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巨流河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108035561
作者:齐邦媛
页数:299页

信仰

在眼下的中国(大陆),即使是国门开了三十年后的中国,现在一提“信仰”两字,人们脑子里首先浮现出的是什么呢?别人说不好,说五年前的自己吧,第一个是“迷信”,第二个是“骗子”,第三个大概是资本主义的“虚伪”,愚弄人民的麻醉剂。现在在我们这儿,被鼓励的信仰只有一种,叫做“共产主义”。可这个被鼓励的信仰,折腾了60年,60年里发生了太多事儿,无数次被证明:“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道理”,13亿里还在信共产主义的,大概比优酸乳里的蛋白质还少。而且,这个主义被这么玩儿了60年,老百姓好像被打了60针信仰的灭活疫苗,全体国人被彻底免疫了。全都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全部是无神论,无信仰。据说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14亿人没有宗教信仰,12亿人在中国。信仰这个东西,不是你说没有就没有的。这就像走路,总会有个方向,不能说你说没方向就没方向。三大宗教大都不信,你肯定信别的了。中国人现在普遍信的是什么,大概是“金钱”。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信路易十六,“我死了以后,哪怕洪水滔天”。没有信仰的社会,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嗡嗡的到处乱飞,剩下的只有“嗜痂逐臭”。我们中国人历来如此吗?我们不是有那么光辉悠久灿烂的文化吗?怎么我们就沦落到如此的地步了?今天不是凭空而来,一定是昨天生的。站在这里看这里,就像身处泥潭看周围,都是和你一样的人。要有个比较级,才知道这里的泥到底有多深。最近看了一本书《巨流河》,是一个台湾的老教授齐邦媛,80岁的时候开始历时四年写成的一本回忆录。这本书为我部分解答了上面的那些问题,给了我一个实实在在的比较级。书的封皮上有个推介条,“白先勇:齐邦媛这个人,就是一个真字,她是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没读过任何这位被台湾文化界称为“齐先生”的文字。但翻开书,刚刚读过第一章“歌声中的故乡”的三四百字,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无法说清这短短的几百字,具体是哪里如此地打动我。是干净优雅的叙说格调?是八旬老者遗言般平静下的汹涌?“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生者不言,死者默默。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讲全部被煙没与遗忘了。”这样的语调,这样的文字,一个“煙”字勾起了多少汉字未被简化前的往事。如此优雅平稳干净的中文,我,我们之不见,已经多少年?而且,这不是文艺,是一位八旬老妪用整个的生命为我们讲述的一个故事,说这是故事,我即刻为自己的亵渎感到深深的耻辱。在玩弄文字,玩弄感情,玩弄政治,玩弄网络,玩弄文化,玩弄一切的当下,读到这样的一本书,这样一本字字血泪,声声深情的大书,其中震撼更会倍增。从一个侧面我对中文的伟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前我好像不知道中文是如此敏感的文字,你怎样的对待她,她一定会同样的对待你。当下的这种虚幻的玩弄出来的文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被玩弄的是那些写这些文字的人。而齐先生所用的中文,是虔诚的神圣的诗意而深刻的,所以文字也同样准确地传达出先生所要的意味。所谓玩弄是有亵渎意味的。我们这里从上到下60多年来从政治开始,各种口号,各种方针,各种运动,一路玩弄下来。使得如今人人不再相信任何东西,成就了一种“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一切的社会心理。“崇高”“信念”“信仰”“主义”,甚至“真情”几乎通通变成了讽刺。“狼来了”太多之后,自然会变成笑话。任何事务不断“假”的后果,自然都会变成笑话和讽刺。扯远了,为什么这本书让我想起“真诚”“高贵”“尊严”“信念”这些当下已经进入了历史垃圾堆的东西?大概是因为我从这本书里,像考古一样我发现,这种东西在那个时代,在那群逝去的人身上确确实实地存在过,发生过,美好过,虽然那种美最后大都成了悲剧性的。我的眼泪大概是为了我们民族最真贵的传家宝被打碎而流的。我们当初快意地如割除阑尾一样割除了它,60年来我们一日痛过一日,看了这本书,我终于明白,当初割除的不是阑尾,而是最重要的部分肝肾。我们现在挂着个尿瓶望着对岸,欲哭无泪。

