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物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猎物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月
ISBN:9787506338745
作者:内米洛夫斯基
页数:254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于社会上苦苦挣扎。渴望飞黄腾达,以及因为爱情的幻想破灭而自我毁灭的故事。作品以柔美的故事,冷峻的笔调,生动的细节和诙谐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在摇摇欲坠的世界里疯狂地向深渊奔跑的人物形象。

前言

  2004年的法国文学大奖雷诺多奖破例颁给了一位已经去世的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一夜之间这个名字被许多读者所熟悉。其实这位用法语写作的俄裔女作家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大名鼎鼎,只是,她在生命和创作最辉煌的时期,死在了纳粹的枪口之下,遇害时才三十七岁。  伊莱娜1903年生于乌克兰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圣彼得堡的银行家,家中生活富裕,有仆人,有奶妈,住在一般犹太人进不去的高档住宅区。十月革命期间,由于她父亲是富人,且与沙皇政府关系密切,革命者悬赏他的头颅,全家人被迫逃到莫斯科。在那段时间里,他们不敢外出,十多岁的伊莱娜躲在阁楼里贪婪地阅读着柏拉图、莫泊桑和王尔德的作品,而外面就是隆隆的炮声。不久,他们又化装成农民,从俄国逃到了芬兰,在那里躲藏了一年,随后又逃到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待了三个月。1919年7月,他们藏在货船里,冒着生命危险,在暴风雨中航行了十天,终于到了法国。父亲在巴黎继续开银行,伊莱娜也进入了索邦大学继续上学。大学毕业后,她一度迷上了跳舞,在舞会上结识了米歇尔·爱泼斯坦。米歇尔也是被流放的犹太银行家的儿子,两人有着共同的身世,互相颇有好感,不久便结了婚,过了十多年幸福安稳的日子。  伊莱娜十四五岁就开始写作,十八岁在巴黎上大学时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并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误会》。1929年,她把她写了四年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大卫·格尔德》寄给了出版商贝尔纳’格拉塞。格拉塞读完她的小说马上决定采用,但当他想联系作者时,作者却失踪了,音讯杳无。格拉塞只得通过报纸刊登寻人启事,让作者赶快与他联络。约好见面的那天,格拉塞以为那位“新巴尔扎克”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作者,谁知出现在他面前的竟是一位身材苗条的年轻姑娘。但格拉塞是法国出版界著名的“伯乐”,不会看错人的,他从伊莱娜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位未来的大作家。《大卫·格尔德》语言简洁、流畅、准确: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姑娘,能如此熟练地掌握法语,格拉塞深感惊讶。果然,小说出版后,很快就吸引了大批读者,评论界也是一片叫好,并马上就有片商来洽谈电影拍摄事宜。第二年,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拍摄完成,上映后跟小说一样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久,她又推出了《舞会》,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是她在创作《大卫·格尔德》的间隙中一气呵成的,出版后也很受欢迎,第二年就被拍成了电影。