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绘画 >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9
ISBN:9787301166017
作者:潘公凯 主撰
页数:624页

作者简介

透视1840—1999年中国美术及社会的发展进程
为中国近现代美术乃至文化“正名”的理论创新
十年磨一剑的高端研究宏篇大作
为了回应中国艺术自我阐释话语在世界当代艺坛上的缺失状态,使中国经验真正贡献于全人类,潘公凯教授坚守着为中国文化“正名”的宏大抱负,自1999年组建起了“中国 现代美术之路”课题组,经过数十次各种研讨会的反复论证,在全面反思现代性研究的基础上,以“人类巨变”的“未来视野”为潜在维度,关注“现代事件”本身的“连锁突变”独创性地将“自觉”作为区分传统与现代的标识,以“四大主义”——“传统主义”、“融合主义”、“西方主义”和“大众主义”——作为中国“现代主义”美术基本形态的理论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

书籍目录

代序
绪论(1840—1999)
第一篇(1840—1919)
第一章 中国近代美术的生存环境
第二章 “西画东渐”与近代都市通俗美术的兴起
第三章 近代中国画的自律性演进
第四章 问题探讨
第二篇(1919—1949)
第一章 中国现代美术的开端
第二章 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自觉选择
第三章 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植入与生成
第四章 “西画东渐”中的自觉性移植
第五章 “大众主义”美术——文化精英的双重拯救
第六章 问题探讨
第三篇(1949—1976)
第一章 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第二章 传统主线的断裂和中国画改造
第三章 “油画民族化”与俄苏美术的引进
第四章 美术大众化的全面展开
第五章 “文革美术”——“大众主义”美术的极端化表现
第六章 问题探讨
第四篇(1976—1999)
第一章 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第二章 “85新潮”与活跃的多元局面
第三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世纪末沉潜
第四章 问题探讨
结束语
附录
附录一 现代性的中国探询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概要

潘公凯,著名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7年生于杭州。家学渊源,父亲为中国画大家潘天寿。“文革”期间在贫困的浙南山区工作生活。1979年调回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担任素描与中国画论教职;1987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1992年辞去系主任职务赴美国伯克利大 学东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考察美国当代艺术;1994年回国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主任。1996年由文化部任命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由教育部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在15年的校长生涯中,使这两所中国最重要的美术学院迅速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
80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两端深入”的学
术主张,在中国美术界有重要影响。同时,其水墨作品深沉雄阔,曾在纽约、旧金山、东京、巴黎、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被授予旧金山美术学院荣誉博士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荣誉博士。1991年被评为“有特殊贡献的知识分子”;1997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论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等。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近几年主持“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学术课题的研究和撰写。

章节摘录

  常态和非常态是相对而言的。这里所谓常态,特指日常生活中被特定的功利实用目的所引导、制约、影响的主体部分,它被组织在一个指向实利目的的逻辑之网中,并由此获得意义。非常态则突出了艺术品从日常生活的形式和意义中孤离出来,阻断其与常态形式和意义的逻辑联系,成为与常态生活迥然有别的孤立系统的倾向。  在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为常态,悖离这种日常经验的为非常态。同理,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形式为常态,而悖离这种日常经验的艺术形式为非常态。这是一根不断发展变易而始终不断的链条。但无论生活怎样发展变易,无论艺术形式如何变化,常态与非常态或艺术与生活的区分却永远存在。常态的事物在常态现实中显示出它的意义,而非常态也只有相对于常态才具有意义。从西方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艺术的出现是相对于生活的常态而言的,但从艺术开始独立,到追求虚幻的真实,到追求形式语言的纯化,再到现代艺术开辟了极为广阔的艺术空间,艺术的形式和人们对艺术的认识不断扩展。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艺术中的一切几乎都变了,唯有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没有变,艺术的非常态特性没有变。这表明,无论当代艺术怎样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无论今天的艺术与以往的如何不同,艺术始终保持着其与生活的距离而没有等同于生活,艺术也正是在这样的“限制”中不断拓展开来,不断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如果没有这样的限制或与生活的界限,艺术不仅不可能有新的拓展,甚至艺术本身的存在也是不可能的。  西方现代艺术形态的拓展和“越界”,对中国艺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量涌入,在艺术形态上,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在中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大大丰富和改造了中国的艺术;在艺术观念上,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冲击,最重要的就是对“创新”的认同。  ……

