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虚构集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2
ISBN:9787533925673
作者:[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
页数:160页

作者简介

《虚构集》是小说集,给博尔赫斯带来巨大声誉。发表于1944年,含《小径分岔的花园》和《杜撰集》。博尔赫斯令人耳目一新的文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

书籍目录

■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
序言
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
《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
环形废墟
巴比伦彩票
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
通天塔图书馆
小径分岔的花园
■杜撰集(1944)
序言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
刀疤
叛徒和英雄的主题
死亡与指南针
秘密的奇迹
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结局
凤凰教派
南方

编辑推荐

  “博尔赫斯作品系列”收录了博尔赫斯最有代表性、最有个性的单行本作品,直接由西班牙语原版翻译而来,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博尔赫斯作品的原始风貌。  “博尔赫斯作品系列”包括:《恶棍列传》(小说)、《虚构集》(小说)、《阿莱夫》(小说)、《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诗歌)、《另一个,同一个》(诗歌)、《探讨别集》(散文)、《博尔赫斯口述》(散文)、《私人藏书》(散文)等8种。  以单行本形态独立出版的博尔赫斯作品,与以全集形式出版相比,所带来的阅读体验是有极大差别的,因为博尔赫斯的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体现在其作品的数量上,尤其体现在作品的深度上,体现在他的一个作品集,甚至是某篇作品的一些段落、句子、词语的深度上。

前言

  博尔赫斯自述  博尔赫斯曾经“冒着犯下时代错误的危险”,虚拟了一个百年之后关于自己的百科词条,极有博尔赫斯风,节选如下:  博尔赫斯,豪尔赫?弗朗西斯科?伊西多罗?路易斯 作家和自修学者,1899年生于当时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去世日期不详,因为作为当时的文学品类的报纸在当地的历史学家们如今正在评述的那场大战乱期间全部遗失了。他的父亲是心理学教师。他是诺拉?博尔赫斯的哥哥。他爱好文学、哲学和伦理学。在文学方面,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的致命的局限。……他喜欢写短篇小说,这一点使我们想起了爱伦?坡在赞赏某些东方国家的诗风时说的那句名言:“没有别的什么更像一首长诗。”……他虽然只是在日内瓦受过正式的中学教育,却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授过课。他是卡约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荣誉博士。有传闻说他在考试中从不提问,只是请学生随意就命题的某个方面发表见解。他不限定日期,总是说他自己就没有日期的概念。他讨厌开列参考书目,认为参考书籍会使学生舍本逐末。  他庆幸自己属于其姓氏所代表着的资产阶级。他觉得平民和贵族全都耽于金钱、赌博、体育运动、民主狂热、追逐功名和争出风头,几乎没有差别。他于1960年前后加入了保守党,因为(他说)“它无疑是唯一不会煽起狂热的政党”。  有一大堆专题和辩论文章断言博尔赫斯一生中享尽荣华,这种名声至今仍然让我们疑惑。我们发现对此最不理解的竟是他本人。他生平就怕人家说他虚张声势和言不由衷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时至今日,这种说法已经秘不可测,我们将继续探究其中的奥妙。  尤其不应忘记博尔赫斯生活的年代适逢国家处于没落时期。他出自军人家庭,非常怀念先辈们那可歌可泣的人生。他深信勇敢是男人难得能有的品德之一,但是,像其他许多人一样,信仰却使他崇敬起了下流社会的人们。所以,他的作品中流传最广的是通过一个杀人凶手之口讲出来的故事《玫瑰角的汉子》。他为谣曲填词,讴歌同一类的杀人犯。他为某个小诗人写了一篇感人的传记,那人唯一的功绩就是发掘出了妓院里的常用词语。独幕戏剧的作者们早已营造出了一个本质上属于博尔赫斯的世界了,但是有教养的人们却不可能胸怀坦荡地欣赏那些节目。他们为那个给了他们这一乐趣的人欢呼叫好是可以理解的。他秘而不宣的而且说不定竟是下意识的苦心则是编造出一个压根儿就未曾存在过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神话。因此,年复一年,他于不知不觉中而且完全没有料到竟然助长了对残忍暴行的推崇,这种推崇最后演变成了对高乔人、对阿蒂加斯和对罗萨斯的崇拜。  博尔赫斯是否曾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命运感到过不满呢?我们猜想他会的。他已经不再相信自由意志,而是喜欢重复卡莱尔的这句名言:“世界历史是我们被迫阅读和不断撰写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面我们自己也在被人描写着。”