此后,她又陆续推出了许多小说,如写流放和思乡之情的《秋天的苍蝇》,写黑海某港口犹太人聚集区一个小诗人的《神童》,写革命者暗杀旧政府某部长的《库里洛夫事件》等,均获得了成功。  巴黎在庆祝一个新作家的诞生,报刊等许多媒体都在谈论伊莱娜的小说,人们争相邀请她、赞扬和恭维她。作家保尔,勒布称赞她为“新科莱特”,作家布拉齐亚克也称赞她的文风纯洁得堪作典范,权威人士认为她是最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一。当时的许多大作家,如莫洛瓦、科克多、凯塞尔都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军占领了法国,亲德的维希政府配合纳粹迫害犹太人。伊莱娜全家只得逃离巴黎,躲到索恩河和卢瓦河附近的乡下。昔日的朋友不敢再见他们,伊莱娜被禁止发表任何作品,深陷于失望和孤独之中。幸亏她的出版商不时来看她,在生活上资助她,并帮助她以笔名发表作品。1941年6月2日,法国当局根据新颁布的《犹太种族和外国侨民法》,清查了伊莱娜一家,伊莱娜敏锐地预感到大逮捕与大流放即将开始,对自己的命运已不抱任何幻想。她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年,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创作,在6月28日的一篇日记中她这样写道:“我不是不想写完,目标很长,而时间却很短。”于是,她没日没夜地写作,先后完成了《契诃夫传》、《秋天的火》和《法兰西组曲》的前两部分。伊莱娜的长女,现已近八旬的德尼丝回忆说:“我们一直住在那个村子里,我只记得妈妈在不停地写啊写啊。好像她知道来日无多,必须抓紧写作。她手稿里的字里行间都表明,她很清楚自己最后的这部作品只能在身后出版了。”  1942年7月,法国警察逮捕了伊莱娜,德尼丝说:“她很有尊严,只说自己要出门旅行了。”她被流放到法国的博姆,后转到德国的奥斯维辛。一个月后,她在集中营残酷地遭到枪杀。米歇尔此前曾试图营救妻子,但两个月后,他自己也被捕了,遭到了同样的命运。米歇尔被逮捕时,一个善良的警察救了他的两个女儿的命,要她们赶快逃跑。德尼丝当时只有十三岁,她抱着母亲的一个皮箱东躲西藏,皮箱里有家人的照片和母亲从不离身的厚厚的皮面活页夹。她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法兰西组曲》的手稿,但知道这对母亲很重要。姊妹俩先是藏在波尔多的地窖里,后来跑到一家修道院里。在东躲西藏的日子里,德尼丝一直带着这个箱子,此后许多年,她一直没有勇气打开它。20世纪70年代中期,她的公寓遭到水灾,活页夹险些损毁,她和妹妹这才决定把它交给法国档案馆。在交出手稿之前,她想留一份副本,于是她开始抄录里面的内容,这时,她才发现那是一部小说。但多年来,她一直不愿公开这部作品,因为过去不堪回首。  伊莱娜的小说大多以她熟悉的银行界和犹太人家庭为背景,故事性强,文笔老练,虽然视野较窄,但善于通过故事和情节引申出人们对道德和社会的思考,这一点,她受屠格涅夫的影响很深。她往往通过不幸的爱情或紧张的家庭关系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或通过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来控诉他们受到的不公。她的小说描写细腻,语言优美,十分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哪怕在次要人物身上也很下功夫。每写一部小说,她都会收集许多资料,写《法兰西组曲》时,她就找来了十分详尽的法国地图和当年的许多相关报纸,甚至连当地的花园里夏天出现什么鸟开什么花她也要查个明白。她常常准备红蓝两支铅笔,修改时不惜大段大段地做删节。收在本丛书里的四部小说——《猎物》《狗与狼》《伊莎贝尔》和《孤独之酒》,都是伊莱娜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是伊莱娜的生活安定期,也是她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作品逐渐走向成熟,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她的创作风格。