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电影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 一个人的电影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08612713
作者:格非,贾樟柯 等
页数:332页

作者简介

这本书是著名导演、著名作家对电影的情感和感觉记录。
张艺谋、贾樟柯、田壮壮等内地导演,台湾电影教母焦雄屏,作家格非、王朔、李陀,毛尖,在书中讲述他们各自的影像生活、那些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痕迹的电影以及由此唤醒的已然流逝的青春流年。读者可从中窥见一个时代隐约的背影。这是十年来《收获》杂志的经典专栏《一个人的电影》首次结集出版。

书籍目录

乡村电影普普通通的愿望一九八四年的夏天我们对往事总有一种伤怀士为知己者死的过程最动人电影改变人生独特的叙述者和记录者电影人的尴尬全世界的导演都在解决时间问題朴素的构成中国电影的现实忧愁每部电影都有一部传奇转换于演员导演之间我内心有无限的黑暗和光亮

编辑推荐

  张艺谋,田壮壮,贾樟柯,王小帅,娄烨,马俪文,徐静蕾,王朔,格非,毛尖,焦雄屏,崔永元等国内顶尖导演,作家讲述他们的电影情感,《收获》同名经典专栏首次结集出版。  用美好的文字思考中国电影的过去,未来和现实。优秀作家和著名导演的精彩碰撞。生活通过电影来回忆。  张艺谋:“士为知己者死的过程最动人。”  贾樟柯:“人的困境是永远的。”  崔永元:“每部电影都有一部传奇。”  王朔:“我内心有无限的黑暗和光亮。”  霍建起:“我们对往事总有一种伤怀。”

媒体关注与评论

  没有什么比电影更适合成为通往记忆之路的通道了。它是我们全部童年生活的核心和枢纽。只要打开它的阀门,那个湮灭的年代的所有气息就会扑面而来。——格非,《乡村电影》  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种感受,忽然有一天袭来一种怀旧情绪,这种东西人人都有,也许程度不同,有的是撕心裂肺,有的是淡淡忧伤,但感觉都是对那段生命年华逝去的怀念。——霍建起,《我们对往事总有一种伤怀》  没有人是完美的,希区柯克的梦想是,有一天,他走进一家普通的男装商店,从货架上买到一套西装,可每一次对着镜子,他都发现

章节摘录

  武松,快跑  有时候,两个村子或两个村子以上的放映队同时共用一个电影拷贝,那就需要跑片——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及时地把胶片从一个地方送往另一个地方。负责跑片的人必须擅长奔跑并且有足够的耐力。我们村的跑片任务通常由一个被人叫做武松的人来担任。  他原来姓什么,叫什么,我们都已记不清了,只知道大伙儿都叫他武松。此人个子不高,身材敦实,平时专门在砖窑上给人拉板车。这个人除了跑片之外,还承担了大队不少的信使工作。比如需要派人往公社送一封急信,或者村里发生火灾,必须敲锣往邻村报信,武松都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村里

图书封面


 一个人的电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8条)