人要从一切虚空之中觉悟,方是智慧。

被现实逼仄的苦恼之下,复又翻出这本书细细读了一遍。就觉这这本传记总能告诉我点什么,那跨不过去的巨流河,是齐世英英雄一生的史实记录,记录着他温和洁净的君子印象,在百年前的时代,通过日本德国留学,仔细研究过共产主义思想,罕见的保有了独立冷静的深度思考,忠于内心,投身于为千万家乡人民命运抗争的历史洪流。齐邦媛继承了其父对政治那种超脱的观察力和距离感,不陷入任何政治纷争,沉下来实实在在求学研究,在任何时期,都保有警醒和自信,,从波澜壮阔到波澜不惊,以她大半生的历练体现了她的文学情怀。------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拯救积弱的中国,而不是激动热情的群众运动。不择手段只达目的的阶级革命,留下的社会、文化问题需要更多的理性解决,才能弥补。----- 想想在一百二十年前,幼年的他随着浪迹各地私垫教学的父亲到义学辗转读书,生活是何等辛酸!因此。他从小知道教育的重要意义。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为国雪耻。这种奋发图强的志气,影响了他一生。(张伯苓)----- 你赢了辩论会可真不容易,可见读书已知道重点。但是最重要的不是能说什么,而是能想什么-----多年后我读到维吉尼亚.伍尔芙《自己的房间》知道世上女子寻求知识时,现实的困境相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期待、不同的困境,但男女很难有完全的平等。“一个女人想要从事文学创作,必须有钱和一间她自己的房间。”所要追求个人的空间,即是所谓“寂寞”,想印证一个女子也有自己心智独立的价值在困境中隐隐存在的不平、不安和终身的渴望。-----朱老师说,世人读过雪莱的(云雀之歌)再读这《夜莺颂),可以看到浪漫时期的两种面貌,以后你读得愈多愈不敢给Romanticism一个简单的“浪漫”之名。济慈八岁时父亲坠马死,十四岁时母亲肺病死,二十四岁时,在病重的弟弟病榻旁,面对渐逝的生命,悲伤无助,尝试在艺术中寻求逃离人生之苦,遂构思此诗。在温柔之夜听夜莺之歌,如饮鸩毒而沉迷,如尝美酒而陶醉,然而夜莺必不知道人间疾苦:"Here,Wheremensitandheareachothergroan"(这里,我们对坐悲叹的世界)。诗人坐在花果树丛,“在黯黑的浓郁芳香中倾听,在夜莺倾泻心灵欢欣的歌声中,迎向富足的死亡,化为草泥。”-----面临任何事时都必须沉得住气-----一个知识分子,二十岁以前从未迷上共产主义是缺少热情,二十岁以后去做共产党员是幼稚。我常想闻一多到四十五岁才读共产制度(不是主义)的书,就相信推翻国民党政权换了共产党可以救中国,他那两年激烈的改朝换代的言论怎么可能出自一个中年教授的冷静判断?而我们那一代青年,在苦难八年后弹痕未修的各个城市受他激昂慷慨的喊叫的号召,游行,不上课,不许自由思想,几乎完全荒废学业,大多数沦入各种仇恨运动,终至文革……。身为青年偶像的他,曾经想到冲动激情的后果吗?-----“佛曰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告诉我,要朝一种超越尘世之爱去想,去爱世上的人,同情、悲悯,“爱”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女儿回说,“大学教育有什么用?专门读书有什么用?一点不能和现实结合起来。”父亲说,“一个人不读书怎么能懂得世界上的事情,怎么晓得分辨对与不对?人对于问题的看法完全要靠他的脑筋来判断,而脑筋不经过读书怎么训练?”读那些重要著作,才能认识那个文化的深度和演变。-----文学上最重要的是格局、情趣与深度,这是无法言诠的。-----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成黑暗,雨后云彩反回……。杏树开花。蚌蜢成为重担,人所愿的也都废掉,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银炼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施灵的神。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如果在齐世英先生那里巨流河有着史诗般的波涛汹涌,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可全不是那回事。她的「河」里净是贤妻良母的守则,是日复一日的家庭责任。但这样「家常」的生命考验,如此琐碎,如此漫长,艰难处未必亚于一次战役,一场政争。在知识的殿堂里,齐先生那一辈女性有太多事倍功半,齐邦媛先生与「巨流河]的无奈。直到多年以后,她才能坦坦然面对。沉下来,选一件喜欢的事,坚持一辈子