《孤独之酒》发表于1935年,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小说,讲述一个逃到巴黎定居的俄国家庭的命运。小说中的母亲出身富家,但由于嫁给一个犹太人,在社会上受到歧视,生活中事事不顺,她认为这都是丈夫的错,对丈夫非常痛恨,对女儿也毫无感情。生活孤独的女儿想竭力挣脱母亲的掌控,走出这个毫无温暖的家。这几乎就是作者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伊莱娜从小就生活在孤独之中,父亲喜欢她,可是因为工作忙,很少和她在一起。而高贵美丽的母亲却讨厌她,觉得女儿的出生使她变得衰老,她更不愿意为照料女儿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尽管她最后活到了一百零二岁。她对女儿非常冷漠,为了方便自己的私生活,她长期把女儿送到寄宿学校;当女儿后来也当上了妈妈时,她的礼物仅仅是一个玩具熊;二战期间,当伊莱娜一家受到纳粹迫害,两个被追杀的女儿跑到外婆那里避难时,狠心的外婆竟然不开门,甚至不承认自己有女儿,她隔着门对两个小女孩喊,有专门的机构收留像她们这样的孤儿,尤其是患病的孤儿。当时,伊莱娜的长女德尼丝由于长期躲在潮湿的地窖里,患上了胸膜炎。这些细节,在日后以各种形式出现的伊莱娜作品中都有表述。除了《孤独的酒》外,《舞会》、《大卫·格尔德》等许多作品中都有一个虐待子女的狠毒的母亲。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学上的清算。  1936年出版的《伊莎贝尔》也有那位母亲的影子,小说写的是一个犹太女子悲惨的一生:她杀了人,在法庭上接受审判,证人们在面前陆续走过,律师和检察官唇枪舌剑,法官和旁听者群情激奋,愤怒地咆哮起来,而她却面无表情地坐在被告席上,一幕幕回忆昔日的往事:童年、流放、丧父、结婚、与女儿恶劣的关系、衰老,直至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猎物》出版于1938年,是一部颇具司汤达风格的小说,写的是一个于连式的年轻人,试图通过与银行家女儿结婚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卑微的社会地位。他满腔热情,却被心爱的女人背叛,于是开始疯狂地报复,最终沦为“爱情的猎物”。小说无情地揭示了人心的险恶、感情的多变和命运的无常,描写了在一个疯狂的年代里滋生的狂热激情和希望的破灭。    如果说《猎物》中的爱情充满了阴谋与报复,《狗与狼》中的爱情故事却让人感动:犹太姑娘亚达从小暗恋着犹太男孩哈里,却因社会地位的悬殊而无法结合,多年后两人在巴黎重逢,虽然一个富贵,一个贫贱,但是乡愁成了联系他们的纽带,他们终于冲破婚姻的藩篱,走到了一起。然而,祸从天降。为了挽救心上人的名誉与地位,亚达勇于做出牺牲,把哈里还给他本应与之结合的有权有势的妻子,自己远走他乡,孤身在千里之外生下并抚育她和哈里的爱情结晶。这并不是一部普通的爱情小说,而是一部反映民族苦难,表达民族愿望的小说。  《狗和狼》是伊莱娜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二战结束后,忠于她的出版商出版了她的三部遗作:《契诃夫传》、《这个世界的财富》和《秋天的火焰》,随后,她似乎不公正地被人淡忘了,直到1985年,才有人想起这位天才的女作家,并陆续重版她的作品。1992年,伊莱娜的小女儿伊丽莎白从母亲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了一本自传《了望台》,全面回顾了母亲的一生。2000年,《了望台》重印,但此时伊丽莎白已身患癌症,不久就去世了。同年,伊莱娜从未发表过的十五部中篇小说也首次以《但愿星期天快快来到》为名结集出版,但直到2004年《法兰西组曲》的出版才使这位才华过人的女作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荣誉。该书出版后,很快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个月内就有十五个国家购买了版权,并在许多国家掀起了“内米热”。就在我们即将推出这套丛书时,又传来了《法兰西组曲》被亚马逊网上书店评为2006年度最佳小说的消息。看来,伊莱娜的小说没有国界,也没有代沟,但我更愿把它看作是现实主义小说回归的一个信号,或者说,是她的小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古蓝山  2006年12月