图书封面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具体请见《信息时报》整版专访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2-12/23/content_2086017.htm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自觉与中国现代性的探寻》等都是“中国美术现代之路”学术课题成果。   2012年9月24~2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发起的“中国美术现代之路”学术课题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成果发布会,同时还举办了关于此次课题的第八次学术研讨会。9月10日~10月8日,“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示了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是潘公凯从1999年开始启动,带领学术团队耗时十余年进行理论建构的重大学术课题。该课题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美术历程及其中涌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给20世纪中国美术作出了明确的现代性定位。2006至2011年间,该课题组在香港、上海、宁波、广州、成都、西安、北京等各地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在9月24日的课题成果新书发布会上,《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四大主义”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现代性与中国文化自主性》、《自觉与中国现代性的探寻》、《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图鉴》等书推出。  信息时报特约作者张天潘参加了这次课题成果发布会,也在随后对潘公凯教授就中国美术的理论构建、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课题研究思路等内容进行了一次书面访谈。  西方艺术评价标准不能简单套用在中国现代艺术进程上  信息时报:你的课题研究,做了很深入的理论探索,试图为中国美术定位与正名。定位与正名的重要性在哪里?  潘公凯:定位,即在合适的框架中明确20世纪中国美术的位置与性质;正名,即要对其作用和意义给予恰当和公允的评价。定位和正名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就只能游离于全球性话语之外,最多只能作为西方现代性的边缘例证和多元点缀,成为中心的外围以及普遍性之下的特殊性。在这当中,正名是尤为关键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为在21世纪能够真正走出中国的风格气派并贡献于世界,课题致力于探索现代性情境中的百年中国美术如何摆正自身位置,确立自己在世界的现代美术演进中的地位。  “中国美术现代性之路”课题以20世纪中国美术的性质判定作为中国现代性理论体系建构的起点,恰当、合理地阐释中国近百年的美术历程,试图突破当下论说的尴尬与失语境遇。  中国现代转型中所处的这些困境,迫使我们思考既有的现代性模式和理论如何与中国经验相结合,或者能否从中国经验中生发出新的现代性模式。近些年逐步得到展开的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合法性讨论,多已意识到普遍存在着的困惑和尴尬——外部得不到西方主流话语系统的认可,自身又缺乏理论自信而在自我认同上出现深层危机。反思现代世界体系、反思中国现代转型的历程,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  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反思性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海内外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大陆美术学界的研究主要从史学的角度对代表性画家和主要流派作偏重于史料梳理的研究,台湾的研究侧重于30年代的早期油画家,欧美自90年代以来对此项研究兴趣日增,尤其关注“85新潮”及以后的艺术探索。这些研究已经为当下的思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史实基础。但与此同时其中亦存在着一大共同的疑惑和误区:即在对“现代性”的判定上还没有跳出“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思维模式。其缺憾在于将中国的现代美术等同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在中国的推演,而将中国20世纪美术的主体部分——传统演进、中西融合和大众美术等富有中国特色的形态排除在“现代性”之外,使20世纪中国美术无法在世界美术史中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定位。  通过对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研究辨析,可以使我们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价值标准是否具有普世性作出合理的判断。正如不同国家和地域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现代化道路各不相同一样,不同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也不可能重复一个模式。20世纪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美术,它不可能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翻版,而只能是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独立自强的奋斗历程中,在中西文化冲突下整体的精神文化氛围之中,美术家们对时代巨变所作出的“自觉”回应。  虽然现代经济模式有相当大的普适性,在制度形式、社会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趋同性,中国也在市场经济、大工业生产、商品化、技术化和信息化等方面日益与西方发达国家取得同步,但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与目标不同于别国,社会情境和发展道路也自有特点。尤其心理结构、精神观念及艺术表现等方面,中国还有着更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在更深层次上关涉到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单就艺术领域而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评价标准并不能简单地套用来比照中国的现代艺术进程,尤其是20世纪这一段。  20世纪中国美术艺术实践与社会政治变革紧紧相连  信息时报:通过“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看到中国的美术,嵌入了太多政治等因素,比如清末的救亡与启蒙、文革美术。你的课题也提出,中国美术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对20世纪中国特定的社会矛盾、民族危机和精神文化氛围,以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加以应对的“自觉”上。这应该怎么理解?  潘公凯:20世纪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时代。整个国家经受了长时间巨大的创痛,而西潮又将其迅速卷入到统一的世界史视野中,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历史建构在全新的、变化着的社会情境中艰难进行。既有植入也有应对,既有融合也有抗衡,在变异中自觉地进行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美术现代性的中国美术现代性之路。20世纪以来,中国的知识精英引进西方理论的根本诉求都是源于解决中国的问题,即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实现救国新民的目标。