阶级啊阶级

按说作者年级也不小了,看问题想事情应该有点客观性.满篇读下来一股酸味,一种小知识分子的口气.不是说这有什么可耻,而是拿来做文章就有点自不量力了.拼命抬高自己美化自己,对自己的经历描述的像史诗,自己的行为美化的像英雄.对其他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视而不见,好像生活在另一个空间.所有的苦难事件都是为了衬托自己.看了这本书就充分理解了阶级这个词的含义.沉溺于伤春悲秋的层次加上自我中心和自我美化的描述,披上一层家国春秋的外皮竟然有这么高的评价和这么多的推荐.只能说这是某些阶层的人文青病加附庸风雅风的滥觞.

江水呜咽,流过我的心田

我自觉书读太少,所以近来在赶路的同时从不往回翻看。《巨流河》是个例外,忍不住看了第二遍,而且看一次哭一次,不是看到某处动情地哭,而是合上书,默默地,无言地静静流泪。这本书有点齐邦媛自传的味道,按时间和主题梳理了从出生到晚年的家庭和个人的命运,中间偶有交叉(也是读来不是很通畅的地方,内容交叉使得时间有一点混乱),这些横跨半个多世纪、辗转大半个中国的故事渗透了齐邦媛细腻的情感,动人无比。挥之不去的东北情怀。齐邦媛是铁岭人,地道的东北人。东北,是个天气寒冷,人心火热的地方,是她的父亲齐世英费劲心血守护的地方,是他们一家人回不去的故乡。一道山海关,将那广袤的黑土地与华夏大地隔开来,出关,入关,关内,关外,好似是两个世界。因了那土地的广袤与富饶,近代成为日俄的觊觎之地,又被军阀纳为一家财产。随着东北、华北的相继沦陷,无数东北人含泪离开故土,“我来自北方兮,回北方”,可许多人再也没能回去。东北情怀,是一生飘零的东北人对故土的回望、怀想,以及深沉带痛的思念。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最动人的当然是张大飞,他那如昙花一现般灿烂洁净的一生转瞬即逝,却给齐邦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跟他谈论灵魂,她跟随他信仰基督教,她仰望他不敢以私情亵渎。他们的爱含蓄、隐忍又深刻,在时代和命运的黑色大幕下透着点点微光。我记住了他,在炉火边艰难地叙述家破人亡的故事,穿着大大的飞行风衣穿过南开操场向她走来,温和,不多言,对她的爱,至死,没有拿起也没有放下过。最后一章有一段,“这一日,五月的阳光照着七十五岁的我,温馨如他令我难忘的温和声音。”当是他们五十四年后的重聚吧?他一直停留在那里,而她,已经七十五岁了,光阴荏苒,一别即是永恒,再见已是阴阳相隔。十年生死两茫茫,四十五年呢?愿时光凝伫在那一刻,让故人尽情诉说无尽的思念。还有一生致力于以教育开启民智、为东北鞠躬尽瘁的齐世英,二十多岁去乡报国,文人从政,一生辗转,终究是含恨埋葬与台湾。还有工于音乐的俞君,带着齐邦媛走过乐山一个个的小溪边,陪伴而不谈情说爱。这书中的一个个人物,温和谦逊,迷人就迷人在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这君子之姿大概就是今天人们常念的民国之风吧。读书人的自觉。四五十年代的大学,风潮涌动,越来越多的学生沉不下心来好好读书,他们唱颂着《东方红》,传阅着俄国革命小说,积极地参与到各种运动中去。齐邦媛刻意与这股风潮保持了一段距离,选择了“所有罪名中较轻的一个——醉生梦死。”以她二十岁的年纪,朋友的指责和辱骂让她感受到了政治的可怕。于是她一生都不与政治瓜葛。包括后来在台湾编写教科书,她也是“不仅是基于职责而编书,更是为民族文化的前途,为陶冶年轻世代的性灵,必须用超越政治的态度。”她以一个读书人的清醒、自觉、不与风潮为伍的态度为从小成长在宣传环境中的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感谢齐邦媛老师以八十岁高龄坚持完成此书,我作为一个遥远的读者能做的,大概就是对她所述的家国已往之事怀有温情与敬意吧。