内容概要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翻译家。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曾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
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老虎的金黄》,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等。

章节摘录

  这个集子里的故事不需要很多诠释。第七篇(《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侦探小说;读者看到一桩罪行的实施过程和全部准备工作,在最后一段之前,对作案目的也许有所察觉,但不一定理解。另外几篇是幻想小说;其中的《巴比伦彩票》有象征主义色彩。我不是第一个叙说《通天塔图书馆》故事的人;……《环形废墟》纯属虚构;《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的虚构成分是它的主人公的命运所决定的,我归诸他的一份作品清单不太有趣,但也不是毫无根据的,那是他的心灵历程的图解……  《南方》也许是我最得意的故事,我要说的只是既可以把它当作传奇故事的直接叙述来看,也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看。  ——摘自《序言》

图书封面


 虚构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时常和淡水天马行空地吹牛,吹着吹着就吹出灵感,产生新的小说构思。淡水却说我是十足的脑力劳动者,只有小说构思而没有小说,“干脆你就把你的构思出一本书得了。”她这样揶揄我。她的话倒是让我想到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这位大师,倒是真的把小说构思集成书出版。比如他的《虚构集》。《虚构集》是由《小径分岔的花园》和《杜撰集》两个小册子合成的,共十七个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些小说就明明白白的是长篇小说(或书)的构思。博尔赫斯自己在《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序》里说:“编写篇幅浩繁的书籍是吃力不讨好的谵妄,是把几分钟就能讲清楚的事情硬抻到五百页…我认为最合理、最无能、最偷懒的做法是写假想书的注释。《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和《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便是这类作品。”(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王永年译,下同)这里博尔赫斯明确地告诉我们,他提到的两篇作品是“假想书的注释”,也就是为他头脑中的书做个说明,也就是他的小说构思。那么,他为什么只写个说明,而不把书写出来?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最合理”,也“最偷懒”。可见,博氏是和我一样的懒汉。我们先来看看他自己说到的两篇“注释”:在《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里,博尔赫斯的“假想书”确实是个“谵妄”,他假想了另一个星球的百科全书,当然这部百科全书是地球人伪托的,意图证明不仅神可以创造世界,人也是可以“创造”世界的。博尔赫斯以一个发现者和阅读者的角度对“特隆第一百科全书”进行了阐述和概括,包括“特隆”的语言、文字、文学、哲学等方面,写得合情合理而又匪夷所思,而且颇有象征意味。概括地写“特隆第一百科全书”的注释确实比真的去写这样一本书要合理得多,后者几乎不可能完成,即便真的有人去完成这样一项工作也没有什么意义。“赫伯特.奎因”应该是博尔赫斯虚构的一个作家,其“作品分析”自然也是虚构的。在这篇三千字的小说里,博氏展示了他的四本书的构思,且每一个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其中有一个是侦探小说,在小说的结尾出来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暗示小说的答案是错的,“读者心里不踏实,重新查看有关章节,发现了另一个真正的答案。这不奇书的读者的眼光比侦探锐利。”~会不会真有这样的侦探小说呢?至少博尔赫斯并没有写这样一本书。博尔赫斯借“奎因”的“尸”展示的构思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用博氏自己的话说“更邪门的是那本名为《四月三月》的‘逆行枝蔓’的小说”。所谓“逆行枝蔓”是这样的:小说第一章讲一个场景,然后用三章来分别讲述第一章三个不同的、严格相互排斥的“前夕”(亦即前传),再给这三个前夕中的每一个分别写另外三个前夕,“性质迥然不同。”