  •     田壮壮和彭小莲两位导演一次关于电影的对话被收录于《一个人的电影》一书中,文题为“电影人的尴尬”。彭小莲提到有次她听朋友说,在《无极》的首映上,电影院的观众在起哄,让陈凯歌和陈红接吻。彭听后心里特别难过,都想哭。她觉得做导演做电影要做到这个份上,这个地步,要让导演来作秀,做宣传,真的受不了!田壮壮说:其实,我真的有一种切身体会到的东西,就是对电影,可以用尴尬两个字来形容。凯歌的这种首映,你都会觉得是种尴尬。如果说,是我们在电影学校看见的凯歌,在我们了解和印象中的凯歌,他的那种清高和骄傲的性格,不可能去做这些宣传,现在,所有的综艺节目他都去参加。彭小莲:他完全是为了票房。他必须委屈自己。不得不承认,如今中国的电影人是会有种种的尴尬,屈服于票房是其中的一种。然而,中国的电影观众就没有尴尬了吗?先来说说导演们为票房作秀宣传的事儿。别总说的好像是市场和观众把你们逼到非要亲自出来宣传,若不是你们看中票房,无论谁怎么逼你相信都不会跑到观众面前来表演的吧?再者,你也没有欧美一些导演的魄力,就是当人们一得知某电影是某导演拍摄时,就定会跑去看。像美国导演Clint Eastwood,他导演的电影《廊桥遗梦》、《硫磺岛的来信》、《善恶园的午夜》等等,可以说每一部都堪称经典。他的作品和他本身都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无论是权威还是普通观众,这使得他每出一部新片就会立马得到大家的关注,无须过多的宣传,更不用说会出来作秀。Eastwood在08年12月上映的《老爷车》是他78岁时的又一经典之作。若中国的某个导演可以使自己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被众人认可、接受、喜爱,打个俗点的比方,就是他做出了自己的品牌,并且成了名牌,那他根本无须亲自来宣传,就像LV,你只需告诉大家你的品牌又出新品了,那些忠实拥护者自然会上门抢着来买。中国电影人可惜就可惜在他们没有做出自己的品牌,也没有忠实的拥护者,缺少品牌忠诚度。说到自己的品牌,中国的电影人们又开始叫嚷着他们的尴尬。有些导演说他们拍出这样的商业片完全是为了符合大众口味,他们若一味拍摄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票房一定会差许多。好莱坞式的商业片的确卖座,而这些商业片中有几部可以称为经典的?请问中国的电影人,你们是想要一时的叫好呢?还是想要Eastwood所拍的可以常青的电影,被人们奉为经典?中国电影人应当先摆好自己的定位,思考自己适合拍的电影类型。就像厨师也分派系,做好自己的拿手菜都能成大厨;还有也不非得做掌厨的,一个优秀的点心师也能有一番作为不是吗?一个好的电影人,不是说什么片子好卖就拍什么片,而是拍出自己真正拿手的片子。当然也不能说拍商业片的导演就不是好电影人,所谓“术业有专攻”,若你觉得自己就适合拍商业大片,你能把商业片拍得让人人都称道,你无疑就是个好导演。何况商业电影的目的是娱乐大众,若全是那些thought-provoking式的电影,观众个个不都得郁闷死。只是如今的电影市场结构已失去了平衡,商业片过于泛滥。请那些出于无奈而拍商业片的电影人们,坚持下自己的立场和理念行不?请不要因为自己的无法坚持,而来怨现在的市场和大众。其实,大众也很冤呐。拍片的是你们电影人,不是大众;最终选择拍何种类型片子的权利也是在你们电影人手上,不是在大众手上。大众并不能决定你们电影人该拍什么和不该拍什么吧?再说,若电影人只拍那些所谓的“大众口味”的电影,那么大众的确也只能看这些电影,他们没有其他选择阿。徐静蕾一次说:“‘大众’是众,‘小众’也是众!” 电影人完全可以为了这些小众拍些你们自己的电影。欧洲的电影在整个电影市场上算得上是小众了吧,可他们还是坚持拍符合自己理念的小众电影。就拿法国来说,他们本土的电影和好莱坞比起来绝对是小巫见大巫吧?他们有太多太多的电影都是小成本制作,上映前也不会极力宣传造势。而就是这些小成本、小众电影,却虏获了法国国民这一大众的心。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法国人都偏向于自己本国的电影,而非好莱坞电影。其原因就在于法国电影人坚持做自己拿手的电影,忠于自己的理念,没有因为所谓的“大众”放弃那些“小众”,久而久之,小众们就成了大众。