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万寿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青铜时代·万寿寺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229004538
作者:王小波
页数:279页

作者简介

《青铜时代:万寿寺》原为《青铜时代》第一篇。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
王小波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并没有一个像诺贝尔文学奖之类的证书来印证这一点,但是,我们相信,时间就是他作品价值的证书。

书籍目录

序:我的师承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编辑推荐

  阴阳两界逾十载,似水流年。金银铜铁铸时代,地久天长。

前言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连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文字境界。道乾先生曾是诗人,后来做了翻译家,文字功夫炉火纯青。他一生坎坷.晚年的译笔沉痛之极。请听听《情人》开头的一段: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也是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杜拉斯的文章好,但王先生译笔也好,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查先生和王先生对我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著作家对我帮助的总和还要大。现代文学的其他知识,可以很容易地学到。但假如没有像查先生和王先生这样的人,最好的中国文学语言就无处去学。除了这两位先生,别的翻译家也用最好的文学语言写作,比方说,德国诗选里有这样的译诗:  朝雾初升,落叶飘零  让我们把美酒满斟!  带有一种永难忘记的韵律,这就是诗啊。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做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内容概要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1972年在山东牟平插队,后做民办教师,1972-1973年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1974-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1982-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1984-1988年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1991年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的文章写得恣肆随意,非常自由,常常还满口谐谑,通篇调侃,一副顽皮相。如今调侃文字并不罕见,难得的是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这正是我读他的作品的印象。  ——周国平

章节摘录

  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道:“我的过去一片朦胧……”。这本书就放在窗台上,是本小册子,黑黄两色的封面,纸很糙,清晨微红色的阳光正照在它身上。病房里住了很多病人,不知它是谁的。我观察了很久,觉得它像是件无主之物,把它拿到手里来看;但心中惕惕,随时准备把它还回去。过了很久也没人来要,我就把它据为己有。过了一会儿,我才骤然领悟到:这本书原来是我的。这世界上原来还有属于我的东西──说起来平淡无奇,但我确实没想到。病房里弥漫着水果味、米饭味、汗臭味,还有煮熟的芹菜味。在这个拥挤、闭塞、气味很坏的地方,我迎来了黎明。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病房里有一面很大的玻璃窗。每天早上,阳光穿过不平整的窗玻璃,在对面墙上留下火红的水平条纹;躺在这样的光线里,有如漂浮在溶岩之中。本来,我躺在这张红彤彤的床上,看那本书,感到心满意足。事情忽然急转而下,大夫找我去,说道,你可以出院了。医院缺少床位,多少病人该住院却进不来──听他的意思,好像我该为此负责似的。我想要告诉他,我是出于无奈(别人用汽车撞了我的头)才住到这里的,但他不像要听我说话的样子,所以只好就这样了。  此后,我来到大街上,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不知该到哪里去。一种巨大的恐慌,就如一团灰雾,笼罩着我──这团雾像个巨大的灰毛老鼠,骑在我头上,早晨城里也有一层雾,空气很坏,我自己也带着医院里的馊味。我总觉得空气应该是清新的,弥漫着苦涩的花香──如此看来,《暗店街》还在我脑中作祟……  莫迪阿诺的主人公失去了记忆。毫无疑问,我现在就是失去了记忆。和他不同的是,我有张工作证,上面有工作单位的地址。循着这个线索,我来到了“西郊万寿寺”的门前。门洞上方有“敕造万寿寺”的字样,而我又不是和尚……这座寺院已经彻底破旧了,房檐下的檩条百孔千疮,成了雨燕筑巢的地方,燕子屎把房前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地带,只在门前留下了黑色的通道。这个地带对人来说是个禁区。不管谁走到里面,所有的燕巢边上都会出现燕子的屁股,然后他就在缤纷的燕粪里,变成一个面粉工人,燕子粪的样子和挤出的儿童牙膏类似。院子里有几棵白皮松,还有几棵老得不成样子的柏树。这一切似曾相识……我总觉得上班的地点不该这样的老旧。顺便说一句,工作证上并无家庭住址,假如有的话,我会回家去的,我对家更感兴趣……万寿寺门前的泥地里混杂着砖石,掘地三尺也未必能挖干净。我在寺门前巡逡了很久,心里忐忑不安,进退两难。直到有一个胖胖的女人经过。她从我身边走过时抛下了一句:进来呀,愣着干啥。这几天我总在愣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既然别人这么说,愣着显然是不对的。于是我就进去了。  出院以前,我把《暗店街》放在厕所的抽水马桶边上。根据我的狭隘经验,人坐在这个地方才有最强的阅读欲望。现在我后悔了,想要回医院去取。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把一本读过的书留给别人,本是做了一件善事;但我很怀疑自己真有这么善良。本来我在医院里住得好好的,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遇到现在的灾难。我对别的丧失记忆的人有种强烈的愿望,想让他们也倒点霉──丧失了记忆又不自知,那才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对于眼前这座灰蒙蒙的城市,我的看法是:我既可以生活在这里,也可以生活在别处;可以生活在眼前这座水泥城里,走在水泥的大道上,呼吸着尘雾;也可以生活在一座石头城市里,走在一条龟背似的石头大街上,呼吸着路边的紫丁香。在我眼前的,既可以是这层白内障似的、磨砂灯泡似的空气,也可以是黑色透明的、像鬼火一样流动着的空气。人可以迈开腿走路,也可以乘风而去。也许你觉得这样想是没有道理的,但你不曾失去过记忆──在我衣服口袋里,有一张工作证,棕色的塑料皮上烙着一层布纹。里面有个男人在黑白相片里往外看着。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既然出现在我口袋里,除我之外,大概也不会是别人了。也许,就是这张证件注定了我必须生活在此时此地。

