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63424801
作者:王俊 编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人生规划:万年历》内容简介:知晓天文地理,为群指点迷津,诠释人情世俗,让你过筹帷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精粹。

书籍目录

天文天象 一、地月系和太阳系 二、银河系和总星系 三、星座 四、三垣二十八宿 五、朔望两弦 六、太阳出没歌 七、太阴出没歌 八、日食和月食 九、观天气星诀 十、大城市逐月日出日没时刻表 十一、世界各时区的标准时间与北京时间对照表阴历阳历 一、历的起源 二、阳历与阴历 三、阳历的计算 四、阳历的月大月小 五、阴历的计算 六、阴阳历的异同 七、一年四季 八、“正月” 九、“腊月” 十、“九九”与“三伏” 十一、“伏天” 十二、春节与阳历 十三、计算闰年 十四、农历闰月   十五、时辰 十六、昼夜时辰计算天干地支 一、干支的起源 二、十天干 三、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四、十干配四时方位 五、十干配人体 六、十二地支 七、十二支与四时方位 八、十二支配月建 九、十二支配十二时辰 十、十二支配人体 十一、十二支配六合 十二、十二支三合局 十三、十二支三会局 十四、十二支相冲 十五、十二支相害 十六、十二支相刑 十七、天干地支诀 十八、天干解释表 十九、地支解释表 二十、干支纪年 二一、万年星期、干支、二十八宿速推速算法 二二、万年干支、星期、二十八宿电脑速算程序 二三、十二生肖   二四、干支纪日用于农事举例 二五、六十甲子 二六、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 二七、古更与今时对照表 二八、年上起月法 二九、日上起时法 三十、干支纪月及月干支推算表 三一、干支纪日及日干支推算法 三二、干支纪时及时干支推算表五行八卦 一、阴阳五行 二、五行归类简表 三、《周易》与八卦 四、阴阳八卦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阴阳八卦在天文地理上的应用 六、阴阳八卦在数理化上的应用 七、易经八卦与当今科技节气农时 一、二十四节气释义 二、“节气”探源 三、二十四节气歌 四、二十四节气推算 五、节气的阳历推算 六、二十四节气划分 七、节气与气象农谚 八、二十四节气物候 九、七十二候应 十、二十四番花信风 十一、月份别名、花名、花信名对照表 十二、入梅出梅 十三、节气七言诗 十四、看雾测天歌诀 十五、气象预测七律 十六、“数九”与消寒 十七、花草报天气 十八、1998年天象与农历历法 十九、农历节事起名吉凶 一、古今起名字习惯及起名方法 二、起名十忌 三、阴阳与起名吉凶 四、五行与起名吉凶 五、生肖与起名吉凶民间图谱 一、历代帝王图谱 二、历代名人贤士图谱民间绝技 一、民间失传绝技 二、民间捕猎绝技 三、民间识宝秘法安防自卫 一、农村住宅的防火措施 二、液化石油气炉的防火 三、灭火的基本方法 四、家电使用安全 五、农村安全用电 六、防范扒窃 七、外出打工的准备工作 八、如何签劳动合同 九、当保姆须知 十、当建筑工须知家庭医疗 一、常见病的发作时间 二、察颜观病 三、患了痤疮应合理治疗  四、牙痛不一定是牙病  五、春季人体的三“症”  六、夏季常见病的防治  七、秋季常见病的防治  八、防癌守则  九、怎样配备家庭小药箱  十、新生儿的护理  十一、春季的养生之道  十二、夏季的养生之道  十三、秋季的养生之道  十四、冬季的养生之道  十五、走出刷牙的误区  十六、食物相克中毒图解纪年历书  一、二十四节气常驻阴阳历月份表  二、农历十二个月的别名  三、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四、近两百年中西纪年对照表  五、1800~2111年农历闰月表  六、1940~2050年万年历  七、地质年代简表  八、计量单位简表

编辑推荐

  千古贤文,韬略名篇,周易源流,民俗风情,饮食男女,知己识人,万象历法,黄道吉日,家政本草,帝王纪年,博古通今。

章节摘录