这在美国电影占主导的电影界中是个很好的现象,也是中国电影人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中国电影人何时能真正抛开票房等经济因素,来为中国的小众们服务呢?或许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毕竟中国的电影市场还不是很大,很大程度还牵涉到投资方的利益。电影人是有电影人的尴尬,但至少请让中国的电影观众看到你们在努力吧?也请电影人们不要增加观众们的尴尬。在中国,观众的尴尬在于,他们能选择的电影类型很少;能够坚持自己风格的电影人少;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电影也少。学人家拍商业片吧,出来的效果又有些不伦不类。《无极》当初的定位是商业大片吧?然而看完后,它又少了些商业片该有的特点,也无艺术价值可言;《投名状》虽不是冲着商业片的头衔,偏偏具备了商业片所有的特质,又缺少一定的力度冲刺更高的境界,最终只得被人又扣上商业片的帽子。中国的商业电影不够到位,文艺片又不够力度,电影观众是去看好呢还是不看好呢?不看吧,有人批评说观众崇洋媚外,还没了解中国电影就一味吹捧国外电影好;去看吧,观众又一次次失望,他们对中国电影的期望就这样一次次被打击。当然中国还是有些导演坚持了自己的理念和风格来拍电影。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有侯孝贤和霍建起。侯较有名的代表作是《悲情城市》,霍的是《那山那人那狗》。这两位导演的电影关注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及平平常常的生活。侯孝贤的电影特色是爱用画外音,还有长镜头,来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霍建起则是尽力使自己的每部电影都充满唯美色彩,每个镜头都是一幅画,观赏性极强。他们电影的票房都平平,但仍没有放弃做自己爱的电影,他们的坚持获得了小众们的肯定,相信这些小众会慢慢变成大众。中国的电影人就该专心做好自己的电影,不要过多考虑电影的收益,这样才能渐渐消除作为电影人的尴尬,同时也能减少观众们的尴尬。
  •      “电影的可能,生活的可能”,来自《电影改变人生》中,王樽与贾樟柯晤谈实录中的一个小标题。  偶然在书店的书架上瞥见这本《一个人的电影》,吸引我注意的首先是书名,猎奇的心理,让我很想探究,属于中国顶尖导演的个人电影到底是什么样子?封面册页上的注解,“十年来,《收获》最经典的专栏《一个人的电影》首次结集出版。”,更坚定了我带它回家的决心。  认识王樽,因为他写的《与电影一起私奔》,那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让我震撼的电影评论,书中对电影的解读方式,掺杂着浓厚的个人感情色彩,把电影带给个人的心灵冲击描绘得生动有趣,最最重要的,是他对基耶斯罗夫斯基《红、蓝、白》的评析,开启了我对电影懵懂的心智。寻着书的指引,我开始走进电影艺术的殿堂,慢慢学着领略电影艺术的精妙。认识贾樟柯,是06年看《山峡好人》之后,哪份惊喜与欣喜,仿佛暗夜里走夜路的行人,突然发现北斗星。我一项对大陆的电影和电影导演没有好感,遇见贾樟柯,心中竟然开始抱存一份期冀。我的阅读旅程,自然跳过了许多章节,直接从贾樟柯和王樽开始。  二人的晤谈,是05年底贾樟柯刚刚拍完《山峡好人》。进入正题之前,王樽介绍了贾樟柯没有在国内公映的四部长片《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很遗憾,我一部也没看过。访谈内容,从贾樟柯如何迷上电影并走上电影导演之路开始,详述了港产片的伦理思想对贾樟柯电影创作的影响,贾樟柯对《偷自行车的人》的解读以及与新现实主义电影结缘的因由,贾樟柯的电影理想、关于视觉艺术的观念以及电影对他个人生活与性格的影响等等。  我喜欢“电影改变人生”这个说法,亦如法斯宾德所说,“电影解放心智”,借助不同类型的电影影像,我们得以窥见不可亲历的、缤纷多彩的世俗生活,并学会以敬畏之心观照自己和周遭的世界,认识自我的困境,并找到突围的捷径。