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杂志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收藏/鉴赏 > 马未都杂志

出版社:中国青年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15303215
作者:马未都
页数:221页

作者简介

《马未都杂志:出门》收录了《大马趴》、《土耳其(一)》、《大巴扎(一)》、《特洛伊木马》、《温莎城堡》、《温莎大火》《艺术的本源》《大英博物馆》……《马未都杂志(出门)》由马未都编著。
杂志这个今天被叫滥的名字实际上出现得很早。宋朝人把零星记载的传闻、逸事、掌故等笔记合集出版叫做杂志,著名的有北宋江休复的《嘉祜杂志》,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这些书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今人读来,许多小事仍让人唏嘘长叹。

书籍目录

一 域外第三百五十二篇·大马趴第四百零二篇·土耳其(一)第四百零三篇·大巴扎(一)第四百零四篇·特洛伊木马第四百二十六篇·温莎城堡第四百二十七篇·温莎大火第四百二十八篇·艺术的本源第四百二十九篇·大英博物馆第四百三十篇·穷理格物第四百五十七篇·空中颠簸第四百八十四篇·飞机电影第四百九十篇·飞机又误点第四百九十一篇·瑞士之行第四百九十二篇·冰河时代第四百九十四篇·莱茵瀑布第四百九十七篇·百达翡丽第四百九十九篇·鲍尔先生第五百零二篇-别样人生第五百零三篇·联邦广场第五百零四篇·伯尔尼第五百零五篇·大肥猫第五百五十篇·红杏出墙第五百五十一篇·时间宝库第五百五十二篇·唐物第五百五十三篇·美秀博物馆第五百九十六篇·橡皮人第五百九十八篇·土耳其f二)第五百九十九篇·土耳其浴第六百零一篇-大巴扎(二)第六百零二篇·开斋节第六百零四篇·洋彩洋风盘第六百零五篇·枫丹白露第六百零六篇·威尼斯第六百零九篇·放山居第六百一十一篇·米娜阿姨第六百四十九篇·出门第六百五十篇·希腊鼻子第六百五十一篇·希腊文明第六百五十二篇·艺术细节第六百五十三篇·罢工第六百五十五篇·胖狗肥肥第七百一十九篇·鉴真和尚第七百二十篇·东大寺二 鉴宝第三百九十篇·我的情人第三百九十八篇·中国古家具第四百零七篇·缶的喜剧第四百一十四篇·同仁堂第四百三十五篇·捡漏难第四百三十六篇·打眼易第四百三十七篇·堵漏灵第四百四十九篇·邦瀚斯第四百七十八篇·乾隆宝座第四百八十二篇·景德镇古窑第四百八十八篇·下雪日鉴定第五百零六篇·磁州窑第五百四十篇·《富春山居图》第六百篇·元青花的秘密第六百二十一篇·最新世界纪录第六百三十篇-德化窑第六百八十四篇·狄博尔的遗产第六百九十八篇·茶之具第七百一十五篇·哥窑第七百三十七篇·书画鉴定第七百三十九篇·凑对第七百四十二篇·御赐养老牌三 观复博物馆第四百三十三篇·博物馆日第四百四十七篇·莱昂纳多第四百五十篇·赞助人第四百七十四篇·德国同行第五百四十三篇·黑龙江情结第五百六十六篇·观复基金第五百八十二篇·五毒瓶第五百九十一篇·水葫芦第六百七十九篇·爬墙虎第六百九十二篇·洞石与酸枣第七百三十篇·牵牛花第七百四十一篇·酸枣第七百五十五篇·萨科齐他爹四 冷兵器第三百五十三篇·马桶第三百六十六篇·杀手锏第三百八十三篇·床的证据第三百八十四篇·井床第四百一十三篇·门锁与门闩第四百二十四篇·别业第四百七十五篇·雍正大展第四百七十九篇·为君难第四百八十篇·雍正的艺术第四百八十六篇·乾隆视野第四百八十七篇·八徵耄念之宝第五百一十八篇·节第五百六十四篇·砥柱铭第六百一十二篇·圆明园祭第六百一十三篇·西洋楼——圆明园祭之二第六百一十四篇·圆明园文物——圆明园祭之三第六百一十五篇·圆明园的未来——圆明园祭之四第六百六十七篇·爆冷第六百七十五篇·里与面第六百八十五篇·故宫被盗

