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安妮日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7020068593
作者:安妮•弗兰克
页数:276页

作者简介

一个十六岁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于纳粹集中营。
日记是安妮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种族歧视和战争迫害的社会大环境中,藏匿且充满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深深地揪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大陆独家版权,国内第一个全译本。

编辑推荐

  《安妮日记》是大陆独家版权国内第一个全译本。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文坛出现了不少反法西斯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就其内容和艺术手法而言,都不乏众口交誉的传世名作,如德国作家雷马克的《流亡曲》和《凯旋门》、西格斯的《第七个十字架》和《死者青春常在》、海姆的《人质》和《今日十字军》、美国作家马尔兹的《十字奖章与箭矢》,等等。然而,无论从印行版本、读者数量以及影响的深远而言,都比不上一个默默无闻的犹太小姑娘的作品:《安妮·弗兰克日记》。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父亲奥托·弗兰克是一名德籍犹太商人。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弗兰克一家便离开德国,流亡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定居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了荷兰。德国法西斯也在荷兰用残酷手段迫害犹太人。为了逃避生离死别的命运,弗兰克全家便佯传失踪,躲进一座楼房的后部,即所谓“后屋”。除了他们一家四口——父亲、母亲、姐姐和安妮——以外,还有她父亲公司的职员范丹先生一家三口——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和一个名叫杜赛尔的牙科医生一起避难。  八个犹太人在后屋生活,必须保持绝对安静,因为楼下的办公室和库房白天都有人工作。他们在这种名副其实暗无天日的境况下生活了两年多。小安妮就是在这种特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十三岁生日。她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簿。从这一天起,安妮开始写日记。日记除了开头那一部分外,都是写于后屋,是以书信形式假托写给女友吉蒂的。

内容概要

  安妮·弗兰克(1929.6.12-1945.3),德国犹太少女。她的家庭原居德国法兰克福市。纳粹兴起后,开始对犹太民族进行迫害,安妮全家迁移至荷兰阿姆斯特丹避难。1942年6月12日,安妮生日,她收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本,遂开始写日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断续活着。  ——安妮·弗兰克