  民间结婚  一、说媒  媒人在传统婚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中国礼俗一再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必须要经过媒人说合才能够结成连理。媒人可以主动“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成人之事。  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家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家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媒人的鸡、鸭、肘子、鞋袜、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导接亲,称之为“圆媒”或“启媒”。谢媒钱的多少,视主家经济状况自行决定,但无论多寡,均需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或“包封”。  二、相 亲  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处深闺,难睹芳容。在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一般会提出“看一看”,这种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方家里作初次访问的活动就称之为“相亲”,俗称“看亲”。  相亲的日子由男方提出,由媒人决定时间并通知男女双方,双方都应做好准备,男方要带一些礼物,礼不在多,表表心意而已,若能打动对方父母的心当然就更好了。作为主角的男女二人都应尽力收拾打扮得得体漂亮,以获取对方的青睐。  如果男方被女方父母留下款待,这一般说明他已得到了女方父母及女方的认可。若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告辞出门,则说明这门婚事即将告吹。中国是一个讲究含蓄的民族,这种事当然不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全靠男方和媒婆察言观色。  当然,女方也可能会去男方家“拜访”,这在有的地方叫做“看当”。若女方父母不愿意接受款待,执意告辞,表明这门婚事难以告成。此时,男方当然不可费力强留。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家庭情况,欣然接受邀请,或者将奉上的香茶一饮而尽,结局则是皆大欢喜。  三、问 名  问名,是男家纳采女家收下礼物后的一个步骤,即请媒人持帖去问女方的姓名及其生辰八字,以便回去占卜吉凶,相当于后世的“请八字”。  古人阴阳等信仰观念极重,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又有属相相合相冲之说。一事不合,婚事便没有成功的希望。无论古礼还是后世,择偶考虑的并不仅仅是上述的命相等等,因而问名还包括问清女子为谁氏所生,是亲生还是收养,是正室还是继室所生。  问名也携礼物,古礼也用雁,大概纳采、问名是一次进行的,后世的纳采、问名就是如此。有的地方问名之后,男女家双方要交换“草帖子”,也就是互相通告各自的情况。  这种“八字”是写在一张红纸上,纸宽约一寸,长约八寸,上面写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其格式如下:  男X X乾造X X年X X月X X日X X时建生  女X X坤造X X年X X月X X日X X时瑞生  上面所写“八字”的字数,习惯上必须是偶数才行。假如出现奇数的话,就随便增减一个无关紧要的字凑成偶数。男女两家收到这种八字以后,就赶紧烧香供在正厅神佛祖先之前放三天。假如在这三天期间,家里发生吵架、失窃、摔坏东西及其他意想不到的灾变事故,就都被认为是不吉的凶光,那这门亲事就不必谈了。反之如果在这三天期问,男女双方家中都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就认为是出于神佛和祖宗的保佑,乃是大吉之光,这门婚事就可继续谈下去。这时男女双方都要请算命先生来批“八字”,看看男女当事人的相性如何,如果相性好婚事就继续进行,不好就免谈。