编辑推荐

《马未都杂志:出门》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

前言

杂志这个今天被叫滥的名字实际上出现得很早。宋朝人把零星记载的传闻、逸事、掌故等笔记合集出版叫做杂志,著名的有北宋江休复的《嘉祜杂志》,南宋周辉的《清波杂志》。这些书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字,今人读来,许多小事仍让人唏嘘长叹。    我拉拉杂杂地写下许多小文,没有系统,也未考虑过章法,只是兴致所至就舍不得浪费。倚仗年轻时曾有一段日子码字为生,写小文不算吃力,快则15分钟,写得不顺也能一小时了事,然后顺手挂在网上,时间长了,如同海边挂的鱼干一样,远观算是一景,走近空气中还飘着咸咸的腥味。    腥是鱼的本味,小腥乃大鲜。唐温庭筠《太液池歌》有句:“腥鲜龙气连清防,花风漾漾吹细光”,写得有味有色。这本集子分忐忑两本,说白了就是上下集,但心中有一丝不安,好在汉字字义字形都丰富,借来一用,别有韵味。    我赶上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眼睛都跟不上社会的变化。这些年没少出门走路,东游西逛的有些感受;另外,社会纷杂,天天跟各色人等打交道,阅人无数成了资本;再有就是生活,大事小事大小事都对人是个历练,宠辱不惊说归说,做到不易,凡事装不出来。还有我们津津乐道的文化,这是个最说不清的事情,连辞典的解释都虚而不实: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小书取名杂志,多谢古人。谨为自序。