内容概要

1903年出生于一个乌克兰一个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移居巴黎,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2004年,她的遺著《法兰西组曲》由她女儿整理出版,获当年法国文学大奖,并荣获2006亚马逊网站年度最佳图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瑰宝内米洛夫斯基作品系列:《猎物》、《狗与狼》、《伊莎贝尔》、《孤独之酒》。  我的心,就像黑暗暴风雨中的一条船,不知道会被席卷到多深的地方……  这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于社会上苦苦挣扎、渴望飞黄腾达,以及因为爱情的幻想破灭而自我毁灭的故事。作品以柔美的故事、冷峻的笔调、生动的细节和诙谐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在摇摇欲坠的世界里疯狂地向深渊奔跑的人物形象。

章节摘录

  “他去哪里呀?”  “我怎么知道?……他跟家里人在一起,就像个外人一样……”  一家人相聚在客厅里。客厅像是过道,有四扇总是敞开着的门,从那里可以观察屋里人的一举一动。女人们屏住呼吸,谛听让一卢克的脚步声,但他已经走远了。  洛朗·达格尔纳柔声地说:  “他是自由的……”  他的反应正如他妻子所预料到的那样:他可能很想叫住儿子,脸上带着他那常常是抑制不住的、像是自嘲而腼腆的微笑说:“过来……你总不着家……”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变成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叹息。他默默不语地让儿子走了,然后重新捧起他的那本书。现在,他似乎很幸福。他属于那样的男人,在沉思默想和精神思辨中才会觉得自在安然。阅读带给他的,如同酒精带给别人的一样:忘却生活。  达格尔纳家的小楼建在维希纳的北面。那是一个礼拜天的晚上,汽车在国道上奔驰。离花园不远处,有一个交叉路口,小汽车从花园的栅栏前面经过而刹车的时候,往往会发出难以忍受的嘎吱声,就像焦急的喊叫。但是,到了这个时辰,汽车越来越少。然后,这栋小屋会在沉寂中安息,直到第二天。此刻,雨下个不停,大颗大颗的雨珠急不可耐、一刻不停地敲打着屋顶。  洛朗·达格尔纳把书高高地举起来,以便更好地截获一盏有三个灯嘴的分枝吊灯照射出的微弱灯光。客厅里很冷,很不舒服,堆满了从花园里搬进来的家具。一到秋天,这些家具都会从花园里搬进来。靠墙放着不知用了多少个年头的破破烂烂的藤椅,和一串早已退色、拱架锈迹斑斑的槌球。屋子被一个没有鲜花也不漂亮的花园包围着;古老的黑杉挺拔而壮硕,树枝已经撑到窗户上,台阶上亮着的一盏灯朦朦胧胧地映照着这些杉树,还有草坪中间的那个石膏坛子,坛子边檐盛满了雨水和腐烂的树叶。  这栋黄砖楼房看上去就像战前的建筑一样,阴沉、结实、丑陋、朴素、耐用,是洛朗·达格尔纳第一次结婚时建起来的。但他的前妻路易丝早早就死了,而且就是在这所房子里死去的,现在他和另一个女人生活在这里……许多年来,由于他身患疾病,建筑师的收益已经少得可怜的时候,一家人就住到了这里,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都没有离开过。在11月的夜晚,正如那天晚上一样,巴黎显得出奇地遥远……这是因为达格尔纳家没有汽车。  玛蒂尔德-达格尔纳低着头在那里缝补衣物,她那中间分开、紧贴于两鬓的长发布满了银丝,以前它们可都是乌黑发亮的。时不时地,她停下手中的活计,叹口气,皱着眉头,定神地看着前面,两片紧闭的薄嘴唇嚅动着,低声挤出一些数字:  “十二法郎七十五生丁……十二和八……果然不出我所料……二十多法郎……”  她长着一个又瘦又直的大鼻子,一双深陷在眼眶里的忧郁的眼睛。她那天生干燥的皮肤从来都没接触过脂粉,就像因缺少食物而营养不良一样。她的容貌并不缺少姿色,但却过早地憔悴了。从身材来看,这是一个高挑靓丽的女人,身段无可挑剔,她那凋谢的面容和完美的身段形成非常奇怪的对比。  