优秀的电影影像,诚如贾樟柯所言,“给人提供一种最熟悉的陌生感”,一方面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人间的烟火气,另一方面,因导演对时间和空间元素的不同组接,而呈现出似曾相识,又恍如隔世的陌生感,帮助我们摆脱对现实生活固有的概念化的体认。  访谈中,我比较认同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缺乏一套完整的视觉认识系统”的看法。国人对于电影的品味,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甜腻、通俗和具体的画面上,因此现代的抽象艺术,写意风格的电影在中国都没有什么市场。”我们对于视觉活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观看的层面上,或者换个说法,仅仅满足于观看视觉效果的形式上,而缺乏对视觉效果内容所呈现的主体进行深入地思考,缺乏对于构成画面各要素所蕴含的情景进行思考。这不单单是观众的问题,即使透过张艺谋的镜头,我们也只能看到徒具形式美感、而内容稀薄的影像,哪些被粉饰和变形的肤浅故事,只会麻痹我们对生活的感知神经,直至最终丧失对过往生活的所有记忆,沦陷、湮灭于岁月的滚滚红尘。  贾樟柯说,电影的生命感来自两部分,一个是人本身的生命感;另一个来自导演使用媒介,并激活媒介本身的生命感。这种被激活的媒介本身的生命感,正是构成视觉画面所有有机元素的整合,不仅仅局限于直观的人物、场景、道具、光影等等可见形态,还应包括主导场景氛围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等意识形态。  通过贾樟柯用影像记录的真人(说人话,做人事的人),我们看到了一个既不媚俗也不媚雅的导演,为了让影像的价值“在历史的深处显现出来”,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对大众趣味的警惕,凭借艺术家的良知,不妥协,不争辩,始终坚持着自己对影像的独特品味与追求。  因为他,我们看到了电影的另一种可能;因为他,我们体验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生活有多少种可能,电影就应该呈现多少种可能。  电影的可能,生活的可能。  愿电影影像展示的可能,统统变成改变我们生活的可能。
  •     因为贾樟柯才买这本书的。但王朔在书中的一段话也很有见地:“其实电影和小说一样,最终目的都是表达。每个人的第一部电影都是倒贴钱也要拍。至少是不考虑拿钱。电影学院每年都毕业出很多学生来,他们开始都不在乎钱。电影、演员其实也没那么神秘,专业性也没有像飞行员啊,开潜水艇的呀,需要长期的严格训练,一丝不苟地执行。中国人特别崇拜技术,管懂技术叫有才华,其实未必。中国表现现实非常困难,有限制。”许多人在崇拜张艺谋,因为他又技术。因为被崇拜,愈加疯狂。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最前面几篇文章能给4颗星;中间贾科长他们的也还好,能读;到了最后,就是糟粕了,要鼓起勇气读完。这本书是在沙溪的茶店买的,喝着茶读了20页觉得简直太妙了,果断买了下来,结果就这样给骗了。以后对这种拼凑出来的书真是要谨之慎之。
  •     +中国当代电影导演访谈 共和国的大导演们并不重视媒介的重要性这一点说到点得漂亮。贾樟柯的访谈里干货最多,倒不是因为他看的书最多,是其他的人想得太少、太浅。
  •     当休闲吧……
  •     一个人的电影。是一个人么?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份子在参与,无论是制作还是观看。看懂了一些,也没看懂一些。但内心喜悦,而有收获。
  •     每一个人都有对电影独到的理解,很多文字读罢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引起了自己对于童年对于那些美丽和忧伤的感怀!是本非常有水准的书,建议那些喜欢电影的人都买来看看。书的封面是黄色的,简约不失雅致,的确很喜欢!
  •     很好的故事通俗易懂
  •     上下班路上好读书。
  •     很多电影很多感触