内容概要

马未都,汉族,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著有小说《今夜月儿圆》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马未都杂志(出门)》收录了《大马趴》、《土耳其(一)》、《大巴扎(一)》、《特洛伊木马》、《温莎城堡》、《温莎大火》、《艺术的本源》、《大英博物馆》、《穷理格物》、《空中颠簸》等文章。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大马趴离开北海道的最后一天又是大雪纷飞,尤其是北海道著名的小樽滑雪场,其雪之状态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肆虐。大雪使世界失去了颜色,只留下白色。即使你的目力再好,也看不透纷纷扬扬雪花。北海道的雪花像画笔一样,一笔又一笔地涂抹大地,直到天地之问变成完全洁白的世界。我上山时尽管风中带雪,但脚下的鞋子还是挺给劲儿的,试了几下并不滑。我走在最后,慢慢欣赏这难得的美景。由于天冷,只好把手揣在裤兜里,奋力迎风上坡,谁知大雪填平一切坑洼,我一个趔趄,终于也没挺住,直挺挺地一个马趴摔倒在地上。我清楚地看见雪地迎面而来,双手被限没能帮上任何忙,就听胸前嘎吱一声响,然后就是剧烈的疼痛。我抬了一下头,看见前行不止的队伍,一瞬间有些绝望,想起了当年红军爬雪山掉队的同志们。终于有人看见我摔了,在风雪中向我跑来,搀扶我起身,我拼命站了起来,这是一种耻感文化的作用,据说中国人的耻感文化特重,让人搀扶是不中用的表现。依我当时的感觉,如没人同行,我会自己先在雪地上躺上一会儿,再根据体力选择下一步行为。可我没有,和每一个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一样逞能,眼都疼黑了还嘴硬说没事,硬撑着和大家同去同回。我摔了一跤,不光荣,也不算耻辱。幼时不会走路,小心摔跤;老了依赖经验,更要小心摔跤。好在我这次伤得不重,伤在了北海道的风雪中。土耳其(一)土耳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连接欧亚大陆,尤其伊斯坦布尔市的欧亚大陆桥让你可以一脚踩亚洲,一脚踩欧洲,神奇得很。我对土耳其向往已久,当飞机徐徐降落时,我心中有一丝忐忑,还说不出来为什么。走出机场时天刚亮,湿润的地中海空气让路旁的花丛显得鲜嫩。我的印象中土耳其应该是黄土飞扬,驼队成行,一副中世纪的景象才对,可眼前的葱绿让你远离了想象。伊斯坦布尔有三座机场,两座在欧洲,一座在亚洲;人口也是这样,三分之二住在欧洲,三分之一住在亚洲,1500万人和谐共处,让人分不清身处何处。按小概念我是山东籍的北京人,按大概念我是中国人我是亚洲人;人总是有强烈的家乡概念,自己对自己得有个身份认同,那伊斯坦布尔的市民如何认同呢?著名的蓝色清真寺像电影镜头缓缓出现在我眼中,美丽而神圣。这座建于1616年的建筑用了数万块蓝色釉砖镶嵌,肃穆华丽。走入其中,仰视穹顶,260块彩色玻璃阳光穿透,绚丽得令人窒息。我在其中逗留至最后一刻,才随队伍走出,贴在环绕的长廊古门前,留下一影作为纪念。以蓝色为主色调的伊斯兰文化曾为中国文化带来清新之风。青花瓷,景泰蓝的蓝色基调就缘于此,在汉文化强大基因的融合下,迅速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员。我们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因为这种精神,让我们民族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妖娆动人。大巴扎(一)购物是旅游者的兴奋点。土耳其的金角弯大巴扎(集市)以其大而独特著称,想逛完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仅出入口就达26个之多。所以导游一再叮嘱记住我们的出口位置,严防逛晕了找不到北。游牧民族的商业能力在巴扎里感受清晰。几千年来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东西方的商业血脉,让商业健康地支撑着这个国家。每户商家都热情地打招呼,应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物,让你深深感到这种商业文明的魅力。在土耳其巴扎里,面对热情四溢的商人,你如不买东西,心里会深深歉疚;而不像在国内的自由市场,买卖双方都怀有戒心。商业文明催生了商业文化,伴随游牧文化茁壮生长。农耕民族在商业追求上总显得羞羞答答,热情不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农耕民族极易满足现状,进取力不足。游牧民族常年迁徙,见多识广,商业已不是生活的补充,成为生活的必需。于是,商品的集散地——巴扎,应运而生。巴扎的商业文化使土耳其的手工业长盛不衰,我甚至可以看到两千年前手工艺的光芒。软如丝绸般的金饰,眼花缭乱的镶嵌工艺,锤揲精致的银器……无处不吸引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我挑选了一把银壶,造型优美;又挑选了一根手杖,上面嵌有艳丽蓝色的松石,这美丽的蓝色不经意地传递着伊斯兰文化。我现在箭步如飞,但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会依赖这手杖,帮我行走。身体依赖有形,思想依赖无形,每个人思想都会依赖手杖而行,这个手杖就是先哲的思想和凡人的智慧。