结婚的那一天,她给过她的继子让一卢克一份礼物,让一卢克当时才八岁。让一卢克被父亲推过去亲吻她向她表示感谢,亲完后没多久,不知道是出于好玩还是害羞,他再一次把嘴巴伸过去,她赶紧往后退了一步:  “可是,你已经亲过我了,让一卢克……”  她刚说完这句话便抬眼瞅见让一卢克的眼神,心里想:  “我在说什么呀?……我疯了吗?……”但是,这些刻薄的话和责备是在一股无名力量的推动下脱口而出的,而她原本只是有些不安,心意是好的,觉得这种爱是徒劳的,是白费劲。这天晚上,她还在想:  “养另一个女人的孩子真难啊!”  让一卢克现在都二十三岁了。可怜的洛朗魂归西天的那一天一定会是个悲惨的日子,到那个时候,全家人除了让一卢克,就没有别的依靠了。  洛朗·达格尔纳在德国被囚禁的那段时间,得了一种腰部痉挛的疾病。最后一次手术之后,他的病已经变成不治之症了。这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的男人,面色苍白,眼神疲惫,深陷的眼眸似乎是朝里面转的,对现实世界漠不关心,这种眼神显示出他是一个快要死的人。  唉,过不了多久,家里的主人就变成让一卢克了。他将是他那年幼的弟弟和异母妹妹(玛蒂尔德·达格尔纳第一次婚姻生下的女儿,被她现在的丈夫收养了)的法定监护人。可是,他能为他们做什么呢?  她心想:  “他是铁石心肠。”  她把缝衣针举到灯光比较明亮的地方,大声说道:  “他今晚不会回来。”  “你问过他了?”  “我可不敢问他。他会让你明白,你这么问他会惹他不高兴。这种事不用对方细说我都明白。”  洛朗不能忍受让一卢克被妻子责备,不管是从她嘴里说出的话,还是在心底里掖着的,所以他焦虑不安地喃喃说道:  “我肯定他会回来。”  P10-13

图书封面


 猎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写在前面的话:我确实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书,在阅读时总有思考并行甚至先行的习惯,严重影响我的阅读速度,但这次还是进图书馆好生选挑了一番,考虑到我那个不招人喜欢的习惯,我尽量去找一本短而看起来精致的小说,于是拿回来的最终是作家出版社的《猎物》。应该是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我早先看过一部电影叫这个名字,当时特别小,被影片中营造的气氛压抑了很久。后来高中时自己写过一篇以此为题目名的随笔,我只记得我的开篇是“当一个人能够看到你的结果时,那个人对你来说是危险的”。于是能有这样一本书出现,我好奇它能借这个名字再去表达什么。回去之后我才意外发现这本书竟是一部颇具司汤达风格的作品,更有趣的是这位乌克兰作家去写法国社会,这位女作家去写一个男人的人生历史。而我这里用的题目,实质想表达——没有哪个年代有绝对的特殊性,这种对伟大作品的反复,某种程度上重申了那些过去作品的伟大,然而,我认为,更大程度上说明了人类始终没有逃出被自我属性所笼罩的一种可怕的轮回。小说介绍的是一个于连似的人物,但书中用这段文字揭示了它重新演绎名著的潜在意图:他常想,“于连•索莱尔上可以指望社会上的某个阶层,可我们呢?……我们今天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所有的一切都在摇摇欲坠。连金钱本身都不可靠,在我周围,什么都没有,无依无靠。”当然故事意指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背景下的法国社会,它似乎显得比于连那个时代更惨白,更令人感到无助。小说中主角的父亲的无助来自于自己将自己的下一代抛给了这个所谓的疯狂的年代,而自己在临死时也不能为这个事实承担半点责任。我喜欢《红与黑》的结局,我喜欢那种毁灭,它把自己真正同那个虚妄的世界分割开来。若是借着那套被腐败架空的社会结构往上爬去,就将同时失去蔑视虚荣的资格和自由。我宁愿理解成于连的演讲是少数派的不屑呐喊,这个少数派最好始终是少数派,群众意识会在周围共有的气氛中自我麻痹,使犀利的美好的东西变得模糊,慢慢变得肮脏。但《猎物》中,让•卢克的生活状态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共有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爱蒂……这个富家小姐,是在一个他不了解的世界里成长起来的。”