假如一切都很顺利,这门婚事才能进入正题,也就是开始谈论聘金和嫁妆,以及男女双方的各种其他问题。  由此可见,“生辰八字”十分重要,它是决定男女婚姻的主宰。就因为根据生辰八字能判断出一个人命运相性的好坏,所以很多做父母的在女儿出生之后,赶紧请算命先生给找一个好的生辰八字,以免将来长大合婚时合不成。如此一来,很多妇女出生年月日都是假的。尤其是那种所谓“破骨”的女孩子,更须要特别伪造生辰八字,不过当她享尽天年死亡时,她娘家人必须通知她的“孝男”,告诉他们,她是一个“破骨”相的人,以后绝不可以拾骨。  四、请期  纳征之后,就意味着婚姻缔结,接下来就该迎娶过门了,而此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请期。请期就是男家占卜择定合婚的吉日良辰,让媒人告知女家,征求女家的同意,相当于后世的“告期”、“下日子”、“送日子”、“探话”等。古代请期用雁,后世用各色礼品。请期仪式过程中,进行婚礼仪式的第二次迷信占卜活动,大体与问名后的占卜相同,主要是选择适当的迎娶吉日,合婚良辰,以及合适的迎亲、送亲之人。占卜的选择中心仍然是八字与属相。首先是选择吉日良辰,民间一般选双月双日,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不过,嫁娶月份一定不能犯男女双方的属相忌讳,否则“犯月”;合适的月份诸如“正七迎鸡兔”等,则为“行嫁月”,可以嫁娶、迎亲。送亲的也不能犯属相的忌讳。  古时候的请期似乎是口头进行的,后世则口头、书面皆有,尤其是世族大家或小康的耕读之家,大多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也就是所谓“下婚书”。  五、迎 亲  迎亲,是婚姻的最后一道程序。它是请期获女家允许后而进行的,相当于后世的婚礼大典,或狭义的婚礼。古时的婚礼仪式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有时要持续两三天。近代婚礼多为三天,大典之前的一天,女家派人来“铺房”或“暖屋”;中间的一天是迎亲日,迎来新娘后要拜堂合卺(成婚的意思,旧时成婚的一种礼节),这是正式的婚礼大典;次日闹房。有的地方婚礼为两天,有的只有中间的一天。在婚礼正日,从迎娶到闹房,其问的仪俗丰富多采,达几十种之多。  在迎亲队伍到来之前,还要做许多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挽面(绞脸)——按照旧式风俗习惯,妇女除非结婚,绝对不可以剃掉脸上的汗毛。惟独在结婚的前夕,也就是在“上头戴髻”之前,才能开始人生第一次的“挽面”。方法是由一名具有“挽面”经验的妇女,手拿一根坚韧的细线,用两手使线呈两角交叉状,紧贴在出嫁女子的脸部,然后用手一弛一张,就可以拔掉脸部的茸毛,使脸部光洁明净。  因为这是一个女孩子一生中的第一次挽面,所以非常慎重,负责挽面的必须是“好命人(北方叫“全靠人”)”,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俱全的人。因为是第一次“挽面”,所以特称为“开面”(北方叫“开脸”)。“挽面”完毕之后,还要赠送好命人谢礼,接下去是“上头戴髻”。  上头戴髻(上盖头)——就是男女两家各选一个黄道吉日,分别在自宅同时举行。男家是在自宅正庭的中央设一个“五升村”,让新郎坐在上面,面对神佛与祖先的灵位。这时就要请一个“好命人”,从新郎后面给他梳三次头,然后再让他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礼帽,祭拜大公(太上皇)、三界公(三界大帝)、观音佛祖与祖先,祈求结婚后子孙绵延不绝、万世其昌。  女家也要在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来举行这种“上头戴髻”的加冠礼,俗称“上盖头”。惟独女方的加冠礼,要在正庭中央天公炉的下面放一扁平竹篓,然后让女儿面向外坐在一把专用的椅子上,这象征着女方即将离开娘家出嫁,所以才和男方采取相反的方向。女家请来一个“好命人”,给新娘梳好头之后,再插上象征女子成年的发簪(笄)。  梳头插簪的仪式完了,就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盖头”,向三界公和其他神佛祖先祭拜,然后给父母各敬一杯茶,父母喝完之后,也要祭拜天公及其他诸神佛。 