    对于想学习到导演或是演员的特质的

    很有帮助

    里面提到的电影 可以看
  •     看完这本书再看王家卫的电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     王小帅、徐静蕾和王朔这三段都挺有意思 2017.2.24
  •     蛮喜欢的。这些导演不少还是有不错的思考的,虽然拍的电影还不怎么样。王朔也一直很有意思。
  •     轻轻松松让你理解电影和电影人。尤其是第一篇简直就是我童年看电影的写照。
  •     补。
  •     《收获》杂志上的专栏“一个人的电影”还在继续往下做,挺好的。有那么几期杂志,买了就是奔着这个栏目去的。有人讲不好看,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小说大部分才是真不好看,看看做电影的人谈谈电影,等于看看作家写自己的创作谈,真话假话骗子话,一看就能看出端倪,不像文艺作品那么容易蒙人,云山雾罩还标上艺术的标签忽悠你没商量,你还不能说不。近期,中信出版社索性把前数期的该专栏集结出了本书,《一个人的电影》。该专栏开篇的话我没看见,我猜起这个名字,大意也就是听听一个人如何看待电影,或者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导演,从自己单独的视角;又或者借以表明理念的坚持与风格的追求,一个人的,不苟同不附庸,直来直去,有多大的见识,就扯多大的场面,谁也别想蒙谁。这就是我觉得该专栏(或该书)可看的最大原因。我读下来并不失望,一点也不失望,感觉超值。喜欢电影的人,甚至还指望国产电影雄起的影迷读读这本书,可以知道中国电影的现状,也可以明白第五、第六代导演的好多想法,很多你以前以为不太理解的电影理念在这本书里、在对导演的访谈中能得到澄清与说明。像贾樟柯,他谈的是自己如何走上了电影之路,以及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解;王小帅谈电影体制外的辛苦;娄烨谈电影语言的探索;霍建前谈谈的电影“怀旧”美学;徐静蕾谈“演而优则导”的可能与原因;崔永元谈他的“电影传奇”与自己的终极梦想;田壮壮谈电影人的尴尬;台湾新电影“教母”焦雄屏谈中国电影眼下的忧和愁;王朔则很有揭黑的意思,大谈中国电影的病态表现……事关自己职业的访谈,往往是一个语言陷阱,在问答中,真心和诚恳一不小心就会一览无余,因为这多少能体现出对自身职业的尊重,坚持的和不坚持的,做得来的和做不来的,与荣誉感就挂上了钩,外壳与伪饰不知不觉就卸了下来。贾樟柯讲他当年在太原复读,准备考美术班,百无聊赖中跑进了电影院,看到了《黄土地》,看了十来分钟,一个人生理想就打开了,又有点蒙又有点醒,电影还可以这样拍!他对父亲说我想当导演。这是1991年的事情,父母开会研究,母亲说:孩子还小,就让他试试,行不行折腾几年就知道了。贾樟柯这么叙述的时候,我看着就很感动。贾樟柯的好几部电影,票房奇惨。这似乎不是谁的错,很多人看他的电影,觉得也挺好,即便像《世界》故意往商业电影路上贴近的影片,同样叫好不叫座,我就很担心他一直想着商业化,但他在访谈里也表明了:“大众口味本身是需要特别警惕的”、“我只对真人感兴趣,所谓真人很简单,说人话,做人事。”他这么一说,我就觉得他是一个明白人,估计以后也不会再做《世界》这样隐喻明显又拙劣的电影了,还得走自己能走稳的路。焦雄屏为什么被称为台湾新电影的“教母”,在对她的访谈中,你也能找到答案。除了致力于电影的推广宣传,她对电影的沉迷和熟悉,对电影人的理解与定位,乃至她的开阔的电影思维,在一问一答中俱有表现。她说“看到好的电影我会高兴死了。”她说田壮壮拍《德拉姆》就是想体现对云南的一种感情与怀念,就是那么拍,按照自己心中的理解去拍,没有讨好没有迎合,似乎拍好了,对自己有个交代。至于市场表现与人言毁誉,田壮壮根本没多想。《德拉姆》究竟好看不好看,也是莫衷一是,像我这样的中年观众,倒是看出了田壮壮的很多诚意,觉得真不错。田壮壮自己接受访问时,电影《吴清源》已经搁浅一年多,访谈结束时问他,他没有回答,表情微有尴尬。现在这个电影也出来了,很多人觉得闷极了,也有很多人觉得电影表达得真是干净。这就是不同审美带来的结果,你不能说哪一个是正确的,同样不能指责哪一方是错误的,因为一部好电影从来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审美需求。