图书封面


 青铜时代·万寿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长安城到处是矮胖的法国梧桐,提供最初的宽大落叶;到处是年轻的银杏树,提供后来的杏黄色落叶,这种落叶像蝴蝶,总是在天上飞舞,不落到地下来;到处是钻天杨树,提供清脆的落叶。最后是少见的枫树,叶子像不能遗忘的鲜血,凝结在枝头。——多么诗意的一座城这是我看得他第一本小说,不同于其他故事,总是看的飞快 ,三四天的功夫而已。而这本,不厚的册子,慢吞吞的看了大半个月。如果,跟别人说,一个姑娘家在看王小波的小说 ,保不准就会被说,真不害臊。或许我更应该看看言情小说么,我只能笑笑罢。各种袒露的描述,却感觉质朴自然,满篇让人发笑的段子,却又清楚的告诉我,这不是重点。这是他的神奇所在。记得 ,小学时,从小城的图书馆里借过一本书 当时看标题是“小布老虎系列” ,无知的我以为是童话故事诸如此类,借回家在某个昏暗的上午读了几页,才发觉那是所谓的"成人小说”(黑线三根)。片段早已模糊,确定的是,前述两本书,是完全不一样的。至少 “小布老虎”一点没让我发笑。所以,王小波是一个有趣的人。(而这一部分也不是我想说的重点,偏偏又下意识的着字过多。。。)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寻找记忆的故事,现在的自己和过去的自己,长安城里的自己和凤凰寨里的自己,还有各种角色里的自己,喜欢的或者厌恶的,各式各样,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他是在寻找那个世界么?这倒巧合的和这三月的日子应题了。最后,他说:记忆已经恢复,我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因为他曾经在长安城里走进了自己的屋子,曾经在凤凰寨里搭建了自己的国王。可惜我还没有,所以,才这样固执的要选择在三月结束之间离开这里么?或许只是一种拙劣的模仿,或许,我什么都得不到。愚笨的人只能看看不说话,同样,愚笨的人不能看同一个人的书过多,否则一不小心就被带入别人的世界,失掉了自己,多么可怕。所以,能看很多很多书的人,一定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在书本里游刃有余,而,我不是。再所以,下一本书一定不能再看他的了。长安城里的一切已经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     小波是一个诗人。 虽然以前读过小波的杂文和《黄金时代》、《白银时代》,但仅欣赏于他可以说得清的思想,而那些说不清的,则在万寿寺里流露出来。小波像个孩子,视有趣为命,更执着于色彩,那是各种平和的性、奇妙的机械和戏谑的杀戮。“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调皮是小波的语言,当把这些地上的滚珠涂上各样的色彩,血液便不再流淌。一个好的文字不需要寓意,它只折射出自身的魅力。小波追求自由,或者说追求不被束缚,这种单纯让他写出很多有寓意的东西。很多人因此喜欢他,因为他们喜欢他奇形怪状的寓意。我不喜欢这样,好的文字需要有色彩,红色不仅是太阳,还是苹果、血和乳头。在小波笔下,杀戮和性有着玫瑰的颜色和紫罗兰的颜色,而不是红色和紫色。那是一个被还原了的世界,“老婆”变成了“白衣女人”,因为世界是色彩的。 那是一个没有对错和记忆的世界,而故事却总由对错的法则和记忆而起。我喜欢红线,因为在她眼里,对错的法则并不是实体:“薛嵩跪在那里,向一片虚空做爱。”记忆让人们忘掉诗意。多说无益,挑几句比较喜欢的话摘抄一下。“所以她就决定剖开一棵软木树,取出树心,把那个女孩填进去,在树皮上挖出一个圆形的洞,套住她的脖子,然后把树皮合上,用泥土封住切口。根据她对这种树的了解,不出三天,这棵树就能完全长好。以后这个人树嫁接的怪物就可以活下去:起初,在树皮上有个女孩的脸,后来这张脸就逐渐消失在树皮里;但整棵树会发生一些变化,树皮逐渐变得光滑,树干也逐渐带上了少女的风姿。将来男人走到这棵树前,也能够辨认出哪里是圆滑的乳房,哪里是纤细的腰肢。也许他兴之所至,抚摸树干,这棵树的每一片叶子都会为之战栗,树枝也为之骚动。但是她说不出话,也不能和男人做爱,只能够体味到男人的爱抚带来的战栗。”“所谓老佛爷,不过是个黄脸老婆子。