在男家,要赶紧布置新房,选择一个好时辰,才能安放新人用的床铺,并祈求神佛保佑平安,所以特称之为“安床”。其他一切用品也都要新买,屋里屋外更要打扫清洁,大门和房门都贴上对联,门楣上还要挂一块长条红布,上面绣有吉祥的词句。女家也要把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准备招待祝贺的亲友和迎亲的新郎。  食姐妹桌(与姐妹惜别宴)——女子出嫁,即脱离生身父母之爱,从此就要和兄弟姐妹离别,到另外一个新环境度过一生。  所以在出嫁的当天,姐妹之间不胜依依之情,而特别举行一次惜别宴,称之“食姐妹桌”,兄弟姐妹在席间说些吉利话,祝福这位出嫁的新人婚姻美满。  惜别宴完了之后,新娘就要进入化妆室,开始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次化妆,并且在穿上结婚礼服戴上盖头后,回到闺房,静候男家的亲迎。  花烛——花烛为合卺时所行之礼。迎娶一般在男家进行,招郎则在女家进行。结婚之日,设花烛礼场于室内厅堂。新娘进门,即由喜宾迎至礼堂,也称为“华堂”。与新郎并立向内行参拜礼,接着相对行交卺礼。礼毕,由喜娘领新夫妇入洞房。然后饮多为糖水泡红枣的交杯茶,枣与“早”谐音,谓之早生贵子。合卺后,尚有告祖及见舅姑等礼节,也有的是在筵席后新郎新娘向宾客敬茶时进行,叫喝“新人茶”。  送嫁——女子将行结婚之时,在男家称迎娶,在女家称出嫁。出嫁之前,新娘沐浴,化妆打扮。出嫁之时,行告祖和辞父母之礼。女子出嫁由兄弟姐妹等送之,一般男女各两人,称之为男高宾、女高宾,又称送舅。婿家待高宾之礼甚重。  六、亲 迎  亲迎,就是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古时迎亲在黄昏,婚礼的取义就在于此。婚是个形声字,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新郎是受父亲之命去迎亲的。到了女家,女家的人要出门相迎。新郎进门要献上礼品雁,这个仪俗叫“奠雁”,是古婚礼中比较重要的仪程。然后,新郎要把新娘很礼貌地接到车上,迎往家中。  后世的迎亲之举似乎要复杂得多。迎亲的队伍往往十分壮观,有多至几十人的。新人在汉代坐的是轩车或轺车,唐代用图绘的障宪车,宋代以后才流行起人们所熟知的花轿。在迎亲的队伍中,也包括了吹鼓的乐队等。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仪仗的趋向,迎亲的队伍中有许多挑夫拿着“开道”、“回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灯,还举着金瓜、斧铖等什物,新郎戴官帽,新娘则凤冠霞帔。因为婚姻是人生大事,虽然这些举措逾礼,但是官府一般也不加干涉。  迎亲的轿子要有人压轿。旧时北京娶亲是太太压轿:她在喜房给天地爷上香以后,用小镜子照轿,用芝兰香熏轿,再往轿子里撒一些桂圆、荔枝、枣儿、栗子、花生之类的“喜果”,然后盘腿坐在轿子里压轿。有些地方压轿不用太太,而用父母双全的童子,取新婚夫妇和合到老、早生贵子之意。这种婚礼求子的习俗,还有福建等地的“桂花”,即同时迎来两个披挂花红的孩子,以此来祈求早得贵子。  迎亲的队伍来到女家,一系列仪俗就接连不断地开始了。女家听到娶方来的信息以后,并不是立即就迎进门来,而是将院门紧闭,或是拦起来,这叫拦门。这时,便要有一番礼仪性的对答,比如由娶方的娶亲人喊:“开门,开门,别误了良辰吉时。”要求鼓手们奏些喜庆乐曲,或者由娶亲人唱拦门喜歌。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娶方才能进门。  进门以后除了特别的寒暄之外,娶方要送上礼品,这些礼品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都代表吉庆的意义。女家也要设筵款待娶方。不过,这纯粹礼节性的。  旧时有一些地方,姑娘的开脸和妆扮是娶亲人来了才开始的。此时,这边送亲的人陪着娶亲的人和新郎,那边的新娘则同时在妆扮。妆扮完毕,新娘由娶亲太太搀扶上轿,或由兄长背上轿。离别之时,新娘可能哭哭啼啼,但这不犯忌讳,新娘哭哭啼啼上轿,人们反认为是大吉大利。据说,新娘哭得越响,婆家越有财。许多少数民族婚礼中则有“哭嫁”之举,有大套的《哭嫁歌》。有些地区,娶亲的轿子离开以后,娘家人要泼一盆水,表示女儿如泼出去的水。  娶亲队伍的归途不得走来时走的路,称“不走回头路”。