我们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就像我们不能理解蔡明亮在个性化电影之路上越走越远一样,也像我们不能理解张艺谋为什么在色彩和场面上玩命而拒绝内涵一样,更像我们很多人一面看周星弛导演的新电影唾骂他毫无深度一面又非常怀念他的无厘头年代一样,电影是不变的,它只能满足部分人,变化的是我们,我们的趣味和审美在不停地变化之中,电影没办法跟得上。导演注定是一个孤独的有着很大职业风险的群体,一部拍得好,交口称赞;一旦拍得差,群起攻之。在价值越来越市场化、类型越来越多元化,而坚持越来越困难化的今天,这样的问和答,可以视为中国导演的倾诉、独白、牢骚与解释,里面有坚持有愤怒有担忧也有无可奈何,所以有人说“这样的访谈在一定程度上廓清我们对电影似是而非的看法,哪怕它是有限的。”我同意这样的说法。&nbs
  •     没事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坐在电脑前,不聊天,不看新闻,不玩游戏,只想静静的静静的欣赏那无数电影大师呕心沥血拍就的伟大的史诗般的作品。张艺谋,真的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大师的名字从来不是被人喊出来的,那是一个符号。就像政治思想节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高山仰止里有赞叹声,但更多的是唏嘘不已的啧啧称奇声。精神或许不能像一个馒头那样实在的能让一个人活下去。但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似乎坍塌了。学会欣赏,但是要看对象,不是什么东西都值得我们去欣赏。欣赏大师的作品,更要看一看大师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练就过程。你就会明白那些精品成型前的点点滴滴。心灵的火花从来不是不停地闪烁,只在那不经意间,一部伟大的作品产生了。。。。。。
  •     慢慢看了三分之一,后面的实在看不下去了,访谈集锦而已。通看一个导演的电影的时候,顺便找几篇文章几个视频采访会更有意思。
  •     书的介绍里说有张艺谋,可是翻遍了整本书,也没见啊!其他还好
  •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最先开始就是喜欢席慕蓉,然后是顾城、北岛、海子他们,貌似没有什么道理,就是简单的喜欢;上高中以后,越发的开始不务正业,妈妈厂里的图书室记得我每月都要去借书看,古今中外的名著啊什么的只管往肚子里装,说如饥似渴也不为过。对于电影,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了,大概是94年的冬天高考前那一段最黑暗的日子吧,听到了郁冬那首《露天电影院》,歌词中唱到“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  你是不是还在做那时的游戏 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 ,这歌唤醒了我小时候在西安手表厂那个灯光球场搬着小凳子跟着爸爸占位置看电影的最初的关于看电影的记忆……闲话说了半天还没说到今天这本书,非常好的访谈性专栏,我喜欢其中特别是霍建起、贾樟柯、田壮壮、马俪文、王小帅等的访谈,其他几篇也很不错如焦雄屏的那篇非常专业。看这些文章让我一次次回忆起这些年里看过的那么多电影,庆幸于自己还能捡拾会的关于电影的那些美好片段。《那山、那人、那狗》、《小武》、《秋菊》《小城之春》(田壮壮版)《蓝风筝》、《我们俩》…………很多很多!
    我一直以为看书看电影甚至听音乐都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完全是自己的内心体验。你总是能在诗、歌词和故事里不断的发现自己,“也许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露天电影院》
      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
      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现
      如今的孩子们已不懂得从前
      那时候的人们陶醉过的世界
      