其最后,爱情变得非常空洞,演绎成对女性的征服,象征对阶级和不平等的心理逾越。爱情变形成“理想前”的入口,又变成“理想后”的出口,又变形成令人绝望的画在墙上的假门,最后只能让自我灭亡来实现对此洞门的终极重叩。人们始终在怀疑爱情,爱情不是爱情本身,它只能具象到欲望、利用、相互满足,关于它的开始都绝非是爱情本身,可以是社会压力,可能是自我排解。终发现人们是在人群中寻找一个可以替代自己世界中爱情角色的人,而且任何一个人去完成这一替代质量都不会有太大差异,综合太多,爱情似乎不存在,人类把自己的动物性抽离成了这个高尚的词汇。这似乎是人类的集体掩饰。我相信世界上依旧存在一件最美的事情,但那绝非来自于人性!“相信我,我的小达格尔纳,幸福,就是您二十岁的青春年华。”年轻让人开始思考人生,却又是因为年轻使人不可能思考彻底。习惯,使人只在有人存在的参与范围内进行思考,思考他应该在人触及的地方做出或留下点什么。似乎自己没有什么做为被其他人证明就不能算自己真正活过。后来都发现活在别人的规则中,活在了一种不自知的状态。跟随着别人的共同目标“自由”漂泊,依托大流,生活从此失去着力点。最初人们挤着要进入这股湍流,然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实现,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别人,根本没有什么“别人”,全然是一种“共同无意识”,是告诉我们——思考不彻底几乎等于不思考。另一群人在年轻结束后作出了保守的选择,“在自己周围重新创造了一个摆脱这世界法则的世界,就像孩童一样。”那个世界是很狭义的指人的世界,其实那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两个世界都是空穴。这种幸福只是逃离了真正思考的错觉,是一厢情愿的,只是“年轻后”灾难的一个比较暗淡、稀释的版本,通过比较,最后只能由老者传达出来,这将教唆真正的年轻人步入同一个深渊。“所有这些交易都是以友谊、信任和礼尚往来的名义进行的,如此不费吹灰之力……一句话,一丝微笑,一耸肩,一些笨蛋就被捧上了天,偷鸡摸狗的人就被原谅,无德无能的人就能捞到油水很肥的闲差。”人们对不平等的理解起源于这种嫉妒,然后是对坏掉的制度的妥协,然后是自己去钻这个体系的缝隙,借着被奴役的盲目性,也成为了钻进来的人的眼中钉。人们在憎恨面前太难寻回理智,只有一步步走向起初被自己憎恨的彼岸,在自我悲悯中无可奈何。于是所有的虚伪在这里出现了很多名字,“友谊”、“信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真正的虚伪逃不过语言的粉饰。它本身很简单、很容易暴露,正若小说中那个“粗鲁的”银行家夫人爱不释手而又从未读过的那本袖珍本灰色麂皮精装的莎士比亚的书。在别人眼前的装模作样或许会很有用,在自己眼前装模做样只能是很可怕!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的语无伦次……我很不满,“猎物”被译者理解为“他惊恐地感觉到这一次自己已经不可救药地沦落为她的猎物”。……我不想简单去品味一个主角的死亡有多么浓重的文学美,我也开始不关心作品对人物刻画的技巧。在配角中那些太来自于大众刻板效应的认识烘托不出我丝毫的注意力,因为历史推进了几千年,人的那几种性格也没有重新划开格局。在这些一遍遍的创作中,我只能不自觉看到那始终没有改变过的东西,或许大师级的作品只是幸运在它由一个“早产儿”早一步把那些不会改变的真相定格在文字间。于是我不得不重新为自己的生命定义,我很难在仅仅某一部作品中找到完整的答案,在太文人的环境中,我唯有永无止息地嗅到法律、政治、群体意识的无力,永远只能嘲笑哲学的荒谬。意识形态终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但我们所存在的世界不仅仅只是意识形态。人类把自己加冕为整个宇宙的精英,把自己锁闭在象牙塔中自我欣赏,自我忧怨,自我审判,自我否定,这些共同的隐含的信息在负载太多的文人面前几乎成了全部。但我认为这样终究太狭窄。我寻求更宽泛的空间,不能只有格子那么大,需要更深层的责问。应该定义出一个真正属于人生或生命的任务,我总以为旁若无人的思考不够,可是自己也每次只能把思考从左手出卖给右手,并随无病之痛!