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大树等,都要把娶亲轿子罩起来,为的是避邪。如果遇到另一家娶亲的,轿夫们要比试技艺,尽量使轿子抬得平稳一些,同时还要喊号子以壮声势,有的地区新郎双方要换胸花。如果遇见出殡的,娶送亲人员都要说:“今天吉祥,遇上财宝啦!”有的少数民族娶亲的路上要吃“茅宴席”,即款待跟着迎亲队伍送亲的女方亲属。有些地区娶亲的人中途在十字路口要停下,必须要主人家敬献一些礼品后才又上路。至今这种风俗在有些地方仍保留着。  七、拜 堂  娶亲的队伍回到男家时,也并不是马上进门,而是把喜轿关在门外,俗称此为“憋性子”,意思是把新娘的性格憋得柔顺些。喜轿进门以后,又有许多仪俗。虽然这些仪俗并不一定全部存在于某一地区,但也都是存在过的。同时不只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这里概述如下:  撒谷豆。即在喜轿进门以后,撒谷、豆等,用意是避邪。这是一项比较古老的仪俗,宋以后比较流行,其用意在避“‘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  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妻会越过越红火。  落轿以后,新郎要象征性地朝喜轿射三次箭,称“桃花女破周公”,也叫“煞”,也是避邪驱祟的意思。  新娘从轿里出来,又有传席之仪。所谓席,也就是铺在地上的红毯。这种习俗在唐代就普遍存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春深嫁女家》写道:“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从诗中可以知道,当时铺的是毡褥。到宋代,人们娶媳妇,轿子进大门,也是“传席以入,弗今履地”,这种仪俗的用意,即传宗接代。清人笔记《不下带编?卷二》记载说:“今杭惜用米袋承毯,名日‘传袋’,又日‘袋袋相传,以袋隐代’。”近人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记述了浙江的传席风俗:“新妇进门,布袋铺地,辗转更换,令步其上,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出轿时,用米袋直铺至花烛前,新娘脚踏米袋,日步步高、代代好。  下轿以后,一些地区有跨鞍的仪俗。新娘要跨过马鞍,“鞍”与平安的“安”谐音,这个仪俗的意义就是祝福新郎新娘平安。  新娘人洞房之前,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仪式,那就是拜堂。拜堂在唐代即已比较流行,俗称“拜天地”,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拜堂的仪俗较杂多、五彩缤纷。华东、西北一些地区有所谓“拜人”,所拜的都是来客中放礼钱的,诸如姑、姨、舅、叔等。只要比新郎辈份大或同辈而年龄大的,都要放“拜礼”,都要受拜。拜人时,司仪按预先拟好的礼单唱名,然后由“接礼的”找所唱者接礼,接礼后,司仪唱“X X X礼钱×块,磕下哇”,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礼。客人多的时候,这种仪式要进行一两个小时。  拜堂以后,便是大宴客。婚宴作为重要的宴饮活动,自然有极多的讲究,比如座次的排列、菜肴的配置、敬酒祝酒等,一些民族还大唱宴席歌,以此来营造气氛抒发情感。  ……

图书封面


 人生规划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这本书是帮同事买的,她需要的,说挺好
  •     印刷质量不是很好,原以为是很厚的一本书,实际内容都只是一带而过,目录写的内容不少,实际的含量缺很低,不过是送给老人的,马马虎虎吧。
  •     作为万年历,还是算称职滴,只是有个别错别字,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只是像传统文化里的这些东西,好多人不怎么了解,难免有人会困惑了。希望再版的时候注意下
  •     有错的地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