章节摘录

  亲爱的吉蒂:  今天我和母亲进行了一次所谓的“讨论”。糟糕的是,我总是马上会热泪横流,我就是改不了。爸爸对我总是很好,也更理解我。啊,这种时候我受不了母亲,我对她而言也是个外人。这你马上就会看到,她连我对最平常的事情是怎么想的都不知道。  我们谈到女佣,是否该称她们为家政服务员,战后她们肯定会要求这样叫。我没有马上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她就说,我老说“以后”,摆出一副贵妇的派头。但这根本不是真的。我确实可以建造一些小小的空中楼阁,这又不是什么坏事,用不着当真。爸爸至少会为我辩护,没有他,我在这儿肯定坚持不下去。  我和玛戈特处得也不是很好。我们家虽说决不会发生楼上那样的突发事件,但也并不总是很愉快。我的性格完全不同于妈妈和玛戈特,她们对我来说是那么陌生。我和我的朋友相处比和自己的母亲更好。真遗憾,对吧!  范丹太太又在闹情绪。她非常任性,把越来越多的私人用品锁起来。可惜母亲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些父母不仅对自己的子女,而且对熟人家的孩子也特别喜欢管教,范丹夫妇便是这种人。玛戈特是没有什么可管教的,她天生善良、可爱、聪明。我却充满她身上所没有的种种恶习。吃饭时,不止一次,劝告训斥和无礼的顶嘴来来去去。爸爸妈妈总是极力为我辩护,要不是他们,我就不可能这样斗下去。尽管他们总是劝我话不要太多,不要样样事情都要过问,谦虚一点,但我很少能做到。要不是爸爸总是那样耐心,我早就不抱希望去满足我父母的要求了,而他们的要求的确并不太高。  每当我由于不爱吃某种蔬菜而少拿一些、多吃一些土豆时,尤其是范丹太太就受不了这种娇气。“安妮,来,再吃点蔬菜。”她马上就会说。  “不,谢谢,”我回答说,“土豆就够了。”  “蔬菜对身体很有好处,你母亲也是这样说的。再吃一点,”她会催促,直到爸爸出面,替我说话。  这时范丹太太动起气来,说:“你们应当到我们家来看看,孩子们起码受到教育!这不是什么教育!安妮太娇气了,我决不会允许。安妮要是我女儿……”  她的长篇大论总是用这句话开始和结束。“安妮要是我女儿……”幸亏我不是。  现在回到教育孩子这个题目上来。昨天,范丹太太说完最后几句意味深长的话以后,起初没有人吭声,后来爸爸说:“我觉得安妮的教养很不错。起码她已经明白,对你的长篇大论不再回嘴。至于蔬菜嘛,我只能说,彼此彼此。”  夫人败了,败得很惨。这句话当然指她自己,因为她晚上受不了豆子和任何一种甘蓝类蔬菜,因为她吃了就会放“气”。我也可以这样说。她真傻,是吗?她至少不要说我嘛。  看到范丹太太脸一下子就红了,真叫人发笑。我就不会这样,哈!为此她暗地里非常生气。  安妮  1942年9月28日星期一涨  亲爱的吉蒂:  昨天我的信还远远没有写完,就不得不停笔了。我忍不住要告诉你另一次争论。不过我先要说一句:大人那么快、那么经常地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嘴,我觉得很奇怪。过去我总以为只有孩子才会这样吵架,以后就不会了。当然,有时的确有理由“好好”争长论短一番,但这里的那种争论不过就是拌嘴。这种争吵已成为家常便饭,本来我早就该习惯了。可是我并没有,而且只要几乎每次讨论(这里他们用这个字眼代替争吵,当然是完全不对的,可德国人就是不明白!)都涉及我,我也永远不会习惯。  他们把我说得简直一无是处。我的行为,我的性格,我的举止,一点一点,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全都受到议论,而我根本不习惯的事就是针对我的严厉的言词和叫喊,现在当权者要我逆来顺受。这我办不到!我不想忍受这种侮辱。我要向他们表明,安妮·弗兰克并非从前的安妮·弗兰克了!要是我让他们明白,他们不该谈我的教育,而是应该先谈谈他们自己的教育,他们还会感到奇怪,闭上他们的大嘴。这是什么作风!简直是野蛮!这样没有教养,尤其是这样愚蠢(范丹太太),一次又一次地使我吃惊。可是,一旦我对此习以为常,而且这也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把他们的话原封不动地回敬他们,那时他们就会改变他们的语气了!难道我真是像楼上他们所说的那样粗鲁、任性、固执、无礼、愚蠢、懒惰等等吗?是的,我知道自己有很多错误和缺点,但是他们确实大大地夸大了。吉蒂,你可知道,老是这样挨骂,有时我心里是多么恼火!我胸中的怒火爆发出来的那一天确实不会太远了。  不过现在这已谈得够多了,我老是说我这些争吵的事已叫你感到厌烦了,但是我还是要把餐桌上一次有趣的讨论讲给你听。  我们不知怎么地谈到皮姆十分谦虚的事。这一点是确凿的事实,连最傻的人也不会怀疑。突然,喜欢把任何谈话都同自己联系的范丹太太说:“我也十分谦虚,比我丈夫要谦虚得多!”  你以往听到过这种话吗?这句话已很清楚地说明了她的谦虚!