图书封面


 马未都杂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特别喜欢马老的文字,本本必看,本本我都做了详细的笔记。每篇文章看似简单,实则深刻,发人深省。人说,路就是为了让人走到外面的世界去的。我想,书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广接触世界,充实内心。最近看到微博上的各种言论,排挤这个那个,看不起这个那个。觉得很可笑,也不想参与。反倒在雨天读完这样的一本书,感觉平静坦然。中国乃泱泱大国,奈何有些国人不热衷于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奈何没有培育出我国人民海纳百川的气魄。有时不免有些可惜。马老的书,经常提到教育。其实马老更应该给我们讲讲德育,给现代浮澡的年轻人上一课。非常感谢马老的文字。让我们一直保持警醒,在经历温情喜悦的同时,不致忘记痛苦的存在。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马未都博客,值得一读
  •     隔靴搔痒之感
  •     喜欢马未都先生的《百家讲坛》起,就包括他所有的图书,包括每周六晚十点的《收藏马未都》,包括他的新浪博客。去北京也要看看观复博物馆。受他的影响,引发了我了解文物收藏知识的欲望。会无条件的支持马先生。
  •     非常喜欢马未都的散文。该辑书新设计啊(滑头),其实卖这个价钱,薄一点我也不介意(建议环保一点),谁会怀疑不是马先生写的捏。
  •     马未都的书每本必看。
  •     读完了,意犹未尽,很喜欢马爷爷的书,值得细细品味文字。
  •     马爷爷的书看着心情舒畅啊←_← 我承认我最开始来书店是来看生物化学的Orz ←_←,恩,捏个,没有push真的好容易就丧志了丧志了T^T
  •     给居家的人开眼界,明道理。
  •     有点儿意思
  •     偶幸借得两本马未都先生的书,真所谓书非借而不读,效率出奇的高,似走进了先生的生活,也像听他老闲聊一样没有丝毫压力,文字中透露着浓浓的亲切,诚恳的表达着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热爱,浓烈且炙热,还有对如今社会种种现象的担忧及建议,让了解他短短几日的我有一种愧意。惭愧自己知识甚少,以致不曾领悟书中多个视角观点。深感文明的力量,历史的份量。在此刻变得翔实而具体。书中手稿皆用观复博物馆的稿纸手书。可惜去北京长住小住多次却不曾去过那个让他如痴如醉的藏宝地,看网友评论才知道,馆里竟然都是恒温恒湿的,如此用心,一定纳入行程。 ———2016.2.21
  •     能写得这么无聊也算挺有水平的。#被科普#男性睾丸皆一高一低一大一小。
  •     整书的设计很特别和闲在一样,在封面是几页手稿,书中基本是手稿和正式出版两种对比出现,新颖别致。内容大致为马先生的世界各地博物馆游记见闻,文字亲切,增长见闻。
  •     马老的文字亲切而深刻,说什么都不拿架子,好像他坐在那黄花梨大案后面,端个紫砂茶壶,跟你聊聊这些年他经过的好地方,经手的好东西。古董珍玩和好时光一样,值得珍藏。或许收藏家收藏的,就是凝聚在古物中的,前人的好时光。
  •     这样一位老者写的文字鲜活有生气自由洒脱快乐闲来读十分有味
  •     马未都的人脉厉害
  •     短了点
  •     喜欢老马,可能最开始是缘于百家讲坛,后来开始读他的书,刚开始是鉴赏类,后来是杂文,再后来是专著,每一本书都能看出老马是一个执着认真的人,真心的喜欢。强烈推荐
  •     值得收藏,马未都的书很有看头,对从艺术收藏到古董知识,以及了解社会百态都有帮助,值得购买
  •     很喜欢马未都先生的书,虽然不搞收藏,但是看他的书能学到不少知识,尤其是作为同龄人,对他的一些经历有着相同的感受,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对事对人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     太棒了!这两本以“忐忑”分为上下册的杂志,无论其装帧还是内容都是一流的。文章短小精悍,是典型的随笔,篇篇都是马先生博客的精品,耐读、好读、有味儿、有趣儿,是不可多得的既增长知识、又开阔眼界的美文!值得反复阅读、值得推荐给爱读书的书虫朋友!
  •     马先生的书没的说,写的太棒了
  •     下次若进京,去观复博物院看看