  •     文/lee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这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作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这个用法语写作的俄裔女作家, 1942年9月被德国纳粹枪杀时年仅三十七岁,但在六十多年后的2004年她被授予了雷多诺文学奖。在已有的文学历史中,这是从来未曾有过的,估计以后也很难会再次发生。伊莱娜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银行家,因为政治和战争的缘故,他们一家人四处奔波流离,在盖世太保的枪下偷生度日。而自小就有着杰出文学才华的伊莱娜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年代却写出了诸多优秀的作品。她十四岁开始写作,十八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误会》,22岁凭《大卫•格尔德》一举成名,此后她一气呵成完成了《舞会》、《秋天的苍蝇》等小说,后来《法兰西组曲》的出版为她带来了至高的尊重和荣誉,虽然这是她离开人世的数十年后。《猎物》一书出版在1938年,是作者短暂一生晚期的重要小说,也是她较为成熟的以作品。小说以20实际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为时代背景。就小说题材而言,是一本具有司汤达风格的作品,写的是一个于连式的年轻人让-卢克,为了谋得好的前程进入上流社会,试图通过与银行家女儿爱蒂结婚的方式来改变命运,这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那个年轻人也有着相似。他满腔热情,积极钻营,学会了种种在水中使得他如鱼得水的手段,但银行家岳父的破产却带给他致命的打击,也把他的婚姻送到了崩溃的边缘。最后心爱的女人也离开了他,他虽然在最后感悟了生命的真谛,死亡却已来临。让-卢克的生活状态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作品就是在一切都摇摇欲坠的时代大环境下展开了他的爱情故和奋斗历程。先是通过利用银行家女儿爱蒂的感情成功地把她变成了自己的情妇并使她怀上了孩子,但是结婚后的爱蒂只懂感官享受——肉欲,并且岳父并没有给让-卢克过上好日子,就在他对未来一筹莫展的时候遇到了兰昆,世界为他打开了一扇门,并遭遇玛丽•贝朗热,产生了爱情,但是无论他多么努力却始终无法得到玛丽的爱,而她的妻子在这个时候跟兰昆跑了,他崩溃了。《猎物》同很多传统小说一样,以心理描写和任务刻画见长,书中用了大量细腻真实的篇幅来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作者在人物塑造上也显示了非凡的功力,往往寥寥数笔就把一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触之可感。比如描写洛朗•达格尔纳时,这样写到:“这是一个身材瘦小、瘦弱的男人,面色苍白,眼神疲惫,深陷的眼眸似乎是朝里转的,对现实的世界漠不关心,这种眼神显示他是一个快要死的人。”可以看得出作者笔力的雄厚和准确。而小说在细节方面的处理也显得生动,语言倒也诙谐,虽然笔触有着纯静冷峻的底色。作者对经济大萧条时代人们的苦难和迷茫有着令人到位、准确的记录。作者也对人性的复杂多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剖析。对时代情绪的在把握是这部作品之所以出色的基础。它的出色是超时代的,哪怕对今天的现实也不无意义。ISBN 978-7-5063-3874-5
  •     我在一个阳光充沛的下午,图书馆一层众生云集的自习室里,埋头读这本书。它几度涤荡,几度挣扎,几度活生生的痛赤裸在黑夜,雷鸣交加中,它一层又一层地蜕变。 这样的,那样的,我们都深陷其中,无法偿还。生命是一席酒,迟早会敬,迟早被敬。两厢里于某种人类,都是折磨。我们同属在那一片繁华中想拂袖而去的人,无奈欲望和名利,将你牢牢捆缚。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对人物的心灵有着透彻的洞察和体恤,尤其擅长心理刻画。让•卢克回到破败的家中给孩子洗澡的那一幕,几番沉浮,孩子渐渐不哭,都有着神秘的诡异。和真实。人确实是会在一个特定的时分,因特定的人,触发成长,触发脱胎换骨和洗心革面。哗啦啦如天空之巨闪,然后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呢,可以貌似平静地维持心灵的阳光灿烂。看书人与写书人,会体会同一种情绪的不多。但在这样一本大量着墨于心灵思考探索,征服自己征服别人的欲望纠葛中,会感觉仿似在作者的深思中,走了一趟。细节和对话处很令人震触。我却写不好。不写了罢。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料不到作者的笔触可透出一种残酷的浪漫气息,可能我正与主人公同龄吧。值得一读!
  •     爱情真是小把戏
  •     小说介绍的是一个于连似的人物,让•卢克的生活状态是那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共有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     那个一心想背叛自己出身的小男孩最终死了。人们只会说:他并不是那块料,但却听不见他死之前内心的转变。
  •     在搖搖慾墜的世界立法瘋狂地嚮深淵奔跑...