图书封面


 安妮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看了《安妮日记》后脑海中又浮现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美丽人生》等那些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的画面,心里很难受,难受的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生灵涂炭是因愚蠢的权欲膨胀和种族优越;难受的是,即使晦暗如斯,仍有颗善良纯真的心在飘摇闪烁,但它们大多最终无声息灭;最最难受的是,人们还在用相同或不同的理由,重复着相似的罪行,仿佛进入了无间道,看不见停止相互折磨的曙光。不想重蹈历史的覆辙,只有正式它。 一个十几岁的犹太女孩,两年的密室躲藏岁月,一本充满对生命强烈渴望的日记,一段人类最黑暗的历史。坚强的安妮说“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的活着”,她的确活在了我们每一个的心中。除此之外,这本小说以特殊的信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少女在走向成熟的日子中心灵每天一点一点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又不仅仅是一本反战题材的小说。总之,书中真实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出色的文笔会深深的打动每一个被安妮的故事所感动的人们。
  •     书的第一页是一张安妮的照片,题目叫《快乐的安妮》,这么可爱生命被纳粹残酷迫害,让人心里很难受。这本书真实地记述了安妮的忧虑、快乐、爱情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已久的解放难说真的快要来临?谈得这么多的解放太美了,太像童话了,它会变成现实吗?……也许我在9月或10月就可以上学了”“是不是因为我这么长时间不能把鼻子伸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所以我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如此醉心呢?……仰望天空、云彩,月亮和星星,能使我内心平静和充满希望……大自然使我觉得自己渺小,使我能勇敢地忍受一切打击。”“问心无愧,人就坚强!”“因为在内心深处,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加寂寞。”“没有理想、梦想、憧憬,或者它们被最残酷的现实撞得粉碎,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困难……但是我紧紧抱住这些希望不放,不管怎样,因为我还一直相信人的善良本性。”这些话语都是我喜欢这个小姑娘的理由。这是我三年前买的一本书,当时我在首页抄了一句安妮说的话:“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这是一条不屈的生命,一条美丽的生命。最近读了两本与纳粹有关的书,另一本是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作为一个85后,生长在和平年代,衣食无忧,拥有快乐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不知道我为何常常不满足现在的生活?生在最好的年代,拥有最好的青春,应该活出更多彩的生命。由于决定学习德语,还看了一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德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挺不错的。
  •     《安妮日记》的内容主要涉及安妮和周围人的“日常”生活、安妮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分析、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安妮的成长——从一个聪明、自负、开朗的女孩变成一个真正坚强、成熟、有智慧的人。尤其是在日记后半部分,她关于战争的思考很深邃,关于女性地位的思考更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如果只看这些文字,有谁能想到这些有力的语言竟然是出自一名不到十六岁的女孩之手!正如《译者前言》中所说:“她对生活的洞察超越了后屋那个弹丸之地,也超越了她所处的战争年代。”其中有一段关于战争的思考,我不得不单独摘抄出来:“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没有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穷人?为什么人们在挨饿,而世界上其他地区吃不完的食物在腐烂?人为什么这么疯狂?”“人心中有着一种毁灭的欲望,有一种杀人和破坏的欲望,只要全人类没有例外不经过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就会有战争,建设、培植和生长的一切就会又被中断、被毁坏,然后又从头来过!”安妮在这段中所指出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也是我们人类至今也没有、也不知究竟能否解决的问题。科技在进步,战争设备越来越先进,然而于此相比,人的认知水平却几乎没有什么提高。教训就摆在那里,我们却从来都不吸取。关于战争,更多的人似乎更喜欢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讨论著名的战役和“伟大的”传奇人物,而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无名小辈却真的被人们忘记了。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已经开始退化了。我们麻木,麻木到明明已经病入膏肓了仍然却浑然不知。在我看来,《安妮日记》之所以风靡全球,并非作者的语言功底有多出色,更多的是因为这本书作为真人真事所带给世人的冲击。历史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未来!可是,正如我之前所说,血的教训仅仅是写在教科书上需要背诵的一篇课文罢了。PS。有谁能想到,“我们家三代都没有性交”的笑话竟然是出自这本书!(笑话作者为范丹先生)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这个女孩的头脑超越了年龄