生命是一条河

读完这本书是我把它收入囊中的第4天。从国庆第一天在定王台的二楼书店看到。对齐邦媛先生略有耳闻,知晓她是个传奇女子,齐世荣的女儿。仅此而已(陈鲁豫在采访孟非时,两个人逛南京的先锋书店,陈向孟推荐,孟问陈是不是小说,陈说不是。)正巧看到,买下便读。初读,泪眼婆娑。这是一本自传体的纪实文学。对他与父母的情感、与导师朱光潜的师生之情、与张大飞的“革命”之情,伴随着中国当时面临的外敌入侵、国共之间微妙的联系,作者从东北辗转至湘乡,再到重庆沙坪坝。最终至归属之地宝岛台湾。从幼女到少女,再成人。身份从女儿,到妻子,从学生,到老师。颇感慨。于中华民族伟大与自身的渺小,若自己身处乱世中,我该如何自处,当时的人们,颠沛流离、亲人各处、生离死别早已司空见惯。对她与张大飞之间的情感而感动。一个14岁被迫失去至亲,之后参加空军,最终为父亲报仇。家仇国恨全在他26岁的年龄,随着他与天空一色而终结。而邦媛,从熟悉的东北,辗转至宝岛学习,在此遇见自己的归宿,成家立业,学习与家庭兼顾。与父母兄妹一家,在台湾相聚,最后归根于此。在读书的过程中,脑海里回想起龙应台先生的书。当时我也是坐在家中,翻看那本书,翻了几页激动得不能自已。时隔5年,读起这本齐先生的书更得我欢喜。用陈述的语言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说出来,不需要润色,足以打动人。特别是现代在锦衣玉食里「滋养」下的我们。192几年出生,如我爷爷那辈,活到此般年纪,走向无外乎两种。要么越来越宽广,要么越来越闭塞。可惜,我的年老亲人,更多的是没能明白亲人所至之处的珍贵。或许,陪伴在身边才使其更加珍惜吧。希望我「远方」的亲人能幸福快乐。如果有些事情不能强求,我宁可使它不是遗憾,而是另一种方式的关注与「伴随」。