  •     城市小资产阶级对大资产阶级和自己充满幻想,精疲力竭以后发现,妈个鸡这一切是多么的虚无,他需要的还是温暖,但温暖不要他,于是他死了。就是这么好玩儿。
  •     他等待着,等待黑夜过去,等待太阳出来,等待她睡过的枕头开始变冷~~
  •     觉得太夸大爱情所造成的悲剧了。这个于连如果不是对事业感到失望,不会抓住虚妄的不能到手的感情作为最后的慰藉。或者作者也是这个意思?但看到一个人把人生毁在(他自以为的)爱情上,还是觉得遍体生寒,那不过是不幸人生的一部分,那么多都忍了,何必在这里过不去。
  •     有一点《红与黑》的感觉。
  •     年轻人的野心是好东西?
  •     内心的纠葛描述过程比较细腻。故事情节不够出彩。
  •     内米还是写情最绝啊,所以这本书永远不及红与黑。终于补完了可以准备开始写论文了……
  •     :“一个人生活太艰难了,需要许许多多的勇气,许许多多的爱。”这何尝不是对生活、对命运的一种宽慰呢?
  •     看过不少得奖的小说,但这一本真的是很让人震撼,那几天冬雨绵绵,一口气读完,人好象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久久不能回来,主人公挣扎在欲望与现实之间,为生计所迫,这一切的情景仿佛我们周围的芸芸众生,那么熟悉,那么无耐
  •     人们总是忘记自己身边原有的东西,去追求别的以为是幸福的东西,追到以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最需要的是以前说忽略的.
  •     初二,她的書里的最愛
  •     赤裸裸.
  •     喜欢这个作家是从这本书开始!!我喜欢全书的感情基调!!以及这整个的人物内心刻画与描写!
  •     不如法兰西组曲
  •     一切都不重要了
  •     好书,对人性的解析近切得几乎能感到作者的呼吸。
  •     诶…为什么读出了毛姆的味道…
  •     ——他说人很难控制,说得多正确啊…… ——别信他……相反,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把自己的愿望和自己的梦想跟人们提出来就行了。而极度难以控制的,是一个人自己,是他自己的心。
  •     感觉一般
  •     20140826
  •     已入
  •     不比《红与黑》逊色
  •     小说罢了,最初借阅此书只是因为比较薄。人啊,就是想自我毁灭也要先爬到高处才能做到啊。
  •     惊人的观察力和文字控制,她缺的,大概就是时间
  •     还没有看,看完了再来评价吧,hoho
  •     前面的爱情,文字真美。
  •     “他还会等下去……等黑夜过去,等太阳出来,等枕头上她睡过的地方变冷。”——这样的作品必须给五星!
  •     于连式的男青年飞黄腾达达达达达堕落之路
  •     野心会老,爱情不老。
  •     好早以前看的。现在才发现豆瓣上都没有改成“读过”。我热爱内米洛夫斯基。
  •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是我们所拥有的现在、以及别无选择的未来。
  •     大爱她的风格
  •     did not remember what is it about
  •     用非母语写出这样的作品本就不易,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笔法如此大气犀利,更为难得
  •     这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年轻人,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处于社会上苦苦挣扎,渴望飞黄腾达,以及因为爱情的幻想破灭而自我毁灭的故事。
  •     作者对于人的内心刻划得入木三分,太让人震惊了,对于时下的中国来说,又有多少和主人公一样的人呢?
  •     大段描写都非常生动,忍不住回头多揣摩几遍,很难得。结尾略仓促,虎头蛇尾
  •     于连式人物层出不穷。
  •     故事结构及对人性的理解具有传统的经典风格,但叙述方式稍显直白,缺乏耐人寻味的文学趣味,适合亚马逊的大众文学爱好者看。
  •     ···本学期唯一迅速读完的一本书
  •     人的一生,到底是生活的猎手,还是命运的猎物?
  •     我怎么就不相信这个结局呢
  •     1.后面玛丽的部分比较出彩。 2.翻译得不太好。
  •     没看完。唯一记得这本书就是因为我的ID。半语半吻。感谢这本书的译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