  •     两年的藏匿生活 将前后文字做对比 很明显发现安妮在这两年中的变化 对妈妈的不满是她的叛逆心理 只是需要一位能了解自己的人而已 当她和彼得熟悉后对妈妈的埋怨也少了 她从一个狂妄的有啥说啥的女孩变成一个懂得反思 懂得忍让和思考的女孩 日记内容说理反省部分也越来越多 她学会以戴面具示人 她习惯了恐惧和害怕 一心投入学习 后屋的生活矛盾总是吃和用这些小事 然而在当时的情况 生存已成每天困扰他们的大事了 这两年 让一个小女孩由天真变成熟 战争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但安妮还是怀着美好的希望 她乐观好学 有时候她那小孩子的思想总会令我一笑置之 若如今她仍在世 也许是一位享誉盛名的百岁作家吧
  •     算是小时候读的第一本名著吧
  •     在豆蔻年华的好时光遇上了最可怕的种族灭绝。还没来得及展望人生,便被死亡的阴影笼罩。安妮,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却不得不藏身于暗无天日的地下室,提心吊胆地面对死亡的威胁。我们应该警惕人类的偏见和盲目自大。
  •     说实话,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少女安妮对爱情的探索与对性的懵懂。
  •     一个14,5岁的小女孩,对周围的人情与大环境都这么冷静。看到安妮提到的在藏匿期她们还学习了那么多课程和安妮对于彼得懒于舒适的评价…膝盖都要烂掉了…
  •     如果对那段历史清晰该是多么沉重的文字。安妮只让我看到了一个女孩最真实可爱的心理。对她来说在面对这些时表现得太坚强乐观。
  •     一个绿皮的版本
  •     这个是正品啊
  •     看过之后,那些对于逝去人们的介绍就不再是简单的数字,开始变得有温度起来。
  •     了解一下那时孩子的心境
  •     低谷。
  •     为月底的荷兰旅游做功课
  •     中学时候学过安妮日记里的一小部分,前天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看到安妮的照片,马上就把这本书借回来看了。安妮,真的好可爱,又那么勇敢,诚实,聪明。嗯,她的思想比我要成熟。我所困惑的,为什么德国人那么残忍要杀害犹太人,她在日记里说了她的看法,她能理解基督徒对犹太人的痛恨。
  •     一本无可替代无法复制的书。
  •     压抑中寻找被爱,一个小女孩的性格成长
  •     在看的时候想,这个小姑娘在藏匿的小空间里,还在想着要独立,活着不能追求舒服,只有15岁,这样的精神是谁传授给她的?想必不是学校了。
  •     还是觉得要有正能量,做一个'生活艺术家"~~
  •     “纸比人有耐心。”这一点我完全认同。
  •     感触很多
  •     【2016-20】又是多年前买的旧书了,一个十三四岁小姑娘的日记。【21】是三体II-黑暗森林。
  •     上海图书馆借的说。。。借了好久,押金扣得差不多勒。。。
  •     这是一本哥已经读了十多次 各种版本各种语言 都快要背下来的书..
  •     我为什么没更早读到?
  •     真相总是那么赤裸裸。
  •     在书店花了一下午匆匆读完,希望有机会再读一次。
  •     你能够感受到的,是一个小女孩所感知的生活,琐碎、平凡、幸福。
  •     勇敢的女孩
  •     很难想象是一个13岁的女孩在那种环境下写
  •     让我想起了十三四岁的我,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生活环境完全不一样的少女却有着类似的心情,突然我又想起了少年维特的烦恼,每个人虽有不同的经历,却常常都会经历同样的感悟。
  •     断断续续读了两次,安妮的成长变化真的很大,如果我是她,大概早就坚持不住了。一想到他们的结局就觉得很惋惜,她明明看到了曙光,却在最后遭到了最沉重的打击。
  •     给孩子看的,有益
  •     我关注的不是那个时代,因为太多人对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太多的看法,我关注的是内心活动和鲜明的人际关系。。。
  •     亲爱的吉蒂:
  •     看完心里很难受...
  •     买给女儿的!
  •     很赞 思想很特别 直率乐观 我喜欢的样子 对爱情的看法和我一样 她竟然那麽小就被迫害了 而且我从书里看到和星运里的错一样的名字 我在想星运里的错是否有受安妮日记的启示 毕竟电影场景里有安妮故居的出现
  •     作者个人情绪太重,不能完全把她所写的生活日常体验认作事实。她的眼睛被愤恨蒙蔽,密室成员的部分性格不一定如她所写。比起她,我喜欢她的姐姐玛格特,也更想看玛格特的日记。
  •     2010-04-28 读过 每个识字的人都应该看一下。
  •     不错,挺好的,喜欢!!!
  •     看到最后一页眼泪就流下来了,这样一个灵动的少女,在黑暗的藏匿期间,在衣食短缺,日夜忧心恐惧的日子里,还能保持住乐观的心绪,不忘时刻反思自己,仰望自然,却在最后胜利在望的时候,失去了生命和她一直盼望的未来。安妮若能活下来,定能写出更多好作品,成为一名好记者。
  •     珍惜和平~
  •     安妮在我面前,过去的她是我现在的朋友。
  •     我要活下去,在我死后也继续活着。
  •     我也是一个和安妮一样大的女孩,不过她比我理性多了,也比我外向。
  •     有多少人,在极大的苦难中,都渴望着能够活下去。
  •     在二战的背景下,安妮与家人躲在密室,有争吵,有绝望,也有希望。少女的情怀总是诗,安妮的死令人唏嘘不已。
  •     用生命来写日记,用文字表达感情
  •     初二那年被感动了
  •     感谢那么图片资料 可惜翻译的太生硬了 安妮是一个小女孩 不是学者 没必要那么生涩难懂 这本书的翻译根本看不到安妮的可爱和活力
  •     去欧洲有机会一定要去秘密小屋瞻仰一下 祝愿天下犹太子民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     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
  •     童年的性启蒙,童年的记忆。
  •     跟我写的差不多哈哈 不过不喜欢。。。
  •     很纯净的笔触
  •     安妮就是个女权主义者啊~但是也是一个有喜欢男孩子和小心思的女孩子~喜欢安妮。 纳粹的恶行 以及压抑空间中人格的扭曲 让人害怕。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