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巨流河雜記

   回應時代暴虐和歷史無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學書寫超越歷史成敗的人與事。齊邦媛    壹  從巨流河到啞口海,從國破家亡的逃難流離到平靜幸福的臺灣生活,從波瀾壯闊到波瀾不驚,齊邦媛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的筆力,記述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大時代故事,書寫一部“如此悲傷,如此愉悅,如此獨特”的生命之書。    貳  錢穆先生八十歲生辰南遊,作師友雜記八十憶雙親一文, “此乃常縈余一生之懷想中者,亦可謂余生命中最有意義之價值之所在”。感念如此,八十高齡的齊邦媛動筆寫下逝去歲月中那些生命中忘不了的人和事。    臺灣作家簡禎對此書的推薦語寫道:那些人,你若為他們的命運流過淚,就不能說不認識;那些事,你若為他們的遭遇嘆息過,也不能說不知道。生者不言,死者默默,六十年來齊邦媛心中念念不忘當年事,“它們是比個人生命更龐大的存在,我不能也不願將它們切割成零星片段,掛在必朽的枯枝上。我必須傾全心之虔敬才配作此大敘述。抗戰中奔往重慶那些人刻骨銘心的國仇家恨;那些在極端悲憤中守護尊嚴的人;來臺初期,單純潔凈為建設臺灣而獻身的人。許多年過去了,他們的身影與聲音伴隨我的青年、中年也一起步入老年,而我仍在蹉跎,逃避,直到幾乎已經太遲的時候,我驚覺,不能不說出故事就離開”。    叁  八年抗戰的血淚流離,從南京到蕪湖,從漢口長沙湘潭湘鄉,從桂林到懷遠,再九彎十八拐入川,流亡學生顛沛流離大半個中國。在南開中學六年,校長張伯苓“中國不亡,有我!”的教育救國理想成為齊邦媛的終身記憶,而註重學生性靈啟發的老師們,則讓齊邦媛“深深感到他們所代表的知識分子的希望和信心,他們真正的相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除了各科課程,他們還傳授獻身與愛,尤其是自尊與自信”。齊邦媛筆下展現了一個讓我們“引以為榮,真正存在過的,最有骨氣的中國!”    肆  告別春風遠矣的一九四三,齊邦媛開始三江匯流處的大學生活,朱光潛老師教授英詩課,從雪萊到濟慈,從雲雀之歌到夜鶯頌,讓齊邦媛“心靈回蕩,似有樂音從四壁回流而出”,“自此我終生愛戀英詩的音韻,像山巒起伏或海浪潮湧的綿延不息。”吳宓先生指導齊邦媛論文,談到愛。“佛曰愛如一炬之火,萬火引之,其火如故,要朝一種超越塵世之愛去想,去愛世上的人,同情,悲憫,愛不是一兩個人的事。袁昌英的莎士比亞課,繆朗山的俄國文學,讓文藝青年齊邦媛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心智開展,奠定了一生積極向上的性格。    伍  讀大學時高校流行前進讀書會,齊世英寫信囑咐女兒:現在各大學都有讀書會,是共產黨吸收知識分子的外圍組織,如今為了全民抗日,國共合作,所有社團都公開活動。吾兒生性單純,既對現在功課有很大興趣,應盡量利用武大有名的圖書館多讀相關書籍,不必參加任何政治活動。教育部在準備重慶失守後將學校轉移到雷馬屏峨時,指示“不到最後一日,弦歌不輟”。 齊世英給女兒回信道:無論戰局如何變化,我在有生之年必能找到你。    蒙自,個舊,雲南驛,騰沖,來自雲端淺藍色的航空信。戰火紛飛年代,兩個青年男女飛鴻傳書,談理想感情文學家庭。至張大飛墜機身亡,“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陸  學潮。“聞一多之死成了全國學潮的策動力量,對延安的中共而言,他的助力勝過千軍萬馬”。他所影響的是知識分子對政治的態度。聞一多遺物中有一枚尚未完成的石質印張,印面寫著:其愚不可及。齊邦媛疑惑道:我記得常聽父親說,一個知識分子,二十歲以前從未迷上共產主義是缺少熱情,二十歲以後去做共產黨員是幼稚。聞一多到四十五歲才讀共產制度的書,就相信推翻了國民黨政權換了共產黨可以救中國,他那兩年激烈的改朝換代的言論怎麽可能出自一個中年教授的冷靜判斷?    柒  大學畢業後齊邦媛渡海赴臺,到了風雨臺灣。從臺大外文系到臺中一中,從文化交流到心靈的後裔,編纂文學與文化叢書,教授英國文學史和高級英文,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建議設立國家文學館。編纂國文教科書,當時尚未完全開放的臺灣,文化界籠罩著濃厚的政治氣氛。齊邦媛與屈萬裏等認為國文課本“為民族文化的前途,為陶冶年輕世代的性靈,必須超越政治的態度”。臺靜農先生為國中國文題寫封面,感慨道:敢這麽編國文課本,有骨氣!英譯《中國現代文學選集》,對歐洲及美國的漢學家而言,這是第一套比較完整充實地介紹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英譯本。自從1949年播遷來台,台灣文學作家得以在大陸政治文化的鐵幕之外,延續中國文學傳統,創造出值得研究的作品,好似開了一扇窗子。    捌  被時代消耗的一代,因政治意識形態不同而聚散漂泊或淹沒。五十年後與留在大陸的同學聚會, “一九五零年後,進修就業稍有成就的甚少,沒有家破人亡已算幸運,幾乎一整代人全被政治犧牲了。”青春夢想都被現實擊破,同學魯巧珍在病榻前對齊邦媛說:你到臺灣這些年,可以好好讀書,好好教書,真令我羨慕。    玖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首頁寫道:所謂對其本國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龍應臺的大江大海和此書同年出版。年輕的龍“以身為失敗者的下一代為榮。”而在親歷現場的齊邦媛筆下,則“他們所秉持的理想和聖潔的人性光輝,決不能粗陋的以成敗定英雄。”    拾  巨流河一書最終是文學對歷史的見證,“回首生命,前半生的歌哭歲月,因家國劇變,在我生身的土地上已片痕難尋。而後半生,獻身於棲息之地臺灣,似是再世為人,卻是穩定真實的六十年。”  

