时就会犯这样的错误。著书者当引以为戒,读者会进而怀疑其它重要情节是否也是“编”的。但,霍洛维茨当然是永生的,以他流传于世的伟大的音乐。附注:这是我把杜巴尔的霍洛维茨传记和这本传记合起来评的其中一段。全文见:http://www.douban.com/review/3009517/
  •     记得《爱乐》某期上刊登过一篇文章,指出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音乐大师系列”中的几本书错误百出,粗制滥造。前不久我兴致勃勃买了《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传》(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读后发现三百余页的书中错误叠出,粗漏不堪。一,第256页,“古拉格群岛”被写成“格拉古群岛”。二,第201页倒数第二行的“莫斯科夫斯基(Moszkowski)"被写成了“穆索尔斯基”。三,第264页上的错误更是令人啼笑皆非。书中写到“1989年11月他再次来到苏联呆了两星期,此后,他再也没有到祖国演出或生活,游历过,他毕竟年龄太大了,回国的可能性变得越快越微乎其微,但是,他自认为是俄罗斯人,这一点不能改变,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他曾说过:‘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我祝福它’。”霍洛维茨在1989年11月去世,怎么会对1991年的苏联解体发表看法?再有,霍一生只在1986年回过一次苏联,怎么又出来了“1989年11月他再次来到苏联呆了两星期”?如此严重的错误真不知道作者和责编干嘛去了。四,第134页上说“霍洛维茨在1928,1947和1968年曾三次录音(指《卡门主题变奏曲》)。”第158页又说1957年5月14日有录音,让人莫名其妙。五,第205和206页上讲到1968年1月霍洛维茨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电视转播音乐会时说“。。。。。。因为电视转播时需要打很多灯光,灼热的烧烤80多岁的霍洛维茨能否承受是个未知数。。。。。。”1968年霍洛维茨是65岁,怎么出来了80多岁?这本仅20万字的书中出现了如此多的常识性错误,除了作者和责编不把读者当回事儿以外,我真找不找其它理由。
  •     大学里有一次在琴房和朋友们聊天,有朋友就说,要成为真正优秀的钢琴家,应当是知识渊博的人,应该读许多书,会欣赏绘画,通晓建筑史,当然也要懂音乐。后来读到这本书,才知道这段话是当年斯克里亚宾对少年时的霍洛维茨说的,这个真理牢记在他心里一辈子,并且认为每个艺术家都应当掌握这个真理!所以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读很多的名著,还看许多歌剧,后来在美国他喜欢收集名画,都是受这个真理的影响。看着他一次次的引退和复出,心中也跟着霍洛维兹一起紧张和激动。作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每次上台也都会有紧张和顾虑,让我想起以前考试的时候大家也都很紧张,不过我们这就小巫见大巫了,呵呵。书的封面颜色是怀旧的感觉,那个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仿佛要在下午太阳光照射的尘埃下,才能更好的被带进浪漫主义的世界中去,可是他的音乐,他的精神一直保留着。看书的时候我常常在想,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我们一生所经历的事情能写出一本怎样的书来?是惊心动魄的,还是平平庸庸的?以前有一个网友说,他有时候会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这样,会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楚。于是我也想试着写,可是,却发现无从下笔。我们还太年轻,经历得太少,许多方面正在成长,希望在年老的某天,回想起这一生,不会是平庸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读了大半才发现这是中国人写的。。。不过生平大事还是写得有板有眼翔实可信了,末几页收录的专辑也很用心。
  •     这本书比较客观全面的记述了霍洛维茨的一生,但有些地方属编辑硬伤,譬如传记主人公已过世,还写他参加什么什么活动,粗心大意可见一斑!
  •     K837.125.76.14
  •     再伟大的音乐家,也是凡人啊……
  •     不是很深入
  •     好书,值得收藏,
  •     很好的一本霍洛维茨传记,详细的记录了大师一生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
  •     从这之后不听霍洛维茨了
  •     “最后的浪漫主义者”的称号,霍洛维茨倒也担当的起。不过如此绚奇灿烂的人生,如此多的大师穿梭其人生的经历,如此力量,速度,内涵兼具的钢琴,难道就没能让编者有所感动,为何字里行间体现不出这种感情呢?对比同样的传记类作品《伶人往事-写给不看戏的人看》,真不可以道里计!
  •     2006年5月14日晚 上海图书馆
  •     我的收藏
  •     Nice one!Nice one!
  •     图书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