创痛危机和民族意志是决定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最基本的事实与动力。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一个“继发”的过程,而这个转型的开始就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在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过程中被裹挟进来的。没有自那时起的一次次惨痛失利和沉痛教训,就不会有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乃至“五四运动”的一系列历史性事件。艺术的发展演进有自身的逻辑,但社会剧变及其所引起的价值观变化是艺术形式语言变革的深刻原因。鸦片战争不一定给艺术变革带来即时的和直接的影响,但影响艺术变革最大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及其所引发的思潮、心态和价值观的变化,却是以鸦片战争作为先在的事实基础和逻辑起点的。因此,我们以1840年作为整个研究的时间上限,将晚清、民国以及新中国美术史放在一个整体中,做整体性的考量。  20世纪中国美术的艺术实践,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政治变革紧紧相连。救亡图强的民族意志和社会实践,有力地塑造着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线索和性格,由知识精英面对国情而产生的“自觉”出发,中国近现代美术表现为传统出新、学习西方、中西融合、走向大众等四种基本策略应对方式,即“四大主义”。以“自觉”作为评判继发现代性的标识,以“四大主义”的构架来反映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基本面貌,这就是课题所希望完成的正名:“四大主义”就是中国美术的现代主义。  关键要寻找切合自身的新价值框架和表达系统  信息时报:中国美术现在面临怎样的问题?  潘公凯:中国艺术问题的复杂性大致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传统内部价值演进的困境与突围,二是西方艺术移植过来以后的时空错位,三是中西体系碰撞交融过程中所造成的价值碎裂,四是研究中本体论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的复杂关系。它们不仅涉及形式语言问题,更与中西艺术体系不同、社会情境的巨大差异相关联。  由于中国现实与问题的独特性,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实际状况无法简单对应,在西方价值框架的严格审视下,20世纪中国美术的大部分自然难以合乎“现代”的标准,无法成为西方标准衡量下的世界现代美术中的合法一员。解决的办法并不在于谋求得到世界主流话语的承认和接纳——哪怕只是有限的承认和接纳,这种不自信的做法绝非根本之道。关键还是要寻找切合自身现实和要求的新的价值框架和表达系统,切实明确自我的定位,对自己的历史与现实能有一个自洽的解释。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从自己的历史与现实出发,拿出另外一种判定标准来。  信息时报:在经历百年发展之后,未来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真正走出中国的风格气派?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美术的当务之急是什么?从文化繁荣与文化多元化角度来说,对中国美术的未来以及中国文化,你有什么样的期待与建言?  潘公凯:20世纪中国美术在整体上是否具有现代性这一问题,在刚过去的30年中是困惑中国美术界的基本问题;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日,中国已经整体地融入世界,而且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已被裹挟到了历史剧变的洪流之中,这一问题也已经转变为另一个基本问题:如何认识全球现代性的传递及变异与人类巨变的大趋势之间的复杂关系。出于对近现代中华民族为救国图强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的追思,也出于对当下社会存在的理想淡漠、价值缺失现象的深层忧虑,又出于对日益加速、不可遏制的科技发展将把人类带向何处的惊慌与不确定感,心中不禁涌起了无限的渴望:我们需要一个精神家园!整个人类需要一个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这才是未来的艺术家们和理论家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策划、探索和实践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以中国现代美术为焦点,直面中国文化艺术的合法性危机,我们认为,其解决之道应当是把关注重心由现代性标准模式调整到现代性事件本身。这就能够从对中国经验难以符合西方现代性标准的焦虑中解脱出来,并在肯定原发现代性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层次的前提下,以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去接纳更多被忽略了的现实和经验,从而为中国及其所代表的后发国家的现代性能够获得丰富的开展和生长,打开更为广阔的自主性空间。  具体到20世纪中国美术中,我们认为,应对突变的策略性“自觉”就是继发现代性的标识,由之而有“四大主义”的提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完成对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定位与正名,这既是给历史一个合理化叙事,也是对现实困境的解答和对未来发展空间的拓展。这样的工作,意义不仅限于美术领域,在更大层面上关系到如何重建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寻找到切实有效的新的文化艺术表达方式,这样艰巨的任务当然不可能靠西方人替我们解决,也不是照搬西方艺术模式就可以完成的。  必须强调的是,支撑这一工作的心理诉求绝非所谓民族主义心态和历史怨愤情结,而是立足自身事实、解决自身问题的迫切需要,其目的也绝不是所谓赶超强势西方、恢复往日荣光,而是要为中国艺术的未来发展打开自主性建构的广阔前景。因为只有具备了文化自主性的政治、经济大国,才是可以得到世界的认真对待和应有尊重,并展开平等交流与从容对话的真正的大国。  特约采写 张天潘  人物简介  潘公凯  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生于浙江宁海,国画大家潘天寿之子。197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1987年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1992年赴美国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任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学部主任;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调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编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一个绪论就看了一天.....还没看完...非常系统地论述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     美术学术历史,内容深刻,专家之作
  •     和谐论
  •     还没来得及读,去年出的时候就关注过
  •     大师之作,值得一品
  •     此书对于20世纪的中国美术现象具有提纲挈领的分析与概括,可作为美术相关专业的指导用书。
  •     需要慢慢读来。读完了再来评吧。
  •     可以不用这种死中文写现代美术了马?死气沉沉。
  •     估计这本书会给我很多启迪,这也是买书的初衷,希望不会失望。
  •     可以简练些
  •     扎实的美术学术著作,收获多多
  •     这本书不错!从1840-2000年来,讲的很全面!!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