少女齐邦媛

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有着宏大的时代背景,笔法却平淡典雅,娓娓道来,冷静的文字背后,情感充沛而有节制。对作者本人而言,去台湾前后前后的人生可划分为迥乎不同的两截,前段血泪相随、颠沛流离中长大,后段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中不断奋斗、尝到一些幸福滋味。然而也许是阅历所限,我总觉得她少女时代的故事更有味道。生长于战乱时代一个位高权重的家庭的孩子,一生注定会遇到些传奇的吧?“邦媛”这个特别的名字给了她战乱里奢侈的祝福。在那个女子命如草芥的年代,她可以接受教育,与良师益友作伴,不得不说,真是件很幸运的事。那时的知识分子,物质上也许一贫如洗,精神上却自有高格,张伯苓校长就曾说:“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以及深夜跑警报得来的患难知己:“我们两个来自中国极北段和西南端的女孩,在敌人的轰炸下结成好友,那种真正患难与共的感觉,是太平岁月中长大的人无法想像的。”战火孕育的忧患意识,更深深渗透进每一个顽强生长的孩子心中。听听那首《国立东北中山中学校歌》吧——“白山高黑水长,江山兮信美,仇痛兮难忘,有子弟兮琐尾流离,以三民主义为归向,以任其难兮为其邦,校以作家,桃李荫长,爽荫与太液秦淮相望。学以知耻兮乃知方,唯楚有士,虽三户兮秦以亡,我来自北兮,回北方。”如此慷慨悲壮的歌词,真令人过目不忘,家仇与国恨融为一体,彰显了民族的铮铮铁骨,其气势和胸襟是很多当代校歌比不了的。也难怪在她青春岁月的图景里,“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那也是个不乏英雄的年代,热血青年战场杀敌,誓死报国,在离危险最近的地方,筑起雄壮的丰碑,和作者的人生产生奇妙联结的张大飞,他们在人生的不同时刻数次相逢,犹如两颗相互照耀的星星,给予彼此安慰和指引,即使一颗早早陨落,但留给作者的怀念“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父亲齐世英则是另一种英雄,既是温润如玉的君子,更是有血性的东北男儿。且不论党派纷争、鹿死谁手,不能否认的,是其一心为国奔走的的价值,他并不是所谓的“失败者”,而是历史大势所趋的边缘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他写给女儿的一封短简:“吾儿随学校行动可保安全,无论战局如何变化,我在有生之年必能找到你。”生死离别间的父女深情,读之泫然。然而少女齐邦媛的最终选择却是那个时代交响乐中一枚“不合时宜”的清音,在别人搞政治运动的时候,她“决定要走一条简单的路”,专攻学术。我不太认可她对那些投身革命洪流的同学的评价,说他们“受惑与狂热政治文学”,殊不知生逢乱世正需要大量革命者,一昧“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哪能挽救民族危亡呢?不过,这条路倒很适合齐邦媛,投身文学与教育,之后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可见其对政治不敏感,却颇有自知之明。历史脚步刚走过即被覆上风沙,叫人看不清她的真实面目。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官史尚且如此,个人口述史更是免不了“偏离史实”,既然如此任人说道,为何还要读历史呢?我等凡人不过是取一个“镜”的作用罢了,顺便听些故事下酒,也算聊以慰风尘吧。