  •     有闲人,或者有生活情趣的人写的东西
  •     马未都的游记吧,我还没有兴趣看古董,但看他写的这些随意的文字,还是蛮有意思的
  •     马未都先生的新作。
  •     马先生的书基本都买,不是因为收藏,而是那份心情,虽然好多在博客都看过
  •     一开始觉得写得挺流水账的,后来读着读着,嘿,有点意思…
  •     出门时总喜欢带上这本书
  •     闲在的时候看看,是静思的好书。足不出户,体会马先生出门的所得!
  •     好书,就是内容有点少,没读够就完了,
  •     写得好差!!中学生作文水平……
  •     推荐后半部分关于收藏和博物馆的内容
  •     马不擅文字,人好坏不评
  •     适合躺着看的书。
  •     文笔太一般了
  •     长长见识。
  •     都是从马先生的博客中摘录的,这种杂文看着确实没劲。如果真要开马先生的书,还是买那中他正儿八经写的吧。
  •     今天上午书刚到,已经读了几篇,感觉特别好,先生的文笔真是了得,带领我们去领略世界各地的美好景观和博物馆,感谢马先生····先生写的一手好字,越看越漂亮!!!
  •     老马的文字平实有趣,他的书我都喜欢。
  •     闲在以后出门,回门以后弄器。
  •     买时没试读,拆封后才发现每张都是正面文字印刷,反面是手稿,难道是受韩寒被质疑的影响?看到2/3时,它愣由飞机读物变为了如厕读物……真烦人。
  •     记录他出门在域外对各种文物与收藏、对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诸多感慨。
  •     只印了一面。。。好坑爹。。虽然很喜欢
  •     好想出门走走--
  •     一直喜欢马老的文字和为人!支持!
  •     看似随笔,都有一定的深度。感悟着马老师的感悟!
  •     好书不多说,必买每本马先生的书!
  •     从此喜欢马未都
  •     全是极其短小的小短篇,是在不太是我的纸质书的阅读习惯~ 不过看评论,感觉我错过了一些金子~
  •     认识马未都还是从我喜爱的电视节目《锵锵三人行》。这位在中国大陆第一个开办私人博物馆的人,其实我一直很敬佩的。本书属于马未都的日记式的杂谈。虽然语言比较写实,但不失幽默。就像书中说的一样:伟大的人不会出自平凡,伟大的艺术也是同理
  •     偶像的书,没的说
  •     套用别人的话 马未都一生都在收藏宝贝 时间长了 他自己也变成了宝贝
  •     短小精悍的博客文。书的设计很有亮点。文化小文,细品咂摸滋味儿。
  •     绝大多数篇什都在几百字之内,篇篇言之有物,不拽;有几篇专门挑出来给孩子念念,期望在其今后的的作文中能有启发。唯一让我迅速“翻篇儿”的,是涉及国外游的,觉得新奇的东西不多。对于囊中羞涩的读者,整书所有文章只在双数的页码上,可能显得有点奢侈了,但这就是唯美的马未都的风格。
  •     变学车边看
  •     一直在看马老的博客,基本上这本书就是博客的一个汇集,睿智又幽默,以小见大,很喜欢马老的文笔,若再出我还会买
  •     马老师的东西都是真情实感的,比起那些COPY的文章,不知要好多少倍了!
  •     还没看,但是马未都的书一定要看看
  •     总是迈不开步子,感叹马先生飞人生活的不易!
  •     没有“闲在”那么多感触,可还是默默认同马老的生活哲学与对世界的理解,希望像马老这样的人再多一些。
  •     老马的这本杂志,是很杂。文章很短,但是理儿不浅。只是有一种意犹未尽,文章还没说完的感觉。
  •     书中能看到作者的亲笔字迹,以这样的形式出版挺吸引人的。
  •     出门在外总有一些见闻,但从没有想到把他阴间记录下来,会如此精彩。出门,跟随马先生一起游历世界美景,了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去观察世界,体味收藏的酸甜苦辣,去神游观复博物馆,去感受冷兵器的寒芒,去观察皇家生活的奢华,从另一种角度,审视时事,评论世事,以一种更加宽阔的去生活。
  •     还没读,但马先生的书,肯定值得读。印刷质量和以前一样,不错,用的纸是保护眼睛的那种,手感也很好。这次发的书比以前干净整洁,物流也很给力,4号晚上买的,6号早上就收到了。排版挺有创意,一面是马先生的手稿影印,一面是印刷体,只是整本书都这样印,有点掏读者腰包的嫌疑。
  •     每次看马老师的文章,总有不少的收获,喜欢