她之所以尊贵,是因为过去有一天有个男人,也就是皇帝本人,拖着一条射过精、疲软的鸡巴从她身上爬开。” “黎明是个恐怖的时分,除非彻夜未眠,你可能发现自己此时失掉了过去,失掉了身体,或者发现自己像一条跳上了案板等待宰割的鱼。” “用笼子的厚重、坚固体现他的赤诚,用柚木的质地和光泽来体现他的温柔......而红线坐在赤诚和温柔中间,双手和双脚各由一块木枷锁住,显得既孤独,又高傲。” “她的短发上带有一层香气,既不同于微酸的茉莉,也不同于苦味的夹竹桃,而是近乎于新米的芳香;与此同时,带来了裸体的滑腻。” “在我看来,黑白两色的空间,冷热分明的温差,加上甜得发苦的花,就叫做‘性’。” “对于女人来说,美丽就是裸体直立时的风度。” “长安城到处是矮胖的法国梧桐,提供最初的宽大落叶;到处是年轻的银杏树,提供后来的杏黄色落叶,这种落叶像蝴蝶,总是在天上飞舞,不落到地下来;到处是钻天杨树,提供清脆的落叶。最后是少见的枫树,叶子像不能遗忘的鲜血,凝结在枝头。”“想要理解七五年的冬夜,必须理解那种灰色的雪,那是一种像味精一样的晶体,它不很凉,但非常的脏。还必须理解惨白的路灯,它把天空压低,你必须理解地上的尘土和纷飞的纸屑。你必须理解午夜时的骑车人,他老远就按动车龄,发出咳嗽声,大概是觉得这个僻静地方坐着一个人有点吓人。无论如何,你不能理解我为什么独自坐在这里。我也不希望你能理解。”“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伟大的作品是创造和想象出来的。没错,永难忘记,《万寿寺》给我的阅读快感。王小波的文字具有魔方的性质,是一种纯粹在大脑中穿行的自由风,现实感不再重要,而文字,成为启动审美的金手指。同样是在一个虚伪而无耻的时代中寻求真,在这部作者最长的小说中,王小波巨大的想象力变成了一种异常精巧的东西,故事一遍一遍的重写,一层一层的重叠,螺旋盘绕却纹理清晰。进入《万寿寺》的世界,我们聆听到一位艺术家最切近本质的孤独。灰色的北京城,漫天飞舞的塑料袋。王二的单位在万寿寺借住办公,下水道堵塞,他忍不住要去疏通,却被汽车撞倒。出院后他丧失了记忆,凭着一张工作证回到单位。灰色的北京城,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名字,一张张证件决定你的身份,决定你必须生活在某时某地。北京城为代表的现代社会是一个死气沉沉、没有个性的世界,人被规训为工具和机器,生命的主权被扼杀,诗意之光被遗弃。幸运的是,对王二来说,他还可以在灰色的世界里,努力为自己保存诗意之心,在爱情和艺术里编织自己的梦幻。而这,就是失忆前王二双面人式的生活。年轻时,他白天在小工厂当学徒,晚上会女友。后来,表面在万寿寺里写论文,暗暗编写薛嵩和他情人们的故事。失忆之前,他小说的主题乃是湘西草木葱茏的凤凰寨,那里有多姿多彩、愈演愈烈的故事,那里有生命的狂欢和远离凡俗的迷醉。那是一个艺术家自我生成的审美乌托邦,是艺术家在尘世筑造的天堂。回到长安城,回到生命的本真。王二失忆前的原稿写到薛嵩在红线的催促下不得不把弓箭瞄准内奸老妓女时戛然而止。失忆后的王二为了穷尽一切可能性继续改写薛嵩和他情人们的游戏。然而他终于发现:“繁复本身却是个负担——我现在就陷入了这种困境。”就在这时,他忽然又找到几页残稿:“盛夏时节,在长安城里,薛嵩走过金色的池塘,走上一座高塔去修理一具热水锅炉……”这才是王二在失忆前写下的最后的字句。于是,故事转而进入了另一重境界。彩色的凤凰寨向着白色的长安城转移。故事从由简入繁变到由繁入简,最后在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座古城、一片白雪中包融蕴含了一切。一切从哪里出发,一切须回到哪里。虽然,我们不得不生活在贫困乏味的万寿寺,然而,我们却可能在万寿寺里实现真正的精神游牧和诗意还乡,并据此筑造现实的诗意栖居。我们可以拥有三个世界,听取三种歌声。在凤凰寨,我们拥抱生命的彩色迷狂,在长安城,将生命融入纯然的仙境;在凤凰寨,我们加入众声的喧哗,在长安城,浸入天地的空灵;在凤凰寨,我们忘情地筑造审美乌托邦,在长安城,自由地向诗意的世界敞开;在凤凰寨,我们迷醉于纯粹的梦幻,在长安城,学会无名的寂静。当我们从凤凰寨和长安城回到现实中的万寿寺,灰色的城市已不仅只是当初的贫乏无味,因为从此,我们将常在生命的彩色、灰色和白色中穿梭。王小波在《万寿寺》中留下了他艺术生涯中最美丽动人的文字,生趣盎然、清幽迷离的文字载着他深刻的孤独和渴望。