我来自北兮,回北方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两代人,两代知识分子在那个历史大波澜下的人生命运,个人的命运也是一个时代中至少是精英阶层的命运缩影。其实,书的后半部分,齐教授回忆平生文学生涯的部分对于文学不是了解甚广的门外汉还是有些陌生。此书给我最大的感动和其他一些朋友也大致相同,与张大飞的爱恋,当年的英雄扣动少女的情窦,成为一生的回忆与眷恋,冥冥之中似有一生的无法割舍的缘分。南开和武大的少年伙伴如何在国破家亡之际依旧弦歌不断,奋发自强。和相隔数十年后,昔日伙伴再相逢时的那份沧桑也领作为读者的我深深感动和对我们民族命运的慨叹。威海海边漫步中,看着海中明月,翻卷的浪花依旧如甲午年一样未曾改变,可就是从脚下的这个地方那个时间开始,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而改变,一个民族生生百年的两岸分离。但作者关于父亲齐世英和郭松龄将军兵败巨流河畔的惋惜似乎有些简单。从今日来看,当年郭将军失败乃注定之事,与其说葬于张氏之手不如说是日本人,即使那夜过河又能怎样。如果中国命运真如此简单,几个有理想的精英推翻旧军阀就能换山河,那中国何来经历百年苦难。即使郭和齐真的占据东北有能怎么样,东北自治,不闻关内风云?怎么可能呢。联省自治当时并无特殊,可到头来哪里会成功呢。即使军阀如何混战,当时中国总有一个名义的中央。对于张学良的指责书中也很明显,张学良历史功过现在有争论不假,但至少再东北易帜一事上少帅是清醒的。齐世英和张学良个人恩怨很深互有攻讦,张学良晚年回忆中也多有提及,所以齐教授在看一些历史问题时我认为带有不少主观感情,毕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吧。因为她看到是国民党中的积极力量,像父亲,蒋介石和那些伯伯,像张大飞那样的少年,如果国民党真的各个如他们一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理想,49年何以沦为偏居一岛的地步呢。如果共产党真的如作者所写,何以49年第一次政协时,包括国母在内众多第三势力人士齐聚北京呢。总之,这是一个文化人的一段心路历程,不是历史书。我的家也在东北,也在巨流河上,与作者对故乡眷恋感同身受,同样无论生在天涯何处心都向着东北方。我来自北兮,回北方。

巨流河

那苦难的半个世纪在无数的影视作品里都是惨烈而悲壮的,又半个多世纪后,落到一位文人学者的记忆里终归于平静。齐先生一生对教书育人、文学的继承与发展的追求,让人钦佩,更让人羡慕。最近看到网上一微博写道:“小时候特别恨蒋介石,长大了越来越恨蒋介石。”很耐人寻味……超越政治以外,当年国民政府为保存中华精神在教育、文化、考古等方面的作为是功不可没的。透过齐先生的记忆,与学与国,值得思考的太多!

那时的大学

那样的年代造就了很多精英,非常羡慕那时的大学,真是博大而远,所有的老师都具有那么大的情怀和底子,所谓传道受业,在名师门下,真是万分荣幸,然后想到十年浩劫又心痛不已,不仅是倒退多少年的问题,而是多少代思想的扼杀。齐先生大概也读书读得太过了些,家庭着墨甚少,而从几次的留学经验看,几乎是弃子不顾的,在后文她写道还好有了她母亲的帮助,让儿子从来不缺少母爱。。。让人唏嘘,难道回忆至今,仍不觉得对孩子的亏欠么?。。。。后几章大概看不太下去了,都是自己的“丰功伟绩”所有的译书,看过的书,流水帐一大本。不管怎样,还是值得尊敬的女士。

如此悲伤。

如此愉悦,如此悲伤,如此独特如此难忘。如此共鸣。文字真的很平淡很平时。但是后来,想要流泪想要去了解,想要去知道更多的心情却是如此的冲动。如此愉悦,如此悲伤,如此独特。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些静不下心来,后来主要是飞机上看的。再后来回到家,在地铁上,也想看。知道最后看完了,从巨流河到台湾的垭口,那巨流消失成为安静。所有的激动,都会慢慢消逝吧。都会慢慢消逝。我能感觉到。时间,空间,五维的第五维是什么?想不起来了。希望永远没有这个第五维。

另一种角度看历史

刚读了不到一般,真是由衷的喜欢,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以往对于抗战的认识多半来源于那些内地的书籍和纪录片,角度自然也都是那种积极向上的,瞬间会觉得爱国心爆棚,恨不得立马拿起刀枪去和日本鬼子决一死战,同时也会恨国民党将领不识大局,弃国家人民之不顾而不积极抗战。当然这无可厚非,事实也的确如此,然而《巨流河》的作者却以一个国民党高官之女的身份向我们讲述那段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温文儒雅的父亲,知书达理的母亲,还有一个一直牵挂着她的“哥哥”,我想,在那样一个温馨的环境中,即使身处最阴暗最血腥的时代,却似乎并不是只有打打杀杀,并不是只有国共之间的暗潮涌涌,也可以有诗歌,可以有文学,可以聆听大师的淳淳教诲……