      我长大时看着他们表演着爱情
      当他们接吻的时候我感到伤心
      在银幕的下面孩子们做着游戏
      在电影的里面有人为她哭泣
      
      城市里再没有露天的电影院
      我再也看不到银幕的反面
      你是不是还在做那时的游戏
      看着电影的时候已看不见星星


    戏子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
     
    所以 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     看不进电影的时候就看书。参差不齐,娄烨贾樟柯靠谱,徐静蕾王朔喜欢不起来,至于小崔,脑子是真有病吧
  •     其实就是一本访谈录,诸多导演的谈话合辑,很随意,阅读起来比较轻松,轻松之中见机锋。
  •     太好了啊很值得对热爱影像的人来说特别的学生真的好
  •     说人话,做人事
  •     很好,让我感悟超深,
  •     倒是很喜欢里面对王家卫及其电影的一些见解
  •     每个人都有直接对电影的理解方式。不管是所谓的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导演只是给我们呈现了一些更美好的东西。
  •     书的质量不错、体例不错、选题角度不错、内容更不错。对我来说是一本仁慈的书,因为治好了我连续两夜失眠。半夜三更,我光着脚在地板上选了这本新书看,证明没有选错。书里带着人们幸福的回忆,所以有淡淡的安静的气场,抚慰了我受工作摧残的神经。感谢写书和出书的人。
  •     电影能带给人无限的可能,无限的幻想。中信的这本书,出的真心好。发现里面好几部看起来不错的老电影,想看。
  •     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看完感触很深每个人会重复去看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好看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反复看的时候而勾起的那时候的回忆每个人都喜欢回忆而通常回忆都会带着蓝色忧郁而又无比的感叹。。。
  •     喜欢里面不同的人对电影剪不断的情愫···值得一读。
  •     已收到了
  •     同事桌上放了好久的书,我拿来看了,原来很不错!
  •     没啥营养
  •     还是稍微学到了点什么,可是文字总感觉太形式化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用形式化这个词)零几年的东西放到现在感觉不太适合了,中国电影更让人堪忧,而书中所说的一些问题(商业化等)在现在更为严重了
  •     读了第六代的几篇采访...影迷头牌们的采访合集
  •     第一次见到中国的电影人们,那么专注,那么深入的聊电影…………贾樟柯最会聊,所以他在这些人里成就最高。
  •     导演们拍片的那些事
  •     挑着看了一点。假科长谈偷自行车的人,娄烨谈安东嗷尼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第六代影响不小。
  •     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时候细细品味。我在去厦门的飞机上,忘记周遭。去体会经历或者没有经历过的过往。一个人傻笑,感动……
  •     很棒,看了心中很有感触,值得购买。
  •     向中国电影致敬,向中国电影人致敬!
  •     看的似乎不是完整版的。总体而言,尽管当时的言论有一部分已经并不适用于当下的电影市场,但总算从艺术和产业两个方面对电影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     当这批电影人老去退场,下批电影人粉墨登台的时候,观众们抱着看接力赛的心情意外发现这实际上是一场搏击,于是纷纷感叹值回票价。至于接力棒是如何变成搏击手套的,没有人在意。
  •     每一个导演都很有料
  •     中信的书做的还是比较认真的,价格也合适,对中国电影感兴趣的读者会喜欢这本书。
  •     生命本身是孤独的。所以我们一直是一个人。
    生命本身是没有名字的。所以我们一直只能以人自居。
    喜欢一个人的电影。觉得电影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觉得前面几篇的写的比较好。有自己独特的视觉在里面。
    但到后面的采访式的文章 实则是如同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大多的问答是可笑之极。
    实在是看不出一个导演应该有的内涵。
    同时编者的问题是也是十分没有水准。
    比较官方。
    如同是凑出来的文字。
    看是值得一看。
    但并不能达到我们需要吹毛求疵的要求。
  •     比较喜欢这本书,封皮和里面的排版都很舒服。
  •     时光仿佛倒流回七八十年代青春岁月,虽然伤感却让人无比怀念。
  •     导演、作家的访谈录 涉及的背景知识太多 身为普通影迷并不太读得懂 却也能窥探电影行业之一二
  •     当时我就很有感触,也许是你的影片离现实太近了,让那些尚未完全拉开距离的人如芒在背。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确实有这种现实,甚至大多数人都这样生活。(贾樟柯语)
  •     唠嗑,没法说好,但都是真话
  •     起初买这本书,是听了一个朋友的介绍。拿到书以后,翻了几页,觉得还不错。书的质量很好,里面的内容,让学专业的人受益匪浅。
  •     我是《收获》杂志的忠实读者,而在某期看了崔永元、胡吗个的谈话录《每部电影都有一个传奇》之后,便又成了专栏《一个人的电影》的死忠。偶然找到这本合集之后,便立即买到手,抠抠索索控制着阅读速度,仍是在不舍中读完了。书有很多好法:智慧、宏伟、精彩、美艳、华丽……,而本书属于最善待读者的一类:宜人。像《读库》、像《查令十字路84号》,素雅的气息随书曼妙铺展,茶、咖啡、烟丝一类的香味。单人沙发、落地台灯、布衣裤、下雨天,手中便该有这样一本书。
  •     一本可以窥视中国内地导演在体制内的访谈手册,可以看到无奈也能看到他们背后所思考的惊喜价值
  •     用不同的导演的视角看电影,感受着内行人士对电影事业的分析与感叹,还有各人儿时对电影的记忆,蛮过瘾的!
  •     多点儿了解
  •     正在阅读中————书本质量都很好~!@满意~!@~!