“那些小说中间,有象征主义,有超现实主义,有侦探小说,有心理小说,有共产主义,有**产主义,等等。”说实话本人在读到这个构思的时候进行了非常认真的思考,有没有可能写这样一本书?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写这样一本书有没有意义,能否为大家所接受?答案依然是肯定的。博尔赫斯构思出来的这种结构决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游戏”,而是有着一定的哲学意味:当一个场景已经出现的时候,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结果”,而导致这个结果却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种“逆行枝蔓”的结构正是旨在告诉人们,不同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原因一样可以导致同一个结果。从这个角度看,“逆行”比“顺行”更有哲学的意味。我不得不说,“逆行枝蔓”这个结构被博尔赫斯想出来真的有些可惜,以他的才气和能力,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个构思写出一部伟大的书,而他却把这样一个构思塞进了一篇三千字的小说的一个角落里,让它完全不能得以施展。它所有的外延都要靠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去填补。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靠想法起家的作家~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卡氏的很多长篇小说就是凭借着奇巧的结构致胜的,如果他有了“逆行枝蔓”的构思,是决不会就这样随便塞到一个短篇里的。有什么办法呢?谁让博尔赫斯喜欢“偷懒”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博氏所说的“逆行枝蔓”的结构,全书应该是十三章,而博尔赫斯却说《四月三月》“共十六章”,不知道这是大师的笔误还是另有什么用意。除了大师自己“供认”的两篇小说外,在《叛徒和英雄的主题》和《小径分岔的花园》里同样出现了“假想书”,前者是一部精妙的戏剧,后者的书是出自一个中国人之手,那个中国人用杂乱无章的遗稿和一座微雕来讲述时间的秘密:“他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然而这个非常有哲学意味的构想却被博尔赫斯用来服务于他的短篇小说;当然,他也反过来用他小说的情节对这个哲学思考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证实。除了“为假想书注释”,博尔赫斯的懒惰还表现在他对死亡主题的偏爱。死亡是每一个生命的最终结果,而直接把视角对准死亡,就避开了人生芜杂的、“百无聊赖”的过程,直击结果。一个人是怎样死的、死时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和质量。《虚构集》里的绝大多数小说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死亡,换句话说是不同程度地揭示出一个人(或一些人)命运的结局。其中有一篇的题目就叫《结局》,小说描写了一次决斗,作者只用“我等了七年”“我七年多”等只言片语来展示决斗双方大概的人生历程,决斗的结局当然是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却也“谁都不是了”。《秘密的奇迹》则把视角对准了一个被枪决的戏剧家,从枪决本身就可以猜出他拥有怎样的人生,当然,博尔赫斯在这篇作品里还注入了其他的一些比较深刻的思想,这里就不多说了。前面提到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涉及到一宗谋杀案,从被杀者的角度看,他的被杀没有必然性;但从杀人者的角度看,死者的死亡则是必需的。把两方面的想法交织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人生的不确定性。在《虚构集》里有两篇小说我非常喜欢,这两篇也涉及到死亡。《死亡和指南针》和《花园》一样,也是一篇侦探小说,但它却是颠覆性的,它颠覆了传统侦探小说及其读者的思维习惯,读到最后你可能会觉得很失望。当你觉得上了当回过头再去看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从一开始就给了你提示,这一点却和优秀的侦探小说一致。于是你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高明。《南方》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小说,同时也是博尔赫斯本人“最得意的故事”(《杜撰集.序》),作者声称这篇小说“也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看”,但我只是根据个人经历从最基本的故事来看就已经很喜欢它了。