在孤独的万寿寺,他渴望着诗意的长安城;“我”一会儿是王二,一会儿是薛嵩,一会是表弟,一会又变成白衣女子;“我”老婆与白衣女人混同,刺客头子与田承嗣混同,刺客一会儿是男,一会儿是女……故事一再的重新开始,繁复到让人觉得冗长琐碎。作者如此不情愿结束他的故事,是因为当一切都沦为真实,薛嵩就要回到历史和红线会合,而我不得不回到现实与白衣女子会合。长安城的一切便将结束,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而所谓真实,就是如此地令人无奈!正因如此,作家对那无名的诗意世界如此眷恋,那诗意的世界就在长安城里,而长安城存在的理由,就是等待冬天的雪! 读罢《万寿寺》,于心灵的震颤中窥见三个世界。我们同王二一样,生活在平乏无韵的灰色城市。然而,万寿寺里的王二渴望着彩色的凤凰寨,那里有数不清的梦幻之花绽放,有生命的乐章奏出无尽华彩,那里一切皆有可能;万寿寺里的王二渴望着白色的长安城,那里有消融万物的纯粹,那里有召唤自由的天籁,那里一切合和归一。“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在《万寿寺》的结尾如是说。这就是说,即使我们的一生注定生活在灰色的城市,也无须对命运绝望,我们仍能选择生命的色彩,脚步达不到的地方,还有眼睛可以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还有精神可以飞到,抛弃灰色的记忆,创造彩色的迷狂,迎接白色的安宁!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惭愧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读王小波的作品。第一次读,总觉得这个故事说了很多,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也许正如他所说,故事不应该有寓意。于是在一片模糊之中,我读完了这本书。很喜欢里面一次又一次的解构,更喜欢里面透露出的幽默。作为一个喜欢看叙事角度的人,我竟然爱上了最后的叙事混乱!佩服佩服!
  •     个人感觉青铜时代是时代三部曲里写得最好的,虽然,但至少有点像个完整的故事了,虽然故事依然依然荒诞不经,天马行空,不知道作者会写到哪里,好像这个故事能随着作者的浮想联翩永远被叙述下去一样。王小波的小说,我真的读不懂,也不是很喜欢里面过多的性器描写。(PS:感觉小波和李银河一样,都对虐恋这种爱情模式情有独钟)但读完后心里总是阴阴沉沉的,王小波总是让人看到生活里最粗鄙最破败的那一面,好像只能那么玩世不恭,荒诞不经甚至麻木的来看这个世界。你不知道哪里是真实,什么又可以去期待。
  •     你永远不会知道一个故事到底可以有多少种讲法。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简单的好, 花哨的不好, 这和死是一样的。男人热烘烘的, 有点臭味。有时候喜欢, 有时候不喜欢。
  •     把周到、细致、温柔和残酷都给她,她会死心塌地地爱上你
  •     沿袭了他一贯的幽默,高中学业繁重时看看很带劲!深刻性还需要再看两遍才能悟出。
  •     遗憾的是看得太早。来不及好好琢磨。有时间定当重温。
  •     怎么讲,不错吧
  •     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     送货及时,版本正宗
  •     果然很贫,看得很开心。似懂非懂,所以不纠结“其实王小波到底是想说什么”这样的问题。其实他也说了嘛,“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所谓的看不懂,是不是很多东西你觉得触到了自己本来的一些想法,很精妙,然后你又把它忘了。是不是应该写写读后感?老华的作业布置的真有道理!
  •     小妓女对老妓女的强有力的讽刺,过瘾
  •     荒诞幽默讽刺混乱折射等等等。一个故事居然可以有这么多的讲法,也是惊为天人了,大胆的描写,万寿寺,凤凰寨,其实不都是一个地点吗,而所有虚构出来的人物,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我们,两个人,男人和女人,压抑。虐待,变态,学院派和自由派。他说最恶毒的玩笑就是写当代之精神文明建设考,都在走向庸俗。