  •     还没看完,但看了几章,都是不错的
  •     喜欢格非对往事鲜活的回忆,喜欢毛尖那带着青春期毛轰轰的生命跃动……一个个对电影的记忆,一串串对生命的赞歌。
  •     看到它的标题时就有一种要购买的欲望,引人深思和遐想。看完之后对电影这个行业还有导演这个职业还是略有所获的。当然有几个采访比较专业机制性的我看不太下去,说道某些导演以往的入行经验啊什么的我是非常有兴趣也很有感触。比较喜欢。
  •     电影人生
  •     不太好意思说自己看完了,基本一目十页翻完的。明白了自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对拍电影这件事有那么大的兴趣。
  •     书挺不错的,尤其喜欢格非写的第一篇,乡村电影,勾起了童年回忆,特别亲切。价格也不贵
  •     一个人的电影,送给一个朋友。
  •     有些聊得比较深入,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导演是怎么想的
  •     美好,伤感,思考
  •     正版图书又打折又方便
  •     重读
  •     因为喜欢贾樟柯,所以买的书。没有令自己失望的好书!值得一读,静静思考。面对商业电影,过于关注情节和演员阵容的浮躁之风,中国电影未来令人担忧。书中的导演们畅谈个人对于电影的理解,成名前后,褪去了浮华,呈现最初的纯真~电影只为一个人,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
  •     叙述深入浅出,喜欢电影的朋友,推荐看看
  •     有些电影就是 我自己一个人的
    电影相同 人却是个体
    爱电影 爱生活
  •     爱电影的人都应当看看。
  •     贾樟柯娄烨挺会聊。最后一个采访者一说话就无比尴尬。
  •     之前读过一本有王家卫的,忘记名字了。这本有些地方好学术好意识流,看着有点走神。但导演不是个轻松的事啊,技术层面还是要不断打磨才能产出有意思的作品啊。张艺谋那个还挺打动我的
  •     不是那么好看 就是访谈记录
  •     喜欢电影的朋友可以收藏
  •     书到了,伴随我度过了两个美好的夜晚。我惊讶于导演们深邃的思想和唯美的表达。很多文字把我带回自己成长的岁月,那些消逝了永不再来的岁月,因为时光的涤荡,焕发出愈发美丽的光彩。阅读书中的文字,只觉一股淡淡的忧伤,那么多电影中和现实中似曾相识的场景,原来无论你身在何处,所有的人类都会经历相似的心路。
  •     将采访的对话放进书中,毕竟受形式限制,还是有些放不开。贾樟柯、娄烨、王小帅都还不错,国师实在是让人失望..
  •     希望院线华语排片多样化,院线和制片方分账合理化,作者电影和商业电影以及独立电影百花齐放,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国产好片 准备着手写剧本啦,如果没有来得及去死的话
  •     昨天终于收到了这本书,大概预览了一遍感觉很不错,写的很好,对于我来说是一本很好的书,也许是自己的职业原因吧,我很喜欢这本书,很适合我目前看。
  •     情人走了,自个儿把自个儿喝醉了,然后相信苏州河会变清,相信爱情还会再来的。生活是一团糟的,但生活可能是美好的
  •     不一样的王家卫,解读非常透彻。王家卫说:“我不悲情,我说的是事实”。这是对于自己电影被归类于悲情类的回答。镜子是现实的反影,是时光无情的反射。镜子告诉你的真相:时间把你最好的时光已经拿走,你看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时光之后。想去追却无从追起,只能回忆着从前追悔莫及徒留一声轻叹。
  •     泛泛之作,喜欢小崔和科长那一段。应该编的再细一点。
  •     有意思的小书 记忆中的《收获》
  •     贾樟柯。。。
  •     憋了半天,完全不知道如何评价这本书。除了讲讲各自拍电影的荆棘路还有啥值得思考的。。
  •     喜欢认真研究电影的人 还是可以看看的
  •     是部发人深省的书。通过与不同的电影人的对话,揭示了中国电影过去以现今的状态,更令人觉得中国电影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听到的未必是真相,中国电影的本土化国际化艺术化更是有一段很多的路要走,这要靠我们当代的电影人和观众来共同努力。
    很期待,再过几年中国电影会发展成什么样
  •     小成本电影跟小说功能差不多,它表现生活中可能发生的那种尴尬、无解、为难,把人置于怎么做都不对的境地,看了就觉得特别惨烈。
  •     徐静蕾的跳过没看,其他还蛮有帮助。最喜欢贾樟柯和崔永元部分。
  •     虽然有些内容我不喜欢,但是咧,还是有一小部分比例的内容让我感到获益匪浅。这就是不同菜系的菜摆在这,一不小心就吃到让人觉得对胃的。这是一本好书。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给个5分。
  •     我是个喜欢电影的人 虽然看过的片子并不多 喜欢电影的调调 尤其是文艺片 那一种自然淡定的感动 能让自己沉醉好久 我想这本书是在以另一种角度在记录电影 电影人 他们背后的坚持 风格 肯定 还有执着
  •     原来电影是个梦。访谈让我们看到了电影的内心:梦想与现实,彷徨与无奈,动摇与坚持,还是坚持~~~
  •     电影这件事确实很私人化 宜分享不宜争论
  •     格非那篇不错。
  •     送同学的,同学说还不错,一个人的电影,需要一个人静静的看,静静的思考。
  •     三星给墨镜王
  •     只有王朔的那段儿耐读。
  •     喜欢格非、深蓝等人写的关于电影的文章。提出一点批评和建议:书的编辑似乎工作不够认真,倒数第二篇文章没头没脑地展示了老徐的一些观点,感觉像是从一段访谈节目中摘抄来的,无头无尾的码字,有失“出书”的认真。与其这样,不如去读博客了。读书、出书,都要有认真的研究态度。
  •     电影的确是很主观很个人的东西。说实话那篇老谋子的“士为知己者死的过程最动人”打动我了,真没想到!中国电影现在走入的是怪圈还是必然过程实在没人敢断言,那么就拭目以待吧。。。
  •     怀旧的主题,倒也流畅的文笔,充满了对六七十年代及幼时纯真的思念。对导演的个人评论,电影看的少,了解的不多,但相信坚持自己的风格!电影的基础是剧本,怎么讲好各自的故事,希望能从中获益。
  •     前半部分不错,越写到后面越水…以徐静蕾和王朔为例,说的什么鬼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