它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人与疾病做了艰苦的斗争,最终康复,然后他去了南方,却意外地卷入一场决斗。小说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达尔曼紧握着他不善于使用的匕首,向平原走去。”而在这句话之前还有一段话,大意是说他在疗养院的时候宁愿死于械斗,“如果当时他能选择或向往他死的方式,这样的死亡正是他要选择或向往的。”我个人感觉这段话读起来是很让人心酸的,人的一生真的是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事与愿违~或者,是事与愿符,却在时间上完全错位!总之,懒惰的博尔赫完全不会“把几分钟就能讲清楚的事情硬抻到五百页”,相反,他却把一本书或几本书压缩进三千字。这种压缩其实需要极大的智慧,除了直击故事的要害,还要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段,给读者留白,引发读者去思考,让读者自己去补充那不存在的几百页。相比懒惰的博氏,很多作家倒是特别勤奋,他们可以把不相干的传说、无聊的笑话、庸俗的酒令统统塞进自己的“文胸”,让他们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字的煌煌巨著看上去更丰满,其实却骨瘦如柴。而博尔赫斯却似只露一只玉手的绝代佳人,给人以无限遐想…于是,我宁愿选择懒惰的博尔赫斯。
  •     小说原文:http://book.douban.com/review/7337324/1935年,博尔赫斯写作了这篇《接近阿尔穆塔辛》,并成为了他的成名作之一。他在自传中说道,《接近阿尔穆塔辛》“为那些将来等待着我写出的故事设定了一种模式,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我将因这种模式而声名昭彰。”博尔赫斯还解释道:“我把人想象成能够被与之对话的每一个人所取代,甚至能够被他读的每一本书所取代。”《接近阿尔穆塔辛》首次出版是在博尔赫斯1936年的哲学论文集《永恒史(Historia de la eternidad)》里。1942年,此文被收入短篇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里,后者又成为1944年出版的《虚构集》的一部分。博尔赫斯如此描述这篇小说:“它既是一个恶作剧,又是一篇伪评论”。他承认,为了编造这样一本书,他从吉卜林那里获得了一些灵感。书中提到的出版社真实存在,故事中为这本书“写书评”的人也真实存在,是多萝西•萨伊尔斯(旧译桃乐丝•榭尔丝,1893-1957),英国侦探小说家,曾流行一时,但和博尔赫斯本人并无交情,大概是博尔赫斯为了真实起见选取的。在自传中,博尔赫斯写道:“刚读到这篇文章的读者都把它当真了,我有一位朋友还向伦敦的出版社预订了这本书。”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中曾收录本文(果然至今仍被博尔赫斯欺骗着),译者为刘京胜或屠孟超。其翻译质量,“不揣冒昧地说”,不可卒读,不仅有大量知识性错误和理解错误,而且出现大段漏译。文中引用的文献和人名地名,除直接关于那本不存在的书的内容皆为虚构外,其他均可查实。想必博尔赫斯以此为乐。有趣的是,博尔赫斯在小说中对一本自己虚构的小说用词极为尖刻,可类比为“打稻草人”,几乎以一种炫技的方式,博尔赫斯表演了对同一个故事题材的多种演绎手法,从拙劣的方式到丰富神秘的方式。博尔赫斯对文中虚构小说的题材和主题完全不抱有任何嘲讽或敌意,但辛辣地嘲讽了演绎不得当的作家(不存在),以及这一类蹩脚的,未曾寻到门道的“自以为是天才”的作家(有很多)。设置的稻草人靶子是印度的“第一位孟买本土侦探小说家”,正是几十年后“后殖民写作”所推崇和经典化的类群。然而,博尔赫斯对这一类作家的看法则是“邯郸学步”,并毫不吝惜地进行嘲讽。在他看来,对整个世界的古典文化和文学经典没有充分全面的理解,就开始写作文学作品(任何类型的),不仅贻笑大方,更是对文学和作者的不尊重。相比而言,某些思潮却认为“读书越多,越写不出好作品”,或是“读书磨钝生活感受力”“阅世越浅,则性情越真”,则会被博尔赫斯视为夜郎自大。值得注意的是,博尔赫斯在纷繁的引用名录中,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西方正典,还有丰富的伊斯兰世界典籍,而在其他小说中更有大量关于拉丁美洲,古印度,古中国,日本等地区文化经典的引用。博尔赫斯的博学使得他信手拈来,指责他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是无的放矢——博尔赫斯不考虑政治正确和后殖民主义的脆弱感情,他只是在“不可想象”的阅读量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富含义的文本,而不论其来源。