  •     我看了七遍,总算得出一个结论,莫名其妙,这是只属于王小波的世界,这里就是他的脑海所映。
  •     这个薛嵩啊
  •     我是红线的忠实粉丝儿。
  •     伟大的想象力。随性的文笔。
  •     从失忆与破碎的印象中构建真实的生活摸样,真正的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现实与历史的交叉中,探寻所有的小说可能性,同时也解构所有小说文本与范式的可能性。
  •     虚构主义,自由主义。道理懂,但还是不太喜欢。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索性我们还有王小波
  •     “所谓真实,就是这样令人无可奈何地庸俗。”
  •     天天两点半睡,还会在睡前瞅一眼小说。
  •     放假之前,在学校里读得津津有味。回家时没有带,等开学回来再读,突然兴致大减。我好像每次都是这样,一本书一旦读了开头,放下再拿起来后总是觉得兴致索然……不过,这次可是王小波呀!
  •     王小波的长篇成就略逊于他的中篇小说。万寿寺我以为比之红拂夜奔有着更强地实验性,趣味上也是无可指摘,就是后半段稍显混乱,线头太多、支线情节着墨过多,整个小说的架构似乎不太稳健的感觉。
  •     在中国最好的作者恰恰是那种默默无闻的
  •     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得走向庸俗。
  •     万寿寺也太好看了吧!笑得哈喇子都兜不住。
  •     王小波的书值得一看。
  •     穷尽洋洋洒洒20万字只为叙述一个故事在荒诞外壳下的无限种可能性。
  •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不成功的爱情
  •     第一次看的时候看不下去,这次看的时候惊觉这本书可谓王小波的巅峰之作之一
  •     烧脑。
  •     读的我快精神分裂了~
  •     还没看,但是感觉包装不错
  •     红线这个小蛮子,对那段高塔救人印象深刻,后半部分没看懂
  •     特别随性,反极权。个人很喜欢。
  •     看过几本这种像自言自语的书,不大懂作者的意图,但是看起来还是很舒服的,因为这种大神级的想象和描写,真是值得欣赏。
  •     《黄金时代》之后又一本王小波的书,还真的是喜欢他的风格。读完感觉他什么都没有说,细细一想,又觉得读了很多个故事。
  •     所谓真实,就是这样令人无可奈何的庸俗。
  •     很好很不错,读起来很流畅,不过读不懂
  •     思想解放、自由主义总是伴随着性解放。
  •     小说可以构建一个无限重建的世界,王二给了薛嵩的故事太多可能性,两种相悖的故事反映了王二在失忆后对于过去自己的怀疑,对整个世界的怀疑,对时间、空间的怀疑。
  •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     我不太舍得读王小波的书,这么好的书读光了可怎么办?
  •     他真的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存在。
  •     “所谓真实,就是这样令人无可奈何的庸俗。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看不明白,读书能力不行?阅读感觉最差的一本书
  •     这不是用来听的,是用来闻得,甚至是用来闭着眼感觉的。
  •     红。
  •     第一次读的王小波....中途不断被惊讶到....虽然确实有点凌乱,但整体很不错~~这种描写探索写作过程本身的写作手法,好像还真的没有见过~~~就像是interactive打游戏一样。。。
  •     我的生活没有诗意,我觉得自己像一坨屎,然而我还不能把这坨屎吐出来,我只能祈祷自己被面包车撞成诗意,或者赶快放假…
  •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     寨子里没有不能捅开的下水管道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