  •     喜欢马先生,喜欢他的文字,融汇贯通的知识。
  •     同样是马未都的博客集,因为多是“出门”,而多了些别处的风景,一次买了两本,和朋友同时看,评价都不错。
  •     马未都的书,读起来行云流水,通俗易懂。跟着马未都的步伐,游览着世界各地,需找着世界各地的瑰宝,特别是在闲暇的周末,一杯红茶,一个下午,一本杂说,婉如置身于异国,走读世界!
  •     书中说撰小文,都是马先生,走南闯北。记录下的对生活的感悟,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     一套两本都很不错,买了一套送人
  •     这本书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读后既能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又能领略马先生一贯的风趣幽默,小文章流露大智慧!我喜欢!
  •     后半本不错,马先生是有丰富阅历的人
  •     他说自己写小文不算吃力,快15分钟,慢也一小时,所以看他写的也毫不吃力。很想看看他的观复博物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每篇小文左页都空下只留下他字迹的水印又何必?配上相关照片不是更好吗?
  •     书的立意很妙,不过作为马先生的日常杂文日志一般,在读前就知道了。
  •     马先生写的书 文字简洁精到 值得收藏 期待他的新书
  •     支持一下马未都
  •     来补一个
  •     是本杂文,文章还行,但比起马爷其他讲玩意儿的书算不上出彩。比较特别的是书的装帧,封面有图片小页,内里每篇文章前都有手写稿的影印部分,不错。
  •     看游记本身就是用别人的体能和智慧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尤其是有这么一个高智商的玩家做“导游”外加“导购”,的确是次受益匪浅的旅行。
  •     排版很不喜欢
  •     感觉刚刚开始就结束了,换文中提到的四个字,就是浮皮撩草
  •     给自己写的东西写的朴实。
  •     短文集,对外域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考
  •     每篇短小,不足千字,处处哲理,萦绕脑际。推荐!
  •     我是喜欢马未都,所以就买他的书,《闲在》和《出门》有马未都的手稿,正如他自己在博客里说的,有手稿证明是他自己写的,不是枪手写的,但出书也印在里面除了充纸张之外没有实际作用,我想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去看他的手稿的。
  •     的确不简单的人物,文笔虽说一般,但马老对人这一生的见解及对国人的剖析绝对是第二个人做不到的,此书值得购买。
  •     出门的文化。
  •     都公这书是真个得论篇儿读。
  •     不知不觉间能增长一些知识和感悟,好书
  •     喜欢马未都,也就喜欢他的文字!收藏一些他的书也成为喜好之一。不满足的地方是书有一半的篇幅是手稿影印,有点太多了,充数嫌疑。这本书你可以在网上阅读的。
  •     两本书都买了,都不错,一个在家一个出门的
  •     昨天下午收到的,一口气把出门看了半本感觉很好有一种被马先生带着一同出游了。 他的感触只有慢慢体会啊
  •     闲暇时消遣之作,倒也有点风味。
  •     书籍的装帧挺有意思的,这个必须赞,讲的一些索粹小事,我没有仔细看完啦……
  •     很不错。我很喜欢。希望更多的人购买马先生的书。
  •     马未都之文学功底较之其历史与文物鉴赏功底尚有差距啊~~
  •     好久没有没看完就归还的书了,马同学小时候写流水日记的习惯真好,多少年都过去了,还没得够小红花啊……
  •     这本书是马先生的博文集结成册的,闲暇时随手翻上几页,很不错,最有意思的是书中印有马先生的原稿,感觉很亲切。
  •     作者的文字功底及知识太渊博了!文笔似乎有鲁迅文笔的味道!
  •     木有二话,马书必收!看看这书,侬就知道啥子人是叫有学问又有水平了。马书始终不便宜,我买的最便宜的折扣是六折多!
  •     短小精悍,引人思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