  •     好像有年一整个夏天 我都在研究关于直线的迷宫的事那是小时玩过的一个游戏 在看了《死亡与指南针》之后 慢慢想起来 在上班或下班的路上 在路边的灌木丛中捡出一根轻巧的能捏在手中的短小枯枝 然后在地上找到一只被杀虫剂搞的精疲力尽的白星天牛 把它放在枯枝的一端 它便往另一边端爬去 等它爬到尽头时 发现无路可走 便会掉头回来 这时用手捏住枯枝的另一端 这样循环往复 它便在一根虚构的 悬空的直线上 一直行走不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着迷于这个游戏 看着蚂蚁 蜗牛 失去飞行能力的飞虫在一根枝条 一根线或是一个苹果上这样爬行 自己从没坚持到它们力竭的一刻 静静看它们回到地上 恢复 爬行而去看见的 听见的 嗅到的 摸到的 在不同的时空中流动变形 渐渐迷失想看的 想听的 想嗅的 想触摸的仿佛是永动机这一虚妄之梦 较之童话 又冷冰冰 有机械感我注意到的仿佛只是迷宫这一探究性词语 或是咒语这本书 仿佛主动的转移我的注意力 让我想起一些偏远的事反复阅读 想象自己悬浮在一件事上 我的翅膀 我的壳 我的肚腹 又恢复成虚构的姿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跪
  •     开拓对于小说写作的认知。
  •     2012-12-15 灵感丰沛。环形和线型的世界体系,庞大而有条不紊的片段,“荒谬地试图穷尽所有变化”。打破人称和身份的疆界。“时间凝固之诗与继之而来的死亡”。有几篇结构不完整但是瑕不掩瑜。流畅度也是渐入佳境。
  •     梦境一般的语言。小说般的梦。就像我昨晚梦到的。
  •     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用生命认真的假设一切能假设的) 《吉诃德》的作者皮埃尔·梅纳尔 环形废墟(存在质疑) 巴比伦彩票(人生) 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 通天塔图书馆(阅读让人在时间中自在穿行) 小径分岔的花园(如果时间不是线性的)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睡不着的时候记忆和想象力通常都很好) 刀疤(两个故事) 叛徒和英雄的主题(不停旋转的一枚银币被一只手压下了) 死亡与指南针(妄想现实) 秘密的奇迹 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结局 凤凰教派(最终还是一样的) 南方(重新活一次,这次要用自己欣赏和满意的方式去死)
  •     我也要写虚构集!
  •     脑洞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     花园集是个小巅峰,有些短篇结尾轻轻一点功力好深。
  •     及其飘逸的风格,费半天劲也看不懂多少,就搜刮点感性的美感也不错吧
  •     「用生命在扯淡」出於敬畏分打高點。還是最喜歡小徑分岔的花園了,可能因為裡面有些中國元素吧?
  •     看的云里雾里… 感觉作者在写论文
  •     或许是一本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祖师爷,走过场不能完全看懂。大学时候《小径》(中国元素中国意为复杂,中国套盒约等于俄罗斯套娃)和《刀疤》(推理小说的叙诡)在短篇排行中占有一席之地。 墙裂怀疑霓虹装逼大师小栗虫太郎看过拉美装逼大师博尔赫斯,褒义。犹太、意第绪、希腊、波斯、希伯来、迷宫、镜子、图书馆、通天塔、蜘蛛、神学、灵魂、无限空间、走廊、故事、杜撰、牛头人(NTR)、异教徒、伪装、宝藏、环形等(词频统计下来似乎卡尔维诺也常用的诶),有着所有让我激动的莫名其妙自己也摸不着头脑为何的遥远词汇呢,因为它们都不属美帝主流文化吧。“所有的人都是两个组成,真人则是在天上的另一个。他们还以为我们的行为投下颠倒的映像,我们清醒时,另一个在睡觉;我们淫乱时,另一个保持贞洁;我们偷盗时,另一个在慷慨施舍。”
  •     为了《南方》而读,却被《富内斯》深深吸引,在弗赖本托斯燥热的午后黄昏中缓缓讲述着无限接近于这个充满无限细节的世界的天才“富内斯却能看到一株葡萄藤所有的枝条、一串串的果实和每一颗葡萄。他记得1882年4月30日黎明时南面朝霞的形状,并且在记忆中同他只见过一次的一本皮面精装书的纹理比较,同凯布拉卓暴乱前夕船桨在内格罗河激起的涟漪比较” 《南方》也不错,有点《武士与女俘》以及《塔德奥·伊西多罗·克鲁斯小传》相似,遵从内心隐秘的某种热情
  •     有种每篇都是同一个故事的错觉。
  •     觉得作者写了一批不管精神世界多繁华多枯寂都不会跟外界吐露半分的人(《环形废墟》《小径分叉的花园》
  •     (小径分叉的花园)平行时空,一种可能抹平另一种可能,存在无穷多可能和组合,真正你爱的人和你存在在不同的时间,无法抵达。(沙之书)整个世界所有可能,由原点向所有方向迸射的所有可能性。(环形废墟)隐喻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机器人,自以为自由,其实没有自由意志。(南方)梦境:隐喻人生是别人的梦,以自己满意的方式去死的主体性。
  •     很难用一两个字来形容博尔赫斯,天才也不够吧。