人生而不平等,不公平即是公平

跟书里情节无关,一些自己天马行空的感受而已。如果我在那个年纪经历那场战争,大概会是“兵荒马乱至此,我还读什么书啊”这种自暴自弃吧。可是不读书又能怎样呢。还不是没有生活可以享受,还不是看不到未来,惶惶不可终日。支撑过那段艰难的时期,靠的还是希望、骨气、精气神之类的东西吧。不到最后一刻,弦歌不辍,对我还是蛮震撼的。也许就是教育工作者给人们撑起了一片天,给学生提供了“苦难磨练意志”而不是“苦难使人沦丧”的机会。不管作者认为生在革命家庭是有幸还是不幸,但革命家庭给她提供的条件和机遇,对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而言,终究是很难得的吧。所以穷苦人家的孩子是怎样度过战争年代的呢?大概吃不饱饭,喝不够水,甚至敌机来轰炸都没地方躲?是不是家破人亡居无定所颠沛流离?更没有机会读书了吧,毕竟想要活下去都如此艰难。作者虽然不停的搬家,虽然失去了妹妹和朋友,但有饭吃有书读,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吧。可作者的父亲是一个革命者,是忧国忧民日理万机为了战争和革命殚精竭虑的人。虽然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但不可否认革命先驱引领了社会潮流,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更快的推动着社会进步。所以为什么他们的子女不能有更好的条件和机遇呢。降生在怎样的家庭无法选择,人生而不平等,但对父母而言,自己辛苦奋斗了一辈子,我的儿女就有资格享受更优质的资源,这并没有错。对父母而言,这就是公平。人生而不平等,不公平即是公平。

读后感十四

身为女性文笔纤细却不柔弱,感念往事故人的同时也兼谈文学,笔墨中充满了动人的灵性与情怀,的确是很好的佳作。写青少年时期大陆的经历,在颠沛流离和困顿中却很少哀怨,在故国往事中布满了眷恋与乡愁。去台湾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编译和推广台湾文学,乱世喧嚣中又如一股清流。诚如作者文中所写道的:“故人往事都已消逝,这时的我已见过世上许多重要都市,看遍各种荣华,而最重要的是读了许多当读的书,做了一些当做的事,一生没有白活。”作者一生甚少牵涉权力政治与人事纷争,而多在文坛和讲台前默默耕耘,在学问上潜心磨砺,这也是她晚年能够毕其一生功力,得以完成此书的大幸运,只有人处在长期心境“温和洁净”的情况下,才能写出此类隽永、雅致的文字吧?我以为。当今世道看似平和而实际浮躁,社会矛盾和戾气屡见不鲜,市面上的文学作品要么多“稀松庸常”,要么多哗众取宠追逐流行,大多数恐怕都不能传世的。老一代有志趣的文人又相继故去,有此去国怀乡经历和情怀的人日渐稀少,文学一途说“末世”只怕夸张,但近几年像《巨流河》这样,在文学品质和书写意义上皆属上乘,又能在阅读群体中引起广泛好评和反响的作品,的确少之又少。在看完了齐邦媛的《巨流河》后,我想还该看看韦君宜的《思痛录》,同为女性,描述年代大致相当,又都在老年写出的回忆录,且看我大陆文坛的陈年往事和痛定思痛,便可知齐先生的一生,还是很幸运与幸福的。能早早的来到台湾,终身从事着一份热爱的事业,生于乱世,本见惯了世事无常、人间离乱,却能一家老小在台湾骨肉团聚,身体健康、得享天年,爱情和婚姻虽然没能写出多少激情与浪漫,但家庭似乎也还和谐美满,过分的惆怅,我看倒也大可不必,须知无论文学中的历史还是历史中的文学,都必有一番铺张,才能显得耐看。据说比台版少了三万字,憾事!

巨流河

每个人,都有一条渡不过去的巨流河。从渤海湾到哑口海,从波澜壮阔到波澜不惊,一切都归于平静。是的,我们的生命一切都会归于平静。如《O ,CAPITAI MY CAPITAI》“fallen cold and dead."谢谢你,齐先生,让我在二十岁的时候走过你二十岁的青春,四十岁的理想,六十岁的平静。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巨流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