  •      我的异乎寻常的多样性要归功于一种制度:彩票,那是别的城市所不知道的,或者不够完善、不公开的。 我没有调查过彩票的历史;我知道投机主义者在这件事上未能取得一致;我从彩票强有力的意向中得知一个不懂占星学的人观察月亮时领悟的东西。 我的城市纷坛复杂,令人眼花缭乱,彩票是那里的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我很少考虑彩票的问题,正如很少考虑神道莫测高深的行为和我自己变幻不定的心思一样。
  •     博尔赫斯的书属于一个另类,他描述的故事无论是离奇的、荒诞的、神秘的或者是一个庞大的世界,其实都是在讲述着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还是他自己
  •     不是那么喜欢博尔赫斯,总觉得有点掉书袋。《杜撰集》里有几篇还算通俗,就觉得博尔赫斯在意的是一类抓不住根的事物,介于描述物和描述人之间。
  •     现在读书的速度真是大不如前,以往这种厚度的书大约一个晚上就看完了。
  •     世界观的碰撞,内容抽象,想象空间极大。但是从第七篇开始乏味无奇。以及翻译毁一切。
  •     《环形废墟》是我最爱,《通天塔图书馆》次之。
  •     明朗。
  •     看的有些愣,迷宫,废墟,打破 永恒。
  •     六星!
  •     怎么没标
  •     对于上帝来说,他们是一块硬币的正反面
  •     恨炫技
  •     只需要读一篇,就能明白为啥Ted Chiang会说“当我开始写作之前我没有读过多少博尔赫斯的作品,而且某种程度上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读过。因为一旦读过的话,我可能不会成为一个作家。我认为他的作品阐述了与我完全相同的想法,但他的作品如此之好以至于我可能会放弃讨论这些话题的希望。”
  •     读他的文会想到“艺术和数学是探究世界秘密的双重阶梯,犹如DNA螺旋般对称上升”这句话。
  •     book from Aestik
  •     向少年披露宇宙的奥秘和拜火的仪式
  •     DOPER than DOPE
  •     以小说乱炖玄学与宗教。《环形废墟》《小径分岔的花园》《博闻强记的富内斯》《刀疤》《死亡与指南针》《秘密的奇迹》《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     !!!
  •     我假装很有兴趣 因为现在是个人都得说自己喜爱博尔赫斯 不知道本人作何感想
  •     我吃力的拾掇掉书袋式的人名与典故,在繁复的近似于黑暗的时间、空间中迷失、恐慌、分裂,在苦苦寻觅归途中,我完全倾倒在博尔赫斯笔下。其中,最有名的短篇《小径分岔的花园》否定了时间的同一性和绝对性,平行空间重叠、交错形成一种网络,这个网络包含了一切的可能性。在某些时间和空间中,“你”“我”并不存在又互相交融。每一条路分岔成更多的路,而走向岔路的人都分裂成更多的人,每一个人做出了一个选择并不否定另一个选择。在另一个三维空间,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人生之路非线性、单一,而是无限的延伸在无限的空间。也就是说,无数个“我”活在此刻的“我”身上。“我”分裂着,“我”也统一着。
  •     我也想穿过小径分岔的花园,来到通天塔图书馆,寻找惊奇的美。全部时间均已过去,我们的生命仅仅是一个无可挽回的衰退过程的记忆或反映。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
  •     读不懂的部分就是完全不明所以,勉强读懂也可能其实不懂的部分非常动人。环形废墟,通天塔图书馆,小径分叉的花园,南方。
  •     等我看懂了再来改评价吧,反正现在只是打开了我阅读的另一扇窗!还可以这么写的感觉…不知道原文是不是也像译文这样表达的乱深沉…
  •     路转粉,大迷宫。
  •     即使我要下地狱,但愿天国存在。过分的指望带来过分的失望。如果知道幸福的偶然性,这就会减少幸福的程度。(凭回忆写的书中的句子,或有出入。)这个瞎子真的好秀啊!
  •     每一篇都非常棒,博尔赫斯的博闻强识令人惊叹。和之前其它出版社出的博尔赫斯的集子有重复。其中阐释学(正统,异端,非异端)的迷宫(实在的,建筑的,想象的)和游戏交织着特定地域的传奇故事,文学史,以及人类对自身文明和时间的共同理解。
  •     环形废墟 小径分叉的花园。 博尔赫斯,神也。
  •     时隔多年后重读,还是觉得很绕,但幸而耐下性子来终于看清了些模糊的隐喻来。
  •     你怎么看世界,世界就怎样呈现给你看。
  •     赞叹博尔赫斯了不起的想象,除此之外有些篇目难免虚张声势和缺乏严谨,比较喜欢《环形废墟》和《秘密的奇迹》 [计划重读]
  •     在《博闻强记的富内斯》中,博尔赫斯描述到,富内斯的头脑里满坑满谷是触手可及的细节。感觉也是在说他自己。博尔赫斯头脑内满坑满谷有的是丰富的情节和匪夷所思的迷宫小径。眼花缭乱的地名、人名、作者和书名,即使不懂,用目光去摩挲一下感受一下也是极好的。
  •     想象真是奇特。可是好几篇冗长的看不懂。可是好几篇精彩到要一遍遍的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